电大本科2017-2018-20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第一—十四章)第一章绪论一、填充题P1)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P4)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P2)4.民族发展( 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P3)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B.重视政策的运用C.理论和政策兼纳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P7)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A.理论性B.学术性C.实用性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发展 C 民族之间矛盾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B )。
A.政治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教育发展D.社会发展三、多项选择题P2)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P5)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P6)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CE )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C.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D.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P3)4.民族理论( ABCDE )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研究民族关系、民族发展以及国家如何通过政策手段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学科。
它不仅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还与国家的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紧密相关。
以下是关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1. 民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A. 民族的起源和发展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意识的形成D. 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答案:B2. 在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依据是()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自决原则C. 民族融合原则D. 民族自治原则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族政策的范畴?()A. 语言使用政策B. 文化保护政策C.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D. 经济优惠政策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民族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A. 保障民族平等B. 促进民族团结C.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D.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答案:ABCD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内容涉及()A. 民族的起源和演变B.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C. 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D. 民族政策的法律基础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民族平等原则在民族政策中的重要性。
民族平等原则是民族政策的基石,它要求国家在法律面前对所有民族一视同仁,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有助于消除民族歧视,促进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关键。
2. 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其特点包括:(1)在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自治机关由当地各民族人民选举产生,保障了民族的参与和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利;(3)自治机关在国家法律范围内,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法规和政策;(4)旨在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四、论述题1. 论述如何通过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政策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和实施针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考虑到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特色和发展潜力;其次,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鼓励投资和创业,以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通讯和公共服务,提高民族地区的对外联系和开放程度;最后,注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当地居民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试题与答案-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c.
E.
共同文化
共同心理素质
)。
12. 民族同化的特点有(
A.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B. 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 C.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 D. 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
E. 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
13. 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中的括号内。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1. ABDE
16. ABCD
12. ABCDE 17. ABCDE
13. BCDE 18. ABC
14. ABCDE 19. ABDE
15 。 ABCD
20. ABCDE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改错说明理由。每题 5 分,其中判断 2 分,理由 3 分,若判断错误
D. 佛教和原始宗教
)上。
4.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A. 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C. 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
5.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B. 民族语言的发展 D. 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
A.
基本前提
B.
必然要求
C.
的问题上。
必然结果
D.
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6.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21. 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
22.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
23. 中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
24.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
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库(2015年2月整理,更新至14年7月试题)单项选择题题库1.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
D.斯大林2.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同化。
C.自然3.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
D.和谐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民族差别为前提的民族矛盾,往往表现为各利益群体间以( )为基础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在内的各种权利的矛盾。
D.经济利益5.我国大陆地区的(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B.31个6.我国处理民族自治机关与上级国家机关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
B.民主集中制7. 1979年以来,国家已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
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
这一行动叫做( )。
D.对口支援8.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
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9.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10.民族风俗习惯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受各民族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着某种程度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一种历史的变异,是( )。
B.在相对稳定中发生的渐变1.(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B.族类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D.民族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C.民族群体之间5.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C社会因素6.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D.14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国家开放大学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单选题、多选题、辨析题).doc
1.屮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a.蛮夷b.族类c.夷族d.夷狄正确答案是:族类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 一词是在()时期。
a.隋唐b.南朝c.春秋战国d.秦汉正确答案是:南朝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a.血统b.风俗习惯c.语言d.自然力正确答案是: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a.列宁b.马克思c.斯大林d・恩格斯正确答案是: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屮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a.1954 年b.1965 年c.1978 年d.1987 年正确答案是:1987年三、多项选择题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多维属性。
■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文化属性d.生物属性e.人文属性The correct answers are:自然屈性,社会属性,生物属性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语言b.血统C.宗教d.风俗习惯e.生活The correct answers are:血统,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经济生活b.共同语言c.共同心理素质d.共同地域e.共同文化The correct answers are: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社会主义民族b.封建主义民族c.共产主义民族d.奴隶制民族e.资本主义民族The correct answers are: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历史依据b.现实依据c.就近认同d.民族意愿e.民族特征The correct answers are:民族特征,历史依据,民族意愿,就近认同四、辨析题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2018电大民族理论与政策复习题附答案.doc
民族理论与政策复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共有(56 厂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 )个。
3、5.12四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辽宁)省。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二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盲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冋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21、社会士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发明云南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及答案期末考试已经到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备考复习当中,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一、填充题1.民族的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民族的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族的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3.民族的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
在(民族的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的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的问题概念。
4.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的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的问题。
8.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的问题的实质是民族社会要求(发展与进步)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的问题的主要根源是(C)。
A.自然因素B.文化因素C.社会因素D.经济因素2.广义的民族的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B.民族与部落C.民族与氏族D.民族与部落联盟3.现今世界上共有(C)多个民族,居住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严格意义上的单一民族国家正在消失。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整理版(单选、多选、辨析已归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答案一、填充题1.( 民族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B5.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C6.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D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9.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10.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11.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2.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已排序(多选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已排序(多选题)【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E.共产主义民族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电大本科2017-2018-20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大本科2017-2018-20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充题1.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4.2005年5月27日,XXX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XXX、(XXX)和(XXX)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紧张位置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首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露民族和民族问题展开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展开)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7.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8.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9.民族展开(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10.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1.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首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P13)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出格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紧张作用。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决定的。
A.结构B.性质C.社会基础D.发展规律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一;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B.民族与社会C.民族与自然.D.民族与环境3.(。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D.长治久安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
A.分歧民族之间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B.回、壮C.满、壮D.满、蒙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基本前提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8.民族(。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来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酿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征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B.演变C.退化D.同化9.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B.11C.14.D.2110.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个。
A.135.B.145C.155.D.1652、多项挑选题(在各题的备选谜底中,有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谜底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
共20分)1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
A.普遍性B.国际性C.不定性D.敏感性E.连锁反应性12.民族风俗惯形成的原因包括(。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
B.重视政策的运用
C.理论和政策兼纳
D.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
2.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3.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
A.氏族 B.部落
C.部落联盟 D.民族
4.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的关系。
A.民族自治地方与个人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
C.民族群体之间 D.民族个体之间
5.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
A.自然因素 B.文化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6.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8
C.11 D.14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
A.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 B.自治机关的民族化。
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最新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纸考机考网考题库及答案本人针对该科目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决定的。
A.结构 B.性质C.社会基础 D.发展规律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社会C.民族与自然. D.民族与环境3.( )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
A.民族平等团结 B.民族区域自治C.民族经济发展 D.民族文化教育发展4.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 )的中心环节。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B.加快民族地区发展C.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D.长治久安5.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
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6.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7.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8.民族(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A.融合 B.演变C.退化D.同化9.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 )个国家接壤。
A.7 B.11C.14 D.2110。
目前,我国已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个。
A.135 B.145C.155 D.1651.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试题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一、单项选择题1.( A )是民族理论学科的一大特点。
A.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2.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D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
D.政治性3.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 D )的问题。
D.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矛盾4.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的是( B )。
B.经济发展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B )。
B.族类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 C )时期。
C.南朝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D.自然力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D.斯大林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D.1987年1.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是( D )。
D.民族2.民族发展,是在民族自身因素,民族所处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生存和( B )的质与量的提高。
B.演进3.民族( D ),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D.同化4.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 C )同化。
C.自然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C )的关系。
C.民族群体之间2.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D )的关系。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3.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 B )决定的。
B.性质4.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D )。
D.和谐5.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D )。
D.和平与发展1.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C )。
C.社会因素2.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A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每题 3 分,其中判断 1 分,说明理由2 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1、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
错,(1 分)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 种左右,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约15 种。
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2 分)2、新中国建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
正确,(1 分)除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实行地主封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
西藏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
大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奴隶制)等。
二、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1、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 分)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2 分)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 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 1 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三、材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观点。
每题10 分。
)1、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材料1:“经解放初期科学的民族识别,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 个兄弟民族。
据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近13 亿人。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 个民族共1 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材料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 公里;南北相距5500 公里,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其中,居住着各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也有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 2018 2019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充题1.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5.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
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7.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8.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9.民族发展( 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10.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11.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P13)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12.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13、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14、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
15、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6、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7、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8、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19.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P50)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20.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1.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
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2.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
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3.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24.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 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25.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
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26.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27.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28.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
29.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0.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31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2.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33.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34.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5.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36.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37.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38.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39.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40.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41.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42.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43.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4.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45.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46.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7.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8.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49.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5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5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5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5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5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56.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57.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58.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59.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民主)制度等。
60.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6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62.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63、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64.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65.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P143)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66.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7.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68.只有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9.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7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7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72.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