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补结构的发展
浅析《水浒传》动结式述补结构
合在一起构成 的短语 , 其后可带宾
语。
二 .水 浒 传 》 中动 结 式述 补结 《
构 的 分类 及 描 写
不争我一棒打翻了他 , 须不好看。 李 逵 那 里 应 答 , 圆 怪 眼 , 出 大 睁 拔 斧 , 砍 倒 了 杏 黄 旗 , “ 天 行 先 把 替 道” 四个 字 , 做 粉碎 。 扯
也 都 保 留着 初 期 的 基 本 形 式 。 所 以, 我们 可以把界定《 水浒传》 动结 式 述 补 结 构 最 基 本 的 标 准 建 立 在 如下三个方面 : 一是两个动词要构
具 , 完” “ 是指 动作 行为 , 掉” “ 是指 受事。 按 照石 毓 智 的 分法 , 语 指 向 补 施事类的施事者应 当是人 , 而有些 动 作 的施 事 者 不 一 定是 人 , 是 工 而 具, 如例b 。但 是 , 我们认为无论施 事者是人还是工具 , 补语都是指 向 施事的 , 两者可以合并。因此 , 我们 将《 水浒传 》 中动 结式述补 结构分 为指受 补语 、 指施 补语 、 指动补语 ( 动态性结 果补语 、 态 、 状 程度 ) 三 大类。 ( ) 一 指受补语及其形式特征 指 受 补 语 就 是 语 义 指 向 受 事
关键词 : 动结 式述补结构 指受补语 指施补语 指动补语
述 补结构 是汉语 的一种 十分 重 要 的 语 法 结 构 , 类 繁 多 , 展 种 发 过程复杂。其中 , 动结式述补结构 是 近 代 汉 语 一个 非 常 重要 的 特 点 , 是 辨 别 古 代 汉 语 和 近 代 汉 语 的 一 个核心问题 。 水浒传》 《 成书以及盛 行 的 明 代 是 述 补 结 构 发 展 的 过 渡 时期 , 因此 ,水 浒传》 于研究述 《 对 补结构有重要的语料价值 。 朴元基 (07 在《 水 浒 传 ) 补结 构 研 20 ) ( 述 究 》 一 文 中把 述 补 结 构 分 为 动 结 式、 动趋 式 、V ( ” “ 得 C 四 “ 得 O)和 V ” 类。 本文 只分析研究《 水浒传》 中动 结 式 述 补结 构 。 动 结式 述 补 结 构 的界 定 元 明 时 期 的 动 结 式 也 基 本 上 保 留着 产 生 初 期 的 动 结 式 面 貌 , 因
论汉语助动词短语的结构
论汉语助动词短语的结构助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等的动词。
助动词后加动词或其它谓词性成分构成的结构称为助动词短语。
至于助动词短语的结构关系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意见很不统一。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助动词短语的结构问题。
一、学术界所持的不同看法(一)述补结构:陆宗达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把助动词后面的成分看作补语,把这一结构称为述补结构[1]。
李人鉴的《关于所谓“助动词”》也持此种看法。
(二)能愿合成谓语:《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及根据它编写的《汉语》、《汉语知识》都主张把该结构看成一个整体,在句中充任谓语,不再分析。
这种说法在教学中处理确实有其方便的一面[2]。
(三)状中结构: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助动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的,具有状语的功能。
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能愿动词可以分析为能愿状语”[3],但它跟一般的偏正短语又不相同。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等目前一些通用的高校教材也都持这种观点。
(四)述宾结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助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做助动词的宾语,两者构成述宾结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编的《现代汉语》、陈光磊的《汉语词法论》都持此观点。
另外,徐杰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的X阶标理论(X–bar Theory),认为助动词结构跟述宾结构是完全平行的[4]。
二、助动词短语的结构关系问题造成以上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助动词是动词的一个非典型小类,它与一般动词、副词之间的界限很难划清,致使在短语结构上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我们对此所持的观点如下:(一)助动词短语不是述补结构。
从语音上来看,助动词短语中的谓词性成分往往要读重音,因此,它不太可能成为述补结构。
另外,从助动词短语本身的读音来看,它既可以重读也可以轻读。
它作一般动词讲时必定要重读的。
如:“要走了”,可以有两种理解:(1)想走了,“要”是助动词(2)索取并拿走了,“要”是一般动词沈家煊先生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形式和意义的演变之间存在着不对称,形式的变化滞后于意义的变化,这就在共时平面上造成一种扭曲关系。
补语及述补关系的语义范畴分析
二 、述补 关系 的语 义 范畴 分析 ( )补 语 一 补 语 是 放 在 述 语 ( 般 是 动 词 或 形 容 词 )后 面 作 补 充 一
为 “ 法 意义 通 常 是 指 不 是 由词 语 、 语 境 、推 理 产 生 而 是 说 明 的 句 法 成 分 , 一 般 由谓 词 性 词 语 、 数 量 短 语 和 介 词 短 语 由语法 形 式 产 生 的意 义 。 ”[这 是 从 形式 与 意 义 的 生成 关 系 语 充 当 。 其 基 本 的表 达 格 式 为 “ 语 动 词 ( 容 词 )+ + 。 ] 述 形 得
构 为研 究 对 象 ,从 语 法 意义 、语 义 范畴 的 角度 分 析 补语 所 具有 的深 层 意 义 。 关键 词 : 补语 述 补 关 系 语 义范 畴
进 入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 要 求 建 立 具 有 中 国特 色 的 立 起 来 的一 套 范 畴 , 主 要 是 指 有 形 态变 化 的 语 言 ( 叫做 0 0 或 汉 语 语 法 理 论 的 呼 声 越 来 越 强 烈 ,越 来 越 迫 切 。 《 氏文 综 合 性 语 言 ) 中 的一 些 语 法 意 义 类 型 。 例 如 名 词 的 “ 、 马 性 通 》 以来 的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基 本 上 是 在 印欧 语 系语 法 理 论 的 数 、格 、 位 ” ,动 词 的 “ 、 体 、 态 、人 称 ” , 形 容 词 的 时 基 础 上 建 立起 来 的 ,这 些 国外 的 语 言 学 理 论 和 方 法对 汉 语 比较 级 、 最 高 级 等 等 。 以 往 从 西 方 语 言 学理 论 引 进 来 的 语 研 究 虽 有 一 定 的 参 考 价 值 ,但 由于 汉 语 的特 殊 性 , 汉 语 语 法 范 畴 , 实 际 上 就 是 这 样 一种 形 式 范 畴 。 由 于汉 语 缺 少 形 言 学 家 在 具 体 运 用 这 些 语 法 理 论 来 解 释 汉 语 语 法 现 象 时 常 态 变 化 , 汉 语 中 就 可 能不 存 在 某 种 属 于 形 式 的 范 畴 意义 , 常 会 产 生 不 和 谐 的地 方 。 矛 盾 是 世 界 所 有 事 物 发 展 的 基 本 如 :汉 语 动 词 与 主 语 名 词 就 没 有 “ 人称 ”的 一 致 变 化 , 也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认知解释
现代汉语述补结构的认知解释述补结构是汉语语法体系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它的产生和发展影响了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形成。
先贤对述补结构的语义、语法已有很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在此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现代汉语中的述补结构。
首先,我们解释了述补结构的语义关系。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法。
述补结构的语义关系是范畴化的结果。
因为运动是有起点、路径、终点的变化过程,述补结构表达的就是这种关系。
我们把述补结构的语义定义为“动—变—结”关系。
述补结构主要表达的是动作和动作的结果之间的关系。
动作的变化结果多种多样:有一些变化结果是动作自然的、恒定的、可预期的变化结果,而有一些变化结果与此相异或相反,这是由于动作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前者符合人们的“理想化认知模式”,是述补结构的核心语义,是“动—变—结”范畴语义原型。
后者是“动—变—结”范畴的其他语义类型,它们与核心语义共同构成一个“动—变—结”范畴,表现了范畴的动态性和开放性。
在客观世界,人们的经验中有“路径”图式,物体的运动过程与轨道之间动态关系映射到语言中,在语言深层形成“动—变—结”语义关系,在语法表面体现为“述补结构”。
其次,我们对述补结构的语法形式进行认知上的解释。
动作的发生是有主体和客体的。
主体发出动作往往带有主观意志,希望达到某种目的。
主体在现实中发出的动作以及过程和获得的相应结果在语法形式上得到体现。
这就是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
符合主体主观意志的变化过程和结果在形式上显得相对简单,“述”与“补”之间很难插入其他句子成分,“述”与“补”语义关系紧密;不符合主体意志的、偶发性的结果在语法形式上就显得相对复杂,“述”与“补”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在语法形式上表现为二者之间常常可以插入其他句子成分。
“得”是述补结构的一种重要的形式标记,带“得”的述补结构往往表达偶发性的变化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动作主体获得变化结果的过程的复杂性。
“把”字结构的认知基础是功效义,它体现了主体发出动作的能动性,因此在语法形式上“把”字结构与带“得”的述补结构常常共现。
古汉语语法教案 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机制
2.4唐代說
最早提出唐代才產生動補結構的學者是太田辰夫, 他在《中國語歷史文法》中說:“確定使成複合 動詞的產生時期雖有這樣一些困難,但無論如何, 這種形式多數是在唐代產生的,在那時,可以認 爲兩用動詞(餘按:指他動動詞(Vt)和自動動 詞(Vi))已經逐步固定爲自動動詞,因此,可 以認爲使成複合動詞至遲是在唐代產生的。”
合用式例如: 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棄三正,天用 剿絕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尚書· 甘 誓)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尚 書· 盤庚上) 分用式例如: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左宣13) 督戎逾入,豹自後擊而殺之。(左襄23) 扶伏而擊之,折軫。又射之死。(左昭21)
三、動補結構的判定標準
3.1標準確立的原則
很多學者都曾提出過動補結構的判定標準,在此 做簡單的介紹: 太田辰夫(1958)認爲上古有些結構(如《尚書· 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 滅。”)用現代漢語的預感看來很像是動補結構, 因爲現代漢語中“滅”的自動詞傾向很強。但在 古代漢語中,“滅”可以是他動詞,而如果“滅” 是他動詞,則“撲滅”就是動詞的並列連用,而 不是動補結構。
3.2形式標誌
基本原則已經確立了,那就是V2必須自動詞化或 虛化,並且與後面的賓語不構成述賓關係,問題 是,如何判斷V2是否已經自動詞化呢? 圍繞這個問題,學者們也進行了一些列有益的探 討: 太田注意到,古漢語中,“殺”和“死”的意義 相似,而“殺”自古至今都是他動詞,“死”自 古至今都是自動詞,在隋朝以前,只有“V殺O”, 而無“V死O”,如:
余健萍《使成式的起源和發展》(1957)認爲 《尚書》中的“撲滅、剿絕”已經是使成式,但 這兩例分別出自《尚書》中的《商書》和《夏 書》,他認爲這兩部分可能是周代人寫成的,至 少也經過了周代史官的藝術加工,所以使成式只 能是在周代萌芽的,歷經秦漢之後,逐漸繁榮滋 長起來。
近代汉语时期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及其动因
第 45 卷第 5 期2023 年 9 月Vol.45 No.5Sept. 2023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近代汉语时期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及其动因田永苹(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18)摘要:晚唐五代时期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得)”和“V得C(不C)”都是当时共同语中的能性表达结构,宋、金、元时期“V得C(不C)”在燕北地区更常用,“V得(不得)”在河洛一带的中原地区更常用。
从宋、金、元时期开始,“V得C(不C)”逐渐向南方地区扩散,至明中期已为南方地区广泛使用,形成现在为共同语、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广泛使用的格局,“V得(不得)”则向更南方地区退却。
“V得(不得)”在向南方地区退却的过程中,明中期至明末清初,它曾一度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但没有形成规模。
“V得C(不C)”从燕北一带向南方地区扩散,与元、明、清三代定都北京,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伴随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向南方地区覆盖有关;“V得(不得)”从吴语地区向北方地区延伸,与明中期至明末清初时期话本小说的广泛传播有关。
两种能性述补结构的地域变化表明,元至清代初年,从金元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北方官话还不是全国共同语,它与从平话系白话发展而来的南方官话在明末清初相互竞争,大约清中期北方官话才成为全国共同语。
关键词:“V得(不得)”;“V得C(不C)”;地域变化;话本小说的传播中图分类号:H10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744(2023)05-0047-08本文讨论的两种能性述补结构是指“V得(不得)”和“V得C(不C)”(不包括C为虚补语“来”“了”的形式)。
根据张大旗[1]、项梦冰[2]、钱乃荣[3]、彭小川[4]、钱曾怡[5]、邵宜[6]、陈静[7]的研究,这两种能性述补结构在普通话、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中有明显的分布差异。
《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课件
欲求芝草,入名山,必以三月九月,此山开出神药之月也。 (《抱朴子》)
顾所将两骑,令下马扶上之。(《魏略》)
唐五代,作补语的单音趋向动词有所增加。 动趋式的发展趋于成熟。
醒来还爱浮萍草。(刘商《醉后》) 罗山于师身上脱下纳衣。(《祖堂集》) 僧曰:“何必?”师便打出去。 (《祖堂集》) 祖师一跳下来,抚背曰:“善哉,善哉!” (《祖堂集》)
➢ 4、学界关于动结式产生的时代讨论:
➢ (1)汉代说。王力(1958)认为,汉代使成式已经 产生。
➢ (2)六朝说。志村良治(1984)、梅祖麟(1991)、 蒋绍愚(1999)认为魏晋六朝时期产生动补结构。
➢ (3)唐代说。太田辰夫(1958)认为使成复合动词 是在唐代产生的。
二、关于判断动结式产生的标准
南北朝时期,动结式产生。动补后可以带宾语,也可 不带。
促使动结式在南北朝产生的因素: A、使动用法衰微。 B、有的动词有及物变成不及物。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梁元帝《折杨柳》) C、出现动词后接“得、却、取”等补语的形式。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庾信《怨歌行》) 若唾地者,诸人蹋却。(《百喻经》)
2、隔开型动结式。所谓“隔开型动结式”, 指的是名词性成分插在动补结构之间,形 成的“动词+名词(短语)+结果补语”句 式。隔开型动结式产生于六朝。
道真食豚尽,了不谢。(《世说新语》)
鬼语云:“勿为骂我!当打汝口破。”(《幽明录》)
唐代,隔开型动结式仍较活跃。宋代以后, 逐渐少见,乃至衰亡。
③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三国志通俗演 義》)
第三種補語表示“能够”,即能愿补语。 大約在宋代出现。
①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語,無情花對有情 人。(欧阳修 《定风波》)
语法的发展
语法的发展一、组合规则的发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语序的改变和新的语法结构的产生。
印欧语最早的词序,从古印度的文献《梨俱吠陀》中可以看出,宾语在动词的前面。
与此相联系,关系从句在主词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
随着语言的发展,印欧系语言大多由“宾-动”型变成“动-宾”型,与此相联系,关系从句从主词之前移到主词之后(The man who is sitting near the window is my uncle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he was born .),修饰语移到中心语后面。
这个变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到现在,英语修饰语的位置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还处在两可之间,例如“学生的书”既可以是“the student’s book”,也可以是“the book of the student”。
用“of”表示原来属格所表示的意义,使修饰语后置,是后起的格式。
据统计,公元10世纪的时候,用“of”的结构只占领属结构的1%,到了14世纪,增加到85%,现代英语的百分比还要高。
属格意义的前置、后置两种形式同时并存的情况,说明英语还没有完全实现上述词序的改变,而在法语中,这些变化已经完成了。
汉语词序从古到今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来:1、代词作宾语时的位置(1)疑问代词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之前,这是先秦时的正常的词序。
例如: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2)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应该放在动词之前,这也是先秦时的正常的词序。
例如:“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偻句不余欺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莫余毒也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3)指示代词代词“是”在西周、春秋的金文和该时期的作品如《诗经》中,作宾语的时候都是前置的:陈逆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圆口,两耳)的“子孙是保”(“是”指这件簋),毛公鼎的“是用寿老”,以及“君子是识”(《诗大雅瞻卬》),“是刈是濩”收割它,煮它(《诗周南葛覃》),“他人是保”(《诗唐风山有枢》)。
组合式述补结构小议
组合式述补结构小议根据朱德熙、陆俭明关于述补结构的论述,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分析了组合式述补结构与粘合式的不同;组合式述补结构当中歧义原因;补语省略,构成“述语+得”结构的语义表达的特点。
标签:述补结构组合式可能义省略表达一、引言朱德熙在《语法讲义》中认为补语只能是谓词性成分,不能是体词性成分,补语的作用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状态。
把述语和补语之间没有“得”的述补结构称为“粘合式述补结构”,与有“得”的组合式述补结构相对。
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合在述语后面的格式(如“抓紧、写完”)。
组合式述补结构是以带“得”为标志的一种结构,又可以分为可能补语(如“看得见、拿得动”)、状态补语(如“看得多、长得漂亮”)。
另外,“看不见、拿不动”等否定形式也是组合式结构。
陆俭明(1990)根据补语的性质把述补结构分成三大类:补语是谓词的、补语是介词结构的、补语是数量词的。
其中补语是谓词的述补结构又分为:述语和补语直接粘合的、述语和补语之间用“得”组合的、述语和补语之间用“个”组合的(朱德熙认为是“程度宾语”;丁声树等认为是“带‘个’补语”)。
述语和补语直接粘合的,包括结果补语(如“洗干净、染红”)、趋向补语(如“拿来、走进来、扔下”)、程度补语(如“好极了、坏透了”)。
述语和补语之间用“得”组合的,包括可能补语(如“洗得干净、放得大”)、状态补语(如“洗得很干净、说得不很清楚”)和程度补语(如“好得很、恨得要死”)。
以上分类法依照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以意义为主,又顾及到形式的作用,在学术界影响很大,我们在这里选取朱德熙的为纲陆俭明先生的为补充进行分析。
二、组合式、粘合式述补结构的区别规约性的结果与原因的概念距离近,结果蕴含在原因之中,所以表达这种因果关系的语言形式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适合用粘合式补语来表达其意义(郭继懋、王红旗,2001),如“撕开、掏出、跳起、镂空、好极了、坏透了”。
若用组合式表达,意思不通的“*好得极了、*坏得透了”,语义改变的“掏得出、跳得起”由“实现性”变为“可能性”,“镂得空、撕得开”由“实现性”变为“实现性”和“可能性”都有的歧义性结构。
元代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
81摘要:本文利用比较可靠的元代语料考察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得到如下结果:①“V 不得O ”对于“VO 不得”已经处于压倒优势,“V 得O ”和“V 不得O ”肯否配对的格局在元代完全形成。
②表示实现意义的“V 不C ”极其少见,“V 不V d /A ”同能性意义的“V 得V d /A ”肯否配对的格局也已经形成。
③“V 得OC ”同“V 得CO ”对立:“V 得OC ”都表示实现意义,“V 得CO ”都表示能性意义。
“V 不CO ”都表示能性意义,与“V 得CO ”肯否配对。
关键词:元代汉语述补结构本文只讨论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
这是因为“VC ”型的述补结构在元代以前已经定型,而含“得”和“不”的述补结构还在发展当中,还有不少值得发掘的东西。
元代文献中的“得”有时也写作“的”或“底”(写作“的”的很多,写作“底”的极少),因而“得”也包括用同“得”的“的”和“底”。
一、V +得(O )“V +得”按其语义功能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表实现意义,一类表能性意义。
表实现意义的例:1)若将巧计干求得,人不为仇天降灾。
(《小孙屠》三,白)2)以致袁成将棒夺得,还打袁百六,致伤身死。
(《元典章》刑部卷三,打死远房侄)3)沛县(今徐州)吏萧何、曹参教樊哙去唤刘邦来管领沛县众百姓,收拾得二三千人,称刘邦做沛公。
(《直说通略》卷三,秦)4)用木担一条,担得饼面等物,称是邓定五将此茶饼定你为妻。
(《元典章》刑部卷四,打死强要定亲媒人)5)监察御史体究得,随处诸色人等,往往父母在堂,子孙分另别籍异财,实伤风俗。
(《条格》卷三,亲在分居)6)哥哥,曾知得大都马价如何?(《老》,03右)7)如今到得它家,相公安排筵席。
(《错立身》四,曲)例1)—3),“得”前面的动词表示的是以获得为目的的动作,“得”的词汇意义比较实在,是以动词的身份充当补语。
例4)—7),“得”的意义很虚,只表示动作的实现或达成,可以叫做“动相补语”。
《敦煌变文集》中出现的带“得”的述补结构
敦煌变文集》中出现的带“得”的述补结构述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汉语史上的重大问题, 对近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 中古以后出现的许多语法现象都与述补结构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使汉语的表达更加精密了”。
也正因此,述补结构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并且从不同角度, 运用不同理论对其进行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学者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并且在理论和方法上不断有新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近代汉语中, 带“得”的述补结构发展迅速, 不仅在数量上占有很大优势, 而且成为汉语述补结构类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
对于这种结构的产生时间, 目前学界多数学者认为是在唐代才真正出现的。
“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以‘得'虚化为作补语标记的结构助词为前提条件”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
对于该结构中“得”的来源,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认为结构助词“得”是直接由“V 得O'式中“获得”义的“得”发展而来的;还有些学者,如王力先生、蒋绍愚先生,则认为状态补语结构的“得”和可能补语的“得”二者来源相同, 都是“由原来的‘获得'义转化为‘达成'义,由‘达成'义更进一步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
”“当‘动词+得'后面不是带体词性的宾语而是带谓词性成分的补语时, 就产生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中的‘得'来源相同,作用也相同,都是起联系述语和补语的作用, 它们本身并没有表状态、表可能的不同。
”抛开“得”的来源问题,大家的结论一致认为: 当“得”虚化为词尾后, 标志着该类型述补结构的产生。
根据述补结构补语谓词语义指向的侧重点不同, 本文把该类型的述补结构分为结果补语、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三类。
这三类带“得”的述补结构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六讲述补结构
• 动 + 动 • 形 + 动 • 形 + 形
改成 打跑
砍伤 打死
打断 看穿
听完 抓住
结果式述补结构的语法性质接近“述结式复合词”: 证明 扩大 推广 促进 改良 改善 扭转 纠正 接近
结果式述补结构的语法特点
• VR + 了1 | 过 | * 着 • VR + 宾语
累病了 看见过 看见他 急哭了 学会过 学会围棋 热死了 踢倒过 吵醒了 拿走过
可能式补补结构 - 小结
格式 V得C V不C V 得 (得) V不 得 V得 了 V不 了 A得了 A不了 + + + 表能力 表可能 + 表许可 抓得着 示例 长得高 长不高 说得 说不得 走得了 死不了 红得了 贵不了 逃得出去 逃不出去 卖得 卖不得 承受得了 停不了 干净得了 干净不了
+
抓不着 看得 看不得 吃得了
•
不能带宾语
E * 买贵了 衣服 F * 买早了 衣服 G * 洗累了 衣服
* 买少了 * 搬晚了
菜 家具
* 学聪明了 这个单词
VR 带宾语(续)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VR带宾语的能力? 1) R的语义指向 2) R的语义类型 R 指向 宾语,并且R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则 VR 可以带宾语(上页例A-D) R 指向 宾语,并且R是对结果的评价, 则 VR 不能带宾语(上页例E) R 指向 V,则 VR 不能带宾语(上页例F) R 指向 主语,则 VR 不能带宾语(上页例G) 上页例A – F 的宾语成分都可以移到VR结构前成为主语, 这是汉语无标记被动句数量多的原因之一。
• 述补结构的整体意义可以看作是两个陈述的综合。其中 述语部分是对一个基本事件的陈述,补语部分是对基本 陈述的补充说明,说明事件的结果、程度,事件参与者 的性质、状态等。 • 述补结构的形式特征 1 2 3 A A A B B A 得|不 B B(非常) A
汉译伊斯兰教典籍《归真要道》中的述补结构
(2008)、[韩]朴元基(2007)等。我们在学界已有 破、隐等)、形容词 11 个(全、明、坏、满、净、熟、
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归真要道》述补结构的 高、远、空、饱、热等)。例如:
原
穷尽性梳理及共时历时比较,试图挖掘较早经 堂语的语言性质,进一步印证学界对回族经堂
(1)该 把 自 性 的 烈 马 凭 练 习 的 笼 头 ·笼 · 住 ,决 不可顺他。(29/379)譹訛
二、动趋式述补结构
动趋式述补结构是由趋向动词充当补语的 述补结构,即表示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 《归真要道》共有趋向补语 19 个,其中简单趋向 补语 13 个,复合趋向补语 6 个。
(一)简单趋向述补结构 《归 真 要 道》 简 单 趋 向 述 补 结 构 共 有 628 例 ,简 单 趋 向 补 语 有“ 上 、下 、进 、出 、回 、开 、过 、 起 、来 、去 、到 、至 、入 ”13 个 ,其 述 语 大 多 是 动 词,且多为单音节词,只有“过”的述语有形容词 (如“贵、重、明、先、多、强、高、大、狠”等)譺訛 ,双 音 节 词 有“ 预 备 、积 聚 、回 答 、解 悟 、调 养 、缠 绕 、 指引、引领”等 8 个。
根 据 是 否 带 宾 语 及 宾 语 的 位 置 ,《归 真 要
道》简单趋向补语有以下三种类型:
1.VC 式:共 426 例。例如:
(1)经 云 :“ 赞 那 个 主 清 净 ,他 把 他 的 奴 婢 夜
了、散、毕、却等)、不及物动词 2 个(断、等)、形
容词 4 个(明、全、满、近)。
例如:
(1)将此经意 受观。(29/100)
·转·作·一
·切·心
·的·受·喜
、一
切眼
《金瓶梅词话》述补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金瓶梅词话》述补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选择的研究课题是《金瓶梅词话》述补结构研究。
首先,让我们
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述补结构。
简单来说,述补结构指的是句子中的主语
和谓语之间的一种关系,其中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作为主语的补充说
明或补足语。
在这个结构中,谓语被称为述语,其补充说明或补足语被
称为补语。
举个例子,“小明很聪明”中,“很聪明”就是补语。
那么,《金瓶梅词话》述补结构研究指的是对《金瓶梅词话》中的
述补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
《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明朝小说,它描写了
明代城中名门望族和市侩的生活。
它是一部大量运用俚语、俗语的小说,因此具有很高的语言文化价值。
在研究中,我将分析《金瓶梅词话》中的述补结构在不同场景和人
物中的运用,进一步探讨这种结构在描写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也将探讨这种结构对整个文本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影
响以及对读者的阅读效果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我将采用文献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我将对《金瓶梅词话》进行精读,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句,然
后对其进行描述、归纳和比较分析。
同时,我将结合文化背景和风俗习
惯对述补结构进行解读和解释。
最后,该研究的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金瓶梅词话》的语言
特色和文化内涵,同时也将提高我们对于这种文学结构的认知和识别能力。
以上就是我关于《金瓶梅词话》述补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谢谢大家!。
16述补结构的发展
第十六讲述补结构的发展一、现代汉语研究朱德熙《语法讲义》: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
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如:抓紧、写完、煮熟、写上、走回去。
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如:走得快、抓得紧、看得多、写的很清楚、看得见、听得出来组合式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表示可能性,一类表示状态。
看得见(可能性)看得多(状态)拿得动(可能性)长得漂亮(状态)听得出来(可能性)急得直出汗(状态)根据补语所表示的意义,将补语分为五类:⑴结果补语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如:长大、变小、拧紧),也可以是动词(如:看见、听懂、踢倒、打破);⑵趋向补语(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⑶可能补语(如:看得见/看不见、写得完/写不完、进得去/进不去)⑷状态补语(如:写得好/写得不好、洗得干净/洗得不干净)⑸程度补语(如:好极了、暖和多了、可笑透了、好得很、闷得慌)其中,动词+⑴结果补语的结构也称动结式结构,是述补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种,有时也把动词+趋向补语归为动结式。
二、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2.1动结式的界定及术语称谓的分歧王力先生称这种结构为“使成式”。
《汉语史稿》:“使成式是一种仂(le4)语(词组、短语)的结构方式。
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及物)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不及物)(‘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仂语中表现出来。
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王力的界定将“饿死”、“站累”这两种形式排除在使成式之外。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复合动词之中,有行为和它的结果同时表现的。
这个复合动词前面的词是动词,后面的词是自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打倒’‘推倒’‘拉倒’等,后面的‘倒’是自动词;‘写好’‘学好’‘办好’等,后面的‘好’是形容词。
它们的区别有时未必明确,但现在把前者称为使成复合动词,把后者称为结果复合动词。
”所谓自动词,是指本身能完整地表示主语的某种动作的词。
简述语法结构的发展特点(一)
简述语法结构的发展特点(一)语法结构的发展特点一:简洁明了•语法结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
•比如,传统的复杂从句结构逐渐被简化为简单句和短语的组合方式。
特点二:多样灵活•随着语言使用环境的变化,语法结构变得更加多样灵活。
•不同的语言家族、方言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语法结构特点。
特点三:富有表现力•语法结构的发展使得语言表达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法结构,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特点四:增强逻辑性•越发发展的语法结构增强了语句的逻辑性。
•合理运用语法结构可以使得阅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思。
特点五:符合心理认知规律•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语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人类大脑的认知规律。
•人们对于简单易懂的语法结构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结论综上所述,语法结构的发展体现了简洁明了、多样灵活、富有表现力、增强逻辑性以及符合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语言更具表达力和交流效果,为创作者提供更多创作的可能性和方式。
特点六:数字化与符号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语法结构逐渐数字化与符号化。
•例如,计算机编程语言中采用符号和标记来表示不同的语法结构,使得语言更加精确和可操作。
特点七:语义化与简化•在语法结构的发展中,越来越注重语义化和简化。
•语义化指的是通过语法结构充分体现词汇的含义和语境。
•简化指的是简化语法规则,使语言更易于学习和理解。
特点八:区分不同语言层次•语法结构的发展还有助于区分不同语言层次。
•不同层次的语言使用不同的语法结构,使得语言的表达更具层次性和逻辑性。
特点九:时代背景影响•语法结构的发展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都会对语法结构产生影响,使其更加贴近时代需求。
特点十: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对语法结构产生了影响。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法结构的分析和理解更加高效和准确。
总之,语法结构的发展不仅体现了简洁明了、多样灵活、富有表现力、增强逻辑性和符合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还数字化与符号化、语义化与简化、区分不同语言层次、受时代背景影响以及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特点。
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的开题报告
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一直是语言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该领域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汉语中的述补结构是指动词后面跟着一些表示状态和性质的词语,如“觉得”、“知道”、“喜欢”等等。
这些词语在语言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学习者而言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习得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问题。
通过对儿童语言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述补结构的习得特点,为有效提高儿童的汉语学习水平提供参考。
3. 研究内容:(1)汉语儿童述补结构的基本特征:本部分将介绍汉语儿童经过初步语言习得后,对于述补结构的认知和掌握的情况,主要探究儿童如何理解述补结构,以及在语言产出方面存在的差异。
(2)述补结构的误差形成原因:本部分将探究儿童在习得述补结构时可能会出现的误差形式,及其形成原因。
通过对错误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出语言习得中的一些固有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
(3)影响述补结构习得的因素:本部分将分析影响儿童述补结构习得的各种因素,例如文化背景、语言环境、句子语境等等。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设计教学策略,帮助儿童有效地习得述补结构知识。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和归纳法对儿童语料进行分析。
首先,收集12名汉语母语儿童的语言样本,并对这些样本进行收集和整理。
然后,将语言样本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述补结构,并对这些结构进行比较和归纳,得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述补结构习得方面的不同特点。
5. 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儿童的汉语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教师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
同时,该研究也对于汉语语言学习以及儿童语言习得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述补结构的发展————————————————————————————————作者:————————————————————————————————日期:第十六讲述补结构的发展一、现代汉语研究朱德熙《语法讲义》:粘合式述补结构和组合式述补结构。
粘合式述补结构指补语直接粘附在述语后头的格式,如:抓紧、写完、煮熟、写上、走回去。
组合式述补结构指带“得”的,如:走得快、抓得紧、看得多、写的很清楚、看得见、听得出来组合式述补结构有两类:一类表示可能性,一类表示状态。
看得见(可能性)看得多(状态)拿得动(可能性)长得漂亮(状态)听得出来(可能性)急得直出汗(状态)根据补语所表示的意义,将补语分为五类:⑴结果补语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如:长大、变小、拧紧),也可以是动词(如:看见、听懂、踢倒、打破);⑵趋向补语(如:走进、跳出、爬上、滑下);⑶可能补语(如:看得见/看不见、写得完/写不完、进得去/进不去)⑷状态补语(如:写得好/写得不好、洗得干净/洗得不干净)⑸程度补语(如:好极了、暖和多了、可笑透了、好得很、闷得慌)其中,动词+⑴结果补语的结构也称动结式结构,是述补结构中很重要的一种,有时也把动词+趋向补语归为动结式。
二、动结式的产生与发展2.1动结式的界定及术语称谓的分歧王力先生称这种结构为“使成式”。
《汉语史稿》:“使成式是一种仂(le4)语(词组、短语)的结构方式。
从形式上说,是外动词(及物)带着形容词(‘修好’、‘弄坏’),或者是外动词带着内动词(不及物)(‘打死’、‘救活’);从意义上说,是把行为及其结果在一个动词性仂语中表现出来。
这种行为能使受事者得到某种结果,所以叫做使成式。
”王力的界定将“饿死”、“站累”这两种形式排除在使成式之外。
日本汉学家太田辰夫:“复合动词之中,有行为和它的结果同时表现的。
这个复合动词前面的词是动词,后面的词是自动词或形容词。
例如‘打倒’‘推倒’‘拉倒’等,后面的‘倒’是自动词;‘写好’‘学好’‘办好’等,后面的‘好’是形容词。
它们的区别有时未必明确,但现在把前者称为使成复合动词,把后者称为结果复合动词。
”所谓自动词,是指本身能完整地表示主语的某种动作的词。
他动词是指需要有一个对象才能完整地表现主语的动作或作用的词。
梅祖麟对动补结构的定义:“1、动补结构是由两个成分组成的复合动词。
前一个成分是他动词,后一个成分是自动词或形容词。
2、动补结构出现于主动句:施事者+动补结构+受事者。
3、动补结构的意义是在上列句型中,施事者用他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使受事者得到自动词或形容词所表示的结果。
4、唐代以后第二条限制可以取消。
”动结式的结构类型(1)他动词+自动词打破(2)他动词+形容词写错(3)自动词+自动词饿死(4)自动词+形容词站累2. 2动结式结构的起源关于动结式产生时代的几种代表性意见:1.先秦说周迟明:“使动性复式动词不知道究竟起于什么时候,但是它在很早的书面语言中(如尚书中的甘誓、盘庚等篇)就已存在,则是颠扑不破的事实。
据我推想,它的发生至少已有三千年。
”他进一步指出:“使动性复式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可分可合的现象。
但在事实上是先有合用式,后来才有分用式。
合用式是由词法上的关系发展而来的,大概起于殷代;分用式是由句法上的关系发展而成的,大概起于先秦。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盘庚上)“翦灭”(左传·成公二年)、“挠乱”(左传·成公十三年)、“禁止”(左传·襄公八年)、“望见”(左传·定公三年)、“缢杀”(公羊传·僖公元年)、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左传·宣公十三年)匠人斲而小之。
(孟子)2.汉代说王力:“使成式产生于汉代,逐渐扩展于南北朝,普遍应用于唐代。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
(《史记·项羽本纪》)乃激怒张仪。
(同上《苏秦列传》)射伤郄克,流血至履。
(同上《齐太公世家》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敢骋。
(《史记·孝武帝本纪》)3.六朝说志村良治:“使成复合动词出现于中古初期,一部分在中古初期使成复合动词化,大多数从唐代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梅祖麟、蒋绍愚等也倾向于认为魏晋六朝时期产生动补结构(动结式)。
4.唐代说太田辰夫认为,唐代自、他两用动词已经逐步固定为自动动词,因此,“可以认为使成复合动词至迟是在唐代产生的。
”2.3判断动结式结构产生的标准2.3.1判断动结式产生的基本原则蒋绍愚:有很多动结式‘V1+V2’是由动词并列式‘V1+V2’发展来的。
两者的区别是:a. 如果‘V2’是他动词,或者是用作使动的自动词和形容词,和后面的宾语构成述宾关系(包括述语和使动宾语的关系),那么这个结构实际上是并列式。
只有当‘V2’自动词化或虚化,或者自动词不再用作使动,和后面的宾语不能构成述宾关系,这才是动结式。
b. 并列式中两个动词或是并用,或是相承,语义重心通常在后一动词;动结式中动词和补语结合紧密,语义重心通常在前一动词。
这两条标准中,a是主要标准,b是辅助标准。
”2.3.2判断动结式产生的形式标志1、太田辰夫:V死O见巨鱼,射杀一鱼。
(史记·秦始皇本纪)项梁已击杀之。
(史记·李斯列传)岸崩,尽压杀卧者。
(史记·外戚世家)打杀长鸣鸡。
(乐府诗集)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踏杀之。
(齐谐记)上述例句中必须用“杀”,而不用“死”。
仅有极少数例子用“死”,但这些例子缺乏可靠性。
这种少见的例子如:何意前二师并皆打死。
(旌异记,珠林85)是邻家老黄狗,乃打死之。
(幽明录,广记438,但《古小说钩沉》作“杀”)但是到了唐代,出现了“V死O”和“V死”用于被动句的例子,上述例中用“杀”的地方用“死”的例子就非常多了。
例如:被蝎螫死。
(朝野佥载5)独坐堂中,夜被刺死。
(同上)为某村王存射死。
(闻奇录,广记)主人欲打死之。
(广古今五行记,广记)四畔放火烧死。
(舜子至孝变文)“V死”担当起“V杀”的意义,因此,太田辰夫认为可以认定至迟唐代产生了动补结构。
2、志村良治:考察“愁杀”: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古诗十九首第十四)杨花愁杀渡江人。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志村良治把使成复合动词化的条件整理如下:(1)用复音节构成的动词,前面的形态素A表示动作的原因,后面的形态素B表示结果。
(2)客观上能够证明,AB两个形态素由于结合已经脱离了各自的原义,引起了语义上的变化。
(3)由于AB两个形态素的紧密结合表达一个新的意义。
当以上条件得到满足时,就可以认为这个动词已经复合动词化了。
比如“愁杀”是“使人不胜悲伤”的意思,不仅“杀”离开原义表示一种变化了的意义,“愁”也受“~杀”的影响产生语义变化,不是表示心情烦恼、忧虑、担心,而是表示深深的悲伤。
由于“愁杀”最早出现在《古诗十九首》,而《古诗十九首》一般认为作于东汉末,但最早见于梁萧统《文选》,所以可以萧统的卒年531年为下限,这正是志村良治认为六朝已出现“使成复合动词”的原因3、梅祖麟:动补结构产生的形式标志也是“V死O”:(甲)施事者+ V杀+受事者(乙)受事者+ V死(丙)施事者+ V死+受事者(丁)受事者+ V杀实际上,先秦两汉只有(甲)、(乙)两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丙)型不出现:压杀: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
(史记·外戚世家)压死:暮寒卧炭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死,广国独得脱。
(论衡·吉验)饿杀:岁败榖尽,不能两活,饿杀其子,活兄之子。
(论衡·齐世)饿死: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
(史记·赵世家)诛杀: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史记·项羽本纪)诛死: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
(史记·游侠列传)斩杀:掌戮掌斩杀贼谍而搏之。
(周礼·秋官·掌戮)斩死: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
(史记·秦始皇本纪)烧杀:项王烧杀纪信。
(史记·项羽本纪)烧死:见巢,尽堕地中,有三鳶鷇烧死。
(汉书·五行志)“V杀”和“V死”的出现场合互补,“V杀”只出现于施事者之后,“V死”只出现于受事者之后,而(丙)型“施事者+ V死+受事者”在先秦两汉不出现。
这说明,假如“V 杀”和“V死”都是动结式的话,它们应该都能出现在相同的语法环境中,而不会形成这样的对立。
正因为“杀”不是补语,而是他动词充当的述语,所以在后面要有宾语;正因为“死”不是补语,而是不及物动词充当的谓语,所以后面不能有宾语。
质言之,先秦两汉时期的(甲)、(乙)二型都不可能是动补结构,而只能是并列或连动结构。
只有当(丙)型出现的时候,才可以认定动补结构产生。
三、带“得”的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3.1 产生时间潘允中:南北朝平子饶力,争(挣)得脱,逾窗而走。
(世说新语·规箴)多数学者:唐代才真正出现了带“得”的述补结构。
3.2 “得”的来源杨建国:结构助词“得”是直接由“V得O”式中“获得”义的“得”发展而来的。
祝敏彻、岳俊发:状态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完成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可能补语结构的“得”是从表可能的“动词+得”结构的“得”虚化来的。
王力则认为状态补语结构的“得”和可能补语的“得”二者来源相同,都是“由原来的‘获得’意义转化为‘达成’,由‘达成’的意义更进一步的虚化,而成为动词的词尾。
”V取义动词+得+O——连谓结构“民采得日重五铢之金。
”《论衡讲瑞》(其先)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网得一大鱼《贤愚经》V非取义动词+得+O——(动补)宾结构值祥私起,空斫得被《世说新语》3.3“得”字结构的发展上古,“得”为动词,“获得”义,又是能愿动词,表示客观容许。
如:得道者多助。
(孟子)不得与之言。
(论语)——表示客观容许。
同时,“获得”义的动词“得”与别的动词连用,表示“得到”。
如:孟孙猎得麑,使秦巴西持之归。
(韩非子)今臣为王却齐之兵,攻得十城。
(史记)六朝以后,“得”虚化为结构助词,既可以表结果,又可以表示可能。
到唐末至宋代,“得”字结构形式多样化,谓语可以是复音词,宾语可以是词组,宾语之外又可以有补语,位置不定。
肯定式有以下几种:(1)V得得表行为的完成或可能。
放卿入楚救其慈母,救得已否?(表结构)師问众曰:我要一人传语西堂,阿谁去得。
(可能)(2)V得O标示七日,募得九十万精兵。
(表结果)设何方计,却得吴军。
(表可能)(3)VO得今日皇天应得知,汉家天子辜陵(李陵)得。
(结果)这自是好,如何废这个得。
(可能)(4)V得C平子饶力,争(挣)得脱,逾窗而走。
(结果)佛法二字,如何辨得清浊。
(可能)(5)V C得指一径曰:回去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