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09法理学试题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师大2009年法学硕士真题之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英美法系

2、法律意识

3、公平责任原则

4、相对法律事件

5、法律责任

二、判断题

1、法的现象的运动过程集中地表现为两个基本矛盾,其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关系,其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矛盾关系。

2、在我国的法律思想史上,夏商奴隶主贵族极力宣扬“受命于天”、“恭行天罚”的神权法思想,鼓吹以维护宗教登记制度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3、从法律秩序形成的内部机制看,法律秩序的形成主要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4、丙的出生使之与父母甲、乙形成父母子女关系。这种事实从法律关系的性质上说属于单一事实。

5、原始社会的习惯是自发产生的,他并不依赖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基础。

6、公务员张小山因对领导不满,举报领导在工作调动过程中收受大量贿赂的事实。张小山的行为属于守法。

7、从历史的政治条件来看,古罗马时期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只有理论上的意义,没有实践上的意义。

8、从法律推理的视角看,遵循先例的司法原则属于类比推理。

9、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处理较轻时适用新法的做法,叫做从新原则。

10、调整性法律关系以调整性法律规范为前提,一般由违法行为引起;保护性法律关系以保护性法律规范为前提,通常由合法行为而引起。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的正确命题是()

A、在价值意义上看,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是绝对平衡的

B、权利和义务是各自独立的,互不依存的

C、权利具有利导性,义务不具有利导性

D、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

2、()集儒家思潮之大成,以儒家为核心,结合法家的某些思想,杂以阴阳五行说,提出了以“天人感应”法律观为特征,以“三纲”、“无常”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荀子

B、孔子

C、黄宗羲

D、董仲舒

3、下列选项中没有能够准确地描述大陆法系的基本特点的是()

A、制定法是主要的法律渊源

B、对法律体系采取公法、私法的划分方法

C、在诉讼程序上倾向于当事人主义

D、在法律推理方面,主要运用演绎得法律推理方式

4、下列关于原始公社习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不反映统治阶级意志

B、适用于同一血缘的氏族内部

C、没有强制力

D、原始习惯是自发形成的

5、法律部门的划分的基本标准是()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

C、立法体系的结构

D、立法机关的设置

6、“由一个国家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不同的法律部门分类组合而成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这一定义所描述的法学概念范畴是()

A、立法体系

B、法系

C、法的系统

D、法律体系

7、()区分了分配正义与矫正正义、自然正义与法律正义,从而成为古代世界正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

8、“一事不再理”原则体现了司法权的()特征

A、权威性

B、程序法定性

C、终局性

D、独立性

9、“过错推定”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A、无过错责任原则

B、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责任原则

10、以下不属于内发型法制现代化模式的特征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运行的内在动力

B、是一个由社会自身条件逐渐成熟而发展起来的自发的、渐进法制变革过程

C、市民社会的力量弱小,而政府得职能和作用较为强大

D、是以法律形式合理性的发展为历史先导而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精神的弘扬紧密相伴的法制变革过程

四、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事实概念的法律概念包括()

A、紧急避险

B、失踪

C、标的

D、未遂犯

E、侵权

2、法的现象相对独立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原因在于()

A、社会主体在立法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B、法的现象还受哲学、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C、发的现象的性质和内容是由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的

D、法律由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作为中介环节,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关系

E、法学家与法律家共同体的独立性

3、法律观念作为法律意识的一种,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A、既有潜在性又有显在性

B、具有一定思想指向性的主题法律意识的定势

C、既有一定的自发性,又有一定的社会舆论教育作用的影响

D、法律价值观念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

E、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律现象的自觉地、系统地反映

4、法的价值评价对象包括()

A、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社会法权关系的模式

B、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状况

C、法律机制对社会秩序稳定和社会进步的有效性程度

D、个人、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和一定的社会组织

E、法律制度的精神理念

5、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的调整方式包括()

A、抑制

B、导向

C、缓解

D、分工

E、感染

6、以人的相互依赖为基础的法律类型的基本特征包括()

A、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认社会主体的身份

B、法律的形式化程度较高

C、是以义务为本位和权力为本位的法

D、法律在社会调整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E、强调社会主体的等级、特权

7、法律推理方法中的形式推理包括()

A、类比推理

B、辩证推理

C、演绎推理

D、逻辑推理

E、归纳推理

8、法律调整的特征主要有()

A、法律调整的主体是国家

B、法律调整具有规范性的特点

C、法律调整的机制是对各种利益关系进行确认和重构

D、将人们的行为定型化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是法律调整的重要方式

E、法律调整包括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作用

9、法律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A、统一性

B、主观性

C、客观性

D、层次性

E、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