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合集下载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气与智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程期间完成指定章节的阅读。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独立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的鲁滨逊的代表性特质,并进行讨论。

2.3 教师提供相关的人物分析框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重要人物。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书中的重要情节,如鲁滨逊的航海经历、被困荒岛的经历等。

3.2 学生通过阅读,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并与同学分享。

3.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情节对鲁滨逊成长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本书所探讨的主题,如冒险与生存、勇气与智慧等。

4.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4.3 教师提供相关的讨论问题,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本书的主题。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书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

5.2 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5.3 教师提供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本书的相关话题。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通过阅读,识别书中的文学元素,并与同学分享。

6.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文学元素对故事表达和理解的作用。

第七章:作者写作风格7.1 教师分析丹尼尔·笛福的写作风格,如叙述方式、语言特点等。

7.2 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作者的写作风格,并与同学分享。

7.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作者写作风格对故事的影响。

第八章:电影与小说对比8.1 教师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影版本,让学生在课后观看。

8.2 学生在观看电影后,比较电影与小说的差异,如情节、人物、主题等。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5则范文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5则范文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5则范文第一篇:《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能从鲁滨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重点难点: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理解鲁滨逊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来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走进鲁滨逊惊险、新奇而又真实感人的漂流历程。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2、交流小说内容:学生简要叙述情节。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3、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课件出示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A、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B、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C、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讨论交流:(1)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宾逊这个具有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等优秀品质的典型人物。

(2)指名同学推荐优美段章,并说明推荐理由。

如: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

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

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3)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的一些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

如:◎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背景。

掌握小说的情节梗概和主要角色。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小说背景: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时期。

情节梗概: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两次出海冒险,遭遇风暴后漂流到荒岛上,独自生活28年后被救回英国。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第二章:角色分析2.1 鲁滨逊·克鲁索勇敢、坚毅、自力更生的形象。

独立思考、敢于冒险的个性。

2.2 萨拉查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朋友,野人。

忠诚、善良,与鲁滨逊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2.3 星期五鲁滨逊在荒岛上救下的野人。

成为鲁滨逊的忠实仆人和朋友。

第三章:情节解析3.1 鲁滨逊的第一次出海冒险离开家乡,追求航海梦想。

遭遇风暴,漂流到荒岛。

3.2 荒岛生活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

建立家园、驯养动物、种植农作物。

3.3 救下星期五鲁滨逊与星期五的相遇。

共同对抗野人,建立深厚的友谊。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人与自然的斗争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挑战。

人类如何适应和利用自然资源。

4.2 孤独与寂寞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内心挣扎。

人类对社交和归属感的渴望。

4.3 自由与约束鲁滨逊在荒岛上的自由生活。

回到英国后的社会约束与选择。

第五章:阅读与写作5.1 阅读任务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完成指定章节。

做读书笔记,记录重要情节和人物。

5.2 写作任务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

第六章:讨论与展示6.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题和人物。

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6.2 展示环节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学生可以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课堂互动。

第七章:比较与对照7.1 比较阅读学生选择另一部文学作品,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比较。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孙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及其价值观。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了解其文学特点和价值。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小说的背景,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如勇敢、自信、独立等,并结合具体情节阐述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出来。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特点,如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对社会现象的反映等。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作品,如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人物等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3. 写作作业:评价学生的读后感、评论等写作作品,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了解作者及小说背景,阅读第一章。

2.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鲁滨孙的性格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3. 第五章至第七章:探讨现实主义特点,阅读相关章节。

4. 第八章至第十章:多角度审视作品,阅读相关章节。

5. 课堂讨论、写作等环节穿插进行,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活力。

2. 情境创设:教师模拟小说中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作品。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掌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述: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鲁滨逊漂流记》的出版背景和影响。

2. 人物分析:分析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3. 故事情节:梳理小说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及其与星期五的关系。

4. 主题探讨:探讨小说所表现的冒险精神、生存智慧和对人性的反思。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4. 观影互动法:观看《鲁滨逊漂流记》改编电影,对比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之处。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4. 案例分析:选取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5. 电影欣赏:观看《鲁滨逊漂流记》改编电影,对比小说和电影的不同之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沟通交流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荒野生存类小说,如《荒野生存》、《海岛生存记》等,比较不同作品中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内涵。

2. 影视作品欣赏:推荐学生观看《鲁滨逊漂流记》的不同改编影视作品,分析各个版本的差异和特色。

3. 文化探究:深入了解西方冒险文学的传统,探讨《鲁滨逊漂流记》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七、教学活动设计1.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场景演绎,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背景。

2. 掌握小说的出版时间和背景。

第二章:主人公鲁滨逊的形象分析1.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毅、自力更生等。

2. 讨论鲁滨逊在现实生活中的代表意义。

第三章: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1. 分析小说中对荒岛环境的描写,如地形、气候、动植物等。

2. 探讨自然环境对鲁滨逊的影响和他的适应能力。

第四章:人际关系在小说中的表现1. 分析鲁滨逊与不同人物的关系,如与星期五、土著人等。

2. 探讨人际关系对鲁滨逊命运的影响。

第五章:小说中的主题思想探讨1. 讨论小说所表达的冒险精神、自由主义等思想。

2. 分析小说对人性的探讨,如生存欲望、自我救赎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进度和课堂参与度的评价。

2. 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分析能力评价。

3. 学生对阅读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掌握程度评价。

五、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推进课,共计十五周完成全部章节。

2. 每节阅读推进课前,学生需完成相关章节的阅读。

3.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小说的结构分析1. 分析《鲁滨逊漂流记》的叙事结构,包括时间、空间和视角的处理。

2. 探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对故事传达的影响。

第七章:鲁滨逊的内心世界1.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内心独白,探讨其信仰、哲学思考和对生活的态度。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推进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

3.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前五章。

2.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探讨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前五章,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2. 教学难点:探讨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互动交流,共同探讨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学生自主阅读前五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疑问。

3. 讨论问题:a. 描述一下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b. 分析鲁滨逊在故事中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

c. 你认为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对你的生活有何启示?4. 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并思考鲁滨逊在后续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

六、课后作业:1. 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续章节,关注鲁滨逊的成长和变化。

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六至十章,进一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和他与星期五的相识。

2.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生活中的自给自足策略,以及他如何利用现有资源。

3. 探讨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鲁滨逊生活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深入阅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七、教学内容:1.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六至十章。

2.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自给自足策略和生活方式。

3. 探讨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鲁滨逊的影响。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鲁滨逊的勇敢、坚韧和智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鲁滨逊在荒岛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生存问题。
2.学习作丹尼尔·笛福的生平事迹及创作特点。
3.分析鲁滨逊这一角色的形象特点,探讨其勇敢、坚韧、智慧等品质。
4.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概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
5.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面对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力量。
二、核心素养目标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对名著的探究欲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基本概念。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经历,体现了勇敢、坚韧和智慧等品质。它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为我们提供了面对困难时的启示和勇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实际应用,以及他如何运用智慧解决生存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鲁滨逊漂流记》这一课后,我深刻地意识到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对鲁滨逊形象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他们很容易将鲁滨逊的勇敢、坚韧看作是天生具备的品质,而忽略了他成长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如何克服困难、逐步成长。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

整本书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鲁宾逊漂流记-》-(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激趣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等,激发学生阅读世界名著的兴趣。

2.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

3.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规划阅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写作背景学会制作阅读计划表。

难点: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

1.回顾单元要素及单元目标。

2.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哪几本世界名著,回顾单元课文,出示插图猜人物。

3.课前闯关游戏。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你对《鲁滨逊漂流记》有了什么了解?从书评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二、了解作者及作品(一)了解作者。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年5月6日—1731年4月24日),17—18世纪英国作家。

代表作有《鲁滨逊漂流记》、《骑士回忆录》、《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大疫年日记》、《英国商人手册》等。

1731年4月24日,逝世于伦敦居所,葬于本希尔公墓。

(二)作品及写作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XX的一部长篇小说。

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

这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

1704年9月,一名叫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苏格兰水手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大西洋中,在荒岛上生活4年4个月之后,被伍兹·罗杰斯船长所救。

笛福便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

2023最新-《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

2023最新-《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精选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内容是壶知道为您带来的9篇《《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掌握目标: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以及创作原型;分析鲁滨逊以及星期五的形象;研讨《鲁滨逊漂流记》所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中的优美语句。

(二)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培养目标:(1)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情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四)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语: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好书可以增加我们知识的广度,可以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可以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更广大的世界,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阅读沟通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阅读沟通了殊方异域的文化传播,使人类变得丰腴,可是面对茫茫书海,青春年少的我们又该如何寻找一片净土,为我们的灵魂加油充电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属于我们自己的图书。

(二)想一想:进入高年级,我们的阅读又向外延伸到外国文学的赏析上,老师先给大家播放一部影片的几个片段,大家猜猜看,今天我们要走进谁的生活中?(播放《鲁滨逊漂流记》电影版的几个片段)能先回答我的几个小问题吗?1、《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谁?哪国人?2、这部作品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造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塞尔柯克身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故事吗?3、鲁滨逊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多少年?4、被鲁滨逊救下的土著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鲁滨逊教给他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吗?小结:面对种种挫折,鲁滨逊总是“不成功决不放手!”,想出变通的方法去达到目的,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他改变了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地震的恐惧,挨过了疾病的打击,只要有可能,就动手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的人生哲学就是行动的哲学,不怕困难的哲学。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选段,感受主人公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坚韧意志。

3.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勇于面对挑战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作品简介:《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冒险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事故中流落荒岛,凭借智慧和勇气,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回到文明世界的故事。

2. 教学选段:第一章至第四章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作品背景,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选段,感受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坚韧意志。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总结提升: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品质。

四、课后作业1. 完成阅读:继续阅读《鲁滨逊漂流记》后续章节。

3. 人物分析: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对你启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

2. 学生对鲁滨逊冒险精神和坚韧意志的认同。

3. 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向上的心态。

4.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以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为例,让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分组进行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鲁滨逊和其他人物,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对作品的理解。

2. 故事续写:以鲁滨逊回到文明世界为结局,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3. 海报制作: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与作品相关的海报,展示作品主题和人物特点。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简化版。

2. 辅助材料:与作品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中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独立、创新精神的欣赏和敬佩。

3.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表现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作者丹尼尔·笛福及作品背景,阅读第一、二章,了解鲁滨逊离家出海的原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三、四章,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状况,讨论鲁滨逊的勇敢和独立精神。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五、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创新举措,如建造房屋、制作船只等。

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七、八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友谊,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互助。

5. 第五课时:阅读第九、十章,讨论鲁滨逊回到文明社会的喜悦与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和创新精神。

3. 运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图书或电子书。

2. 与小说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阅读第十一、十二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孤独与绝望,以及他如何克服心理困境。

2. 第七课时:阅读第十三、十四章,引导学生关注鲁滨逊与星期五的文化交流,思考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3. 第八课时:阅读第十五、十六章,讨论鲁滨逊与星期五在文明社会中的遭遇,以及他们如何应对。

4. 第九课时:阅读第十七、十八章,分析小说结局的意义,以及鲁滨逊的人生经历对读者的启示。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笛福的创作意图。

2. 培养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及小说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诞生过程。

2. 第二章:分析小说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讨论他勇敢、坚韧、自力更生的品质。

3. 第三章:探讨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如冒险精神、生存智慧、信仰等。

4. 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汲取人生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 第五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总结学习收获。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具体的情节中提炼出人生智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鲁滨逊漂流记》的电子版或纸质版,确保学生有书可读。

2.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案、学习资料等。

3. 提前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预习相关章节。

五、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评价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分析与评价,检验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章节讲解:详细讲解第六章,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关注他的生存技巧和心态变化。

3. 案例分析:选取第六章中的典型情节,让学生从中提炼出人生智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第六章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课堂小结:对第六章的内容进行总结,为学生课后阅读提供指导。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课外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探讨其在困境中的生存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至第五章:介绍鲁滨逊的背景和遭遇海难的经历。

2.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如搭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动物等。

3. 探讨鲁滨逊在孤独生活中的内心世界,如何面对困境和绝望。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小说基本情节,了解鲁滨逊的背景和遭遇。

2. 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 探讨鲁滨逊的内心世界,认识其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坚韧。

四、教学难点:1. 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及其对人生的思考。

2. 引导学生从鲁滨逊的经历中汲取启示,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悟。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计划:第一周:阅读第一章至第五章,了解鲁滨逊的背景和遭遇。

第二周:分析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存策略,讨论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三周:探讨鲁滨逊的内心世界,认识其在困境中的勇敢和坚韧。

第四周:总结阅读心得,进行交流和分享。

第五周:进行阅读测试,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第六章至第十章,进一步理解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和他与星期五的相遇。

2. 分析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关系,探讨殖民主义和对人性的影响。

3. 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七、教学内容:1. 第六章至第十章:描述鲁滨逊在荒岛上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如何与星期五建立友谊。

2. 分析鲁滨逊与星期五之间的互动,探讨文化差异和相互理解。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对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认识和理解,感受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与道德观念。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事迹。

2. 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其现实意义。

第二章:故事梗概1. 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关键事件,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发展。

第三章:人物关系1. 介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包括鲁滨逊、星期五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了解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

第四章:作品主题及思想内涵1. 探讨作品所表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社会意义。

2. 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与道德观念,如鲁滨逊的勇敢、坚韧、自主等。

第五章:阅读策略与方法1.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 教会学生如何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教师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等内容。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3. 采用阅读指导法,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感受。

3. 阅读笔记:检查学生的阅读笔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作品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等。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4. 阅读指导:教授学生阅读策略与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1. 深入剖析鲁滨逊的性格特征,如冒险精神、乐观态度、自主能力等。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等方面来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人生、价值观和生存意义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简介1. 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及其生平背景。

2. 掌握小说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第二章:小说的情节概述1. 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事件。

2. 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第三章: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1. 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韧、自信、独立等。

2. 通过实例分析鲁滨逊的成长和变化。

第四章: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1. 分析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和环境设置对情节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物心理、情感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小说中的象征意义1. 了解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星期五等。

2. 分析象征元素在小说中的意义和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

3. 利用视觉辅助工具,如图片、图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4.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和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或考试来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3. 作业和论文:评估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或学生版教材。

2. 与小说相关的图片、图表等视觉辅助工具。

3. 阅读指导资料和问题讨论指南。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感知鲁滨逊这一人物形象。

2.掌握小说的叙事线索,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3.感受小说中所蕴含的冒险、勇敢、坚韧、智慧等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的叙事线索。

2.教学难点:感受小说中所蕴含的冒险、勇敢、坚韧、智慧等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鲁滨逊吗?他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二、分析人物形象1.阅读小说,找出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片段,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三、梳理故事情节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的叙事线索,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复习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及小说的叙事线索。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鲁滨逊在荒岛上成功生存的原因有哪些?二、分析小说主题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具有类似鲁滨逊精神品质的人物。

四、课堂小结2.强调鲁滨逊的精神品质,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

五、作业布置1.深入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了解小说中的细节。

2.写一篇关于鲁滨逊精神品质的感悟文章。

六、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

2.评价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鲁滨逊漂流记》文本。

2.相关教学课件、视频等。

九、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一、分析小说主题(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刚刚回顾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那么请大家思考一下,鲁滨逊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学生回答:“鲁滨逊勇敢、坚韧、智慧、独立、自信……”(3)教师追问:“那么,这些品质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大家举例说明。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2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2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使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情节,理解主人公鲁滨逊的性格特点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阅读第一章至第三章。

2. 第二课时:阅读第四章至第六章,分析鲁滨逊的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七章至第九章,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阅读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5. 第五课时:阅读第十三章至第十五章,总结小说的主旨及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小说中具体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主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分析等方面。

3. 阅读报告:评估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对小说内容的概括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鲁滨逊漂流记》原著:为学生提供完整的阅读材料。

2. 参考资料:包括小说背景、作者生平等,以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

3. 教学PPT: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4. 小组讨论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话题和方向。

六、教学准备1. 确保每位学生都拥有《鲁滨逊漂流记》的书籍或电子副本。

2. 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作者笛福的介绍,准备用于课堂讲解。

3. 制作详细的教案PPT,包括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讨论问题。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和作业评分标准。

5. 设计阅读报告的模板,以便学生能够按照统一的格式提交他们的阅读心得。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和作者笛福的情况。

2. 分组阅读:学生分小组阅读指定章节,教师监督并指导学生阅读。

3. 讨论交流:学生就阅读的章节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分析、概括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探讨鲁滨逊的品质特点,激发学生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毅力。

二、教学重点1.阅读原著,理解故事情节。

2.分析鲁滨逊的品质特点。

3.探讨作品中的寓意。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阅读《鲁滨逊漂流记》。

2.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

请问同学们,你们对这本书有什么了解呢?(学生回答)师:很好!那么我们就从这本书的作者和作品背景开始讲起。

2.作者及背景介绍师: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的作家,他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这部作品发表于1719年,讲述了一个关于冒险和生存的故事。

故事背景发生在17世纪,当时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初期,海外贸易和探险活动十分活跃。

3.故事梗概师:请同学们简要介绍一下《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情节。

(学生回答)师:很好!故事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事故中被困在一个荒岛上,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终于获救。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故事情节。

4.分析鲁滨逊的品质特点师:同学们,你们觉得鲁滨逊具有哪些品质?(学生回答)师:鲁滨逊勇敢、坚韧、聪明、勤奋。

在面对困境时,他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这些品质使他能够在荒岛上生存下来。

第二课时1.探讨作品主题师:同学们,我们来探讨一下《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的主题。

你们认为这部作品主要表达了什么?(学生回答)师:很好!这部作品主要表达了人要在困境中勇敢面对,努力生存,追求自由和尊严的主题。

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

2.分析作品中的寓意师:同学们,我们来分析一下作品中的寓意。

你们觉得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有什么象征意义?(学生回答)师: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象征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的生存状态。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教师简要介绍《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以及该书的背景知识。

1.2 引导学生关注本书的主题:冒险与生存,勇敢与坚韧。

1.3 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第一至第四章,并记录下感触深刻的片段和问题。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包括他的性格特点、人生观等。

2.2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程中对鲁滨逊的看法和感受。

2.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其他重要人物,如星期五、野人等,分析他们的角色作用。

第三章:情节解读3.1 教师带领学生梳理小说的主要情节,特别是鲁滨逊的漂流经历和他在荒岛上的生活。

3.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方式,探讨其对主题的体现。

3.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荒岛象征着人生的困境等。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如生存与自我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主题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4.3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对主题进行深入剖析。

第五章:阅读策略5.1 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阅读策略,如预测、质疑、联想等。

5.2 学生运用这些策略阅读本书,并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3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指导和反馈。

第六章:文学元素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文学元素,如象征、比喻、拟人等。

6.2 学生分析这些文学元素如何增强小说的表现力和深度。

6.3 教师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文学元素及其原因。

第七章:章节总结与讨论7.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前几章的内容,确保学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有清晰的理解。

7.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7.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第八章:创意写作8.1 教师提出一个与《鲁滨逊漂流记》相关的写作任务,如写一封信给鲁滨逊,或者描述一下星期五的形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3.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4.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3.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
行分析。

教学重点: 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幻灯片一)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

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

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

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知道这部小说的名字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随鲁滨逊去漂流吧!
这部小说被后人尊奉为十八世纪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进而成为文学史中的传世之作。

小说作家丹尼尔.笛福更是家喻户晓了。

有人说,
《鲁滨逊漂流记》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它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作个简要的了解。

(自然导出对作家的介绍)
二、简介笛福生平
(出示幻灯片二)
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他从事过内衣业、烟酒贸易,还开过砖瓦厂。

经历过破产。

他在从事商业的同时从事政治活动,代表当时日益上升的资产阶级出版大量的政治性小册子,并因此被捕,后来靠疏通关系才得以出狱。

此后他继续办报纸刊物,写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时文,又几次被捕,都是因为言论关系。

在快年届六十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已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已丰富的想像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为自已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

这促使他数月后便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并在短短五年内一鼓作气写出《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罗克萨娜》等好几部小说。

三、延伸阅读
鲁滨逊是一个铮铮硬汉,对他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

那么,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气,凭着自己的智慧,续写这个生命奇迹的呢?欲知详情如何,请大家去阅读小说原著《鲁滨逊漂流记》吧。

四、阅读要求:
1.理清故事情节,能简述故事。

2.利用时间阅读小说原著并完成“名著欣赏记录卡”,两周
后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运用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法对“鲁滨逊”这一形象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在熟悉小说的故事线索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及与之相关的人物,如鲁滨逊“智救‘星期五’”“烧制陶器”等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来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收获阅读的成果吧!首先我们请同学来简述一下故事情节。

二、学生简要述情节:
提示大致内容:《鲁滨逊漂流记》可以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冒险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第二部分,也就小说的主体,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荒岛回来以后的事情,主要经历是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抽取1-3名学生,讲得好的发给小纪念品)
三、话题转换(精彩片断或语句赏析)
多少年来,《鲁滨逊漂流记》不胫而走行遍了全世界,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一直被当作儿童必读的“生活教科书”;18世纪
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那么,《鲁滨逊飘流记》的魅力究竟何在呢?下面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阅读记录卡,我们一起来探讨:
(本环节教师视学生交流的实情,适时穿插个人的看法,一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是促进师生互动。


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拿出自己的摘录和学生一起欣赏:
精彩语言辑录: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

☆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妒忌而感到难堪。

☆陆地和海洋我见了这么多,它们是什么?产生于何处?我和所有其它生物,野生的和驯化的,有人性的和兽性的,都是什么?产生于何处?
精彩篇章:
《鲁滨逊飘流记》共分三部分。

作品最为精彩和动人的是第二部分。

描写鲁滨逊独处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

1.鲁滨逊在荒岛上杀死野山羊的过程(第53页)那种如实的刻摹仿佛就在眼前,也同样用丰富多彩的细节使读者相信,使传奇故事被穿上了纪实的外衣。

2.鲁滨逊烧制陶器的过程(第105~107页)这段文字同样以细节的精确、语言的优美擅长。

它赞美了人的智慧,在艰难的条件下,自己动手创造财富。

另外它具体交待了准确的数字、日期、制作方法和过程,使读者看后一目了然。

3.写鲁滨逊挖独木舟的过程(第111~113页)这段文字以简洁明快的笔法精致刻画了鲁滨逊发挥自己的想像克服种种困难造船的经过。

人物形象的树立不是靠静止刻画完成,而是用看似琐屑的细节拼组而出。

作者交待了使用什么工具,花多长时间,经过如何等等。

这都是有必要的。

因为对一个人独处荒岛而造出一条船,读者最可能的疑问是:“这可能吗?”这段精细描绘就是作为一个答案出现的。

四、小说人物形象解读
(一)鲁滨逊形象。

(提示: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及相关故事情节来说)
预设议题:
⑴《鲁滨逊漂流记》写了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生活?他说了些什么令你感触颇深的话?
⑵鲁滨逊初到荒岛中是如何解决他的粮食与水源的问题?
⑶如果你是主角,遇到船难漂流到荒岛,你会如何做?
⑷如果你遇到食人族,你会怎么做?
⑸你认为是什么力量,促使鲁滨逊不断去冒险并克服种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
综合思考:鲁滨逊被赋予了种种人类优秀品质。

鲁滨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说说理由。

(二)“星期五”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
六、感悟性阅读小结:
本部小说最主要的价值是塑造了鲁滨逊这个典型性格。

鲁滨逊凭借勇敢与智慧独立生活,最后成为一个传说、传奇。

这就是《鲁滨逊漂流记》至今还没有失去,而且永不会失去它的光彩的原因。

(这个地方布置作业:同学们阅读小说后,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困难?请谈谈你的看法,写成一篇读后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