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蔡永祥

合集下载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蔡永祥入伍后,立志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董存瑞、雷锋为榜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

1966年为保护钱塘江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蔡永祥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蔡永祥人物概述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

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任务是守卫钱塘江大桥。

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1966年10月10日,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壮烈牺牲。

蔡永祥生平事迹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来到六和塔下,当了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

开始他对此想不通,认为天天在大桥站岗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

后来,部队组织战士们学习《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蔡永祥的心。

他坚定地表示,要以张思德为榜样,当一名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守桥战士。

他说到做到,时时处处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天夜里,蔡永祥刚下岗回来,脱了军装准备休息。

这时听说一座桥墩边有动静,班长要带人搜索。

蔡永祥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都顾不上穿,操起步枪,跑到搜索部队的最前面。

在日常生活中,蔡永祥热心助人,学雷锋做好事。

他总是抢着打扫岗亭,冲洗厕所。

三伏天外出劳动,他宁可自己受罪,却把草帽、开水和扇子让给其他战友。

有时出门,他舍不得花几分钱坐公共汽车,一路步行,却用省下的津贴买《毛泽东选集》等送给大家。

他从大桥的公路上走过,不是帮人挑担,便是帮人推车。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忘了带钱买不了票,他就把身上仅有的两角钱为大娘买票,自己不顾被钉子戳破的脚伤,步行十几里,走回连队。

有一个星期天,蔡永祥请假外出购物。

当他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挑煤,他也就和大家一起干起来。

干着干着,竟忘了归队时间。

当班长批评他不该超假时,蔡永祥觉着挺委屈的。

但他想到自己是个革命战士,尽管是做了好事,但未按时归队总是不对的。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革命烈士事迹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

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

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

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

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

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人好事!
关于清明节的。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_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_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

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
今天,我们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

我们最先看到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

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

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

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

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

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做好人好事!。

最新精品作文:人民英雄--蔡永祥_500字作文

最新精品作文:人民英雄--蔡永祥_500字作文

人民英雄--蔡永祥_500字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杭州的名江-钱塘江。

正对面高高拔起的山峰,下面是一只只元宝似的小船,一下又一下地游荡在碧绿的江面上,眺望远处,六和塔……屹立在群山的怀抱中,像一群可爱的小婴儿。

有一座建筑物在这里显得特别显眼,哦,好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那是蔡永祥任钱江大桥的值班岗哨。

有一天,塔发现敌人在下层的火车铁轨上放置了枕木,打算让火车撞上之后,破毁钱江大桥。

于是他在火车即将撞上的一刹那,用尽自己全身的力气推开了枕木,而他却被火车撞飞,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光荣殉职……
他,在那千钧一发的时刻,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保护了大家,一个如此普通的人,竟有这样的奉献精神,而在革命的道路上,不也有许多像蔡永祥一样的人了吗?
首先,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群众无私地奉献着,而且,在“文革”的时候,拯救了处在水生火热中的人民。

其次,一位看似普普通通的农民,为了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问题,打破传统,勇于创新,默默地在田间探索,最终培育了杂交水稻,如今他任然默默耕耘在田野间,为解决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而努力,他就是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
爷。

人间默默无闻的英雄太多了,他们虽然貌不出众,但是他们仍然被人们敬仰……
再看看自己,我们也同样要为了国家奋斗,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上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就要让祖国繁荣,强盛,和谐。

今天,盛开的是他们;明天,盛开的那一朵奇葩是我们!。

初二议论文参观蔡永祥英雄中队有感

初二议论文参观蔡永祥英雄中队有感

参观蔡永祥英雄中队有感在一个细雨飘洒的日子,迎着秋天独有的丰收的气息,我们来到了蔡永祥英雄中队进行参观和学习。

怀着敬畏和好奇的心情,我们踏入了这寸神圣的土地。

在这落叶纷飞的季节,这里却是一片绿意。

长青的不仅是兀立坪上的树木,也是武警第三中队蔡永祥烈士生前所在中队的队员们的衣衫。

朴素简单的布置混合着秋日的凉风使我们精神饱满,神清气爽。

迈着大步,跟在一位教官身后,一条整齐的队伍正在迈入关于蔡永祥同志的回忆重温之旅。

这位民族英雄生前的军服物品正安静地躺在玻璃之下,缄默着,却在奇异的灯光下熠熠生辉。

此时仿佛是回到了五十多年前那个萧索的秋天,冲向铁轨的那位年轻敬业的军人就在我们眼前轰然倒地。

与此同时,列车安然无恙地停了下来。

伟大的解放军战士用自己纵然的一跃绽放了一个民族最美的灵魂,也拯救了列车上不可计数的乘客的生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蔡永祥用十八年的生命,十八岁的壮烈诠释了重于泰山之死。

蔡永祥,他是千千万万无所畏惧的烈士中的一位;蔡永祥,他是心心念念华夏精神的军人中的一名。

他是队员们的骄傲,是解放军的骄傲,是杭州的骄傲,更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和榜样!或许我们不用像他一样用舍生取义,或许我们不用像他一样献出生命。

但是他的思想,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吗?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作为未来祖国的栋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蔡永祥烈士的事迹和品质缅怀于心,发扬光大。

秋天的太阳将它的光芒投射在蔡永祥生前寝室的窗口。

我们惊异的发现他的被褥如他的生命,在这最坚韧的地方,却没有长青,泛起了肃穆的白色。

正如有形的物质总有灭亡的一天,然而无形的东西,如知识,如文化,如精神,如灵魂,却有着不死之躯,能够得以永恒。

怀着敬畏的心和满载而归的美好品质,我们在车窗口探出渴求的目光,见着这才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看法之地渐渐消失在青绿色的树木间。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介绍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山上,始建于1968年10月,其前身为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1983年4月,经中共杭州市委批准,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增名为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的总建筑面积为2731平方米,陈列面积为1550平方米。

广场上矗立着9米高的蔡永祥塑像和22米长的毛泽东同志语录牌“为有牺牲多壮烈,敢教日月换新天”,广场南端则有一座3平方米的英烈亭。

纪念馆内部分为多个厅,展示了近350位革命烈士的斗争史迹,包括1000余张照片和400多件革命文物。

这些展品和照片生动地展现了革命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

此外,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还是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同时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总的来说,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一座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场所,旨在纪念和缅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们,同时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学习革命历史的场所。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doc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doc

蔡永祥的生平事迹蔡永祥入伍后,立志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董存瑞、雷锋为榜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

1966年为保护钱塘江过桥列车安全而壮烈牺牲。

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蔡永祥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蔡永祥人物概述蔡永祥,1948年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

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任务是守卫钱塘江大桥。

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1966年10月10日,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壮烈牺牲。

蔡永祥生平事迹1966年2月,蔡永祥参军来到六和塔下,当了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

开始他对此想不通,认为天天在大桥站岗不会做出惊天动地的成绩。

后来,部队组织战士们学习《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的事迹深深打动了蔡永祥的心。

他坚定地表示,要以张思德为榜样,当一名让人民放心满意的守桥战士。

他说到做到,时时处处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天夜里,蔡永祥刚下岗回来,脱了军装准备休息。

这时听说一座桥墩边有动静,班长要带人搜索。

蔡永祥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都顾不上穿,操起步枪,跑到搜索部队的最前面。

在日常生活中,蔡永祥热心助人,学雷锋做好事。

他总是抢着打扫岗亭,冲洗厕所。

三伏天外出劳动,他宁可自己受罪,却把草帽、开水和扇子让给其他战友。

有时出门,他舍不得花几分钱坐公共汽车,一路步行,却用省下的津贴买《毛泽东选集》等送给大家。

他从大桥的公路上走过,不是帮人挑担,便是帮人推车。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忘了带钱买不了票,他就把身上仅有的两角钱为大娘买票,自己不顾被钉子戳破的脚伤,步行十几里,走回连队。

有一个星期天,蔡永祥请假外出购物。

当他看到有一些工人在挑煤,他也就和大家一起干起来。

干着干着,竟忘了归队时间。

当班长批评他不该超假时,蔡永祥觉着挺委屈的。

但他想到自己是个革命战士,尽管是做了好事,但未按时归队总是不对的。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缅怀英烈,精神永传

小学生读后感作文:缅怀英烈,精神永传

缅怀英烈,精神永传
——65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这个温暖的春天,在这个悲而不哀的日子里,我们来到蔡永祥烈士墓前。

哀悼他,缅怀他,传承他,传颂他那不朽的灵魂,不灭的精神……
“山鸟鸣,红花开,凝望烈士墓,心潮正澎湃。

意志如长虹,气节像松柏!头可断,身可碎,钢铁红心色不改……”伴随着悲壮的扫墓歌声,我来到了蔡永祥烈士的墓前。

那巨大的乳白的雕像矗立着,仿佛将我们带入了那蔡永祥烈士勇抱大木桩,勇护钱塘桥,勇卫人民安全的那一幕……
那是1966年的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

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飞驰而来。

突然,蔡永祥发现在距离他40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桩。

如果不排除这个险情,桥毁车翻、人员伤亡的惨祸就将发生。

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但列车由于惯性任然轰隆隆的向前驶去。

在雪亮的车灯下,司机看见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身的安危,奋力冲向那块大木桩,在即将奔来的列车前将木桩拼命地掀出了轨道……乘客,司机,列车,轨道,以及被蔡永祥视为生命的钱塘江大桥安然无恙。

但年仅十八岁地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祖国鲜艳的旗帜是源于昨天革命先烈的一股股满腔的热血染成的!他们那无私无畏,勇于付出,舍己为人的精神将录入史册;他们那如同松柏的坚韧与刚强将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们那不朽的灵魂和那不灭的革命精神将代代相传!
缅怀英烈,精神永传!
五年级:名落孙山。

清明联想作文范文

清明联想作文范文

清明联想作文范文人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的感动,父母的照耀,老师的教导。

今天是月号,也就是说今天很多人都忙着去祭拜一些人,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我心头也无意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去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想着想着,就动起了脚步。

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

周老师告诉我们: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

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

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

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

年月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

方平:年月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堆积着他们的那些勇敢表现与舍己为人的精神,我心头荡漾着,暗暗对自己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最好的自己回报这个社会。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大家都知道现在清明节是国家法定的假期之一,大多数人在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在四月,或许四月的鸟语花香让我们在扫墓时已没有了那种悲伤。

然而当我们站在国旗下,仰望 ___冉冉升起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是否会想起(zw..作文:关于清明节的作文)那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呢?你我是否会记得是那些可敬可爱的人,经过浴血奋战才换得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与安定的生活呢?敬爱的 ___曾经说过:“成千上万的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

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杭州博物馆红色观后感2000字

杭州博物馆红色观后感2000字

杭州博物馆红色观后感杭州革命纪念馆,是浙江省,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钱塘大桥北边西侧的月轮山上。

建于1968年10月。

1983年4月,中共杭州市委决定,将蔡永祥事迹陈列馆改为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蔡永祥烈士事迹陈列馆。

陈列杭州市革命烈士事迹和蔡永祥烈士事迹。

馆内陈列一共分为五个部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蔡永祥,是一位我们值得敬仰的烈士。

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

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远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

为保证列车的安全,蔡永祥没有丝毫犹豫地抱住大木头跃出铁轨。

列车安全地停在大桥上,而蔡永祥却在火车强大气流冲撞下壮烈牺牲了。

蔡永祥烈士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虽然我们做不到他那么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革命精神早已在心中涌起。

在进馆前。

有历史的烙印历历在目。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在人民革命运动中。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光荣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革命烈火们不朽的英名。

将永远活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里,全省人民誓以坚强的决心,继承先烈们的遗志,发扬革命传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没有庄严地宣言,但能感受到这是发自人民肺腑的铮铮誓言,对历史革命精神的继承之心。

对接班人的斗志激扬之情。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不能迷失了自我。

不能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仈天对这个遗址拆迁。

明天对那个革命圣地改造……时刻怀有感恩的心。

感恩在战场上洒热血的同胞们,感恩在国家建设中献身的同胞们。

我们要秉承革命精神去参与国家的建设中,这样才会有长久的发展。

清明节作文三年级下结尾好

清明节作文三年级下结尾好

清明节作文三年级下结尾好
人的一生当中会有很多的感动,父母的照耀,老师的教导;今天是4月4号,也就是说今天很多人都忙着去祭拜一些人,因为今天是清明节,我心头也无意中闪过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去革命烈士博物馆参观,想着想着,就动起了脚步。

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革命烈士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门口的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只见他胸前抱着一根大木头,一脸的坚毅。

周老师告诉我们。

当年,蔡永祥叔叔是守卫大桥的战士,有一天值勤时发现前方铁轨上横卧着一根大圆木,眼见着火车越来越近,蔡永祥叔叔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抱起大木头往外冲,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列火车呼啸而来……蔡永祥叔叔就这样牺牲了。

接下来就是献白花的时刻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蔡永祥叔叔的雕像前献上了一朵我精心制作的小白花。

最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陈列馆参观,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位烈士是胡连芳和方平。

胡连芳:建德乾潭镇仇村人。

1996年4月23日中午,塘孔村发生火灾,胡连芳为抢救财产牺牲。

方平:1988年6月7日下午,方平听到救命声,跑去一看是同班同学在深潭中,方平不顾一切下水救人,因年小体弱,不幸牺牲,年仅十一岁。

堆积着他们的那些勇敢表现与舍己为人的精神,我心头荡漾着,暗暗
对自己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用最好的自己回报这个社会。

五年级叙事作文:观烈士墓有感_500字

五年级叙事作文:观烈士墓有感_500字

观烈士墓有感_500字
杭州可谓是地灵人杰,出了许许多多的战
斗英雄与革命烈士,蔡永祥就是其中之一,他
是杭州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
而今天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我们来到了他
的墓前,缅怀那已逝去的革命烈士__蔡永祥.
天上有乌云,仿佛为他悲伤;地上有雨水,仿
佛为他落泪.我们在默哀,缅怀他的英雄事迹.当年,他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
了钱塘江大桥,可他却永远地睡着了,可他却
再也醒不过来了.如今,我们站在他的墓前,
朗诵着最美的赞歌,赞歌过后我们就把自己亲
手做的白花献给他,接着走进了纪念馆。

我们边走边看,里面有许多革命年代革命
烈士留下的遗物,其中最显眼的就蔡永祥牺牲后,留下的衣服、枪、横木等,通过工作人员
的讲解,我知道了蔡永祥的英雄事迹:当年,
日本鬼子要用火车把钱塘江大桥炸毁,这个消
息被蔡永祥知道了,他立刻就知道了事态的严
重性,因为钱塘江大桥是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大
桥,是一座对整个中国有着非凡意义的大桥,绝不能让鬼子给毁了。

想到这里蔡永祥飞一般地来到大桥,把横木放在了铁轨使火车无法通行。

虽然钱塘江大桥保住了,但他却英勇地牺牲了。

他牺牲时才18岁,才刚刚成年,却一点也不畏惧死亡,这使我们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从纪念馆出来以后,我不禁思潮起伏:如果没有蔡永祥这等英烈,也就不会有新中国,我们应该学习蔡永祥这种精神,当好接班人,为新中国的未来而努力!。

蔡永祥_六年级作文

蔡永祥_六年级作文

蔡永祥
在西湖名人墓这辑内容中,我没有把蔡永祥放入,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我对蔡永祥这名烈士有点困惑。

蔡永祥,安徽肥东人,他当兵的时候只有18岁,1966年,为了救钱塘江大桥,牺牲的时候也只有18岁。

蔡永祥的事迹我在读小学时是非常清楚的,在宣传画中,他抱着木头的形象与黄继光抱炸药包一模一样。

蔡永祥牺牲的时候,我只有3岁,在3岁的时候,当然不知道那年头流行什么,但等到我考上大学,到图书馆翻看旧报纸时才知道,那个年头是崇拜英雄的年头,雷锋、欧阳海、王杰、刘英俊这些英雄,不要说蔡永祥崇拜,连我一懂事开始也非常崇拜。

所以,蔡永祥学英雄,这样的行为在当时完全可以理解。

然而,学英雄需要机会,这个机会蔡永祥真的有吗?我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在30年以前肯定会被打成现行反革命,而在今天,我想,我提出来,大家姑妄听之,应该没大的关系吧。

其实我的疑问是有依据的。

1966年10月10日凌晨2点34分,由南昌开来的764次列车呼啸地向大桥飞奔而来,作为守桥的卫士——蔡永祥同志看到前方40米处有一根木头横在轨道上,于是他飞奔向前,木头掀出了轨道,而他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那个崇拜英雄的年代,蔡永祥的牺牲一下子成为全国
第1页共1页。

参观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_小学作文

参观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_小学作文

参观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参观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感谢您的阅读!
西湖区文新街道关工委、文化站的领导和12个社区的文教员,带领36个小朋友来到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钱塘江守桥模范中队”称号的武警杭州支队三中队。

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先后诞生了“一心为公,奉献社会”的蔡永祥烈士和“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龙全华烈士。

46年前蔡永祥在执勤时,迎着一列呼啸而来的火车,飞身搬开了躺在铁轨上的一根木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保护了钱塘江大桥和列车上旅客的安全。

这些年来,守桥官兵一批又一批地换,但蔡永祥把桥看成自己生命一心为公的精神一直延续着。

陈列室里蔡永祥的遗物完整地保存着,墙上挂满各种奖状、证书和锦旗,12次集体一等功,6次集体二等功,并被省政府授予“守桥爱民模范中队”称号。

前有一心为公的蔡永祥烈士,今有毫不懈怠的守桥官兵。

他们是军人的骄傲,更使我们的榜样,我要全身心投入学习,能吃苦耐劳,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学赠言

同学赠言

人民永远记住的人——蔡永祥王逸郡六【3】班今天我们拿着小白花来到蔡永祥同志的墓前,进行扫墓活动,每个同学的脸上见不到往日嘻嘻哈哈,而是带着严肃庄严的表情,因为大家都尊敬这位革命烈士。

墓的四面环山,中间立着蔡永祥的白色雕塑,那正是蔡永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冲上去抱起铁轨上的木头离开轨道的动作。

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慌乱,平静如水看不出此时此刻他在想什么,开着他的脸可以让人烦躁的心情立刻安静下来,似乎那张脸有安抚的作用。

还记得前一个晚上看的资料,蔡永祥同志,出生于1948年,是安徽肥东人,浙江省军区三支队三连战士。

入党后,立志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以董存瑞,雷锋为榜样,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

在连队里,时时处处把方便让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平时搞内务卫生,站岗放哨,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助战友洗衣服、洗被单,帮助伙房挑水、洗菜、做饭,被同志们称为“半个炊事员”。

他是一个舍己为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好人。

可是在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

2时34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飞驰而来,蔡永祥突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

如果不排除这个险情,桥毁车翻、人员伤亡的惨祸就将发生。

司机虽然采取了紧急制动,但巨大的惯性使列车仍然轰隆隆地向前冲去。

在雪亮的车灯下,司机看到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向列车跑过来,他似乎对自己的安危毫无察觉,在即将过来的列车前拼命把大木头掀出了轨道……乘客、列车以及蔡永祥视为生命的钱塘江大桥安然无恙,而年仅18岁的蔡永祥,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蔡永祥牺牲的那一年,年仅18岁的他,是什么力量那么强大,可以使一个18岁的战士不顾生命危险,冲上轨道?18岁是一个花样年华,他的生命才刚开始就结束了。

如果,车上的乘客知道一个18岁的少年救了他们,会是什么心情,我想是五味瓶打翻了吧!但是他们一定不会忘记今天!不会忘记这个18岁的少年!不会忘记这个优秀的革命战士!书名:《鲁滨孙漂流记》作者:丹尼尔·笛福作品国家:【英国】主要内容:公鲁滨逊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是他毅然抛弃安逸舒适的家庭生活,甘愿与海浪为伍,去实现自己的航海梦想.他航行到过伦敦,到过非洲,还到过巴西,途中曾被海盗劫持做过奴隶,但最后终于化险为夷.在一次去往非洲的航行中,不幸遇上大风暴,全船覆没,只有鲁滨逊一人幸免于难,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在苍凉寂寞的荒岛上,鲁滨逊以其勇于冒险,敢于创造的开拓精神,独自一人与种种困难作斗争,最后终于重获自由.在物质严重缺乏的荒岛,鲁滨逊用自己的双手建立了栖息的房屋,围了蓠芭,自制衣服,器具等生活必须品.他还把野生的动物圈养起来,自己也种植了许多农作物.终于,他把原本荒凉的小岛建造得美丽而富饶,自己非但没有被困境压倒,反而过上了自得其乐的生活.在28年之后终于回到英国我的感受;我觉得人应该学习他这种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坚强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争取,决不能放弃!没有人可以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

范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作文

范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作文

范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作文
终于来到了范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到的时候才12点30分离开馆足足早了1小时,在这一小时内,我了解了蔡永祥的英雄事迹。

那一个晚上,正在值班的蔡永祥在巡逻时发现在铁轨上一根大原木,“呜呜”不远处开来了一列火车,这火车上坐的不是别的,正是那几千名要上前线打仗的战士们,如果撞上这根大原木必定车毁人亡,火车越开越近,不可能现在停下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蔡永祥毫不犹豫奋不顾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前去用吃奶的劲把大原木推去铁轨,好不容易把原木推出铁轨,没等他跑开,火车就已经开过来了……蔡永祥就这样壮烈牺牲了。

我端详着蔡永祥的这尊石雕:蔡永祥抱着大原木,拿着枪,十分严肃,稳定地侧蹲在那,石雕的下面写着:一心为公的好战士蔡永祥。

走进纪念馆,我看到了一把把枪,有步枪,有机枪还有日本的压山炮,我在压山炮旁边看到了打仗时的铁头盔,我还看到了抗日烈士的遗物……就连那挡在铁轨上的大原木我也看见了,还有蔡永祥值班时拿的枪我也看见了,不过可惜抢在撞击中被撞成了碎片,我参观到这里突然觉得这根原木一定是日本鬼子放的,他们一定想让我们的部队支援来不了,可他们的阴谋失败了,因为我们的蔡永祥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一车几千名战士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生命把损失减到了最小,把责任做到了最大,把牺牲留给了自己。

我在纪念馆还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有的人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人,有的人是打击日寇的烈士,但他们都是用生命保护他人,金秀林、徐震华、唐敬禄、曹顺标……他们都是可敬的抗日烈士。

走出纪念馆,我感触到我们现在的平安平稳的生活,是那些勇敢的抗日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值得我们尊敬、想念,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同时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有关清明节祭祀的500字作文

有关清明节祭祀的500字作文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
有关清明节祭祀的500字作文》,供您查阅。

今天是春游的日子,正好在清明前夕,我们五年级开展了非常有意义的“队旗飘扬祭奠先烈”的主题活动。

我踏着大步,背着书包,跟着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子,来到了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展厅门口,是一座白色的雕像,这就是蔡永祥,这是一位坚强不屈的战士,学习雷锋助人为乐。

入伍后,他还立志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祖国。

就是这样一位战士,在1966年10月10日,为了保证列车能顺利通过桥面,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壮烈牺牲。

此时的蔡永祥,仍注视着前方,凝视着未来。

从他的眼里,我第一次读懂了勇气。

在哀乐的奏响下,我们缓缓低下了头,给蔡永祥的雕像献上了白花,来纪念这位永垂不朽的具有优秀品质的革命烈士。

烈士虽然牺牲了,但是这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排队走进庄严的纪念馆,瞻仰了英雄们的事迹。

一切在我们眼中都显得那么神圣。

一份将会保存千年的记录,古老而神秘。

我轻轻擦拭去上面的灰尘,阅读起来。

记录最早是从北伐时期开始的,杭州人们配合北伐,积极参战,许多革命家英勇牺牲;抗日时期,杭州被日占领,许多爱国者反抗政府,只为了杭州能够迎来自由。

杭州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幸福起来,许多人通过牺牲自己让中国,让杭州变得更美好!
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走出场馆,不论多少年过去了,我们都不会忘记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鲜血换来胜利,换来我们杭城今日的繁荣。

我们站在纪念馆前,再向塑像敬了个礼。

还有一些革命烈士的故事在延续,让我们学习他,尊敬他,心中牢记那永不流逝的精神!。

解放军报社论《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文

解放军报社论《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文

解放军报社论《一心为公的共产主义战士》原文
“天上星,亮晶晶,我在大桥望北京,望到北京天安门,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

这首蔡永祥自编自唱的诗歌曾收进全国小学课本,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而这位年轻战士的事迹更是代代相传……
1948年,蔡永祥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贫民家庭。

幼时的他学习用功,经常提早到校打扫教室。

1966年2月,他来到六和塔下,成为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

在日常生活中,蔡永祥以张思德、雷锋为榜样,总是热心助人。

不仅事事抢在前面,还经常帮战友洗衣,帮炊事班挑水。

他从大桥上走过,不是帮人挑担,便是帮人推车,处处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在执勤时发现离他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

而此时,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已向大桥飞驰而来。

在即将车翻桥毁、人员伤亡的紧急时刻,他一边鸣枪示警,一边向列车冲过去拼命把大木头掀出了轨道,用生命保护了钱塘江大桥和列车上旅客的安全。

为表彰蔡永祥的英雄功绩,他被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其感人事迹也轰动全国,成为继雷锋、王杰之后亿万人民学习的又一楷模。

在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纪念广场上,蔡永祥的雕像一直矗立。

他的生命虽然定格在18岁,但一心为公的精神永存于之江大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烈士蔡永祥
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正适合踏青扫墓。

星期三,学校组织去给蔡永祥烈士扫墓。

蔡永祥烈士的墓在风景优美的钱塘江畔六和塔旁。

同学们手里拿着自己制作的小白花,在墓前追思已故烈士。

蔡永祥十八岁就成为一名守卫钱塘江大桥的哨兵。

1966年10月10日凌晨,蔡永祥守卫在钱塘江大桥上。

一辆由南昌开往北京的列车向大桥呼啸而来。

这时蔡永祥突然发现离地40多米的铁轨上横着一根大木头。

如果不搬掉这
根木头,那么就会车
翻人亡,后果不堪设
想。

说时迟,那时快,
在列车即将过来的危
急关头。

蔡永祥不顾
自身的安危,跑到列
车前,把木头掀出了
轨道。

在雪亮的车灯
下,蔡永祥年轻的生命闪耀出最后一次光芒,那时他才18岁。

十八岁是在学校为理想奋斗的年龄,十八岁是朝气蓬勃、丰华正茂的年龄,十八岁也是无忧无虑享受青春的年龄……或许蔡永祥当初不甘做个小兵,他也有像每个年轻人一样的梦想,虽然永远无法实现,但在我们心里他不仅仅是个守卫大桥的小哨兵,而是个见义勇的可爱的小战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