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练习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各章习题(做完)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资源管理的简称是b (32)A.MIS B.IRMC.DSS D.ERP2.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是c (23)A.资源、人力、信息B.资源、人力、资本C.物质、能量、信息D.资源、能源、信息3.企业信息资源属于d (35)A.基础性信息资源B.增值性信息资源C.公益性信息资源D.商业性信息资源4.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对象是a(34)A.信息B.数据C.人员D.信息技术5.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是d(23)A.原子B.比特C.信息D.物质6.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体现了信息的d(24)A.共享性B.无限性C.可变换性D.普遍性7.经过加工处理并存储于记录介质上的间接信息称为b(26)A.原始信息B.再生信息C.零次信息D.一次信息8.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方法中,1MB等于b(28)A.103B B.10 6BC.109B D.1012B9.信息是有层次的,最有效用的信息是知识和a(28)A.智能B.迹象C.决策D.事实10.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信息资源可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c(35) A.公有信息资源B.专有信息资源C.公共信息资源D.个人信息资源二、多项选择题1.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abde(16)小型化A.智能化B.数字化C.科学化D.网络化E.系统化2.信息革命的特点有cde(17)科学化A.现代化B.技术科学化C.智能化D.高新性E.群体化3.按信息记录方式划分,信息可分为abc(26)A.实物型信息B.记录型信息C.智力型信息D.文字信息E.形态信息4.从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来看,信息资源具备的特性包括abcde(34)A.不可分性B.积累性或非消耗性C.认识相对性D.不同一性E.驾驭性5.马钱德和克雷斯莱因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形式与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包括abcd(39) A.物的控制B.自动化技术C.信息资源管理D.知识管理E.数据管理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各种信息,达成战略方案的动态过程称为a(46)A.组织战略B.战略决策C.战略规划D.经营战略2.波特五力模型适用于c(48)A.组合分析B.综合分析C.企业开辟新业务的战略分析D.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分析3.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构成的创造价值的过程称为c(48) A.多元化B.专一化C.价值链D.价值生成4.不属于组织战略规划方法的是d(47-48)A.SWOT、矩阵法B.波特五力模型C.价值链分析法D.关键成功因素法5.SWOT矩阵法的组合分析中,最不利的组合是dA.优势一机会组合B.优势一威胁组合C.劣势一机会组合D.劣势一威胁组合6.信息化战略规划最重要的成果是c(52)A.企业资源规划B.信息资源规划C.组织信息化体系架构D.信息化项目规划7.从基层向上逐层地对信息化需求进行识别、分析,最终形成组织信息化规划的方式是a(51)A.从下向上B.由上而下C.由外而内D.中间开花8.信息化战略规划的依据是a(51)A.组织战略B.信息技术标准C.信息体系架构设计D.环境分析9.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是c(57)A.战略规划B.总体数据规划C.信息资源规划D.信息化项目规划10.信息资源规划的重点工作是主题数据库与数据标准化和b(57)A.职能分析B.业务分析C.业务提升D.业务改进11.常用的进度计划工具是d(59)A.SWOT矩阵B波特五力模型C.诺兰模型D.甘特图12.信息化组织机构承担的主要任务是a(62)A.信息化战略制定B.信息乐统研发与管理C.信息系统运行堆护与管理D.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1 3.信息主管的简称为a(65)A.CIO B.CEO C.IRM D,COK二、多项选择题1.信息化规划的战略目标体现在( abcd )50A.业务匹配B.竞争优势C.管理资源D.技术架构E.战略规划2.信息化战略规划书包括(abcde )55A.环境分析B.信息化战略C.信息化体系架构设计D.信息技术标准E.项目分派和管理3.CIO的基本职能有( ace)66A.战略的参谋者B.信息系统的管理C.战略的执行者D.信息资源的管理E.信息的传播中介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系统维护活动在( a )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习题与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习题与答案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一、选择题1.以下各点中()不属于“业务流程”的基本要素。
A 、效率 B、输入资源C、活动D、价值2.以下各点中,()不是UC矩阵的作用之一。
A、进行数据的完整性和匹配性检验B、划分子系统C、生成数据流程图D、在网络中进行数据资源的分布3.以下各点中,()不是诺兰阶段模型中提出的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之一。
A、初装B、蔓延C、成长D、成熟4.U/C矩阵是用来进行( )的方法。
A、系统开发B、系统分析C、子系统划分D、系统规划5.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策略上强调(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系统调查D、系统设计6.原型法开发系统的主要优点是()。
A.系统重用性好B.项目易管理和控制C.系统开发费用低D.用户要求可较好满足7.关于企业关键成功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谓关键要素是指关系到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B.在一个企业中关键要素是固定不变的C.关键要素是企业最先要解决、投资最先保证、质量要求最高的环节D.同一行业的企业有类似的关键因素8.MIS的战略规划主要是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A.设计与实施工作B.长期的、重大的发展方向目标C.与其它系统的关系D.工作环境与条件。
9.下面哪句话最准确地概括了结构化方法的核心思想()A、由分解到抽象B、自顶向下,由细到粗,逐步抽象C、自下而上,由抽象到具体D、自顶向下,由粗到细,逐步求精10.总体规划是系统生命周期中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明确()A、系统的业务流程的细节B、系统的数据流程C、系统是什么D、系统的开发工具等1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的首要任务B、总体规划位于系统分析之后C、总体规划是系统开发中相对容易的阶段D、总体规划阶段应当包含数据流程分析二.填空题1.开发信息系统的策略有__自下而上__和__自上而下___两种.2.“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的主要缺点是___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__.3.“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的主要优点是___整体性和逻辑性强__.4.“自上而下”的策略适用于_大_型系统的设计,而“自下而上”的策略适用于_小_型系统的设计.5.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__组织结构__.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可分为系统分析,__系统设计__和__系统实施__三个阶段.7.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8.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称为诺兰阶段模型。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5.1认识信息资源管理【考纲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式。
【知识要点】一、我们的课本、报刊、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音像资料、计算机文件、因特网信息等都是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分为手工管理方式和计算机管理方式。
1.手工管理方式。
(如个人藏书、图书馆藏书)管理方法是分类存放。
2.计算机管理方式。
①计算机文件管理:管理方法是分类存储、目录管理——利用windows的资源管理器。
②电子表格:管理方法是表格管理、文件存储。
③数据库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是结构化存储、检索应用。
④网上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是分类存储、目录管理、检索应用。
四、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有四种:①主题树方式(如目录类搜索引擎)、②数据库方式(如全文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网站)、③文件方式、④超媒体方式。
网上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这是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练习题】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的有效利用。
A. 数据B. 文字C. 信息资源D. 文件2.以下哪一种不是信息资源的计算机管理方式()。
A. 计算机文件管理B. 电子表格C.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D. 个人的藏书3.信息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通常要对信息资源进行较好的管理,以下属于常用信息管理方法的是()。
A. 个人资料管理B. 图书馆藏书管理C. 计算机文件管理D. 学生学籍管理4.以下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是()A. 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器B.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D. 手机电话联系薄 D. 收看电视直播7.以下哪一项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实例()A. 用通讯录管理联系人B. 坐在剧院观看电影C. 在咖啡厅和朋友聚会D. 在商场挑选商品10.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A. 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B. 播放DVD视频C. 利用计算机资源管理器整理文件D. 利用EXCEL软件管理学生成绩15.下列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是()。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人们通常对信息管理的认识与把握至少表达出五种不同的含义:信息内容管理、信息媒体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产业或行业的队伍管理。
2.在20世纪60年代,“知识经济”的萌芽就开始出现,未来学家们所预言的一个依赖知识和信息甚于依赖传统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初见雏形。
进入20世纪80年代,“知识经济"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两个经济术语正式诞生。
3.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了题为《知识促进发展》的年度报告,标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形成。
4.简而言之,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加以管理。
5.知识的特性是利用知识创造价值的基础,它具有共享性、隐含性、增值性、资源性和波粒二相性。
6.知识的“波粒二相性"是矛盾的统一,是“知"与“识”的统一,道出了知识的真谛。
7.知识管理的发展始终围绕着组织、人和信息技术这三个要素。
8.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思想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阶段。
9.关于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主要有四种看法:一是阶段说;二是等同说;三是包含说;四是映射说。
10.知识管理技术可以按照以下分类思想分为不同的类型:一是过程分类;二是矩阵分类;三是层次分类;四是技术成熟度分类。
11.现代信息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距今不过20多年的时间。
’12.信息管理理论的形成是多学科协同研究的产物,其中对其影响最深、最主要并对它的理论形成极具建设性的学科包括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传播学.13.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
14.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关于事物运动的知识。
15.信息是抽象的,具有有用性和可传递性。
信息在空间的传递称谓通信,在时间上的传递称谓存贮。
16.从人们认识信息的层次上还可以把信息的诸多定义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在日常生活层面上,二是在科学或科学认识层面上,三是在哲学认识论的层面上。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试题库

试题库总分330分第一章(总共70分)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
答案:信息物质能量2、信息的表示形式主要有四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数据文本声音图像3、信息资源管理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为____________阶段答案:知识管理2、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4个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管理信息系统(MIS)、图书情报管理、政府部门(文书管理)、民间信息服务第一章选择题(1-4为单选,每题1分,5—8为多选,每题2分,共12分)1、信息具有生命周期的属性,体现的信息特征是( )(单选1分)A客观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答案:D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体现的信息的特征是( )(单选1分)A普遍性B寄载性C价值性D转换性答案:A3、OPAC检索出来的书目信息属于( )(单选1分)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答案:C4、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B)属于()(单选1分)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答案:D5、信息具有的本质属性有()(多选)(多选2分)A可识别性B可处理性C可检索性D可存储性答案:ABCD6、按照信息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多选2分)A科技信息B自然信息C文教信息D社会信息答案:BD7、信息资源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多选2分)A客观性B系统性C目的性D现代化答案:ABCD8、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多选2分)A共享原则B系统原则C科学原则D公开原则答案:ABC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1、档案资料属于一次文献。
答案:(√)2、学位论文属于二次文献答案:(×)二次文献改为一次文献3、元信息资源是指信息生产者、信息产生者的集合。
02378信息资源管理简答题

02378信息资源管理简答题【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2017年04月真题】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2017年10月真题】信息资源管理。
答案: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
【2019年04月真题】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
答案:以信息为管理对象,研究信息采集、存储、检索、加工、分析、传递和共享等环节中的技术方法及其管理问题,以便提高信息过程的效率,以最佳方式满足人们需求。
【2016年10月真题】简述信息、知识、智能三者间的关系。
1、知识和智能都是信息,但反之不然。
2、知识和智能都需要通过不同程度的信息加工得到。
3、知识是高级、抽象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信息。
4、智能的核心是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信息。
5、信息经加工提炼成知识,知识被激活成为智能,智能是信息的最高层次。
【2018年04月真题】为什么说信息是普遍的和无限的?答:1)信息的普遍性体现在它无处无时不在。
(2分)2)一切事物运动状态和方式都是信息,而客观事物是无限的,所以它产生的信息是无限的(1分)。
即使在有限空间中,时间是无限的,事物发展变化也是无限的(1分)。
特别是想象是无限的,所以精神世界的信息显然是无限的(1分)【2017年04月真题】简述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主要特点或趋势。
答案:(1)数字化;(2)小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5)系统化【2017年10月真题】狭义的信息资源具有信息的一般属性,如非物质性、共享性、易流动性、时效性等,那么它还具备哪些与一般物质、能量资源不同的特性?答案:(1)不可分性;(2)积累性或非消耗性;(3)认知相对性;(4)不同一性;(5)驾驭性。
【2018年10月真题】简述对信息化的理解。
答案: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信息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而从事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1语义信息:主体只有理解力,能领悟事物运动状态节变化规律的逻辑含义,由此获得的信息称为语义信息2全信息:语法,语义,语用综合起来构成认识论层次上的全部信息称为全信息3信息资源:人类社会活动中经开发等积累起来的信息及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4信息资源管理:管理者为达到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等活动中的利用规律,以此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等的活动5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时效性,相对性,与物质不可分性,可传递和干扰性,可加工和共享性6信息资源的特征:做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与能源物质等相比包括:与能源物质等相比包括:共享性,共享性,共享性,时时效性,差异性,驾驭性,累积与再生性7信息的功能:经济,管理与协调,选择与决策,研究与开发8什么叫认识论?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最普遍也是最高层次称为本体论层次,信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的自我显示表述,事物指一切可能的对象,运动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运动状态是指事物运动在空间上战士的态势,变化方式指事物运动在时间上呈现的过程规律9什么叫本体论?存在认识主体约束条件的层次是认识论层,认识论层次信息内涵一是语法信息,主体有观察力能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称为语法信息,主体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判断事物运动状态及变化方式的信息称为语用信息,三者综合起来构成认识论上的全部信息即全信息10国内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异同点:国外主要观点是管理哲学说,系统方法说等多从管理学和计算机应用结合的角度来研究,国内在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孟广均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利用全部信息资源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胡昌平认为是信息资源有效利用以现代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组织协调等的一种管理活动11论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传播科学各自的影响:信息科学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信息资源管理源于管理科学,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利用等离不开传播科学12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它对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创造财富和实现经济效益放大第2章13信息采集:根据用户特定需求和管理需要,科学的收集,检索,获取特定信息的活动过程14信息加工:将采集来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排序,组织等使其成为二次信息的活动15信息存储: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资源按一定规定记录在信息载体上,并按内容组织成检索体系16信息服务:信息机构向用户提供信息的过程17信息采集的原则: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计划性,及时性18信息采集的过程:需求分析,确定途径和策略,采集实施,结果评价,整理数据和编写报告等19信息筛选过程:信息筛选指对原始信息有无作用的检查和挑选,基本步骤包括信息整理,浏览审阅,再次审核三步20信息检索基本程序:确定检索范围和深度,选择检索工具,选择检索途径和选择检索方法,实施信息查找,调取信息资料21信息服务原则:针对性,及时性,易用性,成本/效益原则22如何信息服务评价?信息服务评价按评价的准备,实施,分析和决策三步进行23信息检索对个人和国家意义: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有利于缩短获取信息的时间,有利于决策者进行决策24如果评价信息的经济性?从所需信息存在率,适合率,可信性的评价等方面第3章25信息政策法规:信息政策法规是调整信息在生产,存储,处理,检索,消费活动中的经济和社会关系规则总和26知识产权:指自然人或法人通过脑力劳动,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从事智力活动创造精神财富在一定地域,时间内依法确认享有的权利27专利权:专利权人依法获得的一种排他性专有权利28商标权:商标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一般有文字,图形等组合表示,并在商品表面或包装上,我国实行自愿注册原则39著作权:指作品作者或著作权人依法对文艺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总称40政策与法规的区别:政策运用行政手段起宏观导向作用,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起制约作用。
最新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课后题答案2

管理信息系统第五章课后题答案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5.3什么是企业流程重组?为什么说企业流程重组不仅涉及技术,而且涉及人文因素?人文因素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企业流程重组是根据新技术条件下信息处理的特点,以事物发生的自然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企业流程与企业的运行方式,组织的协调合作,人的组织管理,新技术的应用与融合等紧密相关,因而,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
5.4制定MIS战略规划时使用BSP法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答:(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5.5试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和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答:(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优点:与生命周期法相比,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③适用场合: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2)原型法的①优点:贯彻“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更易被用户接受。
②缺点: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和物力。
③适用场合:适用于中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以其直观方便的优点获得广泛应用,它以类,类的继承,聚集等概念描述客观事物及其联系,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
(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模拟试题5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模拟试题(五)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D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A、信息化B、企业信息化C、国家信息化D、信息资源管理2、( A ) 是组织达到目标、完成使命的综合计划。
A、组织战略B、信息化战略C、信息化战略规划D、信息资源规划3、( C ) 既是信息化实施的必要前提,也是信息化实施的动态保障。
A、总战略B、信息化规划C、信息化组织D、信息化战略4、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不包括( D )A、准备阶段B、实施阶段C、报告阶段D、分析阶段5、有关信息的测度方法不正确的是( C )A、测度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方法和基于Shannon熵的信息量测度方法B、计算机中基于数据量的信息测度常用单位包括:B、KB、MB、GB、TB、PB、EB。
C、确定消息的信息量为1D、对于非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如书籍报刊等),直接用发行种类、发行量或文本字数来进行测度6、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管理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
A、人员组织机构建设B、各类人员的培训C、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组织D、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7、信息用户三方面的特征不包括( C )A、拥有信息需求B、具备利用信息的能力C、共享信息D、具有接受信息服务的行动8、信息加工的作用不包括( D )。
A、去除糟粕B、信息整序C、综合创新D、信息整理9、( A ) 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A、标准化B、标准化设施C、系统文档D、标准10、( A )是标准化最基本的方法。
A、简化B、统一C、组合D、程序化11、( D )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2010版教材)课后答案第五章

5.1什么是标准化工作的特性。
统一性:标准化是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
大至世界、国家,小至企业、集团,标准程序、标准格式等都应趋于统一。
政策性:标准化本身是国家技术政策的一种体现。
确定一个重大标准涉及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要考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生产者与用户各方面的利益,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横向综合性:标准化横向深入到各个专业的技术领域以及每一专业技术领域的各个环节。
5.2目前我国标准分为哪几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的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GB XXXX-XX,GB/T XXXX-XX 其中X分别指顺序号和年号)、行业标准(标准号由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顺序号、发布年号组成)、地方标准(DBXX XXX-XX,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号)和企业标准(Q/XXX XXX-XX)四级。
5.3说明我国国家标准代号的构成。
国家标准的编号由国家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和发布的年代号组成。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标准代号由大写的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为“GB/T”。
5.4简述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基础和尺度,是企业和组织进行生产技术活动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并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最佳社会秩序为主要目标。
为了发挥信息资源管理的巨大能量,使之充分地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必须开展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涉及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很多领域和方面。
它不仅是信息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而且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促进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信息产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提高信息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有:保证信息产品开发与使用各个环节的技术衔接和协调;改进、保证和提高信息资源产品的质量;合理发展产品品种;促进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便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和维护;缩短信息资源的开发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
第5章信息资源管理综合练习题

第5章信息资源管理综合练习题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复习题
1.信息资源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学籍信息可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按照信息检索的速度来讲,由慢到快的顺序是()。
A.文件管理、手工管理、数据库管理
B.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
C.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手工管理
D.手工管理、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
2.Windows资源管理器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管理信息资源的()。
A.目录树方式
B.数据库方式
C.文件方式
D.超媒体方式
3.网络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是()。
A.主题树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B.文件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
C.数据库方式与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D.主题树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
4.语文王老师欲将自己硬盘上的多媒体文件整理一下,你认为他应该()。
A.按文件建立的年份分类保存
B.按文件的类型分类保存
C.按文件的文件名的第一个字母子分类保存
D.按文件的修改年份分类保存息
5.小华是位摄影爱好者,有大量照片,他经常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其中不属于文件管理方式的是()。
A.分类保存自己的数码照片文件到硬盘
B.刻录数码照片到光盘
C.管理移动硬盘上的数码照片
D.用相册管理自己的相片
6.()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数据库
D.文件组织
7.下列软件不属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是()。
A.Access
B.FOXPRO
C.Word2007
D.MySQL。
信息资源管理学课后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学课后答案第一章:信息资源有哪些特征?答:信息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具有以下几种特征:1.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各种信息可通过生产使其增值,并且信息是一种重要的非信息生产要素的促进剂。
2.稀缺性:信息资源的开发需要相应的成本投入,在既定的时空间里信息资源的拥有量是有限的。
且在既定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随着信息资源的被使用次数增多,其效用会逐渐衰减。
3.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答:目标:1.建立起一种环境,只允许相关的信息进入公司的决策活动中2.实施一系列措施,使生产,搜索信息的费用能过与利用信息后应获得的效果相比较3.改变观念和政策,使信息在企业的商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能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财产4.在利用信息技术前,应首先对需求进行分析,而不是与此相反5.使信息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6.为所有的管理者及职员提供培训,教育和升职的机会,使他们能掌握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技能7.吸收用户参与系统的设计及有关的决策,使之能对信息生产活动及人员设备等资源负责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任务:(1)制定信息开发战略、策略、规划、方针和政策,使信息的开发活动在国家统一指导和管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使信息的开发不仅成本低、价格廉,而且能很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
(2)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使信息资源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生产和开发的信息能得到充分、及时和有效的利用。
(3)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各级信息开发利用机构的责、权、利界限,使信息的开发利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管理题库-附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不是新的信息采集技术的是()A.全自动电话访谈B.电脑柜调研C.发调查表D.网络调研系统2.信息解锁照解锁对象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的是()A.事实检索B.文献解锁C.密码解锁D.数据解锁3.信息采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遵循什么原则()A.可靠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针对性原则D.预见性原则4.信息资源组织的基础性工作是()A.信息收集B.信息资源编目C.信息资源的开发D.信息资源的利用5.信息分析的目的是()A.为用户决策提供帮助B.方便用户查阅C.方便信息分类D.为了总结经验6.信息资源的描述标准中的元数据指的是()A.数据的基本单位B.一种特定的数据形式C.某一行业内特定数据的标准规范D.未经过加工的数据7.信息系统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础是()A.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专家系统D.办公自动化系统8.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基础是()A.信息资源多样化B.信息资源标准化C.信息技术的发展D.信息资源的采集9.信息系统所有功能的基础功能是()A.信息加工处理B.信息管理C.信息检索D.信息采集10.信息资源的描述标准中的元数据指的是()A.数据的基本单位B.一种特定的数据形式C.某一行业内特定数据的标准规范D.未经过加工的数据11.信息系统中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基础是()A.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C.专家系统D.办公自动化系统12.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基础是()A.信息资源多样化B.信息资源标准化C.信息技术的发展D.信息资源的采集13.信息系统所有功能的基础功能是()A.信息加工处理B.信息管理C.信息检索D.信息采集14.下列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思想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资源管理与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一样,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
B.信息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变革和增长的强大动力。
C.信息资源管理包括数据资源管理和信息处理管理。
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与知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信息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存储的数据。
信息不同于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也不同于知识,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比数据重要,知识又比信息更重要。
2.简述信息的基本特征1、客观性2、普遍性3、时效性4、共享性5、传递性6、转换性7、可伪性8、寄载性9、价值性10、等级性11、不完全性3.信息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信息是认识事物的媒介2、信息是交流工具3、信息是人类社会的粘合剂4、信息是决策的基础5、信息是控制的灵魂4.叙述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对于一个系统来说,物质使系统具有形体,能量使系统具有活力,信息则使系统具有灵魂。
只有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使系统真正发挥其功能,朝着进步的方向演化。
信息不同于物质。
信息是物质的普遍性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同时又不影响物质的存在与运动,它所表现的主要是物质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
信息不同于能量。
信息是物质的运动状态与方式,而能量则是物质做功的本领;能量转换遵循守恒定律,而信息转换不存在守恒现象;能量不能共享而信息可以共享;能量为人类提供动力,而信息为人类提供知识与智慧。
信息与物质、能量之间的联系集中体现在三者都统一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首先,物质是信息的源泉。
任何物质的运动过程同时也是信息运动的过程,而任何信息运动的过程都离不开物质的运动过程。
换言之,信息不能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其次,信息与能量密不可分。
信息的获取和传递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转换与驾驭也离不开信息。
最后,信息与物质、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信息虽然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在一定条件下,信息可以转化成物质和能量。
5.什么是信息资源?其三要素是什么?广义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作业答案全

信息资源管理-作业答案全一、单选题1.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 AA.信息及其载体B.信源及其信宿C.事物的状态及其联系D.数据的形式及其内容2.按照广义信息资源的定义,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信息资源内容的是: DA.信息存储的设备B.信息存储的方法C.信息存储的标准D.信息存储的地点3.信息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重要的: BA.物质资源B.非物质资源C.可再生资源D.不可再生资4.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出现是由于: DA.物质资源的逐渐积累B.信息资源的逐渐积累C.物质资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D.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1.信息服务的主体称为。
BA.个人用户B.信息用户C.信息服务对象D.信息源2.信息检索的不确定性是因为 C 问题引起。
A.一篇正文与表示信息提问的另一篇正文的符合程度B.信息检索的逻辑性C.标引和检索词选用的准确度D.信息源的准确度1.目前在我国,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B 。
A.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B.从政策上指导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C.直接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D.研究制订信息资源开发的标准和规范2.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 B 。
A.规章制度B.法律制度C.法律依据D.研究成果1.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是 B 的基本要求。
A.有效配置信息资源B.市场经济C.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D.发展高速信息网络2.为对信息市场失灵进行矫正,需要通过C 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
A.优化信息资源配置B.市场公平C.政府干预D.数量配置1.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效益原则,体现了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 D 。
A.贯彻B.实施C.检查2.软件工程标准包括 B 规范。
A.软件设计B.软件维护C.软件内容D.软件验收3.数据加密与保护标准不包括 D 。
A.传输数据加密B.存储数据加密C.存储控制D.记录媒体保护1.负责对信息系统的运行进行控制,记录其运行状态等工作的是B 。
信息资源管理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答案《信息资源管理》自学考试复习思考题参考解答第1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C2、B3、B4、B5、A6、C7、C8、A9、D 10、A11、D 12、D 13、A 14、C 15、D16、B 17、A 18、B 19、C 20、C21、C 22、A 23、C 24、B 25、A26、B 27、D 28、B 29、A 30、A31、B 32、C 33、A 34、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3、ACD4、ABCD5、ABCD6、ABCE7、ABCDE三、名词解释1、资源:个人或组织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进行某项活动,必须具备且经过努力获取的物质、非物质的条件,称为资源。
2、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内容描述。
3、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包括了信息及其载体,同时反映了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4、信息化:指人们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5、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具有的产业类型及各类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关系。
6、知识经济:直接依据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
7、企业信息主管:从企业全局和整体出发,直接领导与主持全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层领导人。
8、信息产业:通过电子手段进行信息生产、加工、积累、流通和销售等一系列活动,以及生产这些活动所必须的装臵的一种新型产业。
四、判断分析题1、信息产业指的是硬件制造业。
答:错误。
信息产业除了包含硬件制造业外,还包括电气通信产业和信息处理产业。
2、技术是信息化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错误。
信息化三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3、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相应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也越大。
答:错误。
事件出现的概率越大,则相应的消息所含的信息量也越小。
4、信息就是数据。
答:错误。
数据是指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五、简答题1、什么是广义的信息资源?答: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硬件设备和软件;制造上述硬、软件的关键设施;信息采集、传输、加工等的各种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从事信息收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信息资源管理练习题答案

信息资源管理练习题答案一、判断题:(只判断对错,不用说明原因)01、对02、错03、错04、对05、对06、对07、错08、错09、错10、对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错17、错18、对19、错20、对二、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BCD 22、D23、AC 24、BC25、D 26、B27、ABC 28、BD29、ABCD 30、BC四、计算题:(列出公式并给出计算步骤)36、(1)20%(普赖斯曲线)(2)26572(普赖斯曲线)(3)3.5(普赖斯曲线)(4)240,1215(洛特卡定律)(5)40,90(普赖斯定律)三、简答题:(需要有简要的分析内容)31、信息资产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相互关系:(1)信息资源具有信息资产管理的理论基础。
①信息资源作为固化在载体上存储的“智力劳动”,具有资产对劳动力替代、价值性等基本属性;②信息资源在预算和会计中已经作为管理应用。
(2)信息资产管理引入信息资源管理以后,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①在理论上,一方面完善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有理论,另一方面与情报学原有理论的融合促进了管理创新。
②在管理实践中,信息资产管理增加了机构非信息部门参与信息管理的可能性。
32、由马太效应引起的信息富集分布表现为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
(1)核心趋势都是信息生产主体(行为者)的主动期望与采取实际步骤的结果。
(2)集中取向则是社会选择和影响的结果,信息生产者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
(3)核心趋势和集中取向的效果是一致的,仅仅是累积程度不一样。
前者可能是相乘的累积,后者是相加的累积;前者是主动选择,后者是被动接受;前者称为自增生过程,后者倾向大变量分布过程。
33、资源配置效率有3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即企业经济效率、行业经济效率和社会经济效率。
(1)企业经济效率和行业经济效率均指产出/投入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单个企业生产的有效率肯定能使整个行业是有效率的。
信息资源管理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复习思考题1. 信息系统哪些环节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数据输入部分,数据处理部分,通信线路,软件,输出部分^2. 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和攻击有哪些?对实体的威胁和攻击对信息的威胁和攻击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包括了对信息系统实体和信息两方面的威胁和攻击。
3. 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自然因素自然灾害,如火灾,水灾,雷电,地震等环境干扰人为因素无意损坏有意破坏4. 什么是信息系统安全?可用哪几个方面来描述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安全是指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的安全以及运行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体现在: 保密性,可控制性,可审查性,抗攻击性。
5. 信息系统采取的安全策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防止实体和信息遭受破坏而使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二是防止信息被泄露和窃取。
法规保护,行政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措施。
6. 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包括哪几个主要方面?实体安全,数据安全,软件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管理,病毒防治7. 为什么说保证数据库的安全非常重要?原因有:a数据库中存放着大量的数据由许多用户共享,而各个用户又有不同的职责和权限。
若对数据库的用户不加以限制,使他们得到的不只是一些他们必需的、与权限相适应的数据,而是整个数据库的数据,则对非授权的数据就会形成威胁。
B. 在数据库中,由于数据的冗余度小,数据库一旦被更改,原来存储的数值就被破坏。
C. 数据库安全涉及到应用软件的安全和数据的安全。
8. 威胁数据库安全的因素有哪些?系统内部:数据库、计算机系统、通信网络人为的:授权者、操作者、系统程序员,应用程序员,终端用户外部的:自然灾害、有意的袭击9.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安全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 数据库中的信息众多,作为需要保护的客体也多,其中的各种信息,如文件,记录,字段等,其安全管理要求都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专题练习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A
C
D
B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D C A C A A A B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D D D A C D B A B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B C C B D C C A
41
42
44
45
46
47
48
49
50 D B A B C A A B A B
51
52
53
55
56
57
58
59
A
D
C
C
C
C
D
D
C
二、简答题
1、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领域。
答:应用广泛,如:报刊、个人藏书管理、图书馆藏书管理、计算机文件管理、网络中各种信息的管理等
2、简述网络信息资源组织方式及发展趋势。
答:组织方式:主题树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管理方式、超媒体方式。
网络信息资源的最佳组织方式(发展趋势)是:数据库方式和超媒体方式相结合。
3、简述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及其特点和合理性。
见课本P106的表5—2
4、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同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5、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表、记录、字段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表,一个数据表中的每一列称为字段,每一行称为记录,一个记录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字段。
6、简述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有什么优势。
答:使用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优势:①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用空间少;②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③信息检索准确、迅速、高效;④数据独立性、共享性、安全性均较高,冗余度低
7、描述从具体事物到计算机数据的转换过程。
答: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8、描述建立数据库的过程
答:收集相关信息→分析信息特征→确定特征之间的关系→定义数据库结构→编辑数据库9、描述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数据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
10、简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工作过程。
答:①组织和存储信息;②维护和备份信息;③提供信息查询和统计功能;④开放新的信息资源。
三、分析题
1、阅读下列事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问题:
食堂能否采用计算机文件存储和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出入账的管理?为什么?
(2)请你谈谈数据库在存储和管理数据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优势在哪里。
答:(1)学校无法采用计算机文件存储和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出入账的管理,因为学生饭卡是实时的和不同地点的改变饭卡余额信息,如果采用以上两种管理方法,则管理的效率太慢,无法满足很多学生在短时间改变同一个文件的要求。
(2)使用数据库在存储和管理数据方面,有如下优势:①能够存储大量数据,且占用空间少;
②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③检索统计准确、迅速、高效;④数据应用共享性能好。
2、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答:(1)该数据表的名称为:家庭状况(2)当前的记录号为: 3
(3)该数据表总记录数为: 5 (4)字段名是:地址编号、公司/家庭、地址、城市、邮政编码
3、认真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该数据表的名称是___校本课程情况____(2)该数据表有____4___个字段
字段名分别是_课程号、课程名称、负责老师、学生
(4)该数据表的总记录数是___ 16 _(5)当前记录号是____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