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学习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快乐学习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济南市长清实验中学司冬梅

孔夫子两干多年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将“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苏霍姆林斯基也讲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他认为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信念,它的基础在于首先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唯此才可言“以人为本”,因为没有一个人不向往快乐。新课改倡导下的数学教学,也立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愿学,我乐学”。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快乐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自觉、愉快地通过“体验”和“内省”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学习方式。快乐学习强调身心参与,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出发,精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数学学习兴趣,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一种乐趣和享受。要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因材施教,分层导学,为学生铺设走向学习成功的道路。

心理学家认为,成功的体验越多,其自信心越强,自我效能感越强,就能渐渐培养起“我能学,我愿学,我乐学”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为学生设计认识的阶梯,让他们步步攀登;让学生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让学生置身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情境中,展示自我探索的成果;让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敬。伴随着学生不断的成功,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也会成为学生迈向新的“自乐”学习的起点。

学生在学习习惯、能力及个性发展上均存在着差异,在课堂教学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挑战性任务,也就是指有一定困难,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解决的任务,也就是学生“跳一跳能把桃子摘下来”的任务。因为学生一味地应付低水平的学习任务,不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过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正强化价值。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对进取性行为的奖励能够证明人的功效。

例如,每节课“示标导疑”环节,本着“因生立标,使全体学生都能以自己实际水平为起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而且学有所得,都能取得学习的成功”的原则,深入研读教材,按其重点及难易程度划分若干个层次,再根据学情提出A、B、C三级学习目标,学生自主选

择并围绕着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例如,教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先提出了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共同目标——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①掌握并熟练地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②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④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⑤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层次学习目标的提出,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学习动力,有利于优秀生的提高和学困生的转化,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望达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再如每节课的“练习悟疑”环节,练习设计中有A组题、B组题,还有选做题,因材施教,为全体学生提供符合自己需求的“自助餐”。一般的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完成了A组题是基本要求,又完成了B组题是属于优等生行列,当然高兴;学习较好的学生完成了A组题、B 组题,又完成了选做题,是一种“超常”学生才能做到的,这中在完成低层次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尝试高层次的作业,都属于挑战性任务。这无形之中培养了他们的自觉探索能力、自觉自治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把自己始终控制在追求新知、探究科学、发展思维的轨道上。

分层施教,各取所需,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的负担,又不过分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感到重而可担,有劲头学,而不是让学生负担不起,把学生压垮,最终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特别是针对“学困生”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挑战性任务,使“学困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觉、自愿、主动地学习,大大减轻了学生因知识缺陷而造成的心理负担,“学困生”消除畏惧心理,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促生参与,快乐体验,为学生搭建展示和表现自我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学说,他认为人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来源于数学本身,是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刻苦学习的收获和内心感受而不断增强,如由认识和理解的加速而获得的满足;认识或智力的优势带来的愉快及对学习成就的满足等等。因此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新方法去处理问题,积极促使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愉快地追求创新的状态,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愉悦和满足,从而喜欢数学,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热情,转化为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

因此,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与促进者,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愿学、乐学。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还课堂于学生,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的机会;还时间于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空间;还话语权于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讨论、发表他们的见解,坚持“三必政策”,学生自己能学懂的必让学生自己学,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回答的问题必让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能

够自己交流解决的必让组内完成。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供给老师,教师也要以问题引路,设疑布阵,创设矛盾,设置悬念,使学生产生欲说不能、欲罢不舍,迫切学习的心理状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意志和思维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置于最佳学习状态。

其次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层次化,既有普遍性和针对性,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使后进生转化、中等生优化、学优生特长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提的问题,组织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回答。召开组长培训会,倡导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组内的讨论与展示活动。例如对于复习性的、记忆性的概念等问题尽量让“学困生”回答,基础问题让“学困生”展示讲解,较容易的理解性的问题也可放手于“学困生”,组内同伴及时扫清其出现的错误障碍,鼓励他们大胆完成,并交流自己的错误思维,可谓“一箭双雕”,既当堂解决疑惑,又感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关怀,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主要倾向于中层和中上层次学生;对于逻辑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可为优秀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同时成立“数学特别援助小组”,各组针对学习情况,可以邀请其他组内的优秀学生来本组“授课”,进行数学交流。

三、倡导自觉练习,激发兴趣,形成快乐学习的“场效应”。

在新授课上,要指导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学生只有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才能学得得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学得活泼,兴味盎然;才能获得成功,尝到乐趣,增强信心。例如,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等。如研究《四边形》的起始课《平行四边形》时,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特别多与杂,学生感觉着“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无从下手。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类似。鉴于此,教师先上学习示例课导航示范。学生对研究几何图形有了通法,在自主学习时思路清晰、轻松愉快,高效的完成“后续学习任务”。

复习课上,数学的单元、章节复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喜好来复习和整理已学知识,由于是个人“杰作”,就可能因人而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文字式、表格式、框架式、图画式……。课中,教师组织学生把“作品”进行展示、交流、欣赏、评析。一次比较,就是一次复习,不同的比较,就有不同的感受。其中,教师只需对一些知识重点或难点进行点拨、疏通或重组,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和复习知识。由于要自己完成课前的准备作业和讲解内容,迫使学生进行章节的全面复习,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这一复习环节,却真正达到了自我自觉地学习,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习题课上设计小组训练计划表,以“低目标、高效率”为原则。每位成员自主安排训练任务,课时结束时如实填写训练完成情况。由于起点较低,学生都能轻松完成,甚至绝大部分学生能超前训练,学生很容易产生“瞬时成就感”。小组成员的学习完成情况,表中一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