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的端午节
作文外婆的端午参考5篇学资网
作文外婆的端午参考5篇作文外婆的端午1端午节到了,市场上有许多人在卖粽子,长条的、三角的、黑米的、黄米的,做得漂亮极了。
可是那次的端午节,我觉得外婆包的粽子最好吃。
外婆扛着一袋米走来,倒了一半在簸箕上。
一边摇一边对我说:“茜茜,你去和表姐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自己却不能为她做些什么,真是惭愧!就在我和表姐玩得正起劲时,突然听见“啊!”的一声,我急忙跑下楼,只见外婆的手出血了!我急忙找出止血药和创可贴。
我给外婆擦药时,还听见她在喃喃地说:“没有事,外婆不疼……”原来,她是剪叶子皮时划伤了。
我们玩累了,姐姐去看电视,我则悄悄地看着外婆包粽子。
我听见她在包粽子之前都会说些什么。
这一次我仔细听:“这是给茜茜的!”接着,她用最大的一片叶子,给我盛上了许多米,又在肉盆里挑了一块最大的肉放进去……我的眼睛湿润了,那个粽子就是外婆对我的爱,很多,很满。
第二天,外婆给大家发粽子,我得到了外婆特意给我包的那个,全桌的人都很羡慕我。
于是,我哭得稀里哗啦地,外婆哄我说:“乖,茜茜,别哭了,来,外婆喂,啊……”那是我一生吃过的最好吃的粽子,因为这个粽子里充满了外婆对我的爱。
作文外婆的端午2在我家的冰箱里,总是有一包粽子,那是外婆精心给我做的。
这些粽子小小的,只有我的手掌那么大,剥开粽叶,一大块糯米饭出现在眼前,那一颗颗棕色的糯米饭闪着油亮亮的光芒,还散发着特有的香味。
在糯米饭的里面,藏着一大块香喷喷的五花肉。
咬上一口,酱香四溢,真是太美味了! 每天早上,我都要吃上一个,放学回来再吃一个,很快一大包粽子就消灭光了。
我便急忙打电话给外婆,“外婆,家里粽子吃完了,我还想吃!”电话那头的外婆的声音软糯糯:“好呀!外婆这就去做!”我想,她立刻就会回到厨房里,开始为我准备起独一无二的粽子。
大清早,外婆就去菜场买回最新鲜的五花肉,回来用酱油腌起来,放过夜。
糯米则去超市仔细地挑选粒粒饱满的。
粽叶也要用当年的,那才有独有的清香,把它们一片一片清洗干净晾干。
外婆的端午 优秀作文
外婆的端午端午,一个中国的名字,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
它让我想起外婆,想起外婆的粽子,想起外婆的故乡。
外婆包的粽子,软软的,糯糯的,在我看来,吃起来,那满口的香甜,便是故乡的味道,便是童年的味道。
外婆包的粽子,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外婆的粽子,那翠绿的“外衣”上,有棕色的“条纹”,一看就让人心生喜爱。
里面馅料更是各式各样,有豆沙的、有腊肉的、有红豆的、有咸蛋黄的……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外婆告诉我包粽子的步骤很简单。
首先,准备一叠粽叶、一盆糯米、一盆馅料、一盆水。
然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舀一勺糯米进去,再加一块肉或其它馅料,最后包起来用线捆好,就大功告成。
看着容易做着难。
我包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妈妈看着我垂头丧气的样子说:“别急别急,你要有耐心。
”妈妈的话音刚落,只见外婆已经帮我折好一个粽子形状了。
我急忙按照外婆折好的粽子的形状开始折粽叶的底部,用勺子装两勺米放进粽叶里把肉包起来然后用线捆好。
一个可爱的粽子包好了。
我高兴地跳起来。
包完粽子后,外婆把粽子放进大锅里煮。
大约煮了一个多小时后,粽子煮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美味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如今每次过端午节,我都会想起外婆的粽子,那糯糯的口感和那份浓浓的亲情!端午的味道端午的味道是香甜的。
端午节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粽子。
在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在准备糯米、红枣、花生、肉丝等材料时,妈妈总是边忙边叮嘱我要洗尽手上的尘土待用。
粽子形状大多数都是三角形的,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的糯米团里仿佛嵌上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顿时满口生香,温馨无比。
端午的味道是芬芳的。
当端午节的早晨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挂上青翠欲滴的艾叶和菖蒲,用来辟邪驱蚊。
它们散发出淡淡的清香,闻起来舒服极了。
妈妈说在室内还可以喷洒雄黄酒可以驱虫驱蚊。
于是每年端午节我都会看见妈妈在精美的瓷罐里倒入雄黄酒然后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
端午的味道就是清新的香甜和驱虫的清香。
姥姥家的端午节
姥姥家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那是一段温暖而又欢乐的时光。
每到端午节前夕,姥姥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会先把糯米泡上,然后精心挑选出新鲜的粽叶和饱满的红枣。
姥姥家的院子里有一口老井,井水清凉甘甜。
姥姥会把粽叶一片片地清洗干净,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对待一件件珍贵的宝物。
端午节的前一天,姥姥会叫上家里的女眷们一起包粽子。
大家围坐在院子里的大桌子旁,一边聊天一边包粽子。
姥姥的手法最为娴熟,只见她拿起一片粽叶,轻轻一卷,就变成了一个漏斗的形状。
接着,她舀起一勺糯米,放上几颗红枣,再用糯米填满,然后用粽叶把口封住,最后用绳子绑紧。
不一会儿,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出现在姥姥的手中。
我总是好奇地在一旁看着,也想尝试着包一个。
姥姥便会耐心地教我,可我总是包不好,不是糯米漏出来了,就是绳子绑得松松垮垮。
但姥姥从不嫌弃我包得不好,总是笑着鼓励我。
除了包粽子,姥姥还会在端午节的早上煮上一锅鸡蛋和大蒜。
她说吃了鸡蛋和大蒜,这一年都能健健康康的。
煮好的鸡蛋和大蒜散发着独特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要马上品尝。
到了中午,姥姥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
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鲫鱼汤,还有绿油油的青菜。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一盘刚刚出锅的粽子。
姥姥把粽子端上桌,解开绳子,剥开粽叶,一股清香顿时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咬上一口,软糯的糯米和香甜的红枣在口中交融,那种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午饭,姥姥会带着我去河边看赛龙舟。
河边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在兴奋地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当龙舟划过水面,鼓手有力地敲打着鼓,划船的选手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划着桨。
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我也会跟着大家一起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回到家后,姥姥会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五彩绳。
她说五彩绳可以驱邪避灾,保佑我平平安安。
我戴着五彩绳,心里充满了欢喜。
傍晚时分,姥姥会在院子里点上艾草。
艾草的烟雾袅袅升起,带着一股特殊的香气。
姥姥说这样可以驱赶蚊虫,让我们在夏天里少受蚊虫的叮咬。
外婆家的端午节
外婆家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那是一段充满温馨、欢乐和独特风俗的美好时光。
外婆家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那里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每到端午节前夕,整个村庄都仿佛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
记得小时候,一到端午节前几天,外婆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会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从柜子里拿出珍藏的五彩丝线。
那些丝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外婆用她那双灵巧的手,将丝线编织成一个个精美的香囊。
香囊里装满了艾草和香草,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外婆说,这些香囊可以驱邪避灾,保佑我们平安健康。
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环节。
外婆总是提前准备好新鲜的粽叶、糯米和各种各样的馅料。
有香甜的红枣、细腻的豆沙,还有咸香的火腿和咸蛋黄。
外婆坐在小板凳上,熟练地将粽叶折成漏斗状,先放入一些糯米,再加入馅料,最后用糯米填满,用绳子捆绑结实。
我总是好奇地围在外婆身边,看着她的一举一动,也想试着帮忙,可我包出的粽子总是奇形怪状,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端午节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小院里,外婆就会早早地起床,去采摘带着露水的艾草。
她把艾草插在门框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邪保平安。
我起床后,就能闻到艾草那独特的清香。
早餐当然少不了粽子。
外婆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热气腾腾的粽子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剥开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包裹着香甜的馅料,咬上一口,软糯香甜,让人回味无穷。
吃完早餐,外婆会带着我去村里的小河边看赛龙舟。
河边早已挤满了人,大家都兴奋地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随着一声令下,龙舟上的队员们齐心协力,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划动船桨。
龙舟在河面上飞驰,溅起朵朵水花,那场面真是壮观极了。
我也会跟着大家一起为他们加油助威,嗓子都喊哑了。
中午,外婆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
除了粽子,还有各种美味的菜肴。
有鲜嫩的炒豆角、喷香的红烧肉、鲜美的鲫鱼汤。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享受着这难得的团聚时光。
到了晚上,外婆会在院子里摆上一张小桌子,放上一些水果和糕点,然后点上一炷香,对着月亮默默祈祷。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姥姥的端午今天是端午节,我特别开心,因为我可以去姥姥家过节了。
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好礼物,就乘车去姥姥家了。
到了姥姥家,姥姥早已经在门口等候着我们。
我一进门,便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气,好像是姥姥在厨房忙着做粽子。
我好奇地跑到厨房,发现姥姥正在包粽子。
我坐在一旁,仔细地观察着姥姥的动作。
姥姥先把粽叶用清水洗净,再将糯米泡软,然后把肉、蛋黄、豆沙等馅料包进粽子里,最后用细绳系牢。
我看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包一个粽子。
姥姥欣然答应了我的要求,我拿起粽叶,将泡软的糯米塞进去,再用手将粽叶包住,最后用细绳系牢。
这个“出世的粽子”虽然形状不太美观,但是我觉得这是我亲手做的,特别有成就感。
中午的时候,姥姥炖好了汤圆。
我喜欢吃姥姥做的汤圆,一大碗汤圆放在面前,我乐得合不拢嘴。
咬下一个汤圆,热气顿时从嘴巴里冒了出来,我小心翼翼地吹了一下,然后小口小口地喝着汤,吃着糯米馅,真是美味极了!吃完午饭,姥姥带我去看龙舟比赛。
来到了河边,一艘艘彩色的龙船停在岸边,队员们正在准备比赛。
姥姥告诉我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古代的屈原大夫,我听得津津有味。
比赛开始了,龙船划得飞快,队员们紧张而协调地划着双桨,带着欢呼声和加油声,龙舟在水中如飞一般。
我看得入迷,为队员们加油助威,心情格外高兴。
晚上,姥姥带着我去放孔明灯。
姥姥帮我点亮了孔明灯,我把心愿默默地许了下去,然后把孔明灯放了起来。
孔明灯像一颗星星一样,顺着夜空升了起来,渐渐远去,我不禁期待着我的心愿能够实现。
晚上回到姥姥家,我围坐在一堆人中间,大家一起吃粽子。
大人们纷纷夸奖我做的粽子好吃,我开心极了。
我们还一起包粽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在姥姥家门口放了鞭炮,迎接着新的一年。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姥姥带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品尝了美味的食物,观看了精彩的比赛。
我觉得,姥姥的端午,真的是美好的一天!。
端午节作文《姥姥家的端午节》及点评
端午节作文《姥姥家的端午节》及点评自从端午节那天从姥姥家回来之后,我的嘴角一直含着一缕笑意。
妈妈问我在笑什么,我在笑什么呢?这得从端午节那天的经历说起。
端午节那天在妈妈的软磨硬泡下,我拉着脸去了姥姥家。
姥姥家在一个小山村,以前我最讨厌去那儿了,因为通往村子的是一条黄土路,机车加速行驶过去,铺天盖地的黄土落满头发,运气不好还吃一嘴的灰尘。
下雨天泥泞得更不用说。
进村之后老头老太太提个小板凳坐在一起磕牙(聊天)。
大小伙坐在一起打牌、玩麻将。
整个村子给人的感觉是贫穷、懒惰、闲散。
而端午节那天尤其如此。
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根深蒂固。
下车来到村口后,我已经用头巾把头发包好,做足准备等待黄土的袭击。
哪想迎面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的沥青马路。
马路两旁矗立着一座座造型别致的路灯,如同婉约的小姑娘般迎接客人的到来。
我揉揉眼睛疑似还在梦中。
妈妈但笑不语把我拉进村。
进村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经新农村改造建设的砖瓦房,朱红色的琉璃瓦在太阳照耀下闪烁着令人心醉的光辉。
村东头有一个小型广场,由国家捐赠的一些体育器材在这里扎根。
豁着牙齿、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子在家人的陪同下快乐的荡秋千。
一群白发的老人手里拿着扇子一招一式的在打太极。
一种阳光、健康、欣欣向荣的气息扑面而来。
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我表弟。
他一边招呼我一边说:姐,你不是喜欢看书么?走,我带你去个好地方。
跟着表弟来到一处宽敞明亮的庭院,院子的门上写着绿色书屋,走进去看到有小朋友看的故事书,有教农民养殖、种植的科技类书。
一张张面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经表弟介绍才知道,原来这书屋是国家建设新农村的一项计划,每个村庄都有这样的一个书屋。
外婆家的端午节作文精编
外婆家的端午节作文这多少天有几野街坊未经开端煮粽子了,屋内飘谦了棕叶的幽香每该我闻到这股棕香味,就会想到外婆家的一次端午节。
前年端午节抬假,妈妈带我去了外婆家。
我们为了争夺更多的时间,抉择清晨动身,下车后刚好是凌晨。
沿着径直的小路,我们一边采戴着山壁上挂下来的家草莓,一边欣赏着山腰上爬满树梢的蔷薇花。
妈妈告诉我,山上的蔷薇花只有红色和粉白色的.,它们借帮高大的乔木成长。
遥眺望去,有的像一把把巨型的花阳伞,有的像倾淌直下的瀑布。
大风把山上的栀子花香带到了我们的身边,布谷鸟儿在树枝上欢悦的叫唱,好似是欢迎我们远路来的客己。
外婆很早就等在了门口,瞅到咱们后脸上充满了笑颜。
只睹外婆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美丽的绣花小布袋,挂在了我的脖子上,搀着我的手,嘴里思想有词的说讲:“挂上香荷包,不让蚊子咬〞。
闻到那个荷包披发没的香气,有点凉飕飕的感到,路上的疲劳一下子被赶跑了。
吃恶早饭,我佳奇地返蚊子多的处所往实验荷包的成效,站在那里等着蚊子来咬我,说来也奇异,蚊子在我身边嗡嗡的飞就是不敢过去咬我一心。
妈妈望到我在干试验,一边啼着说我傻,一边告诉我,那个荷包也鸣“香囊〞,是端午节的传统,小孩子佩戴能够用去除秽防虫咬。
外婆晓得我要来,购了比较低廉的中药跟臭料,花了一地时光就制造了一只博门给我用的荷包。
听妈妈说完,我突然奔到里屋,搂着外婆的脖子说:“谢谢外婆〞。
劳动了一会,外婆让小姨妈开车迎我们去仓前看龙舟竞赛,我要外婆一伏去,外婆告诉我,他要赶在晚饭前把粽子包好,争弃晚饭我们皆能吃上粽子......薄暮回家,只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空气中洋溢着浓浓的棕香味。
晚上来了良多客我,趁着晚饭还不启席,外婆功来拉着我的手,让我随着他去屋外。
只见外婆点焚一束扎赖的艾叶,沿着墙角一路熏了从前,看到旮旯处,老是会把艾条伸出来多熏一会。
我美奇地问外婆:“这是干什么呀〞?外婆又念念有词地说说:“害虫跑光,宝宝健康〞。
假期很钝就停止了,我还在归味节日面这荷包、艾叶、粽子的芬芳。
端午节外婆过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外婆过端午节作文
每年端午节,外婆都是家里最忙碌也最欢乐的那个人。
外婆总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包粽子的材料。
那泡在水里的糯米,一颗颗
饱满圆润,就像外婆满满的爱意。
还有那洗得干干净净的粽叶,散发着清香,
仿佛在召唤着我们赶紧来品尝粽子。
到了包粽子那天,外婆就像一个指挥家,指挥着全家一起动手。
她熟练地
拿起粽叶,卷成漏斗状,然后抓一把糯米放进去,再塞上几颗红枣或者花生,
接着用绳子三两下就绑得结结实实。
我也想学外婆的样子包粽子,可我包的粽
子不是漏米,就是形状奇奇怪怪,外婆看着我的“杰作”,笑得眼睛都眯成了
一条缝,说:“咱孙女这粽子啊,长得可真有个性!”
除了包粽子,外婆还会煮上一大锅的鸡蛋和鸭蛋。
那锅里的蛋咕噜咕噜地
翻滚着,就像在开一场热闹的派对。
煮好的蛋,外婆会细心地给我们涂上各种
颜色,说是能保佑我们平平安安。
到了端午节这天,外婆一大早就起来,把艾草挂在门口,说是能驱邪。
然
后她就开始忙活着做一桌丰盛的饭菜。
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美的鱼,还有绿
油油的青菜,每一道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
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粽子,品尝着美味的饭菜,听外婆讲着过去
的故事。
外婆说,她小时候过端午节可没有这么多好吃的,但大家依然很开心。
我想,这就是端午节的魅力吧,无论时代怎么变化,那份亲情和温暖永远都在。
在我心里,外婆的端午节,是充满爱和欢乐的节日。
我希望每一个端午节,都能陪在外婆身边,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姥姥家的端午节
姥姥家的端午节
今年我们要去姥姥姥爷家过端午节,我很期待。
去姥姥家的那一天,我们去超市买了姥姥爱吃的水果和酸菜鱼原料,还有姥爷爱喝的葡萄酒,就早早的出发了。
姥姥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那里有碧绿的稻田和无边的沙漠。
姥姥家的房子不算大,房前就是姥姥的小菜园,小菜园里有黄澄澄的柿子,有脆生生的黄瓜,有火辣辣的辣椒,还有绿油油的生菜。
姥姥姥爷早早的在大门口等我们回来。
一下车,姥爷就把我和妹妹抱起来,开心地笑个不停。
一进屋,姥姥就开始包粽子了,粽子是用糯米和竹叶包的,糯米里放了甜甜的枣子和酸甜的葡萄干,外面用五彩线捆得结结实实的。
粽子下锅了,里面还煮了鸡蛋和咸鸭蛋。
姥爷微笑着把柴火填进灶里,静静的看着锅里冒出的缕缕热气,我在旁边闻着粽子的香气,就流出了口水。
为了解馋我从锅里捞出一个鸡蛋吃,鸡蛋和我们平时吃的味道不同,有一股清新的竹叶味道。
终于等到吃饭了,我们围坐在桌子边,桌子上摆满了姥姥做的菜,还有一大盘粽子,我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子,咬一口又白又甜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我不禁竖起大拇指说:“这么好吃的粽子,我是第一次吃到!”姥姥高兴地说:“这糯米是我们自己种出来的,当然很好吃啦!”我明白了,这么好吃的粽子,饱含了姥姥姥爷的辛勤劳作。
我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吃了粽子,去稻田边采艾草,挂在门前。
姥姥给我和妹妹戴了五彩绳,就这样我们度过了愉快的端午节。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
每逢端午节,我都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姥姥家过节。
姥姥家住在乡村,房子是一栋小红砖楼,周围有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偶尔还可以看到一些水稻和小麦长势良好的景象。
进了院子,门口的两棵老槐树迎面而来,夏天的时候,树荫下凉风习习,是个理想的休息和聊天的地方。
每逢端午节,姥姥都会提前几天准备好各种食物。
这天早上,我一到姥姥家,就嗅到了一股香味,跟着鼻子的引导,我顺着香味找过去。
只见姥姥正忙着做粽子,米香、肉香、叶香混合在一起,香气扑鼻,看着心里就飘满了一片甜蜜的味道。
姥姥在一根竹签上穿入一颗红豆,接着轻手轻脚地撒上一勺米,再放上一块猪肉和一条嫩嫩的桂花鲍,最后用竹叶包裹起来,打好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忍不住伸出手去抓一个尝尝,可不得了,那香甜可口的味道让我欲罢不能,一口气连吃了好几个。
姥姥笑着说:“吃太多对肚子不好啊,喝碗热粥再吃!”果然,一碗热粥下肚,我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吃完粽子,我和姥姥一起去河边放龙船。
我们先把粽子、鸽子蛋、糕点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找来一根麻绳,把篮子绑好,再用麻绳把篮子系在一条长竹竿上,就成了一个精致的龙船。
我和姥姥一起抬着龙船,跑到河边,轻轻地把龙船放在水中,只见龙船在水里轻轻浮起,像一艘游艇。
我一边笑着看着龙船,一边之舞起腿来,似乎在呼唤着龙船继续前进。
姥姥看了看我的样子,突然拿出一把芦苇,在河边捡了一些芦苇叶,轻轻地捏成一个小眼睛,然后用两根芦苇杆子做成两根小桨,插在龙船的两侧。
我见到这个情景,高兴得手舞足蹈。
我们相约在河边比赛龙船。
我振臂高呼:“加油!加油!”姥姥也使出全身解数,两条小腿如同风车一样,迅速地转起来。
可是,龙船似乎想往左走,又让我失望了一回。
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们终于让龙船顺利地航行了起来。
玩了一会儿,我和姥姥又找了一个很大的桑叶和一个细绳子,准备捆住门上的菖蒲杆。
菖蒲杆长长的,叶子宽宽的,但是柔软有力。
外婆家的端午节
外婆家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外婆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那是一段温馨而又令人难忘的时光。
外婆家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那里有着青山绿水,还有大片的稻田。
每年端午节前夕,整个村庄都仿佛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唤醒,变得热闹非凡。
外婆总是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会去集市上挑选新鲜的粽叶、糯米、红枣和猪肉。
粽叶要挑那种又大又绿、散发着清香的;糯米要颗粒饱满、晶莹剔透;红枣要个大肉厚、甜甜蜜蜜;猪肉则要肥瘦相间,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香糯可口。
回到家后,外婆就把糯米和粽叶泡在大盆里,然后开始准备馅料。
她把红枣去核,猪肉切成小块,用酱油、盐、料酒和葱姜蒜等调料腌制起来。
我总是好奇地围在外婆身边,看着她熟练地摆弄着这些食材,心里充满了期待。
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家的院子里就会支起一口大锅,里面装满了水。
外婆把泡好的粽叶和糯米捞出来,放在一旁的桌子上,然后开始包粽子。
她先把粽叶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然后抓一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上一颗红枣或者一块猪肉,最后再用糯米填满,用绳子绑紧。
外婆的手很巧,包出来的粽子形状各异,有三角形的,有四角形的,还有长条形的。
我也试着包了几个,但是总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形状难看,外婆总是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多包几个就会了。
”粽子包好后,就开始煮了。
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煮,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粽叶和糯米的香气。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尝尝,但是外婆说要煮好几个小时才能熟透。
于是,我就只能在院子里焦急地等待着,时不时地去看看锅,问问外婆好了没有。
终于,粽子煮好了。
外婆把它们捞出来,放在一个大盆里,然后端到屋子里。
我顾不上烫手,赶紧拿了一个剥开,咬上一口,软糯香甜,红枣的甜和猪肉的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外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除了粽子,外婆还会做一些其他的美食。
比如咸鸭蛋,她会把鸭蛋洗干净,放在盐水里泡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煮熟。
剥开鸭蛋,蛋白洁白如玉,蛋黄流油,咸香可口。
外婆家的端午节
外婆家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和温暖的亲情。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充满田园气息的小乡村,每到端午节,整个村庄仿佛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
外婆家的端午节,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
天还未亮透,外婆就已经起床,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我总是被那阵轻微的声响唤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迫不及待地跑向厨房,想要看看外婆在准备什么。
厨房里弥漫着糯米的香气和粽叶的清香。
外婆正熟练地将糯米、红枣、花生等食材放入洗净的粽叶中,然后用绳子仔细地捆绑起来。
看着外婆那专注的神情和熟练的动作,我也忍不住想要帮忙。
然而,我那笨拙的双手总是无法将粽叶包得像外婆那样完美,不是糯米漏了出来,就是绳子绑得松松垮垮。
外婆总是笑着摇摇头,然后手把手地教我,告诉我包粽子的诀窍。
在外婆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还算像样的粽子。
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仿佛自己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当太阳渐渐升起,阳光洒在小院里,我们的粽子也已经包好了满满一大锅。
外婆将它们放入大锅中,添上水,然后开始生火煮粽子。
这时候,外公也已经从集市上回来了,他手里拿着新鲜的艾草和菖蒲。
外公将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保佑一家人平安健康。
等待粽子煮熟的过程总是漫长而又充满期待。
我和外公坐在小院里,听他讲述着过去端午节的故事。
外公说,在他们小时候,端午节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食材,但大家依然会想尽办法包出简单的粽子,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那时候,大家更注重的是团聚和欢乐的氛围。
终于,粽子的香气从锅里飘了出来,弥漫在整个小院。
外婆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粽子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剥开粽叶,咬上一口,香甜的糯米和红枣在口中融化,那种滋味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吃完粽子,外婆还会给我戴上五彩的香囊。
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草药香气,据说可以驱蚊虫。
我戴着香囊,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向小伙伴们炫耀着外婆的手艺。
到了中午,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用着丰盛的午餐。
姥姥的端午作文(4篇)
姥姥的端午作文姥姥的端午作文(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姥姥的端午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姥姥的端午作文1今天的端午节是在姥姥家过的。
五月初五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姥姥家。
姥姥家住在本市中央大街南段。
离我家有两公里多路。
我们一家三口是乘坐我爸的出租车去的。
一路上,一派初夏的风光尽收眼底。
调兵山大街路树滴翠,花草争研。
兵山广场披上节日盛装,生态大道车水马龙。
不大功夫,我们到了姥姥家。
姥姥家住在一个宽敝的平房里,自己有院子,院子里简直是"养禽场"、"果树园"、"菜园子"。
那杏花落了,长出了小"豆豆",李子花谢了,也有了自己哺育的小"果果",架下葡萄,还是不急不臊地孕育着花蕾;那小猫、狗、鸡、猪,走来走去,互相追逐着,有的还大摇大摆地在院里散步、找食吃;那菜正在向主人奉献它的一切。
这真有点像"世外桃源"呀!姥姥虽已花甲之年,但身子很硬朗,以前当过语文老师,知道的真不少。
当我们提起端午,说起屈原,老人家侃侃而谈。
不一会,菜上来了,饭也上来了。
我们开始了"端午宴会"。
姥姥说:你不是喜欢屈原的故事吗,多吃几个粽子吧!我真算有了"知音",我正想细细品尝一下今年的粽子呢!姥姥包的粽子虽然与别人家粽子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可是,姥姥的粽子文化却与别人不同。
我体会一下,鱼吃了粽子后会不会忘记了吃其它的好东西;吃粽子会不会把嘴粘住。
一点也感觉不出来!这一定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是一个动人的美丽传说。
人们纪念屈原,为什么抱有这样的良好愿望,就是因为屈原是爱国诗人,为国家利益而死的!端午节,是诗人节,也是一个沉甸甸的爱国节。
姥姥的端午作文2蛋糕店的橱窗上早已贴满了粽子的海报,拿青翠欲滴的粽叶与乳白的糯米相配,不禁让我又想起了您。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和龙舟赛、吃粽子密不可分。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家人去姥姥家一起过。
一到姥姥家,便能看到一整桌的端午节食品,有咸肉、鸡蛋、粽子、豆沙包等等。
看到这么多美食,我就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姥姥还告诉我们,端午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就是吃粽子。
她给我们讲了个故事:在古代,有个著名诗人屈原,他爱国心切,却被奸臣诬陷,被流放到汨罗江边。
屈原听说国家被占领了,十分伤心,最后选择投江而亡。
当地人纷纷划来小船,在江水里搜寻他的身体,以示哀悼。
还有人下船,把粽子扔到江里,让鱼虾不去咬屈原的尸体。
从此以后,吃粽子便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而端午节也就这样来到了世人的眼前了。
听完这个故事,我心中充满了敬意。
接着我们开始做粽子,姥姥拿出盆子、竹叶、糯米、瘦肉等食材,教我们捏、煮。
我尝试着捏起来,可实在捏不好,只好由姥姥亲自动手,可是我喜欢打松球,一边看着姥姥动手,一边边尝试去捏,渐渐地,我每次捏起来都更好一点了。
天色渐渐变暗了,我们开始一起煮粽子。
姥姥教会我们,不用水的量,准确放入粽子的全部材料:糯米、瘦肉、鸡蛋、腐竹、香菇等等,在锅里煮上1个小时,终于确定粽子煮好了。
我们大口地咬了一口,嘴里充满了糯米香味,吃着吃着,嘴角还会流出一点汁水,真是美味。
我的爸爸在一旁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看到了吧,这就是中国最好的味道了。
”端午节之夜,我们还一起看了龙舟比赛的视频,视频里龙舟队员的壮实肌肉、有力的船桨更加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时间飞逝,一天的端午节过去了。
我们非常感激姥姥的安排,让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我想,这个端午节将会是我一辈子难忘的回忆。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姥姥的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很喜欢这个节日,因为我可以到姥姥家里过节。
今年的
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姥姥家,一路上我开心极了。
姥姥家挺大的,有个很漂亮的花园,里面有很多花儿和小动物。
我和姥姥玩了一会儿,然后她就让我帮忙包粽子。
我喜欢吃粽子,也喜欢动手做。
姥姥教我怎么包粽子,她说要
将粽子叶泡软,然后把糯米、肉和其他配料包进去,再用细绳子系紧,最后放到锅里煮。
我按照姥姥的方法包了一个大粽子,然后看着她包的小粽子,好像用心包的粽子更好吃。
晚上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粽子,喝蜜枣的甜汁,爸爸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古时候有个诗人名叫屈原,他为了爱国,投江自尽,在此之前,他写了很多关于大禹治水、楚悼王的赞歌。
为了不让屈大爷的身体被鱼吃掉,百姓们就在江边撒了很多粽子,让
鱼们吃粽子,不要吃屈大爷的身体。
我听完爸爸的故事,觉得这个节日不仅可以吃粽子,
还有许多有意思的故事呢。
最后,我和姥姥一起放了艾叶,这个习俗是为了驱赶疫病和恶鬼。
我抱着一个小书包,里面装着艾叶,跟着姥姥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听姥姥不停地念叨着什么,我好像可以感受
到我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祥和了。
这是我第一次,在姥姥家度过的端午节,我感到很快乐,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听爸
爸讲故事以及和姥姥一起放艾叶。
我相信以后的端午节,我一定会更加喜欢它。
外婆家的端午节
外婆家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深处,外婆家的端午节总是充满了浓郁的节日氛围和温馨的亲情。
那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充满田园气息的小乡村,每到端午节,整个村庄都仿佛沉浸在一片欢乐与祥和之中。
端午节前几天,外婆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会早早地去集市上采购糯米、粽叶、红枣等食材,还会顺便带回一些五彩的丝线和香包材料。
回到家后,外婆便把糯米泡在水里,将粽叶一片片洗净,准备包粽子。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围在外婆身边,想要帮忙却又总是帮倒忙。
外婆总是笑着说:“小丫头,别捣乱,去一边儿玩会儿。
”可我哪肯听话,非要缠着外婆教我包粽子。
外婆无奈,只好手把手地教我。
她先把粽叶折成漏斗状,然后抓一把糯米放进去,再放上几颗红枣,接着用糯米把漏斗填满,最后用绳子把粽子捆紧。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手忙脚乱地包着,可包出来的粽子不是漏米就是形状怪异,惹得外婆哈哈大笑。
除了包粽子,外婆还会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用五彩的丝线为我编织一个漂亮的手环。
她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丝线之间,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手环就出现在她的手中。
外婆轻轻地把手环戴在我的手腕上,说:“这手环能保佑我的宝贝外孙女平平安安。
”我看着手腕上的手环,心里满是欢喜。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天还没亮,外婆就起床去割艾草。
艾草的清香弥漫在整个院子里,外婆把艾草挂在门口,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
早餐过后,村里就热闹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观看赛龙舟比赛。
河边早已挤满了人,大家欢呼雀跃,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助威。
龙舟上的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划着桨,龙舟在河面上飞驰而过,溅起一片片水花。
比赛结束后,我和外婆回到家。
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粽子香。
外婆把煮好的粽子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粽子。
我剥开一个粽子,咬上一口,甜甜的红枣和软糯的糯米在口中化开,那味道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吃完粽子,外婆还会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
她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尸体,就纷纷投放粽子、鸡蛋等食物到江中。
姥姥家的端午节习俗
姥姥家的端午节习俗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
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
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
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
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
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
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
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
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
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
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
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
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
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
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回外婆家过端午节作文
回外婆家过端午节作文在城市的喧嚣中忙碌久了,心里总是格外想念外婆家那充满温暖和烟火气的小院子。
这不,端午节快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外婆家的路。
一路上,窗外的风景像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地向后展开。
我的心情也如同这轻快的车轮,急切地盼望着早点抵达那个熟悉的地方。
终于,车子停在了外婆家的门口。
还没进门,就听到了外婆那爽朗的笑声:“哎哟,我的宝贝外孙女可算来了!”我快步走进院子,外婆一把将我搂进怀里,那温暖的怀抱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
走进屋子,一股浓郁的粽香扑鼻而来。
只见外婆正坐在桌子前,熟练地包着粽子。
她的手法极其娴熟,取一片粽叶,弯成漏斗状,抓一把糯米,再塞上几颗红枣和花生,然后用绳子快速地捆扎起来,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出现在眼前。
“外婆,我也想试试!”我跃跃欲试。
外婆笑着点点头,递给我一片粽叶。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手忙脚乱地摆弄起来,可那粽叶和糯米在我手里就像调皮的孩子,怎么都不听使唤。
不是粽叶破了,就是糯米漏了出来,弄得我满脸都是糯米粒,像个小花猫。
外婆看着我的狼狈样,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别急别急,慢慢来,包粽子可也是个技术活呢!”在外婆的耐心指导下,我终于包出了一个歪歪扭扭的粽子,虽然样子不好看,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包完粽子,外婆带着我去了后院。
哇,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子!一垄垄的青菜绿油油的,西红柿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了枝头,黄瓜顶着小黄花在风中摇曳。
外婆摘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准备晚上给我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我跟着外婆在菜园子里忙活着,一会儿捉捉虫子,一会儿浇浇水,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
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
晚餐时间到了,桌子上摆满了外婆做的美味佳肴。
有香喷喷的红烧肉,鲜嫩的清蒸鱼,还有刚刚从菜园子里摘来的炒青菜,当然,少不了我亲手包的那几个奇形怪状的粽子。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吃完饭,外婆拿出了早早准备好的五彩线,给我系在手腕上。
外婆家中的端午节作文
外婆家中的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端午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包粽子,吃粽子,和常常听人说起,却从来没有试过的划龙舟了。
我国的节日非常多,有可以拿红包的春节、有可以赏月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可以吃到美味粽子的端午节。
传说,人们一开始并不是吃粽子,而是用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有一次,他跳下河,因为那时候人们很爱戴他,所以他们就往河里撒米饭,把鱼虾喂饱,不让它们吃屈原的尸体,然而端午节就这样开始了……
今天一大早,我问妈妈:“妈妈,今天早饭吃什么啊?”“今天不是端午节吗?当然吃粽子啊!”厨房传来不耐烦的声音,“你快点起床,待会儿还要去你外婆家呢!”
我没有反抗的权力,只好高声回道:“知道了!”
到了外婆家,一进门便听到外婆的声音:“欣欣,快来快来,外婆给你做了个小香包。
”“谢谢外婆!”我忙谢道。
“好了,好了快点跟外婆一起去包粽子吧!”
到了厨房,只见外婆把粽叶放进锅中煮熟,消毒,弄好了便把糯米冲洗几次,然后把馅准备好,接下来就开始真正包粽子了。
外婆先抓起一片粽叶,把粽叶卷成一个小喇叭形状,再把糯米放进去,放进馅,把口封掉,拿起一根绳子扎紧,这不,一个鼓鼓的粽子就包好了。
好奇心驱使着我,也去尝试一下,结果,我包起来就像个丑八怪,我不好意思,只好自己吃了。
虽然这次粽子我包的并不好,但是外苦里甜,就比如:不经过风雨,怎能看见彩虹呢?
我尝了一下我包的粽子,里面是蜜枣馅的,现在吃的每一口都比平时的要甜,因为里面包含了我的汗水!
我真喜欢——端午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婆家的端午节
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棕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庆祝,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的让我想起那个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时光倒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南方的一个小镇。
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
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的梳头,我被一些细碎的声音惊醒,睡眼朦胧的看着她,我的太姥姥(即姥爷的母亲)。
不一会她就梳好了,一个盘髻。
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的插在头上。
我被吸引住了,她那花白中带些黄的头发上,一朵粉花格外显眼。
像在茫茫白雪里的一株雪莲,温暖而惊艳。
以至于今天我忘记的太姥姥的容貌还记得这一幕,那朵花。
想必那时的她也如同今天的我在回忆多少年前如花的自己,和某个端午的早晨。
可最终,她挑了一根最普通的银簪戴在头上。
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
我闭上的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和吱的一声关门。
之后就是一片安静,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待过很多次的。
静,真静!
“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
”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
姥姥拿来了前两天才为我缝制的新衣,大红的镶着黑边的衣衫,还用一根红绳给我扎了一个冲天炮的发型。
“穿上鞋,去给太姥姥请安。
”姥姥便给我穿上了那个红的绣着仙桃的布鞋,出了卧室门,太姥姥坐在堂屋里。
“太姥姥好。
”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
”她笑吟吟的拿起身边的那个八边形的布蓝,在每一片布上都绣着不一样的花,每一片布的边与边的交接处都要再用布札一个凤凰头,每一个凤头上都叼着七色的彩线穗子。
“姥姥好。
”我拿着小篮转身就向身边的姥姥作了一辑。
“好,好,乖。
”姥姥笑着往我小篮里放鸭蛋和糖果,“走出去洗洗。
”姥姥放了东西就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
她从神柜上那一堆艾草里拿出几根,沾了点水在我身上轻轻的拍了几下说;“去祸去灾,平平安安。
”
洗了手和脸,我也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
早饭,一个棕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
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张奶奶好。
”“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小篮便挨家挨户的串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
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
“哪来的小老虎。
”姐姐坐在堂屋里看我进来了笑的合不拢嘴。
“爸爸,妈妈,姐姐,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我一边说一边扑到妈妈怀里,到姥姥家已经几个月了真是很想她们。
“瞧瞧,又长壮了。
”妈妈抱着我高兴的说。
和妈妈亲昵了一会,便和姐姐玩起来,一见姐姐的和我一样的小篮里的东西没有多少,我便拉着她向外走。
一边走一边说哪家给的东西多,哪家的东西好吃。
到了李奶奶家里她们见我又来了便说,“小丫头,怎么又来了。
”
“我是给姐姐带路的。
”说完便站在姐姐身后,姐姐便上前给那她请安。
“这是大丫头吧,长的越来越俊了。
”李奶奶忙扶起姐姐,笑着对身边的和说“鬼灵精怪的,还长的张巧嘴。
”
从李奶奶家出来又到张奶奶家,就这样小篮又满了。
也中午了。
“快洗手吃饭,”妈妈已经在门口等我们了,满桌子的饭菜都上了,雄黄酒也端上了。
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吧都可以乱坐。
“吃吧。
”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的快快的。
”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的。
“姥姥你也吃。
”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在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
“走啰,看龙舟去。
”一家人其乐融融,欢欢笑笑的吃完了,姥爷便抱着我拉着姐姐向河边走,父亲跟随着。
母亲则留在家中陪姥姥,一路上姥爷问了父亲一些春耕的事情。
“快点,快点,都开始了。
”我看见河边好多人便大叫,对于大人的谈话我是不感兴趣的。
他们便加快了脚步,我骑在姥爷脊背上,姐姐骑在父亲的背上,河中的场景我看见了。
两条龙头的彩绘木舟,两条木舟上的人都一样多,不同的是一条木舟上的人系的是红头巾,另一条木舟上的人系的是蓝头巾。
他向水中抛了些棕子,说了一些我没听懂也没有记住的话。
过了一会岸边的锣都敲了起来,那些龙舟上的人都坐的很整齐,等大鼓一响船像箭一般冲了出去,不一会儿就超出了我的视线。
“追龙舟呀。
”旁边的人都一边叫一边跑,姥爷和父亲背着我们也在跑,可到了终可都赛完了,听旁边的人说是红队获了胜。
在那里也没有多留,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她们今天得回家。
临走时妈妈嘱咐我她买给姥姥吃的东西我不要吃,要叮嘱她们吃。
我当时坚定的点点头,事实证明这些东西还是被我给吃了。
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
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
”
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月,轻轻的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
姥姥搬了凉床在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
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就这样我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经典文章》提醒您:文章摘自《外婆家的端午节》,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