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第6章 旅游容量

合集下载

《旅游容量测算》课件

《旅游容量测算》课件

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
1
评估旅游承载力
评估景区和景点的承载能力,考虑自然环境、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等因素。
2
估算旅游负荷
通过分析旅游客源地和游客到达时间,估算游客数量和到访频率。
3
确定旅游容量
根据景区容量、游览时间控制和客流控制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测算的应用
旅游规划
为旅游目的地制定合理的规划和发展策略,平衡旅游需求和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 文献1 • 文献2 • 文献3
额外附录
1. 数据来源 2. 测算方法详解 3. 常见问题解答
《旅游容量测算》PPT课 件
旅游容量测算课件旨在介绍旅游容量的概念、测算方法、应用和案例分析, 让您了解旅游容量对于旅游规划和管理的重要性。
什么是旅游容量
旅游容量是指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景区能够接待和承载的游客数量和负荷能力。
旅游容量的测算是为了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保护生景区和旅游企业有效管理和控制游客流量,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旅游经济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容量的案例分析
通过多个旅游容量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旅游容量测算的实际应用和效果。
结论
旅游容量测算对于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至关重要,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 加精细化和科学化的测算方法。 根据测算结果,建议制定适当的措施和展望,以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容量PPT课件

旅游容量PPT课件
23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 Globe‘90国际大会对可持 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所给的表述却能较全面地反映可 持续旅游发展的内容: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 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
8
9
• 《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 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 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
• 黄山市假日办核定了黄山景区每日最大承载量:晴好天气接 待量控制在5万人以内,恶劣天气(雷雨、大风、大雾、冰 雹)控制在3.5万人以内,达到最大承载量(5万人)时停止 售票或动员已购票游客次日进山;推行旅行团预约制度,未 预约门票的团队游客不予接待。
类数。
21
五、旅游地容量的测定
旅游地容量是由旅游地内的旅游资源容量、生态容量、设 施容量、地域社会容量各个限制指标中任意一个构成瓶颈因 子的要素容量所决定。其测定公式如下:
m
p
TDi Ri C
i1
i1
n
Di Si i 1
式中,T为旅游地容量,Di为第i旅游景区容量;Si为第 i 旅游景点容量;Ri为第i景区内道路容量;m、n、p分别为景 区数、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C为非活动区接纳游人量。
旅游超载:超出极限容量值。
旅游污染:是指旅游活动(包括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 业活动)的消极外部性表现。
在日常旅游管理工作中,往往把旅游地接待的旅游流 量达到其合理容量值时成为饱和,超过合理容量成为 超载。
12
根据旅游饱和与超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可以 将其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1)周期性饱和与超载和偶发性饱和与超载 (2)长期连续性饱和与超载和短期性饱和与超载 (3)空间上的整体性饱和与超载和局部性饱和与超 载

旅游地理学完整版.ppt

旅游地理学完整版.ppt
精选
三、经济地理背景
世界上经济地理环境的地区差异有两种不同的划分标 准。以经济发达程度为标准来划分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经 济发达地区和经济发展地区;以经济发展性质为标准来划 分也有两大基本背景区,即城市和农村。 1.经济发达地区是主要的旅游客源地 (1)经济发达为旅游者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经济发达促动国人出游 主观、客观原因 2.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主要的旅游接待地 3.城市与乡村间的相互吸引激发
二、旅游资源范畴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而逐渐扩展。
精选
三、旅游资源分类和分布
1.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
可以有多种分类标准。可以从旅游资源产生的原 因和历史、是否可以再生、利用方式、赋存状况等各 种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
较为普遍的是从其产生原因或称为属性的角度,将 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也称为 两分法。在这两大类中,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对此不同 的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案。
文化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同时在地球上占有一 定的空间,因此文化地理环境也必然具有历史的延 续与地域分异两重性。
精选
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丰富性
(1)一级差异——文化圈 文化圈是指受同一文化 影响的地区。
(2)二级差异——文化区(或文化景观区) (3)三级差异——民族小区
文化随人流的移动向外扩散、传播的速度、 方向、范围是任何自然要素所达不到的。所以,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丰 富性也远大于自然地理环境。
精选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Tourist 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
(因素)”(Tourist Attraction),即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 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它们能够被旅游业 开发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 效益和经济效益。通常有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2.一些不同观点的探讨

第6章 城乡旅游与社区旅游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6章 城乡旅游与社区旅游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 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发展理念,认为社区旅游 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即在旅游的决策、开 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 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 并将其作为主要开发 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 的前提下实现社区全面发展
➢ 三是将其理解为一种社区利益,认为社区旅游 是社区居民公平得到旅游利益保障,社区居民 自主决定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目标,强调大 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促进旅游目的地社 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全面发展
6.1城市旅游
❖6.1.5 滨水休闲空间
3)城市滨水区带状休闲空间特征
• 流动性 • 层次性 • 双栖性 • 开放性
6.1城市旅游
❖6.1.6 主题公园
1)基本概念
自1955年美国人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 以其出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美国洛杉矶创 造了迪斯尼乐园以来,主题公园得到巨大的发 展。从迪斯尼的构想及其他主题公园的实践来 看,主题公园具有下列特性:
维度 经济增权 心理增权 社会增权
政治增权
旅游发展中社区增权的四维框架
增权
去权
旅游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发展 旅游仅仅导致了少量的、间歇性的收益。大
旅游所赚来的钱被社区中许多家庭共同分享, 部分利益流向地方精英、外来开发商、政府
并导致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 新建给水系统、 机构。只有少数个人或家庭从旅游中获得直
➢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共同目标是促进旅游 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全面健康的发展。
6.2乡村旅游
6.3.2 社区参与旅游
2)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内容
(1)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决策
(2)社区参与旅游经济活动 (3)社区参与旅游相关培训
3)社区参与旅游的模式

旅游地理学课件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旅游地理学课件第六章: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25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




保继刚在对丹霞山进行研究时指出影响该旅游地生命 周期的主要因素是旅游形象危机和景区开发不足。 保继刚研究认为喀斯特洞穴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旅游资源的共性大、独特性小和空间竞争替 代性强。 谢彦君在理论上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 认为直接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是需求因素、效应因 素和环境因素。 伍海琳在强调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需求因素、效应 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旅游地生命周 期各项影响因素的控制策略。 李亚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内部因 素和外部因素。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践
唐承财 旅游管理学院
1
学习目标

了解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背景、掌握旅游地生命 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 论研究进展等内容。
学习重点与难点

理解掌握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讲述和案例分析
2
主要内容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提出的背景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国内外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证研究
22
国内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与 阶段特征也作了探讨。一些研究肯定了Butler的旅游 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标准。 保继刚认为肇庆七星岩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与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非常一致。 陆林研究认为,黄山已经经历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探 索阶段与参与阶段,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成熟阶段是 黄山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方向。 杨效忠对普陀山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支持了Butler 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专题5:旅游容量

专题5:旅游容量

哈丁假设:有一个牧民们共同所有和进入免费且没有
关于旅游容量的各种概念
研 究 概 况 代 表 性 定 义
国外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而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但量测难度大 国内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着重于定义、量测方法 等的研究,并将其大量应用于规划和管理中 保继刚 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 定义 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 (1987) 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楚义芳定义
资源空间承载量 心理承载量(目的地居民、游客) 经济承载量
杨锐定义(1996)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风景区在某一段时间内, 内 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所能承受的旅 涵 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强度、速度上各极限值 的最小值
概 念 体 系
“国标”中的旅游容量概念
2003年颁布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 概 18971-2003 “附录A”中,对旅游容量(Tourism 述 carrying capacity)进行了界定
从旅游活动开始阶段作长期调查,分析 使用强度逐年增加所引起的改变。或在 游客压力突增时,随时作短期调查。所 得数据用于测算相似地区的环境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量测模型
基 过严格管理而予以控制、限制或者基本杜绝。因此, 本 思 旅游地生态容量的测定因子主要考虑自然生态环境 净化与吸收旅游污染物的能力,以及一定时间内每个 路
C
C X
i
i
Yi
测 算 模 型
C
旅游日设施容量
Xi i设施容纳的游人量 i设施的周转率 Yi 《旅游规划通则》建议旅游宾馆、休 (疗)养院的周转率取0.4
生态环境容量
旅 游 生 态 容 量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 在此限定值内,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恶化、 退化,或在短时间内自然生态环境能够自我调节, 能从已退化的状态恢复原状或原貌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旅游容量的计算方法
45视觉a人数少视线无任何阻挡b人数一般有点阻挡c人数较多视线时常被阻挡d拥挤不堪视线大量被阻挡听觉a人数少很安静b人数一般有点吵c人数较多较吵d拥挤不堪相当吵触觉a人数少与他人无接触b人数一般偶然接触到他人c人数较多常常接触到他人d拥挤不堪不断碰到他人行动a人数少无任何阻碍b人数一般偶而阻碍c人数较多行动不自由d拥挤不堪处处受阻附旅游景区容量指标仅供参考具体数值结合实际项目分析选用旅游区点单位容量指标水浴区m2人2m以内水面20室外温泉泡池m2人10室内温泉泡池m2人8游泳岸线m2人10滑雪场m2人80划船m2艘100垂钓区m2人80骑马场m2人30游步道m2人510登山步道m2人1020露营地m2人200停车场小车m2台20停车场大车m2台50主要景点m2人景点面积50一般景点m2人景点面积100卡口法人次h
选项
a 人(数少 , 视线无任何阻挡 )
视觉
b 人(数一般 , 有点阻挡 ) c 人(数较多 , 视线时常被阻挡 )
d 拥(挤不堪 , 视线大量被阻挡 )
a 人(数少 , 很安静 )
听觉
b 人(数一般 , 有点吵 ) c 人(数较多 , 较吵 )
d 拥(挤不堪 , 相当吵 )
游客以游道为主进行游览的景区
不完全游路法
适用线路法进行计算。通常为地
计算公式:C=×MZ/(m +× Em/F)
势比较陡,
式中: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
空间容量 M—景区内游道全长,单位为米;
m—每位游客占用的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米/人;
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
Z—周转率,Z =景 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
三、卡口法

第6讲 旅游环境容量

第6讲 旅游环境容量

量问题更加突出;
( 4 )老的旅游地大都到了难以扩容的地步,新的旅游地开发
速度远远低于旅游需求增长速度,尤其是国内旅游发展速度,
是在已经超载的压力下进行旅游开发建设工作。
综上,对我国各种类型旅游地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系统 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流调控措施,
已是刻不容缓。
此项研究属于基础性的应用研究,其成果对于旅游开发 的宏观决策、旅游地规划、旅游的宏观和微观空间分流 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包括五个因素:
(1)基础设施和旅游专用设施的容纳能力-即设施容量,西方人
将设施与旅游资源的容纳能力视为一体 ,称物质容量 (physical
capacity)--设施;
(2)投资和接纳投资用于旅游开发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
和接纳投资的能力都较低)--投资;
(3)当地产业中与旅游相关产业所能满足旅游需要的程度及区域
Stankey坚持认为,TECC从来就是一种管理理念而非一种科学理
论,科学研究可以描述和预测不同游憩使用的类型和强度所带来
的社会和生态的后果,也可以评价不同的管理战略例如景点关闭 和恢复的相对有效性,但是,最终还是要由管理者来决定合理的、 可接受的使用模式和可承受的影响的种类与强度。此外,科学研 究无法给出在确定这些管理决策时所必需的价值判断标准。
国内最早涉及TECC研究的有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保继刚
等,而楚义芳首先对其概念体系、量测及其实用研究方向作了 较为系统的研究。
虽然此时TECC已经包含有人文社会内容,但是“旅游环境容
量”这一术语还体现着其原来在生态学、环境学中的用词特征。
2、TECC研究的其它理论视角

《旅游地理学》内容纲要

《旅游地理学》内容纲要

《旅游地理学》内容纲要《旅游地理学》内容纲要第⼀章绪论第⼀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leisure)是指⼈们扣除谋⽣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般是指⼈们在闲暇时间所进⾏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的体⼒和精⼒,它包含的范围极其⼴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tourism)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部分。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从居住地经过旅游通道到达旅游⽬的地参观、游览再回到居住地这个过程是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类旅⾏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门学科(郭来喜,1985)。

第⼆节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尔斯⽐较重视旅游主体的研究,郭来喜相对重视旅游客体的研究。

(P2-3)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旅游由三个主要的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

⼆、研究内容简析①旅游产⽣的条件及其地理背景②旅游者⾏为规律③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④旅游通道⑤旅游资源评价⑥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⑦旅游环境容量⑧旅游区划⑨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⑩旅游规划第三节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的联系。

第⼆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第⼀节国外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回顾⼀、⼆战之前这⼀时期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是不⾃觉的,只是在研究⼟地利⽤时将旅游作为⼀种⼟地利⽤⽅式⽽加以研究,涉及到这⼀领域的地理学者也只是个别的,麦克默⾥是这⼀时期的代表⼈物。

⼆、⼆战之后⾄20世纪60年代初总的来说,地理学者对于旅游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向和兴趣,所做的研究⼯作仍然是零散的,这⼀时期参与旅游研究的地理学者⼈数仍然有限,如英国⼈⽂地理学家科波克(Coppock J T) ,美国克莱门特(Clement H G)。

旅游地理学PPT——第6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旅游地理学PPT——第6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图4.4 旅游地生命周期六阶段说(Butler,1980)
发展rejuvenation
旅 游 者 人 数
停滞stagnation
巩固consolidation
衰落decline 发展development
参与involvement
·
探查exploration
图 4.3 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 四阶段说 引入期 introduction 成长期 growth 成熟期 maturity 衰落期 decline 六阶段说 探索期 exploration 参与期 involvement 发展期 development 巩固期 consolidation 停滞期 stagnation 后停滞期 post-stagnation
• 精美的石笋会“说话”。
中国科学家通过破译蕴 藏在“千年温度计”— ——北京石花洞石笋中 的奥秘,重建了2650 年来(公元前665年至 1985年)北京的夏季 (5月至8月)气温曲线, 发现自从公元1600年 以来,北京地区气温呈 现上升趋势。
•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
长的逐年温度‘记录’,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石笋 逐年温度‘记录’。”
Butler的六阶段说
(6)后停滞阶段
– 维持
– 复兴 – 衰败
接 待 容 量 量饱 合 域 域
停 滞 巩 固
复 苏
A B C D E
量 客 游
探 查
发 展
参 与
时间
图6.1 旅游地生命周期 (引自Butler R W, 1980)
图4.8 旅游地生命周期影响因素(Haywood,1986)
乐地》一文中 ,阐述了他观察到的旅游地都经历了一个相对
一致的演进过程:发现、成长与衰落。

旅游地理学中的名词解释

旅游地理学中的名词解释

旅游地理学中的名词解释旅游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学科,研究旅游现象与旅游活动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这个学科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加以解释,以便加深我们对于旅游地理学的理解。

本文将对一些常用的旅游地理学名词进行解释。

1.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关注旅游行为和旅游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它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等内容,旨在提供对旅游业发展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2. 旅游区:旅游区是指具有较高旅游活动强度和较明显地域边界的地理空间单元。

旅游区通常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文化特色,吸引着游客的到访。

旅游区的划分不仅涉及地理、经济、社会等因素,还需要考虑可行性、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3. 旅游景区:旅游景区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供游客参观、游览和休闲的地方。

旅游景区常常拥有独特的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历史文化遗迹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旅游景区的发展和管理往往需要考虑环境保护、景区规划、游客接待和旅游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4.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活动利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包括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等;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迹、民俗风情等。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综合考虑保护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并且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逐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永续利用。

5. 旅游预期:旅游预期是指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之前对旅游目的地的期待和期望。

旅游预期通常包括景区的印象、景区提供的旅游产品、旅游体验等方面。

游客的旅游预期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度和回访意愿,同时也是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的重要依据。

6. 旅游容量:旅游容量是指旅游目的地所能容纳的最大游客数量。

旅游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景区的自然环境承载力、旅游设施的承载能力、旅游服务能力等因素。

合理确定和控制旅游容量有助于避免景区过度开发和游客过度拥挤的问题,保护景区资源和提升游客体验。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F0 : 扩展性生态日容量;
Pi : 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第i种污染物量;
Si : 自然生态环境净化吸收第i种污染物的数量;
Ti : 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
Qi : 每天人工处理掉的第i种污染物量;
n: 旅游污染物种类数
精品课件
问题:计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旅游生态容量
污染物 粪便 废水 固体垃圾 悬浮固体
精品课件பைடு நூலகம்
床位类型 供应能力 (个)
星级酒店
300
正规宾馆
600
家庭旅馆
400
旅游地容量
定义: 旅游接待地区的人口构成、民情风俗、生活 方式和社会 开化程度等所决定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m
p
TDi Ri C 其中
i1
i1
n
D i S i i1
T : 旅游地容量;
Di : 第i个旅游景区容量; Si : 第i个旅游景点容量; Ri : 第i个景区内道路容量; m、n、p : 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C:非活动区接纳人员;
精品课件
1990年黄山 旅游活动区容量5000人; 旅游接待区容量5000人: 则:黄山总容量为1万人
第三节 旅游环境容量的应用
饱和与超载
定义:旅游地(景点)的游客量达到其极限容量为饱和,超过极 限容量为超载
饱和与超载类型 ●周期性与偶发性; ●长期性与短期性; ●空间整体性和局部性;
旅游生态容量
定义: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
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只有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才存在
n
n
S iTi Q i
F i1

旅游环境容量

旅游环境容量

坚持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16:44:4016: 44:4016:44Tuesday, January 12, 2021
生产是可喜的收获,安全是金色的种 子。21.1.1221.1.1216: 44:4016:44:40Januar y 12, 2021
产品批次能鉴别,问题产生以解决。2021年1月12日 下午4时44分21.1.1221.1.12
为旅游饱和 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
拥挤。“旅游摧毁旅游” 饱和与超载——周期性(季节性)与偶发性;长期连续性与短期
性;空间上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2、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 ①践踏 ②水体污染 ③噪声 ④对设施的破坏
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一、有利面 1、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2、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3、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4、增强了旅游的行政和规划控制 二、不利面(自然旅游资源) 1、对植物—由采集带来的物种变化;易诱发火灾;任意砍伐,毁
面积(km2) 43.1775 42.870 0.8956 86.9431
计算指标(m2/人) 生态容量(人)
1250
34542
550
77946
150
5970
平均734
118458
景区名
蜡烛山 金龟岩 金龙山 韭菜寨 白寨顶 朝石顶 较坑 亚基塘 五马归 槽 整体旅 游区
面积
(km2)
0.0003 1.86 1.50 1.11 2.41 3.62 2.90 0.45 2.85
以安全之浆,撑发展之舟。21.1.122021年1月 12日星 期二4时44分40秒21.1.12
谢谢大家!

旅游容量测算资料解读

旅游容量测算资料解读

旅游容量测算资料目录旅游规划指标选取指南 (2)经济型酒店需求量测算方法初探 (9)我省国内旅游抽样调查测算过程及方法简介 (21)餐饮业会计计算公式 (24)湫水大峡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31)第一章总则 (31)第二章总体规划 (32)第三章专项规划 (37)第四章实施规划的对策及措施 (62)第五章附则 (63)合肥城镇密集区范围内商业功能区布局分析 (64)瑞安市高楼杨梅生态观光园总体规划 (69)第一章基本情况 (69)第二章风景资源与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75)第三章规划依据 (78)第四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79)第五章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预测 (90)第六章游览线路规划 (94)第七章植物景观规划 (95)第八章保护工程规划 (98)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01)第十章基础设施工程规划 (107)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开发建设顺序 (118)第十二章效益评价 (124)第十三章项目可持续发展与规划实施政策措施 (130)浙江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日期:2011-01-05 11:00:37 (134)旅游规划指标选取指南一、旅游容量测算旅游容量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

对于一个旅游区来说,日空间容量与日设施容量的测算是最基本的要求。

1、日空间容量日空间容量的测算是在给出各个空间使用密度的情况下,把游客的日周转率考虑进去,即可估算出不同空间的日空间容量。

例如:假设某游览空间面积为Xi平米,在不影响游览质量的情况下,平均每位游客占用面积为Yi平米/人,日周转率为Zi。

则该游览日空间日容量为:Ci=Xi×Zi/Yi(人)旅游区日空间总容量等于各分区日空间容量之和,即:C=∑Ci=∑Xi×Zi/Yi2、日设施容量日设施容量的计算方法与日空间容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类似。

例如:假设一个影剧院的座位数为Xi,日周转率为Yi,则日设施容量为Ci=Xi×Yi旅游区日设施总容量为:C=∑Ci=∑Xi×Yi其中旅游接待设施,如宾馆、休疗养院的日间系数建议为0.4。

旅游地理学:第6章 旅游容量

旅游地理学:第6章 旅游容量


完全游道法容 量
6200÷5×9÷2×70%=3906(人次)
考 答
不完全游道法 容量
6200÷5×9÷(2+1.5)×30%=957(人次)

合计
3906+957=4863(人次)
(三)瓶颈容量计算法
适用对象
所有游人都必须要游览某一景点的旅游区 将该景点的游人量作为该景区的日旅游容量
测算模型
旅游日容量
如果上述4个容量都有测算值的话,那么一个旅 游区的容量应该是生态容量、社会心理容量、空间 容量与设施容量之和三者中的最小值。
第三节 旅游容量的应用
一. 旅游饱和与超载 二. 超载旅游地的分流措施
一. 旅游饱和与超载
旅游饱和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 限容量
旅游超载
旅游地超出极限容量值
三. 旅游地日设施容量测算
旅游设施 容量
旅游地各种旅游设施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
C
Ci
X i • Yi
旅游 设施 容量
C 旅游日设施容量
Xi i设施容纳的游人量 i设施的周转率
Yi 《旅游规划通则》建议旅游宾馆、休(疗)养院的 周转率取0.4
四. 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测算
旅游 生态 容量
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地容纳旅游活动量的限定值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0.5-1 ㎡/人 2-5 ㎡/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文化遗址类景区
空间类型
遗址核心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2.5-10 ㎡/人
游步道 1-3 ㎡/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专题5:旅游容量共52页文档

专题5:旅游容量共52页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专题5:旅游容量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容量 资源空间面积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
旅游地设 施容量
旅游地各种旅游设施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
旅游地生 态容量
又称环境生态承载力,包括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和 生态承载力两个方面。环境承载力指旅游地环境所能容 纳的最大游人数。生态承载力指旅游地生态保持平衡所 能容纳的最大游人数。
旅游地社 会心理容

又称心理承载力,包括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承载 力和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心理承载 力指旅游目的地居民在心理感知上所能接受的旅游者数 量。旅游者心理承载力指旅游者旅游时在不影响感受质 量的情况下所能容忍的拥挤程度。
模型 基本空间标准=旅游区游览面积(长度) ÷合理游人数
就旅游者对于同一利用场所的拥挤与否和满意程度的 获得途径 多次调查得出。然后将其运用到同类型场所的规划与
管理中。
参考指标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基本空间标准 主要旅游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刘振礼整理)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基本空间标准
场所 游道 一般景点 浴场沙滩 针叶林地 森林公园 草地公园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5 古典园林类景区示例
古典园林类景
空间类型

颐和园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游步道 0.8-2 ㎡/人
其他区域 >60 ㎡/人
(二)周转率
定义
某一旅游区每日平均接待游客的批数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生态容量 旅游经济发展容量 旅游的地域社会容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空间尺度相联系的容量
旅游的心理 容量
游客于某一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 活动质量的情况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 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旅游的资源
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情况下,一定时间内
4~7m/人
300㎡/人 5㎡/人
80㎡/人 100㎡/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1 文物古迹类景区示例
文物古迹类景区
空间类型
核心景区 洞窟等卡口 游步道
八达岭长城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1-1.1㎡/人


故宫博物院
龙门石窟 敦煌莫高窟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0.8-3㎡/人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0.5-1 ㎡/人 2-5 ㎡/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2 文化遗址类景区示例
文化遗址类景区
空间类型
遗址核心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2.5-10 ㎡/人
游步道 1-3 ㎡/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3 古建筑类景区示例
定义
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间段内,其自然 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 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 。
容旅 量游 体容 系量
旅游地空间容量 旅游地设施容量 旅游地生态容量
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
目的地居民心理容量 游客心理容量
旅游地空
又称旅游地资源容量,指在一定时段内,旅游地的
容量
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的生态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
容量
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的经济
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程度决
发展容量 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旅游地的地
旅游接待地区的当地居民可以承受的游客数
域社会容量 量。
旅游合理容量和
旅游极限容量即最大的旅游承受能力;旅游合理容量
基本空间标准 5~10m/人 100~200㎡/人 5~10㎡/人 5000~3300㎡/人 660~500㎡/人 ﹥140㎡/人
场所 主要景点 浴场海域 专用浴场 阔叶林地 疏林草地 城镇公园
基本空间标准 50~100㎡/人 10~20 ㎡/人
﹥20㎡/人 2500~1250㎡/人
500~400㎡/人 330~50㎡/人
场所 山地旅游区 中国古典园林
动物园 滑雪场 射箭场 狩猎场
主要旅游场所的基本空间标准
基本空间标准
40~60㎡/人 20㎡/人 25㎡/人 200㎡/人 230㎡/人 3.2h㎡/人
场所 海滨浴场
森林公园游道
植物园 溜冰场 钓鱼场 牧场、果园
基本空间标准
水域:15-20㎡/人 沙滩:10-20㎡/人
第六章 旅游容量
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 第二节 旅游容量的量测 第三节 旅游容量的应用
第一节 旅游容量的概念体系
一. 教材定义 二. 国标定义
一. 教材定义
内涵
旅游容 量的概 念体系
旅游容量是一个概念体系,根据属性可分为基本容量和
非基本容量两大类
旅游心理容量
基本 容量 旅 游 容 量 非基本容 量
古建筑类景区
空间类型
黄鹤楼、永定土楼 人均空间承载指标
核心景区 1-3 ㎡/人
其他区域 >2.5 ㎡/人
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2014,国家旅游局)
表A.4 古街区类景区示例
古街区类景 区
周村古商城
空间类型 核心景区 其他区域 保护建筑 游步道
人均空间承载 2-5 ㎡/人 1-2 ㎡/人 0-30 人/栋 2-5 ㎡/人 指标
第二节 旅游容量的量测
一. 旅游容量测算涉及的指标 二. 旅游地空间容量的测算 三. 旅游地设施容量的测算 四. 旅游地生态环境容量的测算 五. 旅游地社会心理容量的测算 六. 旅游地综合容量的测算
一. 旅游容量测算的指标 (一)基本空间标准 (二)周转率
(一)基本空间标准
定义
又称单位规模指标,是指单位利用者(人或人使用的 载体)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 。
景点旅游容量是指游客活动基本单元(景点)的容纳 能力;景区旅游容量是区内各景点的容量与景点间道路容 量之和;旅游地容量指各景区旅游容量同景区间道路容量 之和;区域旅游容量是区域内各旅游地容量之和。
二. 国标定义
概述
2003年颁布的国标《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 “附录A”中,对旅游容量(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进行了界定 。
旅游极限容量 即旅游最适容量、旅游最佳容量。
既有旅游容量和 期望旅游容量
既有容量是目前具有的接待容量,又称实际旅游容量、 以开发旅游容量;期望旅游容量指旅游地在未来某时可能 达到的容纳旅游活动能力,也称规划旅游容量。
与旅游活动的空 间尺度相联系的
容量概念
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的排列,是景点旅游容量、景区 旅游容量、旅游地容量、区域旅游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