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doc

合集下载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说明及示例-文档资料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说明及示例-文档资料
项目评价依据
卫生间 (10)
评价内容 干式工法地面 集成管线和吊顶
厨房 (10)
干式工法地面 集成管线和吊顶
管线与支撑体分离 (12)
BIM应用(4)
电气管、线、盒与支撑 体分离
给(排)水管与支撑体 分离
采暖管线与支撑体分离 设计阶段
评价要求
70%≤应用比例<90% 应用比例≥90%
70%≤应用比例<90% 应用比例≥90%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 率计算说明及示例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住宅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2017年08月04日
提纲
1 2 3
提纲
1 2 3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 2017年2月22日 京政办发[2017]8号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分表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评价分值
外围护墙 (22)
非砌筑★
墙体与保温、装饰一体 化
内隔墙 (22)
非砌筑★
墙体与管线、饰面一体 化
全装修(10)★
公共区域装配化装 修
(10)
干式工法地面 集成管线和吊顶
应用比例≥80% 50%≤应用比例<80%
应用比例≥80% 应用比例≥50% 50%≤应用比例<80% 应用比例≥80%
建筑的实施意见》 ➢ 2017年5月22日 京装配联办发[2017]2号
《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2017年工作计划》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装配式建筑实施标准
装配式建筑应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的相关标准,同 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装配率应≥50% 2.预制率应符合以下标准:

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计算书(采用广东省标准计算参考格式)

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计算书(采用广东省标准计算参考格式)

XXX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计算书(采用广东省标准计算参考格式)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人:校对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审核人:专业审定人: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 (XX)二、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 (XX)三、装配率的详细计算 (XX)四、结论 (XX)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位于XXX市区,共有栋塔楼,其中栋实施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其中:栋塔楼建筑高度米,单体建筑面积平方米;栋塔楼建筑高度米,单体建筑面积平方米。

项目总平面效果图(项目总平面效果图对实施装配式建筑范围图示)二、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一)本项目装配率实施情况本项目装配率为(按栋分开填写):。

其中,Q1主体结构得分;Q2围护墙和内隔墙得分;Q3装修和设备管线得分;Q5细化项得分;Q6鼓励项得分;装配率不低于50%。

(二)装配式建筑评分表1.1 X栋BIM三维模型图(带装配式说明)X 栋装配式建筑BIM 模型及图例1.2 X 栋装配式建筑评分表:2.1 X栋BIM三维模型图(带装配式说明)(X栋BIM三维模型图)2.2 X栋装配式建筑评分表:(X栋装配式建筑评分表)(三)本项目主体结构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3.1 本项目X栋主体结构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共种。

(如:预制剪力墙、预制柱、预制楼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段、预制梁、预制空调板等)3.2 本项目X栋主体结构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共种。

(如:预制剪力墙、预制柱、预制楼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段、预制梁、预制空调板等)(四)本项目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4.1 本项目X栋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共种。

(如:预制外墙板、轻质内隔墙等)4.2 本项目X栋围护墙和内隔墙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种类有,共种。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制造基地预先制作好建筑构件或装配好的建筑模块,然后运至现场进行安装和拼装的建筑方式。

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江苏省的发展,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本文将对该条例进行详细介绍,内容约1200字。

一、总则:二、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计算方法: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建筑项目的总预制装配量与总建筑量之比进行计算。

装配式建筑的总预制装配量包括建筑构件的预制量和建筑模块的装配量。

1.建筑构件的预制量计算方法:建筑构件的预制量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工艺和预制工厂生产能力进行计算。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每个构件的数量和规格,施工工艺应清晰地表述构件的加工流程和材料的消耗量。

预制工厂生产能力是指预制工厂一定时间内生产预制构件的能力,一般以每月能生产的构件数量来衡量。

2.建筑模块的装配量计算方法:建筑模块的装配量根据施工图纸和拼装工艺进行计算。

施工图纸中应明确每个模块的数量和规格,拼装工艺应清晰地表述模块的拼装流程和装配时间。

装配时间是指将模块从预制工厂运至施工现场并完成拼装的时间。

三、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要求:1.2024年底前,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30%。

2.2025年底前,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40%。

3.2030年底前,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不低于50%。

四、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考核和奖惩措施:为推动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提高,该细则设立了考核和奖惩措施。

1.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考核:每年底,相关行政部门将对各装配式建筑项目的预制装配率进行考核。

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质量等级的依据。

2.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奖励:预制装配率达到或超过规定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将获得相应的奖励,奖励内容包括财务奖励和荣誉称号等。

3.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的惩罚:未达到规定要求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将受到相应的惩罚措施,惩罚内容包括罚款、暂停项目资金拨付和取消工程竣工验收等。

国家及其各地预制率,装配率计算规范标准汇总

国家及其各地预制率,装配率计算规范标准汇总

国家及各地预制率、装配率计算标准汇总2017-03-18 兰狐狸摘自中天施工技术阅 714 转 15转藏到我的图书馆微信分享:QQ空间QQ好友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推荐给朋友预制率、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政府制定装配式建筑扶持政策的主要依据指标。

然而现阶段其状况却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预制率、装配率、预制装配率、预制化率、标准层混凝土的预制率、结构构件的预制率多种名称都在使用。

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名词(指标)的概念到底是什么?预制率计算含不含非承重内墙?单体建筑的装配率该如何计算?钢、木等材料算不算“预制”建材?预制率高些好?还是低一些更科学?“三板”应用项目预制率能达到多少?装配式建筑政策该依据什么指标制定?为了解决些问题,我们首先从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说起。

▲ 不同概念名称的提出时间表█ 国标《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5 给出定义:预制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适用)不低于20%●混凝土体积计算比较繁琐,不便于核查。

●部分专家有不同看法:非承重内隔墙、裙房、地下室等部分混凝土体积是否参与计算?钢结构、木结构建筑是否也应提出预制率指标?装配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实际评价规则中,不含已经计算预制率的构件)不低于50%●装配率计算只针对单独构件或建筑部品,未提出单栋建筑的装配率计算方法(分6类,各部位装配率均大于50%,视同建筑整体装配率大于50%)。

●参与预制率计算的构件,是否仍参与装配率计算?●是否需要引入权重?(从评分规则来看,是有权重的)█ 深圳预制率不低于15%●针对标准层计算。

●非承重内隔墙纳入计算,但计算体积时需乘系数0.5。

●非承重内隔墙部分计算体积比时,上限不超过7.5%。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条文解读及应用说明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条文解读及应用说明

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条文解读及应用说明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装配构件的重量与整个建筑结构重量之比。

装配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对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进行解读和应用说明。

方法一:按构件数量计算装配率装配率=装配构件的总数量÷所有构件的总数量这种方法是装配率计算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通过统计所使用的装配构件数量和总构件数量,计算出装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构件类型单一、数量可直接统计的情况。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0块装配墙板,而总共需要使用1500块墙板,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0/1500=0.67,即67%。

方法二:按构件重量计算装配率装配率=装配构件的总重量÷所有构件的总重量这种方法是按照构件的重量比来计算装配率。

通过获得装配构件和所有构件的总重量,计算出装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构件重量相差较大的情况。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吨的装配构件,而总共需要使用150吨的构件,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150=0.67,即67%。

方法三:综合计算装配率装配率=∑(各构件的数量×构件的装配率)÷所有构件的总数量这种方法是综合考虑各个构件的数量和构件的装配率来计算装配率。

通过统计各个构件的数量和构件的装配率,并按比重计算出装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构件类型多样、数量繁多的情况。

比如,一些装配式建筑使用了1000块装配墙板(装配率为80%)、500块装配楼板(装配率为60%),而总共需要使用1500块墙板和600块楼板,则该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为(1000×0.8+500×0.6)/(1500+600)=0.71,即71%。

应用说明:1.装配率是评价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衡量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程度和工程质量。

2.装配率的计算需要准确统计装配构件的数量和重量,确保计算结果准确可靠。

3.装配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上海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上海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附件: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 计算细则(试行)
一、一般规定 (一)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或装配率,应在建筑工程设 计文件中详细列明。 (二)本《计算细则》适用范围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竹木结构等结构类型,涵盖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

—9 —
3) 集成式墙体比例
建筑单体集成式墙体墙
建筑单体所有墙体墙线
线总长度 总长度
4) 建 筑 单 体 采 用 集 成 式 楼 板 的 总 面 积 集成式楼板比例 建筑单体全部楼板总面积
5) 组合成型钢筋制品比例
建筑单体中组合成型钢
筋制品的总重量
建筑单体全部钢筋的总
重量
6) 定型模板比例
建筑单体中定型模板的
—2—
表 2 剪力墙结构的构件权重和修正系数
序数 构件类型 权重系数
1
墙体
0.60
2

0.08
3
楼板
4
楼梯
0.24 0.02
5
凸窗Βιβλιοθήκη 0.026阳台板
7
空调板
0.02 0.01
8
女儿墙
0.01
预制形式
全截面预制墙
双面叠合墙 单面叠合墙 全预制梁
叠合梁 全预制板 免模免支撑板 免模板 全预制
全截面预制墙
二、建筑单体预制率计算 建筑单体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 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0.000 以上主体结 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 用量的比率。其中,预制构件包括以下类型:墙体(剪力墙、 外挂墙板)、柱/斜撑、梁、楼板、楼梯、凸窗、空调板、阳 台板、女儿墙。 建筑单体预制率可按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其中,混凝 土结构可按方法一或方法二进行计算,钢结构、钢-混凝土组 合结构、竹木结构可按方法二进行计算。 (一)对于建筑单体仅为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其单 体预制率可按方法一(即,沪建交联[2013]1243 号文中公式) 进行计算。 —1—

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

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

装配式住宅结构设计要点(含预制率、装配率计算)预制率和装配率目前除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对装配率做了统一规定外,上海、江苏、北京、成都、深圳、湖南、湖北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针对当地的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

但在纳入预制率(装配率)计算的构件范围以及各类构件预制率(装配率)的折算比例方面都有所差别。

以上海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为例,预制率是指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木结构等结构类型的装配式建筑±0.000 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比率。

规范列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一预制率=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现浇混凝土体积)计算方法二预制率=∑(构件权重×修正系数×预制构件比例)×100%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上海地区计算范围为室外地坪以上,以每栋单体建筑为计算单元。

2.上海地区预制构件范围仅包含主体结构和外墙围护结构,幕墙、石材、石膏板等非混凝土预制构件不计入预制率,内墙填充墙不计入预制率。

3.方法一仅用于混凝土结构,方法二可用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装配式住宅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均可。

装配率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建筑单体装配率 = 建筑单体预制率+ 部品装配率+ 其他部品装配率= ∑(部品权重× 部品比例)×100%其中,“部品”指预制内隔墙、单元式幕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集成管道井、集成排烟道。

“其他”指结构与保温一体化、墙体与窗框一体化、集成式墙体、集成式楼板、组合成型钢筋制品。

装配式结构体系选型制约预制结构体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筑高度,按照现有规范的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装配整体式房屋有最大适用高度限值。

二是建筑保温形式,常见的保温形式有夹心保温、内保温和外保温,设计时应考虑各类保温形式的特点及使用材料进行选择。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现场生产建筑构件,然后将其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方法。

其中,装配率是指建筑的构件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比例。

计算装配率的细则如下:1. 计算方式:装配率 =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总重量 / 建筑的总重量。

可以根据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计算装配率的方式,比如可以按照构件的数量、面积或体积进行计算。

2. 总重量的确定:建筑的总重量包括所有构件的重量以及其他结构材料的重量。

需要根据建筑设计图纸或施工方案,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并加总得到建筑的总重量。

3.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确定:装配式建筑构件包括墙板、楼板、梁柱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建筑项目确定使用哪些构件进行装配式建造。

4.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重量确定:根据装配式建筑构件的设计图纸或产品规格,确定每个构件的重量。

可以通过施工单位提供的构件重量数据或实测得到。

5. 特殊构件的处理:如果建筑中包含一些特殊构件,比如玻璃幕墙、钢结构等,可以将这些构件单独计算装配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将其纳入建筑的总重量进行计算。

6. 装配率的解读:装配率可以反映一个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水平。

如果装配率较高,说明建筑采用了较多的装配式建造构件,具有较高的装配率。

相反,如果装配率较低,说明建筑中采用了较少的装配式建造构件,装配率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装配率只是评估一个建筑项目的装配式建造水平的一个指标,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施工工期、成本、质量等。

此外,装配率的计算也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是建筑行业追求高效、环保、节能的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可以将建筑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集成化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装配式建筑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污染和废弃物产生,对环境友好。

在装配式建筑中,装配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够反映建筑中采用装配式构件的比例。

装配率的计算细则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和设计团队评估装配式建筑的程度,并调整设计和施工策略,以更好地满足项目的要求。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说明及示例--2017-08-04

北京市装配式建筑项目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说明及示例--2017-08-04

地上27层,地下2层
一级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8度(第一组,III类场地) 二级 HRB400,Q235B
DESIGN 项目设计介绍
II 结构设计依据
标准名称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装配式建筑实施标准
装配式建筑应严格执行国家及本市的相关标准,同 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装配率应≥50%
2.预制率应符合以下标准: 建筑高度≤60米时,预制率应≥40% 建筑高度>60米时,预制率应≥20%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装配式建筑实施标准
3. 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预制率和装配率的 要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对预制率不做要求,装配率应满
DESIGN 项目评价依据
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
【说明】
预制率最低指标选择的界限是建筑高度—60m 建筑高度是指建筑±0.000标高至建筑檐口标高,与女儿墙、建筑 屋面构架、屋面局部突出物等高度无关 建筑±0.000标高 泛指建筑室外地坪以上首层建筑地面标高的部位 缺少的评价内容—q项取值范围 是建筑不存在的功能,不是没做的评价项内容 如:在学校教学楼中,无厨房这种建筑功能,则q=10;卫生间没有 采用干式工法地面,则该项评分为 0,但不能在“q”中扣除该项分 数
足相关的规定。 4.水平构件采用预制(叠合)构件或免支模现浇楼盖做法 的应用比例应≥70%。— 该比例是指投影面积比 5.对于主楼带有裙房的建筑,当裙房规模较大时,主楼和 裙房可分别按不同的单体建筑进行计算和评价,主楼与裙 房可按主楼标准层正投影范围确认分界。— 建筑功能、结构

装配率计算书

装配率计算书
应用比例
1~2F
87%
3~9F
10F
机房层
0
0
总计
预制率计算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评价附表
评价项
评价要求
规定
分值
实际分值
规定应
用比例
设计应用比例
主体结构(Q1)(50分)
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竖向构件
20%≤应用比例≤80%
V1a
V
q1a
15~30*
附计
算书
附计
算书
441%
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楼(屋)盖构件
70%≤应用比例≤80%
A1b
A
q1b
10~20*
13
附计
算书
附计
算书
773%
围护墙和内隔墙(Q2)
(20分)
非承重围护墙非砌筑
应用比例≥80%
A2a
Aw1
q2a
5
0
附计
算书
附计
算书
441%
围护墙、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
50%≤应用比例≤80%
A2b
Aw2
q2b
2~5*
3
附计
算书
附计
算书
660%
内隔墙非砌筑
装配率计算书(总5页)
**
装配率计算书
1.预制构件种类及分布表
子项名称
结构类型
地上层数
预制构件类型
预制构件范围
1#楼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10
预制外剪力墙
3~10层
预制楼板
2~10层
预制空调板
2~10层
预制楼梯
1~10层
预制外围护墙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统计表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统计表
木骨架组合外墙
玻璃隔断
木隔断墙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
合计X2
合计Y2.3
Z3= X3/Y3×0.3
集成式卫生间
装配式吊顶
楼地面干式铺装
装配式墙板(带饰面)
装配式栏杆
合计X3
合计Y3
创新加分项S
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
标准化的居住户型单元和公共建筑基本功能单元
0.5%
预制装配率
=Z1+Z2+Z3+S
注:1.如有其他构件可自行增设。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统计表
技术配置选项
项目实施情况
面积
对应部分面积
权重
比值
主体结构预制构件Z1
木柱
0.4
Z1= X1/Y1×0.4
木支撑
木质承重墙
正交胶合木墙体
木梁
木楼面
木屋面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楼板
木楼梯
合计X1
合计Y1
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Z2
玻璃隔断
0.3
Z2= X2/Y2×0.3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
1%
总计不超过5%
标准化门窗
0.5%
设备管线与结构相分离
0.5%
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
绿色建筑二星
0.5%
绿色建筑三星
1%
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应用
0.5%
隔震减震技术集成应用
0.5%
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
1%
工业化施工技术集成应用
工地预制围墙(道路板)
0.5%
封闭式板式木组件
0.5%
预制空间模块木组件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计算细则20181212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计算细则20181212

·宁波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与预制率计算细则(征求意见稿)2018.11前言根据《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6〕7 号)、《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甬政办发〔2017〕30 号)、《宁波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8-2025年) 等相关文件及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XX细则》立项要求,开展了本细则编制工作。

细则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2017细则》试行的实施情况和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宁波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修订定了本细则。

本标准共分为5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本细则共包括6个章节,主要技术内容包含: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预制率计算方法、预制外墙外表面积比计算方法与预制外墙建筑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细则由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宁波工程学院等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宁波工程学院。

(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B806办公室;邮编:315211)。

本《细则》的制定体现了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推进方向:(1)推行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协同施工;(2)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3)推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4)大力发展钢结构。

同时本细则的制定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认真总结宁波地区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基础上而制定。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宁波工程学院宁波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中心宁波分中心华聪建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市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中淳高科桩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4)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5)4 装配率与预制率计算 (6)4.1 装配率计算 (6)4.2 预制率计算 (10)4.3 计算规定 (11)5 预制外墙外表面积比计算 (13)6 预制外墙建筑面积计算 (16)1.0.1为统一装配率和预制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细则。

上海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

上海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
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单体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细则
一、一般规定
(一)本《计算细则》适用范围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竹木结构、组合结构等结构 类型,涵盖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框架-支撑结构等结构体系。
(二)当单体建筑因结构缝分隔出的两个及以上结构单元采用不同结构体系(类型)时, 可按整个单体建筑计算预制率、装配率,也可先按单一结构体系(类型)计算出各结构单元 预制率、装配率,再根据各结构单元地上建筑面积加权平均。加权平均后单体预制率或装配 率指标需满足上海市现行相关文件要求,且由结构缝分隔出的各结构单元预制率分别不得低 于 20%或装配率分别不得低于 40%,
⑦在计算本公式中的“构件总体积”时,可将砌筑外围护墙体中面积大于等于 1 ㎡的门窗洞口扣除(表 2 中的“通高窗”除外);本公式中其他墙体在进行“体积”计算时,分子分母同时不扣除门窗洞口; ⑧本公式中,板类构件进行体积计算时,面积大于等于 1 ㎡的洞口在分子分母中均应扣除; ⑨本公式体积计算中,围护性幕墙体系、通高窗按 200mm 厚墙体计算;在本公式的预制构件体积计算时, “通高窗”的长度计算至窗边,高度取为下一层的梁顶至上一层的梁底。
制,则分母不计入相应构件体积;若防震缝两侧墙体、女儿墙预制,分子分母可同时计入相应构件的体积,
构件修正系数参照墙体取用;
⑤本公式中的“体积”(预制构件体积、构件总体积)指构件的外轮廓体积,包括在工厂与预制构件一体化 集成的保温层、减重块、空心部分的体积;叠合构件的“预制构件体积”包括叠合现浇层部分;“免模免撑 现浇板”及“免模现浇板”在计算预制构件体积时,楼板厚度取为包括现浇层的整体厚度; ⑥当单体建筑的受力构件主体为混凝土、少量为钢结构时仍可采用方法一计算,此时钢结构构件按照构件 外包轮廓体积参与计算,具体计算原则为:钢构件外包轮廓体积=截面外包轮廓面积(对于如下几种截面, 外包轮廓面积指图中的虚线轮廓面积)×构件长度;当单体建筑的受力构件主体为钢结构、竹木结构等时, 采用方法二计算;

天津市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天津市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附件天津市装配整体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本细则适用于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单体建筑(混合结构按照津建科〔2015〕543 号文件中钢结构的有关规定执行)。

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预制装配率(K)以单体建筑的标准层为计算单位,装配整体式建筑标准层预制装配部位应一致,不一致的楼层视为另一标准层。

预制装配率的计算不含国家及本市相关标准明确规定的结构底部加强区和屋顶层。

2预制装配率(K)由预制率(K i)和装配率(K2)组合而成,即:K= K+ K2其中:预制率K i ----- 标准层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占标准层混凝土构件总体积的百分比。

单体建筑存在多个标准层时,应先分别计算每个标准层混凝土构件预制率(q),再按各标准层层数加权平均计算预制率(K i)。

每个标准层混凝土构件预制率(q)计算详见表1-1 ;预制率(K)计算详见表1-2。

装配率K2――采用装配式工艺的非结构受力构件、建筑部品、一体化施工方式,占同类构件、部品、施工方式总量的百分比。

装配率(K0计算详见表1-3表1-1第()标准层混凝土构件预制率(q)计算表2、表中各类构件方量、单项构件预制率、构件预制率等均为单一标准层一层的数值;注:1、本表中q为单一标准层的构件预制率,单栋建筑应按标准层的数量分别制表,其预制率K i按表1-2加权平均计算;3、表中结构计算标准层面积不含保温;4、表中板包含楼板、空调板、阳台板等水平构件;5、当采用叠合楼板时底板应按预制板计算。

表1-2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预制率(K i)计算表注:1、单体建筑预制率(标准层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K 1 n iX i 2 n xq nN 72、各标准层总层数N" + n2 + ? + n n表1-3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率(&)计算表注:1装配比例是指单项装配部件中采用预制装配式工艺的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比;2、土建装修一体化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含全专业的装修设计内容,并应功能合理、构造规范;3、集成式厨房: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卫生间;4、预制栏板、护栏:指在建筑低窗台、开敞阳台、楼梯、露台、屋顶、室内平台等临空部位作为安全防护用的栏板及栏杆。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试行)》
注: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中屋顶以上塔楼部分不列入计算范围。 2.设有商业裙房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若裙房部分采用现场浇筑施 工,则在建筑主体平面外的裙房部分不列入计算范围。
1.4 装配式建筑应进行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饰装修一体化设 计和建造,实现建筑全装修。 2、预制装配率计算细则 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2.1.1 计算公式 预制装配率= i Zi S
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钢筋陶粒混凝土轻质墙板等装配式内隔墙 板。 (3)工业化内装部品为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部品构件,包括集 成式卫生间、集成式厨房、装配式吊顶、楼地面干式铺装(成品地板 干式铺装、架空地板) 、装配式墙板(带饰面)及装配式栏杆等。 装配式木结构构件类型说明 (1)主体结构预制构件包括: 竖向构件:木柱、木支撑、木质承重墙、正交胶合木墙体等; 水平构件:木梁、木楼面、木屋面、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楼板、 木楼梯等。 (2)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为非承重构件,包括 装配式外围护构件:玻璃幕墙、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木骨 架组合外墙等; 装配式内围护构件:玻璃隔断、木隔断墙、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 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墙板等装配式内隔墙板。 (3)工业化内装部品为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部品构件,包括集 成式卫生间、集成式厨房、装配式吊顶、楼地面干式铺装(成品地板 干式铺装、架空地板) 、装配式墙板(带饰面)及装配式栏杆等。 2.3 计算说明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按体积 计算,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及装配式组合结构(含模块建筑) 中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竖向构件按表面积计算,水平构件按投影面积计
制装配率增加 1%。 (3)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应用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设计,并达到综合 节能率 85%,预制装配率增加 0.5%。 隔震减震技术集成应用,预制装配率增加 0.5%。 以 BIM 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 全过程应用 BIM 信息化技术,预制装配率增加 1%。 工业化施工技术集成应用 采用装配式铝合金组合模板,实现墙面免抹灰工艺,预制装配率 增加 0.5%。 采用工厂加工钢筋制品,现场组装,实现钢筋配送的工艺,预制 装配率增加 0.5%。 施工现场采用预制装配式围墙或道路板,实现现场临时设施构件 装配化,预制装配率增加 0.5%。 采用“封闭式板式木组件” 、 “预制空间模块木组件” 预制装配率 各增加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计算
预制装配率是指预制部分的工程量占总量的比,不仅包含主体结构部分,还包含围护、装修等,下面下面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介绍以供参考。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计算公式
预制装配率
Z1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构件的预制装配率整栋建筑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体积之和/整栋建筑对应混凝土总体积之和。

Z2为内外围护构件的预制装配率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表面积之和/整栋建筑全部内外围护构件表面积之和。

Z3为工业化内装部品的预制装配率=工业化内装部品投影面积或表面积之和/整栋建筑全部建筑部品投影面积或表面积之和。

S为集成应用加分项,视具体情况计算。

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型号式有所变化时,计算公式中的系数会略有变化。

2、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木结构及装配式组合结构(含模块建筑)计算公式
预制装配率
Z1为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的预制装配率=预制构件表面积或投影面积之和/整栋建筑对应构件表面积或投影面积之和。

Z2为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的预制装配率=装配式内外围护构件表面积之和/整栋建筑全部内外围护构件表面积之和。

Z3为工业化内装部品的预制装配率=工业化内装部品投影面积或表面积之和/整栋建筑全部建筑部品投影面积或表面积之和。

S为集成应用加分项,视具体情况计算。

3、集成应用加分项S的取用
由于装配式建筑将列入目标任务考核、省级示范工程创建等工作中,以及对相关项目的政策支持,鼓励项目多各种新技术,并给予加分。

(1)采用标准化、模块化、集约化设计,实现“少规格、多组合”的目标。

①标准化的居住户型单元和公共建筑基本功能单元数量(如写字楼的标准办公间、酒店的标准间、医院的标准病房、学校的标准教室等)利用率超过总数量的70%,预制装配率增加1%。

②标准化门窗数量超过总数量的70%,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③公用设备管线集中设置管道井或管线架空层,同时设备管线与结构相分离,实现设备管线的持续更新改造,预制装配率增加0.5%。

(2)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

①按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设计并取得绿色二星设计标识证书,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②按绿色建筑三星标准设计并取得绿色三星设计标识证书,预制装配率增加1%。

(3)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集成应用。

①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按照被动式超低能耗技术设计,并达到综合节能率85%,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②隔震减震技术集成应用,预制装配率增加0.5%。

(4)以bim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集成应用。

全过程应用BIM信息化技术,预制装配率增加1%。

(5)工业化施工技术集成应用。

①采用装配式铝合金组合模板,实现墙面免抹灰工艺,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②采用工厂加工钢筋制品,现场组装,实现钢筋配送的工艺,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③施工现场采用预制装配式围墙或道路板,实现现场临时设施构件装配化,预制装配率增加0.5%。

④采用“封闭式板式木组件”、“预制空间模块木组件”预制装配率各增加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