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

发表时间:2009-05-27T11:16:52.810Z 来源:《新学术论坛》2009年第5期作者:姜支高

[导读]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

摘要:“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这个丰富的现实资源,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学到更多,学会更多,是语文教育中的一项重大突破。本文主要根据现代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几种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阐述了生活资源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活语文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母语,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十分有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所谓教材只是例子,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后,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举一反三,才能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得到提高。

一、利用课外阅读,促进学生语文积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的阅读才能明白语文中的奥秘。而相对于有限的教材来讲,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练习的一项主要内容。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问语文学得好的人,大多都是课外看书看得比较多的人。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如对五六年级的要求是“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分量很大,也是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不能靠老师的强制来完成。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那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必须与课堂阅读教学相结合。因此,布置的内容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课前布置阅读。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相仿,相反或相关的内容,往往容易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教《种一片太阳花》前,指导学生读有关介绍太阳花的书籍、文章,使他们对花有一定的了解,并在课内提供机会,让学生把课外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介绍。这样,课文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激起他们更大的课外阅读热情。

2、课后推荐读物。引导学生把课内所学之法及时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以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冰心的《忆读书》,巴金的《鸟的天堂》后,分别推荐学生借阅这些作家的有关文集。这是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指导他们在学了有关课文后,寻找类似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以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3、读后展示成果。为了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我注意课外阅读的反馈,给学生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举办手抄报比赛、故事会、演讲赛等活动,评选“故事大王”、“背诗大王”、“读书能手”等。这些活动,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与激励,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挖掘生活资源,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生活中有语文,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那往往是因为学生脱离了现实生活,苦于无话可写。其实,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其触角可以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学生都能汲取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作文正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的。因此,我常常把课外练习的设计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和家长、朋友一起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并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学生在直接地接触社会,感受缤纷的社会生活后,作文才言之有物,习作水平才能提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索取写作素材的重要手段。要解决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给学生创设活动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寓作文训练于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交际应用中学习作文。如春暖花开时,带学生到野外踏青,让孩子们在暖洋洋的春风吹拂下,在阵阵的油菜花香中,摘野花,挑马兰头,甚至吟诗作画;在天高云淡的金秋,带学生到菊花怒放的公园赏菊,去一片金黄的田野帮助劳动感受丰收的喜悦。平时,开展种植花草蔬菜,饲养小动物,做科学小实验等活动。即达到这些都可以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阅历。

三、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小学生总是有着超乎想象的活力和积极性,他们敢于犯错,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点,多让他们自己去参加各种实践。如让学生参加课题创作,在实际制作中,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经验;又如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让学生搜集劣质的产品说明书,进行分析,指出其漏洞,并帮助它改正;又如布置学生开展错别字大扫除活动,学生利用双休日,找到不少店名、招牌、广告牌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人员指出,讲述写错别字带来的危害,劝其改正。学生最喜欢“找碴”,对这一项课外练习,人人都兴致盎然。这项活动一举两得,学生的作业中错别字明显减少,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这一类课外练习在完成的过程中,往往既要使学生动口、动眼,也要让其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所以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跃跃欲试,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求学生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生活是一个普遍的学习资源,教者就应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资源,鼓励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生活,大胆实践,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学生头脑中的语言文字。

作者简介:姜支高,男,1957年9月生,小学高级教师,现为重庆市开县九龙山中心小学副校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