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辨证施护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文档 (3)
消渴病中医辨证护理常规消渴病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病机为禀赋不足,阴虚燥热,多与血瘀密切相关。
病位主要在肺、胃、肾。
主要指西医糖尿病。
一、护理常规【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简称三多一少。
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中风、雀目、疮痈等。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
【临证护理】1、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神志、血压、视力、舌脉、皮肤、口渴程度,进食量,血糖变化。
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测体重。
2、口渴时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可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大横等穴。
3、多食者可食新鲜蔬菜以增加饱腹感,宜食山药、木耳等益气养阴食品,适当增加运动量。
4、多尿,腰膝酸软者可用艾灸肾俞,关元,三阴交等穴。
5、注意用眼卫生,指导足部保健按摩穴位及方法,保持口腔、皮肤、会阴及足部卫生,防止感染。
【饮食护理】1、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年龄,体力活动程度,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物质的供应量。
2、注意饮食调护,平衡膳食,忌肥甘厚味之品,定时定量进餐。
【用药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反应。
2、胰岛素治疗者指导其胰岛素注射方法、存储方法、注射部位及不良反应。
3、中药汤剂宜偏温凉服用。
阴阳两虚患者宜温服。
【并发症护理】1、酮症:如出现神昏、烦躁不安、呼吸有烂苹果味、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及时报告医师,紧急配合处理。
2、低血糖:如出现大汗淋漓、饥饿、心悸、头晕等,及时给予糖果、饼干、果汁等口服或静脉推注50%GS,监测血糖。
【健康指导】1、调畅情志,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情绪。
2、坚持饮食、运动疗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运动方式3、遵医嘱用药,定期病情监测。
外出时携带诊疗卡及糖果、饼干。
4、慎起居,避免疲劳,顺应四时变化增减衣物,保持口腔、会阴等清洁卫生,注意足部自我按摩保健。
消渴的辩证施护
五、辨证施护
1、胃热炽盛,消耗水谷 (1)向病人说明饮食治疗的重要性,督促病人及家属格 执行并长期坚持饮食计划: ①认真控制主食量在300-400g/d,每日主食以粗粮为好。 ②用餐定时定量,如能少量多餐更佳,外出应携带必要的食 物。 ③消瘦者可适当增加蛋白质食物。 ④按规定进食仍感饥饿时,可给予水煮蔬菜充饥。 (2)经常检查病人是否按饮食计划进餐,并在治疗过程中 按实际效果作出必要的调整。 (3)观察体重变化,每周测体重1次,做好记录。 (4)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运动,以不感疲劳为宜。
消渴的辩证施护
一、定义:消渴是以多尿、多饮、多食、身体 消瘦,或尿中有甜味为主要表现。口渴多饮 为上消;善食多饥为中消;饮一溲为下消, 统称为消渴。
二、中医辨证常见证型
1、胃热炽盛,消耗水谷 [证候] 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消瘦无力。 2、肾阴亏虚,肾失濡养 [证候] 排尿次数及尿量均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 3、肌肤失养,脉络瘀阻 [证候] 肌肤焦枯,瘙痒。
4、肝失濡养
[证候] 视物模糊,眼红,眼胀,眼痛。
三、评估 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 2、胰岛分泌功能。 3、饮食及体重变化情况。 4、24h尿量、色、气味。 5、皮肤状况。 6、中医临床辨证,观察舌象、脉象。
四、一般护理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病室环境整洁,空气清新。 3、加强心理护理,给予精神安慰,保持情绪稳定。 4、保持规律的生活,适当运动。 5、给予高纤维、高热量、含碳水化合物油脂食物。 6、选择宽大、透气鞋袜,温水洗脚,防烫伤。 7、指导患者正确测血糖及尿糖、血糖仪使用方法,随时监 测血糖变化。 8、用药护理,应用降糖药注意有无低血糖表现,注射胰岛 素部位常更换,防注射部位组织硬化,脂肪萎缩。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相关推荐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行动所制定的计划类文书。
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气虚血瘀证:肢体麻木,如有蚁行感,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气短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畏风,易于感冒,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
(二)阴虚血瘀证: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小腿抽搐,夜间为甚,或灼热疼痛,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不欲饮,便秘,舌质嫩红或淡红,苔花剥少津。
(三)寒凝血瘀证:肢体麻木不仁,四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乏力,畏寒怕冷,尿清便溏,或尿少浮肿,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滑。
(四)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不止,常有定处,足如踩棉,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粘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粘滞。
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
(五)肝肾亏虚证: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甚者萎废不用,腰膝酸软,阳痿不举,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肢体麻木、挛急、疼痛1.观察四肢末端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有无破溃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观察疼痛发作的时间、性质、程度。
3.注意肢体及足部保暖,做好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溃疡及压疮的发生。
4.遵医嘱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治疗。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内分泌、脾、腰、足等穴。
6.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药液温度38~40℃,防止烫伤。
7.遵医嘱双下肢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8.遵医嘱穴位贴敷,取涌泉等穴。
9.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取足三里、地机、太溪、涌泉等穴。
10.遵医嘱艾灸,取地机、委中等穴。
(二)肢体痿软无力1.起居有时,避免劳累,卧床休息为主。
2.根据病情指导并协助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消渴病中医辨证施护及并发症护理_2022年学习资料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四倦怠乏力-3-起居有-进食补-病情稳定-遵医嘱-时,避-中益气-者适量 -艾灸-免劳累-类食物-动,循序-渐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五肢体麻木、疼痛、肢冷-进食活血化-给予足部中药-双下肢穴位-瘀食物-泡 以祛风通-络,活血通脉-按摩-遵医嘱耳穴-遵医嘱穴位-贴压-贴敷涌泉穴-耳穴埋豆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厨-四特色技术-个-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凉、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 止痛之剂。,水温以~℃为宜,时-间~分钟,严防烫伤(详见附景)-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 选择耳-穴(详见附录)。-可以-有痛的感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小时左右即可, 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小时,周为一疗程-详见附录-。-.中药保留灌肠:适用于消渴病合并肾脏损害者 遵医嘱选用解-毒泄浊之剂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艾灸: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足三-里、关元等穴位 -穴位按摩。-来屈肘
一饮食指导-≤食盐摄入量限制在天以内-限盐者不超过克-≤胆固醇摄入量<天-,脂肪占总能量心-≤ 白质占总能量的-厨-≤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
四、健康指导-肝胃郁热证:宜食开郁清热之品,-如苦瓜、黄瓜、-丝瓜、芹菜、-莲子、银耳等。-食 方:苦瓜山药烧豆腐、凉拌黄瓜、丝瓜炒蘑-菇等。-胃肠实热证:宜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如芦荟、马齿 、苦瓜、-朵等-麦、燕麦片等。食疗方:凉拌马齿苋、冬瓜炒竹笋、苦-丁-脾虚胃热证:宜食补脾清胃 之品,如山药、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鱼肉等。食疗方:山药芡实瘦肉饮等。-上热下寒证:宜食 上温下之品。如白萝卜、狗肉、党参、鲜-芦根等。食疗方:白萝卜汁等。
四、健康指导-阴虚火旺证:宜食滋阴降火之品,如甲鱼、老鸭、莲子、百合、-银耳、茼蒿、枸杞子、桑 等。食疗方:菊花茶、枸杞茶、银耳-莲子百合饮等。-.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之品,如瘦肉、蛋类 鱼肉、山药-等。食疗方:皮蛋瘦肉粥等。-阴阳两虚证:宜食温益肾阳、补肾滋阴之品,如牛肉、羊肉、 虾仁、韭菜、猪胰、干姜、黑豆、黑芝麻等等。食疗方:韭菜炒-虾仁、香菇木耳汤等。
消渴辩证施护
消渴(糖尿病)辨证施护辨证施护:□肺热津伤(上消):辩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或洪数。
治疗: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施护:(1)患者宜安置在背阴的环境内,室温不宜过高。
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室内通风时间不宜过长。
(2)烦渴多饮者,可用鲜芦根或花粉泡茶代茶,可常饮茅根汤、金银花露、地骨皮露。
(3)保持大便通畅。
多食粗纤维的蔬菜,必要时口服麻仁丸等润肠通便药物。
(4)饮食上注意忌辛辣燥热之品,火锅,羊肉等。
□胃热炽盛(中消):辩证:多食善饥,口渴,尿多,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苔黄,脉滑实有力。
治疗: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施护:(1)燥热内结,营阴被灼,经络瘀阻,蕴毒成脓而发疮疖、痈疽,应保持皮肤清洁。
①卧床不起者,定时给予变换体位,擦洗、按摩受压部位,勤换内衣裤。
②有皮肤破损、溃疡等,应积极处理。
以防伤口经久不愈。
(2)做好饮食指导,努力劝其改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饮食总热量得到控制,限制高热量饮食。
限制火锅等辛辣之品。
□肾阴亏虚(下消):辩证:尿频量多,浑浊如脂膏,或尿甜,头晕耳鸣,口干唇燥,腰膝酸软,乏力,或皮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治疗: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施护:(1)控制热量及饮水量的摄入,注意食疗的作用。
多饮者,可进食清热养阴、生津止渴之汤料。
(2)内热灼盛,耗伤津液,则使口舌生疮,故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银花水、淡盐水、5%的苏打水交替漱口,必要时用清热解毒漱口液、抗霉菌漱口液漱口,以防止口腔感染。
出现口疮时要及时处理。
(3)注意休息,起居有规律。
根据体力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50岁以上以及糖尿病病史5年以上者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
□阴阳两虚:辩证:小便频数,浑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阳痿或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治疗:温阳滋补,补肾固摄。
施护:(1)减少活动,严重者卧床休息。
中医消渴病的临证施护
02
饮食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为主,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避免食用高糖、高脂和刺激性食物。
调整情绪
03
消渴病患者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听
音乐、练书法等方式调节情绪。
季节变化时的特别关注
春季注意防风保暖
春季气候多变,消渴病患者应 注意防风保暖,避免感冒等疾
病的发生。
夏季注意防晒避暑
患者用药依从性教育
重要性教育
让患者了解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医嘱用药可能带 来的严重后果。
用药指导
向患者详细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确保 患者能够正确使用药物。
提醒与监督
护理人员应定期提醒患者用药,并询问用药情况,对于存在用药困难 或遗忘用药的患者,应给予必要的帮助和监督。
理措施。
护理配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和用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的 信息,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护理
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 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以提高治疗 效果和生活质量。
消渴病患者需控制饮食,护理人员应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 食计划,并监督患者执行。
预防为主,调护结合
预防为主
消渴病的护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健 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降低 消渴病的发生风险。
调护结合
在消渴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应与治 疗紧密结合,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护理 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患者自我管理与教育
患者自我管理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包括饮 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等,提 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1.气阴两虚证:倦怠乏力,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或沉细。
2.肝肾阴虚证:头晕耳鸣,口干咽燥,腰膝酸痛。
两目干涩,舌脉: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或沉细。
3.脾肾亏虚证: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口干不饮,大便不实,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兼证1.痰瘀证(贯穿于疾病始终)症状:舌色暗,舌下静脉迂曲,瘀点瘀斑,脉沉弦涩。
2.湿热证症状:兼见尿频、急迫、灼热、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水肿1.评估水肿程度,监测体重、腹围。
2.观察排尿的次数和量,使用利尿剂者观察电解质和生命体征变化。
3.阴囊水肿者可局部垫起,避免受压;严重胸、腹水时取半坐卧位。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肾、内分泌等穴,耳部水肿患者禁用。
(二)皮肤瘙痒1.着柔软棉织品,避免化纤、羽绒、羊绒等织品,沐浴或泡脚时水温40℃以下。
2.修剪指甲,指导患者勿搔抓皮肤。
3.遵医嘱给予中药涂药。
4.遵医嘱中药药浴,药液温度在40℃以下,药浴时间要短,以20分钟为宜。
5.遵医嘱中药熏洗,皮肤破溃者禁用。
(三)泡沫尿(蛋白尿)1.观察尿泡沫多少及消散时间。
2.注意观察发热、劳累等因素对患者蛋白尿的影响。
3.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肾俞、脾俞、气海、三阴交等穴。
(四)恶心呕吐1.保持口腔清洁。
2.舌面上放鲜姜片,以缓解呕吐。
3.口中氨味者,予以冷开水或饮柠檬水漱口。
4.遵医嘱艾灸,取膈腧、胃腧、神阙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内关、合谷等穴。
(五)头胀肢乏1.定时血压监测,高血压危象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立即报告医师。
2.保持大便通畅,勿屏气或用力排便。
顺时针按摩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三阴交、足三里、风池、百会、太阳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脑干、神门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2015年8月5日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 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 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 黄,脉滑数。
六、护理效果评价
消渴病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证候诊断:肝胃郁热证□ 胃肠实热证□ 脾虚胃热证□ 上热下寒证□ 阴虚火旺证□ 气阴两虚证□
一、护理效果评价
入院日期: 阴阳两虚证□ 其他: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尿量增多 □
1.饮水指导□ 2.观察尿量、频次□ 3.其他护理措施:
(七)皮肤瘙痒
1.指导患者洗澡忌用刺激性强的皂液,洗后皮肤涂抹润肤露,穿棉质 内衣,避免搔抓、热水烫洗;修剪指(趾)甲;瘙痒甚者,遵医嘱予 以清热燥湿洗剂,如苦参、苍术、黄柏、白花蛇草、连翘等煎汤外洗, 亦可涂尿素乳膏防止皮肤干燥。
2.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油腻及海鲜之品。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八)腰膝酸软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内服中药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评价表
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郁热证:脘腹痞满,胸胁胀闷,面色红赤,形体偏胖,腹部胀大,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二)胃肠实热证:脘腹胀满,痞塞不适,大便秘结,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或牙龈出血,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舌红,边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苔黄,脉滑数。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脉弦滑。
(五)阴虚火旺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六)气阴两虚证:消瘦,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腰膝酸软,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七)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脘腹胀满,食纳不香,五更泄泻,舌淡体胖,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尿量增多1.观察排尿次数、尿量及尿色。
2.嘱患者睡前少饮水。
3.指导患者饮食调理,适当进食芡实、枸杞等补肾之品,食疗方:芡实瘦肉汤。
(二)口干多饮1.保持病室空气温湿度适宜。
2.观察口干、口渴、每日饮水量。
3.多食生津润燥类食物,如百合、西葫芦等,可选用鲜芦根煎水代茶饮;口含乌梅、饮用菊花玉竹茶、苦丁茶以缓解口干口渴。
食疗方:凉拌黄瓜、蓝莓山药、葛根鱼汤。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皮质下、内分泌、糖尿病点、脾、胰、三焦等穴位。
(三)多食易饥1.询问饮食习惯及饮食量。
宜选择混合餐,每餐进食种类包含主食、蔬菜、肉蛋类等;粗细粮合理搭配,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消渴的辩证施护精讲课件
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辣椒、生姜、大蒜等,消渴患者也应避免食用,以免 刺激胃肠道和加重消渴症状。
06 运动康复在消渴辩证施护中作用
运动处方制定原则和方法
个体化原则
根据消渴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
循序渐进原则
初始运动强度和时间应适当,逐步增加运动负 荷,避免运动损伤。
持之以恒原则
消渴的辩证施护精讲课件
• 消渴病概述 • 中医对消渴病认识 • 消渴辩证分型与施护方案制定 • 药物治疗在消渴辩证施护中应用
• 饮食调养在消渴辩证施护中重要 性
• 运动康复在消渴辩证施护中作用
01 消渴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消渴病主要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三种类型。
临床表现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腰膝 酸软,乏力,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 肤干燥、瘙痒,舌红苔少,脉细数。
VS
施护方案
滋阴固肾。可给予枸杞、山药、黑豆等滋 阴补肾之品,同时保持皮疗在消渴辩证施护中应用
中药汤剂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汤剂治疗
根据消渴辩证分型,选用适当中药汤剂进行 治疗,如阴虚火旺型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等。
01
均衡摄入各种营养 素
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身 体的基本需求。
02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 入
如燕麦、豆类、蔬菜和水果等, 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减轻消渴 症状。
03
控制总热量摄入
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 划,避免过量摄入热量,以减轻 消渴症状。
药膳推荐及制作方法分享
消渴的辨证施护和健康指导
消渴中医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一、辨证施护1.下焦湿热(1)主要症状:小便热赤带血,血色鲜红,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保持安静,干燥,通风良好。
②饮食调护: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如梨、橘子、马兰头等。
③情志调护:避免情志刺激,郁怒动火,以免影响病情。
④药物内治:治以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方选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有栀子、竹叶、木通等。
口舌糜烂者,外用绿袍散或锡类散涂敷。
⑤其他疗法:可用鸡蛋一个,钻一小孔,放入大黄粉1g,湿纸盖孔上,放饭锅上蒸熟之,对尿血有治疗作用。
⑥药后观察:观察患者血尿的量、颜色及其性质等变化。
⑦康复指导: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鼓励患者多喝水,必要时静脉补液,以增加尿量。
冲淡血尿,避免血块堵塞尿路,引起疼痛或排尿困难。
2.肾虚火旺(1)主要症状:小便短赤带血,头晕目眩,耳鸣,神疲,颧红,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保持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②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而有营养,忌辛热动火之品。
多食河鱼、瘦肉、甲鱼等。
③情志调护:血尿原因较复杂,一时难以明确者,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病情并给予安慰。
④药物内治:治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
常用药有生地黄、阿胶、墨旱莲等。
⑤其他疗法:血尿量多者当及时补充血容量,或给予抗休克治疗。
⑥药后观察:观察患者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消瘦、贫血。
⑦康复指导:节制房事,避免过度疲劳。
3.脾肾两虚(1)主要症状: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食少,精神疲惫,面色萎黄,腰背酸痛,头晕耳鸣,舌质淡,脉细弱。
(2)施护措施①病室环境:安排单人房间,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
②饮食调护:长期尿血者可致贫血,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牛肉、肝、蛋黄等。
③情志调护:严重尿血的患者多恐惧不安,甚至烦躁,当给予安慰,并充分解释。
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④药物内治:治以补脾益气,补肾固涩,方选补中益气汤、无比山药丸加减。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V1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V1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干、多饮、多尿等症状。
虽然症状不太明显,但如果不注意日常护理,容易引起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在对消渴病进行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辩证施护,促进健康恢复。
一、辩证施护的原则辩证施护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是指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对消渴病进行辩证施护时,有以下原则:1. 以调节气血为主要目标。
2. 以平衡阴阳为基本要素。
3. 根据病情适当使用中药,如山药、枸杞、桑叶等。
4. 留意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过度饮酒和咖啡。
5. 需要适度的运动和睡眠。
二、针对症状的辩证施护1. 口渴、多饮对于口渴多饮的症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少吃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生活中常见的梨子、火龙果等水果。
此外,每天适当多喝水也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过度。
2. 咽干、口干这种症状在消渴病中比较常见,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喝水并多涂抹喉咙口腔润滑剂。
平时也可以适当多嚼口香糖,消除口干的感觉。
3. 多尿、尿量增加在遇到这种症状时,需要搭配适当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五味子等。
同时,每天需要适当多喝水,增加补充水分的次数,避免身体失水。
4. 皮肤瘙痒、干燥消渴病引起的皮肤干燥、瘙痒症状,可以使用滋润性的皮肤乳液,如润肤霜、橄榄油等,适当搭配食疗,多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海藻、鲍鱼、石斑等。
三、注意日常护理除了需要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外,消渴病的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和预防。
如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节制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等等。
总之,在对消渴病进行辩证施护时,需要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同时,还需要坚持日常护理和预防,促进健康恢复。
消渴的辩证施护要点课件
补肾益阴,生津止渴。
六味地黄丸加味。
04 针灸
05 护理
取肾俞、命门、三阴交等 穴位。
保持室内空气湿度适中,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营 养丰富为主,多吃瘦肉、 蛋类、新鲜蔬菜等食物, 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并 注意情志护理,避免情绪 波动。
案例分享
某患者长期口渴多饮,伴有食欲不振 、疲乏无力等症状,经中医辨证为脾 胃气虚型消渴。医生建议采用针灸疗 法进行治疗,选取足三里、三阴交等 穴位进行刺激,患者针灸一次后食欲 明显改善,口渴症状也有所缓解。
THANK YOU
总结词
遵医嘱用药
详细描述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中药或西药,严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 量,不要随意更改药物或停药。
阴阳两虚型护理原则及方法
总结词:滋阴补阳、润燥清热
详细描述:注意保暖,避免感冒受凉导致病情加重。
详细描述:饮食宜温补脾肾、易消化,多吃营养丰富的食 物如鸡肉、鱼肉、蛋类等,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
总结词
遵医嘱用药
详细描述
根据医生建议使用中药或西药,严 格遵守用药时间和剂量,不要随意 更改药物或停药。
胃热炽盛型护理原则及方法
总结词
清胃泻火、养阴润燥
详细描述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凉 性蔬菜水果,如西瓜、梨子 、冬瓜等,少吃热性食物如
牛羊肉、辣椒等。
总结词
保持大便通畅
详细描述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 免用力排便导致病情加重。
消渴的辩证施护要点课件
目录
• 消渴的概述 • 消渴的辩证分型及诊断要点 • 消渴的中医护理原则及方法 • 消渴的日常保健及注意事项 • 消渴的中医特色疗法及案例分享
消渴中医辨证论治资料
消渴中医辨证论治资料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口渴、多尿、多食、消瘦和疲乏无力。
根据中医学理论,消渴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病机为阴津亏损、燥热偏盛,治疗上需要调理整体,应用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的方法。
以下为中医对消渴病的辨证论治资料。
1.辨体质消渴病患者多具有阴虚体质,易出现口渴、咽干、盗汗、潮热、头晕等症状。
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脾胃虚弱,容易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中医治疗消渴病需要针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理,以滋养阴液、调整机体平衡为主。
2.辨症状消渴病的症状可分上、中、下三消。
上消症状为口渴、咽干、尿频,治疗宜用滋阴润燥方法,如天花粉、山药、沙参等;中消症状为食欲亢进、饥饿感明显,治疗宜用清热泻火方法,如黄连、黄芩、栀子等;下消症状为尿多、腰酸乏力,治疗宜用补肾固涩方法,如山茱萸、熟地黄、覆盆子等。
3.辨病位消渴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脾、肾三脏。
肺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口渴、咽干、喘息等症状;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多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尿频、尿急等症状。
中医治疗消渴病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位进行治疗,如润肺、健脾、补肾等。
4.辨分期消渴病可以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初期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伴有疲乏无力等症状;中期表现为食欲亢进,食后腹胀,伴有头晕等症状;晚期表现为身体消瘦明显,伴有腰膝酸软、尿频等症状。
中医治疗消渴病需要根据不同的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如初期以养阴清热为主,中期以健脾和胃为主,晚期以补肾固涩为主。
5.辨兼症消渴病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如失眠、便秘等。
中医治疗消渴病需要同时关注这些兼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如失眠患者可采用养心安神方法,如酸枣仁、夜交藤等草药或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便秘患者可采用润肠通便方法,如决明子、火麻仁等草药或麻仁润肠丸等中成药。
6.辨舌脉象舌脉象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之一。
消渴病患者的舌质多红,舌苔多黄或少苔,脉象多细数或弦细。
消渴的辨证施护
消渴的辨证施护:(1)上消:①病室宜安静,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素体阴虚燥热,室温宜偏低。
②可适当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③关心体贴,消除患者急躁易怒的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治病信心。
④严格控制饮食按病情定时,定量,以蔬菜、瘦肉、蛋类、豆制品为主食,少食煎炸,多食猪胰、山药、茭白、洋葱、西红柿、菠菜根等食物。
禁用糖类、烟酒、辛辣甘肥、炙煿之品。
⑤患者因口干舌燥,可给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以生津止渴。
⑥注意体重和尿量的变化,每周测一次体重,多饮多尿甚者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每餐前测尿糖,根据尿糖的多少决定使用胰岛素的剂量,长期注射要经常更换部位,以免形成皮下硬结。
⑦严密观察有无头晕、心慌、汗出等低血糖症状,若有立即口服糖水一杯,如不能控制遵医嘱静推50%葡萄糖液。
(2)中消:①让患者注意休息,可适当活动,不能过度疲劳。
②饮食按医嘱严加控制中消患者多食善饥。
当饥饿难忍时,可添加如白菜、菠菜、油菜,也可食用南瓜、冬瓜、豆芽菜、茄子等。
③口渴甚者可给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饮达到养阴增液。
④因患者大便干结,可多食萝卜、青笋、黄瓜等以清胃热,也可给予麻仁丸、蜂蜜水润肠通便。
并可常用鲜菠菜根100g,干鸡内金15g,水煎服,每日2~3次,达到润燥养胃作用。
(3)下消:①患者宜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
②饮食方面要严格遵照定进食,不可另行加食,有饥饿者可适当进一些具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猪胰、苦瓜、豇豆、豌豆等。
③皮肤干燥发痒者避免抓破,注意皮肤清洁,内衣柔和平贴,有汗液时勤换、勤洗澡,发生疖疮及时处理。
④患者病程长,心情烦躁,头昏无力更要体贴关怀。
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气有苹果酸味时,考虑为酮中毒,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⑥此证尤其要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若“三多症状”严重,并大骨枯槁,大肉陷下多属危候:如发现患者神情淡漠,或烦躁异常,不寐或言语错乱,或头昏头痛特甚,都可能是昏迷的先兆,应加强观察,备好急救物品。
消渴病的辩证施护
积热内蕴
消谷耗液
消
忧郁恼怒 肝气郁结
渴
思虑过度 郁久化火 消灼肺胃阴津
房室不节 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上燔肺胃 固摄无权
【病因病机】
二、病机 1.病变机理为阴津亏损,燥热偏胜。 2.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
因果。 3.病变关系到肺、胃、肾,尤以肾
为关键。 4.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
【病因病机】
【自我监测】
3.定期复查血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 白
5.掌握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腹围 的达标要求
【体重达标】
BMI 体重
中年< 24(超重) 老年< 28(肥胖)
不超过(身高-100)为宜
腰围
男< 90厘米 女< 80厘米
【血糖达标】
毫摩尔/升(毫克/分升) 空腹血糖
< 60岁
≥ 60岁
【药物疗法】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降压药、调脂药 、降黏药、减肥药
对症治疗药物 中药:辅助降糖、降压、调脂、降黏,
减轻症状,预防糖尿病的相关病变
【教育和心理疗法】
教育: 增加糖尿病知识,减少无知的代 价。例如每月进行一次院内大型糖尿病 患者教育,每周进行一次科内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心理:正确对待糖尿病,“ 既来之,则 安之 ”,“ 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鉴别诊断
2.瘿病:瘿病中气郁化火、阴虚火旺的类 型,以情绪激动,多食易饥,形体日渐消瘦, 心悸,眼突,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 其中的多食易饥、消瘦,类似消渴病的中消, 但眼球突出,颈前生长肿物则与消渴有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上消 中消 下消 2.辨标本―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 3. 辩兼夹证 4.辩本证与变证
消渴的辨证施护
消渴的辨证施护消渴是以口渴多饮、多食善饥、小便量多或消瘦无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
本病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诱发,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主要病理为阴虚燥热。
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甚。
因此在护理上除做好一般护理外更应重视辨证施护,对每一位消渴的患者要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不同的情志及饮食等方面的调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消渴;辨证施护;证型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的病症。
可涉及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多尿症等疾患。
消渴之名,曾见于《内经》。
《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1]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
临床根据多饮、多食、多尿症状的主次,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
如燥热在肺,肺燥津伤,则口渴多饮为上消;热郁与肺,消灼胃液,则消渴善饥为中消;虚火在肾,肾虚精亏,封藏失职,则尿多稠浊为下消。
如病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见气阴两伤,或阴阳俱虚,甚则表现肾阳虚衰之候。
消渴病久,阴虚燥热,影响到其他脏腑,则可并发肺痨、白内障、雀盲、疮疔、痈疽、卒中、水肿,甚至出现阴竭阳亡等危重症候。
通过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笔者深切体会到对消渴患者除做好一般护理外,更应重视辨证施护,对每一位消渴患者,在调护方面,必须弄清致病因素,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现将临床护理分述如下:1 一般护理1.1 作息及饮食[2-3]根据病情适当休息,不宜过度劳累,病重者卧床休息。
本病饮食护理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饮食一般限制在每日6~8两。
适当增加蛋白质,督促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饥饿明显者,可加新鲜蔬菜充饥,不可自行另加米面等主食。
禁烟戒酒,忌食辛辣厚味,尤其禁食甜薯、藕、马铃薯及含淀粉较多的食物。
轻型无合并症者,可单用饮食疗法,选是白菜、冬瓜、山药、豆类、鸡蛋、瘦肉等。
消渴病的辨证施护_高嵋 (1)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减少体力消耗,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既促进胃肠蠕动的恢复,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强食欲,消除症状;又可以克服疾病对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使病人精神振奋,恢复身心健康。
室内宜阳光充足,通风透气,空气清新,保持病室清洁,摆放花草点缀,良好的环境会让人心情愉悦,有利于病情好转。
2.2饮食护理 本病病位在脾胃,加强饮食调养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因此要格外重视病人的饮食调护。
饮食节制,少食多餐,饮食结构合理,选择软、烂、清淡营养、加工细的食物,少吃辛辣、过甜及刺激性的食物。
采用煮炖烩等方式,避免煎炒炸等烹调方式。
郁怒伤悲时,不宜立即进餐。
中医饮食护理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用药等具体情况,遵循辨证施食原则。
对于肝郁气滞者可食用行气解郁、宽中和胃之品,如萝卜、柑橘、柠檬、佛手、芹菜等;而土豆、红薯、南瓜之类易导致肠道胀气,不宜食用。
2.3情志护理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心理、精神因素在FD 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是导致其症状顽固的主要原因之一。
曹佳懿等[4]研究表明FD 患者中合并焦虑和抑郁者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即焦虑和抑郁程度越重,FD 症状也越重。
那么如何对FD患者进行情志调护,缓解忧思恼怒等情绪,消除其对病体的不良影响,也就成为护理病人的一个关键环节。
首先要做到诚挚关心,医护人员一定要以热情友善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为患者营造一个友善和谐的氛围,取得病人的信任,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善于言语开导,可依照《内经》中:“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的方法进行护理。
在客观介绍本病危害的同时,告知预后良好,以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重视健康教育,告诉病人治疗和调护的具体措施,使病人学会自我调养;介绍通过经积极配合成功治愈的病例,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压力,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针对部分FD患者具有神经质、内向、多疑的个性特征,不能应对生活应激事件的情况,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学到新的应对技巧,以提高应对,促进康复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治疗和护理,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患者互助治疗、社会与家庭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暗示疗法和放松训练等[5]。
【中医】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
消渴病中医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消渴病消渴病,古称“消渴”,乃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中医认为,消渴病乃是由肺、胃、肾三脏功能失调所致,治疗需标本兼治,调理阴阳,调和气血。
一、中医护理原则1. 坚持辨证施护: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护,做到因人而异,因时制宜。
2. 注重饮食调养:合理搭配饮食,宜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油腻、甜腻之品。
3. 重视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以免影响病情。
4. 加强生活调理: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5. 药物护理:根据医嘱,正确使用中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二、中医护理措施1. 饮食护理(1)早餐宜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等。
(2)午餐以五谷杂粮为主,搭配蔬菜、瘦肉、鱼虾等。
(3)晚餐宜清淡,以蔬菜为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4)严格控制糖分摄入,少食或不食甜食。
2. 情志护理(1)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关爱与支持。
(2)引导患者参加集体活动,增强社交能力,缓解心理压力。
(3)教授患者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3. 生活护理(1)保持居住环境整洁、舒适,有利于患者恢复。
(2)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
(3)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免疫力。
4. 药物护理(1)根据医嘱,正确使用中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禁忌。
(3)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1.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如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减轻。
2. 血糖、尿糖等指标恢复正常或趋于稳定。
3.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情绪稳定,睡眠良好。
4. 药物使用合理,无不良反应。
5. 患者对中医护理满意,积极配合治疗。
消渴病中医护理,需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共同努力,遵循中医护理原则,实施中医护理措施,以期达到康复目的。
愿患者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渴病的辨证施护
消渴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症状。
中医学认为;消
渴病是由于五脏禀赋不足,加上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诱因而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津液输
布失常的一种疾病。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阳失调。
故在治疗和护理上,应遵循清热滋阴,调整阴阳的
基本法则。
临床上根据辩证,早期多采用清热生津、益气养阴、清热泻火。
中、后期则采用
健脾益气、滋补肝肾、补肾固精、活血通脉等治法。
1.一般护理
1.1节饮食、慎起居:饮食有节可以运脾健胃,滋养阴津;饮食不节,可导致脾失健运,内
热蕴结,化燥耗津而发本病,故调节饮食是本病的基础治则,也是本病护理的重点。
消渴病
人的饮食问题在治疗上和预防疾病过长中是关键,饮食不节是诱发本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重
视饮食护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消渴病人的饮食治疗,不论病情的轻重都要严格控制
饮食,坚持饮食疗法。
在护理中,首先要取得病人的合作,并说明饮食的调节对疾病的重要性,严格遵医嘱进食,保持正常体重。
饮食宜以清淡素食,可食少量瘦肉及豆制品,忌肥甘
厚味及含糖量高的食物、水果等。
如病人按规定饮食后,仍感饥饿,可食炒大豆、花生等食
品充饥。
同时要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使其休息好、睡眠好。
1.2加强精神、情志护理:精神情志护理是促使病情好转的重要环节。
情志失调,五志过极,郁怒不舒,日久化火,火热炽盛,消火乐肺、胃、肾之阴发为消渴。
祖国医学认为:七情太过,易发百病。
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有的病人烦躁易怒,对疾病没有信心,甚至有的不
愿意接受治疗,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配合与患者谈心,体贴安慰病人,耐心劝导,解其
郁结,消除顾虑,使病人心情舒畅,情绪乐观,帮助病人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
合临床治疗。
1.3加强皮肤护理:《圣经总录·消渴门》指出:“消渴者……久不治,则经络壅塞,留于肌肉
变为痈疽”,故做好皮肤护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避免抓破皮肤产生感染。
皮肤干燥可用润肤类油膏涂擦。
外阴瘙痒,小便后用苦参、蛇床子水煎、洗涤,每日2次。
1.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本病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以便及时处理,特别要及时发现阴竭、
阳脱、神昏等病危症的发生。
一旦发现应及时与医师联系,采取紧急措施。
2.辨证护理
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把本症分为上、中、下三消,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
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2.1肺热伤津(上消):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多而频,舌红苔黄,脉
象洪数。
其施护原则是:润肺清热,生津止渴。
饮食应遵守饮食计划,按医嘱规定,定时定量进餐。
饮食宜清淡,忌辛辣肥甘、厚味之品。
烦渴时,可用天花粉,鲜芦根或生地、麦冬泡水代茶饮,汤药宜温服。
2.2胃热伤阴(中消):表现多食善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燥,口渴多尿,舌苔黄,脉滑数。
施护原则:清胃泻火,滋养阴液。
饮食节制,严格按医嘱调配饮食,便秘者可多食蔬菜或用
番泻叶或大黄泡水喝。
2.3肾阴亏虚(下消):表现尿多而频,小便混浊,口干思饮,或有食欲增加,舌质红,脉
沉细数。
施护原则:肾阴亏虚,宜滋阴清热,固肾潜阳,阴阳俱需者,宜温阳滋肾固摄。
嘱患者注意
生活起居,避免劳累过度。
饮食调配时要加入猪胰、猪肾、黑豆等补肾治消渴之品。
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物。
3.体育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调和气血,消耗热量,减轻体重,增强体质。
现代生活模式下。
人
们普遍热量过剩,而相对的活动减少,这样就可能形成热量堆积,代谢异常等。
因此,在消
渴病未形成之前,除注意做好精神调节、饮食调节外,还应注意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包括
散步、打太极拳等。
力争每周活动3-4次,以便气血调和,促使疾病康复。
消渴病为内科常见病,病情容易控制而难以根治,正确护理至关重要。
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一种病症都不能只限于局部治疗,要从整体着眼,在辨证论治和辨证施护的前提下,除
药物治疗外应慎饮食、薄厚味,保持心情舒畅、减思虑,以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积极预
防并发症控制病情,缩短疗程,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