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地区教学案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3篇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设计一青藏地区一、课程标准中对《青藏地区》学习的基本要求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与其他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特征。
2)说出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运用地图及图表对青藏地区的学习,掌握学习区分地理的和步骤,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山脉、河流等基本情况,掌握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根据青藏高原农牧业的特点,培养学生具体分析和掌握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使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训练学生学会用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习中国区域地理。
2)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读图、阅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因地制宜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青藏地区的美丽、神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通过对青藏高原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讲述,使学生了解青藏高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宝库,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雄心壮志。
三、.重点难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主导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对地理各要素的影响,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观形成的根本原因。
“高原农牧业”,青藏高原独有的农牧业生产特点是受其气候影响而气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势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要层层分析,使学生掌握形成高原农牧业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四、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五、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答)老师也喜欢旅游,这个暑假老师准备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下面有一段视频是介绍这个地方的,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的一个问题:你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师:那同学们请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你都看到了哪些地理景观?生:回答略师:这些地理景观都来自哪里?生:青藏高原师:青藏高原属于四大地区的哪一地区?生:青藏地区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青藏地区。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深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深度教案。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熟知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特征。
2.了解青藏地区的真实面貌,包括人类生活,文化和历史背景等方面。
3.掌握一些地图技巧,了解垂直和水平交通线路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气候、地貌、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征。
2.垂直和水平交通线路的相关知识。
3.地图技巧和绘制地图。
三、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本课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包括PPT讲解、图片展示、实地参观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2.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提供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青藏地区的特点。
2)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分析青藏地区的特点,分享自己对于高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理解。
3)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体验高原环境,感受气候环境和群山环绕的景色。
3.课堂评估为了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课堂评估:1)谈话记录和课堂笔记,评估学生对青藏地区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通过课堂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于地图绘制、交通线路和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研究,评估学生对于青藏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保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书籍:教师将会准备相关的书籍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2.PPT:教师将会制作相关的PPT,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3.视频:教师将会收集和筛选相关的课程视频,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具体的展示方式。
4.实地考察: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青藏地区的真实面貌。
五、教学效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知识,通过讲解、展示和实地参观等手段,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青藏地区说课教案
青藏地区说课教案标题:青藏地区说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和目标: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特殊。
本教案旨在通过地理学科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以及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传统和生态环境。
2. 教学目标:a. 知识目标: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等基本情况;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b.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
c.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热爱和关心,促进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青藏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实地考察法: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该地区的好奇心。
2. 知识讲授: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资源等基本情况,结合地图和图表进行讲解。
3. 案例分析:选取青藏地区的一个具体案例,如珠穆朗玛峰,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青藏地区的重要性,培养对该地区的关心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表现、小组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同伴评价: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教案设计: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和资源分布情况;2.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情况;3.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4.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4.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5.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30分钟)1.通过地图展示青藏地区在中国的地理位置,介绍青藏地区的面积和海拔情况;2.讲解青藏地区是中国和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讲解原因和特点。
第二课时: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30分钟)1.展示青藏地区的资源分布地图,讲解青藏地区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能源等;2.引导学生思考青藏地区资源分布的原因,并分析对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三课时:青藏地区的气候和植被(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干燥、寒冷和多风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被,如高山草甸、高山针叶林等;3.分析青藏地区气候和植被的关系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第四课时:青藏地区的动植物资源(30分钟)1.介绍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如野生动物和牦牛等;2.介绍青藏地区的植物资源,如高山植物和草原植物等;3.引导学生讨论动植物资源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第五课时:青藏高原的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30分钟)1.了解青藏高原对环境的影响,如水源涵养、全球气候调节等;2.介绍青藏高原的保护措施,如禁牧、植树造林等;3.讲解学生个人在保护青藏地区环境中的责任和行动。
四、教学方法1.信息传输法:通过讲解和展示,传递有关青藏地区的知识;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责任意识;3.观察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加深学生对青藏地区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图;2.青藏地区资源分布图、气候图和植被图;3.青藏地区动植物图片和相关资料;4.青藏地区环保和保护资料。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详细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详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貌、气候、水资源等。
2.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包括民族、文化、人口和经济发展等。
3.掌握青藏高原地区在中国国家安全、生态保护、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青藏高原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
三、教学内容:一、青藏地区概况1.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包括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2.地形地貌:青藏高原是我国的最大高原,高原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主要由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贡嘎山等山脉及其附属的高原地带组成,地形起伏较大。
3.气候: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0℃,降水不足,在大部分高原区域,寒冬和盛夏交替。
4.水资源:青藏高原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金沙江等河流的发源地均在青藏高原。
二、青藏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1.民族和文化:青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主要有藏族、羌族、回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2.人口和经济:青藏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基础薄弱,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发展,青藏地区的旅游、矿业、农业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状况逐渐好转。
3.生态环保:青藏地区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草原生态环境,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大力保护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
三、青藏地区的国家安全和作用1.边疆安全:青藏地区是我国西南部边疆地区,对保障我国边疆安全至关重要。
2.国家和民族团结:青藏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保持和谐稳定的与各民族和谐相处,是保障国家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
3.生态保护:青藏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对于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本教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实践操作、展示等。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讲义
“区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讲义教案:区域地理—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2.了解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3.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二、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2.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3.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
三、教学难点:1.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
四、教学内容: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主要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青藏地区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囤积区。
青藏地区还是我国的水塔,是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2.青藏地区的气候条件青藏地区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气温适中,雨水充沛。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属于骤雨性降水,也有部分地区年降水少,干旱。
3.青藏地区的主要资源分布情况青藏地区主要资源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青藏高原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氟硼矿、钾盐、锂矿等。
生态资源丰富,有很多珍稀植物和动物。
4.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青藏地区是中国的民族文化宝库,藏族文化和青海文化是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
青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如藏传佛教、藏族舞蹈、藏戏等。
青藏地区的民俗风情也很丰富多彩,如藏族传统服饰、节日风俗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情况;2.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青藏地区的风土人情;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青藏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
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青藏地区的风景和民俗风情,引起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
2.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15分钟)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点,包括地势高峻、山峦起伏、河流纵横等特点。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我国青藏地区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教学难点: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青藏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2.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1)展示青藏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哪个方位?它与哪些地区相邻?3.学习青藏地区的地形地貌(1)展示青藏地区地形地貌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是什么?4.学习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1)展示青藏地区气候特点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是什么?5.学习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1)展示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什么特点?6.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保护?7.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我们要认识到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要性,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8.课后作业(1)熟记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2)思考:如何为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合理建议?四、教学反思1.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在课后作业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生态环境。
(1)地理位置教师:同学们,如果你们要给远方的朋友介绍青藏地区,你们会怎么说?学生甲:我会说青藏地区在中国的西南部。
教师:很好,那你能告诉你的朋友,它还和哪些地区接壤吗?学生乙:青藏地区北接新疆,东邻四川和云南。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青藏地区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青藏地区的内容。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点以及该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地理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但对于青藏地区的深入了解相对有限。
此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认知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特征;(2)了解青藏地区的资源状况、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现状及潜力;(3)理解青藏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现象,提高空间思维能力;(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藏地区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采用比较法,对比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加深对青藏地区特点的理解;(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5)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探究精神;(3)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发展,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念;(4)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观;(5)通过学习青藏地区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品质。
八下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八下地理青藏地区教案【篇一: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内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教学难点: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法指导】1.重要知识点在书上、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仔细分析,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新疆细毛羊等课外资料。
学生: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 2.查找坎儿井的资料。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大家学过王之涣的《凉州词》吧,谁还记得?学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诗人在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边疆壮美景色的画卷。
画卷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广袤、苍凉的西北地区。
【设计意图】《凉州词》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了,很熟悉。
用这首诗导入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增加对地理的亲近感。
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二)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教师(出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学生:西北地区。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第一篇: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当教师已经8年了,平时想的最多的就是读书对于学生来时,确实是一个很辛苦的事情。
有时甚至想,学生读书十几年,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有多少?究竟是知识点本身重要还是学习过程所形成的能力重要?湖南版教材我教过几年了,我觉得这本教材对于我来说,最有用之处在于让我改变了原来的固有观念。
明白了,对于学生,对于初中地理,知识点总体是简单的,探究过程可能知识本省更重要。
为了更真实的反映情况,我们这次专门采用单台摄像机摄像,全过程不剪辑,对学生不排练,真正把探究性学习、启发性学习的观念用于实践。
我们就是想看看,探究性学习究竟在初中地理中能否实现,怎么实现?青藏地区这节课内容简单,除个别知识点需要老师讲解外,多属于展示型内容。
主要内容有青藏地区的范围、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地区的交通情况。
除了要记住地理知识外,更要让学生明白国家在科技、经济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让学生树立起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最后通过对青藏铁路的优缺点树立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的好坏关键是看弊和利的比较。
为了让学生清晰的了解青藏地区,同时加强逻辑上的引导,增强学习兴趣,故创设一个情景,用老师沿青藏铁路旅行为线索,开始整堂课的学习。
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展示西宁市与重庆市楼房图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两者的不同。
师:西宁市楼房夏季少有空调?生:西宁市夏季凉爽师:为什么凉爽呢?生:西宁市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
2.展示藏族老大娘用太阳能烧水和太阳能发电站的图片。
师:藏族老大娘在干什么?生:用太阳灶烧水。
师:我们重庆能这样做吗?(同时展示太阳能发电站图片)生:不能。
因为重庆太阳辐射少。
老师引导学生:发过来说明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怎么样?生:青藏太阳辐射多。
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为什么多呢? 生:海拔高,太阳辐射丰富。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
青藏地区教案设计第一章: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1.1 地理位置与范围1.2 高原地形与气候特点1.3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1.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地图观察与讨论第二章: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2.1 动植物资源2.2 高原生态系统2.3 生物多样性保护2.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动植物标本展示与分析第三章:青藏地区的河流与湖泊3.1 主要河流及其特点3.2 湖泊分布与类型3.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河流湖泊地图绘制与讨论第四章:青藏地区的民族文化4.1 藏族文化概述4.2 宗教信仰与习俗4.3 其他少数民族文化4.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民族文化图片展览与讨论第五章: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5.1 农业与牧业5.2 资源开发与工业5.3 旅游业发展5.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六章:青藏地区的交通与通信6.1 交通网络与发展6.2 公路、铁路与航空运输6.3 通信技术的进步6.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交通与通信发展案例分析第七章:青藏地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7.1 环境问题与挑战7.2 生态保护措施7.3 可持续发展战略7.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辩论第八章:青藏地区的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8.1 科研机构与科研成果8.2 教育资源与发展8.3 卫生事业与健康保障8.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科研教育与卫生事业现状分析第九章:青藏地区的旅游景点与习俗活动9.1 著名旅游景点介绍9.2 传统习俗与节日活动9.3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9.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旅游路线规划与讨论第十章:青藏地区的未来展望10.1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10.2 机遇与挑战10.3 我们的责任与使命10.4 教学活动:青藏地区未来展望主题作文或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补充说明:详细解析高原的形成、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点环节二: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补充说明:介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和当前面临的威胁。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科学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科学教案地理科学是一门富有启发性的学科,也是研究地球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学科之一。
在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中,了解我国各地的地理环境与特征十分重要,其中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经济特征对初中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
因此,本篇文章将呈现一份初一第二学期地理课程的教案,主题为“青藏地区科学教学”,以帮助初中学生深入了解青藏地区这个神秘而又壮美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资源特征,了解并分析青藏地区对中国的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课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神奇自然地貌的热爱,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人口资源特征;2.难点:分析青藏高原对中国地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1)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了解青藏高原地理位置的分布与特征,包括高原的北部、东部、南部和西藏地区。
(2)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了解青藏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高原上的平原、盆地、山地和高山。
(3)青藏高原的气候水文:介绍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和水文特征,包括雨量、气温、湿度和水资源等。
(4)青藏高原的人口资源:了解青藏高原的人口分布和资源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城市建设、农业和畜牧业、旅游等。
2.教学方法(1)讲授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教学,讲解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
(2)案例法:通过真实有关青藏高原的事例,如雪豹等,来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危害和保护措施。
(3)实践法:通过拓展阅读、实地观察等方式,加深学生对青藏高原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方案1.教学准备(1)教材:教师准备初中地理教材,学生也要有配套的教材,在课堂和课后进行了解和学习。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
《青藏地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青藏地区》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及气候特点;2. 了解青藏高原的重要地理意义及生态环境保护;3. 了解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
二、教学内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2. 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3.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4. 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5. 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青藏地区的地图,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并引导学生对该地区的认知和了解。
2. 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约10分钟)通过PPT或讲解方式,详细介绍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包括国家、省份和其他相关信息。
3. 探究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约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然后,教师讲解青藏地区的地貌特征,比如高原、山脉、河流等。
4. 分析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约30分钟)教师通过图表、数据等方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年平均气温、降水量等,并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气压高等问题,并进行讨论。
5. 讲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约20分钟)教师介绍青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6. 了解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约3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青藏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文化特点,如藏族、羌族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和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音乐、舞蹈等。
7. 总结与小结(约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并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2.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完成的课后作业;3. 学生通过参观、体验、调研等形式,展示对青藏地区的认知和研究成果。
初中地理 青藏地区 教案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1. 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 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河流、湖泊、植被、动物等自然资源。
3. 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风土人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和山脉3.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4. 青藏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植被5. 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6. 青藏地区的人文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和山脉3.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4. 青藏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植被5. 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6. 青藏地区的人文特点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利用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3.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 采用提问和解答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青藏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青藏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和图片,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在我国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3. 讲解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和山脉利用地图和图片,介绍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和山脉,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等,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4. 讲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讲解青藏地区的高原气候、季风气候等气候特征,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5. 讲解青藏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植被介绍青藏地区的河流、湖泊(如长江、黄河、青海湖等)和植被(如高寒草甸、高山植被等),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
6. 讲解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介绍青藏地区的动物资源,如藏羚羊、雪豹、金丝猴等,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7. 讲解青藏地区的人文特点介绍青藏地区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人文特点,使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历史文化。
8.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特点。
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教案本文是()教案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八年级地理青藏地区教案(一)青藏地区教学设计《青藏地区》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依据与思路(一)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的要求是:1、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自然地理差异;2、说出其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课时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征——区域性与综合性,而构建学生的地理学科意识成为本课时教学的重点,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
(二)教材内容本课属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的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一部分内容。
它充分体现了地理的两大特性——区域性和综合性。
通过本节要让学生初步明确学习区域的方法和步骤,了解各区域特征的形成是自然地理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生产、生活有着明显的区域特征。
即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最好教材,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的最好素材。
而且已到了初中地理学习的最后阶段(因为八年级下学期所学内容较少),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对地理学习方法进行总结与梳理,可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能力、方法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飞跃。
(三)学情分析本校属农村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且初中地理已学到后期,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差别就更明显了,而且学生讨学现象在进一步蔓延。
如何在课堂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是圆满完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设计思路采取“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法——学生自学——教师精讲——小结本课——练习巩固”的先学后教的模式进行教学。
先由学生按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了解本节知识的大致内容,再教师进行精讲点拔,主要结合板书、板图帮助学生梳理各知识间的关系、构建地理知识的网络,其中应用大量青藏地区的图片、文字材料等来丰富课堂内容,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
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动起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青藏地区的教案初中地理
青藏地区的教案初中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 使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 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1. 青藏地区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2. 青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2. 青藏地区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青藏地区地图,引起学生对青藏地区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青藏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青藏地区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和地图,自主学习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
2.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引导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2. 讲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共同探讨青藏地区的发展前景。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青藏地区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青藏地区的认识。
2. 开展青藏地区主题的课外活动,如绘画、写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
初中地理青藏地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
2. 掌握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3. 了解青藏地区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教学重点:1. 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
3. 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
4. 青藏地区的文化和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1. 青藏地区的地形特点。
2. 青藏地区的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地理》有关青藏地区的章节。
2. 青藏地区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青藏地区的地图,让学生对青藏地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提问:你们对青藏地区有什么了解?青藏地区有哪些特点?二、地理位置和地形(10分钟)1. 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掌握青藏地区在我国的方位和周边地区。
2. 介绍青藏地区的主要地形,如青藏高原、昆仑山、祁连山等。
3. 分析青藏地区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三、气候特点(10分钟)1. 讲解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如高寒、缺氧、干燥等。
2. 分析气候特点对青藏地区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四、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10分钟)1. 介绍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资源,如草原、矿产、水能等。
2. 讲解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如畜牧业、旅游业等。
3. 分析青藏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五、文化和民族特色(10分钟)1. 介绍青藏地区的文化特色,如藏医药、唐卡、藏传佛教等。
2. 讲解青藏地区的民族特色,如藏族、回族、汉族等。
3. 分析青藏地区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情况。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青藏地区的特点。
2. 提问:你们认为青藏地区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青藏地区实地考察或开展相关主题的研究。
2. 邀请青藏地区的专家或居民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青藏地区。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点,让学生掌握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完整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完整教案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研究,包括地球的组成、结构、地形和地貌、水文和气候、动植物资源、人类活动等方面。
初中地理有着重点,其中就包括青藏地区的学习。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完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认识到青藏地区的意义和位置。
2.掌握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分布。
3.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现状。
能力目标:1.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2.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信息的整合能力。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爱护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青藏地区的位置和意义。
2.青藏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3.青藏地区的资源和生态保护。
三、教学难点1.青藏地区的资源和生态保护。
2.学生对于藏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了解。
四、教学方法1.展示法。
通过图片展示、地图阅读和PPT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和资源情况。
2.问答法。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态保护和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五、教具准备1.讲解用的投影仪、电脑、PPT等。
2.地图、图片等相关教学资料。
3.扩音器等听课设备。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青藏地区的位置和意义1.教师简介本课主要内容是青藏地区的位置和意义,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我们的祖国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2.形成情境通过展示青藏地区的照片和地图,让学生看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意义,并做问题解答。
3.教具使用使用PPT展示图片和地图,画出简单图表和示意图,帮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相关信息。
4.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地铁特征和资源情况,并深刻认识到青藏地区的重要性。
5.教学难点让学生关注青藏地区的资源情况和生态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重点教案
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重点教案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其他人类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
在过去的几年中,教育领域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彰显出在教育中将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性,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变革。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初一第二学期地理青藏地区重点教案。
1.背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持续了近6000万年的构造运动,使青藏高原成为一个典型的高原溶岩地貌区。
青藏地区的冰川、峡谷、高山湖泊构成了美丽的地形和风景,同时让人们对它的独特魅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加大了对它的研究和了解的需求。
地理课程通过教授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使学生了解和加深对青藏地区的认知和理解。
2.目标通过本教案,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从以下方面对青藏地区有所了解:(1)在教学环节中,加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如青藏地区的生态、气候、地貌等。
(2)结实践和观察,理解青藏高原的的自然特征和人类特征。
(3)通过多媒体手段和图表分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青藏地区的特点和魅力。
(4)在青藏地区人类活动的方面,挖掘和研究相关文化事物,了解茶马古道、藏族服饰等民族风情。
3.重点教学内容3.1.青藏地区的地理概述通过PPT展示青藏地理区域的图示,让学生明确认知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势、地形、土壤和气候等特性。
同时,“三江源”、“玛旁雍错”、“昌都”、“拉萨”等地方的生态和人文特点进行讲解。
3.2.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特有生物,例如野生动物、高原植被和果树种植等内容。
学生还要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变化及其原因。
3.3.青藏高原的气候通过气象专家的讲解,让学生知道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导致气候寒冷、雨量稀少等特点。
同时,了解青藏高原的季风雨量规律及其对青藏高原的重要性。
3.4.青藏高原的地貌通过讲解青藏高原地貌的基本构成,帮助学生了解青藏高原的大地形、小地形、地形演变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1、明确并识记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熟悉青藏高原一些显著的地表特征
3、描画并识记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几条大河
4、识记并理解青藏高原的主要气候特点、日照、空气状况
以及形成原因
5、理解青藏高原居民服饰特点以及与气候的关系
6、识记青藏高原作为高寒牧区的特点特有的珍贵动物、最大湖泊的名称以及分布
7、理解并识记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区的分布地区以及形成原因
8、会做课本90页活动问题,并书写正确答案
学习方法:读图识记法,读图分析法
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1、位置范围:看课本85页9.3图,完成填充。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部,()山脉以西,()山脉——()山脉以南,南至国界。
2、(1)地形:以()为主,这里还有被称为“聚宝盆”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盆地()盆地。
(将此内容整理到课本85页)
(2)海拔:平均海拔在()米以上,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3)地表景观: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冰川()。
(4)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 )等河流的发源地。
在课本85页9.3图上描画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长江和黄河并识记他们的
相对位置。
其中注入印度洋的是()江和()江。
(将以上内容整理到课本
85页上)
导学案
3、(1)气候:气候类型,是()气候。
特点是()。
海拔高,空气(),日照(),太阳辐射()。
(2)看课本86页9.5图,填写拉萨、成都两地七月一月气温,并算出两地七月
和一月的温差,写在课本上。
写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
(3)看86页“阅读材料”,解释青藏地区“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的原因,是()(年温差大还是昼夜温差大)
(4)看课本86页活动题1、说说下列必备物品的作用。
(参考答案:用防护霜防紫眼镜,是因为那里太阳辐射强烈;戴帽子穿保暖衣,
是因为那里寒冷;带氧气袋,是因为那里缺氧——建议将以上内容整理到课本86
页并记住)
(5)中国最大湖泊——青海湖。
在课本85页9.3图上找到青海湖并在上面填写
名称。
(6)看课本87页9.9图,识记“高原之舟”牦牛的形象,并记住它的名称。
(抄
写名称三遍,并记住牦牛的样子)
巩固案
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看课本88页,完成。
()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
在高寒牧区有适应()、()、()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
2、河谷农业区。
(看课本88页完成)(建议:将以下内容整理到课本88页空白处)
(1)河谷农业区的分布:主要分布在()谷底和()谷地。
(2)河谷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A、青藏高原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长。
B在海拔
较低的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气温比较高,农作物生长期长,适合喜温良的青稞小麦生长。
3、看课本89页阅读材料,完成。
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1)那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
(2)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
(3)昼夜
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建议将此整理到课本89页上面)
4、青藏牧区使用牛毛毡搭建帐篷与当地气候环境的关系:(1)便于迁移到牧草
丰盛的地方。
(2)便于防止严寒。
(3)防止野兽的侵袭。
(将这个问题及答案
整理到课本89页上)
5、青藏牧区多用石料建筑墙体厚实的平顶碉房的原因:(1)那里土层稀薄,林
木稀少。
就地取材,往往以石料为主。
(2)墙体厚实,便于保暖。
(3)平顶碉房,因为当地降水稀少。
(建议:将这个问题以及答案整理到课本89页相关地方)
6、课本90页活动题。
1、参考答案:那里海拔低,气温高。
2、参考答案:是来
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的必经之地,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降水丰富,河流水资源丰富。
3、参考答案:(1)因为那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
成分淀粉的形成。
(2)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和作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7、看课本87页9.8图。
青藏铁路的起止点是从青海省的省会城市()到青海省境内的格尔木到西藏省会城市()。
在图中描画下列地理事物名称以及所在地。
高原湖泊(青海湖),作为矿产开发地的(查尔汗盐湖)对照课本85页图9.3图
上圈画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在课本87页9.8图上,描画三处冰川(玉珠
峰冰川、唐古拉垭口冰川、念青唐古拉冰川)、描画(羊八井温泉)、描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8、完成并识记填充图册31-32页作业。
课题: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学习目标:1、明确三江源的位置范围。
2、明确三江源被称为“中华水塔”的意义。
3、明确河流源头的判别标准
4、三江源保护区湿地的意义、会分析三江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危害和明确治
理措施
学习方法:读图综合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 1、三江源的位置和范围:(1)看课本91页9.16图,明确。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部,是()()和()的发源地,被誉为“()”。
(3)描画三江源头的名称位置:在课本92页上的9.17图中,描画长江的源头
(沱沱河),澜沧江的源头(扎曲),黄河的源头(卡日曲)(在课本93页9.19
图上描画标注)
导学案
(建议:将以下内容完成后在书上93页抄写二、三1、)
二、三江源的最初水源和河流天然调蓄器。
看课本93页,完成。
(1)()和()的融水是江河最初的水源,()和()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三、1、河流源头的确定原则:看课本93页,完成。
河流源头的确定原则是河流();流量();多因素综合考虑。
2、在课本93页上描画黄河源头的两大重要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
3、完成课本94页活动题3.说明卡日曲河是黄河源头的原因:因为卡日曲河流程长,流量大,所以它是黄河的源头。
(将此答案整理到课本94页相关问题处,并
理解能表述——书写)
巩固案
四、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原因、措施和三江源被破坏带来的危害。
(建议:
将以下内容整理到课本相应地方并抄写理解记住)
1、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义:看课本94页(1)是世界上海拔高地区生物最集中的
地区。
(2)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3)不仅对当地人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关系到河流下游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三江源湿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看课本95页):(1)气候变暖,冰川逐年
萎缩。
(2)湖泊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小或者干涸。
(3)水土流失(4)、草地沙
化严重(5)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3、三江源地区治理措施(看课本96页):(1)退耕还草(林)(2)全面禁猎(3)禁采砂金(4)休牧育草(5)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4、三江源生态破坏带来的危害:(1)冰川消退湖泊沼泽缩减,会使下游水量减少,影响到下游流量和灌溉、发电、航运(2)草场退化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地
区河床泥沙大量堆积,增加洪涝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