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考试大纲1
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精讲
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精讲中考语文考试是每年初中毕业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考试,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中考,有关中考语文考试的大纲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帮助考生们全面了解考试内容,并提供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
一、考试内容概述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阅读理解、写作、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
每个方面的考试内容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考点,考生们要全面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巧。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考试中会出现不同类型的文章,如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回答问题或完成相应的任务。
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阅读各类文章,并培养快速捕捉重点信息的能力。
2. 写作写作是考察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
考试中会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包括记叙文、议论文或应用文。
在备考阶段,考生应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技巧,并熟悉各类文章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
3.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包括词语积累、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手法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类词语的词义和用法,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内容和作者,以及熟悉修辞手法的应用。
通过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的主旨和意图。
4. 综合运用综合运用部分主要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考生需要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完成各类综合性的语言任务,如改写句子、完成对话、填写词语、选择合适的句子等。
通过这一部分的考察,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为了更好地应对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考生们应制定有效的备考策略和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们参考:1. 制定备考计划:考生们可以根据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制定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内容。
要确保每个考试部分都能得到充分的准备,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中考语文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业水平的程度。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一)积累与运用1、字词准确认读和书写 3500 个常用汉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的词语(包括成语、俗语等)。
2、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短语类型、句子成分、病句修改等。
3、修辞能识别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体会其表达效果。
4、文学文化常识了解重要的作家、作品,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官职、历法、节气等。
5、古诗文默写准确默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篇目。
(二)阅读理解1、现代文阅读(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能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能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
(4)能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5)能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
2、文言文阅读(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能正确翻译文言句子。
(3)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分析其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三)写作1、写作要求(1)能根据题目要求和写作目的,确定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文体进行写作,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3)能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生动。
2、写作内容(1)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能针对某个问题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024年全国初中语文考试大纲详解
2024年全国初中语文考试大纲详解初中语文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其考试大纲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4 年的全国初中语文考试大纲在继承以往优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侧重点。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份大纲。
一、考试目标2024 年初中语文考试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文学作品的理解欣赏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等。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语法、修辞等;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各类文本的含义,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够欣赏和理解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二、考试内容1、积累与运用这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词、成语、俗语、名句名篇等的积累,以及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能够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或俗语,背诵并默写规定的古诗文等。
同时,还会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句式变换、修辞手法运用等语言运用能力。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
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
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对重点语句的分析和感悟,对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等。
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
文言文阅读主要选取经典的文言文篇目,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翻译。
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义。
3、写作写作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题目或材料,写出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的文章。
体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展现独特的视角和见解。
初中语文考试考啥大纲修订版
初中语文考试考啥大纲修订版关键信息项:1、考试范围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写作语言文字运用综合性学习2、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作文题3、考试重点文学常识语法知识阅读理解技巧写作能力培养11 现代文阅读111 记叙文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方法。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理清文章的线索和写作顺序。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12 说明文阅读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理清说明顺序。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13 议论文阅读找出论点,分析论据的作用。
辨别论证方法,理解论证过程。
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2 古代诗文阅读121 古诗词阅读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意境。
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背诵和默写重点古诗词。
122 文言文阅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翻译文言句子,理解文意。
分析文言文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13 写作131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明确主题。
合理安排结构,条理清晰。
运用丰富的素材,内容充实。
注意语言表达,书写规范。
132 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使之新颖、恰当。
围绕题目展开写作,突出重点。
133 材料作文准确理解材料的主旨。
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进行论证。
14 语言文字运用141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辨析近义词、反义词。
正确使用成语、俗语。
142 病句的修改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
143 修辞手法的运用识别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44 句式的变换主动句与被动句的转换。
陈述句与反问句的转换。
15 综合性学习151 语文实践活动设计活动方案,如主题班会、读书交流活动等。
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成果。
152 口语交际学会倾听,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晰、准确、有条理。
以上是初中语文考试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考试成绩。
深圳中考语文考试大纲2篇
深圳中考语文考试大纲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深圳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深圳中考语文考试大纲篇1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共15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组(3分)A、宽恕(shù)狼藉(jí)妖娆(ráo)锐不可当(dāng)B、姊妹(jiě)轩榭(xuān) 拮据(jié) 毛骨悚然(sǒng)C、嫉妒(jí)寒噤(jìn)阴霾(mái)惟妙惟肖(xiào)D、步履(lǚ)取缔(dì)阔绰(chuò)中流砥柱(dǐ)2、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目前,各地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并完善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B、通过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飞速发展中的中国。
C、窗外的暴风雨突然渐渐地停下来。
D、膳食营养搭配是否合理,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
3、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①但它的另一个结果却是始料未及的②人们会在惟一的孩子身上投入过多的物质财富③计划生育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不容置疑的④于是,小规模家庭反而变成高碳排放体⑤每个孩子人均能源消耗量大大提高A、③⑤①④②B、②④③⑤①C、③①②⑤④D、②③⑤①④4、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不当的一项(3分)A、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B、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剧中的夏洛克是外国文学人物画廊中四个吝啬鬼之一。
C、“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这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复句。
D、小明对李老师说“你打字怎么这么慢?你走开,我来!”5、选出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组(3分)A、即书诗四句/ 乃丹书帛曰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岳阳楼之大观也C、一屠晚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D、出郭相扶将/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6-7题(8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人教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人教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xx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___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
三、命题原则1.以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为指导,以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为依据,以本届初中所用语文教材为主要参考内容,以近三年我市语文中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为基本标高,以水平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还要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适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四、考试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根据人教版统编教材内容,确定中考语文科考试范围。
五、内容目标(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完整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完整版)初中语文考试大纲初中语文考试大纲考试目标本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对于中学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通过考试,学生应该能够展示以下技能和能力:- 理解和分析中文文本,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运用所学的语言和写作技巧,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表达;- 理解中文语言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 阅读理解:学生将被提供一些中文文本,并需要回答相关问题来展示他们对于文本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2. 写作能力:学生需要展示他们的写作能力,包括语法、词汇和句子结构的正确运用,以及表达观点和思想的能力。
3. 诗歌和散文的鉴赏:学生需要鉴赏一些经典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并回答相关问题来展示他们对于文本内涵和作者意图的理解。
4. 文学常识: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包括著名作家和其代表作品的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体裁的特点等。
考试形式考试将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
笔试笔试部分将占总分的80%。
学生将完成一系列的选择题、填空题和作文题等,用以考核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和文学常识。
口试口试部分将占总分的20%。
学生将进行口头回答问题和朗读文本等活动,用以考核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的理解。
考试评分考试将根据学生在笔试和口试中的表现综合评分。
评分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语言的正确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创意和思维的发展。
考试准备为了顺利完成考试,学生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并掌握教材中的与考试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2. 多读经典的中文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3. 多进行写作练,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4. 关注中文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增加对于文化常识的了解。
通过认真准备和努力研究,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23年初二语文文学毕业会考总复习提纲(精简版)
2023年初二语文文学毕业会考总复习提
纲(精简版)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
- 《明儒学案》:重点阅读纪君祥等人所提出的对儒家经典的
解释和批判。
- 《孟子》:重点阅读其思想观点和语言表达方式,理解国家
是如何维护秩序和和谐的。
- 《上下五千年》:重点阅读列表式记述的历史事件,了解为
何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会发生。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
- 阅读与写作练:语言表达技巧,包括比喻、夸张和排比等。
练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 《国家公务员主管部门公告》:以此为例,研究如何产生简短、明确、负责任、有条理的官方文件。
- 《大江东去》阅读:理解现代文学中借助情感和艺术的表达,探讨中国社会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第三部分: 古诗词鉴赏
- 小学古诗《春夜喜雨》:研究课文和注释,了解古代文学作
品和诗歌概述。
- 《静夜思》(唐朝)和《登高》(宋朝):赏析两首传统诗歌,了
解中国文化史和正确阅读技巧。
- 模拟考试:对学生研究古诗词的理解程度进行测验。
以上就是2023年初二语文文学毕业会考总复习提纲的精简版,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选择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
A. 《红楼梦》
B. 《骆驼祥子》
C.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D. 《子夜》
下列哪个成语与“坚持不懈”意思相近?
A. 半途而废
B. 锲而不舍(正确答案)
C. 一曝十寒
D. 浅尝辄止
下列哪句诗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正确答案)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并且在不同词语中读音不同?
A. 车(chē)
B. 木(mù)
C. 行(háng/xíng)(正确答案)
D. 土(tǔ)
下列哪部作品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水浒传》(正确答案)
D. 《西厢记》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 他跑得很快,像风一样。
(正确答案)
B. 他每天都去图书馆。
C.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D.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A. 《春晓》
B. 《登鹳雀楼》
C. 《春望》(正确答案)
D. 《送元二使安西》
下列哪个词语与“勇敢”是近义词?
A. 胆小
B. 懦弱
C. 果敢(正确答案)
D. 害怕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A. “你吃饭了吗”他问。
B. “你吃饭了吗?”他问。
(正确答案)
C. “你吃饭了吗,他问”。
D. 你吃饭了吗?他问。
中考广东语文考试大纲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评定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和评价初级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一)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真实、全面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目标方面达到的水平。
(二)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三)有利于推进语文学科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产生积极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考试依据(一)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二)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包括下列三个能力层级:识记:了解并记忆学过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能正确地再认和重现。
如认读、书写汉字,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背诵、默写规定的篇章等。
理解:掌握并领会所学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材料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意义,能作正确的解释、说明或推断。
如领会语句的含义,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等。
运用:把学到的语文知识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情景中的实际问题。
如改正文章中的毛病,会写记叙文,会写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等。
考试内容与要求具体如下:五、考试方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二)试卷结构由各地级市组织命制的试卷,试卷结构由各地自行确定。
由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结构如下:考试用时120分钟。
全卷满分120分。
附加题得分记入总分,但全卷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
初中语文中考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1.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
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能在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了解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把握语文学科发展的大致趋势;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
2.语文教学设计能力。
能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能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恰当选择教学策略,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
3.语文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初中语文教学实施的基本步骤,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环节;熟悉语文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策略,能依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总结提升;熟悉现代教育技术,能依据教学需要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4.语文教学评价能力。
了解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及特点,掌握基本的评价方式;能够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为指导,针对学生实际,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能够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改善自己的教学。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学科知识1.了解国内外文学发展概况,熟悉重要作家作品及其风格特征,运用文学理论引领学生品味、鉴赏文学作品。
2.能够针对不同文本的特点,运用分析文本的相关知识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解释推论、评价判断的能力。
3.熟练掌握汉语言基本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遵循初中学生语言学习规律,帮助学生理解语言难点,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具备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熟悉写作教学的过程,能指导学生根据写作目的、内容及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一)2024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一)一、引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辩论能力2.2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2.3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发展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5 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技能- 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三、教学内容3.1 古代文学与红楼梦-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特点-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的概述-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与情节- 红楼梦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对红楼梦的鉴赏与评价3.2 现代文学与《茶馆》- 现代文学的兴起与演变- 中国话剧代表作之《茶馆》的梗概- 《茶馆》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 《茶馆》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对《茶馆》的文学赏析与批判3.3 修辞与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运用- 描写技巧与情景再现- 议论文与散文写作技巧- 对诗歌的赏析与创作- 故事与小说写作的基本要素3.4 道德与生活- 道德观念的培养与价值观塑造- 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伦理的比较- 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与行为规范- 道德故事与文学作品的启示- 道德问题的探讨与讨论3.5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魅力- 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与意蕴-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外国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多元文化的价值与挑战四、教学方法4.1 启发式教学4.2 探究式学习4.3 合作学习4.4 课堂讨论4.5 个性化教学五、教学评估5.1 日常评价5.2 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5.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4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5.5 家长与学生的反馈与建议六、总结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能够引导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初中语文考试大纲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现代汉语(一)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音节、汉字、造字法、语素、词、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类、实词、虚词、句子、句类、修辞、辞格等。
(二)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有: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2.声母的发音,韵母的发音,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与声母的搭配),音节的拼写规则(Y与W的使用、隔音符号的用法、音节连写),变调(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3.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
4.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5.词义的性质(词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6.成语的特征、来源和运用。
7.词汇的发展变化(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义的演变)等。
(三)现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有:1.同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的差异)。
2.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复杂句子。
3.短语的常见结构类型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
4.复句逻辑关系分析(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等)5.词语的锤炼(声音的锤炼,包括平仄、韵脚、叠音)。
6.句式的选择(整句和散句的选择、长句和短句的选择)。
7.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仿拟、排比、反复等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等。
二、古代汉语(一)理解基本概念,了解重要典籍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义、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类活用反切注音法四声平仄古书的注释术语(传笺疏等)《说文解字》等(二)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特殊现象主要有:1.常用汉字所一、使用的造字方法的准确判别。
2.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3.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4.常见副词的用法特点(程度副词"少、颇",范围副词"皆、悉但、特仅"情态动词"且固盖岂"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5.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语文一、考试性质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及本考试大纲。
三、命题原则1.以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为指导,以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为依据,以本届初中所用语文教材为主要参考内容,以近三年我市语文中考试题的难易程度为基本标高,以水平测试与能力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查,力求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2.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思维空间。
评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
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3.要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关注语言文字这一特殊信息载体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体现语文学科特有的灵性和生气。
4.试题中要选用适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
选文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试卷应简约、清晰、合理。
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
6.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这类试题不规定统一的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做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解答。
四、考试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
根据人教版统编教材内容,确定中考语文科考试范围。
五、内容目标(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中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
初中语文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考试属选拔性考试。
编写大纲的目的主要是为招聘合格的初中语文教师服务,为学生备考、教师命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大纲既可作为招聘特岗教师的指导性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学校招聘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用书。
二、考试范围语文学科的招聘考试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各主干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主,考试范围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考试重点为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必备的汉语、文学基础知识和从事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能力。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教师专业课考试样题和历年试卷参见云南培训认证网/。
三、考试内容Ⅰ.现代汉语1.了解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汉语的七大方言区以及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和影响;2.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拼写规则,能够正确给汉字注音,特别要注意纠正平常容易误读的字音;3.能够使用规范的汉字,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敏锐地发现常见的错别字并加以纠正;4.能够划分词的结构类型,正确理解词义,划分词义的类型并准确用词;掌握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方法,把词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解释,正确理解和使用成语;5.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理解词类划分的依据和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区别,能够正确划分词类和句子成分以及复句的层次关系,发现和改正常见的语法错误;6.了解修辞的作用和目的,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运用于写作和文章分析。
Ⅱ .古代汉语1.了解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和形体结构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六书",能够分辨汉字的形体结构;2.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辨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辨析同义词;3.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和条件、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被动表示法,掌握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弄清宾语前置的规律以及“之"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4.掌握于、以、为、于、而、之、者、夫、盖、也、乎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学科专业基础一、现代汉语(一)正确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基本概念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音节、汉字、造字法、语素、词、一般词汇、基本词汇、词类、实词、虚词、句子、句类、修辞、辞格等。
(二)理解和分析现代汉语基本原理主要有: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2.声母的发音,韵母的发音,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与声母的搭配),音节的拼写规则(Y 与W 的使用、隔音符号的用法、音节连写),变调(上声的变调、“一、不”的变调,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3.汉字表意文字的特点。
4.汉字形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5.词义的性质(词义的模糊性和民族性)6.成语的特征、来源和运用。
7.词汇的发展变化(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义的演变)等。
(三)现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主要有:1.同义词的辨析(理性意义、色彩意义的差异)。
2.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复杂句子。
3.短语的常见结构类型分析(主谓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兼语短语、连谓短语)。
4.复句逻辑关系分析(并列复句、递进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等)5.词语的锤炼(声音的锤炼,包括平仄、韵脚、叠音)。
6.句式的选择(整句和散句的选择、长句和短句的选择)。
7.辞格的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借代、仿拟、排比、反复等辞格的连用、兼用和套用)等。
二、古代汉语(一)理解基本概念,了解重要典籍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本义、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词类活用反切注音法四声平仄古书的注释术语(传笺疏等)《说文解字》等(二)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及特殊现象主要有:1.常用汉字所一、使用的造字方法的准确判别。
2.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3.古今词义的异同(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4. 常见副词的用法特点(程度副词“少、颇”,范围副词“皆、悉但、特仅”情态动词“且固盖岂”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否”,5.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等)。
6.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主谓倒序、谓宾倒序、状谓倒序、介宾倒序判断句被动句等)7.对仗的基本要求。
(三)古代汉语知识的综合运用.1.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探求。
2.一词多义现象的准确判别与把握3.浅近文言文的准确理解标点与翻译三、中国古代文学(一)识记部分1.背诵篇目先唐部分:《诗经》之《氓》《蒹葭》、《离骚》(节选:从开头至“岂余心之可惩”)、《汉乐府,陌上桑》、《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短歌行》、曹植《白马篇》、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入境)、谢灵运《登池土楼》、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拟咏怀》(摇落秋为气)、南朝乐府《西洲曲》、北朝乐府《木兰诗》。
唐宋部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张九龄《望月怀远》、王之涣《凉州词》、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维《山居秋暝》、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崔颢《黄鹤楼》、李白《行路难三首》其一《将进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韦应物《滁州西涧》、孟郊《秋怀》(秋月颜色冰)、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刘禹锡《乌衣巷》、柳宗元《渔翁》《江雪》、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黄庭坚《登快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声声慢》(寻寻觅觅)、陆游《书愤》《诉衷情》(当年万里)、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文天祥《过零丁洋》。
元明清部分: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王冕《墨梅》、于谦《石灰吟》、夏完淳《别云间》、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如梦令》(万帐穹庐)、郑燮《题画竹》、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九州生气)。
2.阅读并识记历代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理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其中重点要阅读并识记的作家或作品是:诗、词、曲部分:《古诗十九首》、屈原、曹植、陶渊明、庾信王勃、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自居易、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李煜、柳永、欧阳修、苏轼、周邦彦、李清照、陆游、辛弃疾、马致远、睢景臣、朱彝尊、纳兰性德。
散文部分:《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左传》《战国策》、《史记》、陶渊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宋濂、刘基、归有光、张岱、方苞、姚鼐戏剧部分: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小说部分:刘义庆《世说新语》、唐传奇、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
(二)理解与分析部分。
1.文学现象、文学文体与文学流派。
主要有:古代神话、楚辞、汉乐府、汉赋、古诗十九首、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建安风骨、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大小谢;永明体、骈文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初唐四杰、沈宋体、律诗、边塞诗、王孟诗派、元阳体、新乐府、古文运动、韩孟诗派、花间词派、西昆体、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江西诗派、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辛派词人、南宋骚雅词派、诗话、散:曲、元杂剧、南戏、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等。
2.主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创作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代表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要理解与分析的是:《诗经》之“六义”;《离骚》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孟子》《庄子》的说理艺术;《左传》对战争的叙写;《史记》的历史成就和文学成就;汉乐府的艺术特色;陶渊明诗歌的风格;庾信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李白、杜甫诗歌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自居易新乐府诗的主要特点;韩愈、柳元的散文成就;李商隐无题诗的特点与成因;唐传奇在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柳永、苏轼、周邦彦、辛弃疾词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词发展的贡献;欧阳修、苏轼的散文成就;识记部分所列戏剧、小说作品的主题、人物分析、艺术成就;归有光、张岱散文的艺术特色;龚自珍的文学成就等。
(三)鉴赏与评论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解读能力和文学评论写作水平。
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要内涵和艺术特色(指结构特点、写作手法、修辞运用、语言特色等)作出分析与评价,并能写出一篇不少于500 字的鉴赏性评论文章。
所考作品以篇幅较短的诗词歌赋散文短篇小说类作品为主。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识记部分1.阅读并识记主要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其中重点要阅读并识记的作家或作品是:诗歌部分:郭沫若《凤凰涅盘》《天狗》、冯至《蛇》、徐志摩《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卞之琳《断章》《距离有组织》、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穆旦《赞美》《诗八首》、舒婷《致橡树》《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神女峰》、顾城《一代人》《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北岛《回答》《一切》《宣告》、海子《麦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
散文部分:鲁迅《野草》《朝花夕拾》、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何其芳《画梦录》、沈从文《湘行散记》、贾平凹《秦腔》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
戏剧部分:田汉《获虎之夜》、丁西林《压迫》、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老舍《茶馆》、高行健《绝对信号》。
小说部分: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郁达矢《沉沦》《春璺沉醉的晚上》、茅盾《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老舍《离婚》《骆驼样子》《月儿》《四世同堂》《断魂枪》、巴金《家》《寒夜》、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城》、张爱玲《沉香屑第—炉香》《金锁记》《倾城之恋》、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柳青《创业史》、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春之声》、茹志鹃《百合花》、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贾平凹《浮躁》《高老庄》、汪曾祺《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阿城《棋王》、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韩少功《爸爸爸》《马桥词典》、马原《虚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山上的小屋》、苏童《妻妾成群》《红粉》《米》、余华《一九八六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奔跑的火光》、陈忠实《白鹿原》,、王小波《黄金时代》、王安忆《小鲍庄》《长恨歌》、自乒勇《游园惊梦》(二)理解与分析:1.文学现象、文学文体与文学流派。
主要有:“五四”文学革命、文学研究会、新诗、散文诗、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象征诗派、七月派、论语派、东北作家群、“左联”‘现代诗派、京派、新感觉派、中国诗歌会;九叶派、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小说、改革文学、新写实小说寻根文学、朦胧诗派。
2.主要作家的创作成就、创作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及其代表作品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重点要理解与分析的是:鲁迅《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和小说的现代化特色;《阿Q 正传》中阿Q的形象及意义;郭沫若《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徐志摩抒情诗歌的艺术色;戴望舒诗歌特色;茅盾《子夜》的艺术成就;巴金《家》人物形象与题旨;巴金小说前后期风格的变化;老舍小说中的市民形象;《骆驼祥子》祥子的悲剧内涵;老舍小说的京味;沈从文《边城》的审美意蕴;曹禺量剧作的主要特色;《雷雨》主要人物分析;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意蕴;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梁斌《红旗谱》中的民族特色;杨沫《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王蒙《春之声》的艺-;茹志鹃《百合花》的诗化特色;老舍《茶馆》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成就;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形象的典型意义;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舒婷《双桅船》的主要意象分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陈忠实《白鹿原》的艺术成就;莫言《红高粱》的艺术成就:白先勇《游园惊梦》的艺术特色;高行健《绝对信号》的主题意蕴和整体象征手法及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