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S_74003-2012_硬质景观基础沉降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基沉降处理措施

地基沉降处理措施地基沉降是指土壤在承受荷载作用时产生的沉降现象。
地基沉降可能会给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安全隐患。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下面将就地基沉降的处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已经发生地基沉降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加固地基的方法来解决。
加固地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地基加固。
可以采取注浆、灌浆、加固桩等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从而减少地基沉降的程度。
2.地基改良。
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式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加入固结剂、填充空隙、增加土壤的粘聚力等。
3.增加支撑。
可以在沉降较大的地方增加简支、悬挂支承等支撑结构,来减轻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次,对于可能发生地基沉降的新建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可以在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地基沉降的概率和程度。
1.规范设计。
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周围土壤的工作状态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地基设计,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建筑物的要求。
2.土体加固。
在施工阶段,可以采用加固技术,如预应力桩、灌浆、注浆等方式来改善土壤的力学性质,并提高其承载能力。
3.监测预警。
在施工和使用阶段,要进行地基的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地基沉降的动态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
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缓解地基沉降的影响。
1.减少荷载。
可以通过减少建筑物的自重或者降低荷载集中度,来减轻地基所承受的荷载,从而降低地基沉降的程度。
2.隔离措施。
可以采用隔离层、减震器等方法,将建筑物与地基进行隔离,以减少地基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
最后,针对具体的地基沉降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
比如,在软土地区,可以采用加固地基的方式;在暴露于地下水的区域,可以采取排水措施等。
总而言之,处理地基沉降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荷载情况、土壤的力学性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来加固地基、改善土壤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运行。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地基基础沉降是指土地表面下沉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地下土壤的压实、水分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地下工程施工等因素引起的。
地基基础沉降会给建筑物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对地基基础沉降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至关重要。
1.土壤的压实:土壤在载荷的作用下会发生压实,导致地基下沉。
尤其是在填土地区,土壤的压实是主要原因之一2.水分变化:土壤中的水分的变化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例如在地下水位下降或降雨等情况下,土壤会因为含水量的变化而产生沉降。
3.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也是地基基础沉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因为水分流失而发生沉降。
4.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中的挖掘、回填等过程也会导致地基基础沉降。
特别是当地下工程施工不规范或没有采取合适的补偿措施时,地基基础沉降较为严重。
针对地基基础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预防措施: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探与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以减少沉降的可能性。
此外,还应合理选择填土材料,并采取预压和合理的加固措施,以减少土壤压实引起的沉降。
2.补偿措施: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采取补偿措施来减少损害。
例如,在建造高层建筑时,可以采用隔震设备来减少地震引起的沉降。
3.补充土的加固:当地基基础发生沉降时,可以通过补充土和加固地基的方式来修复。
补充土的选择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土壤。
4.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可以采用加固桩、注浆等方式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基础沉降的发生。
地基基础沉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和处理方法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选择。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地质勘探和土壤力学测试的结果,结合工程需求和经济效益,合理选择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基础沉降整治方案参考

基础沉降整治方案参考基础沉降是建筑物在使用后难以避免的问题,尤其在软基础上的建筑物,沉降问题更加严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案来整治基础沉降问题。
一、确定沉降原因在进行任何的整治工作之前,都需要先了解基础沉降的原因。
常见的沉降原因有:1. 土层问题:建筑物基础所在的土层质量差,易于压缩,从而导致沉降。
2. 土层潮湿:一些土层在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压缩。
3. 土层被埋:由于开挖或填方等原因导致地面土层被移动或压缩,从而引起沉降。
4. 地下水位改变:地下水位降低或升高,会导致土层变干或湿润,引起沉降。
5. 地震或风化:在境外一些地区,地震频繁,震动容易导致建筑物基础沉降。
另外,长期的风化作用也会导致基础沉降。
通过深入了解沉降原因,我们可以对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整治,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选择現場測量和分析方案针对不同的建筑物和地质条件,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现场测量和分析方案,以便更好地把握沉降情况。
常见的测量方法有:1. 自动水准仪:在建筑物周围测量土层的高程,以便更好地了解沉降情况。
2. GPS技术:对建筑物进行静态GPS测量,以便掌握建筑物的坐标和高程变化情况。
3. 建筑物平面变形测量:可以通过激光水平仪、电子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
4. 字段实验:在陆地、环城道路等平地上建立大型模型,对其进行观测和测量,以便更好地检验和分析地基沉降情况。
通过上述测量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精准地了解沉降情况和沉降的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方案,从而避免浪费资金和资源。
三、整治基础沉降问题根据沉降问题的大小和程度,我们可以制定不同的整治方案。
常见的整治方案有:1. 原地加固:当基础沉降属于较轻度时,我们可以采用原地加固的方法,例如灌浆加固、水泥料固结等方式。
这些方案基本上能够较好地解决小面积或浅层次的基础沉降问题。
2. 建立对侧支撑体系:对于较为严重的基础沉降问题,我们需要建立对侧支撑体系以加强基础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引发建筑物结构变形、地基沉降加剧等不良后果。
为了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我们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
1. 调查与分析在制定地基沉降处理方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详尽的调查与分析。
这包括对地基沉降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土壤属性、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还需要评估沉降程度及其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通过全面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明确问题的根源,为制定后续方案提供依据。
2. 预防措施在处理地基沉降问题时,预防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尽量减少地基沉降的发生。
例如,在施工前可以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采用加固桩或增加地基承载能力等方法来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此外,合理控制地下水位,避免过度提升或降低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以有效减少地基沉降的概率。
3. 加固与处理当地基沉降已经发生或无法完全避免时,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与处理措施来修复或补偿沉降造成的损害。
加固与处理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处理方法:a. 地基加固:采用注浆、灌浆等方法,将强固的材料注入地基中,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b. 重力平衡:通过增加或减少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实现建筑物整体平衡,减少地基沉降造成的影响。
c. 钢板桩加固:在地基周围插入钢板桩来分散荷载,减轻地基沉降的程度。
d. 补偿与修复:在地基沉降范围内进行修补与补偿,例如填充材料、加固支撑等方法。
4. 监测与维护处理完地基沉降问题后,我们仍需要密切监测和维护建筑物和地基的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加强维护工作,保持建筑物和地基的良好状态,防止潜在的沉降问题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地基沉降处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深入调查分析,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沉降的发生,同时进行加固与处理来修复沉降带来的不良后果。
监测与维护工作也是保证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地基沉降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

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是指建筑物地基或地下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沉降现象。
基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不稳定,产生裂缝甚至倒塌。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基础沉降的原因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基础沉降的原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自然因素包括:1.地基土的性质和质量:地基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是影响基础沉降的重要因素。
如果地基土属于松散、不稳定或强度较低的土壤,则容易发生沉降。
2.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的上升或下降会对地基土产生影响,导致基础沉降。
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土壤会失去水分,变得干燥收缩,从而导致沉降。
3.地震活动:地震会引起地质体的错动,导致地基土的位移和沉降。
人为因素包括:1.基础设计不合理:如果基础设计不符合土壤的工程特性或荷载要求,可能会导致基础沉降。
2.建筑物超载:建筑物超过了设计荷载,会导致基础承载能力不足,进而引起基础沉降。
3.土地开发和地下工程施工:土地开发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掘、填充和抽水等活动,会扰动地基土,导致基础沉降。
对于发生基础沉降的建筑工程,需要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基础加固:可以采用加固基础的方法,如增加基础面积、加固基础土、加设钢筋混凝土带等,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补充填土:如果基础沉降不是很严重,可以通过补充填土、控制土壤湿度等措施来修复地基,恢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3.增加基础支撑:可以通过增设地基桩、扩大桩基面积等方式,增加基础支撑的面积和强度。
4.地下水防治:对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基础沉降,可以采取降低地下水位、加设防水层等措施,减小基础沉降风险。
5.定期检测和维护:对于存在沉降风险的建筑工程,需要定期进行结构和地基的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沉降问题,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总之,基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其原因复杂多样。
针对不同的沉降原因,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和安全使用。
地基处理中的地面沉降问题

地基处理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对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地基处理中常常会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不仅会给建筑物带来危害,还可能对周边环境和民生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基处理中的地面沉降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地面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是指土地表面由于各种原因而产生的下沉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自然沉降:土壤本身存在固有的自然沉降现象,这是由于土壤颗粒间排列结构的调整和重力作用所导致的。
2. 湿陷沉降:在湿润地区,土壤中的饱和含水层经受荷载作用后,水分排出,土壤发生不均匀沉降。
3. 工程施工引起的沉降:施工过程中,土壤受到震动、挤压等力的作用,导致土壤颗粒重新排列,从而引起地面沉降。
二、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地面沉降对建筑物和环境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损坏:地面沉降使建筑物的基础承受不均匀的荷载,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受损甚至倒塌。
2. 土地沉降导致市政设施破损:地面沉降会使地下管道、道路和桥梁等市政设施发生位移和破损,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严重威胁。
3. 水体泛滥:地面沉降导致水体在原本排水顺畅的区域堵塞,进而引发水体泛滥,造成洪涝灾害。
三、解决地面沉降问题的方案针对地面沉降问题,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1. 加固基础:对于已经存在地面沉降问题的建筑物,可以通过增加地基的支撑力或补充土壤来加固基础,以增强其承载能力。
2. 植物修复:通过植物修复技术,引入特定的植物来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保水性,从而减少地面沉降。
3. 沉降监测与预测:定期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及时了解沉降情况,并进行预测,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并解决地面沉降问题。
4. 合理规划与管理:在规划和管理建筑项目时,要合理选择建筑地点,避免在易受地面沉降影响的地区建设,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进行地基处理,以降低地面沉降的风险。
基础沉降处理方法

基础沉降处理方法
基础沉降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地基土壤的压缩、沉降、冻胀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变形、开裂等严重问题。
那么,如何处理基础沉降呢?下面是几种基础沉降处理方法:
1.增加地基土壤承载力:可以采用灌注桩、钻孔桩等方法,使地基土壤的承载力增加,从而减少沉降。
2.加固地基土壤:可采用预应力锚杆、混凝土灌注等方法,加固地基土壤,从而使其变得更加坚固。
3.调整基础结构:可以采用加固柱、移位柱等方法,调整基础结构,减少沉降的影响。
4.减轻建筑物重量:可以在建筑物内部采用轻质材料,减轻其重量,从而减少对地基土壤的压力,减少沉降。
总之,在处理基础沉降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同时,为了避免基础沉降的产生,建筑前期的地质勘察、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工作也非常重要。
- 1 -。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word版)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 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 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 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对于多层砌体结构, 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 在地基沉降时, 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 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首先是地质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差、真实性不高。
实际施工中, 有些工程不进行地质勘察盲目施工;有的勘察不按规定进行, 如钻探中布孔不准确或孔深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建筑物的资料等, 都会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或设计错误, 使建筑物可能产生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甚至发生结构破坏。
其次是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物长度太长;建筑体型比较复杂凹凸转角多;未在适当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及建筑物整体刚度不足;建筑物层高相差大所受荷载差异大;地基土的压缩性显著不同、地基处理方法不同;以及设计方面的错误等都会引起建筑物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
最后是施工方面存在问题。
没有认真进行验槽;基础施工前扰动了地基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周围推放大量的建筑材料或土方;对于砖砌体结构, 砌筑质量不满足要求, 砂浆强度低、灰缝不饱满、砌砖组砌不当、通缝多、拉结筋不按规定设置等, 也会引起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分析及其处理

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分析及其处理方法。
关键词:沉降观测;问题;分析;处理1、概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
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沉降观测工作中常遇到一些矛盾现象,并从沉降与时间关系曲线上表现出来。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以合理的处理和修正。
现将在沉降观测工作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分析及其处理现象分述如下:2、问题分析及其处理2.1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在第二次观测时即发现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曲线又逐渐下降。
发生此种现象,一般都是由于初测精度不高,而使观测成果存在较大误差所引起的。
此时,如周期较短,可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废,而采用第二次观测成果作为首测成果。
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首次观测应适当提高测量精度,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认真施测,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以资比较,确保首次观测成果可靠。
2.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发生此种现象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致;而且只有当水准点被碰动后低于被碰前的标高及观测点被碰后高于被碰前的标高时,才会出现回升的现象的可能。
由于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撞,其外型必有损伤,比较容易发现。
硬质景观基础沉降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和定义.......................................................................................................................................1
本标准根据绿城集团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经验起草。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 2012 年 04 月 24 日起实施,实施时间为 2 年,下次标准适宜 性评审时间为 2014 年 04 月 24 日。 本标准由绿城景观咨询公司品质管理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邱 斌、金永森、曹 璞等。
GTS74003-2012
附录 1 GTR65000-39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6 附录 2 GTR65000-40 基层施工项目验收单.....................................................................................6 附录 3 GTR65000-41 植筋验收单..................................................................................................... 6 附录 4 防沉降工艺功法说明.............................................................................................................7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地基沉降是指由于土地下方地基层发生变形或压缩而导致地面下沉的现象。
这种问题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用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包括预防措施和修复方法。
一、预防措施1. 建筑设计时考虑地基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包括选择适当的地基类型和合理的地基墙厚度,以及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如设置地下排水系统,以防止土壤过于湿润或积水导致地基沉降。
2. 地基加固对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土壤承载能力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进行地基加固。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桩或浆砌桩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控制建筑物重量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建筑物的重量,以减轻对地基的压力。
例如,采用轻质材料、减少楼层数量或采用空心结构等。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建筑物和地基的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这包括检查地面是否出现下陷、墙体是否有开裂等。
及时维修和加固可以有效预防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
二、修复方法1. 地基加固对于已经出现地基沉降问题的建筑物,地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修复方法。
这可以通过注浆、加固桩或钢板桩等技术来实现。
这些方法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减轻地基沉降的影响。
2. 调整建筑物平衡当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或不平衡时,可以采取调整建筑物平衡的措施。
这可以通过安装补偿机构或调整建筑物的基础来实现。
这样可以使建筑物重新回到平衡状态,减少地基沉降的影响。
3. 地基加固与调整结合对于复杂的地基沉降问题,可能需要采用地基加固和调整建筑物平衡的组合方法。
这包括先进行地基加固,然后调整建筑物平衡,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补偿地基沉降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完全修复地基沉降问题,但可以采取措施来补偿地基沉降带来的影响。
例如,通过在建筑物下方添加垫层或填充物来提高地基高度,以达到均衡地面高度的目的。
探析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

探析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与处理措施天然地基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当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形式、荷载变化、地基自身承载能力、地基地质及水文,以及建筑选材等等因素的存在,随着建筑物的自重应力与附加应力的产生,建筑工程结构基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沉降。
如果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过大,就会引发上部结构倾斜、开裂、失去使用功能等等事故,甚至会让整个建筑结构发生倒塌,危及安全。
因此,做好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的处理措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分析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标签:建筑工程;基础沉降;原因;处理措施1、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地基产生均匀沉降,对建筑物本身影响不大,可以预留沉降标高加以解决。
但是由于地基软弱,土层厚度变化大,土层在水平方向软硬不一建筑物荷载相差较大或基础类型、尺寸的差异等原因,容易使地基产生过量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倾斜,引起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或上部结构附加应力增加,当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承受的限度时,即造成墙体或楼面开裂等事故,甚至使整个结构严重倾斜,影响建筑使用,危及安全。
总体来说,不均匀沉降对工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上部结构产生过大附加应力,二是使建筑物底层层高减小,建筑物总高度减小。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轻不均匀沉降,在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
2、建筑工程结构基础沉降原因2.1工程勘察资料缺少为使建筑物能够经济有效地施工,需在建筑物施工前期对土层性质资料、水文地质情况作详细调查及工程勘察,获得施工设计所需的勘察资料。
但是,在工程勘察时,勘察人员的业务水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差异,会导致勘察点的数量及探孔深度不够,对地质土层资料调查不够详细,使得地质勘察报告中资料不精确不详细,且未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基础形式,可能会在施工过程中使建筑物基础产生不均匀沉降。
2.2设计因素建筑结构在建设之前需要精准设计,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充分计算,计算出它的地基承载能力,保证地基设计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如果建筑设计人员对勘探资料不进行认真分析,在设计时没有验算地基与基础、建筑物的整体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
控制基础沉降的措施

控制基础沉降的措施一、了解基础沉降的原因。
1.1 地基土的性质。
地基土的种类和性质对基础沉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像软土地基,那可真是个大麻烦,土质松软得就像棉花糖一样,承载能力差,建筑物的重量一压上去,它就很容易被压缩,导致基础沉降。
这就好比一个瘦弱的人,非要扛起很重的东西,肯定会被压得弯下腰来。
1.2 荷载的影响。
建筑物自身的重量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活荷载,就像压在地基上的一座座小山。
要是荷载分布不均匀,就像这些小山乱堆一气,那地基承受的压力就不均衡,沉降也就不均匀了。
比如说一个大房子,一边堆了很多重物,另一边啥也没有,那地基肯定会一边沉得多,一边沉得少,房子就容易出问题,歪歪扭扭的,看着就揪心。
二、基础沉降的控制措施。
2.1 地基处理。
2.1.1 换土垫层法。
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地基来个大换血。
把软弱的地基土挖掉一部分,换上强度高、压缩性低的好土,像砂石、灰土之类的。
这就好比给一个生病的人换了个健康的器官,让地基重新有了活力,能够稳稳地托起建筑物。
这可是个比较实在的办法,虽然费点事,但是效果那是立竿见影。
2.1.2 强夯法。
强夯法就比较“粗暴”了。
用很重的夯锤,高高地吊起,然后重重地砸向地基。
这一顿猛砸,就把地基土给夯实了,让它变得更加密实。
就像打年糕一样,越打越瓷实。
经过强夯后的地基,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沉降自然就小多了。
不过在操作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别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夯,得按照科学的方法来。
2.2 基础类型的选择。
2.2.1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就像一个大大的盘子,把建筑物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来。
它覆盖的面积大,能够减少地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这对于那些荷载比较大或者地基比较软弱的建筑物来说,就像是找到了救星。
就像把一群羊分散到一大片草地上,而不是让它们挤在一个小角落里,草地就不容易被破坏。
2.2.2 桩基础。
桩基础那可是地基处理中的“高手”。
把桩深深打入地基,就像给建筑物的脚穿上了长长的钉子鞋,牢牢地扎在地下。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地基沉降是指地面下沉或下陷的现象,常引起建筑物的结构变形和破坏。
该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有效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以帮助您解决地基沉降问题。
1.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法。
通过在地面下注入特殊的材料,如水泥浆或聚合物,以填充地壳的空隙,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地基沉降问题,并能够有效地防止继续沉降。
2. 沉降补偿沉降补偿是一种应对较大地基沉降问题的处理方案。
通过在建筑物的基础上安装沉降补偿装置,如液压调节器或可调节垫片,可以实时调整建筑物的高度,以弥补地基沉降造成的高度差。
这种方法可以使建筑物保持水平并减少结构损坏的风险。
3. 地下加固对于地基沉降严重的情况,地下加固是一种值得考虑的处理方案。
通过在地下深处钻孔并加固,如打桩或地下板桩,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或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区,能够有效地减少地基沉降。
4.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一种综合性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
通过使用各种土壤改良技术,如灌浆、挤密或混合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地基的力学特性,增加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条件复杂的地区,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并提高地基的整体质量。
5. 定期巡检和维护定期巡检和维护是任何地基沉降处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定期检查地基的状态和建筑物的结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此外,定期维护建筑物的基础结构,如修复裂缝和漏水等问题,也可以减少地基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结:地基沉降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给建筑物和基础结构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害。
然而,通过科学有效的地基沉降处理方案,可以减少或解决这些问题。
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的地质和土壤条件,以及地基沉降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评估。
此外,定期巡检和维护也是保持地基稳定性的关键,应当时进行。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处理方案,可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在长期使用中避免可能的损坏和修复成本。
如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沉降问题

如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沉降问题地基沉降是在建筑和基础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结构损害。
因此,及早采取措施来解决地基沉降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系列方法和策略,以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基沉降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 地基沉降问题的原因地基沉降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土壤性质、水文条件、施工活动和自然因素等。
在解决地基沉降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导致沉降的根本原因。
这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 土壤调查和分析在施工之前,进行彻底的土壤调查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这有助于确定地基所处地区的土壤类型、密度和水分含量等重要信息。
根据这些数据,工程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法,从而减少地基沉降的风险。
3. 使用合适的基础设计选择合适的基础设计是解决地基沉降问题的关键一步。
不同类型的基础结构,如浅基础和深基础,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
在有高地基沉降风险的地区,通常建议使用深基础,如桩基或地下墙,以提供更大的稳定性。
4.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减轻地基沉降问题。
这包括使用加固材料,如灰浆、水泥、岩石碎石等,来增强土壤的承载能力。
土壤改良可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降低沉降风险。
5. 控制水文条件水文条件是引发地基沉降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高水位或水文波动可能导致土壤流失或松散,从而引发沉降问题。
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措施来控制水文条件,如建立排水系统、防水屏障等。
6. 监测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和建筑竣工后,定期监测地基状况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使用现代技术,如激光测距仪和地面位移监测系统,可以及时检测到潜在的地基沉降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7. 使用新技术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地基沉降问题的解决方法。
例如,地基加固材料的研发和使用,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模拟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解决方案的效率和准确性。
8. 合规法规和标准遵守当地的法规和建筑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基础下沉补救措施

基础下沉补救措施基础下沉是个比较麻烦的事儿,不过别担心,咱们有不少补救措施呢。
一、原因分析在说措施之前,咱得先知道为啥会基础下沉。
基础下沉可能是因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不够,就像一个人挑不起太重的担子就会被压弯腰一样。
也有可能是地下水的变化,水多了把土都泡软了,地基可不就容易下沉嘛。
还有可能是附近有工程施工,把咱这的地基给扰动了。
知道了这些原因,咱们就能对症下药啦。
二、具体措施1. 加固地基土- 原因:如果是地基土本身不够结实导致的基础下沉,加固它是最直接的办法。
就像给一个虚弱的人补充营养,让他强壮起来一样。
- 操作方法和步骤:- 首先,可以采用灌浆法。
咱们得先确定好需要灌浆的位置。
这就好比医生找穴位一样,得精准。
一般是沿着基础周边和有下沉迹象比较明显的地方打孔,孔的间距和深度都得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可不能瞎打。
比如说,对于一般的小型建筑基础,如果下沉不太严重,孔间距可以在1 - 2米左右,深度打到地基土软弱层以下就差不多了。
- 然后就是准备灌浆材料。
常用的有水泥浆,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添加剂,像速凝剂之类的。
这就像是给地基土准备特制的“营养餐”。
把这些材料搅拌均匀后,就可以通过之前打好的孔往地基土里灌了。
灌浆的时候压力得控制好,压力小了灌不进去,压力大了又可能把地基土给冲坏了。
一般来说,初始压力可以设置在0.1 - 0.3MPa左右,然后根据灌浆的情况慢慢调整。
- 最后,等灌浆完成后,要进行检测。
看看地基土是不是真的加固好了,可以通过一些仪器,比如地质雷达来检测地基土的密实度等指标。
- 预期效果:通过灌浆加固,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会提高,基础就不容易再下沉了,就像给房子的脚穿上了一双结实的鞋子,让它站得更稳。
2. 设置支撑结构- 原因:如果基础下沉已经比较严重了,单靠加固地基土可能还不够,这时候就需要设置支撑结构来分担基础的压力。
就好比一个人站不稳了,给他一根拐杖一样。
- 操作方法和步骤:- 一种常见的支撑结构是静压桩。
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沉降问题及解决方法

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沉降问题及解决方法桥梁是现代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基础沉降问题是一个关键的挑战。
基础沉降可能导致桥梁的不稳定性和结构损坏,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桥梁施工中常见的基础沉降问题,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法。
第一节:基础沉降问题的来源在桥梁施工中,基础沉降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条件:地下土层的稳定性是桥梁基础沉降问题的重要因素。
如果地下土层不均匀或者不稳定,就容易导致基础沉降。
2. 施工质量:桥梁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基础沉降问题。
如果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如基础下沉不均匀或不稳定,就会导致基础沉降。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地震、地下水位变化等也可能引起基础沉降。
第二节:常见的基础沉降问题在桥梁施工中,常见的基础沉降问题包括:1. 基础下沉不均匀:基础下沉不均匀会导致桥梁结构的不平衡,进而引发桥梁沉降或倾斜问题。
2. 基础沉降过大:过大的基础沉降会超过设计容许值,可能导致桥梁的结构破坏,增加维修和安全风险。
3. 基础沉降速度过快:沉降速度过快也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和结构不稳定。
第三节:解决基础沉降问题的方法桥梁施工中的基础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1. 地勘调查:在施工前仔细进行地勘调查,了解地下土层的情况,并针对性地制定施工方案,控制基础沉降问题。
2. 地基加固:对于不稳定的土层,可以采用地基加固的方法,如注浆、碎石桩等,以增强基础的稳定性,减少沉降问题。
3. 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如采用沉降仪、倾斜仪等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基础沉降问题,并采取调整措施。
4. 质量控制: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基础沉降问题的发生。
5. 总结经验:在施工结束后,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反馈基础沉降问题,并对工程施工等环节进行改进,提高后续桥梁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
结论基础沉降问题是桥梁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挑战。
建筑沉降观测中的常见性问题及处理措施

建筑沉降观测中的常见性问题及处理措施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大型建筑的建设迅速发展,处于对地面状态差异性的考虑,就需要通过沉降观测的形式来对建筑的安全性进行确定。
下面,本文就对建筑沉降观测中的常见性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其相应的处理措施,为建筑沉降观测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沉降观测;问题;措施;分析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各地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大量的兴建,大型建筑物集群日益丰满起来。
相比于普通建筑物,大型建筑的负载大,作用地面的强度高,往往会使得建筑基础高度受压而形成沉降,这对建筑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都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为了防止这种沉降现象的发生,就应在大型建筑施工、使用过程中通过沉降观测的形式对其沉降速率及沉降量进行观测,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尽快地加以解决,确保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一、建筑沉降观测的重要性走在城市的道路上,亦如同置身于楼宇丛林当中,的确,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
中国地大物博,但是各地在气候、环境、土地等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土地是大型建筑的基础,其承受能力的不均亦使得建筑的地基安全性各异,那对于难以达到大型建筑建造标准的土地来讲,就应当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或改为建设普通建筑。
但是这种土地结构是难以凭借主观感觉和经验去加以区分的,需要通过科学的沉降观测形式来对其沉降速率和沉降量进行准确的观测,这也决定了沉降观测的结果成为建筑施工及设计的首要参考标准,关系着建筑竣工后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因此,可以说合理的建筑沉降观测工作的开展,为建筑的整体性能提供了最为基本的保证,是必不可少的工程。
第一,地基的最极限承载能力的确定。
通过在施工现场选取比较典型的地层来进行相关的承压板载荷试验,从而确定其数值。
在山坡的平台上面可以设置相关锚桩横梁的反力装置,在对基地进行挖孔的孔底及其平洞内部可以借助山体的自重力来设置撑式的反力装置,通过压力传感器来进行测力,并通过位移计测量其沉降情况。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

地基基础沉降原因及处理方法综述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
针对建筑物经常会由现一定程度的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这一问题,对其主要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由相关处理方案,以供探讨。
关键词:建筑物;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处理方法土木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是各类建筑物经常会由现的问题,沉降量过大对上部结构的影响主要反映在:(1)墙体产生裂缝。
(2)柱体破坏。
(3)建筑物产生倾斜。
当总沉降量或不均匀沉降超过建筑物允许沉降值时,将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造成工程事故。
建筑物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影响不大,但沉降量过大,可能造成室内地坪低于室外地坪,引起雨水倒灌、管道断裂,以及污水不易排生等问题。
1.地基基础沉降形成的原因分析对地基基础沉降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1土方回填前未对天然地表进行有效处理有些地区的天然土质软弱,若在土方回填前未进行有效地压实处理,特别是分布着多条纵横水渠,沟底未进行清淤处理,会造成局部沉降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1.2回填土、场地淤泥土的土体性质影响由于回填土、场地淤泥土均属于高压缩性软弱土体,并且具有高含水率、触变性、流变性、不均匀性等特点,在上部施工加载作用下桩基产生负摩擦力作用,在降低了桩基础承载力的同时,使桩体底端淤泥土体压缩变形从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1.3季节变化对浅基础的影响在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淤泥层上部的浅基础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一定的沉降。
主要原因是冬季为枯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基础所受地下水的浮力减少,产生下沉,在次年丰水季节,被压缩的淤泥不能恢复,因为基础沉降会不断加深。
1.4特殊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特殊土地基主要指湿陷性黄土地基、膨胀土地基、冻土地基以及盐渍土地基等。
湿陷性黄土在天然状态上具有较高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但受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强度降低,产生显著附加下沉。
作为建筑地基的冻土,按时间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地基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分享

地基处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分享一、常见的地基问题建筑物的稳固性和安全性主要依赖于地基的稳定性。
然而,地基问题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质条件、土壤性质和设计要求都可能导致地基问题的出现。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基问题,并分享一些解决方法。
1. 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地基问题之一。
它通常是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压缩或土壤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地基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倾斜甚至坍塌的风险。
为了解决地基沉降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改善地下排水系统:通过改善地下排水系统,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化,减少土壤的压缩和沉降。
(2)加固地基:使用加固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桩,加固地基,增加其稳定性。
(3)土壤改良:通过掺入适量的添加剂或注浆等方法,改善土壤的性质,增加其承载能力。
2. 地基侧向移动地基侧向移动是指地基在水平方向上发生移动,通常由土壤的侧向扩散导致。
这是一个常见的地基问题,特别是在松散或可塑土壤中。
解决地基侧向移动的方法包括:(1)挡土墙的设计:建造适当的挡土墙可以防止土壤的侧向移动,保护地基的稳定性。
(2)地基加固:使用加固材料,如地锚或挠性桩,加固或限制地基的侧向移动。
(3)土壤改进:通过土壤改良技术,如振动加密、预应力锚杆等,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其抗侧向移动的能力。
二、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除了常见的地基问题,有时候在复杂地质和土壤条件下,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可能无法解决问题。
这时候,采用复合地基处理方法会更加有效。
1. 桩基与土体改良的结合桩基和土体改良是两种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
桩基可以通过承担建筑物的荷载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而土体改良则是通过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来增加其承载能力。
将桩基和土体改良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弥补各自的不足。
例如,采用预压桩与振动加密技术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
2. 挖孔桩加固与土体处理的结合挖孔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特别适用于软土和淤泥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检查结构胶有无沉淀,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4.气温低时配制结构胶需要水浴加热(50℃),并增加搅拌时间;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
5.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植筋工艺样板交底。
防止钢筋再次生锈
4
结构胶
灌注
注胶量为孔深的1/2~1/3。从底开始注胶,胶体不得有气泡存在。
5
钢筋植入
将处理好的植筋缓慢旋入孔内预定深度。植筋必须缓慢旋入。
6
养护固化
已植入孔内的钢筋要保证固结时间,中间不得扰动。
专人看护
注意事项:
1.锚固构造措施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基层施工结束后,主要是加强基层成品养护。避免在土体或基层未稳定时,发生人为踩踏、机械碾压等干扰;保证混凝土浇捣后的养护工艺、养护时间到位。
5.3.2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整改
对已发生沉降的部位需全面检查,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减少返工费用的发生。对沉降严重或已不能使用、造成安全隐患的部位,须确认整改方案后,及时全面返工。
在景观施工图深化设计时,对基础结构设计请集团总师办会审把关,对关键部位要有专项施工方案,如地库与非地库之间、单元门出入口等区域应加强对配筋设计的要求;针对不同土质情况,可优化基础结构设计,如粉沙土质的区域,碎石垫层可以改用三七灰土,避免水土流失情况发生等。在现场条件发生改变或地槽情况明确后,应尽快对原设计基础图进行复核,以满足施工要求。
4.1.2因基层回填,沉降缝设置不规范造成围墙、矮墙开裂。(图2)
图2围墙下沉示例图
4.2原因分析
4.2.1设计图纸不够严谨,交底不到位
集团公司内不少项目的景观方案设计和景观结构设计分别委托不同设计单位,结果往往是重视方案效果,而对景观结构施工图的安全性和严谨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评审程序不够到位,导致施工图纸不够严密。此外,由于专业限制,项目景观管理人员较少涉及结构专业知识,对景观结构设计重视度不够,导致施工图纸交底忽略基层做法。
1.2施工要点:大面积土方分层碾压可利用18至26吨的压路机进行填方碾压,方向应从两边压向中间,每次重叠宽度为15-25CM;园路或车库顶板等区域建议采用挖机多次碾压。
1.3适用范围:回填土单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一般≤50cm。
1.4检验方法:环刀试验法抽检土壤密实度,每100-400m2取1点,但总计不应少于10点。
5.解决措施
5.1施工前管控措施
5.1.1做好项目开发时土方回填预案措施
针对项目开发量大,回填多的区域,需进行土质情况分析或对深地基回填做好防沉降专项措施方案,经项目公司工程部内部评审及集团工程质量督导部确认,在施工过程中组织落实到位,可以有效减少后期沉降问题的产生。同时,应对前期施工条件的熟悉(如原始地形、地貌及土建施工时的地形地貌含综合管网等),为后期施工提供依据。
图5植筋法示例图
5.2.2施工过程的工序把控落实到位,合理运用各种防沉降措施。
大面积广场及人行道地面的基层回填需做好场地找坡和有组织排水工作,合理设置明沟或暗沟;对基坑较深,回填量大的区域,可以采用强夯方式;对局部小区域地块,根据基础性质,也可以采取打松木桩方式、加固地梁和圈梁等做法,加强基层的构造及承载力。硬质铺装面层和基层需根据道路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大小、深度的伸缩缝,并注意缝隙尺寸。在地库与非地库交接部位,应做好塘渣或块石的回填处理,混凝土基层在交界处延伸需加强配筋要求。对于台阶、出入口及与主体相接位置,一方面应控制好地面垫层厚度,另一方面应尽量保证与建筑主体一起施工或预留钢筋接头;在台阶与主体脱离的情况下,应做好植筋处理。对于二次结构植筋规范工艺需利用监理力量,严格控制植筋质量,有必要时可以进行植筋工艺样板交底。
图1分层碾压法示例图
2.强夯法(图2)
2.1原则:重量选择适当、分遍间隔、布点方式均匀、多遍夯实距离加大。
2.2施工要点:强夯施工分两遍点夯进行,第一遍单点夯击6次,第二遍单点夯击4次,最终平均沉降量宜<5cm。夯击点间距采用1.5~2.0D(3.5~4.5m),平面布置采用方格形。
2.3适用范围:大面积回填土,深度2米以上,且在非地库上,采用强夯方式。
5.2.4做好各项工作的协调、沟通工作
景观硬质铺装电脑排版时,应加强立面材料排版,如建筑外墙干挂时,需做好花岗岩下口标高与景观硬质地面标高相接工作,避免吊脚现象的发生。在交叉施工期间,要加强各施工单位间协调配合工作,防止出现工序倒置、管井密集及回填不实等现象。
5.3成品保护管控措施
5.3.1避免基础受干扰,重视混凝土养护
3.2 景观公司各区域负责人职责
负责会签硬质景观基础处理方案、实施细则等。
3.3 景观公司驻项目景观管理人员职责
景观工程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施工情况监督和记录,并做好日常汇总。
4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硬质景观沉降开裂现象
4.1.1因基层回填不规范、植筋不规范导致铺装下沉开裂现象。(图1)
图1铺装下沉示例图
4.2.2项目营造开发周期短,项目环境条件了解不足
目前项目开发时间紧、强度大,往往为了抢工而忽视一些基本施工规范的要求。如回填土质量较差、分层夯实工序缺失或不到位情况、景观施工无足够时间使土体沉降稳定,这些情况都给后期施工埋下了隐患。
4.2.3施工过程缺乏监督控制
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对于回填区域的回填材料、回填方式及施工配合等不够重视。施工过程监控不到位、各专业的施工配合不足、缺少专业之间的衔接,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开膛破肚”、“管网井位遍地”及“石材干挂与铺装脱节”等情况,极大影响硬质景观基础的稳固性和整体美观性。(图3-1,图3-2)
图 3-1土方回填不到位示例图图3-2工序倒置,造成返工示例图
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在土方回填时未严格按照规范工序施工,节点工艺工法不到位,经常出现基层回填及面层施工的工艺工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现象,也是导致铺装面层沉降开裂的重要原因;此外,一些施工单位偷工减料、自身管理不到位使得混凝土标号不足、钢筋规格不符、植筋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也是造成硬质基础沉降的原因。
图4石材延伸入铺装5cm以上示例图
5.1.5采取相应防沉降工艺工法
合理运用分层碾压法、强夯法、压密注浆法及植筋法等《防沉降工艺工法说明》(附录4),减少硬质景观基础沉降。
5.2施工中管控措施
5.2.1确保基层的密实度、标高、宽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土方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夯实,回填料应强度高、稳定性、透水性好,有条件应尽量保证足够的自然沉降时间;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检查基层的密实度、标高、宽度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硬质基层结构施工,施工单位应上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附录1GTR65000-39),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签字确认,与现场拍摄照片一同交项目工程部资料室存档备查。
3.3适用范围:软弱土地基、基坑加固
3.4检验方法:测试注浆土体承载力。在注浆施工结束28天后,对注浆土体进行了注浆土体承载力质量检测。检查点数为注浆孔数的3~5%,但不少于10个点。
图3压密注浆法流程及示例图
4.植筋法(表1、图4)
4.1原则:避免因植筋锚固产生混凝土剥离和劈裂;保证钢筋屈服力、混凝土保护层、钢筋间距等。
5.1.2减少基础开挖和土建施工面
在建筑基础开挖时,有效控制开挖工作面,尽量多留原土及减少土方回填量。土方应尽量提前回填,脚手架能采取挑架或后搭措施的,优先保证土方施工。在建筑基础总包回填时,应严格执行分层夯实工艺,特别注意有结构挑板部分的土方回填;应建筑出地面就及时回填土,增加自然沉降的周期。
5.1.3加强基础结构设计图评审,优化基础施工方案
4.2施工要点:弹线定位→钻孔→洗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钢筋浇筑混凝土(植筋施工技术要点表详见表1)。
4.3适用范围:新、老混凝土连接。
4.4检验方法:外观检查主要有:看是否有流胶现象、注胶是否饱满以及固化是否正常。质量检测为植筋抗拔试验,应在植筋完成3d后进行,抽检量不低于工程量的10%。
2 术语和定义
2.1植筋
运用高强度化学粘合剂,使钢筋、螺杆等与混凝土产生握固力,从而达到预留效果。
2.2硬质基础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3地基处理
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
3职责
3.1 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职责
负责确认硬质景观基础处理方案,并组织硬质景观基础防沉降措施的人、机、材料等,对完成部位进行验收,以及对验收后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5.1.4做好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易发生沉降部位的防范技术措施和方案
会前带领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主要施工班组长,实地参观集团内外各项目;施工交底会议中,应根据集团质量督导部标准节点做法和本标准,明确易发生沉降部位的防范技术措施。例如:台阶第一级侧板、外墙干挂石材应伸入铺装面层5cm,此时应注意与幕墙施工单位严格校对图纸,以免景观地面石材排版时出现误差。(图4)
3.4检验方法:物探方法(面波法、电阻率法、重力法、磁法、地质雷达技术)可解决大面积土方回填检测。在强夯施工结束后,对强夯区域进行质量检测。检查点数为100-400m2取1点,但总计不应少于10点。
图2强夯法示例图
3.压密注浆法
3.1原则:高压灌入,等距布点。
3.2施工要点:保持注浆管间距离,应保持管道不堵塞;沉管深度、注浆量、注浆压力、范围、浆液配合比应根据图纸要求并派专人负责,做好记录;注浆需连续进行,避免中断。(图3)
6.附录
附录1GTR65000-39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附录详见景观精细化管理手册)
附录2GTR65000-40基层施工项目验收单(附录详见景观精细化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