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复习.ppt
合集下载
记叙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5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答案】结构上: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前面写“江南春 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年未开花 结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结尾写“不知道红豆古树何 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 内容上:抒发了作者的忧思之情,写出了作者期盼红豆古 树能再发新枝、开花结果,表达了作者对民族气节与傲岸 风骨的呼唤与追寻。
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1
(记叙文)
常考题型: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二.重点句子的作用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归纳概括题) 五.人物形象 六.思想情感 七.记叙顺序 八.段落作用 九.标题含义及作用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1.理解文中某划线句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结合上下文,从某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
B.中间:1、承上启下 2 、照应开头 3、做铺 垫 4、埋伏笔 5、对比
C.结尾:1、照应题目 2、首尾呼应 3、是文 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总领全文
例: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 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 思……(结尾)
——陈歆耕《红 豆树下》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 (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 (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 (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如果 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根 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 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专项复习
1
(记叙文)
常考题型: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赏析句子) 二.重点句子的作用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四.概括文章内容或故事情节(归纳概括题) 五.人物形象 六.思想情感 七.记叙顺序 八.段落作用 九.标题含义及作用
一、句子含义及表达效果
※1.理解文中某划线句含义。
※2.请简要分析选文某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3.结合上下文,从某角度分析下列句子表达
B.中间:1、承上启下 2 、照应开头 3、做铺 垫 4、埋伏笔 5、对比
C.结尾:1、照应题目 2、首尾呼应 3、是文 章结构更严谨完整 4、照应前文 5、总领全文
例: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 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无限惘怅和忧 思……(结尾)
——陈歆耕《红 豆树下》
三.重点字词含义及表达效果
(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 (2)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词语 (3)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 (4)有比喻、借代、反语意义的特殊词语 (5)有指代义的代词或非代词 (6)有语境义、临时义的词语
答题思路:“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 原则,把考察字词放在句子中分析,如果 把考察字词所在句子中无法全面理解,根 据上下文分析该考察字词的含义
答题格式:词语的词性+在文中的含义+表 现出了……+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课件(共42张ppt)++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象征
借意象挖 掘象征义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自夸着“地大物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例: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人们把村落、村庄、乡 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但若仔细辨认,村 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 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许多大都市 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然 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
记叙文—理解句子含义
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理解句子的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表层意思,又要 说出深层意思。 如果句子形象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要抓住 中心词,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双关意义,也可以找出它带 给读者的启迪。 (所谓哲理句就是指那些关爱生命、感悟人生、有关亲情、 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解题思路 : 句子的含义(主关键词,化含蓄为直白)+表达的感情(把 作者的意思用自己的话再说一遍。(偷梁换柱)
叶圣陶先生逝世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表炮声传来 不幸的消息,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表面: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哀伤。 ” 深层:老年人(作者恰逢八十岁)对岁月逝去的伤感。
如何理解《社戏》最后一段鲁迅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 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表面:因为难忘平桥村的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喜爱让 鲁迅觉得豆很好吃,戏很好看。
②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 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尚未习惯文坛的无事生非,很容 易被那些谣言困扰,情绪很波动也很激愤。当事情渐渐平息下来 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 愤怒和恼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③时已深秋,树叶在寒风中一片片坠落,如我失望而悲凉的心情。 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 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我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 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 拜拜,乘坐下一班火车拂袖而去。
2024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 记叙类文本阅读(散文)(共42张PPT)

的对话描写中,
“我只要两角钱。”我细声但坚定地说。
可以看出母亲勤
“要做什么?”母亲被我这异乎寻常的口气触动,俭持家,严格约
束子女不乱花钱。
终于看了我一眼。
为下文的冲突做
“我要去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 铺垫。
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粘了一些
糖粒。一角钱两颗糖。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方法总结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答案】(3分)运用细节描写,抓住母亲额上汗珠在门口灯光的反 射下异常明亮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劳,突出其吃苦耐劳的特 点。(评分标准:写法判断正确,得1分;能概述出描写内容,得 1分;表达效果分析准确,得1分。共3分。)
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
遥响,这一幕, 画面感极强。
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 “相拥的深情”母
着我的手,穿过屋前的一片芒花地,到番薯田里去 亲伤口的疼和心里 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 的悔一起涌上来,
为自己把生活的劳
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地的时候,我发现 累和心酸发泄在孩
[批注5] 芒花美,母亲更美。 照应标题。
映衬了母亲年轻时 的美丽。
比拟,把芒花比作 母亲头上的白发。
[批注6] 由芒花联想到母亲。 芒花与母亲,过去 与现在,自然交融。
记叙类文本阅读 散文
文章讲解 试题讲解
童年时候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情 景,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已不再清晰,只有当 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 如何从芒花中霍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
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之理解句子的含义(共34张PPT)

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 忪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 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 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 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 姑娘,怀里抱着一捆雨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 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 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 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 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 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 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 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 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 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 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 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 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 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 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 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猫进了 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 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 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 姑娘,怀里抱着一捆雨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 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 就太富有戏剧性了,而且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报纸上没 有她就读的校址,只有她的很美的名字。
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 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 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 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 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 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 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 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 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 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 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 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 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ppt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
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 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 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 画,偏巧我回来了…… 2014广东
从描绘视点赏析划横线的语句。 不料,儿子在一次给剧院装台的义务
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
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 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 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 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澜,在这磨难的父亲胸 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1、请从描写的角度品评下列语句: 她戴着顶白色的遮阳帽,两只羊角辫儿在
脑后活泼地舞蹈着。她一门心思地玩着手机, 玩到开心处,一对酒窝在红扑扑的腮上“动荡” 起来,真是可爱。
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达了作 者对小姑娘由衷的喜爱之情。
增强语势,激烈地表达 (4) 排比:了……之情。
(5)
对偶:两两对称,句式规整,音
韵调和。
(6) 反复:激烈抒发,杰出着重
了……,赋有感染力。
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留
(7) 设问:意和考虑,设置悬念,引
出下文。
(8) 反问:加了强……口之气情,。激烈地表达
注:有必要结合相关语句剖析
1、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躲在树缝 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②我逛了好几条街,总算买到心仪的毛衣, 水绿色的,款式别致,配上薄呢长裙,走在 街上,心是轻盈的,那种感觉很好。高大的 梧桐树下,黄色叶子飘飘柔柔落下,阳光透 过树叶间隙,地面一片斑驳迷离。
景象描绘或环境描绘,经过写梧 桐树、黄叶子、阳光等景象烘托“我” 买到心仪的毛衣后愉快高兴的心境。
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 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 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 画,偏巧我回来了…… 2014广东
从描绘视点赏析划横线的语句。 不料,儿子在一次给剧院装台的义务
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
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 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 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息,一只 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澜,在这磨难的父亲胸 中掀起了滔天的巨澜。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1、请从描写的角度品评下列语句: 她戴着顶白色的遮阳帽,两只羊角辫儿在
脑后活泼地舞蹈着。她一门心思地玩着手机, 玩到开心处,一对酒窝在红扑扑的腮上“动荡” 起来,真是可爱。
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的性格,表达了作 者对小姑娘由衷的喜爱之情。
增强语势,激烈地表达 (4) 排比:了……之情。
(5)
对偶:两两对称,句式规整,音
韵调和。
(6) 反复:激烈抒发,杰出着重
了……,赋有感染力。
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留
(7) 设问:意和考虑,设置悬念,引
出下文。
(8) 反问:加了强……口之气情,。激烈地表达
注:有必要结合相关语句剖析
1、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住了一半,老远躲在树缝 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②我逛了好几条街,总算买到心仪的毛衣, 水绿色的,款式别致,配上薄呢长裙,走在 街上,心是轻盈的,那种感觉很好。高大的 梧桐树下,黄色叶子飘飘柔柔落下,阳光透 过树叶间隙,地面一片斑驳迷离。
景象描绘或环境描绘,经过写梧 桐树、黄叶子、阳光等景象烘托“我” 买到心仪的毛衣后愉快高兴的心境。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PPT共39页

Thank you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 解句子含义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 解句子含义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记叙文复习之句子赏析》课件(共53张PPT)

4.夸张
皇帝特别喜欢好看的衣服,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
服。
——《皇帝的新装》
运用夸张,突出皇帝爱衣服爱到极致,表现了作者对他的 讽刺。
5.反复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应该 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 上革命的道路。
--朱德《母亲的回忆》
运用反复,加强语气,突出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心理描写: “想一想,他觉得车夫这个行当不错,挺适合自己干的,自己有的是力气”
赏析: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祥子对新生活的迫切兴奋,表现了祥 子诚实朴实向上的性格。
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 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著,又 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给 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 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
结构整齐,音韵和谐
(有问有答)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案蕴含在句意中)强调,加强语气。
把...和...作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突出强调了...加强语气
突出了...本质,加强作者的…感情
二、描写角度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 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 俗民风等的描写。
人物描写角度
——《背影》
“攀”“缩”“微倾”几个连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 表现出为我买橘时过铁道、爬月台的情景,突出父亲 的艰难不易,表现了父亲细腻深沉的父爱。
他从怀里掏出一只带盖的青花碗,然后, 将米饭盛入几勺,又夹了好几筷鱼香肉丝,低 下头,眯起眼睛,量了又量,又添了一两著, 方将碗盖上。(赏析加点词,请选择副词或者 动词进行赏析。)
⑨直到那天中午,我照例回家午睡。迷糊间醒来,看到母亲举着竿子,在粘窗外 树上的蝉。夏天的树郁郁葱葱,像一捧碧色的玉。而她赤着脚,身体微微前倾,手上 握着纤长的竹竿,像一个一往无前的战士,在挥舞手上的军旗。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学习资料PPT文档共39页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句子含义学 习资料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小姑娘的活泼可爱的
性格,表达了作者对小姑娘由衷的
喜爱之情。
优选
23
2、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 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 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 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那架势, 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动作描写,通过“撑、踮、爬、
弯、蹲”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主旨和内涵。
优选
2
具体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赏析文中重要句子。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
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通过写梧
桐树、黄叶子、阳光等景物烘托“我”
买到心仪的毛衣后愉快喜悦的心情。
优选
21
人物描写一般分为: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优选
22
1、请从描写的角度品评下列语句:
她戴着顶白色的遮阳帽,两只 羊角辫儿在脑后活泼地舞蹈着。她 一门心思地玩着手机,玩到开心处, 一对酒窝在红扑扑的腮上“动荡” 起来,真是可爱。
该句运用排比修辞,三个“隔着”的 运用 ,把阻隔亲情的障碍展示出来,语 气强烈,逐步升华,表达了母亲对家乡 的无比思念。
优选
21、品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自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盐城市2014年中考语文)
谁知道一朵莲蓬里的三十个莲子,是多少 血汗的灌溉?谁知道夏日里一碗冰冻的莲子 汤是农民多久的辛劳?
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心理、神
态等)表达了……情感。
优选
12
题型2:从表达方式
优选
13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 议论和说明。
优选
14
描写一般分为: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优选
15
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 2社会环境
优选
16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
1、交待要素(暗示时间、地 点……)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 4、推动情节发展。 5、帮助塑造人物性格
语句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白蘑菇比作“小胖孩儿”,而用拟人手 法说是像小孩一样“趴”在那里晒太阳, 突出了白蘑菇的可爱,也表现作者对白蘑 菇的喜爱之情。 优选
16、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句话。(4 分) (宿迁市2014年中考语文)
(1)而远远的西方,隔着山,隔着水,隔 着风雨云雾,有母亲的故乡,有母亲的母 亲!(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4) 排比:了……优选之情。
6
(5)
对偶:两两对称,句式整齐,音
韵和谐。
(6) 反复:强烈抒情,突出强调
了……,富有感染力。
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
(7) 设问:意和思考,设置悬念,引
出下文。
(8) 反问:加了强……语之气情,。强烈地表达
注:必须结合优选 相关语句分析7
1、好了,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 遮住了一半,老远躲在树缝里,像 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松堂游记》
本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月亮比喻成羞答答的姑娘,将月亮人
格化,生动形象写出了月亮掩映于云中,
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的情景。表达了作
者对月亮的喜爱之情优选。
中考链接:
(13岳阳)18题: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第⑦段画 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⑦听了小姐的话,我让白蘑菇趴在地上, 好像晒太阳的小胖孩儿,温润而圆滑地裸露 在空气中。上火车的日子到了。小姐帮我找 来一只小纸箱,用剪刀戳了许多梅花形的小 洞,把白蘑菇妥妥地安放进去。
主旨和内涵。
优选
3
解题方法:
形式+表达效果(生动形象、突出等) +特点+情感
形式包括句子的修辞、表达 方式、句式运用几个方面。
优选
优选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事物
的……特点。
(2) 拟人: 将……人格化,生动形 象地写出了……
(3) 夸张:强调突出了……的特征。
增强语势,强烈地表达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息, 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在这苦难 的父亲胸中掀起了优滔选 天的巨澜。 19
从描写角度赏析划横线的句子。
整个剧院空空荡荡,无声无
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涛,
在这苦难的父亲胸中掀起了滔
天的巨澜。
通过“这个剧院空空荡荡,无
声无息,一只只椅背像大海的波
涛,”这些环境描写,烘托了父亲
运动员遇事冷静,身手敏捷,很有
比赛经验。
优选
24
3、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 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这 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 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 爸……求您了。”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
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 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 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 画,偏巧我回来了优选…… 2014广25东
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从“三十 个莲子”和“一碗莲子汤”两个角度, 连续发问,增强了语气,强化了抒情的 表达效果。让人感受到其中包含的莲农 的血汗和辛 劳,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劳动 者的同情与关爱。 优选
总结:
写景或物:通过……修辞,生动形象 地突出景或物……的特点(情态、 样子)表达了……情感。
写人:通过……修辞,生动形象地
中考语文复习系列
记叙文阅读之
赏析句子
优选
1
具体考点:
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
二、赏析文中重要句子。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
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
在失去儿子后极度悲哀的心情。
优选
20
中考链接
(14怀化)23题: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 写?其作用是什么?
②我逛了好几条街,总算买到心仪的毛衣, 水绿色的,款式别致,配上薄呢长裙,走在 街上,心是轻盈的,那种感觉很好。高大的 梧桐树下,黄色叶子飘飘柔柔落下,阳光透 过树叶间隙,地面一片斑驳迷离。
优选17Biblioteka 解题步骤:①判定属于哪类环境描写(自 然/社会环境)。
②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人物、气氛、世态、情感、
故事情节等角度)。
优选
18
从描写角度赏析划横线的句子。 不料,儿子在一次给剧院装台的义务
劳动中从顶棚跌下,当场停止了呼吸。 那是一个寂静的冬夜,院长叫人把
剧场大门打开,领着他走到台前。父亲 实在憋不住,一下子扑倒在儿子摔下来 的地方,再也无力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