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题【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一、考点解析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读音kui二声,人名)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官名)。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感想:断章取义的确笑话百出。
凡事没弄清原委就妄下结论,可能会出大麻烦的。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方法指津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邪)”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7张
五、旧题重做(三)
【答案】D
【解析】”王之“的主语是”先入关者“,是”吾与诸将曰“的具体内容, 排除BC项,”吾与诸侯曰“和”与父老曰“是对应的句式,排除A项,故选 D
六、新题型——高考真题2023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 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 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 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 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 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时间词
俄而
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其后一般断开
(四)断虚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
疑问语气词
何如、奈何
句,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 关联词语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 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断句
一、考点解读
文言文断句题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 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 低,也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和理解,同时要熟 悉断句的方法,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步骤及技巧。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阅读:断句题答题技巧
文言阅读断句题应试对策断句,是近几年全国卷的必考题,今年也应会考到。
断句,即古之“句读”,古文需要停顿的地方称为句或读(dòu)。
句子语意完整要停顿,叫“句”;句中语意未完却需要停顿,叫“读”。
古文献是没有标点的,标点是近代人加上去的。
所以读懂古文,断句是个前提。
『高考题型』历年高考的断句题大致有两种考查方式。
一种是客观选择题,全国卷一直采用此种形式。
如22年全国新高考I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另一种是主观题,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多采用此种考查方式。
如21年浙江卷:17.用“/”给文的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今虽谆谆其词非求胜于景山盖陈己之所守抑未知景山以为非是也诚以为非是幸亦语焉襄不敢惮烦于屡告也『方法指津』断句方法:先大后小,先易后难,结合标志,比照选择。
(1)先大后小。
考虑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先断句意完整的“句”;再断“句”内的小层次停顿,也就是“读”的停顿。
(2)先易后难。
根据自己对句意的理解,先把确定要断的地方(也即容易的地方)先断开;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断开其它需断的地方。
(3)结合标志。
要根据语境,参照断句的“标志”,恰当断句。
(4)比照选择。
若不能确定断点,就将几种断法对照比较,以作出最佳选择。
『技巧点拨』(1)句意完整、句子结构完备必须断开。
如:今赵不救魏/(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主谓宾齐备,句意完整(如果赵国不援救魏国),肯定要断开(/)。
(2)表时间的词或短语作状语,提前到句首,一般应断开。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断句答题技巧汇总
【答题技巧】
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
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
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文言断句)一、考点说明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二、知能图谱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阅读停顿是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
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1、主谓之间要停顿。
2、谓宾之间要停顿。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4、“古二今一”之间要停顿。
5、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6、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三、方法指导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
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听(2)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学生版+解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06.文言文的断句【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知识点断句:断句,断句又称“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
我国古典书籍上本无标点符号,古人通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
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二、断句的方法(一)基本方法:读文段,知大意阅读。
通过语感逐字翻译句子,明确大意。
根据句意面出朗读节奏。
(二)借助词性断句。
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小结归纳:(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在句尾的语气词:者、也、矣、焉、哉、耶、耳、邪等。
在句首的单音节发语词:夫、惟、盖、凡、苟、若、岂等。
句首的复音节虛词: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然则等。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焉、何如、奈何等。
(四)句首的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顷之、俄顷、忽、忽然、既而、俄而等。
(五)借助对话标志词断句特殊对话标志:语、曰、云、言、道、谓等。
(六)借助文言句式断句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倒装句等。
(1)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等;【解题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2.动宾(动补)之问要停顿。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
3.句首语气词(发语词)要和后面的句子分开。
①盖/竹柏影也。
4. 句首表示假设、转折的连词(若,至若,而,然则)后面必停顿。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5. 句首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顿。
①故/自号日醉翁也。
6.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此”。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断句题解题技巧
断句题解题技巧(学生用)一、凭语感,先断易: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二、找虚词,断语气: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一、考点解析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读音kui二声,人名)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官名)。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感想:断章取义的确笑话百出。
凡事没弄清原委就妄下结论,可能会出大麻烦的。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方法指津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邪)”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生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一、断句趣谈:标点留客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
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之变成﹕“”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阔少年断错句娶错妻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
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的美人,非常高兴。
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
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标点巧用一例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在街头巷尾的墙壁上,写上一条巨型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过了不久,这条标语上,忽然多出一点逗号,使这条标语改变了意思﹕,只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使意思完全相反。
二、断句题解题技巧(一)读文段,通文意。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小试牛刀:夔一足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有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二)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包括人名、官名、谥号、地名等小试牛刀: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3、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方法三 明修辞 巧判断
1、据顶真,定句逗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 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 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 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例1 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例2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从先生的角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 可/青菜一碟足以
学习目标 1、通过例析学习并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
本思路与方法: 2、通过应用体验准确地给文言文断句。
学习重点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学习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规律
考点透析
韩愈在《师说》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 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 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 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 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 “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 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踦”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
牛刀小试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 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熟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以于而则在句中,夫盖惟凡故在前。 矣乎也哉常在后,对话多用曰云言。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锻炼。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详解)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与技巧复习要点提示】(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试一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一、考点解析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读音kui二声,人名)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官名)。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感想:断章取义的确笑话百出。
凡事没弄清原委就妄下结论,可能会出大麻烦的。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方法指津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邪)”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 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 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 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 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 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 ‚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 列传》) 断句: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 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练习:为下面语段中划线句断句。 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 邦士(国士,国中才能出众的人)也!夫饮酒五日 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 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 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 ‚桀[jié]纣之亡也遇汤武分析: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 然;句末的虚词有: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 多就解决了。 答案: ‚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 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例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 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 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反复: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 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析语法: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 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 在句末。 例:吾 欲 发 兵 使 公 及 桓 楚 将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梁 曰 桓 楚 亡 人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人教版语文读本 《项羽本纪》) 答案:吾 欲 发 兵 / 使 公 及 桓 楚 将 / 是 时 桓 楚 亡 于 泽 中/ 梁 曰 / 桓 楚 亡 /人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项羽本纪》)
2023中考 文言文断句知识精讲-典型题析
【典型题析】一、划分停顿的主要方法1. 方法一:主谓之间要停顿。
(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①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城非不高也。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④水皆缥碧。
⑤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⑥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2. 方法二: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
①必有得天时者矣。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又患无名人硕师与游。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⑤余尝求古仁人之心。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
3.方法三:句首语气词(发语词)要和后面的句子分开。
①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③盖大苏泛赤壁云。
④盖竹柏影也。
4.方法四:句首表示假设、转折的连词(若,至若,而,然则)后面必停顿。
①至若春和景明。
②然胡不已乎?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④然则何时而乐耶 ?5.方法五:句首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是以”后面必停顿。
①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6.方法六:承接前文的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此”。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③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方法七:句中转折连词“而”前面要停顿。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8.方法八: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乎”“者”“也”后面一般要停顿。
文言文中,“之”的用法很多,很复杂。
其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有助于我们确定朗读节奏:停顿往往在“之”后,这样朗读使得整个句子的语气不至于显得急促,而是缓急有致。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④余闻之也久。
9.方法九:语句倒装处要停顿(多指状语后置)。
①宋何罪之有?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④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以上只是文言句子停顿的一般原则和规律,朗读时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重在“语意”上花功夫,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群,一定看好题目所要求的划分几处,依意群来标示。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探究四: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
方法五:借助修辞断句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 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
呼万岁。
顶真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 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这可供 我们断句时参考。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 子前后相承,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又 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 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 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 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 人的有“谁”“孰”“何”;“何”: 问事。问事的还有 “奚”“胡”“曷”“恶”“安”“ 焉” ”等。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
老头儿的遗嘱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 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 人不得干预
•断句方式一: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也,家
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执。 ---给女婿
•断句方式二: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言“非”,是我子
也。家产田园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争 执。
---给幼子
断句不同 遗嘱迥异
文 最简单、最有效:语感断句
言 一、借助虚词断句。
文 断 句
二、借助名词(或代词)、 介宾短语断句。
的 三、借助动词,特别是表Leabharlann 话常 见的动词断句。
方 四、借助句式断句。
法 五、借助修辞断句。
天 之 道 其 犹 张 弓 与/高 者 抑 之/下 者 举 之/有 馀 者 损 之/不 足 者 补 之/天 之 道 损 有 馀 而 补 不 足/人 之 道 则 不 然/损 不 足 以 奉 有 馀/孰 能 有 馀 以 奉 天 下/唯 有 道 者/是 以 圣 人 为 而 不 恃/功 成 而 不 处。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
01答题技巧:文言文断句遵循“两个原则”即: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
(按结构和句意划分)断句方法如下:(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平、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
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
(《狼》)②山行|六七里。
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如: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②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8)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
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
如:①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②其夫呓语|既而儿醒。
(《口技》)(9)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如: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02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理解句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去断句或划分节奏。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及训练
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及训练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条件和方法。
一、找虚词,定句读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代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他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如:其、尔、若、夫、且夫、盖、惟、斯、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然则、是故、然而、犹且、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
也、矣、与(欤)、焉、哉、乎、耶(邪)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也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如: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二、找名代(名词、代词),定句读文言文中名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如以下两段文字: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三、察对话,定句读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试一试:《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四、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断句技巧 · 文言断句指南(共67张PPT)
18
需在其前面停顿的虚词
需在其后面停顿的虚词 在其前后都要停顿的虚词 前后不能断开的虚词
发语词(夫、惟、且、盖等) 连词(至若、虽、纵、向使、若夫、至于等) 疑问词(何、谁、孰、安、胡、岂等) 语气助词(也、乎哉、与、欤、尔、耳、邪、 耶、矣、焉等) 感叹词(呜呼、嗟乎、噫等) 于、为等
栏目导航
19
►例 4 (2019·浙江卷,改编)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 才 乃 往 往 屈 才 而 就 法 而 又 不 假 年 以 没 悲 夫 然 具 是 不 朽 矣。 [解法演示] 这段话涉及的虚词有:以、之、于、乃、而、其、以、夫、矣。“乃往 往屈法而伸其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中的“乃”,副词,可译为“却”,均可作为 断句的标志,其前面需断开;“而又不假年以没”中的“而”前应断开;“悲夫”后面 的“夫”是语气词,后面应断开。
栏目导航
13
►例 3 (2017·全国卷Ⅱ,改编)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 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解法演示] 对这段话后半部分可借助于对话词来进行断句。文段中表明对话的词 “云”可看作断句的标志,后面的内容都是李氏要表达的意愿,借此可将这部分内容进 行准确断句。 [整合答案]
[整合答案]
[答案] 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 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栏目导航
30
【参考译文】 每当春风吹到小洲,秋月照耀着溪水,繁花盛开鸟儿啼鸣的清晨,莲花开放水面散 发幽香的傍晚,宾客好友聚集在一起,吹弹歌唱,小船的船桨慢慢滑动,边饮酒边诵诗 近乎醉酒,飘飘然恍若出世。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方法归纳
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技巧方法归纳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并逐渐进行断句解题。
然而,由于文言文的特点,初学者常常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难题。
一、技巧一:辨别句子成分在解题时,我们首先需要辨别文言文句子中的各个成分。
常见的文言文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通过准确理解句子成分的作用和关系,可以更好地进行断句判断。
例如,《史记》中的一句话:“夫武王,配天之休。
”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句子成分来进行断句。
主语是“武王”,谓语是“配天之休”。
通过辨别句子成分,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断句为:“夫武王/配天之休。
”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技巧二:解读标点符号文言文中的标点符号在断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需要学会准确解读标点符号的含义,以帮助他们正确断句。
例如,《左传》中的一句话:“治女利嫁。
”在这句话中,逗号起到了断句的作用。
通过解读逗号的含义,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断句为:“治女/利嫁。
”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三、技巧三:注意上下文语境在断句解题中,学生需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的作用。
上下文语境往往能够提供更多的线索,帮助学生准确判断断句位置。
例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矣。
”如果单看这句话,我们可能无法准确判断断句位置。
但是,通过注意前文和后文的内容,我们可以得知这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使用它,我就会取得进步。
”这样,我们可以将这句话断句为:“如用之/则吾从先进矣。
”通过注意上下文语境,我们能够更好地断句。
四、技巧四:多读多练在掌握断句技巧的过程中,多读多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多进行断句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结构和断句位置。
五、方法总结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解题中,学生可以通过辨别句子成分、解读标点符号、注意上下文语境和多读多练等技巧和方法,提高断句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一讲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方法指津1、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2、找虚词: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②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邪)”等后面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这段文字相当典型。
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
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技巧
2005年全国高考题,在众多省市中,北京卷在第卷的第11小题考查了文言文的断句题(只断句,不标点),5个小题,共5分。
2006年,北京卷在第卷的第11小题又考查了文言文的断句题(只断句,不标点),两个小题,还是5分;辽宁卷在第卷的第15小题也考查了文言文断句题,只不过只有一小题,4分。
今年,我省也已经明确提出了将增加考查文言文断句这一部分的内容。
由此,我们对于文言文断句部分的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人就断句题的解题方法技巧谈些看法。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教学中,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
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
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
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 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
找
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依总分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 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据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