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6月考试《水文地质学基础》考核 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校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组前言水文地质学基础是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阐叙了以下几方面内容: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以及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份及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地下水资源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该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内容紧紧围绕教学大纲要求,并考虑了以下几点:第一,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主;第二,正确地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死板地套用;第三,地下水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用系统观点考察众多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第四,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应勤于思索,弄清实质。
本次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的修订,是在1997年第一次建库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原库的部分试题作了调整,本试题库选题涉及书内全部内容,因此,覆盖面宽。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上题量偏重。
全库共有试题576题。
为综合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包含五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3)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6)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9)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11)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1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17)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19)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20)第十章孔隙水 (22)第十一章裂隙水 (23)第十二章岩溶水 (24)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26)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27)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解析: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解析: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解析: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解析: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解析: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水循环。
6、地质循环?解析: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解析: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解析: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解析: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二、判断题1、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一部分。
(正解)2、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错)3、地下水中富集某些盐类与元素时,便成为有工业价值的工业矿水。
(正解)4、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
(错)5、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而水质得以净化。
(正解)6、水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正解)7、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均是H 2 O分子态水的转换。
(错)8、降水、蒸发与大气的物理状态密切相关。
(正解)(错)9、蒸发是指在100℃时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0、蒸发速度或强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正解)。
水文地质学基础(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610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持水度含水层上层滞水水力梯度地下水均衡岩溶水二、判断正误(正确打7,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1.含水层的渗透系数越大,该含水层越富水。
()2.并不是多孔介质的孔隙度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3.多孔介质中的渗透速度不等于地下水的实际流速。
()4.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完全取决于地下水补给量的大小。
()5.所有隔水层都是不含水和不透水的岩层。
()三、以下图(a)、(b)、(c)所示为三个含水层剖面示意图,假定地下水为稳定运动,试绘出各自的地下水位(水头)曲线示意图。
(6分)四、简述地下水化学成分的主要形成作用。
(15分)五、简述地下水资源的特征。
(15分)六、试论述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30分)//ZZ//Z/Z/Z/ZZZZ/ZZZZ/Z/////////ZZ/Z/ZZZ/Z试题三图(a)%%么«%;“*Hi用//////////,///////////////////////////////oo°01%。
O%0。
•…・・J・・・•**•*试题三图(b)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解释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孔隙度2.承压水3.毛细水4.溶滤水5.溢流泉6.岩溶二、分析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达西定律2.脱碳酸作用3.裂隙水的基本特点4.地下水系统5.地下水补给资源及其供水意义三、画出下面降雨入渗条件下河间地块剖面的流网(画出流线、等水头线,标出钻孔中的水位。
20分)四、阐述影响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因素(25分)五、论述人类影响下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类型并分析其成因(25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代码:415一、请指出下列相关概念的区别(每题6分,共30分)1.孔隙度、孔隙比2.潜水、承压水3.蒸发、蒸腾4.溶滤作用、浓缩作用5.非均质性、各向异性二、填空(每题6分,共30分)1.含水层从外界获得补给的方式包括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了大量CO 2的地下水在温度或压弓时将发生脱碳酸作用。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的地质学分支。
A. 水沉积物B. 水资源C. 地下水D. 水文循环2. 地下水通过()而重新进入大气层。
A. 蒸发作用B. 降雨C. 河流补给D. 表层水文循环3. 地下水位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天然排泄B. 人为开采C. 水文建设D. 污染4. 地下水流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压力C. 渗透系数D. 孔隙度5.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可以通过()来研究。
A. 水文循环B. 地下水位观测C. 水文地质调查D. 地下水污染监测6. 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B. 河流水体C. 地表径流D. 蒸散发作用7. 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的问题包括()。
A. 城市地面沉降B. 地震C. 水文断层破裂D. 地球轨道变化8. 以下哪项不属于地下水的贮存形式?A. 地下河流B. 地下湖泊C. 地下岩石裂隙D. 地下土壤孔隙9. 水文地质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
A. 钻孔B. 遥感技术C. 地震勘探D. 水样分析10.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一般是()。
A. 由低到高地势B. 由高到低地势C. 横向流动D. 纵向流动11.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地下水的质量?A. 岩石类型B. 地下水位C. 地下水流速D. 水体温度12. 地下水的利用包括()。
A. 城市供水B. 农田灌溉C. 工业用水D. 以上答案都正确13. 地下水的危害主要包括()。
A. 水灾B. 地下空洞C. 沉降D. 以上答案都正确14. 以下哪个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最大?A. 地下水位B. 地下水温度C. 地下水含盐量D. 地下水流速15. 地下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是()。
A. 充分利用地下水B. 保护地下水质量C. 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D. 以上答案都正确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 1 )是水文地质学的基础。
17. 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发地( 2 )沉降。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2.地下水:地下水就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与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与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与饱与水汽含量之比。
11.饱与差:某一温度下,饱与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与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与状态时,超过饱与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就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3.自然界的水循环分为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
4.水文循环分为大循环与小循环。
5.水循环就是在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下,以蒸发、降水与径流等方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二)(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二)一.填空题(30 分)1.从成因角度分析,粘性土空隙主要组成有原生孔隙(结构孔隙)、次生孔隙、次生裂隙。
(3 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3 分)3.地下水含水系统按岩石空隙特征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 分)4.由地下水蒸发排泄作用,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条件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水位埋深浅和土层岩性。
(3 分)5.上层滞水是指分布在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含水岩层空隙之中的重力水。
(4 分)6.导水断层具有独特的水文地质意义,它可以起到贮水空间、集水廊道与导水通道的作用。
(3 分)7.控制岩溶发育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水的流动性。
(2 分)8.水文循环按循环途径不同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2 分)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间和人工补给。
(5 分)10. 岩石中的空隙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 分)二.是非判断题(每题3 分,共15 分)1.地下水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承压水头是指井中静止水位到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
(是)3.当地下水位高于河水位时,地下水必然向河水排泄。
(否)4.通常情况下,在洪积扇顶部打井,井打的越深,井中水位埋深也越大。
(是)5.当地下水位埋深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水位埋深越大,给水度也越大。
(是)三.选择题(每题3 分,共15 分)1.达西定律对下列条件适用( C )A.层流、稳定流;B.层流、非稳定流;C.层流、稳定流和非稳定流;D.层流、紊流2.砂砾类松散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 C )A.孔隙度大小;B.排列方式;C.颗粒直径大小;D.结构3.地下水流网中流线与等势线( C )A.正交;B.斜交;C.相交;D.平行4. 渗入-径流型地下水循环的长期结果,使地下水向( A )方向发展。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doc

基础水文地质学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重点建设课程《水文地质学基础》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水文地质基础课群表示,水文地质基础课是我校水文、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描述以下几个方面: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过程;地下水的赋存空间、存在形式和水文物理性质;地下水的分类和各种类型地下水的特征;地下水运动规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形成;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和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平衡;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和特征;地下水与环境的关系等。
本课程全面介绍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不仅用于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因此,水文地质基础试题库的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密切相关,并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它侧重于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二,正确理解水文地质概念,避免僵化应用。
第三,地下水与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必须结合具体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从系统的角度研究多种因素对地下水的综合影响。
第四,我们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理解,而秦英在思考和澄清本质。
在1997年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基本水文地质检查数据库进行了修订。
对原始数据库中的一些试题进行了调整。
本考试数据库的选题涵盖了本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整个图书馆有576个问题。
为了全面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综合能力,共有五类问题,即: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作文题。
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一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地球水及其循环目录第三章。
以下是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
地下水的形成、功能、供应和排放,第7章,第17章,地下水系统,第8章。
在XXXX第一个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原数据库中的部分试题进行了调整,试题的选取涵盖了全书的全部内容,覆盖面广。
同时,考虑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章节和重点内容中的问题太多。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详解

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一、名词解释: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业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3.矿水:含有某些特殊组分,具有某些特殊性质,因而具有一定医疗与保健作用的地下水。
4.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5.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6.地质循环:地球浅层圈和深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7.大循环:海洋与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8.小循环: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9.绝对湿度: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空气中水汽的含量。
10.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含量之比。
11.饱和差: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含量与绝对湿度之差。
12.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气温。
13.蒸发:在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
14.降水: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达饱和状态时,超过饱和限度的水汽便凝结,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14.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5.水系:汇注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的总体构成的一个地表径流系统。
16.水系的流域: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区域。
17.分水岭: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18.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19.径流总量:某一时间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
20.径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平均产生的流量。
21.径流深度:计算时段内的总径流量均匀分布于测站以上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到的平均水层厚度。
22.径流系数:同一时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与降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
它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信息载体。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地质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地质学基础试题(三)⼀.填空题(共30分)1.岩⽯的空隙可分为孔隙、裂隙和溶⽳。
(3分)2.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
(3分)3.地下⽔中主要的阴离⼦有Cl-, SO42-, HCO3-、阳离⼦有Na+, K+, Ca2+, Mg2+。
(6分)4.岩⽯的空隙给地下⽔提供了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2分)5.地下⽔⽤于供⽔⽔源有以下优点:普遍分布、时间调节性、⽔质较好。
(3分)6.岩⽯的⽔理性质包括容⽔度、给⽔度、持⽔度和透⽔性。
(3分)7.地下⽔动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作⽤下,含⽔层各要素(⽔位、⽔量、⽔化学成分、⽔温等)随时间的变化。
(2分)8.写出图1承压含⽔层中各代号的名称。
(8分)①含⽔层;②隔⽔底板;③承压⾼度;④含⽔层埋深;⑤承压⽔测压⽔位;⑥补给区;⑦承压区;⑧⾃流区(⾃溢区)。
②⼆.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2.1 弹性给⽔度:在承压含⽔层中,测压⽔位下降(或上升)⼀个单位深度,单位⽔平⾯积含⽔层释出(或储存)的⽔的体积。
2.2 溶滤作⽤:在⽔与岩⼟相互作⽤下,岩⼟中⼀部分物质转⼊地下⽔中。
2.3 降⽔⼊渗系数:降⽔量补给地下⽔的份额。
2.4 含⽔层: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的岩层。
2.5 地下⽔流动系统:指由源到汇的流⾯群构成,具有统⼀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体。
三.是⾮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地下⽔含⽔系统从外界获得盐分的过程也称补给。
(是)2.渗透流速总是⼩于实际流速。
(是)3.当河⽔位⾼于地下⽔位时,地下⽔必然获得河⽔的补给。
(否)4.潜⽔⾯的起伏变化及坡度⼤⼩与地形、⽔⽂⽹及含⽔层的透⽔性有关。
(是)5.地下⽔可以从⽔⼒坡度⼩的地⽅流向⽔⼒坡度⼤的地⽅。
(是)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分析⽐较砾⽯、砂、粘⼟三者孔隙度、给⽔度和透⽔性的⼤⼩。
答案:孔隙度:粘⼟>砂>砾⽯给⽔度:砾⽯>砂>粘⼟透⽔性:砾⽯>砂>粘⼟2.⽐较孔隙⽔、裂隙⽔、岩溶⽔的动态差异。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及答案

《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录第一章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1)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4)服第三章地下水的赋存 (9)暗室逢第四章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15)收复失第五章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 (20)第六章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22)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 第八章地下水系统 (35)第九章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 (37)第十章孔隙水 (40)是多少第十一章裂隙水 (42)三分法第十二章岩溶水·····················································45we 福娃第十三章地下水资源 (48)第十四章地下水与环境 (49)第二章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
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
3.孔隙度:松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
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水文地质学基础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共页)1.下面对孔隙大小描述正确的是:DA)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储容影响很大。
B)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宽大的部分—孔腹。
C) 孔隙大小主要对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大,它取决于孔隙通道最细小的部分—孔喉。
D) 孔隙大小的影响因素就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2.描述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错误的是:A)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都含水。
B) 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是根据透水能力来划分的。
C) 弱透水层是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
D) 粘土层一定是隔水层。
3. 下面对水力梯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水流通过单位长度渗透途径为克服摩擦阻力所耗失的机械能。
B) 水力梯度为沿渗透途径的水头损失值。
C) 水力梯度可以理解为驱动力,即克服摩擦阻力使水以一定速度流动的力量。
D)水力梯度就是地下水在渗透过程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的机械能。
4. 下面哪类物质不是地下水中C1-的来源:A) 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B) 大气降水。
C) 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
D) 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 关于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正确的描述是:A)在粘性土中都是捷径式下渗。
B) 地下水补给入渗方式要么是活塞式下渗,要么是捷径式下渗。
C)活塞式下渗是年龄较新的水推动其下的年龄较老的水,始终是“老”水先到达含水层;捷径式下渗时“新”水可以超前于“老”水到达含水层;D)对于捷径式下渗,入渗水必须先补充包气带水分亏缺,然后才可下渗补给含水层。
6. 关于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正确表述是:A)地下水流动系统中都是平面二维流。
B)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径流方向基本一致。
C)地下水流动系统中可以发育多个层次不同的径流系统。
D)地下水流动系统中的水化学特征一般不随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力特征变化而变化。
7. 水文因素影响地下水动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表水体补给地下水而引起的地下水位抬升是均匀的。
B)补给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位抬升与地表水体水位抬升基本同步。
C)潜水向河流排泄而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接近河流,水位变幅大,远离河流的分水岭地段潜水位变幅最小。
D)河流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范围:一般数百米至数公里,此范围以外,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8. 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控制:A)孔隙水的分布。
B)孔隙水与外界的联系程度。
C)赋存孔隙水的孔隙大小。
D)孔隙水的渗透性能。
9. 对裂隙水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裂隙水多呈脉状含水系统,裂隙率要比松散岩层孔隙度大。
B)裂隙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方向性,导致裂隙水的分布多具方向性,表现为渗透的各向异性。
C)不同方向裂隙相互交切连通,可以构成连续分布的空间—裂隙网络,形成网络裂隙水。
D)有些裂隙水也可以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层状含水系统。
10. 关于各类碳酸盐岩中构造裂隙发育及岩溶透水性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厚层质纯灰岩发育很不均匀的稀疏、宽而长的构造裂隙。
B)中薄层灰岩发育密集、短小而均匀的构造裂隙,岩溶发育均匀而强烈。
C)泥质灰岩形成的裂隙张开宽度比较小,延伸性也比较差,不利于岩溶的发育。
D)厚层质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但岩溶发育极不均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下水是赋存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2. 水文循环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3. 岩石空隙可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隙。
4.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5. 达西定律也叫线性渗透定律。
6.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成分有C1-、SO42- 和HCO3-。
7. 入渗方式包括活塞式和捷径式。
8. 含水系统边界是隔水或相对隔水的岩层边界,系统的边界是不变的。
9. 正均衡是地下水水量等的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地下水储存量增加三.图件分析判断题:(共20分)1.判断下面A图和B图的含水层性质并分析其原因(每图4分)F2. 判断下面各图中所代表的泉的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每图3分)(g)溢流泉(h)侵蚀泉(i)断层泉(j)接触带泉四.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下水的主要功能答:1)地下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2)地下水是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3)地下水是一种很活跃的地质营力;4)地下水是地球内部地质演变的信息载体。
2. 给水性和给水度答:给水性: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能自由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即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从岩石空隙中所排出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3. 地下水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各有哪些类型地下水?答: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埋藏条件与含水介质类型。
根据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含水岩层在地质剖面中所处的部位及受隔水层(弱透水层)限制的情况,将地下水分为包气带水、潜水及承压水。
根据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将地下水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及岩溶水。
4.达西定律的表示式有几种?其各项物理含义是什么?答:两种:Q= KωI和V= K I。
Q-渗透流量;ω-过水断面面积;h -水头损失(即上下游过水断面的水头差);L -渗透途径(上下游过水断面的距离);I -水力梯度(相当于h / L ,即水头差除以渗透途径);K -渗透系数5.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哪些?答:溶滤作用;浓缩作用;脱碳酸作用;脱硫酸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混合作用;人为作用。
6.地下水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答:地下水含水系统:由隔水或相对隔水岩层圈闭的,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含水岩系。
它由若干含水层和相对隔水层(弱透水层)组成。
其中的相对隔水层并不影响含水系统中的地下水呈现统一水力联系。
地下水流动系统:由源(补给区)到汇(排泄区)的流面群构成的,具有统一时空演变过程的地下水体。
7.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答:动态:含水层(含水系统)经常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时刻处于变化之中。
在有关环境因素影响下,含水层各要素(如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状况。
均衡: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的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能量)的收支状况。
8.简述我国黄土地区总的水文特点。
答:黄土地区降水量小,且多以集中暴雨形式出现,不利于入渗,并大量消耗于厚度很大的包气带。
潜水埋深大,地下径流强,地下水赋存差,因此,黄土地区多为缺水地区。
黄土高原降水量不大,降水稀少,而黄土中可溶盐含量高,因此地下水矿化度也较高。
9.简述裂隙水的特点。
答:1)由于裂隙发育具有方向性,特别是构造裂隙,因此,裂隙水的分布多具方向性。
表现为渗透的各向异性。
2)由于裂隙分布不均匀,导致裂隙水极不均匀,水力联系不统一。
3)单一裂隙或同一方向若干裂隙不一定构成连续空间,只有不同方向裂隙相互交切连通,才在一定范围内构成连续分布的空间—裂隙网络,形成网络裂隙水。
4)裂隙水多呈脉状含水系统,裂隙率要比松散岩层孔隙度小很多,裂隙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方向性。
只有当张开裂隙密集均匀分布,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层状含水系统,才可近似称为层状裂隙水。
10. 简述岩溶水的总体特点。
答:1)演化初期的岩溶水系统与裂隙水系统基本相同;2)演化后期的岩溶水系统,管道系统发育,大范围内的水汇成一个完整的地下河系,呈现水系化特征;3)具有地表水的特征:空间分布极不均一,时间上变化强烈,流动迅速,排泄集中,多呈紊流状态。
五.问答及分析题:(每题6分,共30分)1. 阐述潜水和承压水的主要特征。
答:潜水主要特征:1)潜水的补给:潜水的全部分布范围都可以通过包气带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
2)潜水的径流和排泄: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水位高的地方向水位低的地方径流。
潜水可以侧向流入其它含水层、以径流方式径流到地形低洼处,以泉、泄流等形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排泄以及通过土面蒸发或植物蒸腾的形式进入大气的蒸发排泄。
3)潜水的变化:潜水与大气圈及地表水圈联系密切,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动,对它影响显著。
潜水动态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水循环交替迅速,周期短,更新恢复快。
但受气候影响,其资源通常缺乏多年调节性。
4)潜水的水质:取决于气候、地形及岩性条件。
径流排泄,常形成含盐量不高的淡水。
蒸发排泄为主,常形成含盐高的咸水。
潜水易受到污染,注意对潜水水源的卫生防护。
承压水的主要特征:1)承压水的补给和排泄:可通过承压含水层出露在地表的部分(实际上已转为潜水)接受现代大气降水与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当有足够的水头差,也可通过半隔水层从上下部含水层获得越流补给。
承压水通过范围有限的排泄区,以泉或其它径流方式向地表或地表水体泄出。
当顶底板为弱透水层时,除了含水层出露的补给区,它也可向上下部含水层进行越流排泄。
2)承压水的变化:承压水参与水循环都不如潜水积极。
因此,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对承压水的影响较小,承压水动态比较稳定。
承压水的资源不容易补充、恢复,但由于其含水层厚度通常较大,故其资源往往具有多年调节性能。
当承压水接受补给或进行排泄时,主要表现为:测压水位上升或下降,但含水层厚度加大很不明显。
3)承压水的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及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可以是淡水,也可以是含盐量很高的卤水。
与外界联系愈密切,参加水循环愈积极,承压水的水质就愈接近于入渗的大气降水与地表水,通常为含盐量低的淡水。
与外界联系差,水循环缓慢,水的含盐量就高。
有的承压含水层,与外界几乎不发生联系,可以保留沉积物沉积时的水。
当承压含水层中保留经过浓缩作用的古海水时,含盐量可以达到数百g/L。
由于上部受到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隔离,承压水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差,水循环也缓慢得多。
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则很难使其净化。
2. 地下水化学成分分析内容有那些?现有一地下水分析结果,用库尔洛夫表示为:5.4103.243.712.9047.20015.020178.02t Mg Ca SO M S H CO ,说出该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并定出该地下水类型。
答:分析内容:简分析、全分析、专项分析。
包括物性、主要阴阳离子、硬度、酸碱度、矿化度、特殊组分分析等。
本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点:富SO 42-、Ca 2+、一定量Mg 2+;含CO 2和H 2S 气体;中等矿化水,为硫酸钙型水。
3. 地下水的天然动态类型有几种?各种地下水动态类型的特点是什么?答:三种,(1)蒸发型: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切割微弱平原或者盆地,地下径流微弱,蒸发排泄为主,年水位变幅小,各处变幅接近,水质季节变化明显,长期向盐化方向发展——土壤盐淡化。
(2)径流型:分布于山区、山前、地形高差达,水位埋藏深,蒸发排泄弱可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