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成性,需要在预先设想和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具体发生 的情况进行调整。
• 生成目标是过程取向,反应了教育的过程 性,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演变过程。在 此过程的任何阶段上的目标都不可能是最 终目标,目标是演进的,而不是预先存在 的。
• 要求: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性教学方式, 师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表现性目标”取向
• 根据行为目标的要求,教学目标一般由三 个部分组成: 一是学生外显的行为表现
二是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三是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
• 行为目标缺点: 该取向在本质上受“科技理性”的支配, 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以 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把教学设计和 人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作 的机械过程。
“行为目标”取向
• 定义: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 形式陈述,它明确了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应该 发生的行为变化。
• 目前课程标准中目标的描述所采用的都是行为目 标的表达方式。
• 特点: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 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和内容
•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更是把行为
目标的描述推向了新的阶段。
忽视了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创造性以及人的 学习主体性。
”生成目标“取向
• 与行为目标取向的区别:
行为目标:预先制定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
生成目标:自然生成的教学目标,是教育情景的产物和问题 解决的结果。
原因:
课程:富有·生命力、动态性、变化性。 (课程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中介)
Leabharlann Baidu
生成性
教师和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 表现性目标是教育发展的体现,是建构主义在学习中的具 体体现。
总结:
• 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相对统一的,差异也只 是具体表现形式的差异。在制定教学目标 是我们不仅要考虑教育目标的统一性,同 时还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差异性,以及学 习过程的生成性,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既 要有预设的成分,又要有体现过程的特征, 同时还必须贯彻表现性目标的理念 。
• 定义: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景的种种“际遇中所 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 特点:多元性、创造性
• 由于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每个学习者在具体教育情景 中的
具体行为会表现出各种差异。因此,表现性目标追求的不
是行为目标的的同质性,而是反映的多元性。
• 表现性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化 发展。
第三章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取向与分类(王琦) 第二节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李云涛)
• 教学目标是教育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具体化,因此, 教学目标体现着价值取向。
• 教学目标分类:基于课程论的观点,教学目标可 以分成“行为目标”取向,“生成目标”取向和 “表现性目标”取向三种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