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699f14fe4733687e21aad7.png)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 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 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 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 罐中气暖D. 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 血虚B. 气虚血瘀C. 气血两虚D. 热盛3.3. 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 热B. 瘀C. 里寒D. 风湿痹症4.4. 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 割治B. 火针C. 磁针D. 电针5.5. 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 灸罐法B. 面垫罐法C. 水罐法D. 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29:2030 分钟1. 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 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 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 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 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 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 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 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 容易破损,导热快D. 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 投火法B. 架火法C. 滴酒法D. 悬火法4. 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 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 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 可反复应用D. 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 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 抽气排气罐B. 电动排气罐C. 挤压排气罐D. 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9:271. 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 缓刺B. 速刺C. 挑刺D. 散刺2. 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 火力排气法B. 抽气排气法C. 挤压排气法D. 刺络(刺血)罐法3. 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 留罐法B. 闪罐法C. 走罐法D. 刺络(刺血)罐法4. 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 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 先左后右用罐C. 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 罐具型号应统一5. 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 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 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 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 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 分钟28:281. 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 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 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 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 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 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 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 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 气候炎热D. 血管浅显处3. 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 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 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 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 取穴:神道、命门4. 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 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 针刺后拔罐C. 5 分钟为一回D. 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 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 新设、外关B. 中脘、丰隆C. 印堂、膈俞D. 曲池、大椎。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最新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c8527fa300a6c30d229f06.png)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2010—-2011第二学期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领域1、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f65b03312b3169a451a479.png)
中医适宜技术得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得作用机理与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得拔罐表现就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得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得罐法就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得就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得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得就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得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得拔罐方法就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得就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得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得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得罐具就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与十宣等穴得刺络罐法就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得罐法就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得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得疗效,扩大了拔罐法得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得罐法就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得就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得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得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得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与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得一项就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得描述正确得就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得治疗方法正确得就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得一项就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得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得穴位就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中医适宜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125d22ba0d4a7303763ad7.png)
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目录1、拔罐疗法……………………………………………………………2、药物罐疗法……………………………………………………………3、刮痧法…………………………………………………………………4、艾灸法…………………………………………………………………5、耳穴压豆法……………………………………………………………6、穴位注射法……………………………………………………………7、毫针法…………………………………………………………………8、电针法…………………………………………………………………9、温针法…………………………………………………………………10、推拿按摩法……………………………………………………………11、穴位贴敷法……………………………………………………………12、中药熏蒸法……………………………………………………………13、牵引疗法………………………………………………………………14、红外线疗法……………………………………………………………15、小针刀疗法……………………………………………………………16、脐针疗法……………………………………………………………一、拔罐疗法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淤血现象,达到温经散寒、祛风解表、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目的一种技术操作。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
2. 适应症2.1风寒湿痹、瘀血阻络所致的颈肩腰腿痛、肌肉劳损等。
2.2外感风寒性感冒、咳嗽、哮喘等症状。
2.3湿证所致头疼、消化不良、脘腹不适等。
3. 禁忌症3.1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
3.2皮肤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处。
3.3孕妇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4. 告知4.1治疗过程中局部可能出现水泡。
4.2由于罐内空气负压收引的作用,局部皮肤会出现与罐扣相当大小的紫红色瘀斑,数日后自然消失。
2024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
![2024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b834b1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9.png)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一、概述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通过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预防、治疗疾病和康复的目的。
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安全、有效、经济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为了提高中医适宜技术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特编写本培训材料,旨在为广大中医爱好者、从业者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
二、培训目标1.掌握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2.了解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
3.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4.增强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三、培训内容1.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1.1中医适宜技术的定义与特点1.2中医适宜技术的分类1.3中医适宜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2.常见中医适宜技术2.1针灸疗法2.1.1毫针疗法2.1.2火针疗法2.1.3艾灸疗法2.2推拿按摩疗法2.2.1推拿手法2.2.2按摩手法2.3刮痧疗法2.3.1刮痧工具与介质2.3.2刮痧操作方法2.4拔罐疗法2.4.1拔罐工具与介质2.4.2拔罐操作方法2.5穴位敷贴疗法2.5.1穴位敷贴药物与介质2.5.2穴位敷贴操作方法3.中医适宜技术在临床各科的应用3.1内科3.1.1消化系统疾病3.1.2呼吸系统疾病3.1.3心血管系统疾病3.2外科3.2.1软组织损伤3.2.2骨折与脱位3.2.3皮肤疾病3.3妇科3.3.1痛经3.3.2闭经3.3.3带下病3.4儿科3.4.1感冒3.4.2咳嗽3.4.3厌食4.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4.1操作规范4.1.1针灸疗法操作规范4.1.2推拿按摩疗法操作规范4.1.3刮痧疗法操作规范4.1.4拔罐疗法操作规范4.1.5穴位敷贴疗法操作规范4.2注意事项4.2.1针灸疗法注意事项4.2.2推拿按摩疗法注意事项4.2.3刮痧疗法注意事项4.2.4拔罐疗法注意事项4.2.5穴位敷贴疗法注意事项5.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与研究5.1中医适宜技术的创新发展5.1.1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与应用5.1.2仪器设备在中医适宜技术中的应用5.2中医适宜技术的研究5.2.1临床研究5.2.2实验研究5.2.3理论研究四、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讲义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d3bc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0.png)
四、药浴注意事项
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照处方原则,辨 病辨证选药。即根据各自旳体质、时间、地点、 病情等原因,选用不同旳方药,各司其属。
煎药和洗浴旳详细措施也有讲究:将药物粉碎 后用纱布包好(或直接把药物放在锅内加水煎取亦 可)。制作时,加清水适量,浸泡20分钟,然后再 煮30分钟,将药液倒进盆内,待温度适度时即可 洗浴。在洗浴中,其措施有先熏后浴之熏洗法, 也有边擦边浴之擦浴法。
二、药浴作用机理
• 概言之,系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并经吸收, 循行经络血脉,内达脏腑,由表及里,因而产生效应。药 浴洗浴,可起到下列作用:
• 1、疏通经络,活血化淤。 • 2、驱风散寒,除湿祛痹。 • 3、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 4、调整阴阳,协调脏腑。 • 5、通行气血,濡养全身。 • 6、镇定安神。 • 7、杀虫止痒。 • 8、排毒通便。 • 9、美容延生等养生功能。
2、精油稀释浸泡法
• 不同旳挥发精油,有不同旳香味,可营造出 不同旳气氛,假如把这些有香味旳挥发精油倒 入水中泡澡,能够让我们到达调整情绪、舒缓 身心、忘记疼痛旳效果。教授以为,药浴能够 针对某些酸痛设计,有直接旳治疗效果;硫磺 药浴最大旳作用在于祛除皮肤病,尤其以消除 疥虫感染或体虱、阴虱等寄生最为有效。但应 连续浸泡数日,一日2~3次效果最佳。若皮 肤尤其干燥或过敏,洗硫磺浴时应尤其小心。
明,体表凉爽舒适。尤其小儿初生痱子,洗浴几次 即可痊半包仁丹, 充分搅拌后使其溶解,而后按常规洗浴,浴后皮肤 沁凉,神志舒畅,有助消暑祛热提神。
痔疮是肛门疾病中旳常见多发病。在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门皮下 静脉丛,因血管扩张形成团块。根据发病旳部位不同,分内痔、外痔 和混合痔3种。多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肠燥热,伤津耗液,燥 屎内结,下迫大肠;或因湿热下注,蕴聚肛门,气滞血瘀,经脉壅遏, 筋脉驰纵,致生痔疮。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6e4b2631b765ce050814db.png)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D.风湿痹症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C.容易破损,导热快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A.缓刺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B.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2次或1次5.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DA.新设、外关B.中脘、丰隆C.印堂、膈俞D.曲池、大椎。
中医适宜技术-拔火罐
![中医适宜技术-拔火罐](https://img.taocdn.com/s3/m/be76207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f.png)
1
主要内容
❖ 1、拔火罐的简介 ❖ 2、拔火罐的原理 ❖ 3、拔火罐所用的罐的类别 ❖ 4、拔火罐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2
一、简介
❖ 古称“角法”,最早记载首见于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即用小兽角吸拔。
❖ 拔火罐是一种充血疗法,利用热力排出 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紧吸在施治 部位,造成充血现象,从而产生治疗作 用。
❖ (6)背部拔罐,相应背俞穴及附近出现罐印:提示 与此穴相关脏腑功能异常或存在病变;
❖ (7)罐印中夹有隆起的风团:提示风邪所致,或过 敏体质;
❖ (8)罐印颜色深浅不一、泾渭分明:排除重罐前提 下,多提示风、寒、湿、热夹杂;
❖ (9)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减少或变淡:提示邪气减 退,病情好转、减轻或痊愈;
❖ (10)治疗过程中罐印逐渐变深或增多:提示病情加 重。
20
❖ 2、颜色: ❖ (1)罐印呈白色,或潮红、淡红:多为气虚血亏或慢性虚损性疾病; ❖ (2)罐印灰白、色淡或无颜色,且局部皮肤不温:多为虚寒证或湿邪体
质; ❖ (3)罐印红,罐内皮肤隆起明显:多为阴虚火旺; ❖ (4)罐印红而暗,罐内皮肤隆起不明显:多为瘀热; ❖ (5)罐印深红色或丹痧红点,或皮肤隆起程度不明显,触之微痛,兼见
11
常用的治疗罐法
❖ 留罐法 ❖ 指罐吸拔在皮肤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法,
留罐时间一般为5到20分钟,夏季及皮肤薄 处留罐时间不宜过长。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等病症。
12
❖ 走罐法 ❖ 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
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 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 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 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 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 临床应用 ❖ 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 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 痛等病症。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
![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刮痧、罐、灸、耳穴)](https://img.taocdn.com/s3/m/2496fc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c.png)
鼓励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社区居民 的健康水平。
开展实践操作培训
组织学员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加强学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医疗服务效 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炎等。
拔罐还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和疲劳, 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
对于一些常见的亚健康状态,如 头痛、头晕、乏力等,拔罐也有
很好的调理效果。
04 艾灸技术介绍
艾灸
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调整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艾灸的原理
基于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穴位,激发身体自身的调节能力,改善 气血流通,调整身体内部环境,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适宜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成为迫 切需求。
培训目的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水平
通过培训,使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掌握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应用中医药适宜 技术的能力。
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普及和应用
刮痧的应用范围
总结词
刮痧技术在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适用于多种常 见病症的治疗和预防,如感冒、头痛、颈椎病等。
详细描述
在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刮痧技术的应用范围非 常广泛。对于一些常见病症,如感冒、头痛、颈椎病等 ,刮痧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刮拭特定的穴位 和经络,可以缓解症状,促进康复。此外,对于一些慢 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刮痧也可以起到一定的 辅助治疗作用。同时,对于一些亚健康状态,如疲劳、 失眠等,刮痧也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因此,在社区中医 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刮痧技术是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 技能。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b9115cc22bcd127ff0c3e.png)
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拔罐题答案(一)拔罐法基础知识考试答案(二)拔罐法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301.1.寒湿重的拔罐表现是DA.局部出现水泡、水肿B.局部微痒或出现皮纹C.罐中气暖D.罐中无温热感但有水珠2.2.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流流动缓慢则表示CA.血虚B.气虚血瘀C.气血两虚D.热盛3.3.拔罐法与刺络法配合应用时,可通过观察拔出的血液进行观察,血色为乌红则表示BA.热B.瘀C.里寒风湿痹症 D.4.4.顽固性病症宜配合DA.割治B.火针C.磁针D.电针5.5.寒证可选用的罐法是AA.灸罐法B.面垫罐法C.水罐法D.闪罐法(三)拔罐法准备工作、罐具及排气方法答案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01.下列对竹罐优点描述正确的是:AA.轻便、耐用、不易打破B.价格低廉、吸拔力大C.便于在罐外观察皮肤的变化D.操作简单,可随时调整负压2.下列对玻璃罐缺点描述正确的是:CA.易燥裂漏气,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B.罐具较重,容易打破,无法观察罐内皮肤变化容易破损,导热快 C.D.负压维持时间较短3.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的拔罐方法是:AA.投火法B.架火法C.滴酒法D.悬火法4.对架火法描述正确的是:DA.多用于侧面横拔位,用于小型罐具时吸拔力较小B.适用于各种体位及罐法C.可反复应用D.不受燃烧时间的限制,吸拔力强,但适用部位受限制5.具有不怕摔、能避免烫伤、容易掌握、携带方便的优点,患者可自己拔罐及穿着衣服拔罐的罐具是:CA.抽气排气罐B.电动排气罐C.挤压排气罐D.有机玻璃罐(四)罐法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9:271.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等穴的刺络罐法是:B缓刺 A.B.速刺C.挑刺D.散刺2.具有宣解、润肺、化痰等功效的罐法是:AA.火力排气法B.抽气排气法C.挤压排气法D.刺络(刺血)罐法3.不仅可避免非治疗需要的瘀斑,还提高了对某些病证的疗效,扩大了拔罐法的适应证范畴,多年来应用广泛的罐法是:BA.留罐法B.闪罐法C.走罐法D.刺络(刺血)罐法4.在背部拔多个罐时,应遵照:CA.从下往上(头部方向)用罐B.先左后右用罐C.罐具型号上面小,下面大D.罐具型号应统一5.下列对贮水罐描述正确的是:DA.适应范围及疗效都明显超过单独应用拔罐法,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B.可防止在痈肿或溃疡处拔罐时疼痛,用于毛发多、骨突起处、消瘦患者、凹凸不平部位C.吸拔力的大小,以推拉顺手、患者疼痛轻微为宜D.若应拔部位不在侧面,操作者手法又不十分熟练时,应先设法使患者的应拔部位调整为侧位再拔罐,待吸拔住后再恢复到舒适体位(五)拔罐禁忌证、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考试答案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28:281.对拔罐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一项是:CA.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B.在火力、水煮、水蒸气排气法拔罐时,罐内温度高时扣罐,扣罐速度越快,罐具深而大,罐内热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C.吸拔力不足则重新拔,吸拔力过大可重新拔,不可起罐放进空气D.疮痈排脓不畅时,可适当扩创后再拔罐以利于引流2.下列对拔罐时间宜长的描述正确的是:AA.病情重、病灶深及疼痛性疾患B.拔罐部位肌肉薄,如头部、胸部C.气候炎热D.血管浅显处3.对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是:AA.取穴大椎、血海或神阙夹脊穴或背俞穴、支沟、阳陵泉 B.C.取穴:灵台、委中、合谷D.取穴:神道、命门4.对神阙穴拔罐用法描述有误的一项是:BA.用连续闪火法拔罐B.针刺后拔罐C.5分钟为一回D.拔2~3回为1次,日次1次或2头痛的治疗方法中,取穴风门、太阳,风热头痛应加取的穴位是:5.DA.新设、外关中脘、丰隆B. 印堂、膈俞C. 曲池、大椎D.。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
![中医适宜技术拔罐](https://img.taocdn.com/s3/m/b2e817d26529647d26285239.png)
(4)拔罐时,一手持罐,一手持夹有棉球的血管钳,将棉球蘸上酒精
点燃,迅速伸入罐内绕一圈,立即抽出,同时将罐扣按在所选部位上。
起罐时,食指及大拇指捏住罐体,其余三指按住皮肤,往罐一侧扳动, 空气进入罐内,火罐即可脱落。
(5)治疗中闪罐、走罐、定罐相结合。边闪罐,边走罐,之后再定罐,
按序拔罐不留缝隙,即让拔出的紫红色痧斑连成一片。定罐时间一般 约1~2分钟,多则5~1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拔出水泡。 (6) 拔罐完毕,用纸巾将病人身上的油污擦拭干净,协助病人穿好 衣服,嘱病人治疗部位不贴膏药,忌食生冷,注意保暖,避风直吹,3 小时内不宜洗澡,以防外邪入侵。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随时询问是否有不适,如有异常,必须停 止操作,及时处理。 如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四肢发凉、周身冷汗、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脉微细无力等,立即令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给服温开水或 糖水,即可迅速缓解并恢复正常;重者则应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或 艾灸百会、中极、关元、涌泉等穴,一般可很快缓解并恢复正常。
中医适宜 技术拔罐
一、前言
刮痧与拔罐疗法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外治疗法,自古以来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疾 病的防治与保健中,有数千年的历史。因其疗效神奇,操作简单,而越来越 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我院总结多年临床工作经验,将此两种方法 联合使用,使其效果相得益彰。
二、概述
1.刮痧疗法 刮痧是利用边缘钝滑的器具,如牛角刮板、瓷匙、铜钱等物,在患者体表一 定部位反复刮动,使局部皮下出现瘀斑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可疏通腠理, 使脏腑秽浊之气通达于外,促使周身气血流畅,逐邪外出,从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2.拔罐疗法 是指用加热、抽气等方法使筒、罐内气压低于普通大气压,并使其吸附于体 表病痛部位或穴位,引起皮肤充血或淤血的治疗方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 活血、止痛消肿、拔毒排脓等功效。临床最常用的是拔火罐法。
中医适宜技术平衡火罐ppt课件
![中医适宜技术平衡火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ac1f6603d8ce2f0066238c.png)
•2.伤风感冒、头痛、咳嗽、哮喘、 •3.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痛经、 •4.中风偏瘫等。
3. 拔 罐 原 理
负压作用 温热作用
调节作用
产生负压时,局部组织高度充血,皮肤表面有大量气泡 溢出,从而加强局部组织的气体交换。同时负压可以吸 出病处的寒湿瘀毒,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治痛、 恢复机能的目的。
其次是调节微循环,提高新陈代谢。 再次提高免疫能力,促进免疫系统活跃与加速淋巴 循环,刺激白细胞与淋巴细胞的吞噬作用,使皮肤对 外界变化的耐受力与敏感性增强,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最后调节肌肉功能,能促进汗腺与皮脂腺分泌,增 加关节、肌腱弹性与活动性,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与淋 巴回流,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解除肌肉疲劳、 粘连状态,并防止肌肉萎缩。
(6)皮肤有溃疡、破裂处,不宜拔罐。在疮疡部位脓未成熟的红、肿、热、 痛期,不宜在病灶拔罐。面部疖肿禁忌拔罐,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局部原因 不明的肿块,亦不可随便拔罐。 (7)孕妇的腰骶及腹部和经期不宜拔罐。 (8)恶性肿瘤患者、严重水肿患者不宜拔罐。 (9)6岁以下儿童,70岁以上老人,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不合 作者均不宜拔罐。 (10)精神紧张,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风,狂犬病等 不能配合者不宜拔罐。 (11)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部及静脉曲张部、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 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皮肤丧失弹性者、肌肉瘦削、露骨不平、毛发多 之处均不宜拔罐。
禁忌症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发生,或者延误患者的治疗,以下病症应当禁用 或慎用拔罐疗法:
(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不宜拔罐;对于癫痫患者则应在间隙期使用。 (2)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慎用,更不宜刺络拔罐,以免引起大出血。如:血友病、 紫癜、白血病等。 (3)有严重肺气肿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负压吸拔。 (4)心力衰竭或体质虚弱者,不官用拔罐治疗。 (5)骨折病人在未完全愈合前不可拔罐,以避免影响骨折对位及愈合;急性关 节扭伤者,如韧带已发生断裂,不可拔罐。孕妇腹部、腰骶部
2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
![2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67b5b00f12d2af90242e691.png)
乡镇卫生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材料(二)一、.掌握拔罐法---火罐(闪火法);1、简介:拔罐法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历代中医文献中亦多论述,主要为外科治疗疮疡时,用来吸血排脓。
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结核、风湿病等内科病证。
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发展,不仅罐的质料和拔罐的方法不断得到改进和发展,而且治疗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外科、内科等都有它的适应症,并经常和针刺配合使用。
因此,拔罐法成为针灸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
以罐为器,利用燃烧的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以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被拔部位的皮肤淤血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罐的质地、形式多种多样。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腹痛、消化不良、头痛、高血压、感冒、咳嗽、腰背痛、月经病、软组织损伤、目赤肿痛、麦粒肿、丹毒等,尤其对小儿患者更为适用。
唯高热、抽搐、痉挛等症,皮肤过敏或溃疡破损处,肌肉瘦削或骨骼凹凸不平及毛发多的部位不宜使用,孕妇腰骶部及腹部均须慎用。
应用各种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又称吸筒疗法、拔筒法。
古代有以兽角制成的,称角法。
通过吸拔,可引致局部组织充血或郁血,促使经络通畅、气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寒、除湿、散结拔毒、退热等作用。
适用于感冒咳嗽,肺炎,哮喘,头痛,胸胁痛,风湿痹痛,腰腿痛,扭伤,胃痛,疮疖肿痛,毒蛇咬伤(排除毒液)等病症。
使用时应注意选用罐口光滑、大小适宜,拔罐时间不宜过长。
常用拔罐方法有闪罐法、投火法、抽气法、水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等。
2、罐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1)、竹罐用直径3-5厘米坚固无损的竹子,截成6-8厘米或8—10厘米长的竹管,一端留节作底,另一端作罐口,用刀刮去青皮及内膜,制成形如腰鼓的圆筒,用砂纸磨光,使罐口光滑平正。
竹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经济易制,轻巧,不易摔碎。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资料拔罐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68fe62650e52ea551898a1.png)
(五)、临床应用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软组织 损伤等多种内、外科疾病。根据不同 疾病具体应用如下:
1 .单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
2.多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
3.闪罐
神经麻痹 皮肤麻木 功能减退之虚证, 不适合留罐的部位 ( 暴露部位)控制吸力
4.走罐
走罐,又称推罐。适合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厚的腰背部及大腿部 —刮痧效应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
适应范围 无痛创伤 简便易行
留罐时间 5-15 分钟
注意:充血 瘀血 水泡
(七)、注意事项 :
1、拔罐的体位 ( 坐或卧位 ) 、部位、罐的选 择( 种类、大小)。 2、操作须熟炼、敏捷、迅速,防止火烧烫
伤皮肤、烧坏衣物。 3、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如毛发及孕妇
的腹、腰、骶部不宜拔罐。 4、发生水泡后要及时的处理。
调节吸力
软组织损伤 丹毒 皮肤病
5.刺络拔罐
注意:调节出血量
6.留针拔罐
针刺深度 风湿痹痛
7.药罐 用药水煮罐
(六)、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作用原理 刺激皮部与络脉
负压作用 A )气体交换
B )自家溶血
a.
刺激神经末稍、
b.
类组织胺物质刺激机体器官
温热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作用 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 2、投火法 :将易燃物或纸折成宽筒
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 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 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 一端应向下。
? 3、煮罐法 :用药水煮罐,用药水或
同中药一道煮后让罐吸附在施术部位 上;
4、 抽气法
火罐的起罐 与消毒
起罐时常先用手指 按压罐口边的皮肤, 另以一手将罐体略 向对侧扳动,使罐 口与皮肤间形成一 个缝隙,让空气进 入罐内,罐即松脱。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拔罐、推拿手法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拔罐、推拿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f4ccdff941ea76e58fa04b9.png)
步骤/方法 指按法:用拇指端 或指腹垂直向下按压穴位,指按法适用用全身各部分的穴 位
步骤/方法 •指按法:用拇指端 或指腹垂直向下按压穴位,指按法适用用全身各部分的穴位
•掌按法:用手掌向下按夺体表的方法,可用单 掌或双掌按,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掌按法常用 于背腰,下肢,臀部等部位
掌根按法:用掌根着力,向下按患 者体表的方法,掌根按法常用于背 腰,下肢,臀部等部位。 注意事项 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一 定要掌控好力度,切忌暴力
二、推法 【准备工作】 推拿巾1条 【操作方法】 1、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先轻后重,由浅而深, 缓缓向下用力。 2、按压时以“得气”为度,即病人有酸、胀、 热、麻等感觉。 3、按法操作结束时应逐渐撤力,同时可配合揉 法。 【注意事项】 1、不可突施暴力,不可发生平面移动。 2、借助自身重力来施加压力,手或臂无需主动 用力。
拔罐、推拿
根据XXX中医院XX科长课件改编
拔罐法
多使用留罐、走罐、闪罐、剌络拔罐四种方法
一、留罐法 【准备工作】 各种规格的竹罐、玻璃罐、抽气罐、95%乙醇浸润 的棉球、镊子、火柴或者酒精灯等。 【操作方法及步骤】 1、选择部位 2、用镊子夹1~3个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 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 拔的部位上。 3、10~15分钟起罐。 4、起罐时先用左手握住火罐,右手拇指在罐口旁边 按压一下,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将罐取下。
①拇指平推法:用拇指着力,其余四指分开助力, 沿经络循行路线或与肌纤维平行方向推进。可两 手交替操作。如图2—1—16所示。 ②掌推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向一定方向平稳推 动(图2—1—17)。单以掌根操作者称为掌根推法。 ③拳推法:握拳,以食、中、无名、小指四指的 指间关节突起处着力,作直线推动(图2—1—18)。 ④肘推法:术者肘关,如图2— 1—19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临床应用
拔罐法适用于风湿痹痛、软组织 损伤等多种内、外科疾病。根据不同 疾病具体应用如下:
1.单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小
2.多罐
适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
3.闪罐
神经麻痹 皮肤麻木 功能减退之虚证, 不适合留罐的部位(暴露部位)控制吸力
4.走罐
走罐,又称推罐。适合于面积较大,
肌肉丰厚的腰背部及大腿部 —刮痧效应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
适应范围 无痛创伤 简便易行
留罐时间 5-15 分钟
注意:充血 瘀血 水泡
(七)、注意事项:
1、拔罐的体位(坐或卧位)、部位、罐的选 择(种类、大小)。 2、操作须熟炼、敏捷、迅速,防止火烧烫
伤皮肤、烧坏衣物。 3、不宜拔罐的部位与疾病,如毛发及孕妇
的腹、腰、骶部不宜拔罐。 4、发生水泡后要及时的处理。
(一)概念
拔罐法,又名“拔火罐”, 是以罐状器具为工具,利用火 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 使之吸附在腧穴或体表,产生 刺激并造成局部充血、瘀血, 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古代医家常用于外科吸血排 脓,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 不但火罐质料、拔罐方法也 不断改进,而且治疗范围也 逐渐扩大,在外科——伤 科——内科等多种临床科目 方面都在广泛应用。
调节吸力
软组织损伤 丹毒 皮肤病
5.刺络拔罐
注意:调节出血量
6.留针拔罐
针刺深度 风湿痹痛
7.药罐 用药水煮罐
(六)、拔罐的作用和适应范围
作用原理 刺激皮部与络脉 负压作用 A)气体交换 B)自家溶血 a.刺激神经末稍、 b.类组织胺物质刺激机体器官 温热作用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作用 通经活络 行气活血
(二)、火罐的种类(应用器材)
1、火罐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多功能罐 替代罐
(1)、竹罐
(2)、陶罐
(3)、玻璃罐
(4)、抽气罐
(三)辅助材料
常用有 95%的酒精棉球、镊 子、消毒的三棱针及皮肤针、 凡士林或植物油等。
(四)操作方法
• 1、闪火法:用镊子挟住酒精棉球,点燃后 在罐内壁稍作短暂停留,迅速退出并及时 将罐扣在施术部位,即可吸住。须注意操 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烫伤皮肤。
• 2、投火法:将易燃物或纸折成宽筒
条状,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 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适用于侧面 拔,需注意将纸投入罐内时,未燃的 一端应向下。
• 3、煮罐法:用抽气法
火罐的起罐与消毒
起罐时常先用手指 按压罐口边的皮肤, 另以一手将罐体略 向对侧扳动,使罐 口与皮肤间形成一 个缝隙,让空气进 入罐内,罐即松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