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文言知识点梳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
文言知识点梳理
《论语》十二章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第11课,是对《论语》的简要介绍和学习。
以下是《论语》十二章的文言知识点梳理:
1. 语言风格:《论语》采用的是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包括字句、词语和语法结构等都具有古典特色,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来掌握其中的意义。
2. 文言虚词:《论语》中虚词的使用较多,如“之”,“者”,“乎”等。
这些虚词的使用具有特定的语法功能,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3. 文言独特词汇:《论语》中还涉及到一些独特的文言词汇,如“吾”,“汝”,“尔”等。
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需要通过对句子的整
体理解来推测其意义。
4. 文言句式:《论语》中的句式结构多样,包括简单句、并列句、主谓结构、宾语补足结构等。
在阅读中需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5. 文言规范用法:《论语》中的文言语法结构和用法是比较规范的,需要注意掌握其中的用法和搭配,以正确使用和理解文言的句子。
在学习《论语》十二章时,可以通过课文的阅读、翻译和注释来理解其中
的文言知识点,同时可以结合相关的语法规则和例句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和
应用能力。
第1页/共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01《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文言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陈太丘与友期行》(1)尊君在不(“不”同“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2)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4)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通“只”,只、仅)二、古今异义三、一词多义顾: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看到)知:人不知而不愠(动词,了解);温故而知新(动词,得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动词,知道)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指他);仁在其中矣(这、那;指的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这里指狼);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增笑耳(同“只”,只、仅)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意:意暇甚(神情、态度);意将隧入以攻以后也(打算)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狼不敢前(上前)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复投之(代词,它,指狼)以:投以骨(“以骨投之”,把);以刀劈狼首(用)四、词类活用(1)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理解与感悟),(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爱好)(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趣)(7)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8)恐前后受其敌(名词用为动词,攻击,胁迫)(9)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10)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1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从隧道,从柴草堆中打洞)(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五、文言句式(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完整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总结、重点实词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 •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3 •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5 .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6 .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7 .太丘舍去(丢下(他)而离开)8 .门外戏(玩耍)9 .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10 .下车引之(拉,牵拉)11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12 .学而时习之(按时)13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14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15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省,自我检查、反省)16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17 .传不习乎(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18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19 .学而不思则罔(罔然无所得,即没有收获)20 .思而不学则殆(疑惑)•静以修身 (个人的品德修养) •俭以养德(培养品德)远大目标 ) 达到.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 (达成,成就) .淫慢则不能励精 (放纵懈怠) .意与日去 (消失,逝去 ).险躁则不能治性 (轻薄浮躁)不接世 (接触社会) .多复何及(来得及) .将狼径去(径直) .一暴起(突然) .屠行甚远 (连接、紧跟)34 .屠自后断.缀 (大腿)其股蔽成丘 (覆盖、遮盖)36 .目似瞑(闭上眼睛) .苫亦黠矣(猾) .狼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眈狼仍从(跟从) .一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屠.积薪其中(柴草) .又数刀毙之(杀死)21 22 23 致远, 24 25 26 2728 29 30 31 32 3335 37 38 39 40 41 42 43•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顾野有麦场44 •一狼洞其中(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45 •止露尻尾(屁股)46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睡觉)47 •止有剩骨(仅,只)48 •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一起;故,原来的)49 •恐前后受其敌(这里指攻击)50 •弛担持刀(弛,解除,卸下;持,拿起)51 •有人忧天地崩坠(倒塌坠落)52 .天果积气(果然、果真)53 .只使坠(纵使,即使)54 .充塞四虚(四方)55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56 .国人道之(讲述)二、重点虚词1 .之「学而时习N <代词』指学习过的知识〉知N者不如奸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夫君子N行〔助词』的》冥数刀毙恳(代词丿它,捋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久N (助词‘ WE-g节,不谨)而两狼N并砸如故(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石子独立性)-复拦N(代词,代骨黑)rtasw 去(表承接,不译)LA不扣而不愠(表转折,却)2 •而「理■・3 1—3 •盖:盖以诱敌(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人不堪耳忧C代词,逑种)仁在耳£矣(指代某人的思想的一部分)恐前盲受甘敌(指狼)场主积薪苹中(指麦场)屠乃奔僧g下(一麻同貝占(指柴草堆)育将施人以攻貝后也(指屠户> I屠自后断县般)指狼>篙以修身(介词,用)非志无以成学(介词,来)投以骨(介词,把)0刀劈狼苜(介词,用)劃务遂入监攻其后也(介词,来)「盖以诿故<介词,用来)四、词类活用指柴草堆)5 •以「去启乃至(才)-居乃奔倚其T (于杲,就:>2 •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 •吾卜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4 •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6 •乃1 •尊君在不(同“否”,读f ou,相当于“吗”)1 •友人惭(意动用法, 感到惭愧)2 •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3 •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4 •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5 •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6 .饭疏食(名词作动词,吃)7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8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9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10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11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12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13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 像狗似的14 .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15 .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户16 .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弛担持刀17(形容词作动词,解除,卸下址不知而不隔(了解)3 .知帚打杠二 廿-(非学无以广才(学习)4 .学晅拠舞〔赴成就)出有剩骨(仅,只)5 .止匚狽得胃止(停止)「意暇甚〔神情、态宸)f 恐前后受其刼(攻击) J■ i ■7 .敌 匾以诱越(敌人)J 恐前后受其敌 < 前面)8 .前有葫澈前(上前)"V六、古今异义1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2 .为何過师矣(当、做) &人諱而不忠乎(S )6 .意鹰®型攻期也 < 鯛>J 场主积薪其中 < 堆积柴草)9 .积薪朋嘶 < 堆积在那里的柴章>今义:指子女2 •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3 •去后乃至古义:离开今义:至V、往4 •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屈、委托5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6 .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7 .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8 .不亦君子乎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9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0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11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12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13 .吾日三省吾身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三14 .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义:精力集中今义:安静、不嘈杂15 .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轻薄今义:危险、不安全16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17 .少时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小18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的简称19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20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21 •身亡所寄古义:依附,依托今义:寄托22 .因往晓之古义:告知,开导今义:知道七、文言句式1 .省略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2020年-2021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统编-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月考必备!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因:凭借10.起:飘起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11.非:不,不是12.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引:拉17.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汇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及原文翻译汇总世说新语两则XXX内容及中心:《咏雪》叙述了XXX带子侄辈XXX的故事,表现了XXX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XXX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
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XXX、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日中。
过中不至(到达),太丘舍(不再等待就走了)去(离开),去后乃(才)至。
元方时(当时)年七岁,门外戏(玩耍)。
客问元方:“尊君(敬词,指别人的父亲)在不(同“否”)?”答曰:“待(等待)君(敬词,指您)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丢下,舍去)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义,信用);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拉)之(代词,指元方),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XXX在不通否表示询问待君久不至副词,表示否定去离开:待君久不至,已去到……去黉舍距离:相去甚远《陈太丘与友期》译文XXX和同伙约定时间出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来,XXX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没多久友人才到。
元方当时年岁只有七岁,正在门外游玩。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么?”(元方)答道:“他等了您好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机地说:“真不是人啊!和他人约好一同出行,自己却丢下他人自己离去了。
”元方答道:“您跟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规矩。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可是元方径直走向家门,没有再回头看那个无礼的人。
《咏雪》原文XXX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小辈)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XXX(高兴)然(什么的样子)曰:“XXX纷纷何所似(像什么)?”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及文言文汇总(全)
一、七年级全册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6.【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7.【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代)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9.【秋词其一】(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3.【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5.【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上课讲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文言文重点字词整理词语安傍博士毕并才尝辞大字义怎么(常用在疑问句中)哪里靠近,临近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完一起才干曾经推脱,推辞很,非常例句安能辨我是雄雌尔安敢轻吾射计安可不豫定(P11)蛇今安在(P66)双兔傍地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抄录未毕二石兽并沉焉卿今者才略尝射于家圃尝出游(P66)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大惊曰但只是,只,仅仅等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微颔之但手熟尔但知其一但坐观罗敷(P20)当独对着只当户理红妆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对而回答叔敖对曰表顺接,顺承,承接关系,释担而立有时译作“就”,有时不睨之久而不去译表示转折,翻译为笑而遣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但是”“然而”“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等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耳罢了见往事耳渐沉渐深耳尔同“耳”,罢了你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尔辈你们这些人尔辈不能究物理非表示否定,可根据情况译非复吴下阿蒙为“不”或者“不是”是非木杮凡服复凡是信服再凡河中失石众服为确论非复吴下阿蒙盖更孤固顾郭何..之何河干或即及迹见皆矜经竟大概因为重新古代王侯的自称幼年失去父亲固然拜访外城怎么……这么……?什么为什么河岸有时就要等到踪迹了解全,都夸奖儒家经典最终盖石性坚重即更刮目相待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欧阳公四岁而孤(P23)求之下流,顾颠君宜顾之(P11)出郭相扶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陋之有同予者何人将何计略以备不虞(P11)何不以锯中截而入?(P34)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或因而抄录(P23)即更刮目相待及鲁肃过寻阳寻十余里无迹见往事耳火伴皆惊忙公亦以此自矜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竟不可得竞究君可竞相,争相研究,探究您值得人竞买之(P79)尔辈不能究物理寻根究底君受重任(P11)可歌可泣可爱者甚蕃可以沥下滴,滴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徐以杓酌油沥之沥尽心血临略论累募乃睨圮岂契求靠近谋略讨论接连募集于是是斜眼看倒塌难道用刀子刻寻找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卿今者才略与蒙论议门生惊懊者累日(P79)僧募金重修蒙乃始就学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石性坚重睨之久而不去山门圮于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P34)求二石兽于水中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P34)去离开睨之久而不去恐去母而死(P66)卿君主对臣的爱称卿今当涂掌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求然则如寻找既然这样,那么像当求之于上流然则天下之事如是再啮下笔已如成人按照如其言姥如其言(P79)汝若善释施遂矢市书你像擅长,善于放下施行,实行于是箭买写汝亦知射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陈康肃公善射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如释重负临时施宜(P11)肃遂拜蒙母遂反溯流逆上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愿为市鞍马教以书字(P23)因书之(P79)孰若斯伺书法哪里比得上这等到其书为世所重(P79)孰若孤斯是陋室伺其至(P76)伺机而动是是这这样斯是陋室是非木杮是吾剑之所从坠(P34)如是再啮使甚闻唯惟让十分听见,听到听说只只,只是使学为诗(P23)世人甚爱牡丹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闻之笑曰一老河兵闻之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惟吾德馨惟读书是务(P23)为担任,做认为形成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众服为确论啮沙为坎穴做某件事情,根据后面的使学为诗(P23)(作诗)名词灵活解释为适合的为鹿鸣以感其类(P76)(模仿)意思被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后为其父误刮去之(P79)其书为世所重(P79)谓告诉,对……说认为权谓吕蒙曰予谓菊物理鲜事物的道理很少尔辈不能究物理鲜为人知陶后鲜有闻焉语气词在这里宜应该适当,合适以认为因为凭借,靠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石兽并沉焉宜乎众矣君宜顾之(P11)临时施宜(P11)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顺流下矣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蒙辞以军中多务徐以杓酌油沥之不可以故意待之(P11)太夫人以荻画地(P2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P34)用在动作和动作的目的将何计略以备不虞(P11)之间,可翻译为“来”非淡泊无以明志教以书字(P23)亦也公亦以此自矜汝亦知射乎诣拜访遂往诣蒙(P11)王羲之尝诣门生家(P79)邪益已议因读Ye第二声,语气词好处停止评议于是,就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自以为大有所益转转不已与蒙论议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因为鲁肃画五策(P11)因为虎而骇之(P76)因书之(P79)趁机就于在或因而抄录(P23)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求二石兽于水中予到我最新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设计果得于数里外其剑自舟中坠于水(P3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欤放在句子末尾,表示疑问可据理臆断欤语气,可以根据情况翻译为“吗”等虞隅应自意料,想到角落回应从将何计略以备不虞(P11)日出东南隅(P20)肃造次应曰(P11)自钱孔入自李唐来其剑自舟中坠于水(P34)之主谓(名词或代词和动词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间)之间,取消句子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立性,不翻译的是吾剑之所从坠(P34)水陆草木之花花之隐逸者也罴之状(P76)代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翻译置放乃取一葫芦置于地最新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设计则走造次坐资就跑轻率,草率因为钱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双兔傍地走肃造次应曰(P11)但坐观罗敷(P20)家贫无资(P2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文重点知识梳理1古代诗歌四首观沧海文学常识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
品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想要一统天下的远大抱负。
次北固山下文学常识王湾,洛阳( 今属河南) 人,唐代诗人。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倚长江而立。
写作背景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当船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便产生了这一千古名篇。
品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这是一首羁旅诗。
全诗借景抒情,描写了早春作者在北固山下所见到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怀亲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文学常识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合称“李杜”。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边塞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因此有人称他“王龙标”。
品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此诗是李白因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诗歌开头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奠定了全诗悲凉的基调,后又借明月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遭遇不幸的同情。
天净沙·秋思文学常识天净沙,曲牌名。
马致远( 约1251—1321 以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写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
他曾长期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困窘潦倒。
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
品诗歌对照翻译及赏析作品主旨此曲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冷、苍凉的秋日晚景图,抒发了漂泊异地的游子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2 梅岭三章文学常识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世说新语》二则《咏雪》(一)通假字:无(二)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三)词类活用:无(四)一词多义:无(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2、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3、判断句:即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重点实词虚词: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差:大体未若:不如因:趁、乘即:就是(七)重点句子翻译: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谢道韫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八)重点问题梳理: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2、为什么“公大笑乐”?答: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答: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词: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太丘舍去古:离开今:前去,前往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或顾客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三)词类活用:无(三)一词多义:无(四)特殊句式:无(五)重点实词虚词:期:约定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文言文知识点分类汇总
部编七上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世说新语》两则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4. 文言实词:《咏雪》1.内集:家庭聚会2. 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3.俄而:不久,一会儿4.聚:急速5.欣然:高兴地样子6.差:大致、差不多7.拟:相比8.未若:不如比作9. 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陈太丘与友期》1.期:约定2.期行:相约同行3. 戏:玩耍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5.乃:才6.时:当时7. 惭:感到惭愧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 非:不,不是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 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三、翻译课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实词归纳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字词《世说新语》二则1. 通假字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2. 古今异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去:古义:离开。
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委: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引:古义:拉。
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顾: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古义:约定。
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 词类活用(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
(门外: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论语》十二章1、通假释义吾十有五而至于学(“有”同“又”)2、古今异义不亦君子..乎(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是两个词。
今义:表示可能、许可。
)学而不思则罔.(古义: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今义:蒙蔽,没有)思而不学则殆.(古义:有害。
今义:危险,几乎。
)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
)匹夫..不可夺志也(古义:普通的人,男子汉。
今义: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古义:志同道合的人。
今义:朋友。
)3、一词多义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4、词类活用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传.不习乎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饭.疏食饮水饭:名词作动词,吃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归纳一、概述本文档对《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内出现的文言文实词进行归纳总结。
通过对实词的整理和分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实词分类及归纳1.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名词分为实词名和虚词名两类。
实词名可分为实物名和抽象名。
以下为部分例子: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名词分为实词名和虚词名两类。
实词名可分为实物名和抽象名。
以下为部分例子:- 实物名:人、物、动物等实际存在的事物。
如「日」、「水」、「鸟」。
- 抽象名:抽象概念和动作的名词。
如「忧伤」、「欢喜」、「行」。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文言文中的动词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以下为部分例子:是表示动作、变化或存在状态的词语。
文言文中的动词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以下为部分例子:- 实义动词:表示具体动作或变化的动词。
如「行」、「受」、「走」。
- 系动词:表示存在状态或属性的动词。
如「是」、「有」、「在」。
3. 形容词形容词是描述名词性质或特征的词语。
文言文中,形容词可分为五种常见的类别:数量词、性质词、程度词、趋向词和关系词。
以下为部分例子:是描述名词性质或特征的词语。
文言文中,形容词可分为五种常见的类别:数量词、性质词、程度词、趋向词和关系词。
以下为部分例子:- 数量词:表示数量的形容词。
如「多」、「少」。
- 性质词:表示事物性质、特征的形容词。
如「美」、「善」。
- 程度词:表示事物程度的形容词。
如「甚」、「稍」。
- 趋向词:表示事物趋向、方向的形容词。
如「去」、「来」。
- 关系词:表示事物关系的形容词。
如「同」、「异」。
4. 副词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副词分为程度副词、方式副词、时间副词、地点副词和疑问副词。
以下为部分例子: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副词分为程度副词、方式副词、时间副词、地点副词和疑问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世说新语》二则《咏■》(一)通假字:无(二)古今异义词:儿女:古义:对于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三)词类活用:无(四)一词多义:无(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直)2、倒装句: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直)3、判断句:即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六)重点实词虚词:俄而:不久,一矣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差:大体未若:不如因:趁、乘即:就是(七)重点句于翻译: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谢太傅商兴地说:纷纷扬扬的白雲像什么?2、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谢道覩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于。
(八)重点问题梳理: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2、为什么“公大笑乐“?答: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于们的聪明智養感到欣慰、快乐。
3、“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答:①柳絮团状与雪花在形态和动态上相似,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②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有深刻的意蕴。
4、你认为谢太傅究完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
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覩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飆才气的赞赏。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通假字:尊君在不?不:“不“同“否'。
(二)古今异义词:陈太丘与友期古:约定今:日期太丘舍去古:离开今:前去•前往下车引之古:拉今:引用元方入门不顾古:回头看今:照顾或顾客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三)词类活用:无(三)一词多义:无(四)特殊句式:无(五)重点实词虚词: 期:约定舍去:丢下他而离开去后乃至:才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丢下•舍弃/相:表动作偏指一方引:拉,牵拉顾:回头看哉:助词•语气词•并无实际意义曰:说则:就是(六)重点句于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待君久不至,巳去。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
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七)重点问题梳理1、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言而无信,不守信用;粗野蛮横,十分无礼;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2、元方是个怎样的人?一事明理,机智聪明,是非分明,性格率云3、“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不失礼:面对友人的失信失礼,远方用入门不顾的态度维护自己和父亲的尊严,是哦坚持原则的一种表现。
失礼:元方批评友人无信无礼,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巳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使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二、《论椿》十二章(_)通假字:1、不亦说乎? IWr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干学。
同“又“,用干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词1、有朋自远方来古:志同道合的人今:彼此友好的人。
2、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对别人的尊称。
3、可以为师矣古:两个词。
可以,凭借。
今:表示可能或能够。
4、吾日三省吾身古:表示多,虚指。
今:表示确数。
5、学而不思则罔古: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今:蒙蔽,没有6、思而不学则殆古:疑惑今:危险(三)词类活用1、传不习乎?(动——名,老师传授的知识。
)2、温故而知新。
(形——名,I日的知识,新的知识。
)3、学而时习之。
(名词作状语,按时。
)4、饭疏食饮水(名——动,吃饭。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动用法,以……为乐趣。
)6、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作状语,每日。
)(四)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即“可以之为师矣“。
)2、固定句式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于乎?(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五)重点实词虚词人不勉而不悒(了解、恼怒)与朋友交而不值乎(可靠)逾筵(越过法度)人不堰其忧(能忍受)焉:于此逝者如慙夫(代词,这,指河水)蛍志(坚定)(六)一词多义D之:学而时习之(代词,学到的知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学问和事业)曲肱而枕之(代曲肱)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2)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在)于我如浮云(对于)己所不欲,勿施干人(给)。
3)其:人不堪其忧(他的)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
4)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表转折,可是,但是,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承接,然后)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承接)吾十有五而志干学(表承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曲肱而枕之(表承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表承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表并列)5) 为:可以为师矣(当,做) 6) 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七)重点问题梳理1、 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学习力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 道德修养: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于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③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④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⑤不义而富且贵,干我如浮云。
⑥匹夫不可夺志也。
4、 珍悄时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 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学习方法:于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确的学习方法:負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②学习态度: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 长补短。
③修身做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三、《诫子书》 (一) 古今异义险躁则不能治性 古义:轻薄 今义:危险,不安全 淫慢则不能励精 古义:懈怠今义:速度缓慢险躁则不能治性古义:修养 今义:治理■ (二) 一词多义之: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于之行:结构助词,的 以: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 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 志: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学: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给) 温故而知新(懂得)(三) 词性活用1、 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2、 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3、 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4•多多不接世: 形作名,多数人(四) 重点句子翻译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恬静褰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2、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負何及!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
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人对社矣没有任何贡献,只 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到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五) 重点题目整理1. 本文中心论点(中心句)是:夫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诫于书》中能表现“躁'、的危险的句子是:险躁则不能治性。
3. “君于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句话的核心是 -个“静”字。
“俭以养德"与'静 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矣为 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
关系:“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
4•本文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 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干静,把失败归结干'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 强了论述的效果。
5. 诸葛壳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于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 泊宁行:夫君子之行:品行■成:非志无以成学: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行 遂成枯落:变成■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同时注意珍惜光阴,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6.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于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请分别找出原句。
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負何及!7.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于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四、《狼》(一)通假字止,通“只",只,仅仅。
例句:止有剩骨,止增笑耳,止露尻尾(二)词类活用①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②一狼涓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③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胁迫)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⑤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动词作名词,诡诈手段。
)⑦止增笑耳(动词作名词,笑料)(三)一词多义1 •其①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②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③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堆)④一狼洞其中(代词,柴草堆)⑤以攻其后也(代词,他,指屠户)⑥屠自后断其骨(代词,指狼)⑦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2•之①复投之(代词,指骨头。
)②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久之.目似瞑(补充咅节,不译)⑤會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3.以①以刀劈狼首(介词,用)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连词,表目的,用来)4•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打算)②意暇甚(神情,态度。
)5•敌①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②盖以诱敌(敌人,文中指屠户。
)6.止①止有剰骨(同''只"只有)②一狼得骨止( 停止)7•前①其一犬坐于前( 前面)②狼不敢前( 上前)8乃①屠乃奔倚其下( 于是,就)②乃悟前狼假寐( 才)(四)古今异义①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②禽尊之变诈几何哉古义:多少今义:学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