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系统之系统转换
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大全
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大全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大全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大全《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1三、判断题1.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包括CSF、SST 和BSP方法。
()2.人是信息化的社会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3.系统开发是系统建设中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阶段。
()4.系统建设中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有效的系统规划。
()5.某种物料的需求量可由企业内部其他物料的需求量来决定的称为相关需求物料。
()6.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能够替代人的工作的系统。
()7.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
()8.信息的价值关键在于对数据解释的正确性。
()9.从信息的使用频率来看,越是企业的高层(战略层)信息使用的频率越高。
()10.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2三、判断题1.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都属于局域网互连设备。
( )2.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之一是对用户合法身份的确认和检验。
( )3.会编写程序就能够开发管理信息系统。
( )4.当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技术问题。
( )5.任何组织内部均存在有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 )6.数据库管理系统也应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和设计。
( )7.现代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一般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
( )8.一个组织内各部门的信息需求在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和使用频率等方面有差别。
( ) 9.在系统切换方式中,直接切换方式比较适合设( ) 10.实体代码的设计与程序的编写都是在系统设计阶段完成的。
(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3三、判断题1.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要解决系统“干什么”,同时也要解决系统“如何干”等问题。
()2.业务流程分析主要是为了描述现行系统的物理模型()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合成系统,但计算机并不一定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条件()4.系统切换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最安全的是直接切换()5.巧合内聚是指模块内各成份之间的联系紧密()6.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要证明程序没有错误()试题1参考答案:三、√√╳√√╳√√╳√试题2参考答案:三、判断题√√╳╳√╳√√╳╳试题3参考答案:1.X 2.√ 3.√ 4.X 5.X 6.X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管理科学的狭义理解是运筹学加计算机,即用计算机收集信息,用运筹学列出模型,然后再用计算机求解。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代码]04018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分[总学时]48 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
[适用对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基础(二)课程介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应用数学、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互联等学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实现的技术手段还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该课程注重于开发出满足用户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原则、技术和工具,并结合管理工作实际,对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三)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基础课。
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从管理、组织和技术等多个角度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了解组织如何使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战略、组织控制以及业务流程有效结合在一起,获得竞争优势。
授课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各种应用系统的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知识。
在教学案例中,讨论了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控制、业务流程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教学要求第一,知识、能力素质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掌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从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到实施各个阶段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
能力素质要求:掌握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的信息系统开发步骤、具有运用所学管理信息系统知识挖掘出企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的能力.第二,教学模式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特点,所以,将课堂理论教学、案例启发教学、课外调研、课后指导等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试题(A)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4分*4=16分)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系统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处理的的人机系统,它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利用过去、当前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决策。
2、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内涵: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技术。
外延(到目前为止):传感技术:信息采集;计算机技术:信息的存储与加工; 通信技术:信息的传递;控制技术:信息的调控. 硬件、软件之分。
3、系统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系统详细调查资料的分析,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以及用户的需求、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从数据和功能上, 进行抽象,从而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按照应用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输出这样一个过程的总称。
重要环节:输出,收集-识别、整理、表达、录入。
二、填空题(2分*5=10分)1、一个完整的条形码由两侧静区、起始字符、_数据区、___校验位_______和终止字符组成。
2、EAN-13条形码:9X的校验位X是______5________________。
3、UPC码包括两种类型:________UPC-A_________和___UPC-E________。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3分×4=12分)1、 PDF47是:BA、一维条形码B、二维条形码2、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独立计算机,用传输介质、通信设备和网络操作系统等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是( B ):A.管理信息系统B.计算机网络C.专家系统D.决策支持系统3、CMM就是软件的能力成熟度模型,可分为五个级别的从初级到高级次序是:( B )A.初始级、确定级、可重复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B.初始级、可重复级、确定级、管理级和优化级 C.初始级、可重复级、管理级、确定级和优化级 D.初始级、管理级、可重复级、确定级和优化级4、UCC/EAN-128条形码的应用标示符00是( A D. )。
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
管理信息系统判断题1.MIS 开发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语言、数据库编写程序代码。
(F )2.数据流图是便于用户理解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表示。
它能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贮等,而摆脱了其物理内容。
( T )3.处理过程设计就是要根据数据的不同用途、使用要求、统计渠道、安全保密性等,来决定数据的整体组织形式、表或文件的形式,以及决定数据的结构、类别、载体、组织方式、保密等级等一系列的问题。
( F )4.系统测试就是对程序设计工作的检验,是为了证明程序不存在错。
( F )5.系统维护包括对硬件设备的维护和软件系统及数据的维护。
( T )1.系统调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
初步调查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而详细调查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
( T )2.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由粗到细、由复杂到简单的求解方法。
“分解”和“抽象”是结构化分析方法中解决复杂问题的两个基本手段。
“分解”就是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
“抽象”就是抓住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集中精力先解决主要问题。
(T )3.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程序的正确性。
( F )4.详细设计包括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数据储设计、处理过程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 T )5.系统转换是指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研制工作完成后经过系统转换,系统投入工作后的运行过程。
( F )1、结构化方法适用于一些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复杂系统的开发。
( T )7.直接转换就是新系统和原系统平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试运行后,再用新系统正式替换下原有系统。
( F )8.系统维护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交付使用后,为了改正系统中存在的错误以及满足用户新的需求而修改系统的过程。
( T )10. 日常运行情况的记录就是要得出某种能反映组织经营生产方面发展趋势的信息,以提高管理部门指导企业的经营生产的能力。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思考题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要点一、部分基本知识1、管理信息系统按其所能处理的管理数据和提供决策服务程度可分为三类: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支撑。
3、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4、管理信息系统为了对不同的管理层提供不同的信息,在结构上可以分为:执行控制层、管理控制层、战略决策层。
5、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
6、从信息系统的角度看,信息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真伪性、层次性、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殖性、转换性.7、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加工、信息的储存、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8、按系统的起源分类: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系统包括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类活动系统三种类型.9、按系统的抽象程度分类: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10、系统的特性: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组织性、相似性。
11、按照优化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联通集成、共享集成、最优集成。
12、按照涉及范围的系统集成分类:技术集成、信息集成、组织人员集成、形象集成。
13、按照具体程度的系统集成分类:概念集成、逻辑集成、物理集成。
14、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包括三个阶段:情报阶段、设计阶段、抉择阶段。
15、系统规划任务的三个要素:方向和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
16、用于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17、开发计划主要是制定系统开发的工作计划、投资计划、进度计划、资源利用计划.18、系统开发策略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接受式开发策略、直线式开发策略、迭代式的开发策略、实验式的开发策略.19、一个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五个主要阶段,即: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五个阶段。
党组织关系转接步骤信息管理系统
第一步:登录VPN第二步:登录自治区党员管理系统(B账号) 第三步:点击业务工作下的组织关系转接第四步:点击发起转出申请第五步:搜索要转接人姓名,选中信息,然后点击下一步第六步:注意1,省内和系统内转接都只选择转接类型2。
2,只有要转出省外(外省,兵团,铁路系统,银行系统)的才需要点击转出系统外的方框。
3,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党组织介绍信。
注意交付党费时间要点开然后选择系统给出的时间。
不要手填。
如果填写错了会导致党员无法正常转出。
第七步:填写正确后,点击生成转换路径第八步:生成转接路径后,核对信息是否完整,如果没有问题,然后点击“确定”。
甜品类休闲食品一直是女性朋友们的最爱,因此如果能在女性聚集区开一家蛋糕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同时还经营生日蛋糕,只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一定会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喜爱。
一、蛋糕店概况1、本店发属于餐饮服务行业,名称为“独道下午茶”,是个人独资企业。
主要为人们提供蛋糕、面包、冰淇淋已及饮料等甜品。
2、本店打算开在社区贸易街,开创期是一家中档蛋糕店,未来打算逐步发展成为像安德鲁森、朝阳坊、那样的蛋糕连锁店。
3、本店需创业资金9.5万元。
二、经营目标1、由于地理位置处于贸易街,客源相对丰富,但竞争对手也不少,特别是本店刚开业,想要打开市场,必须要在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并且要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短期目标是在贸易街站稳脚跟,1年收回本钱。
长期目标则是逐步发展成为一家经济实力雄厚并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蛋糕连锁公司,在众多蛋糕品牌中闯出一片天地,并成蛋糕市场的着名品牌。
三、市场分析1、客源:本店的目标顾客有:到贸易街购物娱乐的一般消费者,约占50%;四周学校的学生、商店工作职员、小区居民,约占50%。
客源数目充足,消费水平中低档。
2、竞争对手: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国内品牌蛋糕店有很多,仅福州连锁蛋糕店就有很多如安德鲁森、朝阳坊、红叶、安琦尔。
因此竞争是很大的。
四、经营计划1、先是到四周几家蛋糕店“刺探情报”,摸清不同种类和尺寸蛋糕的本钱价。
国家开放大学《物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物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题目随机,下载后利用查找功能完成学习任务形考任务11. ()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整性实现的具体方法。
A.程序B.数据C.代码D.约束2. ()是微型计算机的指挥和控制中心。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内存3. ()不属于信息的重要性质。
A.时效性B.抗干扰性C.可处理性D.共享性4. ()是字符串运算符。
A.+B.%C./D.-5.64位计算机,在一个主存储器单元中存放的数是()位的。
A.2B.4C.6D.86.SQLServer安全管理可分为3个层次,即登录管理、角色管理和()。
A.质量管理B.权限管理C.进出管理D.数据管理7.电源网络系统是指利用()传输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把载有信息的高频加载于电流,然后用电线传输,通过电源线网路桥接器分离,并传送到计算机。
A.电线B.网络C.光纤D.微波8.对于一些大型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转换时采用()转换方式可以降低风险,但人力和费用消耗较大。
A.平行转换B.功能转换C.直接转换D.分段转换9.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一般由()来实现。
A.I/0接口B.摄像头c.打印机D.键盘10.数据通信就是通过传输线路对()进行传输。
A.数据信息B.指令C.文件D.照片11.下列存储器中,不属于外部存储器设备的是()A.硬磁盘存储器B.光盘存储器C.内存D.移动存储器12.下面哪一个选项是指“信息具有动态性质,一切活的信息均随时间而变化。
”()A.相对性B.传递性C.时效性D.变换性13.以下哪些不是智能家居的实际使用者和服务对象()。
A.住户B.社区管理人员c.任何商户D.公安消防14.在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原型法开发方法中,()不是原型法的优点。
A.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容易被人们接受B.开发工具要求高C.降低了开发风险和成本D.改变了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易于沟通15.数据处理是指运用设备和手段对数据进行()、合并、储存、输出等加工过程。
名词解释系统转换
名词解释系统转换
系统转换是以新系统取代旧系统的运行。
系统转换方式有:直接转换方式、平行转换方式、分阶段逐步转换方式。
其中直接转换方式的风险较大,容易出现业务人员不适应,造成业务处理混乱等问题,此种方法适用于小型系统。
平行转换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一个试运行阶段,方便有关人员适应新系统,还可以将新、旧系统进行对比,以发现新系统存在的问题,但这种方式增加了较大的工作量。
分阶段逐步转换方式,这种方式使系统分期分批进行试运行,防止系统发生混乱,增加了系统可靠性。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要延长整个系统的转换时间,但它可以使用权工作量和费用支出分散。
管理信息系统问答题
管理信息系统问答题·信息有哪些特性?事实性:信息是基于客观事实可通讯的知识。
增殖性:指人们通过利用信息,可以获得收益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在市场中交易的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不同企业掌握的信息的程度各有不同。
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滞后于数据。
信息的滞后时间=信息的间隔时间+信息的加工时间等级性:有战略、战术、作业级的信息。
信息还有可压缩性、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转换性等。
·为什么说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所以信息是有价值的。
衡量信息的价值通常有两种方法:1.按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2.按使用效果来衡量·信息系统的发展经过了哪些阶段?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2.管理信息系统MIS制造资源规划MRPⅡ企业资源规划ERP3.决策支持系统DSS4.ESS、SIS5.IDSS、GDSS、ES·系统有哪些特性?目标性:一个系统有一个总目标,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都为实现这个系统的目标而贡献。
整体性:系统整体功能不是各个组成要素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呈现出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新功能可分性:将复杂系统分成较小的系统,较小的系统又可以再分解,直到分解的子系统易于求解为止相关性:系统内部各要素是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的。
环境适应性:一个开放的系统为可生存下去,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
·ERP经营理念?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2.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4.内容在发展·ERP主要包含哪些功能?MRPⅡ,支持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经营系统,全面成本管理,敏捷后勤管理·简述数据处理经历了哪些阶段?简单数据处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在简单数据处理阶段,数据域程序没有分离,需要手工安排数据的存放方式和处理过程,仅用于简单数据据算的场合。
文件管里阶段有了专门的数据文件,数据采用统一方式组织,能够满足复杂数据处理的需要。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汇总
复习一、名词解释题(5道,15分)1 系统系统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为达到某种目的,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2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以加工处理信息为主的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处理,储存,传输和提供信息。
3 管理信息系统广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存在于任何组织内部,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输出系统,即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是指按照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加工成满足用户使用要求的数据.5 数据项数据项是组成数据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其作用是描述一个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6 结构化开发方法也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是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自顶向下整体性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
7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可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每个阶段内部又包含若干前后关联的工作步骤,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8 原型法是指由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个只具备基本功能,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8 U/C矩阵也称作功能/数据类矩阵.将数据类作为列,用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的符号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的功能产生,用交叉点上的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空着不填表示功能与数据无关.10 BSP方法BSP方法是企业系统规划法。
它是基于用信息支持企业运行的思想,首先是自上而下的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的过程,识别数据,然后再自下而上的设计系统目标,最后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全过程。
11 企业流程企业流程是指为了完成企业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12 企业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求获取企业经营方面的巨大业绩13 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是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根据系统的一般模型,系统应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
2、管理信息的三种表现形态是(数字形态)、文字形态、(图形形态)。
3、在关系模型中,最主要的关系操作是筛选、(投影)和(连接)。
4、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分布形式为集中式、分片式、(重复式)、和(混合式)。
5、分调也称(模块)程序调试。
6、在计划评审技术中(关键线路)在所有线路中作业时间最长。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18分)1、系统与环境由系统的(A)所划分。
A、边界B、输入C、处理D、输出2、战略性计划和决策的管理信息是用于(B )。
A、中层管理B、高层管理C、基层管理D、目标管理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C)。
A、自然系统B、人工系统C、信息处理系统D、抽象系统4、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是指建立管理信息系统中组织内部所需的(B)。
A、技术性条件B、非技术性条件C、管理基础条件D、人才基础条件5、用原型设计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建造系统原型最好是采用(C )。
A、机器语言B、汇编语言C、第四代语言D、BASIC语言6、系统开发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A)。
A、系统分析B、系统设计C、系统实现D、系统测试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8分)1、系统评价只进行系统性能评价。
(X)2、信息处理子系统的作用是保证企业的信息需求(√)。
3、组织法的特点是各自为战,根据企业的职能,分别研制各自的管理系统(X)。
4、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5、结构化程序的三大基本控制结构的特点是,每种结构只有一个入口,有一个或多个出口(X)。
6、模块内聚性越高,说明模块的独立性越强(√)。
7、程序的调试关键是要发现错误。
(√)8、系统的转换是一个从旧系统向新系统转换的过程。
(√)9、系统评价是对系统性能的估计、分析和评审。
(√)四、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系统的主要特性有哪些?(1)、目标性(2)、界定性(3)、集合性(4)、相关性(5)、层次性(6)、动态性2、管理科学系统三要素是什么?(1)、系统的观点(2)、数学的方法(3)、计算机的应用3、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基础主要包括什么?(1)、认识基础(2)、管理基础(3)、人才基础4、生命周期法主要包括那些阶段?(1)、系统调查与分析(2)、系统设计(3)、系统实施与转换(4)、系统管理与维护5、子系统与模块划分的方法有哪些?(1)、功能划分法(2)、顺序划分法(3)、性质划分法(4)、时间划分法五、综合题(每小题12分、本题24分)1、原型法开发过程三阶段是什么?谈一下它的优缺点(本题12分)。
中南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题(B)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试题(B)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开发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基于现行系统,但要__________现行系统。
2.________________阶段常用的方法有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等。
3._______________开发方法由管理策略部分和开发策略部分组成。
4.__________是客观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反映。
5.高质量的__________有利于帮助做出正确的决策。
6.管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__。
7.数据流程图主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在系统中的流动过程。
8.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讯线路和站点的_________排列形式。
9.____________是组织中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0.数据流程图的画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输入输出保持平衡。
11.新的管理信息系统目标包括功能目标、技术目标和_________目标。
12.系统详细调查的参加人员有系统开发人员、用户单位的工作人员和______________。
13.信息流是物质流的________。
14.文件中能唯一标识记录的数据项称为___________。
15.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模块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
16.系统分析结束时应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上级审查。
17.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和____________和谐工作的系统。
18.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在各开发阶段之间设置____________。
19.合作开发是由____________和用户共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方式。
20.企业过程是指在组织在管理活动中必要且逻辑上相关,为了实现某一功能的_______活动。
二、判断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给出的括号中,用“√”、“╳”分别表示其表述是“正确”或“错误”)。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习题答案-第7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7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 B C C B 6—10 A D D B B11—15 A C D A C 16—20 D B A B B21—25 A B B D C 26—30 B D C C A31—35 D B A A B 36—40 B A C C B41—45 D D C B A 46—47 D C二、填空题1.系统总调2.并行,输出3.局域网,广域网4.功能模块,参数5.代码,业务6.条件7.安全性8.运行9.成立,不成立10.循环结构,选择结构11.编程12.菜单,报表13.人,进度14.理论法,实验法15.异常,错误16.数据文件17.异常数据18.程序,数据文件19.建设,性能和应用20.联调,总调21.强力测试三、名词解释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指导人们用良好的思想方法去设计程序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对任何程序都设计成由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的程序: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顺序结构是一种线性有序的结构,由一系列依次执行的语句或模块构成;循环结构是由一个或几个模块构成,程序运行时重复执行,直到满足某一条件为止;根据条件成立与否,选择程序执行路径的结构。
2.系统测试的目的:是以最少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找出软件中潜在的各种错误和缺陷。
3.黑盒子测试:不深入代码细节的软件测试方法称为黑盒子测试。
测试工作就是进行输入,接受输出,检验结果。
4.白盒子测试:即结构测试,它与程序内部结构有关,要利用程序结构的实现细节设计测试实例。
它将测试程序设计风格、控制方法、源语句、数据库设计和编码细节。
5.强力测试:在各种极限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测试(如很多人同时使用该软件,或者反复运行该软件),以检查产品的长期稳定性。
6.易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是测试系统的交互适应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7.演绎调试法:从一般推测出发,使用逐步求精方法去获得错误的性质和位置。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练习1答案3
一、填空题(1分×10=10分)1. 程序设计说明书是以一个处理过程作为单位,用以定义处理过程的书面文件、其编写者为__________,交给__________进行程序设计。
2.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应存放在中。
3.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包括两个阶段,即__________设计阶段和__________设计阶段。
4.邮政编码是__________码。
将1996年6月15日表示为19960615这种编码类型属于__________码。
5.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_____ _____图。
6.系统总调应由_________________和程序员合作进行。
7.文件设计时应首先设计________________文件。
二、判断正误(对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每小题1分,共10分)1.系统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形成逻辑模型。
()2.一个合理的模块划分应该是模块间尽可能随意。
()3.系统设计阶段的信息系统处理流程图是信息系统流程图的进一步具体化。
()4.程序设计工作在系统开发的系统实施阶段进行,所以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应在系统实施阶段进行。
()5.功能结构图就是按功能从属关系画成的图,图中每一个框称做功能模块。
()6.程序总调时采用的调试数据没有必要完全按真实情况下的数据量进行,但系统中的数据库或库文件的数量和结构应当是完整的。
()7.程序调试时应当用正常数据进行调试,不应用错误数据去调试。
()8.用于描述系统目标及其功能模块关系的图称为功能结构图。
()9.键盘属于输入设备。
()10.输入设计应安排在输出设计之前进行。
()三、单选题(2分×15=30分)1.代码设计工作应该在()阶段开始。
A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C系统实施 D系统规划2.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个方面对系统的()进行描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说明。
A逻辑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系统设计说明书3. 系统的吞吐量指的是。
管理系统信息系统重点整理
第一章数据(Data)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包括数字、文本和多媒体等。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对使用者有用的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数据信息关系:1数据是原料,信息是结果,信息的表现形式是数据。
2信息对决策有价值。
(区分数据和信息)3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对事物理解的不确定性,即提高了对事物的了解程度。
信息的属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战术-管理、作业),变换性,价值性。
系统: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人造、复合)系统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面向管理决策: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综合性: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人机系统;与先进管理方法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几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
管理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管理好人、财、物等资源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而要管理这些资源,需要通过反映这些资源的信息来管理。
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组织管理的“扁平化”,使得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距离缩小,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
决策: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过程:是人们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
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和实施活动阶段这四个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大纲(最终)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大纲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information)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P3)信息具有的特性: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变换性价值性信息的度量(简答)1、判断标准: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2、计算公式:信息量的单位为比特,一比特的信息量是指含有两个独立均等概率状态的事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能被全部消除所需要的信息。
其定义公式可写成:H(x)=-∑P(Xi)log2P(Xi) i=1,2,……n其中Xi代表第i个状态,P(Xi)代表出现第i个状态的概率,H(x)就是用以消除这个系统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息量。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简答)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
信息系统(简答)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人造系统,目的是及时、准确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运动。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系统的类型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作业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1、作业信息系统的任务是处理组织的业务、控制生产过程,支持办公事务和更新有关的数据库。
作业信息系统通常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业务处理系统。
(2)过程控制系统。
(3)办公自动化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主旨(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他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北理工《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含正确答案
北理工《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作业 -000322分()是局部逻辑级的结构,是用户可以看到并获准使用的那部分数据的逻辑结构,又叫做用户视图。
••••32分在数据结构中,有关数据树型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42分数据组织的最小单位是 ( )。
••••52分多个节点彼此串联并首尾相连,形成闭和环行,各节点上的计算机地位平等,网络中的信息流是沿环定向流动的,这类网络拓扑形式属于()••••62分线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是按()进行划分的。
••••72分组织的信息需求分析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全面调查法,()就属于这一类方法,另一类是重点突破法,()是这类方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82分下列系统中,主要支持作业层的管理问题的有:()。
••••92分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向系统提出服务请求,系统完成服务后通过终端即时回答用户,这样的信息处理系统属于()。
••••分系统说明书是()阶段的成果。
••••分知识经济的关健资源是()。
••••分有关专家系统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分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分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
••••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
••••分基带网、宽带网是按()进行划分的。
••••分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其最下层的是()。
••••分()是描述基本加工的逻辑功能的有效工具。
••••分编码译码器与调制解调器的原理(),()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经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二进制脉冲序列近似的表示这个模拟信号。
•调制解调器•编码译码器•调制解调器•编码译码器22分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32分下面关于数据流程图说法中正确的是()。
•••数据流程图需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最终形成•42分信息系统安全主要包括()。
••••52分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62分系统分析的困难主要来自()。
••••72分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解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6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起步、扩展、控制、集成、信息管理成熟的资源。
2.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
3.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__信息系统__的需求,完成新系统的设计,规定新系统应当做什么。
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是:编制和调试程序,进行系统测试和系统转换工作。
5.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测试过程所产生的文档应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6.模块独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
7.在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在开发期前,应形成两个最主要的文档是软件需求说明书和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8.数据流图是系统需求分析使用的工具,一般由加工、外部实体、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组成。
9.系统维护的类型有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10.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事务处理调查和详细流程调查。
11.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2.设计编码的校验位的目的是检查输入的__数据_是否有错。
13.管理信息系统切换的方式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14.系统测试常采用白盒法和黑盒法。
15.耦合是指一个系统内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6.系统评价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运行的一般情况、系统的使用效果、系统的性能、系统的经济效益。
17. 业务流程图是描述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是进行系统调查使用的工具之一。
18.管理活动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作业处理。
19.面向对象方法中,系统中的所有资源都看成是对象。
20.每一代码对其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都必须具有唯一性。
21. 程序调试的内容包括程序的语法调试和__程序的逻辑_检查。
2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内聚性和耦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答案第3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B4.D5.D6.C7.C8.A9.A10.D11.A12.C13.D14.D15.C16.D 17.C18.A19.B20.D21.B22.D23.D 24.B 25.D二、多选题1.ABD 2.ABD 3.AC 4.AC 5.ABC三、填空题1.自上而下,自下而上2.不能从整体上考虑问题3.整体性和逻辑性强4.小,大中5.结构化设计6.系统设计,系统实施7.自下而下8.面向对象的分析,面向对象的设计、面向对象的编程9.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和评价四、判断改错题1.F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虽然开发周期较长,但目前还是一种比较普遍使用的方法。
2.T3.F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中,系统规划和分析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4.F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虽然思想不一样,但可以结合使用,先用原型化的过程获取需求,然后按照生命周期法的步骤进行设计实施。
5.T6.F系统分析阶段建立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
7.T五、名词解释1.生命周期:任何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系统的生命周期。
2.原型法:原型法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在初步了解用户的基础上,借助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初始模型),从而使用户及早地看到一个真实的应用系统。
在此基础上,利用原型不断提炼用户需求,不断改进原型设计,直至使原型变成最终系统。
3.对象: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在计算机程序世界里的抽象表示,或者说,是现实世界中个体的数据抽象模型。
4.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
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化分为若干个独立的阶段,然后各阶段严格按步骤完成开发任务。
5.类,又称为对象类,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操作和约束规则的对象组成的集合,是一组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抽象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信息系统的转换
6.4.1数据转换前的准备
系统转换前,要做好转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组织结构准备、人员准备、数据准备和文档准备。
1.组织结构准备
为使系统转换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加强管理。
组织建立专门机构,并明确权力和职责,落实各项工作的分工,使系统的转换工作能够有序地顺利进行。
2.人员准备
对系统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培训是系统投入应用的重要前提。
所以在系统转换之前要做好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这些人员包括管理决策人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员。
对管理决策人员、操作人员和系统管理员培训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决策人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系统能做什么,子系统有什么功能、是怎么工作的,系统能够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哪些信息等;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是在系统操作使用层面上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信息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相关功能子系统的操作使用等;对系统管理员的培训内容主要涉及系统运行安全与数据备份等系统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技能。
3.数据准备
除了能做好组织结构准备和人员培训以外,最重要的而且工作量最大的是数据准备工作。
数据准备是指按照系统分析所规定的内容,组织系统运行所需要的数据。
在数据准备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准备工作要科学化,首先企业需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在具体收集准备数据时,
方法要做到程序化和规范化;
●收集数据的计量工具、计量方法和数据采集渠道及程序都应固定化、程序化;
●各类统计和数据采集报表要标准化、规范化。
4.文档准备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形成了各种文档,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分析报告、系统设计说明书等,在系统转换之前,这些文档应当移交给用户,以便于用户对系统的理解、使用和维护。
6.4.2 系统转换
新系统试运行成功后,就可以再某一时刻进行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
所谓系统转换是指由旧的系统向新的系统切换,此时新系统开始正式运行,同时旧系统停止运行。
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主要有直接转换、并行转换盒分段转换3种方式。
1.直接转换
直接转换就是确定在某一时刻,旧的系统停止使用,同时新系统立刻投入,中间没有过过渡阶段。
这种转换方式简单,节省人员费用,但是风险大,如果转换期间运行错误将严重影响到组织的业务处理。
因此,该转换方式一般适用于不太重要的、小型的、不太复杂或批处理的信息系统。
2.并行转换
并行转换的方式是在新系统投入运行时,旧系统并不停止运行,而是与新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考验后,才由新系统正式替代旧系统。
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安全、可靠,但需要双倍的人员和设备,其费用和工作量都很大,该方式一般适用于系统比较复杂或重要的系统,如银行、财务和一些企业的核心系统中,这是一种经常使用的转换方式。
3.逐步转换
【逐步转换】图例
逐步转换是用新系统逐步的替换旧系统,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转换。
这种转换方式实际上是以上两种转换方式的结何。
优点是既保证了可靠性,费用又不会太高,但是该转换方式存在转换过程难以流畅进行的缺点,需要仔细选择系统转换的先后顺序,一般先转换进行基础数据处理的子系统,后转换管理决策子系统;先转换为其他子系统提供数据的子系统,后转换需要其他子系统作为输入数据的子系统。
逐步转换方式比较适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