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1468cf7ec4afe05a1df13.png)
参考答案1.C【解析】 A.因果倒置。
具体因果关系为:泛娱乐文化、亚文化之风气周遭弥漫→平庸之作呼应而生→弱化原创力、弱化精品意识→轻电影、小电影、悦电影时不时地大行其道。
2.B【解析】“只要抓住这两点”错误,还必须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
3.B【解析】“中国电影现状的研究”本身不属于“讲好‘中国故事’”研究范畴,因为讲好“‘中国故事’”是针对世界而言的。
4. “中国故事”是一种蕴涵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价值理念、丰富的人生智慧,以海外为传播对象的文化传播作品。
5. ①把好故事变成具有世界通用文化符号的好作品。
②增强电影的本土化色彩。
③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内容上融汇中国文化,形式上实现国际表达。
)④把国外公共组织和学者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阵地和专业力量。
(三点即给满分)6.D【解析】“他知道儿子原谅了他”不正确。
儿子对父亲的“大道理”始终是反感的,所以在这里并不是儿子原谅了父亲。
7.A【解析】“沮丧失望”错误。
赵思风只是“反感”,并没有“沮丧失望”。
赵思风也并不是受母亲感化而积极投身边疆建设的。
8.①慈爱:思儿亲切,时时牵挂,事事关心。
②善解人意(宽容):无论是丈夫的矜持,还是儿子的任性,都能给予充分的理解、包容。
③善于调和(有智慧):巧妙设计答卷,赢得儿子回信;在儿子面前替丈夫解释开脱;假借丈夫的名义给儿子寄去麦芽糖。
④执着(坚持不懈):儿子不回信,仍一如既往坚持写信,决不放弃,最终感化了儿子。
9.①“家书”有线索作用,小说据此展开主要情节;②“家书”将相隔万里的母子连结起来,小说借此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旨;③小说用以答卷作“家书”的情节来化解矛盾冲突,突出心裁,极富感染力。
④“家书”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可以唤醒读者的文化记忆,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
10.A11.A【解析】中原以北12.D【解析】“他的弟弟也受他牵连而死”分析错。
蒙恬之死应该是受他弟弟的牵连。
荆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
![荆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2266a49ec850ad02df80419e.png)
荆州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9高一上·深圳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①载渴载饥载:装载②便言多令才令:美好③赍钱三百万赍:赞助④大人故嫌迟故:故意⑤女也不爽爽:过错⑥匪我愆期愆:改变⑦何时可掇掇:拾取⑧枉用相存存:问候⑨我心孔疚疚:内疚⑩渠会永无缘渠:他A . ①②⑥⑩B . ②⑤⑧⑩C . ③⑤⑥⑦D . ①④⑦⑨2. (2分) (2016高三上·冀州期中) 划线词的用法相同一项是()A .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B .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②即患秦兵之来C . 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②武以始元门年春至京师D .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②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3. (2分) (2017高二上·泰州期中)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扥一项是()A . 其制稍异于前B .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C . 则告诉不许D . 圣人不凝滞于物4.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羡妒(xiàn)嫉恨(jí)会稽(huì)数见不鲜(shuò)B . 颦蹙(cù)内疚(jiù)皮夹(jiā)鲜为人知(xiǎn)C . 无垠(yíng)熬夜(áo)瞭望(liào)一蹴而至(cù)D . 桃核(hāi)侈谈(shē)尽快(jǐn)轻鸢剪掠(yuān)5. (2分)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盲女喜欢这座沉浸在历史和信仰中的圣城,________看不见,她也能感受到这里绵延的雪山、清新的空气和闪耀着金光的寺庙。
(2)辖区发生一起一男子持刀挟持一名妇女案,该男子不听劝阻,反而挥刀砍向群众。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pdf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pdf](https://img.taocdn.com/s3/m/e89f114e5901020207409ccd.png)
科目: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 B.倾圮(pǐ) C.冰屑(xiè) D.横亘(gèn) 菲薄(fěi) 刀俎(zǔ) 匕首(bì) 攒射(cuán) 籼米(chàn) 箕踞(jū) 倾轧(yà) 拎着(līn) 博闻强识(qiáng) 屏息以待(bǐng) 忸怩不安(ní) 叱咤风云(zhà)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惺忪 微漠 涕泗交流 短小精捍 B.喋血 呕气 陨身不恤 桀骜不驯 C.寥廓 作揖 步履稳健 黯然神伤 D.屠戮 舔舐 冲上云宵 酣畅淋漓 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运输条件的改善,外地客商纷至沓来,使这片原本 的土地逐渐热闹起来。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B.“乔布斯用苹果改变了人类的科技生活,建筑、室内、家具设计师也应该用产品改变人们的家居生活。
”这种理念刚被提出,便得到广泛响应,家具行业自然首当其冲。
C.“五一”黄金周期间,远足登山成为本市市民首选休闲方式,人们流连于翠绿的林间,盘桓于蜿蜒的山路,顿觉如坐春风,心旷神怡。
如果有种实用且廉价的设备可以直接把热量转化为电能,那么它必然可以改变从汽车到发电厂等各个领域的能量利用方式。
研究者制造出的新型材料的热电转化效率比之前的温差电材料提高了20%,从而使这样的设备朝着实用化更进一步。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不需要任何困难或昂贵的制造技术,而且它是碲化铅制成的,原料的价格并不高得离谱。
我们现在浪费了大量的热,这些热通过汽车的排气口和发电厂的烟囱排入了大气。
温差电材料可以利用这些热发电,但到目前为止,这类材料过于昂贵且低效,因此无法得到广泛应用。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f9135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0.png)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21-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以前我们的文化是以大为特征、以大来标榜的。
我们制造了大城市、大工厂、大烟囱、大流水线、大广场、大厦……可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需忍受大污染、大拥堵等等。
可以说,对于“大”的沉迷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问题的症结所在。
与此同时,信息社会的来临却让我们发觉了“微”的魅力和“小”的奇特。
首先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展把我们带入了微交往、微传播和信息微循环时代,为微文化插上了飞速进展的翅膀。
随着这种技术向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其他领域的渗透,我们渐渐体会到,“微”和“小”其实是一种更亲切、随和、机敏、更共性化和人性化的生活样态和文化风格。
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微时代”。
②在这样一个时代,“微”已成为时代文化关键词。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支付、微信用、微管理、微投资、微生活……全部这些以动态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去中心化为特征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乃至经济活动形态、日常生活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间深刻影响了我们的时代。
③站在这个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历史性转型的高度看,“微文化”透露出转型的信息。
“微”不仅是一种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抱负和审美抱负,更标志着我们这个时代的转型。
在微时代,权利更加分散,微技术使得真正的“草根”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
微时代的经济更加敬重每一个消费者的共性化需求,它供应的服务更加爱护入微。
“微时代的文化”众声喧哗,张扬共性,它是一种平民文化、草根文化,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由于低门槛和便捷性所带来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自主性。
此外,它还打破了传统广播、电视等信息单向流淌的特点,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实现了信息的充分沟通、互动和对话,建构了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995556adaef5ef7bb0d3c5a.png)
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经常互相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干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关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修理。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荆州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
![荆州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fae240fc3169a4517623a390.png)
荆州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韩国的中东呼吸综合征患者进入中国,吸引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
B . 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以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为主。
C . 南昌十中高考替考事件曝光,教育部表示坚决打击高考替考等各类违法行为。
D . 两个中学的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教学基本功竞赛。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去年我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在3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验,启动产城一体化重大建设项目,安庆等6市的首批该项目已经顺利申报。
B . 日前美国国家工程院官方网站公布了刚刚评选出的2014年院士名单,因对肌肉骨骼的临床实验和发展生物材料突出贡献,四川大学的张兴栋教授榜上有名。
C . 今年2月9日,在执行灭火任务中不幸牺牲的消防战士孙络络的骨灰从上海回到故乡湖北武汉,安葬在武汉市的烈士陵园,湖北各届群众数百人前来吊唁。
D . 自去年12月份以来,全国出现了多起大面积的雾霾天气,一、二线城市局部区域的PM2.5值甚至爆表,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3. (2分) (2017高二下·惠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公务人员上班时间上网娱乐、聊天,影响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的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B . 在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过节绝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乐,而是在追求一种闲适和愉悦,是一种传统的精神延续。
C . 通过缩减私人汽车数量,减少家庭用煤炉做饭次数,禁止秋后农民在田里烧秸秆,使我们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
D .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但公众的生育意愿是否能跟上政策步伐却仍是个问题:在较高的抚养成本面前,不少育龄夫妇打起了“退堂鼓”。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fedbaa0242a8956aece422.png)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无所不至....,即便生活不富裕,仍会最大程度援助年轻人,他对待青年人亦师亦友,所以得到无数青年的爱戴B. 这位老教授在国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每每谈起先秦文学、诸子百家,总是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深受学生的喜爱C.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侃侃而谈,向观众讲述了许多海外见闻,观众也对这些海外奇谈....兴致盎然D. 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话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当灵感迸发、文思泉涌时,美妙的文辞会源源不断地流泻到笔下,这都源于写作者平时注重知识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B. 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C. 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D.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3.一位百岁抗战老兵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社会爱心人士多副挽联,但有些挽联内容不得体,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都不得体的一项()①慈竹临风空有影,晓萱经雨不留芳。
②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
③南朔战功青史在,古今名将白头稀。
④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
⑤伟业丰功垂宇宙,高风亮节助人民。
⑥无虑无忧老夫去矣,克勤克俭小子勉之。
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③⑤⑥D. ①④⑥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篇名句默写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描写了前来为荆轲送行的人听到高渐离和荆轲慷慨悲歌后的反应。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b268decaaedd3383c4d3f4.png)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bb58d171fe910ef02df822.png)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该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②岁月变迁,曾经在上海街头风光一时的老艺人们风流云散,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③“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④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⑤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年来首次有歼击机女飞行员受阅,因此备受各界关注。
⑥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便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便极力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的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A. ①③⑥B. ②④⑤C. ①②⑥D. ③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那些带着亲人上学的平凡人,面对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他们或许也很累,但没有抱怨,没有放弃,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坚强和爱去支撑起生活.B. 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永远凝聚着前行的力量.砥砺强国之志、培养爱国之情、实践报国之行,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样的动人歌声中,代代相传、发扬光大.C. 给文物以“尊严”,这不仅是在创意与服务中让观众最大程度地理解文物、感受文化,而且是最大可能地修复文物、展示文物,像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一样.D. 月亮的柔美与纯情,月亮的半弯与圆满,给了古今人许多的情感慰藉.我们为月亮备好了元宵、乞巧、中秋几个节日,为的就是借月抒怀,将欢喜与忧愁寄予在月里.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感谢您三年来的谆谆教导,作为您的高足,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很荣幸能代表同学们对您表达我们的谢意.B. 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C. 美国新任国务卿在访华行程中多次呼吁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债券,而中国政府对她的不情之请并没有马上作出明确答复.D. 凡获得一等奖的同学,本组委会将惠赠《鲁迅全集》一套.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2af311a8956bec0875e322.png)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汽车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奇瑞公司经过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②今年春季,合肥城区的快餐零售额迭3.68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长。
但由于缺乏科学的营销策略,中式快餐销售仍然不温不火....。
③唐朝是诗的时代,但是唐人也非个个都擅长写诗,《全唐诗》中有的诗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读....,虽然多数诗歌清新别致,情韵悠长。
④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港元汇率呈现大幅波动。
这种波动足以让市场产生恐慌,由此导致对港元与美元“脱钩”的猜测也甚嚣尘上....。
⑤如今各种辅导机构鱼龙混杂....,有时家长花费了大量金钱,却不一定能对孩子学习产生明显帮助,还可能会浪费孩子宝贵的休息时间。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 铁路总公司将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货运一体化改革,优先推进“互联网十铁路”特色,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贸易铁路网.B. 本届校园心理节围绕“我爱我,放飞自我”为主题,就怎样有效缓解考前压力和增强学习专注度等问题展开充分的时论.C. 暑期来临,教育部门多次发文,要求上下协同、齐抓共管,积极做好学生暑假安全防范工作,以预防学生不发生溺水事件.D. 潜龙洞景区位于贵州省松桃县境内,是武陵山脉海拔最高的亿年古溶洞群,更为神奇的是洞内石笋至今仍然在生长与繁育.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普遍认为生物认证技术的安全系数很高。
①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人脸识别②看起来很先进,③已经被一些不法分子破解并用来“盗刷”。
目前生物认证技术还不够成熟,其实④适合于门禁等不联网的本地化应用。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量的生物特征数据⑤被盗,带来的风险要比“盗刷”严重得多。
这⑥是生物认证方式的真正“痛点”。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aaf45710a6f524ccbf8595.png)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4日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明究竟是土生土长,还是自外输入的呢?在古代,这肯定不是问题。
向来都是“中国”辐射周边,哪有“华夏”是舶来品的道理?19 世纪末,英国学者拉克伯里提出黄帝是从古巴比伦迁来的。
此外,还有人认为华夏始祖是从埃及来的、印度来的、中亚来的,不一而足。
1921 年,瑞典人安特生主持发掘了河南渑池的仰韶遗址,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
他发现仰韶文化的彩陶与中亚的彩陶纹饰相似,于是提出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自西传入的假说,当时不少知识分子对中国文明西来说深信不疑。
在今天,所谓的“民科”圈子中,“西来说”仍颇有市场,需要再做辨析和澄清。
人类“走出非洲”说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分子人类学的研究,已经从线粒体 DNA和 Y 染色体 DNA 分别证实全球现代人的母系和父系均根植于十多万年前的非洲大陆,我们都是智人的后代。
大约两三万年前,智人的一支进入现在的中国境内,我们所说的 56 个民族,基本都是他们的后代。
中国人的祖先的确是外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与文明也是外来的。
什么是“文明”?不少人倾向于用西方学者的三要素(文字、青铜器、城市)来界定,但是,美洲文明缺乏铜器,印加文明甚至没有文字,但没有人否定它们是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高级形态,社会复杂化是它的重要表现。
大约在 5800 年前,长江下游的崧泽文化和凌家滩文化已经开始了社会复杂化的先声,阶级分化愈加明显。
而在 5300 年前崛起的良渚文化,则被视作“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面积约 300 万平方米,城墙有 40 到 60 米厚。
良渚古城、“土筑金字塔”莫角山(上有宫殿基址)以及周边的水坝,堆筑土方量约为 1200 万立方米。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d43d2e6bec0975f565e257.png)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2020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0年11月10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
如何实现此种理想?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
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伸表达而已。
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有区别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
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
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
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
不过他并不主张对动物的随便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张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
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鳇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材料二: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约46亿年,产生生命已有约40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约26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
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可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现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
荆州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荆州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https://img.taocdn.com/s3/m/ce415c0633d4b14e84246898.png)
荆州市2020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9高一下·湖州月考) 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 夜趋高邮B . 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C . 都督诸路军马D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2. (2分)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A .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B .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C .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 .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3. (2分)下列对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小大之狱(案件),虽不能察蹴(踩踏)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这里指优厚的物质待遇)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迤逦(缓慢前行,这里有颠沛流离之意)不想来到沧州B . 小惠未徧(普遍,遍及),民弗从也牺牲(指祭祀或祭拜用品)玉帛,弗敢加也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因为)美于徐公彤云(浓云)密布,朔风渐起C . 陟罚臧否(指对下级官吏的奖罚或提拔),不宜异同是以先帝简拔(挑选录用)以遗陛下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且酌三杯,权当接风(设宴接待远方来的客人)D .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虽乘奔御(驾着)风不以疾也。
临表涕(眼泪)零,不知所言又亏林冲赍发(资助)他盘缠4.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 .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B .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C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5. (2分) (2020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所指出的通假字及词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通“徼”,求取)B . 行有不慊于心(“慊”通“愜”,快心,满意)C . 时日害丧(“害”通“曷”,何)D . 予及女偕亡(“偕”通“皆”,一起)6. (2分) (2016高二下·榆社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__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830b2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0.png)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2024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4年10月25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
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是“愚”的表现。
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
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
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
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
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
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
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
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之间的特殊语言,即所谓“行话”。
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是不会懂的。
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
“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
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
表情、动作,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
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
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
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②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的“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③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④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合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⑤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⑥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改)【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相对于其他共同体思想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的问题B.历史上共同体观念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中找到思想本源D.当今世界并不是一片祥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头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接着引出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文章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文化本源有传统和现代两部分,并就两者之间关系进行论证。
C.文章在论证中多次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旨在通过对比论证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
D.文章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道路并不平坦,需克服很多困难。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个别大国能够打破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不以假想或者现实的敌人为目标,那么将会减少大国间的对抗因素。
B.如果没有对中国古代形成的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进行创造性改造,就不能让它焕发新的活力。
C.“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主要是针对世界冲突不断、矛盾重重的现实提出的,也反映了中国的自我定位。
D.只有全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国际关系中的对抗因素,才有可能实现“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愿望。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八部门共同起草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其中提到,到2030年,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同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本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与此前的规定相比,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厘清了相关部门、学校、卫生机构的职责,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孩子眼睛和体质的导向非常正确。
”赣东北某县教育局副局长刘华告诉记者,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设立达标数据,还须考虑这个目标可行性,如果超出可实现的范围,很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这种刚性的要求会起到一定作用,将体现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近视率着手进行防控的决心,”眼科专家周行涛对此表示认同。
但是,面对所设立的目标,他依然保留个人意见,“近视成因在学术层面还有可供探讨的空间,以此为基础设立的防控方案和目标,应该更加符合科学精神。
”(摘自《光明日报》2018年8月23日)材料二:医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双眼内转看清字体)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现象同称为近反射,而且是同步产生。
如近距离读写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变厚,同时左右眼球向中间集合转动注视到书本,长此以往,这种高强度的调节状态将造成人眼功能异常和新陈代谢紊乱,将迫使眼轴拉长,角膜曲率增加,睫状肌望远时出现痉挛,使影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就形成了近视。
也就是说:调节紧张、集合转动使眼轴变长和角膜曲率增加这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多数学生往往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所以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
解除调节紧张和集合现象是防治近视的关键。
(摘自《中华康网》2015年9月3日)材料三: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岳丽菁表示,青少年如今在做的治疗,比如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而已,并不能起到治愈的作用。
也有些家长觉得:现在近视手术这么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治好”了,其实是个大误区!做了近视手术之后视力恢复正常了,但并不意味着你就不是近视眼了,也不能就此对眼睛“不管不顾”,如果继续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一样有可能重新近视。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视专科主任医师康瑛建议:一、给孩子建立屈光档案。
因为小孩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视力达不到1.0,因为在发育阶段会有生理性远视,如果能对孩子眼睛做屈光筛查,可根据屈光发展状态及早预防。
二、减少近距离用眼。
建议眼与书本(电子产品)能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减少呆在室内的时间,使得眼睛能够远近交替使用,以预防或延缓近视的发生。
三、严格控制用眼时间,教会孩子合理用眼,避免过多地使用手机、ipad 等电子产品,因其容易造成屈光不正等问题。
一般用眼30-40分钟后要有10分钟的休息,可通过远眺或闭眼等动作来放松眼睛,多看绿色植物或做眼保健操。
四、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据最新研究发现,孩子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近视概率大大降低。
(摘自《羊城晚报》2018年9月8日)【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连续3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B.《方案》虽然厘清了相关部门的职责,但是设立达标数据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一旦超出可实现范围,就容易导致数据造假。
C.多数近视患者摘掉眼镜时,他们的眼球是向外鼓的,因为其大多是屈率性近视和轴性近视混合的近视。
D.岳丽菁认为,像贴耳朵、针灸、OK镜、滴眼药水等治疗方法,只能减缓近视加深,舒缓眼睛疲劳,并不能真正“治好”近视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眼科专家周行涛认为,只要考虑近视成因的学术因素,并以此来设立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和目标,就会更符合科学精神。
B.学生在近距离读写时,人眼同时会出现调节紧张、集合现象和瞳孔缩小现象,这三种是同步产生的,但是只有前二者会造成近视。
C.目前近视手术已经比较成熟,等孩子成年后做个近视手术就能治愈近视,但是依然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以免复发。
D.康瑛认为,小孩的正常视力一般在1.0以下,给孩子做屈光筛查及早预防,同时教会孩子合理用眼,能够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小题3】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防控青少年近视的方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北京,南京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
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
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
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
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
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
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
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
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
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
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
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
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