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PPT精选课件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PPT精选课件

意义 观察有无糖尿病酮症的发生 反映近3个月来血糖平均水平 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 反映肝肾功能、血脂情况
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展
备注
留取清晨第二次尿 液送检
早晨空腹抽血检测
眼底照片
四肢多普勒流图 (ABI)
每6—12个月一次 每6—12个月一次
观察糖尿病眼底病变进展 评价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程度
需散瞳 肌电图
1型糖尿病病人:每天测3 ~ 4次。因为1 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易出现较大波动。
当出现低血糖、生病、感到不舒服或血糖 升高时:随时测量血糖,并短时间内增加 血糖监测次数,直到血糖平稳。
14
何时监测血糖
1.餐前血糖:一般是餐前半小时左右的血糖;血糖水平高或有 低血糖倾向者应测。
2.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的第一口算起两小时测的血糖值;空 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达标者应测。
25
个体化治疗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完美平衡
个体化治疗 有效性(HbA1c,PPG,FPG)
安全性(低血糖)
26
27
特殊人群的控制目标
血糖控制“达标”是指血糖控制在一个理 想的目标范围内。不同人群血糖控制目标会有 所不同,所以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性化。儿童、 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不宜太严格,对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史以及生 存期预计在5年以内的患者不宜制定严格的控 制目标。
当然不是!
8
糖尿病病人还需监测
血脂
血压 体重
眼底 等
9
二、糖尿病病人定期检查项目表
10
项目 尿酮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尿微量白蛋白 生化、血脂
眼底检查
检查频率 生病或血糖≥14毫摩尔/升立即到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ppt课件
将血糖控制平稳 妇女妊娠或月经期血糖也可升高
13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14
何时测试血糖
一般时间点:三餐前后 + 睡前 血糖水平高、有低血糖风险者——餐前血糖 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未达标——餐后血糖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睡前血糖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目标但空腹血糖高——夜间血糖 需随时测:剧烈运动前后、出现低血糖症状时
24
关于试纸
不可放在冰箱内或阳 光下或受潮
(非独立包装)一瓶 试纸三个月内用完
25
关于血糖仪
温度过低,血糖仪不正常 工作,应先复温后再用
血糖仪与试纸的号码要一 致(免条码除外)
定期清洁、定期校正
26
关于采血
偏瘫者请家人协助测量健侧肢体 采血深浅适度,做到采血量适宜,避免
挤压出血,以减少误差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血糖监测
1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2
SMBG对医生的作用
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和餐后高血糖 反映生活事件和降糖药物对血糖的影响 发现低血糖 有助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
药物干预方案 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SMBG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
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 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
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 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
为什么? 频率? 何时? 怎样测? 注意事项
5
血糖监测的频率
取决于治疗目标和治疗方式 血糖控制差、病情危重:4 - 7次/日 血糖控制达标、病情稳定:1 - 2天/周 胰岛素治疗者
赴宴、聚餐后,应测量当天血糖,必要时再 测量第二天的血糖

糖尿病人自我监测教育培训PPT课件(2)

糖尿病人自我监测教育培训PPT课件(2)



所以,要经常量腰围


控制标准:


男:85cm以下
女:80cm以下
小结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远离失明查眼底
尿 病
远离肾衰尿蛋白
教 育
远离心梗心电图
系 列
远离截肢爱护足
幻 灯
远离中风重轻症
系 列
不可过松过紧


水银血压计读数应让视线
与水银在同一高度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常查眼底——远离失明
眼底镜检查:方便简单

荧光造影检查:准确可靠
尿


视力进行性下降直至失明!





眼底出血及渗出
眼底有新生血管
失明
常查尿蛋白—远离尿毒症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尿常规蛋白:阳性表示已有明显的肾衰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表示有早期肾衰
检查试纸上的血样确 认点
插入试纸.知道测试结果
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手指温度(寒冷致血管收缩,影响血糖值)
尿 病
血量太少,用力挤血

血糖试纸保管不当(过期 潮湿 氧化)
育 系
血糖仪或检测窗不干净

血糖仪和血糖试纸不配套
幻 灯
电池不足
环境温度、湿度
取血部位残留酒精
尿糖的监测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用胰岛素泵的患者)
•1型糖尿病
血糖测试的步骤
糖尿病人的自我监测
• 预备物品:

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笔 、
尿
针头 、消毒棉花、记录本

糖尿病自我监测课件

糖尿病自我监测课件
关于糖尿病自我监 测
第1页,幻灯片共19页
糖尿病自我监测的意义和目的
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是糖尿病良好控制的保证
通过监测加深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
第2页,幻灯片共19页
糖尿病监测的内容
临床表现方面
要监测的项目
血压、体重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尿酮体、尿糖、尿蛋白 肝功能、血脂、肾功能 眼底检查、心电图、神经系统检查
第3页,幻灯片共19页
为什么要监测血糖
较尿糖测试更准确
更简捷地防止高、低血糖
有助于制订最佳治疗指标 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法 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达标 减少、减缓糖尿病并发症
第4页,幻灯片共19页
选择何时监测血糖
空腹 午、晚餐前 餐后2小时
睡前 夜间
驾车前
出现低血糖 症状时 运动前后
第5页,幻灯片共19页
即使血压不高的患者,每3个月也必须检测血压1次
正常血压 <130/80mmHg
第16页,幻灯片共19页
自我血脂监测
糖尿病患者血脂达标的标准为:
总胆固醇
< 4.5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 <1.5毫摩尔/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1毫摩尔/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6毫摩尔/升
建议至少每半年测一次血脂
出现呕吐或腹部疼痛时
病人面色红,呼吸急促时 任何生病期间
血糖持续超过 13mmol/L
第14页,幻灯片共19页
尿微量蛋白
是肾脏早
尿常规: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第15页,幻灯片共19页
血压监测
第一次看病时,糖尿病病人一定要量血压
血压高的患者,下次就诊时必须复查血压
第17页,幻灯片共19页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运动监测(ppt)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运动监测(ppt)

运动类型
• 有氧运动 – 指大肌肉群的运动,是一种有节奏、连续 性的运动,可消耗葡萄糖,动员脂肪,使 心肺活动增强。
• 无氧运动 – 指对特定肌肉的力量训练,是突然产生爆 发力的运动,无法促进心肺功能。
有氧运动
步行
游泳
走楼梯
骑车
打球
跳舞
打太极拳
无氧运动
百米赛跑
铅球
举重
摔跤
拔河
• 可以根据您的年龄、身体情况、爱好和环境等选择 不同的运动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运动监测(ppt)
(优选)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运 动监测
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 糖尿病自我管理会帮助您:
– 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 – 提高治疗效果 – 节约医疗费用,减少身体损害 – 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是终身进展性疾病,
仅靠医护人员在医院短期护理,不能实现血糖长期达标。
运动能带来什么?
运动能够让你 • 精力更充沛 • 心情更自信、愉快 • 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病友
减少胰岛素或 口服药需要量
改善血脂
促进体重减轻
增加胰岛素敏 感性
平稳控制血糖
典型案例
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跑步机上猝死
不适当的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加重糖代谢紊乱
所以您需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
你适合运动吗?
体重超重
妊娠糖尿病 稳定期
有以下情况者暂不适合运动
•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 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 • 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 伴有严重糖尿病肾、足及眼底病变 • 新近发生血栓
运动总原则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持之以恒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 运动方式的选择 运动的时机 运动的频率及持续时间 运动的强度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 自我监测
ppt课件完整
1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的内容 自我监测的目的 坚持自我监测失败的原因? 如何才能坚持自我监测?
ppt课件完整
2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 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 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 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寿命
24
监测血脂的时间
诊断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 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增加检测次数
ppt课件完整
25
监测足部
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 每天自己检查脚
每4—6个月由专科医生检查一次
ppt课件完整
26
监测心脏
糖尿病要降糖又护
每年一次心脏检查
ppt课件完整
27
监测眼底
糖尿病是发生眼病的高危人群 一经诊断糖尿病,就应一年一次眼底检查。
ppt课件完整
22
监测血压的时间
糖尿病 无高血压者,每3个月检查血压一次 糖尿病 合并高血压者,每周检查血压一次
ppt课件完整
23
监测血脂的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 mmol/L 甘油三脂<1.5 mmol/L 总胆固醇<4.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ppt课件完整
ppt课件完整
15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作用
HbA1c水平反映患者近2-3 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反 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是平均血 糖。
HbA1c是监测的金标准
ppt课件完整
16
降低HbA1c 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相关死亡 总死亡率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PPT.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PPT.
血糖介于3.0-5.6mmol/L时,如有低血糖症状, 亦应治疗
血糖高于5.6mmol/L时,无需治疗
若无条件立即检测血糖,上述症状明显者,亦 应及时治疗
低血糖---自我救治
立即食用下列一种可快速升高血糖的食品 Ⅰ冷凝器挂垢导致冷凝效果差,使真空度下降,导致溶液沸点升高。
③操作过程调节:减少进料量,提高进出的风温,进料均匀稳定,增加塔内负压值(但有困难将粉子抽跑)调整进出口风机风量,适 当增大等,降低进液物料含水量,提高进液温度可减少物料黏附塔壁。
血糖监测----需检测的人群
病情不稳定的,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 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人必须监测血糖 服用口服药物的病人也最好检测
血糖监测的时间
空腹血糖 每餐前 餐后2小时 睡前 检测夜间3点的血糖
空腹血糖的含义
指在禁食过夜后,早餐前抽血测定的血糖。 前晚正常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之前抽
需要调整糖尿病的治疗方案.
尿糖与酮体监测
1型糖尿病每天检查尿糖和酮体 2型糖尿病每天检查尿糖 2型糖尿病当出现感染、发热、大量出汗
及自觉虚弱时监测尿酮体。
尿糖监测----好处和缺点
好处:
缺点:
大多数病人容易做到 需要留尿的容器
价格低廉
无法提示低血糖
无创检查 操作简单
受肾功能的影响较 大
尿糖监测-------时机
【本讲重点】
病情稳定者:最好做三餐后2小时尿糖定 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在各种场地遇到地震该怎么办,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3.需求咨询(分析) 1.9.2注意面试地点的氛围
性(如何留取尿液) 平时有意识地培养洞察他人紧张表现的能力。通常紧张表现有:用脚敲地板、摸鼻子、用手背蹭嘴唇、拧曲手指、摆弄书写工具、撕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PPT课件

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监测PPT课件
在任何部位注射时,与上次注射点距离1cm以 上,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 腹部有硬结、瘢痕、脐周5cm内不可注射
6
7
8
9
监测的内容
10
11
监测HbA1c的目标和频率
12
13
降低HbA1c 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14
监测血糖的时间点
血糖监测时间点 血糖控制状态
空腹
较差时
餐前
较好时,尤其老年人
48
31
监测足部
32
监测眼底
33
监测肾脏功能
34
35
自我监测的目的——达标
36
目前的达标现状
37
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后果 ——严重并发症
38
一旦发生并发症,危害很严重
39
不达标的原因 ——传统治疗模式存在问题?
40
41
依据指南,尽早使用胰岛素,尽早达标
42
43
44
45
问答
问题提问与解答
24
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25
监测血压的目标
26
监测血压的时间
27
监测血脂的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mmol/L 合并冠心病<2.07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男性>1.0mmol/L 女性>1.3mmol/L
甘油三脂<1.7mmol/L
28
监测血脂的时间
29
监测体重
30
监测心脏
HERE COMES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SSION 46
添加
添加
添加 标题
标题
标题
添加
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监测血糖的误区 别不拿“餐后血糖”当回事
12
空腹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怎么竟 然会出现并发症呢?
研究告诉我们… …
13
多变量风险率
餐后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5
全因死亡
3.0
2.5
2.0
1.5
1.0
0.5
0
<6.1 6.1–6.9 ≥7.0
空腹血糖 (mmol/L)
心血管死亡
<7.8 7.8–11.0 ≥11.1
每4—6个月由专科医生检查一次
26
பைடு நூலகம்
监测心脏 糖尿病要降糖又护
每年一次心脏检查
27
监测眼底
糖尿病是发生眼病的高危人群 一经诊断糖尿病,就应一年一次眼底检查。
28
监测肾脏功能
尿白蛋白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尿常规、尿白蛋白
29
监测体重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 2(m2)
糖尿病 自我监测
1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的内容 自我监测的目的 坚持自我监测失败的原因? 如何才能坚持自我监测?
2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指导血糖达标的重要措施 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重要手段 判定并掌握病情控制程度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控制 及时预防、发现、治疗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最终延长寿命
•有效发现/区分低血糖 •及时治疗低血糖,保证患者安全
9
监测血糖的目标
状 态 差 理想 空 腹 7.0 4.4-6.1 非空腹 10.0 4.4-8.0 睡 前 >7.8 <6.7
一般 ≤7.0 ≤10.0 6.7-7.8
10
监测血糖的频率
血糖控制差或病情危重者每天监测4—7次,病情稳 定,达到控制目标时每周监测1—2次 开始胰岛素治疗者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 标后每日测2—4次 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测血糖2—4次
23
监测血脂的目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 mmol/L 甘油三脂<1.5 mmol/L 总胆固醇<4.5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 mmol/L
24
监测血脂的时间
诊断糖尿病后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 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增加检测次数
25
监测足部
糖尿病足预防重于治疗 每天自己检查脚
餐后血糖(mmol/L)
1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 是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 例
• 人体内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在细胞死 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也会保持相对不 变。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 素等因素无关。
15
经济压力: 透析费、肾移植手术费、冠状动脉支架手术费……
照顾负担: 糖尿病足截肢、脑卒中瘫痪、视网膜病变失明……
34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的内容 自我监测的目的 坚持自我监测失败的原因?
如何才能坚持自我监测?
35
血糖值判定自己是“好人”或“坏 人”


血糖仪好像控制了自己的生活
餐后血糖 从进第一口餐时计时(不能从餐中或餐后 计时),满两小时的血糖情况。
夜间凌晨血糖 一般指凌晨0-3点血糖
7
各时间段监测的意义
空腹血糖测定
反应人体基础胰岛素分泌的水平 •了解夜间血糖控制情况 •帮助调整睡前药物剂量和/或加餐多少
餐前血糖测定
餐后2小时血 糖测定
8
•有利于发现低血糖 •寻找原因,区分是饮食问题还是药物剂 量问题 •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胰岛素剂量
反应人体在进餐后体内制造或注射胰岛 素能否有效控制进餐后摄入的葡萄糖 •帮助调整饮食计划,调整药物种类
各时间段监测的意义
睡前血糖测定
•预防夜间低血糖保证夜间的安全性
夜间凌晨血糖 测定
低血糖测定
•有效发现夜间低血糖,帮助发现无症 状低血糖,保证夜间的安全性, •判断早晨高血糖的原因,以便调整药 物剂量
3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的内容 自我监测的目的 坚持自我监测失败的原因? 如何才能坚持自我监测?
4
监测的内容
血糖
糖化 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血压、血脂、 体重、眼底等)
5
监测血糖的时间点
空腹/餐前 餐后2小时
最常用的四个时间点
睡前
夜间
有低血糖症状时
剧烈运动前
6
血糖监测时间
空腹血糖 指禁食8小时以上,一般测定隔夜晚餐至早 餐前的血糖,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 餐、不运动情况下的血糖情况。
–37%
17
监测HbA1c的意义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5
随着HbA1c升高发生并发症风险增加
心肌梗死 微血管终点事件
6
7
8
9
10
11
平均的HbA1c(%)
18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目标
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 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 调整治疗方案。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 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 、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 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19
监测HbA1c的目标和频率
HbA1c<6.5%
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一次, 达到目标后每6个月测一次
20
监测血压的重要性

28-40%
高血压
尿

高血压与糖尿病紧密联系
糖尿病
高血压
心血管病、脑卒中 肾病、视网膜病
21
监测血压的目标
目标值 <130/80 mmHg
22
监测血压的时间
糖尿病 无高血压者,每3个月检查血压一次 糖尿病 合并高血压者,每周检查血压一次
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的作用
HbA1c 水 平 反 映 患 者 近 2 - 3个月内整体血糖控制水平, 反映一段时间的血糖,是平均 血糖。
HbA1c是监测的金标准
16
降低HbA1c 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风险
糖尿病相关死亡 总死亡率
心肌梗死
卒中
微血管病变
–14%
–14%
–12%
–21%
HbA1c降低1%显著减少…
理想BMI (Kg/m2) 19--25
每4—6个月测量一次
30
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自我监测的内容 自我监测的目的 坚持自我监测失败的原因?
如何才能坚持自我监测?
31
自我监测的目的—达标
32
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后果 —严重并发症
心肌梗死
糖尿病足
脑梗死
33
一旦发生并发症,危害很严重
身体痛苦: 心肌梗塞、糖尿病肾病、脑卒中、视网膜病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