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学第八章根及根茎类生药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
简述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根和根茎类生药是中药材中常用的一类,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而这些生药的采收规则也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功效。
下面我们来简述一下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采收规则。
首先是根类药材的采收规则。
根类药材指的是以植物的根部为主要药用部分的中药材。
采收根类药材时,一般要选择在秋季或冬季进行,因为这个时候植物的养分都会集中到根部,根部的含量也会比较高。
在采收前,要对植物进行观察,看看它们是否已经成熟,是否有病虫害等问题。
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就要进行治疗或者更换采集地点。
在采收时,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
一般来说,早上和傍晚的时候采集效果会比较好。
采摘根类药材时,要使用专门的工具,比如铁锹、镰刀等。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要将根部损伤,否则会影响到其品质和功效。
采摘后,还要对其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最后才能进行贮藏。
接下来是根茎类药材的采收规则。
根茎类药材指的是以植物的根和茎为主要药用部分的中药材。
与采摘根类药材不同,采摘根茎类药材时一般选择在春季或夏季进行。
这个时候植物的生长旺盛,含量也比较高。
在采摘前同样需要对植物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治疗和处理。
在采摘时,同样需要选择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日子进行。
采摘工具同样要使用专门的工具。
在采摘时,要注意不要将根茎部分损伤,否则会影响到其品质和功效。
采摘后同样需要进行清洗、晾干等处理,最后才能进行贮藏。
总之,无论是根类药材还是根茎类药材,在采摘时都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并使用专门的工具进行采摘。
同时,在采摘前也需要对植物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治疗和处理。
这样才能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根及根茎类中药PPT课件
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
皮层及中柱有维管束小点散布
4.中心髓部明显
无髓
*
二、显微鉴定 1.根茎类中药显微鉴别特征: (1)双子叶植物根茎:与根相似,同样具次生构造,维管束也多为无限外韧型,但主要区别是皮层可见根迹维管束、中央有髓部。 双子叶植物根茎常见的异常构造有: ①髓维管束,即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根茎髓部有多个内韧型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形成药材断面的“星点”; ②内生韧皮部,即指位于木质部里端,在髓部的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如茄科、葫芦科植物等; ③木间木栓,即在次生本质部内形成的木栓带。如甘松根茎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部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 (2)单子叶植物根茎:均为初生构造。
*
2.粉末特征 3.显微鉴别注意点: ●分泌组织油细胞(郁金)、油室(当归、木香)、油管(防风、白芷)、树脂道(人参、三七)、乳管(桔梗、党参) ●机械组织:石细胞;纤维。 ●后含物: ①结晶(草酸钙或碳酸钙晶体)如:人参有簇晶,甘草有方晶,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 ②淀粉粒; ③菊糖如:桔梗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党参有菊糖,也含淀粉粒。
*
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的鉴定
一、性状鉴定 ●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 ●根茎形状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块状等; ●表面有节和节间,有退化的鳞叶、顶芽、侧芽等。
生药各论八章(1)
异常构造 1、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牛膝、商陆)
2、附加维管柱(何首乌)
3、内涵韧皮部,即木间韧皮部(华山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正常形成层活动的不规则
所造成。
4、木间木栓(枯芩)
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单环或数个 同心环状的栓化细胞带。
(二)单子叶植物根: 一般均具有初生构造。由外到内: 表皮——皮层(外皮层——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中柱鞘——辐射型维管 束——髓部
根据维管束的类型区分(双)和(单)及 蕨类的生药,然后由外向内依次观察和描 述各部分的特征。 1、保护组织的类型及细胞的形状,胞壁性 质。 2、厚壁组织(石细胞、纤维) 3、分泌组织(油室、油细胞、乳汁管、树 脂道、粘液细胞)
4、细胞内(后)含物(草酸钙晶体、淀粉、 菊糖) 5、维管组织有无异常构造
连
P130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为清热燥湿药。
[成分] 主含小檗碱。 [使用注意] 小檗碱能与甘草皂苷、黄芩苷、鞣质等生 成难溶性沉淀,因此,应避免与甘草、大 黄等生药配伍用药。
[药理]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抗腹泻作用 3、抗炎和免疫促进作用 4、降血压、抗心肌缺氧作用 5、抗心律失常作用 6、抗凝血作用 7、抗溃疡、降血糖等作用
[来源] 毛茛科 芍药 根 主产浙江者习称“杭白芍” 主产安徽者习称“亳白芍” 主产四川者习称“川白芍”。
[性状] 呈圆柱形, 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滑。 质坚。 断面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角质样,形成 层环明显,木部有放射状纹理。 气微,味微苦、酸。
甘 草 P141
[性能功效] 平,甘。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 药。 为补气药。
不宜与大戟、海藻、芫花、甘遂同用。
根与根茎类生药
第八章根与根茎类生药学习要点:1.概述中的内容。
2.各药材的来源、部分药材的主产地、特殊的采收加工方法。
3.各药材性状,尤其是颜色、表面和折断面鉴别特征,特殊气、味及其与成分之间的关系;部分药材的饮片的鉴别要点。
4.部分药材的组织构造、异常构造及粉末显微主要鉴别特征。
5.部分药材的成分类别及主要成分。
6.部分药材的理化鉴别方法及结果。
7.部分药材的浸出物测定方法及所用溶媒。
8.部分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及被测定的成分。
9.部分药材有害物质检查的种类和限量要求。
10.部分药材伪品的来源及鉴别要点。
复习题【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面没有节、节间,断面中央为木部,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B.单子叶植物根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2.表面没有节、节间,断面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B.单子叶植物根茎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3.最外层为周皮,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木质部位于中央的药材属于A.单子叶植物根茎B.单子叶植物根C.双子叶植物根D.双子叶植物根茎E.蕨类植物根茎4.最外层通常为一列表皮细胞,维管束为辐射型,髓部通常明显的药材属于A.双子叶植物根茎B.单子叶植物根茎C.双子叶植物根D.单子叶植物根E.蕨类植物根茎5.狗脊的药用部位是A.根茎B.块茎C.根D.鳞茎E.块根6.取生狗脊片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可见A.断面显淡黄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棕色荧光B.断面显黄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紫色荧光C.断面显淡绿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D.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E.断面显淡棕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蓝色荧光7.绵马贯众的原植物科名是A.蓼科B.蚌壳蕨科C.鳞毛蕨科D.蹄盖蕨科E.乌毛蕨科8.绵马贯众的原植物是A.粗茎鳞毛蕨B.荚果蕨C.贯众D.乌毛蕨E.狗脊蕨9.绵马贯众的主产地是A.浙江、广州B.福建、四川C.山东、河南D.黑龙江、吉林、辽宁E.山东、四川10.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的数目和排列方式是A.15~24个,环状排列B.5~13个,环状排列C.2个,八字形排列D.3~4个,环状排列E.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11.根茎薄壁组织中有间隙腺毛的药材是A.绵马贯众B.大黄C.何首乌D.狗脊E.延胡索12.绵马贯众的有效成分是A.生物碱类化合物B.间苯三酚类化合物C.三萜类化合物D.内酯类化合物E.蒽醌类化合物13.绵马贯众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隙腺毛呈A.黄色B.红色C.蓝色D.褐色E.棕色14.《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进行薄层色谱法实验时所用的对照品是A.绵马酸类B.绵马精C.挥发油D.绵马贯众药材E.黄绵马素类15.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的药材A.太子参B.大黄C.商陆D.何首乌E.苦参16.掌叶大黄及唐古特大黄的主产地是A.四川、贵州、云南B.甘肃、青海、西藏C.广东、广西、福建D.山东、安徽、河南E.湖北、湖南、浙江17.药用大黄的主产地是A.山东、安徽、河南B.甘肃、青海、西藏、四川C.陕西、山西、内蒙古D.湖北、湖南、浙江E.四川、贵州、云南18.药材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性,髓部有星点。
第八章 根和根茎类生药的鉴定
双子叶黄连根茎 横断面
单子叶莪术 根茎横断面
一、根及根茎类生药概述
(二)根茎类生药 2. 显微鉴别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课堂互动 通过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方 法仔细观察何首乌药材,找出并说 明该药材有哪些关键性状特点?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性状鉴别】 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多红棕色, 有浅沟。体重,质坚实,断面多浅红棕色, 粉性,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 环列,形成云锦(云朵)样花纹,习称“云 锦花纹”。气微,味微苦涩。
天然药物学基础
第八章 根及根茎根类生药
教学内容
1、根及根茎类生药概述 2、根及根茎类生药:
何首乌 大黄 川乌(草乌) 延胡索 黄芪 附子 黄连 白芍(赤芍) 板蓝根 甘草 【点滴积累】 人参 西洋参 三七
【点滴积累】
【目标检测】
教学目标
说出根及根茎类生药概念、植物学区别;性状鉴 别、显微鉴别不同点;异常构造
【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 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 西藏等地;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 贵州等地。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 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 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 直接干燥。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课堂互动 同学们,请使用眼看、手摸、鼻 嗅口尝等方法仔细观察大黄药材, 并注意尝气味,找出并说明该药材 “星点”特征的含义及气味特点?
根和根茎类生药
性状鉴别
• 圆柱形、圆锥形、块片状、马蹄形。 • 表面黄棕色(未去粗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横皱纹及纵沟)蛋结表面光
滑,有类白色网状纹理(有的形容为槟榔花纹,又称锦纹大黄)。 • 断面黄棕色;根茎髓部有星点(异型维管束),根无星点,有放射状
纹理。 • 气清香,味苦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以质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第176页/共6524页
附注
• 大黄属波叶组植物的根及根茎,在部分地区或民间药用,有时与正品大 黄相混淆,据载,大黄酚、番泻甙等成分在大黄属仅局限在掌叶组植物, 而波叶组植物主含土大黄甙,不含或仅含微量结合性蒽醌(为正品的1/30) 故无大黄的泻下作用,不能作大黄用,应注意区别。
正 品大黄
伪品大黄
第3209页/共6524页
附子炮制原 理
乌头碱
苯甲酰乌头胺
乌头胺
第310页/共6524页
3.其他生物碱 去甲乌药碱(higenamine, dl-demethylcoclaurine),强心作用 去甲猪毛菜碱(salsolonol),强心、升压、镇痛作用 棍掌碱(coryneine),升压作用
HO NH
• 在植物来源方面:历代本草所载的大黄主要是掌叶组的大黄,结合本 草附图,可认为与现今药用的正品大黄相符。
• 在质量方面:古本草认为以四川北部和甘肃的大黄为好。 • 关于混淆品:在唐代已发现河北产大黄与正品大黄不同,与现在河
北产商品“山大黄” (原植物为华北大黄 Rheum franzanbachii
HO HO
去甲乌药碱
HO NH
HO CH 3
去甲猪毛菜碱
HO
HO
N+(CH 3)3
棍掌碱
根及根茎类药材—黄芪、甘草、苦参、葛根(天然药物学课件)
黄酮类
【检查】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8.0%。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20.0%。
【含量测定】本品以干燥品计,含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总量不得少于1.2%。
功效
主治
用法
性味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杀虫利尿。1、痢疾、泄泻。2、黄疸。3、疥疮湿疹瘙痒。4、赤白带下、阴肿阴痒。外治滴虫性阴道炎。4.5-9克。不宜与藜芦同用。
采制加工
采制加工
采制加工
荚果于种子间微缢缩,呈不显明的串珠状。
性状鉴别
1、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2、(1)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 (2)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样突起。 (3)栓皮易破裂反卷,剥落处黄色,光滑。3、质硬,不易折断。 气微,味极苦。
椭圆形斜切片
炙甘草
显微鉴定
。
粉末:淡棕黄色纤维成束,壁厚;周围薄壁细胞含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
木栓细胞红棕色。棕色块
。
具缘纹孔导管较大
理化鉴定
甘草苷
甘草
异甘草苷元
甘草苷元
甘草甜素
异甘草苷
检查:水分不得超过12%。总灰分,不得超过7%。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农药残留含量测定:本品按照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不得少于0.5%,甘草酸不得少于2.0%。
晶纤维 草酸钙方晶
薄壁细胞 木栓细胞
理化及其他
多为喹诺里西啶类,极少数为双胍啶类。
主含生物碱
苦参碱
氧化苦参碱
槐定碱
采制加工
采制加工
采制加工
请
伞形科植物珊瑚菜 lit
黄芪横切面示意图
采制加工
采制加工
第八章根和根茎类2
附:熟地黄 (Rehmanniae Praeparata Radix)
【功效应用】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 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 鸣,颏发早白。成药举例: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 地黄丸等。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课堂互动
仔细观察党参的性状特征, 找出“狮子盘头”,横环纹 等纹理,细心体会气味。
【性状鉴别】
党参 呈长起
子
的茎痕及芽(“狮子盘头”),每
盘
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的圆点状;根 头下有致密的环状横纹,向下渐稀
生地黄以肥大、体重、 断面乌黑油润者为佳。
【功效应用】
鲜地黄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 ,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阴虚发热,骨 蒸蒡热,内热消渴。成药举例:四生丸,犀角地黄丸,导赤 散。
面绿褐色者不可药
用。
当归
二、常用根及根茎类生药
【功效应用】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 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 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 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 痛,跌扑损伤。成药举例:芪蛭通络 胶囊,百消丹牌消症丸。
知识拓展
当归易虫蛀、霉变、泛油,应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在28℃以下, 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为13%~15%。贮藏期间应定期检 查,发现吸潮或轻度霉变、虫蛀,应及时晾晒或60℃左右温度烘干。 有条件的可用密闭抽氧充氮技术养护。
根和根茎类中药 ppt课件
PPT课件
29
3、荚果蕨贯众:
为球子蕨科植物荚 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aro 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 中柱2个,呈“八”字形 排列。
PPT课件
30
4、贯众:又名小贯众
为鳞毛蕨科植物贯众
Cyrtomium fortunei
J.Smith 的带叶柄残基的 根茎。
胞,内部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 织。 • 一般具网状中柱,横切面观可见断 续环状排列的周韧型维管束,每一 维管束外围有内皮层,网状中柱的 一个维管束又称分体中柱。分体中 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是鉴定 品种的重要依据。 • 木质部一般无导管而有管胞,管胞 大多为梯纹。 • 有的在基本组织中有间隙腺毛。
各论
第一篇 植物药类
根及根茎类中药(一)
PPT课件
1
根及根茎类中药
• 根与根茎的区别
• 根无节和节间,无芽和叶
• 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 部分根茎的药材。
• 根茎类中药:以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 地下茎入药的药材。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 节间,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 叶、叶柄基部残余或有叶痕;有时可见幼 芽或芽痕;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 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PPT课件
42
2. 河套大黄(波叶大黄)
为蓼科植物河套大黄Rheum hotaoense
C.Y.Cheng et Kao 的干燥根及根茎。 横断 面淡黄红色,无星点。味涩而微苦。新鲜断面 在荧光灯下观察呈紫色荧光。
PPT课件
43
3.华北大黄
(2)断面显颗粒性,根茎髓部有“星点”环列或散在 (3)气清香,味微苦 (4)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黄色。
生药学:根及根茎类生药鉴别基础
茎木类生药 的性状
茎类生药主要性状特征比较表
特征
双子叶植物茎
木质茎
草质茎
单子叶植物茎 (入药的多为
草质茎)
表面
栓皮粗糙,具皮孔, 纵横裂纹
表皮较光滑,具 纵向的沟纹及隆 起的棱线
表皮较光滑, 草质茎具纵向 的沟纹及隆起 的棱线
横断面(断面 不平者削平后 观察)
木质部束与木射线切 向相间排列成放射状 维管束与射线切 (车轮纹),木质部 向相间排列成放 维管束呈小点 发达,可见年轮,有 射状;木质部不 状散在,不成 的可见小孔状导管密 发达;髓部较大, 放射;无髓部 布;髓部小,有的偏 有的形成空洞 向一侧
茎木类生药
1.茎类生药 为以木本植物的茎或草木植物的茎供药用的 一类生药。包括木本植物的茎枝(如桑枝、桂枝,木通)、带 叶的茎枝(如忍冬藤、石南藤、桑寄生)、带钩的茎刺(如钩 藤)、茎生棘刺(如皂角刺)、茎的翅状附属物(如鬼见羽)、茎 的髓部(如通草)、草本植物的茎(如首乌藤、天仙藤)等。
(1)茎类生药的性状鉴定 茎类生药多为圆柱形,有的扁 圆柱形或方柱形,具节、节间、枝痕、叶痕、芽痕等植物茎 的共同特征。现将不同类型的茎类生药的主要性状特征列表 比较如下:
异心性:是从多个中心所形成的多个三生形成层环而产生的,而 且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分生能力。何首乌根
根类生药
根类生药
商陆同心圆 排列的异常 维管束
牛膝同心圆 排列的异常 维管束
根类生药
• 何首乌附加中柱 • 来源:初生韧皮纤
维束周围的薄壁细 胞脱分化,形成一 圈异常形成层,向 内产生木质部,向 外产生韧皮部。
质地
坚硬
轻松
多无,个别有
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子叶植物 木栓层(粗糙) 环纹为形成层 无髓 木部比皮部大 有放射纹理
单子叶植物 有表皮(平滑) 环纹为内皮层 有髓 皮部比中柱大 无放射状纹理
防风
19:46
白芍
19:46
(二)显微鉴别
表3:双、单子叶植物根组织构造比较
双子叶植物根
单子叶植物根
多是次生构造
多是初生构造
木栓形成层活动—周皮 表皮一层
星状毛,间隙腺毛。 ▪ 孢子大小、形状及构造具鉴别意义。
19:46
蕨类植物
▪ 化学成分: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 、 甾体类、三萜类、蒽醌类、挥发油等。
▪ 主要生药:石杉、绵马贯众、紫萁贯众、 骨碎补、海金沙、狗脊、伸筋草、木贼、 卷柏、等。
2.是植物两种器官,具不同外形和结构。
人参
19:46
(根)
黄连(根茎)
19:46
甘草(根和根茎)
甘 草
光果甘草
胀果甘草
19:46
一、根类生药
▪ 大多来源于双子叶植物 多具次生构造,为直根系主根。
▪ 少数来源于单子叶植物 多具初生构造,为须根系不定根。
19:46
何首乌块根(双)
百部块根(单)
19:46
19:46
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构造简图
19:46
3. 蕨类植物根茎
▪ 初生构造,只有管胞。 ▪ 厚壁表皮细胞内,数列厚壁性下皮细
胞,再内为基本组织。 ▪ 多为网状中柱(绵马贯众)。 ▪ 少为双韧管状中柱(狗脊Leabharlann 。19:46网状中柱
19:46
双韧管状中柱
19:46
3. 蕨类植物根茎
▪ 网状中柱:由数个分体中柱组成, 断续环状排列。
(鳞茎)
半夏(球茎)
19:46
(一)性状鉴别
▪ 形状: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不 规则块状。
▪ 表面:节和节间、退化叶、茎痕或 芽。 (单子叶类节和节间明显 蕨类附有鳞片或鳞毛)
天麻 (单子叶)
19:46
甘草
(双子叶)
贯众 (蕨类)
贯众
19:46
(叶柄)
天麻 (节、芽)
19:46
(一)性状鉴别
▪ 分体中柱:周韧型维管束,外围有 内皮层
▪ 分体中柱的形状、数目和排列方式 是鉴别品种的依据。
19:46
显微鉴别要点(Ⅰ)
▪ 制作生药横切片,先根据维管束类型 和排列形式,确定: 1.根,根茎植物 2.双子叶,单子叶,蕨类植物
▪ 由外向内观察各部分组织构造与特征。
19:46
显微鉴别要点(Ⅱ)
▪ 必要时作纵切片、解离组织片、粉末 片
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 多轮同心环维管束(牛膝) ▪ 复合维管束(何首乌) ▪ 木间韧皮部
(又称内涵韧皮部,华山参)
19:46
牛膝
(三生构造)
川牛膝横斜切面
牛膝横切面
19:46
多环性同心环维管束(川牛膝)
19:46
何首乌(三生构造)
19:46
复合维管束(何首乌)
根构造的三大区别 19:46
单子叶植物
表4 (小结) 双子叶植物
表皮
栓皮
内皮层
形成层
有髓
无髓
19:46
二、根茎类生药
▪ 地下茎或附少许根的地下茎的生药 ▪ 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带有肉
质鳞叶。 ▪ 来源于:双子叶植物(多数)
单子叶植物(一些) 蕨类植物 (少数)
19:46
黄连 (根状茎) 大黄
(块茎)
贝母
19:46
外表平滑 有内皮层环纹 维管束小点散布 髓部不明显
19:46
双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构造简图
19:46
单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构造简图
19:46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1)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① 木栓形成层活动——周皮 ② 形成层活动——增粗
19:46
双子叶植物根茎横切面构造简图
19:46
▪ 断面: 双子叶根茎 外表粗糙 具有木栓层
有形成层环纹 维管束环状排列
髓部明显
单子叶根茎 外表较平滑 具有表皮 有内皮层环纹 维管束小点散布 髓部不明显
19:46
(一)性状鉴别
表5:双、单子叶植物根茎横断面区别
双子叶根茎 具木栓层 外表粗糙 有形成层环纹 维管束环状排列 髓部明显
单子叶根茎 具有表皮
1.双子植物根茎
(2)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①复合维管束(大黄星点) ②髓束:完全-具有韧皮部和木质部 (海风藤) 不完全-只具有韧皮部 (内生韧皮部,龙胆)
19:46
大黄根茎的横断面(示星点)
19:46
2. 单子叶植物根茎
▪ 表皮存在,或被后生皮层替代。 ▪ 内皮层明显。 ▪ 中柱内维管束散在,外韧型或周木型。 ▪ 无髓。
蕨类植物
▪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暖阴湿地带。 ▪ 可供药用约300种。 ▪ 孢子体发达。茎多为根状茎,常被鳞片着
生须根。叶自根茎生出,孢子囊密布于孢 子叶背面
19:46
19:46
蕨类生药
▪ 中柱比较原始:原生中柱、管状中柱、 网状中柱和散生中柱等。
▪ 无次生构造,木质部为管胞。 ▪ 毛茸:单细胞非腺毛、单细胞头腺毛、
第八章 根及根茎类生药
19:46
学习目标
1.熟悉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来源和产地。 2.了解根及根茎类生药的采收、加工、贮
存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3.掌握根及根茎类生药的性状鉴定、显微
鉴定的依据。 4.熟悉根及根茎类生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和
理化鉴定的方法。
19:46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 生药鉴定的一般规律
1.均为地下器官,外形难区别。 药用: 根(附少许根茎) 根茎(附少许根)—商业统称根类药材 根与根茎。
▪ 观察各种细胞的外形,细胞壁特化类 型,内含物。
▪ 综合分析,缩小鉴别范围。
19:46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1)一般构造(次生构造) ① 木栓形成层活动——周皮 ② 形成层活动——增粗
19:46
第二节 根及根茎类生药各论
根及根茎类生药主来源于: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蕨类
19:46
(一)性状鉴别
表1:特征外形
形状 圆柱形、圆锥形、纺锤形等 表面 多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 顶端 可见根茎或茎基。 质地 松泡、角质、粉性强。 折断面 纤维状、角质状,略平坦等
19:46
赤芍 Radix Paeoniae lactiflorae
19:46
(一)性状鉴别
表2:双、单子叶植物根横断面区别
形成层活动—增粗
内皮层明显
1 2
1.木栓层 3 2.木栓形成层 4 3.裂隙 5 4.韧皮部 5.树脂道 46.形成层 6 7.木质部 7 8.草酸钙簇晶 8 9.导管
9
人参
(双子叶)
19:46
百部(单子叶)
19:46
少数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根
川乌
横切面简图 (无周皮)
19:46
双子叶植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