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成瘾性机制

合集下载

2016.4禁毒基础复习提纲

2016.4禁毒基础复习提纲

禁毒基础复习提纲2016.41、毒品概念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毒品的两个界定及其作用上述表述包含了毒品的医学界定和法律界定,对毒品(drug)做出了科学、准确的定义。

毒品的医学界定——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法律界定——国家规定管制的确定范围—在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中划出管制的范围;区分作用—在管制的、具有成瘾性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范围中区分合法与非法。

3、毒品最根本的特征:成瘾性自然界有三类物质具有成瘾性1、麻醉药品(Narcotics,Anaesthetic),如鸦片类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等。

2、精神药品(Psychotropic substances,Psychotropic drug),如抑制剂(Depressant)、兴奋剂(Stimulants)和致幻剂(Hallucinogens)等。

3、其它类:包括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的有机溶剂等。

4、毒品的分类麻醉药品:大麻类、鸦片类、可卡因类精神药品:镇静类其他:烟草类、酒精类5、毒品的四大性质: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和危害性一●毒品的生理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即药物成瘾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使用某种药物所造成的生理上慢性中毒的现象,需继续使用该药物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就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的症状(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

●毒品的心理依赖性:是指人在反复多次用药后所产生的心理上、精神上对所用药物的主观渴求或强制性觅药的一种心理倾向。

心理依赖性的产生在不同的吸毒阶段有不同的动力:一是由以往用药所体验到的某种效果或感受驱使用药者为不断追求这种效果和感受而产生继续使用该药的强烈欲望。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吸毒初期;二是在吸毒成瘾之后,一旦停药就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同时也会出现心理上的烦躁、不安等情绪反应,吸毒者由此而渴望继续用药。

毒品成瘾性机制

毒品成瘾性机制

吗啡等毒品可直接作用于 阿片肽神经元,使其释放 的内啡肽增加,内啡肽再 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上的 阿片受体,促发多巴胺神 经元的活性而发挥药物奖 赏效应;阿片肽神经环路 与多巴胺神经环路还存在 着大量的交互作用,共同 对毒品的成瘾起增强作用。
毒品成瘾与GABA能神经元系统
01
GABA能神经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对 VTA(中脑腹侧被盖区 ) 内的多巴胺 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吗啡通过GABA 能神经元上的阿片μ受体的介导,可以抑 制GABA 能神经元,解除GABA 能神经 元对VTA 内的多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使 得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增加,从而产生吗 啡的间接药物强化效应。
01
俗称“心瘾”,是指 02
躯体依赖消除以后,
人在多次用药后所产
精神依赖仍然长久顽
生的在心理上、精神
固存在,毒品的心理
上对所用药物的强烈
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
心理渴求或强制性觅
如生理依赖性明显、
药倾向。
强烈,但极难根除,
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
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
的最重要原因。
药物类型不同、 其心理、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同
致幻剂型

不明显
较强 LSD、仙人掌毒碱
Khat型

不明显 不明显 卡塔叶及其制剂
为什么会成瘾?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性机理是与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的一种大脑疾病 ,即由于长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 一种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性疾病。
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其机理十分复杂,与脑内的多巴胺、 阿片肽、γ-氨基丁酸能等系统有关的奖赏系统是其主要的神经生物学 基础。
展望
毒品成瘾危害大,目前对其中的机制还未完 全明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 有关学科的发展,相信会逐渐揭示其中的机 制。当前,在进一步探索手术戒断药物依赖 的同时,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来消除 躯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根除复吸是未来 治疗的方向。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

毒品成瘾的生物学基础毒品成瘾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会对个体的健康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诸多生物学因素也参与其中。

本文通过对毒品成瘾生物学基础的讨论和解释,旨在阐明这一复杂的现象。

第一章毒品成瘾的定义和分类毒品是指可以使人产生药理作用和心理作用的物质。

大多数毒品具有成瘾性,这意味着使用者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渴求和戒断症状。

根据药理作用和使用方式的不同,毒品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例如海洛因、可卡因、冰毒等等。

成瘾性是衡量毒品危害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成瘾性可以分为身体成瘾和心理成瘾两种。

身体成瘾是指长期使用毒品后,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增加,同时戒断会产生强烈症状。

心理成瘾则是指对毒品的渴求和依赖,这种成瘾状态比身体成瘾更难以戒除。

第二章毒品成瘾的神经机制毒品成瘾与大脑神经环路的变化密切相关。

用药物刺激多巴胺神经元是毒品成瘾最常见的神经机制之一。

毒品作用于神经系统,增加了多巴胺神经元的释放,这会改变大脑对感受刺激的反应,使使用者产生快感,形成对药物的依赖。

神经适应也是毒品成瘾的重要神经机制。

随着毒品使用的频率和剂量的增加,神经元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刺激。

这导致使用者需要更高的剂量来获得相同的效果,最终会导致戒断症状和依赖。

第三章遗传因素成瘾风险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而且研究表明这些遗传因素与毒品成瘾相关。

一些基因表现出与成瘾行为的相关性,在家族研究中也显示出了成瘾的遗传性质。

最引人注目的基因是基因组中控制多巴胺转运的基因。

这些基因在毒品成瘾者中表现出异常。

例如,人们发现,基因组变异可导致某些人与大麻的使用相关的多巴胺神经元反应不同。

因此,个体对沉迷于使用毒品的风险也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取决于他们携带的基因型。

第四章环境和社会因素毒品成瘾何以如此广泛且持久地存在,一部分是因为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贫穷、犯罪、压力大和容易获得毒品的环境中,个人沉迷于毒品的机会更大。

在青春期,个人身份的确定和社会环境相结合,个人开始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行为规范。

成瘾性

成瘾性

成瘾性1.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易产生精神依赖,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发生躯体依赖;速可眠、安眠酮、水合氯醛成瘾也非常多见。

2. 抗焦虑药:这类药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致其成瘾者也逐渐增多。

如安定、经基安定、硝基安定、氟基安定、眠尔通、利眠宁等,其中以眠尔通成瘾性最大。

3. 镇痛药:此类药应用比较广泛,疗效好,见效也快,但其成瘾性也同样快,使用2周即可成瘾,且具有异常强烈的精神、躯体依赖性。

如吗啡、鸦片、杜冷丁、4. 可待因、美散酮、镇痛新等。

5. 精神兴奋药:中枢神经兴奋药苯丙胺,有减少睡眠、消除疲劳的作用,但有较强的成瘾性,一般小剂量即可成瘾。

6. 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对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疗效好,但长期使用易成瘾。

7. 解热镇痛药:去痛片、apc也有成瘾性,多呈现为病态嗜好。

8.有毒品成分的药吗啡成瘾的受体机制吗啡是罂粟提取物中具有药理活性的主要生物碱,是一个历史悠久,疗效卓著的镇痛药,其使用已达4000年以上。

但由于吗啡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并且由于吗啡及其化学合成衍生物海洛因的滥用,吗啡成瘾性已成为全球关心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目前研究认为吗啡类药物成瘾可引起脑内神经递质变化,另外由于内源性阿片肽及氨基酸变化,并可能通过体内阿片受体起作用。

尤其近年来,人们已经确证体内阿片存在受体(1973)。

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发现(脑啡肽,1975;β-内啡肽,1976;强啡肽,1979)、阿片肽受体的克隆成功(1992)、1995年发现孤啡肽(orphanin,FQ)和1997年发现内吗啡肽(endomorphin,EM)[1],使吗啡作用机理的研究产生了突破性进展。

1 阿片受体1.1分子生物学机制阿片受体是介导内源性阿片肽及阿片类镇痛药物作用的受体。

已用高比活度的放射性配基结合法证实了阿片受体的存在,已知有5种阿片受体:μ、δ、κ、ε、σ受体。

在脑内至少存在μ、δ、κ3种阿片受体,参与阿片类药物的依赖成瘾。

化学专业禁毒知识试题及答案

化学专业禁毒知识试题及答案

化学专业禁毒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毒品?A. 可卡因B. 甲基苯丙胺(冰毒)C. 咖啡因D. 海洛因答案:C2. 毒品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毒品的分类?A. 麻醉药品B. 精神药品C. 兴奋剂D. 抗生素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是合成毒品?A. 大麻B. 鸦片C. 摇头丸D. 吗啡答案:C4. 毒品对人体的哪些系统有损害?A. 神经系统B. 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所有以上系统答案:D5.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生产国?A. 哥伦比亚B. 阿富汗C. 墨西哥D. 泰国答案:B6. 以下哪种毒品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成的?A. 鸦片B. 可卡因C. 冰毒D. 大麻答案:C7. 以下哪种毒品对心脏有较大影响?A. 摇头丸B. 冰毒C. 可卡因D. 鸦片答案:C8. 以下哪种毒品是通过植物提取的?A. 冰毒B. 摇头丸C. 大麻D. 可卡因答案:C9. 以下哪种毒品属于兴奋剂类?A. 摇头丸B. 冰毒C. 可卡因D. 鸦片答案:B10. 以下哪种毒品的滥用会导致严重的精神障碍?A. 大麻B. 冰毒C. 鸦片D. 可卡因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2. 毒品的滥用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_______。

答案:严重危害3. 毒品的化学结构通常具有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成瘾性;毒性4. 毒品的分类通常根据其药理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兴奋剂;致幻剂;镇静剂5. 毒品的检测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尿液检测;血液检测;毛发检测6. 毒品成瘾的机制主要涉及_______系统和_______系统。

答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7. 毒品滥用的预防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

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毒品成瘾,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

许多人对毒品成瘾的原因一知半解,而毒品成瘾的实质是毒品改变了大脑中的化学信号系统,导致人们失去控制力并难以自拔。

因此,研究毒品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变得十分重要。

一、神经元的反应和信号传导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承担接收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内部有一种被称为神经外分泌物的化学物质,叫做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通过囊泡释放到特定的区域,然后进入神经元周围的空间,与其他神经元或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控制生理过程。

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由钾、钠、钙离子等不能透过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组成,这些通道可以通过电信号或外部化学物质的接触来打开或关闭。

此外,神经元间也会形成连接,在神经信号传递时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化学连接被称为突触,其中的化学信号通过神经递质来传递。

二、毒品等成瘾物质如何影响神经元活动毒品能够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影响神经元的信号传递。

几种药物,包括鸦片制剂、可卡因和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等物质被证明对大脑的放电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大脑活动模式发生变化。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神经元的信号传递,从而降低个体的注意力和行为反应。

这样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在整个大脑中形成具有成瘾性的神经网络。

三、毒品成瘾的形成过程毒品成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种成瘾状况的发展同时还与数种因素有关,包括个人的基因、环境压力、社会因素、药物种类和时间等因素。

药物对大脑产生的持续性的化学影响,流窜到大脑内部若干新形成的像成瘾的神经回路上,并消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剩余可塑性的创造力,这种持续性的改变在生理结构适应变化的同时,逐渐地沉淀下来,也使强迫性进食、重度酗酒、强迫性行为等异常状态威胁着更多的成年人和青少年。

四、当前的毒品治疗方法在目前的毒品治疗方法中,包括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

行为干预方法是帮助成瘾者改变他们的思考模式、社交技能和行为方式。

药物治疗方法则是利用药物对神经传递过程中的一些化学反应进行调节,有时可以减轻戒断症状和毒瘾。

毒品的危害、机理与戒毒

毒品的危害、机理与戒毒

极具欺骗性外表的摇头丸
新型毒品种类
• 3、K粉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 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 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服 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强烈扭动,会导致 神经中毒反应、精神分裂症状,出现幻听、 幻觉、幻视等,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 重的损害。此外,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 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也叫心理依赖性,吸毒人员则称之为“心瘾”。这是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作 用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效应。这种精神效应强迫用药者不顾一切地寻求毒 品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欲望有如猫抓心似地,将整个身心,思维都投向毒 品,寻求一种欣快感和舒适宁静的精神效应。当这种心理体验过后,随即而 来的是一种抑郁、焦虑、失落等情绪低下感觉,而这种感觉又促使产生再次 吸毒,为的是克服不愉快的感觉,寻求一个愉快的感觉状态,这就是精神依 赖。精神依赖性的顽固存在是脱毒后再次复吸的重要原因,“一朝吸毒,十 年戒毒,一辈子想毒品”这句俗话说明了精神依赖的顽固性。
毒品种类
• 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看,可分为传统毒 品和新型毒品。 • 传统毒品一般指鸦片、海洛因等阿片类流 行较早的毒品。 • 新型毒品是相对传统毒品而言,主要指冰 毒、摇头丸等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 奋剂类毒品,在我国主要从上世纪末开始 在歌舞娱乐场所中流行。
传统毒品种类
• 鸦片 • 又叫阿片,俗称大烟,是罂粟果实中流出 的乳液经干燥凝结而成。因产地不同而呈 黑色或褐色,味苦。生鸦片经过烧煮和发 酵,可制成精制鸦片,吸食时有一种强烈 的香甜气味。吸食者初吸时会感到头晕目 眩、恶心或头痛,多次吸食就会上瘾。
当时的日伪政府规定,只要申 请登记,不经检查,就可领到 政府颁发的鸦片吸食许可证。 伪警察局规定该证有效期仅1 个月,到期更换新证,以此创

禁毒教育培训课件ppt

禁毒教育培训课件ppt

禁毒教育的发展历程
禁毒教育的起源
禁毒教育的发展
禁毒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当时毒 品问题开始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一 些国家开始采取措施进行禁毒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随着毒品问题的不断恶化,禁毒教育 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各国政府、国 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开始加强合作, 推动禁毒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同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禁毒教育的方式和 手段也不断创新,如虚拟现实技术、 网络教育等。
CHAPTER 06
禁毒实践与案例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成功戒毒的案例分享01
案例一
李某戒毒经历
02
案例二
王某戒毒后的生活
03
案例三 赵某戒毒后重回社会
04
案例四
戒毒成功人士的感悟
社区禁毒工作的实践经验
01
02
03
04
社区禁毒工作的组织架 构与职责
社区禁毒工作的实施方 法与策略
社区禁毒工作的成效评 估与改进
社区禁毒工作面临的挑 战与对策
社会禁毒教育
总结词
社会禁毒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行动,通过社区、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渠道进行禁毒宣传和教育,营造全 民禁毒的良好氛围。
详细描述
社区、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等应积极参与禁毒宣传和教育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公益活动 等形式向公众传播禁毒知识。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营造全民禁毒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禁毒 行动,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的禁毒教育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禁毒教育工作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禁毒宣传和 教育。近年来,中国在禁毒教育方面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开展“6·27工 程”等专项行动,加强学校禁毒教育 等。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禁毒教育工 作。

禁毒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禁毒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禁毒社工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 6月26日B. 5月31日C. 7月1日D. 8月9日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毒品的危害?A. 对个人健康造成严重损害B. 破坏家庭和睦C. 提高社会治安水平D. 影响社会稳定答案:C3. 我国《禁毒法》规定,禁毒工作应坚持什么原则?A. 预防为主B. 打击为主C. 教育为主D. 惩罚为主答案:A4.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全国禁毒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A. 公安部B.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 国家禁毒委员会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C5. 以下哪种药物不属于阿片类药物?A. 吗啡B. 可待因C. 曲马多D. 咖啡因答案:D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属于毒品的分类?A. 麻醉药品B. 精神药品C. 处方药D. 非处方药答案:A, B7. 毒品成瘾的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生理依赖B. 心理依赖C. 社会依赖D. 经济依赖答案:A, B8. 以下哪些行为属于违反《禁毒法》的行为?A.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B. 非法持有毒品C. 非法使用毒品D. 非法制造毒品答案:A, B, C, D9. 禁毒社工在帮助吸毒者戒毒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A. 提供心理辅导B. 协助就业C. 家庭支持D. 法律援助答案:A, B, C, D10. 以下哪些属于毒品预防教育的内容?A. 毒品的种类和危害B. 毒品的成瘾机制C. 毒品的法律后果D. 毒品的制造方法答案:A, B, C三、判断题11. 吸毒是一种个人选择,不应受到法律的约束。

(错误)12. 吸毒者在接受戒毒治疗时,其个人信息应得到保护。

(正确)13. 所有毒品都具有成瘾性。

(错误)14. 禁毒社工在开展工作时,应尊重吸毒者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正确)15. 只有成年人才会吸毒,未成年人不会接触到毒品。

(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禁毒社工在社区禁毒工作中的主要职责。

答:禁毒社工在社区禁毒工作中的主要职责包括: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毒意识;为吸毒者提供心理支持和行为矫正服务,帮助他们戒毒和重返社会;协调社区资源,为吸毒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和就业指导;监测社区内的毒品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参与制定解决方案。

毒品的成瘾机理及防控研究

毒品的成瘾机理及防控研究

毒品的成瘾机理及防控研究毒品,也叫做药物滥用,是指一类会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

毒品不仅具有强烈的药理作用,还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物质和心理依赖,使人变得成瘾。

那么,毒品的成瘾机理是什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毒品防控研究呢?本文将从化学成分、神经系统、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化学成分毒品中的化学成分,是导致其成瘾的根本原因之一。

毒品中具有成瘾性的主要是其在人体内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比如海洛因能够刺激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使人产生欣快感,而这种感觉是毒瘾者所追求的。

可卡因则能够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使神经系统中的多巴胺水平持续升高,产生机体在生理上的成瘾感受。

但是,这种欣快感是短暂的,并且会产生多种副作用。

为了获得更长的欣快感,毒瘾者不断地使用毒品,并逐渐增加用量,以抵消耐受性的产生。

多次使用后,神经元逐步发生改变,使毒品不仅仅只是通过化学作用刺激多巴胺神经元,而是对大脑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毒瘾形成的关键部位之一。

毒品进入人体后,对神经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刺激。

不同的毒品会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在大脑中释放出自然存在的神经传递物质,比如:多巴胺、GABA和谷氨酸。

多巴胺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递质,它直接影响了脑内奖赏系统。

毒品的过程可以刺激奖励系统,使其放出更多的多巴胺。

因此,人们感觉到轻松和快乐。

当人们屡次使用毒品时,神经元将开始改变并逐渐失去其对多巴胺反应的灵敏性。

这导致需要更多的药物来产生相同的感觉。

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内,脑内神经元可以发生长期性的改变,使得他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使用毒品来获得快乐。

三、心理毒品的成瘾机理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人们使用毒品的原因包括:寻求快乐、逃避现实,或是减轻压力。

毒品往往能使人们体验到急迫的快感和幸福,尤其是在情绪或心理上较为脆弱的人群中,使用毒品的频率更是惊人。

不仅如此,毒品使用者还可能在长期使用毒品后,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

一旦停药,他们就会遭受压抑、失眠、焦虑、烦躁和其他一系列负面情绪和行为。

毒品成瘾性机制

毒品成瘾性机制


次强
不明显 不明显
较强
较强 不明显
麻黄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芬氟拉明、利他林
LSD、仙人掌毒碱
卡塔叶及其制剂
为什么会成瘾?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性机理是与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的一种大脑疾病 ,即由于长 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大脑神经细 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 性疾病。
❖ 吗啡等毒品直接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 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 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多巴胺 通过作用于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而完成奖赏 效应,产生毒品成瘾作用。
❖ 同时,吗啡等毒品还可以抑制多巴胺的重摄取或直 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而增强多巴胺功能 。但是,长 期使用毒品会对上述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损害,为 了维持这种病理性的稳态,必须增加毒品的使用量 以刺激多巴胺神经元释放足够量的多巴胺,这是产 生毒品精神依赖性的原因,而一旦停药又会导致多 巴胺释放突然减少并产生戒断症状。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
俗称“心瘾”,是指人在多次用药后所产 生的在心理上、精神上对所用药物的强烈 心理渴求或强制性觅药倾向。
躯体依赖消除以后,精神依赖仍然长久顽 固存在,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 如生理依赖性明显、强烈,但极难根除, 它理、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同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 大 原有产野生于、亚洲有栽中培部。,大现麻遍的及变全种球,麻植物 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 之一。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 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 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四氢大麻酚(THC)
大麻成品
海洛因
可卡因
摇头丸

毒品为什么会上瘾

毒品为什么会上瘾

毒品为什么会上瘾有毒瘾的人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吸毒上瘾后非常难戒除。

人们也好奇吸食毒品为什么会上瘾。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毒品会上瘾的原因内容,欢迎阅读!毒品为什么会上瘾原因1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

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

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毒品为什么会上瘾2精神依赖性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

毒品为什么会上瘾3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从没放弃过这方面的研究。

60年代,我国药理学家张昌绍等首先发现,将微量吗啡注入家兔的第三脑垂及导水管周围的灰质内,可消除疼痛反应。

若先注射微量吗啡对抗剂烯丙吗啡,则可对抗吗啡的镇痛作用。

由此他们推测脑内存在着吗啡受体,即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胞装内的大分子蛋白质。

由于海洛因能使人产生欣快感,但这种欣快感又是不能维持长久的。

于是,为了持续不断地追求这种快感唯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吸毒。

而且,由于人体内原有的平衡机制已被打乱,一旦停用毒品,就会在8-14小时后出现焦虑、恐慌、畏惧和再吸毒品的渴望;36-38小时后各种症状就会达到高潮,犹如万蚁啮骨、万针刺心、万嘴吮血、万虫断筋、万刃裂肤,难以忍受,痛不欲生,于是便导致再吸毒品渴望;36-38小时后各种症状就会达到高潮导致精神与行为失控,个别的还会自残自杀。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吸毒者自然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寻找毒品,有的吸毒者所以会说出"只要再让我吸一口,马上枪毙也无所谓"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吸毒成瘾的机理课件

吸毒成瘾的机理课件

PPT学习交流
14
你不让我上网 我就死
PPT学习交流
15
PPT学习交流
16
PPT学习交流
17
远珍 离爱 毒生 品命
PPT学习交流
18
THE END
谢谢欣赏
PPT学习交流
2009.10.12
19
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
PPT学习交流
5
究竟是凭着什么使吸毒者欲罢不 能的呢?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机理
吸毒成瘾是一种大脑疾病
毒品成瘾和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
PPT学习交流
6
药物滥用(成瘾)
• 是一种大脑疾病,即由于长期滥用 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大脑神经 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 变的大脑慢性疾病。
PPT学习交流
1
吸毒成瘾的机理
PPT学习交流
2
毒品成瘾可分为: 精神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PPT学习交流
3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
俗称“心瘾” 或“想瘾”
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 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 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PPT学习交流
4
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 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
PPT学习交流
7
成瘾机制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 :
• 脑奖赏系统 • 与情绪活动和记忆有关的杏仁核 • 海马区域
PPT学习交流
8
“赌瘾”和 “毒瘾”
其大脑中负 责奖赏的活 动区域是一 样的。
PPT学习交流
9
脑部的 功能性核磁 共振影像
PPT学习交流
10
多巴胺分子 结构

禁毒ppt课件讲义

禁毒ppt课件讲义

06
毒品预防与控制策略
毒品预防策略
毒品预防教育
在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禁毒教育,提高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限制毒品供应
加强毒品管制,打击毒品走私和非法贩卖,从源头上减少毒品供 应。
预防滥用
针对易感人群,如青少年和特定职业群体,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 ,防止滥用毒品。
毒品控制策略
强化执法
增强公众对毒品的认识
通过禁毒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对毒品的警觉 性。
预防毒品滥用
通过禁毒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预防 毒品滥用。
维护社会稳定
禁毒宣传教育有助于减少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禁毒宣传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介绍毒品的种类、危害、成瘾机制等,强调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 响。
禁毒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
执法机构
公安机关是禁毒工作的主要执法机构,负责打击 毒品犯罪和维护社会治安。
司法监督
法院和检察院负责监督禁毒法律法规的执行,审 理毒品犯罪案件,确保公正司法。
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禁毒工作,通过举报机 制等途径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04
禁毒宣传教育
禁毒宣传教育的目的与意义
毒品的危害
身体健康危害
社会危害
毒品会破坏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引 发各种疾病和癌症,甚至危及生命。
毒品泛滥会导致社会犯罪率上升、家 庭破裂、经济萎缩等问题,对国家和 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心理健康危害
毒品会导致心理障碍、精神错乱、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个人 和社会正常秩序。
禁毒工作的意义
信息共享
建立国际禁毒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毒品犯罪信息和禁毒工作进展 情况。

禁毒主题黑板报

禁毒主题黑板报

禁毒主题黑板报禁毒主题黑板报图片1禁毒主题黑板报图片2禁毒主题黑板报图片3合成毒品的成瘾机制从毒品的成瘾机理看,人体细胞的兴奋活动是通过一种特殊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实现的。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中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有序的。

但是苯丙胺类兴奋剂等合成毒品会促进神经递质耗竭性的释放,由此产生持续的、病理性的兴奋状态,导致神经细胞大量被破坏,引起神经功能系统的紊乱。

经过数次毒品作用后,神经细胞释放的快乐型神经递质不断减少,吸食者虽然理智上知道不该吸食毒品,但需要毒品的刺激来维持正常或异常的欣快感。

由于毒品的成瘾性主要取决于其“精神依赖性”,合成毒品又是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表现出比海洛因更强烈的精神依赖,因此合成毒品更易成瘾。

合成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通俗地讲,主要在于它对人体组织器官特别是大脑中枢神经的损害不可逆。

合成毒品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吸食毒品高度兴奋后,中枢神经就形成一个水肿,水肿消了后会结疤痕,疤痕结得多,中枢神经受损,吸食者就会精神异常,痴傻癫狂,成为精神病患者。

1919年,日本科学家首次合成了甲基苯丙胺,也就是冰毒,并在二战期间作为抗疲劳剂在士兵中广为使用。

战后,日本大量抛售库存冰毒,造成了世界上第一次冰毒大流行。

日本吸食冰毒者一度达55万人。

其中,存在精神障碍的吸毒者20万人,患严重中毒性精神病的5万多人,也就是10个吸食者中就大约有1个是严重精神病患者。

“苯丙胺性精神病”就是在当时被发现的。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这种精神病症状会长期存在,82%的苯丙胺滥用者即使停止滥用8年至12年,仍然有一些精神病症状,一遇刺激便会发作。

猜你感兴趣:。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PPT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PPT

寻找快乐
多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寻找小确幸,让心灵充满阳光与正能量。
分享快乐
主动与他人分享快乐,传播正能量,让身边的人也感受到快乐与希望。
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心灵修养
通过冥想、自省等方式培养良好的心智,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记录反思
定期写日记或笔记,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
制定目标
2
成瘾性逐步增强
大脑会逐渐适应毒品带来的强烈刺激,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来获得相同的效果。
3
戒断症状出现
长期服用毒品后突然停止,会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等严重的戒断症状。
毒品的法律规定
禁止类毒品
包括海洛因、冰毒等常见毒品,生产、贩卖或吸食都属违法行为,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
管制类药品
一些具有医疗用途的药物如吗啡、可卡因等,只有经过合法渠道才能获得和使用。滥用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2
家庭破碎
吸毒者往往疏离亲友,家庭关系紧张,可能导致家庭破裂和儿童受虐等问题。
3
就业问题
吸毒者难以维持稳定工作,经济收入受影响,容易陷入贫困。
4
健康危机
毒品会严重损害身心健康,甚至导致艾滋、肝炎等传染病的传播。
如何远离毒品诱惑
建立警惕意识
时刻保持警惕,认清毒品的危害,拒绝毒品诱惑。
远离毒品高发地区
举报机制
公众可以通过热线电话、互联网等渠道,将毒品违法信息举报给执法部门。配合举报可获得一定的奖励。
戒毒康复
吸毒人员可以自愿接受戒毒治疗,政府提供免费的药物替代疗法及心理咨询等服务。
毒品对大脑和身体的影响
神经损害
毒品会严重损害大脑神经细胞,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情绪失常。长期使用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脑部损害。

毒品成瘾概论(打印版)

毒品成瘾概论(打印版)

毒品成瘾概论成瘾的基本概念成瘾行为(addictive behaviors)是一种额外的超乎寻常的嗜好和习惯性,这种嗜好和习惯性是通过刺激中枢神经而造成兴奋或愉快感而形成的。

成瘾的特征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驱使人们使用该致瘾源,并不择手段去获得它;有加大剂量或频率的趋势;对该致瘾源的效应产生精神依赖并一般都产生身体依赖;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危害。

传统上将依赖分为身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身体依赖也称生理依赖或躯体依赖,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或反复某种行为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停药、停止某行为或减药、减少某行为后的戒断症状;心理依赖又称精神依赖,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觅药渴求或特有的嗜好和习性,以达到欣快、宁静、愉快,乃至销魂状态的欲望。

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依赖性药物的行为。

▲特征:非医疗目的反复用药;用药个体精神和身体的危害;进而酿成社会的严重危害。

▲区别:错误用药行为(drug misuse) /停药综合征。

定义毒品应当满足三个条件:药物本身具有依赖性;非医疗目的使用;在非法渠道流通将产生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国际禁毒公约将具有依赖特性的药物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有时候被统称为"精神活性药物"。

这些药物如果滥用即是毒品。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条件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

从社会属性讲,如果为着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时的药品就成为了毒品。

因此毒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当然也有些物质成瘾性大,早已淘汰出药品范围,只视为毒品,如海洛因。

"毒品"、"吸毒"是我国的习惯讲法,而国际上习惯只讲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 人体反复用药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的状态。

特点:有选择性、可逆性、交叉耐受性机制: 药效学/药动学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身体状态,表现为欲求定期/不间断地反复用药,以期体验用药后的心理效应/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强
不明显 不明显
较强
较强 不明显
麻黄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 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芬氟拉明、利他林
LSD、仙人掌毒碱
卡塔叶及其制剂
为什么会成瘾?
脑科学揭示毒品成瘾性机理是与药理学的 受体机制有关的一种大脑疾病 ,即由于长 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一种大脑神经细 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 性疾病。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
俗称“心瘾”,是指人在多次用药后所产 生的在心理上、精神上对所用药物的强烈 心理渴求或强制性觅药倾向。
躯体依赖消除以后,精神依赖仍然长久顽 固存在,毒品的心理依赖性虽然表面上不 如生理依赖性明显、强烈,但极难根除, 它是吸毒者在生理脱毒后复吸率居高不下 的最重要原因。
药物类型不同、 其心理、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不同
❖ 毒品成瘾是由毒品与大脑奖赏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 慢性、复发性脑疾病,有着极其复杂的机制,主要 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和对药物的持续性渴求:即成瘾 者失去了对毒品寻觅和摄取的控制,其本质是代偿 性适应。持续使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各种适应 性的改变,最终导致耐受、躯体依赖、敏化、渴求 和复吸。毒品成瘾对全身各个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 损害,其中以神经系统损害最为严重。
可卡因抑制多巴胺的转运
毒品成瘾与阿片肽-阿片受体系统
❖ 脑内存在内源性的阿片肽-阿片受体系统,阿片肽神经 元主要分布在伏核、杏仁核、丘脑、中脑等部位,而阿 片受体主要分布在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元上。 阿片肽神经元通过分泌内啡肽等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 上的阿片μ、κ、δ等受体而发挥抗伤害反应和药物强 化效应。
大麻在我国俗称“火麻”,为 一年生草本植物,雌雄异株, 大 原有产野生于、亚洲有栽中培部。,大现麻遍的及变全种球,麻植物 很多,是人类最早种植的植物 之一。作为毒品的大麻主要是 指矮小、多分枝的印度大麻。 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四氢大麻酚(THC)
大麻成品
海洛因
可卡因
摇头丸
毒品成瘾性的概念
❖ 吗啡等毒品可直接作用于阿片肽神经元,使其释放的内 啡肽增加,内啡肽再作用于多巴胺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 促发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而发挥药物奖赏效应;阿片肽 神经环路与多巴胺神经环路还存在着大量的交互作用, 共同对毒品的成瘾起增强作用。
毒品成瘾与GABA能神经元系统
❖ GABA能神经元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对VTA(中脑腹 侧被盖区 ) 内的多巴胺神经元具有抑制作用。吗啡 通过GABA 能神经元上的阿片μ受体的介导,可以抑制 GABA 能神经元,解除GABA 能神经元对VTA 内的多 巴胺神经元的抑制,使得多巴胺神经元的活性增加,从 而产生吗啡的间接药物强化效应。
展望
❖ 毒品成瘾危害大,目前对其中的机制还未完全 明了。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有关 学科的发展,相信会逐渐揭示其中的机制。当 前,在进一步探索手术戒断药物依赖的同时,还 可以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来消除躯体依赖性 和精神依赖性,根除复吸是未来治疗的方向。
毒品成瘾性机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毒品
❖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 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 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 物。
❖ 所谓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从 植物中提取的传统毒品而言的,它主要指
人工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 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
毒品成瘾的神经机制
❖ 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其机理十 分复杂,与脑内的多巴胺、阿片肽、γ-氨基 丁酸能等系统有关的奖赏系统是其主要的 神经生物学基础。
脑内的犒赏系统
“赌瘾”和 “毒瘾”
其大脑中负 责奖赏的活 动区域是一 样的。
毒品成瘾与多巴胺神经环路
❖ 多巴胺神经环路包括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 和中脑-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二者 参与认知、意识活动等功能,是情绪和感情表达的中 枢基础,同时在药物依赖的产生机制中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
❖ 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吗啡等毒品还能对蓝斑神经元的活 性产生抑制,突然停药后,蓝斑会产生脱抑制而表现为 蓝斑神经元过度兴奋,使得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Glu) 和5 - 羟色胺(5 - HT) 释放增加,表现为戒断症状。
毒品成瘾的治疗
❖ 目前毒品成瘾的治疗困难,一般采用药物进行 脱毒,但是复吸率高。采用立体定向手术毁损 脑内的相关结构治疗毒品成瘾是一种新的尝 试,但是由于牵涉伦理学等的争议,并且对其疗 效和并发症缺乏长期和客观的随访、评价,手 术戒毒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 吗啡等毒品直接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神经 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多巴胺神经通路 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多巴胺 通过作用于脑内多巴胺D1、D2受体而完成奖赏 效应,产生毒品成瘾作用。
❖ 同时,吗啡等毒品还可以抑制多巴胺的重摄取或直 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而增强多巴胺功能 。但是,长 期使用毒品会对上述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损害,为 了维持这种病理性的稳态,必须增加毒品的使用量 以刺激多巴胺神经元释放足够量的多巴胺,这是产 生毒品精神依赖性的原因,而一旦停药又会导致多 巴胺释放突然减少并产生戒断症状。
毒品成瘾可分为: 精神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生理依赖)
是指当反复使用某种毒品时,为适应毒品的存 在,机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改变,表现为一 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毒 品已成为机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必须继续 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 就会产生一系列戒断症状。
药物类型 心理依赖 躯体依赖 耐受性 种类
吗啡型 巴比妥型 可卡因型
强 较强 强
强 强 不明显
强 较强 不明显
海洛因、阿片、吗啡、度冷丁、 可待因、美沙酮、镇痛新
酒类、巴比妥及其他安眠药、 BZD
COCA叶、可卡因
大麻型
较强
不明显 不明显 北美印度大麻、四氢大麻酚
苯丙胺型

(ATS)
致幻剂型

Khat型
❖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摇头丸、氯胺酮(K 粉)、咖啡因、LSD、安眠酮、丁丙诺菲、 麦司卡林、止咳水、迷幻蘑菇、地西泮、 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
罂粟
冰毒即甲基苯丙 胺,为纯白色晶 体,外观似冰, 俗称“冰毒”。 该药小剂量时有 短暂的兴奋抗疲 劳作用。 冰毒 最早由日本人发 明。二次大战时, 日本侵略者给士 兵服用冰毒以提 高战斗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