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是什么类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总结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总结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总结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看过"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总结 "的还看了:1.高考政治大题题型总结2.高考政治主观题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3.高三政治常见主观题解析。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政治主观题是高考政治中最考验学生理解及分析能力的一种题型,一般针对的都是政治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
答题技巧的掌握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一、政治主观题类型1、解释题解释题通常是出现在选择题后的第一种类型,要求考生对于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释,为此在考试前,考生必须熟练掌握政治词汇,并对其概念有透彻的认知。
在解释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将概念讲清楚,不要含糊其词,不要出现解释不清、过于简单甚至是错误的解释。
2)尽可能简练明了、不失准确性。
3)避免拔高字眼,尽量接近教材表述。
2、分析题分析题要求考生对于某个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和分析,通常是以一个关键问题为素材,要求考生自行搭建思维框架,进行分析。
如何进行分析呢?以下是一些提示:1)读完分析题后,要把整个问题理清楚,思考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分析范围。
2)建立思维框架,讲述起来有条不紊且清晰明了。
3)分析过程中必须紧扣问题本质,避免陷入直觉误区。
4)多结合教材知识以及具体时事分析。
3、评价题评价题是要求考生对于某个观点、立场或行动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需要考生独立思考,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评价题要提前阅读并理解题材。
2)探究对方观点,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评论。
3)评价过程需中立公正,避免过于主观。
4)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具体事例或证据来重点阐述。
4、综合题综合题旨在考察考生对政治知识的全面掌握能力。
通常设置一定的背景、情境、问题等,要求考生从中选出关键信息,逻辑性的把握信息,做到全面准确。
以下是一些技巧:1)认真审题,勾出关键信息。
2)结构化思维,将知识模块化,形成大纲。
3)运用“结论先行思维法”,总体把握后,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答案组织。
4)作答时,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体系,形成答案的逻辑关系。
二、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答题技巧及方法是解决考试难题的中坚力量。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勾选出关键信息。
政治:高考政治主观试题五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
高考政治主观试题五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高考文科综合卷政治主观题占政治分数的52%,比重大且得高分不易。
笔者对近五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卷Ι政治主观题进行分析,总结出政治主观试题五种设问类型与解题方法,介绍如下。
1.“体现型”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应把所学教材中与材料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答题时,应先写教材中的知识点,再采用材料中的关键词句说明它体现了这一原理即可,即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点。
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例1:2004年38题(3)“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如何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外政策的?(10分)分析: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
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联系所给材料:所给材料的关键词句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联系所学的知识:教材中阐述的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的基本特点共有6个方面,即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我国对外政策包括五个基本点。
三疏理作答:经过比较、对照,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对外政策基本目标、和平共处五原则是基本准则、平等互利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符合了题意,自然也就成了答案的要点。
参考答案:①主权归我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
②搁置争议体现我国实行和平外交,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促进世界和平。
③共同开发体现坚持对外开放,促进共同发展。
例2:2007年40题(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那些合理思想?(12分)分析:一确定考核的知识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二联系所学知识和所给材料:联系所给材料:“上京偏在一偶,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东西千里…”;“燕京地广土坚,人物…乃礼仪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在山北,我朝基业在山南之燕”。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题型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高中政治主观题(材料分析^p 题)因考察面广、形式灵敏、才能要求高而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题型,那么高中政治主观题都有哪些题型呢?接下来WTT了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吧。
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表达类【题型特点】:表达型的设问中有“表达了什么”“怎样表达”“如何表达”等字眼。
【解题技巧】:详细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络--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络:联络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反映类【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说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同上高中政治主观题的题型:原因类【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详细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p 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理解决现状缺乏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络教材知识来答复,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p 可以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详细问题,详细分析^p 。
一般情况下要答复“这样说”“这样做”的根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答复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高考政治专项题型总结及突破—描述、体现类(是什么)主观题
高考政治专项题型总结及突破—描述、体现类(是什么)主观题【题型特点】“是什么”类主观题主要是要求学生概括归纳经济、政治或文化现象与体现的哲学基本原理,基本可以分为描述类与体现类,二者主要突出考查准确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突出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要求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题型分类】1.描述类一般是试题提供数据、图表等,要求学生进行概括和归纳,解答此类试题一般不需要练习教材的基本原理,尤其是答案中并不出现教材的相关理论,但侧重“获取信息”,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得满分比较难。
从考查的方式看,主要依托表格、坐标、曲线、饼状图、柱状图等图示,考查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焦点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其具有内容的鲜明时效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设问的层次递进性等特点。
常见的设问方式有:“反映了什么问题”“包含了什么信息”“分析材料反映的经济信息”。
从考查的知识看,集中考查经济生活中的主干知识,特别是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密切相关的知识。
【解题方法】首先,认真分析图表中蕴含的信息,这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①读图表的标题(即名称)。
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联系图表内容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不同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到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②读图表的内容(即各种数据),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对此,要做到纵向和横向结合,既要从纵向上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又要从横向上看到不同数据间的差别;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结合,既要看到数据变化间的共同之处,又要看到数据间的区别所在;要做到成绩与问题结合,既看到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经济发展成绩,又要看到数据变化反映出的经济发展不足;要做到现象与本质结合,既要对图表信息进行表面性梳理和归纳,又要通过表面信息把握背后反映的本质问题。
(完整word)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模板(一)——题型篇一、现象型1、设问方式:材料1(图1)反映了什么经济(政治、文化)现象2、解题思路:现象型问答题最常以图表的形式考查的经济生活的相关内容。
针对图形,要做到“分段描述、同类合并”;针对表格,要做到“纵横交错”。
二、原因型1、设问方式:为什么说(做)?这样做的经济学(政治学)依据2、解题思路:原因型问答题有两种亚型:一是小原因,二是大原因。
小原因一般紧随现象型之后提问,即根据所提供的文字资料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大原因一般是单独设问。
小原因只需根据材料即可概括出答案,故此处不作详细介绍,这里着重介绍大原因的解题思路。
3、答题套路:(大)原因型的作答顺序如下:原理、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
①、原理是指说(做)这件事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的理论根据。
②、重要性是指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③、必要性是指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④、危害性是指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的消极后果。
三、措施型1、设问方式:应该怎么办;请你为该市(企业)提几条合理化建议2、解题思路:措施型问答题在作答时要注意行为主体,答题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到个人。
3、答题套路:A、国家(政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①、经济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财政支出,调整税收政策;②、法律手段:加强立法,做到有法可依;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完善司法,做到违法必究;③、行政手段:颁布行政命令,强制执行。
B、企业(生产者、经营者):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优化资源配置;(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3)、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4)、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5)、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6)、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②、增强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素质;③、增强法律意识。
高考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考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有哪些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类型有哪些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类型(1)综合考试的主观题主要是简答题和论述题,论述题也是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的。
(2)论述题一般采用两种类型:两种类型题的区别可以从设问看出来,发散思维一般是问“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说明了什么?”由你去进行发散思维,去归纳出结论;集中思维的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在考查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这种题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该题的材料分析出答案。
高考政治解主观题的步骤第一步先判断该题是考查哪一学科的,是单科的、还是学科内综合的、还是学科间综合的题。
第二步看设问,确定答法,分清该题属于集中思维还是发散思维。
第三步分析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个或多个"有效信息",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个"有效信息"。
第四步如果是集中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设问中提出的基本理论是怎样得出的、怎样体现的。
如果是发散思维的题,则要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挖掘出与材料相关的基本理论,从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论述。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分析注意事项第一找准切入点--一般是从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入手进行分析。
第二用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结合材料中的政治现象和经济现象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不能分家。
第三重在强调思维的逻辑性、层次性、辩证性。
第四坚持一个总的原则就是紧扣本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题目自身的内在逻辑,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理论,"有话好好说",全面地谈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例题分析:例1.材料一:为了规范立法活动,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制定和通过了《立法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
材料二:1999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生效。
高考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有哪些.doc
高考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有哪些高考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 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 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5、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
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6、认识类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
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经典题型分析
高考政治主观题九大经典题型分析1、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
同上3、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4、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
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考题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必考题型题型一、“体现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体现类题目的问题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体现”字眼。
解题技巧:解题思路为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三梳理、作答:将材料信息与学科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题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题型二、“反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一般来说,反映类题目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其问题大致有两种问法,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反映类题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但答案是理性的,也就是说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用所学过的知识点把材料反映的观点有条理地列出来。
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题型三、“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问题一般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
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
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文化、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题型四、“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哪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此类题目的解法与题型一相同。
题型五、“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题型特点:此类题目的问题一般都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字眼。
解题技巧:在此为大家归纳了一些答题角度和术语。
一、经济意义(一)描述国内经济意义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对于高中政治的答题来说,也有一些答题的技巧,有了答题技巧的话,那想要政治拿到高分并不难,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主观题类型及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高考政治稳定物价的措施答题模板国家: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加生活必需品的有效供给,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抑制不合理的需求,缓解价格上升的压力。
③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④实行临时价格干预。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
打击哄抬物价的行为。
⑤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减少商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
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企业:①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价值决定价格)②企业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一:认识类题型题型特色:认识类题型是指题目供给资料,要求考生就背景资猜中的现象、事件或看法说说自己的见解、认识的试题。
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以“怎样对待”“怎样评论”等词语出现。
但有时这种试题在设问中省略了“怎样”二字,但答题时仍旧是表示自己对资料的见解、认识、态度。
☆ 经济知识的这种题目,在答题时,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发现问题(是什么 )、剖析问题 (为何、 )、解决问题 (怎么做 )。
发现问题 (是什么 ):要注意从现象到实质的提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色等角度思虑。
剖析问题 (为何 ),包含原由、意义两个部分。
解决问题 (怎么做 ),包含对策、举措、方法、建议。
特别要提示的是,并不是全部的认识类的问题都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而应依据详细题目来确立终究要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中的哪几个,但一定要按以上的思路去考虑问题。
☆ 哲学知识的这种题目,在答题时应当用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一致的看法,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方面。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模型二:意义类题型高考政治“意义”类试题,典型设问有“有何经济政治意义”“对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有什么影响”,这是每年高考文综卷必考的题型。
依据设问的角度来区分,一般是详细的设问,即分为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经济、政治意义。
☆ 、经济意义方面答题思路:必定要按照从小到大的原则,进行地毯式搜寻——一一对号入坐,不然便会缺漏重点。
☆ 、政治意义方面的答题思路:☆ 、用哲学原理剖析某一事件的意义:答这种题,必定要仔细审题,扣住事件自己的要害,一般从三个角度去思虑 :第一,从唯物论角度看 ,有没有做到从实质出发 ,按客观规律做事 ,而且与自然社会保持和睦发展 ;第二 ,从辩证法角度去认识 ,能不可以做到与时俱进 ,推动事件向好的方面发展 ,也能够剖析事件自己的踊跃意义和应当汲取的反面教训 (两点论 ),第三 ,再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说明,事件的推动其实践意义和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踊跃意义 .自然 ,还能够从价值观去回答 ,点出他的价值观方面的重要意义。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题型
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与题型高考政治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试科目,其中的主观题是考试中的重头戏。
考生在答题时应该注意什么,有什么特点和难点呢?一、主观题的特点1.多样性:高考政治主观题的题型种类很多,有阅读分析题、概念辨析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等多种类型。
2.分值高:考试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的理论和案例材料,在考场上一定要细心、仔细地答题。
主观题也是高考政治考试的重头戏之一,其分值也较为高。
3.思维要求高:主观题要求考生较强的思维能力,需要考生在答题时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理性分析问题,准确表达观点。
二、四大主观题解答技巧1.理解题干: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考察点大多隐藏在题干中,解题者必须理解题干,准确地把握题目反映的内容,从而正确把握答题思路。
2.转换角度:在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时,考生要学会不同的思考模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理解。
3.举例论述:在主观题中使用举例作为论述方案也是一个不错的解题方法。
只有举例论述得当,文章才能有可读性。
4.注重细节:在解答高考政治主观题时,考生应细致、注重细节。
细节能够帮助解答者明确答案中要点,并更好地了解考试要求。
三、主观题举例1.阅读分析题:做好阅读材料的分析和判断,仔细分析文章的文意,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并简要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征。
材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这个阶段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为止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具有自身特殊性的阶段。
这个阶段,是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
2.概念辨析题: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勿陷入盲目的死记硬背。
题目:纪实文学和虚构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材料分析题:对材料进行分析,正确理解材料中的事实和事件,并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理论原理分析其中存在的政治教育问题。
材料:在工作中,要经常注意探究团员之间的感情行动,以期得到团员之间同心协力的效果,必须依靠团组织对团员的指导、疏导和建设。
高中政治2023高考主观题解法整理汇总(共十大题型,附主观题答题要求)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法一、影响类【题型特点】“影响类”试题常以“说明??对??的影响”等进行设问,要求考生分析某种现象或做法给不同主体带来的影响,常见于经济生活试题中。
【方法总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客体分析:即对象所受的影响,如经济生活中常见的有对国家、企业(经营者)、劳动者(消费者)、社会、市场、资源、产业结构等的影响。
(2)性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
(3)内容分析:根据设问和材料反映的内容对应分析。
(4)范围分析:国内影响或国际影响、区域影响或整体影响等。
二、启示类【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三、原因类和意义类【题型特点】原因类主观题通常考查对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
通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时事材料,展示以“某一核心观点”为中心的具体现象、具体行动措施,从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两个角度论证现象或措施的合理性。
常采用的设问的方式有“为什么”“……的原因”“……的影响”“……的意义”等。
【方法总结】“原因”类问题一般要有选择地答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必要性。
应从基本规律、时代要求、现状等入手分析。
如适应我国国情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价值规律的必然要求等。
答题格式一般用:是……的客观要求,只有……才能……,是……的需要。
(2)重要性。
应从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等入手。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例说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类型及解答技巧例说总结近几年全国和各省高考政治试卷及各省(区)的模拟卷,可以将高考政治主观题分为四种基本的类型:归因类、措施类(包括启示类)、体现类和如何认识类。
无论哪种类型,在解答过程中都应遵循一般的逻辑思维,但由于设问的不同,各类问题在答案组织上亦有很大的差异。
教会学生根据设问方式判断问题的类型,找到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按照严密的逻辑组织答案,对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和考试成绩有很大的作用。
一、归因类“归因”即探究事物(现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这类试题一直在高考试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此类试题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准确回答某一行为或现象产生(形成)的原因、理由、依据或意义,侧重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答难度较大。
解答该类试题的一般步骤是:(一)找准题眼,判断问题类型是否为归因类这类问题的设问方式灵活多样,主要有:“为什么”“原因”“理由”“依据”“必要性”“意义”“作用”等。
(二)审准题设范围及材料和题干的主体一种行为或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和哲学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审查设问。
如果设问中没有明确的范围限制,则要根据材料本身的性质做出准确的判断。
同时,行为的主体不同,行为产生的理论依据也不同。
如政府不同于党组织、国家不同于企业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题目是从政治角度限定主体是国家,则分别从国家机关的性质及活动原则、国家职能、国际竞争角度并对应其意义作答;如果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则要用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宗旨、领导和执政方式回答。
(三)组织答案“归因类”问题的答案一般包括三部分:①阐述行为或现象发生的理论依据(也可以是体现的道理);②对应①的条理分析材料所叙述的事实;③分析题目中行为或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如果行为是积极的,应分析其意义;相反,则分析其产生的消极影响)。
这类问题的答案表述要遵循原因(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意义的顺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什么”类试题“是什么”类试题设问一般以“反映”“蕴含”“体现”“说明”等为关键词,由集中反映某一社会热点或现实问题的背景材料和依据背景材料所设置的问题组成,要求“概括(指出)材料体现(蕴含)的道理(或反映的问题)”等。
试题答案一般来自教材知识或考生知识库知识,也有一些答案来自时政材料,还有一些开放性设问的答案要求按自己的理解去总结、归纳。
(一)观点描述类1.题型特点观点描述类题型一般来说主要运用“说明”“描述”“拟写”“列举”等行为动词来体现,设问方式有“某主体的地位作用”“拟写标语(广告词)”“列举名言(要点)”等。
这类题目的解答最为关键的是要仔细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限定要求,准确调动所学知识或知识库知识,准确规范地描述知识和想法。
2.例题解析例1 :(2019全国Ⅰ卷·39)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也将迎来70华诞。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由34个界别组成,包括中国共产党、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
2018年,全国政协召开了1次全体会议、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19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1次网络讨论会、18次对口协商会、4次提案办理协商会,进一步形成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协商议政格局。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题分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为背景,以人民政协的构成及2018年人民政协的会议的材料设置试题情境,考查考生对人民政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解读材料、描述事物、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设问指向清晰。
回答本题要用到人民政协的知识,考生可回忆课本关于人民政协的知识:人民政协的性质、人民政协的职能、人民政协的主题、协商民主的渠道的内容、协商民主制度的意义等。
将教材的这些知识点整合、梳理,以学科语言加以准确描述即可。
【参考答案】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问题分析】本题主要是要求对教材知识的再现与归纳,能力要求不高,但考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
首先是多数考生对政协的地位不清楚或回答不完整,甚至出现了许多政治概念错误,如“人民政协是党的亲密友党”“人民政协是我国重要执政机关”等,表明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较大缺口;其次是对政协的作用不知道从何入手作答,只能在“走江湖”过程中涉及一部分,表明平时学习缺少对教材内容的扎实掌握;第三是对人民政协的地位和作用的内涵区分不清,混为一谈;第四是从材料中抓住某一点作答,如“政协有各民族参与,有利于民族团结”,表明态度综合能力较差,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不够,无法通过构建知识体系进行答题。
3.教学策略通过本题可以看出,教材基础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只要清晰掌握了所学知识,根据知识要点适当联系材料展开即可。
为此教学复习中要根据时事热点去整合主干知识,引导考生熟练地、清晰地掌握这些知识的内容及其层次,能够准确复述和描述知识。
近几年这类试题较少,但一些开放题可以归属于这类试题。
如:2018全国Ⅱ卷40(3):班级举行“学习袁隆平,放飞青春梦想”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列举发言要点)2018全国Ⅲ卷40(3):班级拟举办学习甘祖昌精神演讲会。
请围绕“青春、奋斗”的主题列出演讲提纲的三个要点。
(列举发言要点)2019全国Ⅱ卷40(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请写出其中两种精神的名称。
(描述两种精神)2019全国Ⅲ卷40(3):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列举写作要点)这类“开放题”的答题要求相对简单,不需要从理论上进行过多的展开,只要针对设问指向,以简洁的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即可。
但是,由于答案的开放性,需要考生能够调动自己知识库知识自主组织答题要点,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审题捕获设问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找准答题的方向;同时要注意设问要求答题的点数,作答时不能少于规定的点数。
(二)道理体现类1.题型特点道理体现类题型一般来说是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行为动词来设计,有时也会用“分析”“说明”来呈现。
其考查要求:一是阅读分析材料,提炼材料每层次甚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解它们蕴含或体现的道理;二是比较整合,将相同相似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个要点;三是准确表述,即运用学科语言将这些道理描述清楚。
这类的“体现”与“是如何体现”的“体现”区别在于,本处是从材料中直接概括出未知的、蕴含其中的道理,“是如何体现……道理”的“体现”强调的是从过程去反映某一“已知的”道理,是对过程的分析。
2.例题解析例2 :(2017年全国Ⅱ卷·39)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我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地方政府通过资金补助、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承办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基层文化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主体,同时将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确立为法定原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标准化、均等化、专业化发展。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
【试题分析】本题分为两步。
第一步要求概括材料所体现的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析材料,从两段材料中分别解读出政府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与人民的关系,同时从材料二还可以解读出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但这点在答案中没有明确要求);其次要调动政府、人大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知识,以人民为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即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权力机关及其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最后进行答案的分层表述。
本题的关系是可以从课本知识中概括出来的,是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再现,而不是自主去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
如“班级举行主题班会探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关系,请围绕主题提出两个观点”[2017年全国卷Ⅱ•40(3)],要求根据材料信息提炼或独立思考去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要求考生在掌握政府性质、作用、职能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即通过分析材料概括特点。
从材料上看,要在理解人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当前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特点,一是依法行政,履职行为规范,政府主体责任明确;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服务的内容具体明确;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
【参考答案】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人民负责。
特点:依法行政,履职行为规范,政府主体责任明确;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专业化,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具体明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提高。
【问题分析】部分考生一是没有仔细审查设问提取信息,未能准确把握对行为主体的限定,导致知识运用上偏向;二是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无法准确调动知识描述题中要求的“关系”;三是语言表达能力薄弱,无法实现语言的转换,正确地描述“特点”。
3.教学策略首先,考生在解答试题时,要加强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训练,学会从材料中捕获有效信息并依据信息去对应调动知识;其次,要养成高度重视设问对行为主体的限定这一习惯,真正清楚要考查的主体到底是谁;第三,在政治生活知识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特别是要对诸如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少数民族、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不同行为主体的知识进行分别整合并熟练掌握,正确描述相关主体和行为要求的知识。
(三)概括发现类1.题型特点概括发现类题试题包括信息概括、问题发现两种相关联系的形式,一般来说有“概括”“指出”“反映”“说明”等行为动词。
其中信息概括类要求全面分析材料,通过比较、鉴别、整合等,提炼出主要信息,分点加以准确表述。
而问题发现类是在信息概括基础上,调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模式,通过对事实、行为、观点、数据等材料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进行集中展现。
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2.例题解析例3:(2018年全国Ⅱ卷·38)材料一(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试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结合书本知识理解指标关联和读图的能力。
根据书本知识,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3-2017年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是同向增长,并且税收收入占据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参考答案】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问题分析】考生的主要问题是:①审题不清:很多考生在审题时忽视遗漏部分信息点,没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设问中对回答角度的要求,出现错答或语言表述不当,造成失分。
②答案不全:对材料信息的把握不全面,造成漏点。
③就事论事:对现象的描述没抓住其基本特征,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照抄上,找不到现象背后的本质性问,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题。
如回答该问题时只看到近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这一现象,而没有提炼出“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这一本质联系而造成失分。
3.教学策略这类试题能够很好地实现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结合,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要加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训练,落实“全面性”原则;二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材料呈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及实质;三要正确描述结论。
对于知识描述类的试题,则要结合材料、根据教材知识准确地表述概念、原理或观点。
考生在备考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的热点问题,以及党和政府有关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方针政策和重大社会热点问题,深入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表现及原因,正确把握党和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些问题的重大改革举措,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多角度训练考查这些重大热点问题的主观题,及时总结、积累知识和答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