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几小点看法

合集下载

司马迁发愤著书论

司马迁发愤著书论

司马迁发奋著书论分析司马迁一生的志向就是继承父志,撰写出一部像《春秋》那样伟大的史学著作,,但是正当他满腔热情地从事此项事业,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进之时,他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而惨遭宫刑。

为了自己视为生命所在的巨著《史记》,决定甘下“蚕室”而受此辱刑。

从中可以看出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执着追求。

为此,他有一段著名论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就是著名的“发愤著书”论的中一段精彩的一须,其影响于后来之中国文人。

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极端逆境但是志向不被屈服,因为身处苦难却能更加的激扬奋发。

司马迁发愤著书,有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忍辱发奋,用坚韧的毅力来完成传世之作。

第二,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历史人物。

把个人的不平和愤怒之情,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上,讲述古今往事,引人深发,启迪后人更加明智。

这些都是陷害司马迁的统治者们想都没有想到的巨大历史功效。

发愤著书就其思想而言,无疑继承了诗经诗言志这一特点。

有这么一种说法:乱世出英雄。

说往往在时事混乱的环境下,才可以逼出来一些改变时代命运的英雄。

也就是说人处于困境的时候会调整自己的应对能力,从而发挥出身体的潜能。

比如说:拿破仑,朱元璋。

相反,若是居安,往往不能思危,闲适舒畅的生活,往往会摧毁人们的主动发掘自我潜能的欲望以及能力。

虽然关于是快乐出诗人还是,苦难出诗人。

古今中外,说法不一。

但是,依我的经验以及切身体验来看,真的是只有在苦难或者心情低落的时候,才能写出来比较好的诗歌或者其他文学作品。

作者处于困境之中,忧思郁积,无处发泄,唯有诉诸于文字,才能达成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平衡。

自古而今,经历了诸多人生磨难和精神挫折才终成大作的作家举不胜举。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500字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500字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500字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500字
今天,我含着微笑和泪水看完了《司马迁发愤读史记》这篇文章。

文章看完之后,我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文章中故事情节至今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故事主要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消耗13年的时间写成了辉煌巨著《史记》的事。

整个故事都赞扬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的精神。

相比司马迁,我是怯懦的。

假设我被关入大牢之中,我一定会大哭大闹,终日抱怨上天的不公,从此一蹶不振,丝毫不会考虑父亲的遗愿,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

而司马迁却不同,他一直能坚决自己的`信念: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

夏天,司马迁汗都滴下来了,可是他却用手只抹一下,冬天,他冷得手都伸不出来,但无论条件多么艰辛,他都没有停顿书写,寒来暑往,终于完成了轰动中国的史书—《史记》。

不得不说,此刻我对司马迁的一生不仅仅是羡慕,更多的是佩服。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篇文章使我对史书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对生活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亦成为我更加热爱生活的动力。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一、本文概述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理论命题的内涵、来源及其在司马迁创作实践中的体现,并进而分析其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启示和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发愤著书”说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独特地位。

接着,通过对司马迁生平及其著作《史记》的深入分析,揭示“发愤著书”说在司马迁创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发愤著书”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分析其在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的重要价值。

文章将对“发愤著书”说的现代意义进行阐发,以期为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司马迁的生平与著作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他的一生历经了从盛到衰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司马迁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少年时期、仕宦时期和受刑著书时期。

在少年时期,司马迁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他的学识不仅限于文学和历史,还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多个领域。

这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仕宦时期是司马迁人生的重要阶段。

他曾任郎中、太史令等职,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宫廷秘闻。

这些经历为他编写《史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司马迁的仕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他因替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

这一事件对司马迁的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也使他有了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受刑著书时期是司马迁人生的最后阶段。

在遭受宫刑后,司马迁的生活陷入了困境,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忍辱负重,坚持创作,最终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巨著。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记录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的历史,还融入了自己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独特感悟。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

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我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名著,书中记述了中华名族上上下下五千年里的名人、伟人的故事和事迹。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故事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

这个故事描述了司马迁在遭受牢狱之灾后,发愤写史书的故事。

当时,司马迁因为为一位将军辩护而入狱受了酷刑,他几次想一死了之,但又想到史记还未完成,还想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他想让自己的死重于泰山,于是在狱中继续书写史记。

他花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本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

司马迁发愤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忍辱负重写史记的精神怎能不令人叹服呢?想到司马迁的故事,再想想我自己,真是自叹不如。

他发愤写史记,最终完成了;而我呢,连做个简单的支架都未完成。

记得那是五年级的科学课,夏老师说马上要举行“搭支架”比赛。

我回家后,就饶有兴趣地搭起支架来,并且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成。

开始,我挺有耐心地卷起报纸卷来,再拿来胶水,然后开始粘合。

当我刚黏好一个雏形的时候,一根报纸卷散了,我忙去粘起,刚黏好这根,那根又散了。

这样来来回回黏了好多次,可是这个问题解决了,又冒出一个问题:支架蔫了。

我有点儿不耐烦了。

支架蔫了,就算在弄挺,它的受重力也大打折扣。

我很是厌烦,似乎忘记了刚刚暗下的决心。

一急之下,便一把抓起支架,扔在桌上不管了,第二天自然没能交上作品。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在遭受到飞来横祸之后,他仍然继续写。

我曾下决心暗下支架,但是一遇到困难,便半途而废。

我遇到的困难和司马迁的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天壤之别。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它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

我要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发愤图强,实现自我的理想,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在心中,我无时无刻的告诉自己: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下决心去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去做到。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磨难,我都要为追求我的梦想发奋前进!。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浅谈司马迁“发愤著书”说摘要: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继承《论语》“诗可以怨”的传统,他对前人改进创新,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意义深远。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陈师道的“其穷愈甚,故其诗愈多”等都深受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影响。

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中,已经意识到“泄愤”和“言道”的统一性,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一个很好的发展。

关键词:发愤著书;愤懑;逆境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著——《史记》。

对《史记》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是持“发愤著书”的观点。

“发愤著书”是司马迁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命题。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曾这样写道: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在《报任安书》中也出现类似的言论。

这些文字讲述了一代代伟人在逆境中化悲愤为力量,最终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巨著。

司马迁将此类伟人的事迹与自身的事迹相结合,得出“发愤著书”一说。

这一文学批评命题,贯穿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始终,具有丰富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要深远的理论意义。

司马迁提出的“发愤著书”说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理论成果,而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一步步总结创新得出的。

早在《诗经·园有桃》中,就有诗句: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因为心中忧伤,所以化忧伤为力量,用来吟诵诗谣。

这应该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含有“发愤著书”这一思想的文字记载。

将这一思想进一步深入的是《论语·阳货》中得一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观、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诗可以用来抒发心中的愤怨。

反过来理解:如果心中有愤怨,可以借愤怨之情写诗。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试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摘要:司马迁是汉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虽然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不是十分的完备,但是其丰富性和卓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而发愤著书说又是重中之重。

本文结合《报任安书》和《世纪·太史公自序》,着重讨论其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历史传承及其影响、意义以及其局限性。

关键词:司马迁发愤著书文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文学家,司马迁的文学思想历来备受学者的重视。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特色之所在。

了解其发愤著书说,对我们了解司马迁整个文学思想是十分有意义的。

同时,由于时代的原因,司马迁的思想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也使我们对整个古代文论的发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一短话:“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於縲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於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①《报任安书》中也有一段与此十分相近的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大抵可知“发愤著书”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运行模式。

“发愤著书”是作者遭遇缧绁、身毁不用之时,经过“深惟”之后所作出的冷静的决断,它促使司马迁以前所未有的毅力去完成艰巨辉煌的时代使命,同时也是先父遗命。

可以说它是司马迁在自己实际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古代伟大作家的生活与创作进行分析和总结而提出来的。

其含义实是人生受困后的发奋振作,是在身心挫辱之下,情感与理①《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第37页智交变之后的一种升华方式,是士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其自我价值。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摘要:一部《史记》,鲁迅先生曾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上承父志,下忍身痛,隐忍苟活,于逆境中所著的这一史家名篇确为中国文学史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其“发愤著书”思想也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大贡献。

本文从其史学巨著《史记》出发,具体阐述其“发愤著书”思想的发生发展及其时代与现世意义。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所编《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时期,下至汉武帝时期,其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史学之大手笔,鲁迅先生就赞扬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思想”是流露于其《史记》中的,而其《史记》的编写也正印证了其“发愤著书”的思想。

总论其“发愤著书”思想的集成,可以说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

一、从个别到一般司马迁在其《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此处太史公之“愤”者,我想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他们都是在作者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得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司马迁的意思主要是说痛苦和不幸可以激烈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说以仇怨悲愤倾泻与作品之中(1)。

另外,其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离骚》时曾论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读《司马迁发愤写》有感作文

读《司马迁发愤写》有感作文

读《司马迁发愤写》有感作文
读《司马迁发愤写》有感作文
读了《司马迁发奋写<史记>》这篇文章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司马迁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历史很感兴趣,他读了很多历史书,游历了许多地方,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

父亲临终时,嘱托司马迁完成他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在他的头上。

原来,他因替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因而受了残酷的宫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自己还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轻生的念头,坚强地活了下去。

读透这篇课文后,我感到那种把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太监的滋味,对于太史公司马迁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是无法忍受的。

可他以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作——《史记》。

我们向司马迁学习,学习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忍辱负重、矢志不渝,竭尽全力献身事业的伟大精神。

- 1 -。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现代阐述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现代阐述

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现代阐述司马迁“发愤着书”说的现代阐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历述韩非、屈原等人的事迹后,总结说:“《诗》三百,大祗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提出了“发愤着书”说。

所谓“发愤着书”,是指怨愤郁结,借着书立说发挥疏通。

“愤”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着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

“愤”包含了个人怨愤的情绪,同时也显示了穷且益坚的意志,同时它又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以及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

张大可《司马迁评传》中指出:所谓“发愤”,就是指一个人身处逆境而其志不屈,更加激扬奋发而有所作为。

司马迁发愤着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忍辱奋发,从沉痛中奋起,用更加坚韧的毅力来完成传世之作。

第二,揭露和抨击统治者的荒淫和横暴,同情社会的下层人民,歌颂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历史人物,把个人的不平和愤懑,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褒贬上,述往事,思来者,升华了《史记》的主题,这是加害予司马迁的统治者们非始料所及的。

那么,司马迁为何要“发愤着书”呢?总体来看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一,因为李凌之祸,获罪并且遭受了宫刑之冤。

在他落难之时身边的同僚竟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助,在获罪这一层面上,他看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官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旦你加官进爵,他们就会跟在后面趋炎附势,拍足马屁;一旦你失宠失势,他们也就一个个跟你划清界限,最好是能完全撇清关系,有的更是落井下石。

也许是在他经历了这一人生转折点之后,他清醒地看到,任何人都靠不住,只能自己发奋努力,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名垂青史,以证明自己的国家之栋梁,那才是正确的抉择。

而在宫刑之冤这一层面上,在那个社会观念和道德意识极其扭曲,讲气节高于生命的时代,行了宫刑的人,就等于失去人格尊严,即使在现代,他这样的遭遇也多少会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议。

在《汉书.艺文志》中,司马迁有赋八篇,今存仅《全汉文》辑有《悲士不遇赋》一篇。

《司马迁发愤写》读后感

《司马迁发愤写》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司马迁发愤写》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两边的龙门,他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从小被黄河熏陶,还经常听老百姓讲古代英雄的故事,又受父亲的影响,决定要写一步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这3000余年的历史。

后来,司马迁渐渐长大了,就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去世时说:“你一定要完成我平生想完成我平生想完成的史书哇!”司马迁懂事的点了点头,后来司马迁整理父亲留下来的资料,还四处拜访,和自己早年走遍中国留下的资料。

正当他专心致志的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撞到他的头上原来他替李将军辩护,得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司马迁几次想血贱墙头,但又想到《史记》还没完成,就没撞,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就这死了,不是毫无疑义吗?我一定要活下来我一定要完成这部史书。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精品文档你是怎么理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发愤著书说”。

“发愤著书说”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的核心,同时,也是司马迁文学思想特色之所在。

所谓愤”是指作家意有所郁结,心理上受压迫而不得伸展,怨愤郁结,借著书立说发挥疏通,这样才能恢复心理平衡。

愤”强调了创作者在逆境中奋起而不消沉的品格,极富于批判精神和战斗精神。

一、“发愤著书说”的内涵发愤著书说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著书泄愤”和“著书言道”。

“泄愤”是著书的动力,“言道”是著书的目的。

在“发愤著书说”中,这两方面的内容,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著书泄愤”是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书泄愤”强调文学创作的作用,主要是干预现实、批评现实,提出“愤”在情感方面的作用。

《报任安书》载: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国,《说难》《孤愤》。

司马迁通过从古至今的例子论证了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退论著书策以述其愤,思垂空文以自现”的观点,他更是提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具有总结性的观点另一方面发愤著书”是关于文”与道”的关系。

司马迁认为发愤著书”的目的是言道,要言圣贤之道,这与我国古代重视文”与道”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

二、发愤著书说理论的历史传承和影响孔子的《论语?阳货》:中提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可以怨”是说人们可以借文艺来发泄胸中的牢骚,发愤著书”与诗可以怨”一脉相承,且发愤著书具有更进步的意义。

在后代,韩愈在文上主张的不平则鸣”就是发愤著书”的继承和延伸。

韩一方面主张文以载道”,提出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另一方面又提倡穷苦之言”,认为和平之言易好”,自觉意识到“泄愤”和“言道”的统一性,这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宋代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也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范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范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范文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读后感范文
读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以后,我深深地受到了震撼,我了解了司马迁的生平一些故事,开始敬重这位古人了。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主要讲述了司马迁创作《史记》前前后后发生的一些事情,讲到司马迁因为得罪了当时的一些权贵受到了残酷刑罚,是古代社会惨无人道的宫刑,叫受刑的人生不如死,我感慨过去的那些创造刑罚的人简直是残忍到了极致,他们用尽千方百计折磨人,真是太叫人愤怒了。

而司马迁恰恰是在那样屈辱的逆境当中,发奋创作完成了《史记》这部著作,《史记》全篇共有五十二万余字,真可谓是辉煌的'一部巨著。

鲁迅先生给予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样很高的评价。

通过这篇课文的阅读与学习,我深刻的意识到人在逆境当中不可以消沉,应该知道发奋图强以顽强毅力与不公的命运作斗争。

结合实际生活,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有不少身残志坚的人,他们同样在逆境中成长最终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这些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同时我们也要扪心自问:我们很多人身体安康、家庭幸福而不认真学习,我们相比这些人难道不感觉惭愧吗?倘假设感到惭愧的话,那我们一起来奋斗吧。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文本解读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文本解读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文本解读司马迁,中国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其所著《史记》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他的一生中,他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与困苦,这些经历在其文本中也得到了体现。

本文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分析《史记》中所体现的司马迁的意志力与乐观精神,并探讨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创作技巧和细节。

一、意志力以及乐观精神司马迁的一生经历了许多的苦难,不仅是官场陷阱的争夺,也有家族荣誉的原则坚持。

但是,在这些挫折中,他没有沉沦,而是积极地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在《史记》中,司马迁不仅展示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乐观精神。

在《司马相如列传》中写道:“ [] 相如有疾,闲不出,与妻语曰:‘昔霍丘妪,三冬不蓄火,吾辈不若。

’遂蓄火暖之。

” 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史记》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创作技巧除了作为历史学家的角度去研究历史,司马迁在《史记》中还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他善于巧妙地利用语言,以概括明晰的叙述展现事件,准确又生动地描绘出人物形象,以及对历史事件与现实的深刻剖析。

例如,《太史公读书志》中提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一经典的诗句分别解释,用“几时有,往何往而不复返也”“把酒,治病也”“问,避讳也”“青天,天也”等方式探究古诗背后的深度含义,充分彰显了司马迁的博学和才智。

三、细节艺术表现司马迁的文本中也有许多考究的细节,这些细节艺术的描写让整部《史记》更加丰富饱满。

例如,在《卜式列传》中讲到卜式的家族遭遇事故,只有幼小的女儿幸存,卜式决定将女儿养育成高尚的人,他为自己的女儿制作了“童装,罗绸成大袍,金银文刻籍籍依书”,这些细致的描写表现了卜式的家族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综上所述,司马迁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通过《史记》这部文本,表现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内心深处的乐观精神,同时在创作技巧和细节艺术上也体现出了高超的写作技巧。

他的《史记》对中国古代史学的研究推动了整个古代史学的进程,而他所体现的人生态度和写作风格,也对后来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论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摘要:一部《史记》,鲁迅先生曾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上承父志,下忍身痛,隐忍苟活,于逆境中所著的这一史家名篇确为中国文学史的传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其“发愤著书”思想也成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大贡献。

本文从其史学巨著《史记》出发,具体阐述其“发愤著书”思想的发生发展及其时代与现世意义。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所编《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黄帝时期,下至汉武帝时期,其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可谓是史学之大手笔,鲁迅先生就赞扬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思想”是流露于其《史记》中的,而其《史记》的编写也正印证了其“发愤著书”的思想。

总论其“发愤著书”思想的集成,可以说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

一、从个别到一般司马迁在其《报任少卿书》中说:“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此处太史公之“愤”者,我想是可以这样理解的:他们都是在作者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为了把自己得主张、想法表达出来,留传后世,以求后世的理解,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司马迁的意思主要是说痛苦和不幸可以激烈作者的志向,坚定他们“立言不朽”的决心,成为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说以仇怨悲愤倾泻与作品之中(1)。

另外,其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离骚》时曾论说:“《离骚》者犹离忧也。

【读后感】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读后感】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读后感】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感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里,人才辈出,发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故事,其中,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了。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迁让司马迁在临终前完成他尚未完成的写一本历史书的愿望。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在他身上。

他被监禁和折磨,但他忍受着屈辱,完成了一本史无
前例的书——历史记录。

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对司马迁产生了敬佩之情。

他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永不放弃,虽
然受到了酷刑,受到了文武百官的冷嘲热讽,但他身残志坚,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不顾别人怎么说,专心致志地写作,是多么伟大啊!对比之下我
们真是太渺小了;许多人做事总会因为遇到困难半途而废,屈服于命运;遇到一点儿小挫
折就停止前进————如果人人都像司马迁一样,那么世界上有所成就的人还不会多吗?
我记得有一次,我以优异的成绩丢掉了名单。

我很不舒服。

我回家时大声哭了。

后来,我突然想起司马迁。

当他遇到如此巨大的困难和挫折时,他没有放弃。

我的小问题是什么?所以我找到了自信,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努力工作。

果然,我的功夫得到了回报。

我在考试
中得了第一名。

收到试卷的那一刻我欣喜若狂!
我们要向司马迁学习,学会坚强,永不向困难低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对原创,上传者者就是作者!!!支持原创。

关于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几小点看法
中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对文学创作动机和目的进行过描述。

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阐释就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

当然作家创作的动机有很多。

下面我们简单来看一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

“诗言志”思想。

《左传》里有“赋诗言志”、“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物文,行而不远。

”《乐记》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

《荀子》说道:“圣人也者,道之管也。

天下之道管是也,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易》《乐》之归于是矣。

《诗》言是,其志也……”《毛诗大序》也认为创作是“发乎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情发乎声”、“吟咏性情”。

上述各种说法,都是说诗文是“言志”、“道志”的,即文学作品要表达抒发作者由客观现实所激发的志向、理想、愿望、情绪。

强调情感在内心萌动而进行文艺创作。

“文以载道”思想。

“文以载道”的思想,在战国时《荀子》中己露端倪,荀子在《解蔽》、《儒效》、《正名》等篇中,提出要求“文以明道”,是后世:“文以载道”源头。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载道”。

唐代韩愈又提出的“文以贯道”之说。

李汉在《昌黎先生序》中说:“文者,贯道之器也。

”“文以载道”虽然不是明确的告诉人们古代文人的创作动机,但是不可否认它对古代文人创作动机的影响,且这个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原道”思想。

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日月云霞,山川草木,虎豹龙凤,均有
焕丽炳蔚之色,林籁泉石,又有竽瑟球锽之声,但这都自然而然,乃属无心之美,惟人类秉五行之秀,参天地而为三才,结撰文章,则为有心之美。

”他认为文艺的创造是人类特权,人类的文艺创作是天然而为的,即是刘勰所说的原道思想。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思想。

司马迁认为创作动机来自不得酬的人生悲剧的怨愤,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便愤而著书,用作品来“抒其愤”。

他在《报任安书》中写道:“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李白“哀怨其骚人”,韩愈“不平则鸣”,欧阳修“诗穷而后工”,李贽“不愤不作”等说法,都是对“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

“发愤著书”认为作家创作动机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艺术家的悲惨命运和苦闷的心理状态,即是作者的“愤”。

这几种说法都很精妙,但私以为太史公提出的“发愤著书”说尤为精妙!虽然本人十分推崇太史公的“发愤著书”说,但并不代表此理论无坚不摧了。

如果要理解“发愤著书”,先得一一讲解一番。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提出是在《报任安书》中提出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句前举了大量的例子证明。

同时他也举了屈原的例子——“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发愤著书”说便是从这之中提炼出来的。

就“发愤著书”而言,首先要知道“发愤著书”认为著书是有目的的,而且是有两点目的,一是“舒其愤”;二是“思垂空文以自见”,即是借助著书来名垂青史。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这正好道出了“发愤著书”说是存在很强烈的目的性的。

这点相对“诗言志”“文以载道”“原道”来说更进一步强调了文学的创作
是非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结合。

太史公史学家宏博的知识和历史的眼光,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从事著书的经过和事例,指出那些流传不朽的著作如《周易》、《春秋》、离骚》、《国语》、《孙子兵法》、《吕览》、《说难》、《孤愤》、《诗经》等,认为“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举了大量的文史事例。

周文王姬昌被昏庸残暴的纣王囚禁后,忍受纣王以种种野蛮侮辱和折磨,在被囚禁7年中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改造成后天八卦;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而不得认可,穷困不堪,退而著书,编订《春秋》;屈原因受谗言,被流放,发牢骚的写出了《离骚》。

左丘明失明后写出《国语》。

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兵法》。

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流传世上。

论据数量之宏博,令人震撼!更进一步证明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的坚固性。

有人说,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文艺界普遍认同的。

但是我今天来讲一点这个无懈可击的理论的几个小瑕疵。

首先从论点上来讲:
“发愤著书”说的论点中心词落在“愤”字上。

太史公认为著书的是需要前提的,且这个前提就是要有“愤”。

何谓愤?周文王姬昌被昏庸残暴的纣王囚禁后,忍受纣王以种种野蛮侮辱和折磨,在被囚禁7年就是“愤”;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学说而不得认可,穷困不堪就是“愤”;屈原因受谗言,被流放就是“愤”……即是文人著书必须经历身世的颠簸,生活的苦难。

若是没有经历过必要的苦难,就不能写出好的作品,即便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也会陷入“为赋新词强说愁”境地,陷入娇柔做作的境地,算不得惊世之作。

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有道理并说明一定是真理。

第一点:“发愤著书”说出现了逻辑上小错误,即是太史公并没有充分论述“愤”与“著书”的关系。

我们根本就无法知道“愤”是“著书”的必要条件呢还是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有一点区别,即是必要条件命题将条件和结论调回来依旧成立;而充分条件命题
将条件和结论调回来则不成立。

下面我们就来做这个实验,调换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将太史公的命题——“发愤著书”一分为二调换结论和条件,得结果如下:
一:“著书”一定要有“发愤”。

(充分条件调换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二:“著书”不一定要有“发愤”。

(必要条件调换命题的结论和条件)
按“一”的说法就是,文学只能是那些苦难者的权利,而生活幸福着是没有机会享受文学之美,因为生活幸福者就意味着没有“愤”经历,没有“愤”就无从谈起文学。

显然一是不正确的。

第二点:在认识上忽视了乐观的人生境遇对“著书”重要性。

“发愤著书”只强调悲观的人生境遇对“著书”的重要性,单方面的认为“愤”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而对于“喜”或“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则只字不提。

说明太史公认识尚有局限。

较之而言,“诗言志”思想的更贴切些。

因为这里的“志”指的是“情志”,而不是单纯是指“抱负”、“志向”之类的。

“情志”可以分为喜、忧两方面。

也就是说,“诗言志”思想比“发愤著书“更全面。

由此可见,太史公的“发愤著书”不是太严密。

当然,太史公“发愤著书”理论是写在信件和史书之中,而不是专门立论,因此我在这里苛求是吹毛求疵,可以说无所意义了。

其次从论据上来说: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个伟大的史学家,具有宏博的知识和历史的眼光,因此在论据上自然也是例举高远宏大。

“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皆是宏博的历史史料。

但是具后世研究,司马迁所举的例子中有错误。

如:“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就是错误的论据。

吕不韦是秦襄王时的丞相,秦始皇时尊为相国。

后在秦王十年因罪罢相,并被罚举家前往蜀地,遂自杀了。

《吕览》即是《吕氏春秋》,《史记》笨传晕:“吕不韦乃使客人人著
所闻。

集论以为八览、六轮、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然吕不韦主撰《吕氏春秋》时尚为相国,因罪迁蜀是以后的事。

《说难》、《孤愤》是韩非的著作《韩非子》里篇目,具权威史料记载《韩非子》是韩非在韩国时已经完成,而不是来秦被李斯的迫害入狱才撰写的。

在此,太史公的论据显然不足折服人。

论据都错了,还奢望爱在鸡蛋里挑骨头的好事者信服吗?
其实,关于文学创作这个问题,在具体每一个作家显现的表现不一样,有的显得偏向“诗言志”说,比如庄子;比如曹操。

有的显得偏向“发愤著书”,比如屈原;比如司马迁……这个问题在于的是你如何自圆其说。

其实只要能让人感觉合理的信服的,自然会有值得学习之处。

百家之优自会有最合理的说话,当然等待聪明的你前去发现。

最后讲明一点,其实我这算不上论文,最多算是一篇小议论散文罢了。

论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至少对于不太聪明的我来讲,还需要更多时日前来准备,毕竟太史公“发愤著书”说是博大精深的,不是三言两语所道得明白的。

因此只能拿这篇算不上论文的小文章当做假论文来弄弄了。

万望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