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录音新闻》课件.苏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录音新闻素材 (新版)苏教版
![【配套K12]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录音新闻素材 (新版)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474d53a45177232f60a2a2.png)
录音新闻1.广义地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狭义地讲,新闻就是消息。
最主要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
新闻的特点:(1)报道迅速、及时。
(2)简明扼要,语言要高度凝练、概括。
(3)用事实说话,不能虚构、夸张。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以“长征”系列火箭为主的火箭发射,震撼了全中国人民的心。
限于当时国内生活条件的制约,电视还未能在家家户户普及,所以录音报道这一火箭发射的盛况显得极为重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清晰、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电台作了较大规模的实况录音报道,在报道中,现场的声音、解说员的解说、现场观众的欢呼聚为一体,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氛围,让听众如同身临其境。
2.现场直播“神六升空”大型直播《再探苍穹》之八:飞船发射神舟飞天,铸就登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惊世伟业问鼎苍穹,谱写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诗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型直播节目《再探苍穹》朱江:各位听众,现在“神舟”六号的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我们还是来看看酒泉发射现场的情况。
现在我们的记者孙崇峰已经来到了载人航天发射场,他能够亲眼目睹发射的壮观景象。
佳慧: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来,让我们把信号切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听一听记者孙崇峰的现场播报。
孙崇峰:各位听众,我是记者孙崇峰,我现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场的天气……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即将发射,我们来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现场](发射倒计时:10、9、8……3、2、1——点火!起飞!)孙崇峰:好!火箭已经起飞了,火箭的轰鸣声非常大,我感觉我的脚下在剧烈地震颤,火箭巨大的轰鸣声好像要把天空撕裂了,它向世界宣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了。
各位听众,现在虽然是在白天,但是火箭喷出的烈焰还是特别耀眼,现在火箭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只能看到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刺蓝天……听众朋友,不知道此时此刻“神舟”六号飞船里,我们的两位航天员情况怎么样?相信他们一定能够顺利升空,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祝福!朱江:长征火箭点火,地动山摇;神舟飞船升空,再探苍穹。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afbd020bd64783e09122b67.png)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目录(全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专题上:《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人物风采)《贝多芬传》《一面》《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赵普》《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柳叶儿》《黄纱巾》第三单元(建筑艺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塞宫》《黄鹤楼》《于园》第四单元(动物世界)《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名著推荐:《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三个太阳》《录音新闻》《决战太空》《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七子之歌》专题:《荷》第六单元(诗词拔萃)《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观刈麦、破阵子)《现代诗三首》(树、信念、中国的土地)《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古诗二首》(黄鹤楼、归园田居)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长征组歌)《七律长征》《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老山界》《草》《<长征>节选》(剧本)《诗人领袖》写作:写清楚一件事和起因经过和结果第二单元(爱国情怀)《枣核》《最后一课》《始终眷恋首自己的祖国》《晏子使楚》《古诗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花)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第三单元(至爱亲情)《背影》《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夜雨寄北、已亥杂诗)专题《长城》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第四单元(江山多娇)《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阿里山纪行》《蓝蓝的威尼斯》《美丽的西双版纳》《古诗三首》(望岳、钱塘湖春行、登飞来峰)名著推荐《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第五单元(人与环境)《苏州园林》《都市精灵》《幽径悲剧》《明天不封阳台》《治水必躬亲》记叙中结合抒情与议论第六单元(高新科技《从小就要爱科学》《在太空中理家》妙的克隆》《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师生自荐课文》《古诗三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论诗)写作:自由写作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借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竹溪记》《紫藤萝瀑布》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陋室铭》《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第三单元(事理说明)《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活板》《宇宙里有些什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山市》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第四单元(小说之林)《孔乙己》《范进中举》《核舟记》《变色龙》《窗》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第五单元(人生体验)《错过》《散步》《送东阳马生序》《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有的人》《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无题)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第六单元(精彩演讲)《悼念玛丽·居里》《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讲》《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向生命中的一切青春举杯》《两小儿辩日》写作:写简单的演讲稿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1、鼎湖山听泉2、林中小溪3、飞红滴翠记黄山4、画山绣水5、扁鹊见蔡桓公6、桃花源记7、与朱元思书8、核舟记9、故乡10、我的叔叔于勒11、在烈日和暴雨下12、多收了三五斗13、成功14、论创造15、学问与智慧16、说美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17、陈涉世家18、捕蛇者说19、岳阳楼记20、醉翁亭记21、绿22、囚绿记23、环球城市风行绿墙25、一双手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1、威尼斯商人(节选)2、江村小景3、《陈毅市长》选场4、一厘米5、藤野先生6、生命与和平相爱7、热爱生命8、享受生活9、曹刿论战10、愚公移山11、出师表12、观潮13、送行14、给我的孩子们(节录)15、台阶16、呼兰河传(节选)17、雪18、《雪》四人谈19、邹忌讽齐王纳谏20、《孟子》二章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墨池记。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2)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目录(2)](https://img.taocdn.com/s3/m/6f6d437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9.png)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录(2)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学常识〖第⼆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仁,我国伟⼤的⽂学家、思想家、⾰命家。
本⽂选⾃他的散⽂集《朝花⼣拾》,本⽂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
通过对⽐的⼿法,表现了⼉童天真活泼的性格和热爱⼤⾃然追求快乐⾃由的⼼理,同时也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法和内容是对⼉童天性的束缚。
《⽉迹》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全⽂按照“盼⽉亮—寻⽉亮—议⽉亮”的顺序,记叙了⼀家⼏个孩童中秋夜追寻⽉亮的过程,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满⾜的可贵的⼼灵世界。
《三颗枸杞⾖》作者程海,本⽂运⽤回忆的笔法,⽣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们:要抓住时间,抓住⽣命,少壮不努⼒,⽼⼤徒伤悲。
《我们家的男⼦汉》作者王安忆,当代著名⼥作家,她的⼩说《长恨歌》获茅盾⽂学奖,本⽂运⽤风趣幽默的语⾔,按⼈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动⽽细腻的描写了⼀个男孩⼦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个逐步成长的⼩男⼦汉形象。
《柳叶⼉》是⼀篇叙事散⽂,作者宋学孟,本⽂⽤饱含深情的语⾔,描写了⼉童时代在那饥荒严重的岁⽉,抢柳叶⼉吃柳叶⼉的乐趣,但如今回忆起来,有种苦中带涩的滋味⼉,抒写了对柳叶⼉的特殊感情。
《两⼩⼉辩⽇》体裁寓⾔选⾃《列⼦·汤问》作者是战国时期列御寇。
本⽂告诉⼈们:⽚⾯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黄纱⼱》体裁微型⼩说,作者薛涛,作品运⽤电影中“蒙太奇”的表现⼿法,每个镜头流露了⼈与之间相互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学常识〖第三单元〗 《⼈民英雄永垂不朽》作者周定舫,全⽂按瞻仰者的⾏踪为序具体介绍了巍峨、雄伟、庄严的⾸都⼈民英雄纪念碑,在介绍⼤碑座上的⼗块浮雕时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和浮雕反映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结合的顺序,说明热情赞颂⾰命先烈的丰功佳绩,同时表现了⼈民群众对他们的⽆限崇敬与怀念之情。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苏教初中语文七下《新闻两篇》 (二)](https://img.taocdn.com/s3/m/ef5340c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png)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清晰的思路并品味毛泽东语言的磅礴气势。
3.认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爱国爱军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介绍新闻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新闻单元。
大家可能对“新闻”这个词并不陌生,因为我们通过电视、广播、网络都会接触到新闻。
那到底什么是新闻?它有哪些特点?由哪些部分构成?我想等我们今天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大家对此必是能够侃侃而谈了。
而且只要你不吝啬手中的笔,我想成为一名校园小记者肯定是没问题了。
在学课文之前,我们先简单地了解一下有关新闻的知识。
二、介绍新闻有关知识1.什么是新闻?从广义上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从狭义上讲,新闻就是指消息。
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最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2.新闻有哪几部分组成?——新闻的结构。
新闻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缺一不可)3.新闻的六要素(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
4.补充介绍背景问:新闻稿件一般由记者写,为什么毛主席亲自为新华社写作稿件呢?明确:因为此事意义重大,非同寻常。
补充交代背景: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政府以致命的打击。
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开始谈判。
我方提出8条24款和平方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当日午夜,人民解放军奉命横渡长江。
22日2时,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撰写的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报道了中路军万船齐发、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的战况,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https://img.taocdn.com/s3/m/585c8d3a482fb4daa58d4b1a.png)
三、课文内容说明 1982年10月,正当党的十二大召开之际, 我国向预定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这是 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我国运载火箭水下 发射成功的广播稿。
中心思想
• 本文比较全面地报道了当时发射 的具体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 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 团结奋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同时 也歌颂了党的领导。
• 四、有的词语,属于专业术语,一般词典 上查不到,那就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 推断。如“出潜艇发射前的操作音响”中 的“出”就是“播放”的意思;“混播” 就是“指各种声音的混合录音的播放”。
;
/ AG亚游集团
orz81msr
家上坟啊!”李老乡夫妻听着这些真诚的话语,俩人的眼圈一阵阵发红。李妻对丈夫说:“我说也是,你就不要犹豫了。麻烦 弟弟妹妹们绕些路去给爹娘上上坟,说说话,不就了了你这做儿子的心愿了嘛!”看李老乡还在犹豫,耿正果断地说:“叔, 就这么定了,我们一定要去给爷爷奶奶上坟的!您告诉我们坟地的确切位置就行了,或者我们进了村子以后,请知道的人给带 个路也行!”李老乡感激地说:“那就有劳你们了!我父母的坟其实很好找的,就在村子西南的南北大路边上。我想一想,是 在大路的西边,距离大路两丈多远的样子。砖砌圆顶,挺气派的,老远就可以看到。我最后一次离开的时候,不知道回了多少 次头啊!唉,快五年了。走之前,我还在坟后的两侧各栽种了一棵三尺高的小松树呢,只是不知道是否成活了。在爹娘的坟前, 摆着一个用青石打造的供桌,坟头面向东南,为得是我们能够遥遥相望。墓碑我选的是少见的黑色花岗岩,左下侧有我的名字, 你们一看便知,不会错的。至于具体地址,你们知道的,就在县城正北二里远的李家庄。”耿正兄妹三人将李老乡说的话牢牢 地记在心里。耿英略想一想,轻轻地问:“叔,婶子,这祭祀的用品是按照咱们老家的习俗呢,还是按照这里的?”李老乡说: “老家和杭州,这祭祀用品差不太多的。你们准备哪天动身回家?”耿正说:“我们准备后儿个一早出发!”李老乡说:“这 样吧,我明儿个晚上还想去你们的住处一趟呢。咱们再唠一会儿嗑,顺便带去亲手为爹娘买的各种祭祀品!”耿正兄妹三人非 常理解李老乡的心情,都连连点头答应。李老乡又问:“这路途很遥远呢,你们可准备了车马?怎么带细软?”耿正说:“您 来看了便知。我们走之前不想声张了。上月的房租我已经交清,这几天的租金,麻烦您等我们走了之后再与房东按照半月价结 算吧,走之前我将租金留下就是了。”次日一早,耿正和耿直就去不远处的骡马车市上去了。在这个挺大的市场上,兄弟俩很 快就买到了一头高大健壮,纯白色皮毛的骡子和一挂尺寸很大,并且带有一个宽大车棚的平板车。为这头骡子配好马鞍龙头和 驾车辕套,并且备了一些草料,再买上一杆长鞭之后,兄弟二人就赶着骡车转到了寿器铺,在那里买了一口油漆好了的薄皮寿 棺、一面招魂幡,以及棺头彩绘和金纸、银纸什么的;另外,又买了一些香火、纸钱、点心、水果等祭祀用品。路过日用杂货 店时,耿正让弟弟牵骡子站定了,自己进去买了一把铁锹和两根又粗又长的捅火棍。兄弟俩赶着骡车回到租住小院儿门口时, 耿直牵住大白骡,耿正推开门,在门槛儿的里、外两边儿各垫了一个斜坡,然后小心地将骡车赶进了院子里。耿直扶住车辕, 耿正将骡子卸了,临时拴在南房里。俩人将平板车支平支稳了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晋级用语文微型课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08abfe87c1cfad6195fa785.png)
第一课: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第二课一面(阿累) (3)第三课:我的老师魏巍 (4)第四课: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余玮 (5)第五课:赵普《宋史》 (6)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七《月迹》贾平凹 (8)八《三颗枸杞豆》程海 (9)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第10课《柳叶儿》宋学孟 (11)十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12)十二巍巍中山陵刘叙杰 (13)十三凡尔赛宫吉祖英 (14)十四《短文两篇》 (15)《黄鹤楼》阎伯理 (15)《于园》 (16)十五《松鼠》布丰 (17)十六《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 (18)十七《国宝——大熊猫》叶永烈 (19)十八《黔之驴》柳宗元 (20)十九《三个太阳》黄传会 (21)二十《录音新闻》 (22)二十一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23)二十二、新闻两篇 (2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4)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25)二十三《毛泽东词二首》之《沁园春.雪》 (26)《毛泽东词二首》之《卜算子.咏梅》 (27)二十四古诗词三首木兰诗 (28)《古代诗词三首》之《观刈麦》 (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30)二十五《现代诗二首》之《回延安》 (31)二十五《现代诗二首》之《再别康桥》 (32)二十六《歌词三首》 (33)第一课:童年的朋友(高尔基)1导入: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时代,童年时代留给我们许多难忘的故事。
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爱伴着我们成长,爱让我们感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3个。
2 1.学习抓住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作者生动细腻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
3、学会刻画人物的眼睛。
4、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下面咱们进行预习检查环节,关于生字,我们不再像往常一样由老师考查同学们,本节课请同学们围绕着生字词自行设计3——5道小题,同桌之间进行一次微测试。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20课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20课](https://img.taocdn.com/s3/m/ab9ac249be1e650e52ea99a7.png)
七年级语文苏教版二十《录音新闻》主备人:徐耀祖审核:吉留锋李进朝备课时间:4月26 日上课时间:月日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以及它与其他新闻形式的异同。
2.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3.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学习重点】1.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自然结合。
2.理解本文报道的安排顺序。
【预习检测】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停泊()áo()翔锚()自力gēng()生shuò()大参数()瞬间()欢呼què( )跃潜艇()瞄()顷刻()2.选词填空。
(1)它是全船所有测量设备的控制中心,带动着各种电子、光学测量设备,严密________(寻找、搜寻、搜索)着目标。
(2)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________(情况、情景、场景)的实况。
(3)这一个个兴奋的报告,打破了机房内的________(沉寂、沉默、寂静)。
3.录音新闻是一种比较简短,时间性很强,利用现场音响进行报道的广播形式,是由文字和现场录音结合起来报道有关事件的一类新闻体裁。
它具备广播新闻所具备的一切要求。
报道的事实必须具有新闻性,必须具有音响场面。
录音新闻是由音响和文字两部分共同来表现主题的。
因而,除了一般新闻稿件写作的基本要求之外,还必须注意文字和音响之间的配合。
【自学指导】1.认真读课文,初步体会录音新闻的特点。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再读课文,了解火箭发射过程,找出新闻的标题和导语,从文中画出表示时间的词句。
同桌讨论分析:本文是如何条理清楚地报道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合作探究】1.体会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的语言特点。
2.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当堂检测】1.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shuò()大的莲花,怒放在wėi()蓝色的海面上。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1
![七年级语文录音新闻1](https://img.taocdn.com/s3/m/18fc650e5f0e7cd185253603.png)
本文按照运载火箭水下发射的过程安排内容, 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7) 报道火箭发射成功。 第二部分(8-15) 报道运载火箭溅落准确。 第三部分(16) 采 访负责人,说明发射成 功的巨大意义。
1. 这篇课文重点报道了那两个场面?为什么这样安排?
重点报道了发射和测量这两个场面。这篇录音新闻, 围绕运载火箭水下发射试验着一中心来选择材料、组织 材料、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2. 这篇课文的解说为什么给人印象很深?阅读课文,作 具体分析。 报道火箭发射实况,解说具体生动,多处运用描写手 法,如写火箭出水:橘红色火焰、雪白的浪花、蔚蓝色的 海面,伴以呼啸声、欢呼声,绘声绘色,绚丽多彩。文中 还多次运用比喻,如“像一条大鲸鱼”、“活像一朵硕大 的莲花”、“如同一条出水巨龙”,等,给读者留下深刻 的印象。
一、请读准下面的字音。
运载 潜艇 下锚 瞬间 停泊 荧光 硕大 结束 顷刻 海域 溅落 瞄准 跟踪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欢呼雀跃— 欢乐地呼喊就像小鸟一样的跳跃。 — 不慌不忙,非常镇静。 从容不迫— —
录音报道不同于一般的新闻形式。它不具有电视上图 文、音像兼备的特色。它试图通过富有感情的详细的语言报 道来让听众了解所报道的事实。这篇现场录音报道很有特色, 将报道现场分为两个部分,随着现场内容的变化、地点的变 化,听众的情绪、感觉也随之变化,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了更突出报道的及时与真实,不断地交待时间的变化,时 间与事实交替的报道,把现场紧张的气氛也传递给了听众, 充分调动了听众的听觉与想象力。
录音新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学习重点
一、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 二、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 顺序。 三、口语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军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 鲁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 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97cdc7ec3a87c24028c4d8.png)
《新闻两则》学习目标——学习这篇课文需要从中汲取关于新闻这种应用文体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掌握的是新闻的结构五要素: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学习新闻,还要注意学习新闻语言的准确精练名师讲析【文学常识与背景知识】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一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人民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共五卷)里,他撰写的新闻消息,收在《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里2.背景资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开始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以致命的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大搞“和平”阴谋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泽东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派政权的覆灭《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3.新闻的一般知识新闻文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课文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文章主题本文通过全面报道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的概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2.文章结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内容提要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及时准确导语:①至②——概述事件主体:③至⑩——渡江战况3.对话文本(1)如何把握这篇新闻的各种要素?例:“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人物?中路军30万人时间?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时内地点?安庆、芜湖线原因?要渡江经过?突破安庆、芜湖线结果?渡过三十万人,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谋篇布局(即结构安排)探究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分述三路战况,为什么又能一气呵成?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这篇新闻,主体三个层次的衔接,可以悟出全文一气呵成的道理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3)作者遣词造句是怎样做到准确精练,铿锵有力的?①区别词义,“冲破”与“突破”:“冲破敌阵”,侧重于面,范围大;“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侧重于点,范围小②说明程度,“较为”:“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较为”准确表明了与前述两路军的比较结果,与防线“巩固”相呼应“很”,(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很”准确地揭示了汤恩伯骄傲自负的心理③解释交代“不含”,“西起九江(不含)”,注明“不含”,使语言表达的意义明确④语言的精练、铿锵“至发电时止”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现已占领”如果说成“现在已经占领”,语言表达就拖沓、松散了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用军事术语更果断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⑤这篇新闻富有文气例如,“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但是说到国民党官兵的情绪,又非常口语化,“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4)本文写法上有什么特点?①依时叙事按时间顺序安排内容大而不乱,多而不杂②详略得当东路军的战况写得比较详细突出在报道我军进展时,和中西两路军有几处不同,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③叙议结合在报道中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议论,指出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一是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二是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④去粗取精渡江战役应报道的内容本来很多,作者却仅仅选择了最能表现这场战役基本情况和最突出中心的我三路大军渡江作战的时间、地点、人数、战绩以及胜利原因,余则不及这固然是“新闻”体裁的特殊需要,但也体现了作者善于撮要记事的功力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文章主题这则新闻,由南阳解放说到一年多以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告知广大军民,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上的主动权,蒋介石全军败局已定,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2.文章结构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第一层;背景:第二、三层;主体:第四、五层3.对话文本用划分层次的方法,把握全文内容第一层,是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是背景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成绩主要有三项第一,恢复和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创立了七个军区,极大地扩大了老根据地第二,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正规部队,发展了我党武装力量第三,纠正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的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动态分析,还不是新闻事实)(1)把握新闻要素人物:中原我军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地点:南阳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自去年7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2)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在结构上,为新闻报道提供了背景资料。
七年级语文下册 5.22 新闻两篇教案3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5.22 新闻两篇教案3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ea7a4a960590c69fc376ba.png)
七年级语文下册 5.22 新闻两篇教案3 苏教版一、目标与要求1、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
2、体会课文的气势和条理分明的特点。
3、学习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4、感受课文中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二、教学重点学习消息的体裁特点和课文简明生动的语言。
三、教学设想按照“理解·分析——揣摩·运用——一积累·联想”的顺序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使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
四、教与导设计学法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耳闻目睹过新闻消息,如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有这方面的内容,但在教材上学习新闻消息还是第一次。
新闻消息,怎么读,如何写?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要着重了解新闻消息的知识。
了解知识后,就要运用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本文时,就要运用所了解的新闻消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把握消息的写作要领。
五、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教学内容如下:背景简介(导入)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
一、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荻港di2 获得huo4 锐不可当dang1 当真dang4 溃退kui4 歼灭jian1 阡陌qian1 纤维xian1 要塞sai4 阻塞sai1 堵塞 se4二、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投影或小黑板)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三、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板书: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标题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导语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主体说出课文的内容。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2ff4154a7302768e9939f5.png)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设计:常州市清潭中学张益清审稿:常州市第24中学刘霞一、教学目标:1、通过单元文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2、了解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能了解消息、通讯的一些基本常识,并会写比较典型的消息。
4、能分析新闻语言的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
5、能通过看书读报,网上交流,了解信息并与人交流。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三个太阳》 2课时《录音新闻》 1课时《“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 1课时《新闻两篇》 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诵读欣赏《七子之歌》 1课时写作 3课时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综合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 2课时三、教学设想:本单元分为阅读,诵读欣赏,写作练习,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部分,其中四篇阅读主要报道了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或者是新近发生的大事,属于新闻体裁,其它三个方面内容也都是围绕新闻体裁的要求编排的。
可将《三个太阳》与《“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两篇通讯放在一起,与《录音新闻》《新闻两篇》这消息进行对比教学。
从而让学生掌握消息写作的基本方法。
《三个太阳》教学设计常州市清潭中学张益清教学目标: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二、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三、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教学重点:一、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二、理解本通讯在选材和构思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这则通讯“南极精神”的内涵和创造性的体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南极洲:1、设题讨论:依据教材和你所收集的资料,谈谈你所了解的“南极”有哪些特点?(最孤立的大陆、最寒冷的大陆、风最大的大陆、最高的大陆、最干燥的大陆、河流最少的大陆……海浪、冰山、雪原、暴风雪:极其恶劣、艰苦)2、观赏南极探险记录片二、本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南极人的民族胆识和气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和创造精神。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e025f5b67ec102de2bd89c9.png)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第一单元(亲近文学)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2、繁星(巴金)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写作有感而发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第二单元(金色年华)6、往事依依(于漪)7、幼时记趣(沈复)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9、伟人细胞(秦文君)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写作说真话,抒真情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名著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单元(民俗风情)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十五夜望月(王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诵读欣赏对联六副写作从生活中找“米”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16、济南的冬天(老舍)17、夏(梁衡)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秋词(刘禹锡文笔精华(一)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第五单元(关注科学)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诵读欣赏《论语》八则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专题: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诵读欣赏古诗二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写作想像口语交际婉转拒绝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附录三字词表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第一单元(人物风采)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2、一面(阿累)3、我的老师(魏巍)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5、赵普(《宋史》)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第二单元(童年趣事)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7、月迹(贾平凹)8、三颗枸杞豆(程海)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10、柳叶儿(宋学孟)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黄纱巾(薛涛)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口语交际劝告第三单元(建筑艺术)11、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12、巍巍中山陵(刘叙杰)13、凡尔塞宫(吉祖英)14、短文两篇黄鹤楼(阎伯理)于园(张岱)欣赏文笔精华(二)天坛(秦牧)古罗马斗鸡场(乔万尼奥里)昆明花街(李广田)苏州小巷(陆文夫)写作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第四单元(动物世界)15、松鼠(布丰)16、松树金龟子(节选)(法布尔)17、国宝——大熊猫(叶永烈)18、黔之驴(柳宗元)诵读欣赏古诗三首蝉(虞世南)孤雁(杜甫)鹧鸪(郑谷)写作抓住特点介绍动物语文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名著推荐与阅读《西游记》第五单元(信息传播)19、三个太阳(黄传会)20、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1“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廖文根)22、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人民日报》)诵读欣赏七子之歌(闻一多)写作写消息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句子的修改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专题:荷第六单元(诗词拔萃)23、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24、古代诗词三首木兰诗(《乐府诗集》)观刈麦(白居易)破阵子(辛弃疾)25、现代诗二首回延安(贺敬之)再别康桥(徐志摩)26、歌词三首我的中国心(黄霑)在希望的田野上(晓光)黄河颂(光未然)诵读欣赏古诗三首使至塞上(王维)黄鹤楼(崔颢)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自由作文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申请书、聘请书、请柬、介绍信附录二语法简表(词的分类)附录三字词表八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4版)第一单元(长征组歌)1、七律•长征(毛泽东)2、《长征组歌》两首(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萧华)3、老山界(陆定一)4、草(王愿坚)5、《长征》节选(王朝柱)诵读欣赏诗人领袖(任先青)写作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口语交际当一次主持人第二单元(爱国情怀)6、枣核(萧乾)7、最后一课(都德)8、始终眷恋着祖国(刘敬智)9、古诗四首春望(杜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过零丁洋(文天祥)泊秦淮(杜牧)10、晏子使楚诵读欣赏革命烈士诗二首把牢底坐穿(何敬平)语文实践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专题:长城第三单元(至爱亲情)11、背影(朱自清)12、甜甜的泥土(黄飞)13、人琴俱亡(刘义庆)14、我的母亲(邹韬奋)15、父母的心(川端康成)诵读欣赏古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己亥杂诗(龚自珍)写作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口语交际一姿一容总关情第四单元(江山多娇)16、小石潭记(柳宗元)17、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8、阿里山纪行(吴功正)19、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20、蓝蓝的威尼斯(马信德)诵读欣赏古诗三首望岳(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登飞来峰(王安石)写作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五单元(人与环境)21、苏州园林(叶圣陶)22、都市精灵(舒乙)23、幽径悲剧(季羡林)24、明天不封阳台(杜卫东)25、治水必躬亲(钱泳)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三大地上的事情(苇岸)写作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标点符号的修改实践活动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第六单元(高新科技)26、从小就要爱科学(苏步青)27、在太空中理家(杰瑞•M•利宁杰)28、奇妙的克隆(谈家桢)29、送你一束转基因花(小祥)30、(师生自荐课文)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李贺)别云间(夏完淳)写作自由作文语文实践活动师生自行设计专题“汉字”附录一应用文示例(规则、计划、表扬信、建议书、倡议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米芾、赵孟兆页)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字词表八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4版)第一单元(咏物抒怀)1、海燕(高尔基)2、白杨礼赞(茅盾)3、石榴(郭沫若)4、马说(韩愈)5、紫藤萝瀑布(宗璞)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四)杨柳(丰子恺)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口语交际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专题:鸟第二单元(道德修养)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8、多一些宽容(郭安凤)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周国平)10、陋室铭(刘禹锡)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写作写简单的议论文口语交际听出讨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第三单元(事理说明)1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竺可桢)12、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伽利略)13、短文两篇活板(沈括)核舟记(魏学洢)14、叫三声夸克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诵读欣赏山市(蒲松龄)写作写简单的说明文语文实践活动如果我主办校刊第四单元(小说之林)16、孔乙己(鲁迅)17、范进中举(吴敬梓)18、口技(林嗣环) 19、变色龙(契诃夫)20、窗(泰格特)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五)一双明亮的眼睛(巴金)写作写人记事突出中心语文实践活动市场新商品调查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第五单元(人生体验)21、错过(刘心武)22、散步(莫怀戚)23、送东阳马生序(宋濂)24、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25、有的人(臧克家)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写作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语文实践活动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专题“叶”第六单元(精彩演讲)26、悼念玛丽•居里(爱因斯坦)27、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左拉)28、在联邦德国海姆佗市市长接见仪式上的答词(公刘)29、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郭沫若)30、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诵读欣赏夜雨寄北(李商隐)论诗(赵翼)写作写简短的演讲稿口语交际(师生自行设计)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通告、布告、启事、广播稿附录二语法简表(短语结构简表)附录三字词表九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3版)第一单元(学会读书一:吟哦讽诵而后得之)1、鼎湖山听泉(谢大光)2、林中小溪(普里什文)3、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4、画山绣水(杨朔)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六)《温泉》(碧野)(节选自《山泉水暖》)专题“气象物候”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5、故乡(鲁迅)6、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7、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8、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名著推荐与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三:学学牛吃草)9、成功(季羡林)10、创造学思想录(罗曼•罗兰)11、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12、论美(培根)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四单元(阅读有独特的感受)13、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晓雪附:白鹭——郭沫若14、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精致的情节——茅盾附:百合花——茹志鹃15、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曾卓附:一个深夜的记忆——鲁藜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乡愁(余光中)修改文章专题训练——结构的调整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16、陈涉世家(司马迁)17、桃花源记(陶渊明)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20、岳阳楼记(范仲淹)21、醉翁亭记(欧阳修)诵读欣赏词二首相见欢(李煜)浣溪沙(晏殊)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22、绿(朱自清)23、囚绿记(陆蠡)25、环球城市风行绿墙(宋淑运)25、一双手(姜孟之)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绿(艾青)古代诗词三首龟虽寿(曹操)使至塞上(王维)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专题:广告多棱镜附录一应用文示例(简单的会议记录、简单的总结、简单的调查报告、简单的实验报告、说明书)附录二名家书法欣赏附录三修辞简表附录四词语表九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3版)第一单元(学会阅读七:比较与辨微)1、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2、江村小景(田汉)3、《陈毅市长》选场(沙叶新)4、一厘米(毕淑敏)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七)莎剧独白两则《哈姆雷特》《雅典的泰门》古诗二首《饮酒》(陶渊明)《行路难》(李白)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5、藤野先生(鲁迅)6、生命与和平相爱(铁凝)7、热爱生命(杰克•伦敦)8、享受生活(海伦•凯勒)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八)《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专题:系统思想与统筹方法第三单元(学会读书九:疑为学之始)9、送行(比尔博姆)10、给我的孩子们(节录)(丰子恺)11、台阶(李森祥)12、呼兰河传(节选)(萧红)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九)《往事》之七(冰心)第四单元(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13、曹刿论战(《左传》)1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愚公移山(《列子》)17、出师表(诸葛亮)1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修改文章专题训练——文章的综合修改名著推荐与阅读《朝花夕拾》第五单元(学会读书十一:横看成岭侧成峰)19、雪(鲁迅)20、《雪》四人谈读《雪》需要联想(王蒙)灵魂的柔软和坚硬(黄蓓佳)简洁精纯的《雪》(斯妤)《雪》的独特之处(李允经)综合学习与探究诵读欣赏文笔精华(十)《延安纺车抒怀》(吴伯箫)专题我心中的语文附录一应用文示例附录二语法简表附录三词语表。
初中语文七年级《新闻两篇》PPT课件
![初中语文七年级《新闻两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b5e4fcb9f3f90f76c61bdb.png)
•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 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生字、生词
• • • • • • ⑴字音 芜湖wú 荻港dí 溃退kuì 督战dū 要塞sài 阻遏è 阌乡wén 绥靖区suí jì ng 鄂豫区è yù 宋希濂lián 杜聿明yù 锐不可当dāng
• • • •
⑵解词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业已:已经。 绥靖:安抚、平定。
为文章分层
文章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说了 什么?
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
研讨与练习三-3
渴望和平,远离战争
课后作业
•
• • •
分析《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六要素,在 书上圈出来 自己写一则小新闻,要求:有标题、导语、 主体。 生字、词(每个生字组词写三遍,解词每 个两便,多音字注音组词) 预习下一课
• ⑶多音字 • 当(dāng\dàng)
• 塞(sài\sāi\sè)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 江
整体感知课文
• 文章中哪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篇新闻的主要 内容,是从哪方面概括的? • 新闻中导语一般处在新闻的开头(“电头” 之后),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 者一目了然;那么下面同学们一起思考, 本篇新闻的导语是哪一部分,概括了哪几 方面?
品味词语
• 这篇课文既然是一篇新闻,那用词就会相 对的简洁明了,不能有太多的描写,可是 文章用词的简洁明了并没有影响文章的生 动性,下面我们来看这篇新闻是怎们简明 又不失生动的进行报道的:
请看研讨与练习三
课堂小结
• ⑴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 • ⑵电头的作用、标题的作用、导语的作用、 主体的作用 • ⑶消息的六要素:时间、人物、地点、事 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初中资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
![初中资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https://img.taocdn.com/s3/m/0965bac45727a5e9846a6121.png)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近来有同学咨询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哪些,做了一个总结,供参考!第1课《一面》第2课《展出华夏文化魅力》第3课《赵普》第4课《周总理,你在哪里?》第5课《从百草园到毛花》第6课《三颗枸杞豆》第7课《我们家的男子汉》第8课《柳叶儿》第9课《黄纱巾》第10课《广大群众英雄永垂不朽》第11课《巍巍中山陵》第12课《凡尔赛宫》第13课《黄鹤楼记》第14课《于园》第15课《松鼠》第16课《松树金龟子》第17课《国宝——大熊猫》第18课《师生自荐课文》第19课《古诗三首》第20课《三个太阳》第21课《录音新闻》第22课《决战太空》第23课《七子之歌》第24课《沁园春.雪》第25课《卜算子·咏梅》第26课《现代诗三首》第27课《歌词三首》第28课《故事二首》1.《古诗三首》(1)《鹧鸪》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2)《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3)《蝉》张乔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
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
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
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
2.《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7e122209e87101f69e319563.png)
能力目标 学段目标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语感。
4.具有日常口语交际 的基本能力。
5.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
2.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3.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4.文明交际,综合学习。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谢谢大家!
四
体例安排
五
教学建议
六
教材整合
七
评价建议
八
理想课堂
知识评价点
评
价 建
能力评价点
议
情感价值评价点
知识评价点:
语音字形
词语理解 积
累
与 运
文学常识
用
诗词名句
综合运用
1、读音混淆2、字音读错3、多 音字4、课内外常用字5、书写
1、词语解释2、结合语境解释3、 感情色彩,4、正确搭配。
1、搭配2、填空3、名著人物和故 事情节4、喜欢人物及原因5、 作品特点6、谈阅读作品体会。
1、背诵2、默写3、赏析名句(诗词 意境、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
1、口语交际结合语境说话得体, 2、综合学习,材料分析及概括,
设计广告词,标题,活动方案,
3、句子仿写
知识评价点:
记叙文
阅
读 类
说明文
文言文
1、六要素2、线索3、人称4、顺序、 结构5、详略6、表达方式7、人物分 析8、语言、写作特点9、结合语境分 析词语、句子10、中心思想11、感悟、
教 材 体 系
口语交际 实践活动
名著推 荐与阅
读
《孤雁》《鹧鸪》
《使至塞上》
《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