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与发声练习-教案
发声练习幼儿园教案
![发声练习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ad6c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d.png)
发声练习幼儿园教案标题:发声练习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发声练习,培养幼儿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2. 提供幼儿发展声音表达能力的机会。
3. 增强幼儿对不同声音的敏感度和听觉辨别能力。
4. 提高幼儿的听说能力,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区分。
2. 发声练习,包括不同音调和语音的训练。
教学准备:1. 指导教材或练习册。
2.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幼儿的音乐曲目。
3. 幼儿课堂上常用的简单乐器,如铃铛、木鱼等。
4. 彩色图片或实物,以辅助声音的识别和模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使用引人注目的声音,如手铃声、拍手声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告诉他们我们将一起进行有趣的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3. 展示不同音调的录音并鼓励幼儿模仿,如高音、低音、快速的声音等。
4. 使用音乐来帮助幼儿加强对音调的感知,并引导幼儿跟随旋律发声。
5. 创造一些简单的声音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乐器的声音,让幼儿进行真实的模仿。
发音训练:6.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发音的方法,包括口腔的姿势和舌头的位置等。
7. 使用图片或实物,演示和解释正确发音的口形。
8. 让幼儿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练习发出特定的音素或字母声音。
9. 引导幼儿在小组或伙伴间进行发音练习,互相纠正并给予鼓励。
巩固活动:10. 结合游戏或故事,让幼儿用所学的声音和语调表演角色。
11. 进行简单的歌唱活动,让幼儿结合音调练习发声。
总结:12. 简要总结本课的内容,并鼓励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好的发声和发音习惯。
教学扩展:1. 鼓励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进行发声练习,并记录孩子的进步。
2. 创造更多幼儿发声的机会,如合唱活动、乐器表演等。
3. 每天在幼儿园中安排几分钟的专项发声训练时间,以巩固幼儿的发声技巧。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发声练习的反应。
2. 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个体对话,检查他们的发音和语调是否有所改善。
3. 评估幼儿在游戏、歌唱和表演中使用正确发声和语调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声乐训练,培养音乐天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声乐训练,培养音乐天赋](https://img.taocdn.com/s3/m/e28f956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1.png)
【前言】音乐是一门神奇、多样、有趣的艺术。
从唱歌、演奏乐器,到卡拉OK、音乐剧、交响乐,每一种形式都极具魅力,令听者心情舒畅,欢快无比。
尤其是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更是可以帮助孩子们开发他们的音乐天赋,倍增他们的快乐。
【一、声乐训练】唱歌是音乐教育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元素。
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一般从声乐训练开始,让孩子们了解一些基本的声音知识和唱歌技巧。
1. 发声练习孩子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发声。
老师可以通过教授正确的呼吸方式,让孩子们从预备姿势开始,缓缓深吸气,吐出来。
在吐气时,可以先练习“嘘”音,发音“啊”,练习在吐气时发出声音。
2. 音域练习正确发声后,孩子们还需要练习不同音高的声音。
音域练习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声音范围,让他们从容地唱出不同的曲调。
3. 节奏练习唱歌的节奏感也十分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节奏轻快、简单的歌曲,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韵律,以及各种不同的音符类型。
【二、培养音乐天赋】在音乐教育中,除了一些常见的唱歌和乐器演奏,培养音乐天赋还包括一些其他方面。
1. 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孩子们应该学习并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儿歌、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等。
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孩子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增加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学习音乐理论音乐理论也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育中,孩子们应该对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进行学习,包括乐谱、节拍、音量等。
了解音乐理论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
3. 音乐绘画音乐与绘画是互相联系的。
在音乐教育中,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这既能够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借助画笔来表现音乐,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4. 创意音乐活动创意音乐活动是为孩子们提供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一种方式。
例如,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表演一首自己编写的歌曲,或者利用一些简单的乐器,创作独特的音乐作品。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dcbd6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e.png)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第一章:声乐基础1.1 声乐简介了解声乐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探讨声乐的重要性和魅力。
1.2 声乐术语学习声乐中的基本术语,如音高、音色、节奏等。
理解音乐符号和音符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身体准备2.1 姿势与呼吸学习正确的站立姿势和坐姿。
掌握腹式呼吸的方法和技巧。
2.2 发声器官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喉咙、声带和口腔等器官在发声中的作用。
第三章:发声技巧3.1 声音的发出学习声带的振动和声音的产生过程。
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技巧。
3.2 音高与音准练习音高的识别和控制。
学习音准的调整和保持。
第四章:咬字与共鸣4.1 咬字清晰学习正确的咬字方法和技巧。
练习发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2 共鸣控制了解共鸣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运用技巧。
第五章:声乐练习与曲目5.1 练习曲目选择探讨适合初学者的声乐曲目。
分析曲目的难度和特点。
5.2 声乐练习进行声乐练习,包括音阶、旋律和歌词。
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第六章:呼吸控制与支持6.1 呼吸技巧的重要性强调呼吸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分析呼吸对声音稳定性和音准的影响。
6.2 呼吸控制练习学习腹式呼吸的深入练习。
练习在不同音乐片段中维持均匀呼吸。
第七章:声音投射与音量控制7.1 声音投射的基本原理探讨声音投射的概念和技巧。
分析如何通过正确姿势和呼吸来增强声音投射。
7.2 音量控制练习练习不同音量的表达和控制。
学习如何在不同的表演场合中调整音量。
第八章:音色与共鸣的调整8.1 音色的探索讨论音色的定义和重要性。
学习如何通过共鸣和发声部位的调整来改变音色。
8.2 共鸣调整的练习练习如何使用不同的共鸣部位。
探索如何根据歌曲风格和情感来调整共鸣和音色。
第九章:咬字与表达9.1 咬字的清晰与表达强调咬字在歌词传达中的关键作用。
学习如何通过咬字表达情感和歌词的意义。
9.2 表达练习练习朗诵和唱歌时的语言表达。
探索如何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来增强表现力。
发声练习教案
![发声练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8272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6.png)
发声练习教案教案标题:发声练习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和语音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听觉感知和发音调节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
2. 引入主题,解释发声的重要性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发声的基本原理,包括声带的作用和声音的产生过程。
2. 解释正确的呼吸方式对发声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3. 介绍发音的基本要素,如音调、音量、语速和语调,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发声练习:1. 进行呼吸练习,引导学生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并注意腹式呼吸的方法。
2. 进行发声练习,包括发出不同音调和音量的声音,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
3. 进行发音练习,选择一些常见的音素进行练习,如元音和辅音,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方式。
听觉感知训练:1. 播放一段录音或老师模仿一段语音,要求学生仔细倾听并分辨其中的语音特点。
2. 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尝试复制所听到的语音特点,并进行反馈和纠正。
巩固练习:1. 设计一些有趣的发声练习游戏,如模仿动物的叫声、演唱简单的歌曲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给予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小范围内互相合作和评价。
总结和评价: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努力。
2. 对学生的发声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发声练习,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建议。
教学资源:1. 录音设备或电脑音响系统。
2. 相关的发声练习游戏和活动素材。
3. 音频或视频资源,用于示范和听觉感知训练。
教案扩展: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可以结合口语表达或演讲技巧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3. 鼓励学生参加朗诵比赛或戏剧表演,以提高他们的发声和表达能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发声表现。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88158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第一章:声乐基础1.1 声乐简介了解声乐的定义和分类探讨声乐的发展历程1.2 声乐技巧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使用共鸣腔1.3 声乐曲目熟悉常用的声乐曲目了解声乐曲目的特点第二章:发声器官2.1 喉部结构了解喉部的组成和功能探讨喉部在发声中的作用2.2 口腔与鼻腔掌握口腔与鼻腔在发声中的作用学会调整口腔与鼻腔来改变音色2.3 舌头与嘴唇了解舌头与嘴唇在发声中的作用掌握正确的舌头与嘴唇运动方法第三章:呼吸控制3.1 正确呼吸方法学习正确的呼吸技巧练习腹式呼吸3.2 呼吸与音量的关系探讨呼吸与音量的关系练习控制音量的大小3.3 呼吸与音色的关系了解呼吸与音色的关系练习改变音色第四章:声乐练习4.1 音阶练习学习各种音阶的演唱技巧练习演唱音阶4.2 声乐曲练习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声乐曲练习演唱声乐曲4.3 声乐组合练习学习声乐组合的演唱技巧练习演唱声乐组合第五章:声乐演出5.1 舞台表现力学习舞台表现力技巧练习演唱时表情与动作的配合5.2 声乐演出技巧学习声乐演出技巧练习演唱时的音准、节奏与音色控制5.3 声乐演出准备了解声乐演出的准备工作学习如何进行声乐演出的排练第六章:声乐技巧提升6.1 声音投射学习如何扩大声音投射范围练习增强声音的穿透力和稳定性6.2 声乐装饰音掌握常用的声乐装饰音技巧练习在演唱中加入装饰音6.3 声乐情感表达学习如何通过声乐表达情感练习根据歌曲内容进行情感演绎第七章:高级声乐技巧7.1 声乐技巧进阶学习高级声乐技巧的概念练习运用高级声乐技巧7.2 声乐曲目解析深入解析高级声乐曲目学习如何处理复杂乐段7.3 声乐表演艺术学习声乐表演的艺术性练习提升声乐表演的整体效果第八章:声乐与乐器8.1 声乐与钢琴学习如何与钢琴伴奏合作练习声乐与钢琴的协调性8.2 声乐与乐队学习如何与乐队合作练习声乐与乐队的协调性8.3 声乐与合唱学习如何与合唱团合作练习声乐与合唱团的协调性第九章:声乐比赛与面试9.1 声乐比赛技巧学习声乐比赛的要求和技巧练习在比赛中展示最佳状态9.2 声乐面试准备了解声乐面试的要求和流程学习如何准备声乐面试9.3 声乐比赛与面试心理调整学习如何应对比赛和面试的压力第十章:声乐教育与传承10.1 声乐教育方法学习声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探讨如何培养新一代声乐人才10.2 声乐教学实践参与声乐教学实践活动学习教学技巧和经验10.3 声乐传承与创新探讨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如何在声乐教育中融入创新元素第十一章:声乐与健康11.1 声乐与身体机能了解声乐练习对身体的积极影响11.2 声乐与心理素质探讨声乐练习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习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11.3 声乐与生活习惯学习声乐练习与健康生活习惯的关联第十二章:声乐舞台表演12.1 舞台形象塑造学习舞台形象的塑造方法练习展现独特的舞台魅力12.2 舞台互动技巧学习与观众和评委的互动技巧练习增强舞台表现力12.3 舞台表演实践参与舞台表演实践活动学习舞台表演的实战经验第十三章:声乐艺术鉴赏13.1 声乐作品分析学习分析声乐作品的结构与内涵练习欣赏声乐作品的技巧13.2 声乐艺术流派了解不同声乐艺术流派的特点学习欣赏不同流派的声乐作品13.3 声乐艺术大师学习声乐艺术大师的生平和作品探讨大师对声乐艺术的贡献第十四章:声乐与跨文化交流14.1 声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了解声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情况学习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欣赏声乐作品14.2 声乐国际交流活动探讨声乐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学习参与国际声乐交流活动的技巧14.3 声乐与多元文化融合了解声乐在多元文化融合中的地位学习如何将声乐与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第十五章:声乐未来发展15.1 声乐与现代科技了解声乐与现代科技的关系学习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发展声乐艺术15.2 声乐教育与产业发展探讨声乐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相互作用学习声乐产业的发展趋势15.3 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思考声乐艺术的未来发展学习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声乐艺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声乐教案中的发声训练,涵盖了声乐基础、发声器官、呼吸控制、声乐练习、声乐演出、声乐技巧提升、高级声乐技巧、声乐与乐器、声乐比赛与面试、声乐教育与传承、声乐与健康、声乐舞台表演、声乐艺术鉴赏、声乐与跨文化交流以及声乐未来发展等十五个章节。
歌唱的发声练习教案【范本模板】
![歌唱的发声练习教案【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f28d99e8e9951e79a892741.png)
课题名称
歌唱的发声练习
科目
唱歌
年级
幼师一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80分钟)
学习者分析
学生为幼师一年级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发声训练,音乐基础薄弱。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老师所教的内容,提高歌唱能力。
2.激发学生对唱歌兴趣。
3.培养学生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较好地演唱作品。
4.加强学生歌唱的听觉训练,逐步树立正确的声乐概念,使学生能科学地进行演唱。
二、过程与方法
1.先介绍歌唱发声原理,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以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
2.使用讲述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发声方法理论知识,能把练声时掌握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演唱上;
2.气息的控制.
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小结,作业布置:
1、让学生复述发声的三个因素,并加以练习。
2、预习:歌曲《可爱的家》
1.掌握发声方法,并把练声时掌握的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演唱上;
2.气息的控制。
教学资源
音乐多媒体室上课
“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描述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活动11.讲述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具备的三个因素:动力、振动体和共鸣体.让学生掌握歌唱动力为气息,振动体是声带,共鸣体是胸腔、咽腔、口腔、鼻腔等。
2.让全体学生站立,深呼吸,感受身体放松的状态,带领学生进行缓吸缓呼的吸气练习.以古代声乐理论“擅歌者必先调其气”、“气乃音之帅也”来讲述歌唱中气息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2
1.讲述发声器官: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咬字吐字器官,以吸气及吐气来感受呼吸器官,以“WU”音来进行发声感受发声器官。
幼儿园语音发声训练教案
![幼儿园语音发声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92085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0.png)
幼儿园语音发声训练教案教案主题: 幼儿园语音发声训练教学目标:1.通过语音发声训练,帮助幼儿们发音清晰准确,增强听说能力。
2.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如何调整喉咙肌肉来发出正确的声音。
3.训练幼儿声音的响亮度、音高和时长,使其声音更加优美悦耳。
教学准备:1.音乐教学软件2.发音练习录音3.多媒体投影仪4.幼儿绘本、游戏步骤:第一步:发音练习1.首先让孩子们放松自己的身体,找到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感受这张照片的快乐和睿智。
放松身体准备发音练习。
2.让孩子们练习自己的呼吸和腹式呼吸。
配合音乐教学软件的指导,孩子们会快速地学会如何正确呼吸。
3.在练习喉咙肌肉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请孩子们一起模仿爸爸、妈妈、公公、奶奶等角色的的语调,从低到高,从轻到重练习说话,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较好掌握各种语调,而且还开拓了孩子的思维。
第二步:练习音素发音1. 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快速掌握音素,例如,可以从幼儿绘本中选取一些发音比较困难的单词,让孩子们一起模仿,并进行发音纠正。
2. 录制这些单词和音素发音,方便孩子们在家里练习.3. 给孩子们分组比赛发音,以提高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语言发音的热情。
第三步:练习发音的响亮度、音高和时长1.配合音乐教学软件选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发音挑战游戏,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2.通过设定时长或比赛形式,让孩子们练习发音的时长和音高,同时检查发音的响亮度。
老师应该询问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声音和体验,这有助于课堂氛围的积极和互动。
评估和总结:在课程结束后,老师可以针对幼儿们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汇总评估报告。
同时,老师要注意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关注孩子们的发展状况。
在教学总结中,老师可以向家长分享课程安排、孩子们的进步状况和对此课堂的建议。
初中音乐发声教案
![初中音乐发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24d9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b0.png)
教案:初中音乐——发声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培养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2. 教学设备:钢琴、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以轻松愉快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歌唱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基本技能训练(20分钟)1. 歌唱姿势: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学生跟随模仿。
2. 呼吸方法:教师讲解呼吸方法的重要性,学生进行呼吸练习。
3. 声音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声音练习,包括音高、音长、音色等。
三、歌曲学习(15分钟)1. 教师选择一首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歌曲教学。
2. 学生跟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的地方。
3. 分析歌曲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
四、创作与表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歌曲进行改编和表演。
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3. 学生表演,教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学生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3. 学生能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使他们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同时,通过歌曲学习和文化内涵的讲解,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创作与表演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发声训练教案
![幼儿园发声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9c96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c.png)
幼儿园发声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发音,发音准确、清晰;2.能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流畅自如地进行口语表达;3.能较为准确地模仿音节,建立良好的语音基础。
二、教学内容1.发音练习:常见音节及音节组合的发声练习;2.呼吸练习:深呼吸、慢呼吸、吞咽口水等练习;3.声音控制练习:声音起伏、高低、大小、长短的控制练习。
三、教学重点1.音节的准确发音;2.正确的呼吸方法;3.声音的起伏、高低、大小、长短的控制能力。
四、教学难点1.正确发音的习惯养成;2.能够准确控制声音的大小、长短。
五、教学方法1.集体教学法:让所有学生一起参与,全程积极参与;2.游戏教学法:将音乐游戏与语音教学相结合,使儿童在游戏中自然融入语音学习;3.个别辅导法:运用个别辅导法,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
六、教学过程1. 呼吸练习1.让学生练习慢慢地、深呼吸,将气息鼓起拍手,并练习让气息缓缓流出;2.让学生练习在呼吸的时候轻轻地吞咽口水,使口腔口干时能自如地运用口腔进行语言交流。
2. 发音练习1.根据音节的特点进行对应的练习,例如:/a/音:让学生练习口部进行扩张,让声音自然而然地流出;2.针对新生词汇,进行单音节及组合发音练习。
3. 声音控制练习1.声音大小控制:让学生练习控制声音的大小,体验声音带来的不同感受;2.声音长短控制:让学生练习控制声音的长短,训练语调起伏的控制能力。
七、教学效果评估方法1.个别测试:运用测试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发音表现进行个别测评;2.口语表现评估:针对班级进行评估,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要加强等级。
八、教学注意事项1.学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坐正站直,教师应该及时纠正错误姿势;2.在进行语音练习中,教师应该频繁提醒学生于口腔协作,使呼吸、声音、口腔协调处理语音学习。
3.发音练习应当有规律地进行,不能过度刺激,保持逐步练习的方式;4.游戏教学需要借助于音乐手段,在具体运用中需要对音乐进行适当的细节处理,使语音及游戏环节能够协调完成。
发声练习 教案
![发声练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e577f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5c.png)
发声练习教案教案标题:发声练习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使用发声练习的重要性;2. 学生能够掌握并应用一些基本的发声练习技巧;3. 学生能够提高嗓音的清晰度、音调的准确性和音量的掌控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发声练习的重要性,指出它对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舒缓声带的作用;2. 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声音的频率和场合。
主体(30分钟):1. 发声练习的基本原则:a. 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利用腹式呼吸来产生声音;b. 放松颈部、肩膀和喉咙,确保声音的流畅性;c. 控制呼气,使声音稳定持久而不过度耗力。
2. 练习一:腹式呼吸a. 告诉学生躺下或坐下,将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b. 引导学生进行深呼吸,感受腹部的膨胀与收缩,呼气时声音会产生持续的音量变化。
3. 练习二:舌尖放松与放松口腔肌肉a. 指导学生舌尖轻轻触碰上齿龈,然后放松舌头;b. 带领学生进行咬紧后松开下颌的练习,以放松口腔肌肉。
4. 练习三:练习声音的高低变化a. 指导学生用平稳的声调读一段文字,然后逐渐增高或降低声音的音调范围;b. 引导学生观察声音的变化对情感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5. 练习四:声音的清晰度a. 引导学生用舌头扫过上齿龈,模拟清晰发音的过程;b. 让学生尝试读一些特定的发音绕口令,重点是清晰度和准确性。
总结(5分钟):1. 小结本节课的发声练习内容,强调良好的发声技巧对于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性;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对声音的掌控能力;3.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在下次课上展示所学的发声技巧。
教案变化与延伸:1. 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在发声练习中探索不同的情感和角色表达;2. 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发声技巧进行小组讨论或口头演讲,以展示他们的声音掌控能力;3. 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关注和思考声音的运用,例如语调变化在不同场合中的效果等。
发声练习+示范教案
![发声练习+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b0c2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1.png)
《发声练习》教学方案教材解析唱歌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良好的方式。
因此,本课发声练习的设置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歌唱的魅力,以自然的声音、自信的心态、吸入的表情和丰富的感情进行歌曲演唱是首要任务。
在发声练习中,不能对学生提出太过专业的要求,而是要融入到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自然的解决问题。
本课带领学生进行练声曲的二声部练习。
教学目标1.树立正确的发声概念,掌握轮唱在歌唱中的作用和实际运用。
2.能够为歌曲创编歌词等简单的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让学生在发声练习中陶冶情操,增强歌唱的自信心,在愉悦的环境中得到美感。
教学重点能够完整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
教学难点学生使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准备:教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视频《夜空中最亮的星》请同学们欣赏,感受合唱的魅力。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合唱的浓厚兴趣,进行下一步学习的铺垫。
二、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用正确的姿势进行歌唱。
2.请同学们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
打哈欠闻花香吹瓶子【设计意图】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唱基本技能是必要的。
三、艺术实践1.请同学们使用“u”母音进行练声曲1的演唱。
2.请同学们使用“u”母音进行练声曲2的演唱。
3.请同学们加上歌词分成两个声部进行歌唱。
【设计意图】“u”是连接身体各个腔体的通道。
分声部进行练习是巩固学生音准的基础,和尝试演唱教学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唱歌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教师点评1.歌唱当中正确的呼吸方法需要每天坚持练习,演唱姿势也要成为一种习惯。
2.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去,这是发声练习的根本。
【设计意图】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歌唱,培养其演唱能力。
五、课堂总结今天这堂课我们进行二声部的发声练习,并且创编了歌词,与老师共同进行了歌唱,你掌握了吗?试着表演给你的同学和家人吧!【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在轮唱中感受音乐艺术之美。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发声练习》教案3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发声练习》教案3](https://img.taocdn.com/s3/m/0f919a7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2.png)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发声练习》教案3一. 教材分析《发声练习》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各种音高的发声,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音阶练习、音色变化、节奏练习等,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发声技巧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一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技巧,提高音乐素养。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感受音乐的美妙。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2.音色、音高的变化。
3.节奏的准确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确的发声方法。
2.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发声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定期的评价,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发声技巧的讲解、练习曲目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4.录音机、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练习曲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发声练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正确发音。
3.操练(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发声,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音色、音高,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所学内容,强调正确的发声方法及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跟随录音练习发声,巩固所学内容。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9a8957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0.png)
声乐教案发声训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发声练习,提高歌唱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声乐发声基本原理:声音的产生、共鸣、呼吸控制等。
2. 正确的歌唱姿势:身体放松、保持直立、头部端正等。
3. 呼吸方法:腹式呼吸、胸式呼吸、混合式呼吸等。
4. 发声练习:音阶练习、音色变化、共鸣调整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基本的发声练习。
2. 教学难点:声音的共鸣调整,音色变化,以及在不同音高上的发声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声乐发声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
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发声练习。
4. 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干扰。
2. 教具:教案、音响设备、钢琴等。
3.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服装,保持身体放松。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轻松的谈话和简单的身体运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集中注意力。
2. 新课内容:介绍声乐发声的基本原理,包括声音的产生、共鸣和呼吸控制。
3. 示范与讲解: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4. 发声练习: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基本的发声练习,如音阶练习、音色变化和共鸣调整。
5. 练习与反馈:学生独立进行发声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提供反馈。
七、教学拓展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发声练习中的体会和问题,互相交流和学习。
2.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著名的声乐演唱家的演唱技巧和发声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声乐演唱。
3. 音乐欣赏:欣赏一些经典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声乐的魅力。
八、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发声练习中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歌唱的发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
![歌唱的发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https://img.taocdn.com/s3/m/7d225b6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e.png)
歌唱的发声教案-人音版新版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唱的基本发声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技巧。
3.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提高歌唱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歌唱姿势与呼吸2. 发声器官及其功能3. 发声练习4. 咬字与吐字5. 音乐性与表现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的歌唱姿势,呼吸技巧,发声器官的功能,发声练习,咬字与吐字,音乐性与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呼吸的控制,发声器官的协调,咬字与吐字的清晰,音乐性与表现力的融合。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歌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技巧。
3. 练习法: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咬字与吐字练习。
4. 互动法:学生与教师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唱姿势,呼吸技巧,发声器官的图示等。
2.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示范歌曲。
3. 练习曲谱:用于学生练习歌唱。
【第一章:歌唱姿势与呼吸】1.1 讲解歌唱姿势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歌唱姿势。
1.2 讲解呼吸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呼吸技巧。
1.3 学生进行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技巧的练习。
【第二章:发声器官及其功能】2.1 讲解发声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
2.2 示范发声器官的功能,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第三章:发声练习】3.1 讲解发声练习的重要性。
3.2 示范发声练习的方法,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章:咬字与吐字】4.1 讲解咬字与吐字的重要性,示范正确的咬字与吐字技巧。
4.2 学生进行咬字与吐字的练习。
【第五章:音乐性与表现力】5.1 讲解音乐性与表现力的重要性。
5.2 示范音乐性与表现力的融合,学生进行练习。
六、教学过程6.1 课程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歌曲,引起学生对歌唱的兴趣。
6.2 发声器官及其功能:讲解发声器官的组成及其功能,如声带、喉咙、口腔等。
6.3 发声练习:示范发声练习的方法,如音阶练习、颤音练习等,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幼儿园音乐课堂:发声训练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
![幼儿园音乐课堂:发声训练教案 幼儿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d266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8.png)
幼儿园音乐课堂:发声训练教案一、概述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发声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发声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听觉感知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声训练教案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发声训练的重要性1.培养良好的发声习惯幼儿期是发声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发声训练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呼吸和发音习惯,为日后的音乐表演和语言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发声训练可以增强幼儿的嗓音功底,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歌唱、朗诵等活动中更加自信和自如。
3.促进语言发展和听觉感知发声训练可以促进幼儿的口腔肌肉发育,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对提高幼儿的语言听力素质非常有益。
三、发声训练教案设计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嗓音功底,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促进口腔肌肉的发育。
(3)提高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促进语言发展。
2.教学内容(1)音乐游戏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可以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等,引导幼儿用声音来表达自己,培养幼儿音乐表达能力。
(2)唱歌练习选择一些简单易唱的儿童歌曲,通过唱歌练习来训练幼儿的发声技巧和音准感。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听力水平,选择不同难度的歌曲进行教学。
(3)口腔肌肉锻炼通过一些口腔肌肉锻炼的活动,帮助幼儿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可以让幼儿通过吹气球、吹口哨等活动来锻炼口腔肌肉,促进口腔肌肉的发育。
3.教学方法(1)示范引导教师要有很好的示范能力,通过自己的发声示范来引导幼儿学习。
可以通过身体动作、肢体语言等方式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并模仿。
(2)积极引导在幼儿进行发声训练时,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音乐表达。
(3)个性化教学对于每个幼儿的发声情况和音乐表达能力都有所差异,教师要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帮助每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学唱歌发声练习教案
![学唱歌发声练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4932c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0.png)
学唱歌发声练习教案教案标题:学唱歌发声练习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唱歌发声的基本技巧。
2. 学生能够通过发声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不同的发声技巧来适应不同类型的歌曲。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素材。
2. 音乐乐谱和歌词。
3.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学唱歌发声练习。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唱歌发声的理解和经验。
发声基础知识讲解:1. 解释声音的产生原理,并介绍喉部、声带和呼吸等与发声相关的器官。
2. 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3. 解释发声时正确的姿势,包括挺直身体、放松肩膀和颈部等。
4. 介绍发声时的嘴唇、舌头和颚部位的正确使用方法。
发声练习:1. 进行呼吸练习,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呼吸方法进行腹式或胸式呼吸。
2. 进行声音放松练习,要求学生发出放松的“啊”音,放松喉部和声带。
3. 进行音阶练习,要求学生跟随音乐唱出不同音阶,并注意音准和音色的控制。
4. 进行节奏练习,要求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唱出相应的节奏模式。
5. 进行歌曲练习,选择一首简单的歌曲,让学生跟随音乐唱出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巩固和评估:1. 让学生互相表演他们练习过的歌曲片段,并互相评价对方的发声技巧和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发声练习,并提供相关的练习资源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音乐演出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声技巧和表达能力的进步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个别辅导。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唱歌发声的基本技巧,并通过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大学声乐教案发声练习
![大学声乐教案发声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57d9dd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f.png)
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声乐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原理和方法,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提高气息共鸣的协调统一。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发声练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的具体内容3. 声乐发声练习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声乐发声练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声乐发声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二、发声练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 发声练习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持久、循序渐进。
2. 发声练习的方法:无声练习和有声练习。
三、无声练习1. 哼鸣练习:通过哼鸣练习,让学生体会发声位置和气息的控制。
2. 母音练习:让学生练习a、i、o、u、e等母音,提高口腔共鸣能力。
四、有声练习1. 顿音练习:培养学生唱得清晰、短促、灵活、富有弹性的歌唱技巧。
2. 连音和顿音结合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歌唱状态的统一。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发声练习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发声练习要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练习中的心得体会。
二、发声练习的注意事项1. 发声练习要放松,避免紧张和僵硬。
2. 发声练习要注重气息的控制,保持气息的稳定性。
3. 发声练习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
三、具体发声练习内容1. 气泡音练习:通过气泡音练习,让学生体会声音和气息的平衡。
2. 发a的前后音练习:通过开口音的训练,找到口腔打开时声音与气息的平衡。
3. 发嚯和嘿哈的音练习:训练声音与肌肉对抗力量的平衡,提高横膈膜的持久力和收缩力。
4. 发哈的音练习:训练真声头腔共鸣。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发声练习要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发声练习要点的掌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唱与发声练习-教案
《歌唱与发声练习》教案
一、课题名称:歌唱与发声练习
二、课时安排:45分钟
三、教材分析:
《歌唱与发声练习》是人民音乐出版出版的《声乐教程》的第九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哼鸣发声、母音发声、发声练习曲、换声点以及发声练习与歌唱关系的综合学习与练习,对教材中歌唱的姿势、呼吸、语言、声音共鸣等前八个部分内容的融合学习,同时为下一部分也是教材最后一个部分《歌曲处理和表现》教学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声乐教程》科学系统地介绍了与歌唱有关的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适用于我们中、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四、学情分析:
1.学生来源:12-15岁之间,初中毕业起点,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
2.有利因素:有一定的发声概念及音乐知识基础,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意识较浓,对音乐感兴趣。
3.不利因素:自主学习能力欠佳,学习动力不足,学习
目标不明确;声乐基础薄弱,音乐综合能力较低;缺乏自信,缺乏实践能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树立正确的歌唱发声概念,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会科学的练声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歌唱发声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歌唱发声以及练声的操作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科学的歌唱方法,实现知识上的迁移。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抒发情感,增强自信心,在愉快的情境中受到美的感染,从而理解“真善美”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六、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哼鸣练习以及母音综合练习。
2.教学难点是:发声练习曲、换声点的教学及练习。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情境创设法、示范法、比较法、探究法、实践法。
八、教具
多媒体、钢琴
九、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5分钟)
运用多媒体演示法,播放《高音不是想飙就能飙》的新闻视频,从新闻主角长沙市民李某因K歌太猛导致肺大泡破裂引发气胸险丧命事件的专家点评,引导得出正确发声的重要性,导入课题《歌唱与发声练习》。
2.推陈出新(3分钟)
运用提问法,复习已上课题中,歌唱的呼吸以及身体状态,引导学生提笑肌,感受呼吸时横膈膜的舒张,准备开展哼鸣练习。
3.情境创设激发兴趣(5分钟)
运用情境创设法,请学生模仿不屑的哼声、撒娇的哼声、平淡的哼声、疑问的哼声,模拟哼鸣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提问探究,推进课程哼鸣练习的教学。
(10分钟)
运用探究法,探究哼声时,鼻腔、口腔、气管、横膈膜、胸腔的状态,通过问答得出,哼唱时声音集中在鼻腔,以及身体的状态,顺势推进发声练习曲第3条、第11条的哼鸣练习,全体同学一起进行一个八度音级的练习,点3名同学单独演示并点评。
5.换声点的教学及练习(10分钟)
根据第11条哼鸣练习曲,探究得出不同音高有不同的发声状态,引入换声点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用延长打哈欠的发声形式进行练习,感受每一个音区的发声状态以及各音
区之间转换的状态。
6.推进母音的综合练习教学。
(10分钟)
提示歌唱不只有哼唱一种状态,复习课程《歌唱与语言》中单韵母的发音,引导学生用1(do)音哼唱每个单韵母(a、e、i、o、u)的发音,要求,把每个母音唱正,声音连贯、统一。
然后运用示范法、实践法,教师示范、钢琴伴唱,由简到难,教授学生练习发声练习曲第2条、第10条。
全体同学一起进行一个八度音级的练习,点3名同学单独演示并点评。
7.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下节课任务(2分钟)
发声训练正确歌唱的前提,因为发声训练的过程就是获得争取而歌唱方式的过程,强调发声练习的重要性,重申发声训练与歌唱的关系,引起学生重视、引发学生自觉练习的意识。
也因发声训练的重要性,提示学生并非一个课时就能学会,下节课继续练习并做纠错讲解。
布置作业: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4人)。
模拟打哈欠训练、发声练习曲第2、6、10、14、15条的练习。
下一课时小组逐一展示练习效果。
8.课程反思
课程教学重难点突出,课程节奏紧张,且为大课形式,因此不能顾及到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状态,不能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容易造成错误练习以及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在学习上的自我放弃。
对策:将下一个课时设定为实践练习,给大部分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逐一聆听并及时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