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用培优二轮讲义+习题:语言文字运用 技法提分点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法提分点9理解诗句内涵,破解诗文结合

三步骤解答诗句理解题

典型例题对点解题

1.(2018·江苏)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

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

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

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解析①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②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③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④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答案 D

一味地抱怨、不满,对此,我们要善意

地提醒一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

长宜放眼量。”

C.“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

流。”登临黄鹤楼,遥想当年的文人雅

会,历史的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转载

这篇介绍德国企业发展经验的文章,是

希望国内企业更加重视管理细节,提高

产品质量。

情出现了再补课,意思一致,引用恰当。

B项,诗句的意思是人生往往会遭到很

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说

明一个人要淡泊名利,符合语境,引用

恰当。C项,诗句出自王勃《滕王阁诗》,

描写的是滕王阁,与黄鹤楼无关。引用

不恰当。D项,诗句的意思是别人先进

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解决自

己的问题,符合语境,引用恰当。

答案 C

1.(2018·江苏泰州中学第四次模拟)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青春之乐。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C.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爱去。

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

解析第一步,体会诗句内涵。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指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诗句反映的是一种惆怅之情。第二步,体会阐述文字。“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这个句子反映的是一种闲适之情,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第三步,比较确定答案,答案选B。

答案 B

2.(2018·江苏建邺高中阶段测试)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

是()

(1)“________”,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

(2)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________”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

(3)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________”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

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

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

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

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

解析可结合诗句意思,联系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1)这里语境是梅兰芳在国难面前,尽管身处艰难,但仍表现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的民族气节,所以填“时穷节乃见”;(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所以填“曾经沧海难为水”合适;(3)“西北望长安”向西北眺望故都汴京和北方的大好河山,可惜重重关山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表达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所以填此句合适。

答案 B

3.(2018·江苏苏州市期中调研)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织,怎奈天

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

解析A项,诗句的意思是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而不是表现游子牵挂母亲。B项,诗句的意思是我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写的是主人热情地欢迎来访的朋友。此处写洒扫迎新,不合语境。C项,诗句写的是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D项,诗句是赞叹春色美好,但又想到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良辰美景尤在,但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表达的是惜春、伤春之感,而非“中秋佳节”。

答案 C

4.(2018·江苏盐城、南京一模)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甲、迁客逐臣乙、游子思妇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甲:①④乙:③⑤丙:②⑥

B.甲:①⑥乙:③④丙:②⑤

C.甲:③④乙:②⑤丙:①⑥

D.甲:③⑥乙:②④丙:①⑤

解析①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②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③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游子思妇;

④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⑤选自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⑥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卒征夫。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