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二课时课件讲课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篇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cbe8e8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f.png)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1一、教材简析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8雷雨(板书课题)生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这课的生字词,老师检查一下,看谁读得准。
(开火车认读词语:黑压压、乱摆、垂下来、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渐渐地、清新)小朋友真棒!不愧为识字大王!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小朋友回忆一下,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雷雨的呢?(板书:前、中、后)(二)学习课文这节课我们来仔细读读课文,研究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各有什么特点。
1、雷雨前1)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雷雨前的景象?(1-3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1-3自然段,想一想,雷雨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2)学生交流a、乌云(“满天”,“黑沉沉”,“压”)课件出示描写乌云的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压”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说感受,指导朗读)这时候感觉非常沉闷,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b、大风(“乱摆”,“忽然”)课件出示描写大风的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你从哪里知道这是大风?(大风,树枝乱摆,蜘蛛吓得逃走了)“垂”字可以用什么词替代?为什么作者用“垂”?(指导朗读)c、闪电、雷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课件出示描写闪电、雷声的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用“……越……越……”说一句话。
作者是先写闪电再写雷声的,你觉得它们的顺序能不能换一下,为什么?(不能。
通常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不能换顺序。
)指导朗读。
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你有什么预感?(板书:乌云、大风、闪电、雷声)2、雷雨中作者通过乌云、大风、闪电和雷声的描写,让我们眼前仿佛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场大雨吧!(播放课件,雷雨中的动画)1)你听到了什么?(雷声、雨声)雨声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2)你看到了什么?(树弯了,雨越下越大)指导朗读3)雨又有什么变化呢?(渐渐地小了)指导朗读4)雷雨下得是有变化的,你能不能把它的变化读出来?(男女生比赛读)(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3、雷雨后夏天的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现在雨停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雨后的景色吧!(课件出示雨后动画景色)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刚才小男孩也欣赏了雨后的景色,为什么他那么高兴呢?(他看到雨后的景色真美丽)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雨后的美丽景色,开始!3)雨后有哪些美丽景色?4)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雷雨后的句子:天亮起来了。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26ef7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e.png)
二年级《雷雨》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理解“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自然现象。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理解“越下越大,越下越猛”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这篇课文,谁来给大家读一读?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雷雨的特点是又()又()。
3.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
二、学习第3小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一读第3小节。
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雷雨又大又猛的词语。
2.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语?(板书:大、猛)3.“大”和“猛”的反义词分别是什么?(板书:小、弱)4.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3小节,一边读一边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雷雨又大又猛?用直线划出来。
再读一读,读出雷雨又大又猛的感觉。
指名读。
5.如果把第3小节改成:哗、哗、哗,下起来了。
轰隆隆的雷声把小朋友们吓了一大跳,大树也害怕得发抖了。
电闪不分,一个劲儿劈下来。
风刮得天都要塌了似的。
那该多好啊!谁来读一读?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看图,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小树等物在风雨中的表现,帮助学生理解“吓”“发抖”“塌”等词语的意思。
并指导有感情朗读第3小节。
图文结合,理解“垂头丧气”的意思。
并用“垂头丧气”说一句话。
6.小结:雷雨真是又大又猛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3小节吧!齐读第3小节。
背诵第3小节。
7.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看课文的插图,想想雷雨前、中、后的天气和景物都有什么变化?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雷雨前:天气闷热,树叶不动,蝉不叫;雷雨中:乌云密布,大风带着闪电和雷声来了,哗啦哗啦地下起了大雨;雷雨后:天气凉爽,天空挂着美丽的彩虹。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2023)
![《雷雨》第二课时教案(2023)](https://img.taocdn.com/s3/m/89ae331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f.png)
《雷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分析理解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
能力目标:认识尖锐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戏剧语言。
情感目标:深刻认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罪恶。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
【教学难点】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
【教学方法】分角色表演、小组讨论【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雷雨》作于1932年,至今已有90多年,但它依然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
一个作品能有恒久的生命力,总要有一些特殊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的心灵,推动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外在哪里呢?二、设疑激探,自主学习1.课本剧表演:《客厅相遇》2.思考:周朴园是个怎样的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
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
”“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
”——周国平《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三、合作探究,师生展评1.周朴园是否有往事呢?明确:无锡好时光;逼走梅侍萍;旧日的世界2.周朴园为什么后来又变了脸呢?惊讶——苍老的鲁与年轻的梅怎么也不能对应起来。
失望——失望于他心中美好的理想的女子的幻像破灭了。
恐慌——她来干什么?要敲诈我吗?严厉——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旧日情感被现实利益取代3.当周朴园弄明白鲁侍萍这次的出现纯粹是邂逅相遇,他又怎么处理的呢?给5000块钱的支票(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周朴园总收入的一百三十二分之一)自私、冷酷他珍惜的怀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他的温情、他的深爱只能给那个梦中、回忆中的梅侍萍,而不是眼前这个白发苍苍的鲁侍萍。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afc6a9a5e9856a5712601b.png)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教材简介:《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18课。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
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
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本单元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
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二、学情介绍: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雷雨并不陌生,但学生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不够深,需要老师指导观察体会。
从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出发,结合教材的内容,我觉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雷雨前和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三、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4、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教学难点:教学的难点在感悟雷雨前后景物的变化。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词,指导书写“垂、逃、彩、虹”。
2、有感情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学习运用“越……越……”句式说话。
4、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学习写观察天气日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16雷雨第二课时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下语文16雷雨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fa367e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e.png)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压力 蝉鸣 窗户 哗 垂下来 扑过来
雷雨前,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 背一背。
课 自由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雷雨中
文 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
解 读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作者为什么连用3个“哗”?
雨下得大,下得急。
你还能从哪儿看 出雨下得大?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 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 化。可以用上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 己的话。
朗读全文。 试着背诵课文。 你见过的雨是怎样的?试着把你看到的、
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一写。
板 书雷 设雨 计
Hale Waihona Puke 雷雨前:乌云—大风—闪电、 雷声
雷雨中:雨下起来—越下越 大—渐渐小了
雷雨后:太阳—彩虹—蝉、蜘 蛛、青蛙—池塘水满
认其 真乐 观无 察穷
这么大的雨,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倾盆大雨 滂沱大雨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 雨声也小了。
用上“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物 的变化。 雨越下越大,房子越来越看不清,后来
雨越来越小,雷声也越来越小。
结合图片,朗读第4—6自然段。 试着背一背第4—6自然段。 默读第7—8自然段,说说雨后又是怎样
的景象。
彩虹像什么一样 挂在天空?你有 哪些感受?
天亮起来了。……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 虹挂在天空。
感受空气的变化。仔细闻一闻,你仿佛闻 到了什么?
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感受小动物的变化。
蜘蛛又坐在网上。
这时的蜘蛛是 怎样的心情?
悠闲、愉快。
和雷雨前的景象对比朗读。 试背第7—8自然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6单元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27781bb68a98270fefa6c.png)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的生字词,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师:我们还知道了课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描写的。
(指板书)1、雷雨前(1)师:雷雨前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雷雨前写了哪些自然景象?划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2)师:a.“压”的动作,会做吗?b.(出示乌云图)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向你直压下来,这给你一个什么感觉?(压得我透不过气来)那你们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教师范读,挑战读。
“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向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心里觉得怎样?(害怕)让我们带着这害怕的感觉再来读读。
(一)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们和老师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像也和我们一样。
(二)师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出示句子)你感觉到什么?为什么叶子不动?蝉不叫?(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范读,齐读。
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忽然怎样?(3)师:“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
你们见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害怕吗?(“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4)师:你看蜘蛛也害怕了。
“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你觉得哪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垂”字用的好,形象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往下落的情景,让人感觉到风特别大,连蜘蛛都害怕)出示:蜘蛛从网上()地垂下来,好像在说:“”(5)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课件播放下雨的声音)听什么声音?(两个“越来越”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句式训练,出示句子)师:谁能学着课文里的样子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雷雨》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6252d3551810a6f52486a0.png)
【教育资料】二年级语文下《雷雨》第二课时教案1、认读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按一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认读生字新词,初步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象变化的特征;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比较看图,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雷雨中的动画及雷雨声)你们看,你们听,这是什么?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5课:雷雨。
(板课题)你们见过雷雨吗?是怎么样的?2、(课件出示两幅插图)看,它们是什么时候的雷雨景象?都画了什么景物?哪些景物是只有第一幅图才有的,哪些景物是第二幅图中有的?从上到下观察,两幅图的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为什么两幅图会有不同的景物呢?3、大家的眼睛可厉害,一眼给瞧出了,夏天到了,就会常有的现象:雨下得大,但时间不长,天气变化极大的雨,叫做――(学生答:叫雷雨。
)二、范读自读,读通课文。
过渡:到底雷雨的天气是怎么变化的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录音吧。
1、(播放课件的课文朗读录音。
)播放前提出要求: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并轻声地跟读;每听完一段就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己出声试读课文,括号括出本课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抢读、分组认读。
相机纠正读音。
三、表格引路,体现学法。
1、(出示课件中的雷雨前、中、后的三幅图)读完课文后,课文可以分成几部份?哪三部份?2、(课件出示表格):时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物特点好词我们先来看第一、二、三自然段雷雨前部份。
指名读,请其它同学评议读得怎么样。
齐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
2、这一部份写了什么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课件指导圈出课文中的景物,用波纹线画出特点的词。
)这一部份你喜欢哪些好词,为什么?3、通过课件进一步体会黑沉沉、压、垂下来越越含义。
(课件出示):比较句子: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4篇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 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d151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b.png)
《雷雨》第二课时优质教案6活动目标:1、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2、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观察过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活动过程:1、说说夏天的雷雨。
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雷雨现象。
教师小结夏天闪电、打雷到下雨的过程。
2、欣赏、熟悉歌曲。
教师范唱,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熟悉歌词。
例:教师:"天空中,一闪闪,什么光发亮?"幼儿:"一闪闪,一闪闪,闪电光发亮。
"出示节奏卡,帮助幼儿理解和把握切分节奏。
3、填词唱歌。
幼儿跟老师一起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
幼儿在教师伴奏下,尝试演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4、表现歌曲。
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并用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反思: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
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
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
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
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
《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
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
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19c93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6.png)
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第二课时教案《雷雨》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阵阵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自然景象。
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生动、有吸引力的情景。
心理学也表明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
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三、教学目标1、会认“压,乱,垂,虹”等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时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有感情的朗读雷雨前、雷雨时的描写。
四、教学方法根据上述的`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能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满足他们的探究欲、表现欲。
2、朗读想象感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我借助学生生活经验,以学生为主体对文本展开自主阅读。
通过读,学生与文本面对面地进行接触,品尝着课文原汁原味的语言,培养着学生语感;通过读,课文规范的语言储藏在了学生的头脑中。
学生学着,读着,感悟着语言,仿佛置身与那场雷雨中。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理解了语言,感悟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3、师生合作学习。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老师的帮助,在教学中我采用师生合作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感悟能力。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6cb3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4.png)
新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词,会写“雷雨、乌云、闪电”等8个词语。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试着背诵课文。
4.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和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会认及会写字的字卡,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表”中本课词语。
(师生合作、同桌合作)2.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雷雨前后不同的画面。
二、研读课文,感悟意境1.学习第1~3自然段,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1)学生自主默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三个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笔圈一圈作者描写的景物。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3)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了解景物特点。
①(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体会“压”字运用之妙。
a.师生共同演示“压”的动作。
b.(课件出示乌云压顶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乌云又厚又低的情景)引问:抬头看到这样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呢?(沉闷、不安。
)B.指导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
如,“黑沉沉”语速放慢,语气凝重;可以想象天空黑云压顶、空气沉闷的感觉,把“压下来”读得略重一些。
②(课件出示)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
A.指名读句子,思考:雷雨来临前,树上的叶子和蝉的状态分别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的?B.学生交流汇报:此时没有一丝风,天气十分闷热。
C.指导朗读:“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略重读,读出雷雨欲来时树叶和蝉的反常。
③(课件出示)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自由读句子,说说蜘蛛为什么要逃走。
(因为风很大,吹得树枝乱摆。
)B.蜘蛛是怎样逃的呢?(从网上垂下来。
)体会“垂”字运用之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8《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e20ac071fe910ef12df8c8.png)
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流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补充
复习导入
1、生字词复习(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2、板书:18雷雨,问:这篇课文写的仅仅是下雷雨的景象吗?
3、师范读雷雨前的自然段
示范朗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整体感知
合作交流
展示反馈
一、雷雨前
1、你看到的乌云是怎么样的呢?
板书:可怕
2、请学生进行朗读,师范读,生齐读。
第18课雷雨(第2课时)
执笔人:朱伊如学校:佛山市禅城区周星拱小学执教年级:二年级
教学
目标
1、认识“垂”字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3、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2、感情朗读
教学
难点
感情朗读
教学
用具
多媒体、黑板
2、请生默读7-8段,把事物名称用横线画出来
3、词语品味:挂、坐
4、加动作朗读。
5、小组中朗读,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自己处理问题,使学生掌握生字。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锻炼思考问题的能力。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分享,提高学生的接收能力。
布置作业
1、想想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2、观察天气,写日记。
板书
设计
第十八课雷雨雨小了、天亮了
3、看到这样,什么也害怕了呢?请生齐读第一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事物名称)
4、生感情朗读第一段,感受雷雨前叶子和蝉的表现。
5、生和同桌朗读2-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事物名称。
2020统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定稿)
![2020统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c81f7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d.png)
2020统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定稿)16雷雨(第二课时)教研课教学设计(定稿)文本简析: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
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
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阅读教学中以“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为阅读主线,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对照、情境创设、想象谈话等多种形式去品悟文章描写的意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1、边读边设想,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边读边设想,精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了解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三组词语:黑沉沉乱摆垂下来逃走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下越大迎面扑来彩虹蝉叫了】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这三组词语向我们展现了分歧时间的情景,请回忆课文内容,看看你知道它们展现了哪三个分歧时间的情景?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件出示课题:16雷雨】,专心去品读,体会分歧的排场,感悟词语的魅力。
同学们,请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字词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字词是篇章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
通过温字词,牢固生字的认识。
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第2课时课件(共41张PPT)
![二年级语文下册16雷雨第2课时课件(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c3a12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2.png)
yā
chuí
雷乌黑压垂
hù
xīn
yíng
pū
户新迎扑
结构回顾
雷雨前 第1-3自然段:雷雨即将来临的景象。 雷雨时 第4-6自然段:大雨倾盆,来得快去得快。 雷雨后 第7-8自然段: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
学习任务二
以读促思 句段欣赏
导读提示 1 课文写到了哪些景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2 三个场景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3 用恰当的语气读出三个场景的景象。 4 小组交流分享本文的写法特点。
三、课内阅读。
雨停了 □。 太阳出来了 □。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 蝉
叫了 □。 蜘蛛又坐在网上 □。 池塘里水满了 □, 青蛙也叫 起来了 □。
1 在□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 这段话中描写的事物有:雨、太阳、_彩__虹___、
__蝉____、_蜘__蛛___、池塘里的水、_青__蛙___。 3 请根据上文内容画一幅画!
思考交流
为什么作者能够把这些场面写得 如此生动形象?你体会到了什么?
留意视察,善于去发现,准确表达。
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毛毛雨
运用:
细雨如丝 细雨绵绵 细如牛毛 ……
阵雨
大雨倾盆 豆大的雨点 ……
暴雨
狂风暴雨 急风骤雨 ……
我的收获 积累本文好词佳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 2 雷雨时—雷雨后”的顺序描述,集中地表现了三个
场景的鲜明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边读边想象画面;对照朗读;理解感受景物的描写。
主题归纳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44d9902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5.png)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指名3个 学生,分别 读1、2、3
自然段...
2.为什么老 师请小朋友 分这样3部分 来读呢...
四、研读课文,感悟情景
(一)读通 1-3自然段
(二)交流 句子、指导 朗读
2.这一部分写了哪 些景物呢?请自由
地读一...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 设计
最新版模板,下载可以概要
《雷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演示内容长度
20分钟
总目录数
一级目录数
其他目录数
1501字符
总页数
30个
5个
25个
x页
目录
01 一、联系生活,揭示 课题
02
二、初读课文,识字 学词
03
三、再读课文,理清 文脉
04
四、研读课文,感悟 情景
生字...
3、充分感受雷雨前 的情景,初步感知雷 雨中...
18、雷雨大风、树 枝、蜘蛛、
感谢观看
05 五、巩固识字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1.夏天的午 后,常常会出 现雷雨。(板
书:...
2.雷雨是夏 天常见的一 种自然现象。 今天,...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请打开书本八十页, 听老师读读课文, 从...
2.你们真能干,听了 一遍就知道了那么 多!...
3.课件出示词语(黑 沉沉、乱摆、迎面扑 来...
1.小朋友们,大自 然很奇妙,每当雷
雨来临...
3.谁来说一说? (板书:乌云、叶
子、蝉、...
2、齐读课文1-3自 然段
1.这些景物都找到 了,雷雨前它们会
怎么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叫了 在了 网上
满
叫了
上
雷雨后图
下
经过雨水洗礼的玫瑰依然娇艳
荷叶上满是“钻石”。
拓展小作业:
模仿《雷雨》,写 一则观察天气的小日记。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你说我说:
例: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例:小男孩长得越来越高了。 西瓜长得越___越___了。 ___越___越__。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 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 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 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 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的 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读课文,照样子比一比雷雨前和 雷雨后有什么不同?
天 空气 蝉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前 黑沉沉
闷热
不叫 逃走 了
浅
不叫
太阳出
又坐
雷雨后
来,彩 虹出现
了
清新
创设情景
猜一猜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的泪珠下。
(雷雨)
石关小学 陈明霞
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是 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雷雨 天气的呢?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
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描写 了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呢 ?
课文的第( 1 )到( 3 )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景象。 课文的第( 4 )到( 6 )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景象。 课文的第( 7 )到( 8 )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景象。
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雷雨前 的天气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文 中都写了哪些事物?
满天的乌云,黑 沉沉地压下来,树上 的叶子一动不动,蝉 一声也不叫。
比较句子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 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边逃好像还在边说: “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