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修改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修改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  修改

人行通道施工方案修改

宝鸡市************道路及排水工程二标段

(二号、三号地下通道)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施工单位:*********************

地下通道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编制原则

第一节、编制依据

1、《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1P-2008)

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

6、蟠龙新区龙腾路市政工程施工(二号地下通道)设计图。

7、《公路桥涵地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第二节、编制范围

***************************,本次地下通道工程位于龙腾路上第二合同段所辖2#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2+680)、3号人行地道(中心桩号K3+500)的基坑开挖和支护软基处理。基础、主体工程及附属工程等。

第三节、编制原则

1、安全的原则

施工过程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保力,施工顺序合理,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重点是保证基坑开挖时的施工安全,工程开工前做到安全保证措施,首先落实到位,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所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积极推广“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3、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建设单位对本合同段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合理。周密的施工方案,按照合理配制资源,组织单行及交叉作业,接好工序衔接,适时进度监控。

4、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合同段项目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实行科学配置,选派经验丰富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和专业公水平高的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第二章、工程概况和技术标准

第一节、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地下通道2座,分别为2号地下通道(中心桩号K2+680)、3号地下通道(中心桩号K3+500),2座地下通道主体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

第二节、技术标准

1、路面活载:城-A级;人行道:10KN/m2。

2、覆土厚度:0.85m

3、地道尺寸:净高3.3米,净宽6米。

4、出入口:人行步梯+无障碍坡道。

5、最大纵坡:1.5%

第三章、地质及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质及水文情况

本标段地道范围的地层主要位于******************************,场地内地势平坦,勘察点地面高程为830.30~833.50m,地面高差3.20m,该场地在地貌上为渭北黄土塬。地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

地下水位:本勘察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故其埋深大于15 米。

第四章、管理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第一节、管理体系(见管理体系图)

第二节、人员、机械设备投入

本工程投入人员、机械设备如下:1、人员

第五章、k2+680、K3+500地下通道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技术要求

1、本合同段地下通道净宽6M,净高3.3M,基础采用60cm3:7灰土垫层、15cm 厚C15砼垫层、2cm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及7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2、人行通道混凝土:C30,混凝土抗渗等级P6,抗冻等级FD150,水胶比≤0.5;

基础垫层混凝土:C15,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不大于3Kg/m3,混凝土中最大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15%。

3、砖砌体:Mu10实心机制砖,M7.5混合砂浆。

第二节、施工顺序

本项目考虑整个地段分三段施工,先施工施工辅道路面,辅道通车下的主体结构,待施工完成后,后在两侧辅道范围内的出入口,进行第三节段的施工,节段之间设置变形缝及回填工作。

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工艺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定轴线→基槽开挖→基础垫层→主体工程→通道出口工程→外围回填。

第三节、基础结构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施工前在便于观测且牢固的地方设置临时水准点和平面位置控制桩,临时水准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0m。临时水准点、平面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并经常校核。放样基坑开挖控制点并做好护桩,用白灰撒出开挖坡边线及坡底角线。在适当位置部设龙门桩精确控制基坑位置和高程。

2、施工范围内障碍物处理

基坑开挖前需要建设单位协调解决施工范围内影响施工的管线改移。根据施工计划要求管线线路改移要求4月5日前将管线线路改移需要全部完成。

3.基坑开挖

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所有开挖土石方采用翻斗汽车外运。基坑底宽度按照垫

层边线向外0.5m,开挖坡度严格按照1∶0.33坡度放坡。由于开挖深度大多在5m 左右之间,所以开挖采用台阶法施工。先开挖上半层然后采取后退开挖的方式开挖下半一层土方。基底土层则预留15cm人工清理到位。开挖过程中将坡面刷平整并及时清理干净坡面附石。在基坑底部两侧两侧设60cm×60cm的水沟,并在沟槽较低侧角部设一1m×1m×1m的积水坑,积水坑雨天设两台潜水泵。雨天安排专人排除沟槽内积水,保持基底不被浸泡。另外在基坑边0.5m范围以外设0.4m高0.6m宽挡水围堰,防止雨天地表径流直径流入基坑冲刷边坡、浸泡基底。在雨天安排采用防水棚布防护坡面。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先进行普探,并将普探资料报予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完成自检后,监理单位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序。通道地基处理底板素混凝土垫层以下采用60cm厚3:7灰土分三层回填,分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

第四节、主体结构施工方法

1、钢筋绑扎

钢筋原材必须经过检验,并且表面无锈迹和破损。钢筋加工时按照施工图纸表进行下料加工,现场钢筋存放应架空放置,并且避免雨淋或被油类物质污染。对于设计要求焊接成骨架的钢筋,在加工场地直接焊接成骨架,然后人工运输至基坑内。钢筋搭接长度焊接或机械连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纵向分布钢筋按照要求在接头处进行绑扎,搭接长度为41d且不小于50cm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绑扎钢筋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率不超过25%,焊接钢筋同一断面内钢筋接头率不超过50%。地下通道施工采用的拉筋,墙板用∮8@600×600布置,底板用Ф16@800×800布置马凳筋,不允许有露头钢筋。如无法避免,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加焊止水片。骨架钢筋安装过程中在两侧搭设单排钢管扣件脚手架然后穿纵向钢筋进行固定。钢筋绑扎期间,注意在设计要求位置安装预埋件。

2、模板支设

主体结构外模板采用大3m×2m和4m×2m大钢模,内模板采用1.5m×0.6m 定型钢模配竹胶模。模板支设分三次完成。第一次支设垫层模板,采用木模,模板

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模板内空尺寸等均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第二次涵身模板支设从垫层顶到水平施工缝高度,本次模板支设涵身内侧采用吊模法施工,钢管立杆布置在涵身外侧,然后搭设水平杆,吊模就吊装在水平钢管上,此次模板支设必须控制好模板高程;第三次模板支设至涵身顶部,涵身外侧脚手架支设采用单排布置,外侧每1.8m加一道斜撑加固在沟槽壁上,涵身内侧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间距横向0.8m,纵向0.8m,层间距1.2mm,另外每2.4m设一道剪刀撑。涵身内顶口采用定型钢模配竹胶板铺设底模,用5cm厚木板支撑竹胶膜。侧壁模板加固采用φ12对拉螺栓,间距0.6m*0.6m。模板外侧先竖放钢管,间距.3mm,然后横放双排钢管,间距0.6m。模板与竖钢管之间必须紧贴。模板安装与钢筋安装配合进行,防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设,安装侧模时为防止模板移位和突出,在模板外侧,设支撑加固,模板之间采用双面胶粘接,防止漏浆,模板横向之间采用φ12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端模有止水带处,采用两块模板将止水带夹在中间并与侧模之间固定牢固。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在指定位置设置预留孔洞。

主体结构内部采用满堂钢管扣件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两侧搭设钢管扣件脚手架,并将两侧脚手架采用钢管拉接在一起。两侧脚手架向两侧坡面上设置抛撑。

模板拆除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材料堆码整齐严禁抛扔。

3、混凝土浇筑

本项目施工所有的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垫层混凝土施工前必须保证沟槽底侧没有积水和软泥。垫层混凝土采用自制溜槽入模,按照从纵向从低到高的顺序每三米一个循环进行浇筑,在上一循环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下一循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表面采用搓板收光,待混凝土表面定浆后再进行二次收光搓毛,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洒水收光养护,待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进行钢筋绑扎施工。

每一段通道主体混凝土浇筑分两次完成,第一仓浇筑底板及水平施工逢以下侧壁部分,第二仓混凝土浇筑剩余侧壁及顶板混凝土。

浇筑第二仓砼时,先浇筑侧壁部分再浇筑顶板部分,每层砼厚度不超过30cm。

必须在上一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振动棒必须快插慢拔,振捣密实,混凝土表面该找平的必须按照要求用靠尺找平。外漏部分分两次进行收光。由于气温较高,混凝土终凝后必须及时覆盖洒水养护不少于21天,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要保持长期处于湿润状态。

4、基坑回填

通道涵身50cm范围内采用素土回填并且土方回填后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200mm,基坑回填过程中注意对称回填。通道回填土密实度必须达到要求。

第五节、地下通道防水

1、按一级防水标准设计。

(1)结构自防水:地道主体结构采用C30,P6等级抗渗砼,施工前,进行混凝土的最大含碱量、最大氯离子含量等一系列的项目试验。要求控制适当的配合比以及适量的外加剂,以满足规范抗渗等级要求。

(2)结构外防水措施:顶板、底板防水层结构依次为:50厚C20细石砼保护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墙体防水层结构依次为:20厚1:2.5水泥砂浆保护层、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

(3)地道变形缝:地道变形缝采用橡胶止水带变形缝。

2、地道排水

地道内排水主要考虑出入口雨水及地道内清洗等水量,排水采用集水槽,接入就近排水管道检查井,集水槽设有潜水泵排出,引入道路市政排水系统。

第六节、雨篷钢结构部分

1、钢结构构件应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进行制作,各种构件必须1:1放大样加以校队,尺寸无误后在进行下料加工,钢材加工前进行校正,使之平直。

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切割(下料):包括气割和剪切,切割前应对板材或型材进行矫平矫直,对接

焊零件还须进行探伤。预拼装都有专业放样工在加工面上和组装大样板上进行精确放样,放样后须有检验员检验,以确保零件、部件、构件加工的几何尺寸、形位公差、角度、安装接触面等的准确无误。

2.2、组装:不管是立柱的造型组装、构件整体组装,组装前必须放大样,点焊后才能正式焊接成型,焊接成型后进行检验、矫正、然后标识、编号和保管,做到不合格不转序。

2.3、放样:各过程的加工,如切割、组立、组装、预拼装都有专业放样工在加工面上和组装大样板上进行精确放样,放样后须有检验员检验,以确保零件、部件、构件加工的几何尺寸、形位公差、角度、安装接触面等准确无误。

2.4、焊接:焊接人员均按规定考核,持证上岗。构件采用二级焊缝质量标准;焊接时焊缝长度及高度除图中已注明外,其余均为满焊。

2.5、表面处理:加工后的零件、部件、构件均有专人去除毛剃、焊渣、飞溅物、污垢等,并进行表面检查:等构件成品并去净表面后,用全自动抛丸机进行表面除锈处理,等级达到Sa3级,再喷锌铝伪合金(锌铝体积比1:1,含金量27.4%)涂层,涂层总厚度按250~300um控制,涂层最小厚度不小于250um。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涂漆保护。

2.6、验收:构件经检验、试验合格后,做上中心线、基准点、吊点、拼装号码等标识。

3、钢结构安装

3.1、安装次序:清理现场——复核预埋件轴线、标高——组对——起吊——对位——连接初拧——校位——终拧——待梁全部安装完毕——安装次梁——验收。

3.2、主要安装工序

柱吊装前准备:检查复核预埋件的轴线位置、标高、是否有偏差;

吊装方法:端部起吊法,起吊时先调整钢柱并做好防护,确保钢柱在起吊过程的垂直度,吊到装配位置,分别用高强化学螺栓连接的螺孔,然后分别套上螺母进行初拧,确认安装准确后,用测力扳手终拧固定;

梁吊装前准备:检查复核预埋件的轴线位置、标高、是否有偏差;

吊装方法:二点吊装法,起吊时先度一次梁重心偏移(梁保持平行能力),确认无误后正常起吊,吊到装配位置,分别用电焊固定,确认安装准确后在进行满焊。满足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

次梁吊装:人工和吊车均可,待工人骑坐在主梁上次梁处位置,次梁二头分别由二位工人用绳子吊起即可。且焊缝质量达到三级焊缝要求;

玻璃安装:夹胶玻璃加工制作安装,按设计要求结合实测尺寸确定玻璃尺寸,以及水平、垂直位置,厂家加工制作;

调整检验:点式玻璃进行整体调整检验,调整标准横平、竖直、面平。偏差不得超过规定偏差;

上下打胶:充分清洁玻璃间缝隙,不应有水、油渍、涂料、铁锈、水泥砂浆、灰尘等。充分清洁粘结面,加以干燥。为调整缝的深度,避免三边粘胶。在缝两侧贴保护胶纸保护玻璃不被污染。上下同时打密封胶,注胶后将胶缝表面抹平,去掉多余的胶。注胶完毕,将保护纸撕掉,必要时用溶剂擦拭玻璃。胶在未完全硬化前,不要沾染灰尘和划伤;

后期工作:局部修补检验;整体清洗玻璃尘垢。必要时用溶剂擦拭玻璃;保护和清洗现场;竣工验收。

4、安全措施

4.1、安装雨棚用的施工机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严格检验。

4.2、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止人员及物件坠落。

4.3、防止密封材料在工程使用中溶剂中毒,且要保管好溶剂,以防发生火灾。

4.4、现场焊接时,应在焊件下方加设接火斗。

4.5、设专职安全员进行监督和巡回检查。

第七节、雨季、夜间施工

1、安排专人收听气象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及时向项目防汛领导小组汇报。

2、钢筋场地保持整洁,在下雨前一定要将钢筋覆盖保护,钢筋绑扎时注意避免将污泥带到钢筋网片上,如果被污染,要用水冲洗,钢丝刷刷除。

3、混凝土应浇筑时遇雨,应及时用雨布遮盖,防止淋雨。如遇雨导致表面受到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

4、夜间施工现场照明使用安全电源,24小时有电工值班。

5、雷雨到来之前要及时使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并做好机电设备、机具的防雨工作。

第六章、人行地道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见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第二节检查项目

2、所有材料必须有合格证、质检报告书,材料进场必须材料员检验合格后才能入仓。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确保质量目标的逐一落实。

4、做好工序交接和隐蔽工程记录,对施工现场的过程检验情况进行标识。

第七章、K2+680、K3+500人行地道施工进度计划

第一节、进度计划

本工程项目采用流水作业工作,计划工期77天(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4年3月15日,拟计划完工日期为2014年5月13日。

第二节、具体进度计划

具体进度计划见下:

二号人行地道开挖、支护:持续时间7天,2014-03-20~2014-03-26

二号人行地道结构施工:持续时间31天,2014-03-27~2014-04-26

二号人行地道回填、安装施工:持续时间8天,2014-04-27~2014-05-04

三号人行地道开挖、支护:持续时间7天,2014-04-20~2014-04-26

三号人行地道结构施工:持续时间31天,2014-04-27~2014-05-27

三号人行地道回填、安装施工:持续时间8天,2014-05-28~2014-06-04

第八章、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施工中影响进度的因素纷繁复杂,如设计变更、技术、资金、机械、材料、人力、水电供应、气候、组织协调等等,要保证目标总工期的实现,就必须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克服上述影响进度的诸多因素,其中从技术措施入手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一节、保证资源配置

1、劳动力配置:安排各工种足够的施工队伍,进入现场施工,选择与我公司良好、质量可靠的施工队伍,优化工作的技术等级和思想、身体素质的配备与管理保证总工期的实现。

2、保证资源配置:根据总进度计划和月、周计划详细编制有关资源供应计划;由物资部负责本工程中需我方采购的材料供应,协调由业主负责供应的物资、设备按期进场。

3、机械配置:所有机械调设备进场都有合格证,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设备运转良好。

4、资金配备:实际情况编制周进度报表,根据合同条款申请工程款,并将工程款合理分配于人工费、材料费等各个方面,使施工能顺利进行。

5、后勤保障:后勤服务人员要做好生活服务供应工作,重点抓好吃、住两大难题,食堂的饭菜要保证品种多、味道好,同时开饭时间要随时根据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第九章、人行地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第一节、施工安全

1、人行地道施工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

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工地内设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有照明设施,并不得擅自拆除。

3、开挖基坑时根据规定的基坑边坡开挖,分层下挖到设计高程为止。严禁采用局部开挖深坑,从底层向四周掏土的方法施工。

4、采用挡板支撑护壁时,根据土质情况,逐段支撑,并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开挖。拆除支护根据土质情况,自下而上分段进行,边拆边加回填夯实。

5、改水沟宽度要保证原有旧水沟的排洪能力。如遇有洪水冲刷边坡时,立即采取防护措施。

6、灌筑混凝土基础时,搭设灌筑平台及运料走道,并设置防护栏杆。当漏斗孔挪移时,漏斗外边空隙封闭严密。

7、墙身钢筋、模板安装前,搭设脚手架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人工搬运和绑扎钢筋时,互相配合,同步操作。在已安装的钢筋上不得行走,必须架设交通跳板,或搭脚手架。

8、使用混凝土振捣器时,检查下列内容:振捣器的外壳接地装置及胶皮线情况;电线的端部与振捣器的连接情况;振捣器的搬移地点及在间断工作时电源开关关闭情况。经检查合格的方准使用。

9、墙身拆除模板之前,设立禁区,并按规定程序进行拆模。

10、墙身施工,搭脚手架,铺脚手板、装栏杆、扶梯。

11、起吊设备起吊时,严禁起吊超过规定重量的物件,不得用来运送人员。起重吊装用的钢丝绳,经常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及时更新。

12、各种施工机械制订相应的、详细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夜间作业时,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13、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14、脚手架的搭设符合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立杆间距、杆件联系、剪力撑安设按规定执行,立杆底设垫块并设置安全网,拦杆挡板。并经有关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脚手架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

15、人行地道基础施工时,基坑四周开排水沟,机具材料应堆放在基坑坡顶的安全距离外。

第二节、供电与电器设备安全措施

1、施工用电的线路设备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施装设,同时符合当地供电部门规定。使用期限超过六个月,要达到正式电力工程的技术要求。

2、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并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3、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布设。

4、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5、现场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器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6、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

7、施工现场所有的用电设备,按规定设置电保护装置,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8、电器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如靠背轮、链轮、皮带和齿轮等),加装遮栏或防护罩。

9、直接向现场供电的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10、施工现场照明使用安全电源。

工作标准: 环境保护法、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及施工设计中有关技术标准。

各施工队、作业班组

省、市监督机构检查评比

业主检查评比

项目经理部检查评比

工队对着工作标准自查

制定技术措施和方案加强文明施工环保宣传制定文明施工奖惩措施

工作制度交通疏解控制工地场容场貌施工噪声控制现场控制污水废气渣土控制

各项操作规程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法教育培训环境保护责任制

文明施工责任制责任制监督检查

基础工作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目标: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全面达标,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第十章、人行地道工程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体系(见下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