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3)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3)31、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学科中心课程就是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亦称分科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
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位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千百年来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文化遗产。
特点是:1、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及其对儿童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所作准备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与目标;2、能够按照人类整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的逻辑系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预先选定课程以及内容,编制好教材,便于师生分科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强调教材内部伦理精祌和智力训练价值。
32、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答案要点】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奍。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33、什么是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答案要点】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在回忆序列呈现的材料时,开头和结尾的材料回忆的效果好,中间的材料回忆的效果较差。
记忆的系列位置效应与不同位置的材料受其他材料的千扰程度有关。
开头部分的材料只受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即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结尾部分的材料只受前面学习材料干扰,即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的材料既受倒摄抑制又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共有 4 道简答题,每道题 10 分,总共 40 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3年下半年26. 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27. 简述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
28. 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9. 简述学习策略中的资源管理策略主要构成。
参考答案26.(1)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应该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2)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和主体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兴趣,促进了认识,体验和创造性的产生,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体现。
(5)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
27.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
运用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如下:(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指导学生写好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5)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28. 布鲁纳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从而提出认知学习说理论。
其基本要点如下:学习观与理老教师(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非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发现学习是学习的最佳方式。
教学观:(1)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一般理解,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基本态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含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2.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能够给儿童较为全面、系统、深刻的影响;(5)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4.简述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5.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学校文化以传递传统文化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1)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
(2)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参照国外学制经验。
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教资笔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记录了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学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的著作是()A.论语B.学记C.大学D.中庸答案:A 论语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内容。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
故本题答案为A。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A.实验教育学B.批判教育学C.文化教育学D.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 实用主义教育学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多样化发展。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代表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
故本题答案为D。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的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A.独立性B.历史性C.阶段性D.永恒性答案:B 历史性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形态都是不尽相同的。
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属于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
故本题答案为B。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A 遗产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答案:A 遗传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教资】【重点】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材料分析+答题模板(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分】【带箭头的是必须背的,时间不充裕至少先把带箭头的背完】【时间不充裕一定要先背带箭头的】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①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②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③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社会实践活动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口诀:两生三没】两生:①为了生产和生活;三没:①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②没有固定教育场所;③没有阶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①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规)速方结手】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②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7.教育的经济功能:【两再一新促生产】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两权一体宗旨(质)】①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9.教育的政治功能:【18下考】【人民论政治】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③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④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0.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内幕使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中学阶段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这属于课程设置中的()。
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潜在课程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课程设置的相关内容。
选项A,学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它从学科知识整体中选取关联密切的内容组成一门学科,分科组织教学。
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均属于此类,故A项正确。
选项B,活动课程又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题干中并未提及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故B项错误。
选项C,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与题干中明确提到的分科课程不符,故C项错误。
选项D,潜在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题干中并未提及隐蔽性课程的内容,故D项错误。
2、王老师在《化石吟》的教学中,将生物化石知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属于()。
A. 直观性教学原则B. 启发性教学原则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学原则的应用。
选项A,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题干中并未提及利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故A项错误。
选项B,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题干中并未体现启发的过程,故B项错误。
选项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黄炎培C. 晏阳初D. 蔡元培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 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 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 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
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
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的出现。
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B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答案:A。
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中学教资——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参考答案】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参考答案】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参考答案】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参考答案】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参考答案】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参考答案】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参考答案】学校教育,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参考答案】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答案:C.裴斯泰洛齐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习动机”的范畴?()A.学习需要B.学习目标C.学习态度D.学习期待答案:C.学习态度3、“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鲁纳D.加涅答案:B.维果斯基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监控策略C.调节策略D.时间管理策略答案:D.时间管理策略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德育方法”的范畴?()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心理健康咨询法答案:D.心理健康咨询法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过强的学习动机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为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因此,学习动机的强度应该适中,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答案:正确。
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策略。
3.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答案:正确。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也称为“教学的最佳期”。
这个概念强调了教学的作用,即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学刺激,帮助学生跨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潜在发展水平。
4.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
()答案:正确。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了解和控制的一种策略,包括对学习计划的制定、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估等。
5.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唯一途径。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是()。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答案:B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其中,学龄期(6~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2、关于教学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既要在初步掌握知识的阶段进行,也要在学习的其他阶段重视B.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C. 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D.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是特殊的认识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掌握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方面。
教学过程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选项C“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的说法过于片面,没有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教学过程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3、关于教育的经济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B.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D. 教育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答案:C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并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实践等其他方式也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因此,选项C“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唯一途径”是错误的。
4、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 发展抽象逻辑思维B. 培养创造性思维C. 获取知识D. 发展个性答案:A解析:中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抽象逻辑思维。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新主革命时期,我国出版第一部运用与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舒新城《教通》B.庄泽《教概》C.孟宪承《教概》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参考答案】D杨贤江《新教育大纲》2..运用现代与统论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提出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维果斯基C.赞可夫D.巴班斯基【参考答案】D.巴班斯基3.李老师在初二选择了人数,性别比例,学x成绩,教材各方面情况相同的两个班进行教学,对其中一班采用讲授法,对另一个采用自学辅导法,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后进行测验,以比较两种方法教学效果,李老师采用的方法属于()A.个案研究B.实验研究C.行动D.调查【参考答案】B实验研究4.作为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有许多不同形态,其中组织最严密内容最系统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C.社会D.终身【参考答案】A.学校教育5.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来对待学生的教学,主要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A.顺序性B.个别差异C.稳定D.阶段【参考答案】B.个别差异6.马克思教育学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和根本途径是()A.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B.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络合D.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参考答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由政府提出并反映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现完晋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根本质量规格,对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的实施,具有定向调控评价作用的是()A培养目标B.国家课程C.教育目的D.课程标准【参考答案】C教育目的8.泰勒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视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该书用课程设计原理被称为()A.过程模式B.经验模式C.情景模式D.目标模式【参考答案】D目标模式9.在教学中,刘老师,经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学事物的…或用语言形象的…所学对象帮助学生形成有关事物具体面清晰的表象,理解所学知识,刘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0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缺失D.启发性原则【参考答案】A直观性原划10.生物课上陈老师用一几条鱼做解剂,边解前边讲解,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掌握了…和理论的区别,陈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A.演示B.谈话C.讲解D.实验【参考答案】.A演示法11.班主任...鼓励小明通过...学反思...与方式,不断...自身...这种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缺失C.个人修养D.情感陶演【参考答案】C个人修养法12.极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学生不仅能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推理。
【学辅资料】中学教资考试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汇总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汇总第一章一、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教育对社会作用具有能动性,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可以“超前”或“滞后”。
二、请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三、(★★★★★)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③制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内两权,目的和性质)①决定教育的性质;②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③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④决定受教育权;⑤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人鱼公主)①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1)遗传,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2)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3)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起决定性因素。
六、(★★★★★)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1)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是指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
人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是不平衡;②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在同一时间的发展不平衡;(4)互补性,是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根据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系统地组织和编排内容,通过详实的步骤、流程等方法介绍,全方位展示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生物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教资中学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来啦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力。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建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6.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传递、储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发明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互补性。
(5)个别差异性。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用。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团队的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x*D.蔡元培【答案】A陶行知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居考萃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社会D.****社会【答案】B奴隶社会4.一个****的人,注定成为不了**,这说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遗传。
5.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表明()。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制约作用【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7.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答案】D分支型学制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A.**式和分支式B.**活动C.螺旋式和直线式D.【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10.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利用了什么()。
A.认识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D再认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岁以后。
A.10B.12C.14D.16【答案】A19.【答案】孙英同学同学任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氛,属于()与A.道德教B.道德情感C.道德**D.道德*师【答案】B道德情感20.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属于()。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简答题及答案】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简答题及答案】》摘要:(8分)试题答案、单选选择题(题共题每题分共分)【答案,(3)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重要标准,7参考答案()接验与直接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8参考答案()选择性()整体性(3)理性()恒常性9参考答案发散思维也叫异思维是沿不方向探多种答案思维形式、单项选择题(题共题每题分共分)每题列出四备选项只有是合题目要请用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母按要涂黑错选、多选或选无分传统教育派代表人物赫尔巴特主张“三心”是指教师心、教材心和课堂心B儿童心、验心和活动心管理心、活动心和教学心管理心、心和教学心苏教育赞可夫倡导是发现学习理 B教学程优化理论教学与发展理论例教学理论38世纪法国思想卢梭认“儿童然”定教育目这种教育目价值取向属人位论 B社会位论国位论生活位论教育具有身发展规律有些方面不定会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哪些特征?阶级性 B生产性目性相对独立性5人发展既体现出量积累又表现出质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量积累到定程就会导致质飞跃出现新年龄特征这表明人发展具有顺序性 B不平衡性阶段性别差异性6现代学制发展程西欧9世纪形成了“双轨”学制这里“双轨”衔接并且对应 B衔接但不对应不衔接也不对应不衔接但对应7有人认教育投是有效生产性投这种观主要反映了教育哪种功能?政治功能 B济功能化功能生态功能8当前我国学开设数学、语、英语等课程属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验课程社会课程9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课程设置上高阶段以综合课程主 B以分科课程主以实践活动课程主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0“把钥匙开把锁”体现德育原则是理论系实际 B长善救失教育影响致性因材施教学校德育工作常采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德育方法属说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榜样示法品德陶冶法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问题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听讲这种方式属有 B无无有3艾宾浩斯遭忘曲线表明遗忘速是不衡呈现趋势是先慢快 B匀速加快先快慢匀速减慢晓春上课把老师讲容用己语言写课上以促进对知识理他采取学习策略是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计划策略精加工策略5钱老师上课常先提出问题让思考会儿然再叫学生回答以使学生心理活动更地维持教学活动钱老师所采用课堂管理方式是团体警觉 B替代强化干预处理换6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并伴随有明显外部表现她气质类型属胆汁质 B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7张老师设置教学目标既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水平维斯基将这两种水平差距称教学支架 B近发展区先行组织者我差异性8郭阳学近总是不由主地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抑郁症 B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9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提出纪律要引导发现学习0“学习程就是尝试错误程"这观属哪种学习理论?行主义 B认知主义人主义建构主义李老师对己教学能力十分信认己能教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哪种心理特征?教学责任感B教学幸福感教学理智感教学效能感二、辨析题(题共题每题8分共3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教育人身心发展起定作用3教学任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成正比5品德形成受情感影响三、简答题(题共题每题0分共0分)6简述我国当前教育方针基容7教学程有哪些基规律?8简述知觉基特征9简述发散思维基特征四、材分析题(题共题每题8分共36分)材并回答问题30材我是初二(3)班班主任有天我收到班上学习较差学封信信上说“……知道吗?我直想拿到奖状回让爸妈高兴那样他们就会带我出旅游了”看了信我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扪心问我深入学生心灵深处了吗?我关心他们渴望了吗?……反思我萌生了念头……午我请了班上几位学习进学生我手里拿着支钢笔足球张奖状我问他们如要你们选择样话你们想要哪样?想不到都选择奖状是我说“那如你们想要奖状你们可以根据己特长想想己哪方面努努力就可以得到它请你们写下”开始他们有些茫然我再鼓励和启发下他们各写了己长处接下日子里这些学发挥己长处努力表现己然“每月评”发奖那天他们各得到了“讲故事能手”“环保卫士”“劳动标兵”“体育健将”“电脑高手”等奖状他们终学抬起头了了提高奖状“含金量”使他们下月能取得“月明星”称我对他们提出进步要“讲故事能手”要写班上学故事则“环保卫士”要班会上做次“减少雾霾从我做起”发言“劳动标兵”要班上将开展义劳动策划活动计划“体育健将”要给讲项体育运动规则“电脑高手”要给全班学培训次“电脑常用英语单词”是这些原不肯、不爱写作、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思考学生动起了……各科老师发现他们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成绩也有了较提高问题()该班主任老师贯彻了哪些主要德育原则?结合材加以分析(0分)()该班主任老师采用了哪些主要德育方法》结合材加以分析(8分)3材初三学生晓辉近期很苦恼感觉常常不能很地控制己情绪他觉得己情绪得快变得也快学校取得成绩事就非常高兴遇到挫折及极苦恼;与学交往常儿事发脾气导致学关系紧张回到里只要父母问他学习他就很抵触“我都这么了还要你们管?”因与父母关系也不融洽他想改变这切可是每次出现状况老毛病就再次发作他非常恨己每次发了脾气都悔莫及他不知该怎么办问题()材晓辉表现反映了他情绪发展哪些特?(0分)()作教师请你针对晓辉问题提出指导建议(8分)试题答案、单选选择题(题共题每题分共分)【答案】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其著作《普通教育学》强调教师权威作用强调教师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心、教材心、课堂心特所以题选择【答案】析赞可夫提出了教学与发展理论其著作《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高速、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学习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般发展原则发现学习理论是由布鲁纳提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程优化理论例教学理论提出者是瓦·根舍因所以题选择3【答案】析题考有关教育目理论卢梭是人位论代表人物人位教育目论观是从体能要出发强调教育要从人成长规律和满足人要;重教育对人价值;主张教育目是培养“然人”发展人性增进人价值促使人我实现所以题选择【答案】析题考教育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题干所述“教育有身发展规律某些方面不定会随着社会改变而改变”是教育相对独立性表现即教育具有身运行规律和发展特所以正确答案5【答案】析题考体身心发展基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补性和别差异性体身心发展顺序性指体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程体身心发展阶段性指体不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发展任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指体部方面发展不年龄阶段是不衡;体部不方面“所达到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期是不”补性反映出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相关系别差异性是指体发展具有整体共特征前提下每儿童身心发展表现形式、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己独特处题干量变导致质变体现体身心发展阶段性因正确答案6【答案】析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两不相轨道轨上而下其结构是——学(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学(包括学预备班);另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学(是学和学)及其职业学校(先是与学相连初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初连接等职业教育)双轨是平行既不对应也衔接答案7【答案】B析题考察教育功能按照作用对象划分教育功能可分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社会功能又包括人口功能、济功能、政治功能、化功能、科技功能等题干教育投是有效生产性投体现了教育济功能8【答案】析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采用单科形式强调不学科门类相对独立性强调门学科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主导价值是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化知识数学、语、英语等课程属分科课程故选9【答案】B析我国新课程课程设置上整体设置九年贯义教育课程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主初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课程高以分科课程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故题选B0【答案】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把钥匙开把锁”体现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故选【答案】B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定要和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促使其发扬优克缺督促其不断进步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学校德育工作对学生采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属品德评价法故题选B【答案】析有是有预先目要付出定志努力才能维持题干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听课是有目要付出志努力属有故选3【答案】析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艾宾浩斯通实验提出了著名“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学习立即发生而且遗忘进程是不匀有先快慢特故题选【答案】析析精加工策略包括记忆术(如位置记忆法、缩减与编歌诀、谐音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利用背景知识系实际等题干学生把上课容用己语言写课上促进对知识理体现了做笔记属精加工策略故选5【答案】析团体警觉是指讲演和讨论期老师用鼓励学生保持力提问方法题干钱老师先提问请答让全班学思考让所有学生都能整思考程保持力属团体警觉6【答案】析胆汁质表现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刺激学习题干方华情绪兴奋快而强容易冲动常常是爆发式并伴有明显外部表现与胆汁质特质相因题选7【答案】B析维斯基认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是儿童现有水平即由定已完成发展系统所形成儿童心理机能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发展水平儿童有指导情况下借助成人助所能达到问题水平这两种水平差异就是近发展区题干张老师所考虑两种水平差距即维斯基提出近发展区8【答案】析强迫症指是组以强迫症状(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主要临床表现神症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事情强迫行指当事人反复做他不希望执行动作如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常见强迫症状题干郭阳学表现出行属强迫行所以他有可能患上了强迫症9【答案】B析皮格马利翁效应认教师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方向塑造己行因教师对学生应该给予积极期望0【答案】析桑代克试误说认学习程是种渐进尝试错误程属行主义学习理论【答案】析所谓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己影响学生学习行和学习成绩能力主观判断题目李老师对己教学能力十分信认己能教学生可见李老师教学效能感较高二、辨析题参考答案题干说法是错误影响人身心发展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这四因素对人身心发展分别起到了不作用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物质前提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环境是人身心发展外部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学校教育人发展起主导作用体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动力是促进体发展定性因素人身心发展定作用是体主观能动性而非教育故题干说法是错误3参考答案题干说法是错误我国现阶段教学任包括传授系统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技能这是教学首要任;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关学生性发展等四项任因教学任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说法是错误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根据耶克斯—多德森认学习动机与学习效呈倒“”形曲线关系等程动机激起水平有利学习效提高而且动机佳水平随任性质不而不任较容易佳动机水平较高;任难等佳动机水平也适;任越困难佳动机水平越低因题干说法错误5参考答案题干说法是正确品德是指人依据定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所表现稳定特征或倾向学生思想品德由知、情、、行四心理因素构成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即这四心理因素形成与发展程德育程也就是培养四种品德心理因素并使协调发展程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即道德志行即道德行因品德形成受情感影响说法是正确三、简答题6参考答案()教育必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国教育工作总方向()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重要容(3)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重要标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总培养目标7参考答案()接验与直接验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8参考答案()选择性()整体性(3)理性()恒常性9参考答案发散思维也叫异思维是沿不方向探多种答案思维形式其主要特征有三()流畅性()变通性(3)独创性四、材分析题30参考答案()材班主任做法遵循了德育原则要值得其他老师借鉴具体表现①做到了积极因素克消极因素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教育者要善依靠、发扬学生身积极因素调动学生我教育积极性克消极因素材班主任用分二观看待进生并通学生擅长方面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改变以前不爱学习、不努力现状使学生积极踊跃学习成绩也提升了很多②做到了因材施教原则这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班主任让每位学生都写下己擅长方面结合每学生不特让学生提高己能力不断努力终取得良提升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学生相结合原则这原则是指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促使教育者合理要化学生觉行动班主任积极信任、相信进生也可以进步发展和提升所以采用写下优方法助学生改变()首先该老师运用了品德评价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品德评价法是指通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材老师通选举“月明星”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变己缺正是体现了这方法其次该老师运用了道德修养法道德修养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反省以实现思想变及行控制材老师让学生己到己特长通发挥特长成月标兵终通优带动缺正是体现了这该老师也运用了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定道德品质和行习惯方法材老师对学生达到“月标兵”标准更加严格和细致每位学也老师要锻炼下形成了优秀品质也能体现这方法3参考答案()①情绪爆发性和冲动型青少年学生对各种事物比较敏感我识迅速发展心理行控能力较弱旦激起某种性质情感情绪就如火山般猛烈爆发出表现出强烈激情特征情感情绪冲破理智识控制淋漓尽致地显露出他们对外界事物爱、恨、不满或恐惧、绝望等情绪材辉常常不能很地控制己情绪情绪得快变得也快学校生活、与学交往以及与父母沟通上都不能合理控制己情绪表现出冲动面这些都体现了辉情绪发展爆发性和冲动性特②情绪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极端剧烈地向另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心理学曾把处这期青少年情感情绪形象地比喻“像钟摆”寻平衡程摇晃两极这主要与这期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特有关材辉情绪快变得也快正是不稳定性体现并且取得成绩非常高兴遇到挫折又极苦恼非常和极等都体现了其情绪两极性()①敏锐觉察情绪只有首先觉知己情绪及产生真正原因才能适对己情绪作出适当反应进而给情绪化出口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学会正确表达、合理宣泄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情绪有效控制情绪方法包括宣泄是指采用定方法和方式把人情绪体验充分表达出如放松训练、气功、瑜伽等;移是从主观上努力把力从消极或不良情绪状态移到其他事物上我调节方法;调节认知功能主要是运用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改变认知对己习惯化思维方式进行重看到问题不角以更宽广视角理己和他人;积极我暗示指运用部语言或面语言以隐含方式调节和控制情绪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生物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4)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校风和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5)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与早期童年经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
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
最后,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案耍点】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4.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答案要点】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耑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1) 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的动机。
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有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期^。
(2).领会阶段。
学生要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剌激,形成选择性知觉。
教师可通过提问、图片、手势动作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习内容进入学生的短时记忆中。
(3).习得阶段。
学生将短吋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编码加工,转入长时记忆中。
教师可以刺激学生的回忆,指导学习信息的分类组织。
(4).保持阶段。
学生将习得的信息经复述、强化后,转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应对学习条件作适^安排,减少新旧信息的干扰,提高学生信息保持的程度。
(5).回忆阶段。
学习到的新知识通过作业等形式被提取出来,增强学生对习得信息的掌握。
教师应指导学生寻找记忆的线索,进行独立学习。
(6)概括阶段。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概括,举一反三,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
教师须提供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和利用知识,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知识原理或原则,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7)作业阶段。
通过作业反映学生习得内容的情况,使学生春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满足感。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作业手段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采取进歩措施巩固和提高。
反馈阶段。
学生通过作业的反馈可以意识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在提供反馈时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简述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方法。
【答案要点】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要保持有意注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自我暗示法:在学习时经常提醒"集中注意"。
2.情境想象法:想象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
3.培养问接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
4.自我奖励法:自己给自己定时定量,完成有奖,相反,注意力不集中时计划落空,则要惩罚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
由此则可以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习惯。
5.训练听课技巧:做好课前预习,调整听课心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有意识地寻找问题,激发听课兴趣。
6.排除学习时的干扰冈素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6.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案要点】(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位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勤于动手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要点】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指导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8.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案要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允;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捉髙在职教师的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以下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问内。
(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捉髙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
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新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问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9.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要点】我国中学德育的原则主要有:1.导向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0.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答案要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歩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关键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剌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所以,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12.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