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的定义分类全解析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内涵解析

包括
:
同 巨 灾风 险 管 理
样
,
农业 巨 灾 风 险管 理 的方
作者 简 介
:
范丽 萍
,
研究 方 向
:
农 村 金融 与 保 险
。
也 冬哀业
总
① 防灾 减 灾措 施 术 宣传 和 培训 补贴
,
,
如 由 政 府 部 门 组 织 的 防灾 减灾 技
。
具
,
农 业 保 险 不 但 能 够 有效 管 理 承 保 标 的
2 0
1
5
2
(
总
冬装 生
农 业 巨 灾 风 险 管 理 的 内 涵 解 析
范丽 萍
农 业 部 对 外经 济 合作
中心
张
朋
北京
北京
农 业部 财会服 务 中 心
摘要
:
近年 来
一
,
随 着 农 业 巨 灾 风 险 的 加剧 和 人 们 风 险 意 识 的 增 强
门
,
农业
巨 灾 风 险管 理
逐渐 成为 理 工 具?
此 可见
, ,
在 降低 巨 灾 风 险 的 成 本 与
之后 利 用 选 定 的 管 理 工 具 和 应
。
农 业 巨 灾 风 险 管 理 的 工具 分 类
就农 业 巨 灾 风 险 管 理 工 具 的 发 展 现 状 而 言 大 致 分 为政 策 性 工 具 和 市 场 化 工 具 类 工 具逐 进行 阐 述 和 分析
。
, ,
有 效 管 理 和 控 制 农业 巨 灾 风 险 的 过 程 农业 巨 灾 风 险 管 理 的 基 本
,
由
可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定义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定义公司运营风险管理是指对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各种风险进行预防、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它旨在保障公司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避免或降低风险对公司经营和利益的影响。
公司运营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产品风险、竞争风险、供应链风险、金融风险、法律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公司企业形象受损、业务中断、利润下降、法律诉讼、员工流失等不利后果。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风险的最小化,使其对公司的影响在可控范围之内。
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防:通过制定合理的运营策略和规范,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减少各类风险的发生。
2. 识别: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明确风险的性质、来源和潜在影响,为后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3. 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评估其可能性、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应对措施。
4. 控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其影响。
这包括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应急预案、购买保险等。
5. 监测:定期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事件,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公司各级管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它不仅可以为公司提供必要的保障,降低经营风险,还可以提高公司的业务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在公司运营中,应重视风险管理,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管理工具,以确保公司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安全稳健地运营。
公司运营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任务,要使其有效发挥作用,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技术。
下面将从风险识别、评估、控制与监测四个方面展开对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探讨。
首先,风险识别是公司运营风险管理的基础。
通过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可以识别到潜在的风险因素。
公司内部的风险来源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营等方面,外部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策变化、竞争压力等。
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1. 请简述风险管理的定义和目标。
答: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分析、评估和监控各种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因素,制定相应策略和措施,以合理控制和应对不确定性,从而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其目标在于保护组织免受潜在的损失,并提供可持续的经营环境。
试题二2. 列举风险管理的核心流程并简要解释。
答:风险管理的核心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风险识别:通过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识别出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因素。
-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其概率和影响程度,并进行优先级排序。
- 风险评估: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优先级,以确定应对措施的重点。
- 风险控制:采取合适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影响程度,如采取风险避免、降低、转移或接受等策略。
- 风险监控:定期对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试题三3. 请说明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答: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SWOT分析:用于评估组织内外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帮助识别风险因素。
- 事件树分析:通过构建事件树模型,分析事件的发展路径和可能发生的结局,以评估风险。
- 风险矩阵:通过综合考虑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将风险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
- 监控技术:包括定期检查、报告和审查等手段,用于监测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 风险管理软件:可以辅助进行风险识别、分析、评估和监控等工作,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试题四4. 请列举风险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
答:风险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帮助制定明智的战略和业务决策。
- 降低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增强组织的应对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和不确定性因素。
- 保护员工和公众的安全和利益,提高组织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形象。
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资本定义、作用、分类

201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风险管理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知识点:资本定义、作用、分类● 定义:通常所说的资本是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等于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信托赔偿准备和未分配利润等。
对商业银行资本最传统的理解就是这种财务意义上的资本● 详细描述:1、资本的作用(1)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
(2)吸收和消化损失。
(3)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
(4)维持市场信心。
(5)为商业银行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2、分类持续经营资本和破产清算资本3、《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例题:1.盈余公积不包括()。
A.法定盈余公积B.任意盈余公积C.股权投资准备D.法定公益金正确答案:C解析:一般盈余公积分为两种:一是法定盈余公积。
上市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二是任意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上市公司按照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
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的区别就在于其各自计提的依据不同。
前者以国家的法律或行政规章为依据提取,后者则由公司自行决定提取2.《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根据各国不同的法律和会计制度,附属资本包括()。
A.一般储备B.资产重估储备C.可转换债券D.混合型资本工具E.次级债务工具正确答案:A,B,C,D,E解析:以上全都包括3.下列属于资本的作用的是()。
A.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B.吸收和消化损失C.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D.维持市场信心E.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正确答案:A,B,C,D,E解析:以上都包括4.下列不属于附属资本的是()。
001.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第九章全面风险管理本章框架第一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第一节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风险管理定义和分类全面风险管理概述全面风险管理要素和原则全面风险管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考点1:全面风险管理概述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1、匹配性原则: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与风险状况和系统重要性等相适应,并根据环境变化予以调整2、全覆盖原则3、独立性原则: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4、有效性原则:应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有效抵御所承担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要素1、风险治理架构2、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3、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4、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5、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三、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和灵魂:全面风险管理理念精选习题【多选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 )。
A.风险治理架构B.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C.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D.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E.外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答案】ABCD【解析】【解析】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要素:风险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
【单选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这体现了全面风险管理的( )。
A.有效性原则B.全覆盖原则C.透明性原则D.独立性原则【答案】D【解析】独立性原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相对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赋予风险管理条线足够的授权、人力资【解析】源及其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报告渠道,与业务条线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
考点2:全面风险管理架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及其他风险控制部门等组成一、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1、建立风险文化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3、设定风险偏好和风险限额4、审批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5、监督高级管理层开展全面风险管理6、审议全面风险管理报告7、审批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的信息披露8、聘任风险总监(首席风险官)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牵头负责全面风险管理二、监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三、高级管理层: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责任1、建立适应全面风险管理的经营管理架构,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部门之间有效制衡、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2、制定清晰的执行和问责机制,确保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限额得到充分传达和有效实施3、对董事会设定的风险限额进行细化并执行,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等维度4、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定期评估,必要时调整5、评估全面风险和各类重要风险管理状况并向董事会报告6、建立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质量控制机制7、对突破风险偏好、风险限额以及违反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的情况进行监督,根据董事会的授权进行处理四、银行部门和分支机构分工1、业务条线:风险管理的直接责任2、风险管理条线:制定政策和流程,日常监测和管理风险3、内审部门: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履责情况的审计责任【注意】应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全面风险管理,牵头履行全面风险的日常管理精选习题【多选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一般由( )组成。
风险管理的定义分类全解析

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这牵涉到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的风险.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的主要步骤.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2.1.1◆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2.1.2◆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等面临的风险.2.1.3保险调查法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风险的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风险的处理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会影响的实现.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2.3.2: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出去.风险管理的历史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萌芽风险管理从1930年代开始萌芽.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在19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可见,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形成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19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19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的增加,从美国引进了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与法国同时,也开始了.发展近20年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6年,由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地区向亚洲发展.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在国际上兴起,也被引入到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中.而最为成功的例子是发行的巨灾债券,和由美国发行的PCS期权.风险管理的分类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两类:型风险管理,主要研究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等所有企业面临的风险的管理.保险型风险管理,主要以可保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将保险管理放在核心地位,将安全管理作为补充手段.风险管理研究方法对风险管理研究的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风险进行调查研究,做出逻辑判断的过程.定量分析方法一般采用系统论方法,将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风险因素组成一个系统,抽象成理论模型,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定量计算出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的方法.风险管理的学说纯粹风险说说以美国为代表.纯粹风险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放在企业的管理上,将风险的转嫁与保险密切联系起来.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是将对威胁企业的纯粹风险的确认和分析,并通过分析在风险自保和进行保险之间选择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风险方案.该学说是保险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全部风险说企业全部风险说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该学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设定为企业的全部风险,包括了企业的静态风险纯粹风险和动态风险,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要把纯粹风险的不利性减小到最小,也要把投机风险的收益性达到最大.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中心内容是与企业倒闭有关的风险的科学管理.企业全部风险说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简介是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来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软件项目风险是指在过程中遇到的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软件项目的影响.软件项目风险会影响的实现,如果项目风险变成现实,就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增加项目的成本,甚至使软件项目不能实现.如果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发生.但是,目前国内的不太关心软件,结果造成软件项目经常性的延期、超过预算,甚至失败.一般都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良好的管理.因此任何一个系统开发项目都应将风险管理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与工具,软件项目管理只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与工具并应用到风险管理中,才能尽量减少软件项目风险,促进项目的成功.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规划来管理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比较了几种主流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模型.风险分类软件项目的风险无非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技术、成本和进度.IT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风险有如下几类:ü 需求风险①需求已经成为项目基准,但需求还在继续变化;②需求定义欠佳,而进一步的定义会扩展项目范畴;③添加额外的需求;④产品定义含混的部分比预期需要更多的时间;⑤在做需求中客户参与不够;⑥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ü 计划编制风险①计划、资源和产品定义全凭客户或上层领导口头指令,并且不完全一致;②计划是优化的,是"最佳状态",但计划不现实,只能算是"期望状态";③计划基于使用特定的小组成员,而那个特定的小组成员其实指望不上;④产品规模代码行数、功能点、与前一产品规模的百分比比估计的要大;⑤完成目标日期提前,但没有相应地调整产品范围或可用资源;⑥涉足不熟悉的产品领域,花费在设计和实现上的时间比预期的要多.ü 组织和管理风险①仅由管理层或市场人员进行技术决策,导致计划进度缓慢,计划时间延长;②低效的项目组结构降低生产率;③管理层审查决策的比预期的时间长;④预算削减,打乱项目计划;⑤管理层作出了打击积极性的决定;⑥缺乏必要的规范,导至工作失误与重复工作;⑦非技术的第三方的工作预算批准、设备采购批准、法律方面的审查、安全保证等时间比预期的延长.ü 人员风险①作为先决条件的任务如培训及其他项目不能按时完成;②开发人员和管理层之间关系不佳,导致决策缓慢,影响全局;③缺乏激励措施,士气低下,降低了生产能力;④某些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还不熟悉的软件工具和环境;⑤项目后期加入新的开发人员,需进行培训并逐渐与现有成员沟通,从而使现有成员的降低;⑥由于项目组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导致沟通不畅、设计欠佳、接口出现错误和额外的重复工作;⑦不适应工作的成员没有调离项目组,影响了项目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⑧没有找到项目急需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人.ü 开发环境风险①设施未及时到位;②设施虽到位,但不配套,如没有电话、网线、办公用品等;③设施拥挤、杂乱或者破损;④开发工具未及时到位;⑤开发工具不如期望的那样有效,开发人员需要时间创建工作环境或者切换新的工具;⑥新的开发工具的学习期比预期的长,内容繁多.ü 客户风险①客户对于最后交付的产品不满意,要求重新设计和重做;②客户的意见未被采纳,造成产品最终无法满足用的审核决策周期比预期的要长;④客户没有或不能参与规划、原型和规格阶段的审核,导致需求不稳定和产品生产周期的变更;⑤客户答复的时间如回答或澄清与需求相关问题的时间比预期长;⑥客户提供的组件质量欠佳,导致额外的测试、设计和集成工作,以及额外的工作.ü 产品风险①矫正质量低下的不可接受的产品,需要比预期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②开发额外的不需要的功能镀金,延长了计划进度;③严格要求与现有系统兼容,需要进行比预期更多的测试、设计和实现工作;④要求与其他系统或不受本项目组控制的系统相连,导致无法预料的设计、实现和测试工作;⑤在不熟悉或未经检验的软件和硬件环境中运行所产生的未预料到的问题;⑥开发一种全新的模块将比预期花费更长的时间;⑦依赖正在开发中的技术将延长计划进度.ü 设计和实现风险①低下,导致重复设计;②一些必要的功能无法使用现有的代码和库实现,开发人员必须使用新的库或者自行开发新的功能;③代码和库质量低下,导致需要进行额外的测试,修正错误,或重新制作;④过高估计了增强型工具对计划进度的节省量;⑤分别开发的模块无法有效集成,需要重新设计或制作.ü 过程风险①大量的纸面工作导致进程比预期的慢;②前期的行为不真实,导致后期的重复工作;③太不正规缺乏对软件开发策略和标准的遵循,导致沟通不足,质量欠佳,甚至需重新开发;④过于正规教条地坚持软件开发策略和标准,导致过多耗时于无用的工作;⑤向管理层撰写进程报告占用开发人员的时间比预期的多;⑥风险管理粗心,导致未能发现重大的项目风险.风险分析在进行了风险辨识后,我们就要进行风险估算,风险估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风险清单中的每一个风险:1建立一个尺度,以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描述风险的后果;3估算风险对项目及产品的影响;4标注风险预测的整体精确度,以免产生误解.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后分析风险,即假设某一风险出现后,分析是否有其他风险出现,或是假设这一风险不出现,分析它将会产生什么情况,然后确定主要风险出现最坏情况后,如何将此风险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同时确定主要风险出现的个数及时间.进行风险分析时,最重要的是量化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为了实现这点,必须考虑风险的不同.识别风险的一个方法是建立风险清单,清单上列举出在任何时候可能碰到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要对清单的内容随时进行维护,更新风险清单,并向所有的成员公开,应鼓励的每个成员勇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警告.建立风险清单的一个办法是将风险输入缺陷追踪系统中,建立风险追踪工具,缺失追踪系统一般能将风险项目标示为已解决或尚待处理状态,也能指定解决问题的项目团队成员,并安排处理顺序.风险清单给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风险预测技术,下表事一个风险清单的例子:在风险清单中,风险的概率值可以由项目组成员个别估算通过先做个别估算而后求出一个有代表性的值来完成.对风险产生的影响可以对影响评估的因素进行分析.一旦完成了风险清单的内容,就要根据概率进行排序,高发生率、高影响的风险放在上方,依次类推.项目管理者对排序进行研究,并划分重要和次重要的风险,对次重要的风险再进行一次评估并排序.对重要的风险要进行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来考虑,风险的影响及概率是起着不同作用的,一个具有高影响且发生概率很低的风险因素不应该花太多的管理时间,而高影响且发生率从中到高的风险以及低影响且高概率的风险,应该首先列入管理考虑之中.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如何评估风险的影响,如果风险真的发生了,它所产生的后果会对三个因素产生影响:风险的性质、范围及时间.风险的性质是指当风险发生时可能产生的问题.风险的范围是指风险的严重性及其整体分布情况.风险的时间是指主要考虑何时能够感到风险及持续多长时间.可以利用风险清单进行分析,并在项目进展过程中迭代使用.项目组应该定期复查风险清单,评估每一个风险,以确定新的情况是否引起风险的概率及影响发生改变.这个活动可能会添加新的风险,删除一些不再有影响的风险,并改变风险的相对位置.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步骤:1定义项目的风险参考水平值.要使风险评估发生作用,就要定义一个风险参考水平值,对于大多数项目而言,通过对性能、成本、支持及进度等因素的分析,可以找出风险的参考水平值,对于性能下降、成本超支、支持困难或进度延迟或者这四种的组合等情况,超过这一参考水平值项目就会被终止.2建立每一组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产生的影响与每一个参考水平值的关系.3预测一组临界点以定义项目终止区域,该区域由一条或不确定区域界定.4预测什么样的风险组合会影响参考水平值.风险驾驭风险驾驭包括对策指定、风险缓解、风险监控、等内容.所有风险分析活动都只有一个目的——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风险的策略.如果软件项目组对于风险采取主动的方法,则避免永远是最好的策略.这可以通过建立一个风险缓解计划来达到即制定对策.对不同的风险项要建立不同的风险驾驭和监控的策略比.如对于开发人员离职的风险项目开始时应作好人员流动的准备采取一些措施确保人员一旦离开时项目仍能继续;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文档及时产生;对每个关键性技术岗位要培养后备人员.对于技术风险,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对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避免软件在生命周期中很快落后;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保持对风险因素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减少对合作公司的依赖尤其是对延续性强的项目应该尽可能地吸收合作公司的技术并变为自己的技术,避免因为可能发生的与合作公司合作的终止带来的影响和风险降低投入成本.一个有效的策略必须考虑风险避免、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及意外事件计划这样三个问题.风险的可以包含在中,或者风险管理步骤也可以组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M计划.RMMM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且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来使用,RMMM计划的大纲主要包括:主要风险,风险管理者,项目风险清单,风险缓解的一般策略、特定步骤,监控的因素和方法,意外事件和特殊考虑的风险管理等.一旦建立了RMMM计划,我们就开始了风险缓解及监控,风险缓解是一种避免问题的活动,风险监控则是跟踪项目的活动.它有三个主要目的:评估一个被预测的风险是否真的发生了;保证为风险而定义的缓解步骤被正确地实施;收集能够用于未来的风险分析信息.软件开发是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风险管理的,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而这些风险如果没有处理好,就可能使项目陷入瘫痪中.因此在软件项目管理中还要进行风险跟踪.对辨识后的风险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进行跟踪管理,确定还会有哪些变化,以便及时修正计划.具体内容包括:1实施对重要风险的跟踪;2每月对风险进行一次跟踪;3风险跟踪应与项目管理中的整体跟踪管理相一致;4风险项目应随着时间的不同而相应地变化.通过风险跟踪,进一步对风险进行管理,从而保证项目计划的如期完成。
风险评估与管理

ISO13335-1定义资产为所 有对组织有用的东西。
为了对资产进行有效的保护, 组织需要在各个管理层对资产 落实责任,进行适当的管理。
概念解析7 - 资产(续)
以下是资产示例及分类: 信息资产:数据库和数据文件、系统文件、用户手册、培训 资料、操作与维护程序、知识产权、业务持续性计划、应急 安排等。 书面文件:合同、公司文件、人事记录、财务记录、采购文 件、发票等。 软件资产: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和实用程序等。
够对那些需要立即改善
度量,因此使得对控制进行
的环节进行标识
成本效益分析变得很困难。
对影响大小给出了度量,使 得可以使用成本效益分 析来控制成本
依赖于用来表示度量的数字范围, 定量影响分析的结果的含义 可能因而会比较模糊,还要 以定性的方式对结果做解释
概念解析5 -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
是把前些步骤识别分析出来的 风险与风险判据进行比较,以 判断特定的风险是否可接受或 需采取其它措施处置。
风险评价的结果为具有不同等 级的风险列表。
概念解析5 - 风险评价(续)
目前在风险评价的方法上,国际上 一直还在不断的研究中,也有相当 多的定量或者定性的风险计算方法 被提出,但是由于安全风险要素的 各个环节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 无法定量的特性,因此并没有被公 认接受的风险评价方法。
计算风险的年预期损失
ALE: Annual Risk Expectancy年预期损失
ARO: Annual Rate of Occurrence 年发生率 SLE: Single Loss Expectancy单一风险预期损失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通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潜在风险,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不确定性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确保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的过程。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项目目标无法实现,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
从定义上来看,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识别,通过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识别可能对项目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技术、市场、人力、财务等方面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对已经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和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轻和风险接受等方式,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4. 风险监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持续跟踪和监控已识别的风险,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确保项目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总的来说,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旨在通过系统的方法,全面地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项目中的各种潜在风险,以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这需要项目团队具备风险意识,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以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挑战。
管理风险描述

管理风险描述首先,识别风险是管理风险的第一步。
识别风险是指组织需要识别出所有可能对其目标实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包括内部的人为风险、流程风险、技术风险,也可能包括外部的市场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等。
识别风险需要组织全面地了解其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以及可能对其业务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同时,组织还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识别机制,确保各种潜在的风险能够被及时地发现和记录。
其次,评估风险是管理风险的第二步。
评估风险是指组织需要对已经识别出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和概率。
评估风险需要使用各种量化和定性的方法,确保对风险的评估能够客观地反映其可能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同时,评估风险还需要将不同的风险进行优先排序,确定哪些风险是最重要的,需要优先应对。
评估风险需要组织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确保对风险的评估是准确的、全面的。
第三,应对风险是管理风险的第三步。
应对风险是指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各种风险对其目标实施的影响。
应对风险通常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减少和风险承受等多种方式。
风险规避是指组织通过改变业务模式、减少对某些风险敏感的业务等方式来避免风险,风险转移是指组织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风险减少是指组织通过改善风险管理系统、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等方式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风险承受是指组织接受风险的发生,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自我承担。
应对风险需要组织制定一套完善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并确保这些策略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最后,监控风险是管理风险的最后一步。
监控风险是指组织需要对已经实施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监控风险需要组织建立一个健全的监控机制,确保对风险的监控是全面的、及时的。
同时,组织还需要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事后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地改进风险管理系统和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管理风险是组织在实施其战略目标时所面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
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解析

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解析在当今全球化、高度复杂的金融市场中,金融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深入解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重点内容,探讨其对金融机构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
一、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市场风险指的是由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利率变动或者汇率变动等引起的潜在损失。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市场风险管理来评估和监控其暴露在市场风险下的资产和头寸。
常用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包括风险价值模型、压力测试和分散投资等。
风险价值模型是一种衡量资产组合在给定置信水平下的潜在损失的工具。
通过对不同资产的历史价格数据进行模拟和估计,可以计算出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价值。
压力测试则是通过在市场中引入不同的压力情景,来测试金融机构的资产组合是否能够承受较大的价格波动。
分散投资则是通过将资金分散配置到不同资产类别或地区,来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市场风险。
二、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可能面临他方违约或者无法履行合约义务的风险。
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来降低信用风险对其经营活动的影响。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信用评估体系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这包括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担保品价值等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风险传递方式,如担保、保险、信用衍生品等,来转移或分散信用风险。
三、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失误、系统故障、欺诈行为等导致的潜在损失。
操作风险管理旨在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风险,以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来降低操作风险。
这包括明确分工与职责、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制、规范操作流程等。
此外,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培训员工、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等方式来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水平。
四、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另一个要点。
第九章 风险管理原则(完整版)

本章属于次重点章, 主要介绍了风险及风险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本章所 介绍的概念和方法对于企业制定正确有效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于是考生应该认真学习掌 握。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1) 风险的定义及分类; (2) 风险管理的概念、 内容和意义; (3)企业风险管理程序; (4)风险管理策略及其特点; (5)风险管理文化。
本章考试的题型普通为客观题和简答题,但对本章的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是解决案例分 析题的必要前提,近 3 年平均分值为 8 分。
2022 年主要考点集中在风险的类别、风险管理 程序和风险管理策略,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注意与其他章节相结合。
年份2022 年题型3 题 3 分 1 题 1.5 分简答题 0.33 题 10 分2.33 题 12.5 分2022 年3 题 3 分 1 题 1.5 分 0.5 题 2.5 分4.5 题 7 分 2022 年1 题 1 分 1 题 1.5 分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综合题合计4 题 4.5 分风险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这是一种主观的看法, 着重于个人及心理状况。
从这种观点出发, 风险是指在一定情况 下的不确定性, 此不确定性意指: 1.发生与否不确定; 2.发生的时间不确定; 3.发生的状况 不确定; 4.发生的后果严重性程度不确定。
(二)事件遭受损失的机会这是一种客观的看法, 着重于整体及数量的状况。
该观点认为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的各 种活动中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亦即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活动, 并且用概率表示可能 性,企业经营活动损失的概率愈大,风险亦愈大。
在商业活动的层面上,企业可能面对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 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
(一)行业风险及其影响因素(2022年综合)行业风险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
考虑企业可能面对的行业风险时,以下 几个因素非常关键:1.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周期性分析)。
风险管理-第五章操作风险管理

第三节 操作风险控制
业务环节 贷前调查
违规事项示例
信贷调查人员未按规定对信贷业务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及客 户报表真实性、生产经营状况进行调查.或调查不深人细致.或按 他人授意进行调查.未揭示问题和风险.造成调查严重失实 未按规定对抵(质)押物的真实性、权利有效性和保证人情况进行核实, 造成保证人、抵(质)押物、质押权利不具备条件。或重复抵(质)押及 抵(质)押价值高估 客户编造虚假项目、利用虚假合同、使用官方假证明向商业银行骗 贷,或伪造虚假质押物或质押权利等
第二节 操作风险计量
一、基本指标法 将银行视为一个整体来衡量操作风险,适用范围是 小型的、某一国家或地区内的商业银行。 二、标准法 将商业银行所有业务划分为九条业务线,每条业务 线有对应的系数。适用范围:10条。P215
第二节 操作风险计量
三、高级计量法 ——是最精确的的操作风险计量模型,使用的范 围也最为苛刻。
代保管质押品外借,或白条抵库
上下级调拨库款时.缴领手续不全
库存现金过大、长期超库存限额
未执行现金箱专人复点核查制度,导致监守自盗或空存实取等
第三节 操作风险控制
业务环节
违规事项示例
未及时收回账务对账单,导致收款人不入账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
平账和账务核 现
对
对应该逐笔勾对的内部账务不进行逐笔勾对
对账、记账岗位未分离,收回的对账单不换人复核
第三节 操作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 ① 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断细化操 作细则,并建立岗位操作规范和操作手册,通过 制度规范来防范操作风险 ② 加强业务系统建设,尽可能将业务纳入系统 处理,并在系统中自动设立风险监控要点,发现 操作中的风险点能及时提供警示信息
风险类别资料

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评估潜在风险
• 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
• 为企业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
• 为政策制定者评估政策效果提供
特征
据
依据
• 为金融机构评估客户信用风险提
• 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
• 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制定有针对性
供依据
经营效率
的风险管理措施
• 为监管机构监控金融市场风险提
供数据支持
• 考虑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经营目标等因素
风险类别评估的结果与应用
评估结果
应用
• 帮助企业了解各类风险的大小和可能性
•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应用评估结果
• 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 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效率提供支持
04
风险类别的管理与控制
风险类别的管理策略与方法
风险识别
• 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识别潜在风险
风险预警
• 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
• 使用风险预警模型、专家意见等方法进行预警
风险类别的应急处理与补救措施
应急处理
• 对突发性风险进行应急处理
•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员工等方法进行应急处理
补救措施
• 对已发生的风险进行补救
• 使用风险补偿、风险追偿等方法进行补救
05
风险类别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
风险类别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与作用
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 有助于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
• 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效率
• 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风险类别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促进金融行业创新
• 风险类别划分有助于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
重大风险管控方案

重大风险管控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制定一套完善的重大风险管控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重大风险管控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
二、重大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重大风险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将重大风险分为自然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等几个方面。
1. 自然灾害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洪水、风暴、火灾等自然灾害对企业和社会造成的威胁。
在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时,需要考虑如何预防、减轻和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2. 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主要指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事故和故障风险,例如设备故障、信息系统崩溃等。
在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时,需要考虑如何加强设备维护和监控,以及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
3.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由于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导致的经营风险,例如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对手崛起等。
在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时,需要考虑如何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市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4. 经营管理风险经营管理风险主要指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例如人员失职、资金管理不当等。
在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时,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三、重大风险管控方案的制定步骤制定一套有效的重大风险管控方案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与评估首先需要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
可以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确定重大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紧急程度等指标,以便后续的管控措施制定。
2. 管控目标的确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管控目标。
管控目标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度量性,能够指导后续的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3. 管控措施的制定根据管控目标,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管控措施应该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解析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解析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风险,以最小化负面影响并最大化机会的过程。
在各行各业中,风险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组织有效应对日常运作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问题,确保正常运营和实现预期目标。
以下是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解析: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它涉及确定和识别与组织活动相关的潜在风险。
这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中的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通过全面的风险识别,组织可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并做好准备。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潜在影响和可能性。
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和定量评估,可以对风险的严重性进行排序,并确定重要性最高的风险以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还可以为组织提供更好的决策依据,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指为减轻或消除风险的可能影响而采取的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可以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避免和风险接受。
风险应对还包括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以应对在风险发生时的紧急情况,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指持续跟踪和监控风险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通过定期检查和审查风险,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新出现的风险,同时评估原有风险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风险监测还可以为组织提供及时的风险信息,帮助其灵活调整战略和策略。
5. 决策的风险:决策的风险是在面临多种选择时,由于不确定性而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
风险管理强调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以更好地选择和实施决策方案。
通过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组织可以降低决策风险,并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果。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涉及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测和决策的风险等多个方面。
它帮助组织在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中更好地应对风险,并最大化机会。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业绩、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并确保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性。
什么是风险分析?怎样分类?怎样确定后果?

什么是风险分析?怎样分类?怎样确定后果?
1.风险分析的定义
风险分析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信息支持。
风险分析不仅要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现有的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
2.风险分析的分类
根据风险分析的目的、获得的信息数据和资源,风险分析可以是定性的、半定量的、定量的或以上方法的组合。
一般情况下,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了解风险等级和揭示主要风险,然后适时进行更具体的定量的风险分析。
3.风险分析的后果和可能性确定
风险分析的后果和可能性可通过专家意见确定,或通过对事件或事件组合的结果建模确定,也可通过对实验研究或可获得的数据的推导确定。
对后果的描述可表达为有形或无形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多个指标来确切描述不同时间、地点、类别或情形的后果。
一般要求全体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参加,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①查文献分析该风险因素是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②分析本院医院感染监测数据,确定该风险因素是否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③分析本院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督查中是否存在该问题。
风险管理要点及试题解析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一、工程项目风险及其管理程序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
它具有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例: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损失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的状态,它具有()特征。
A.规律性B.客观性C.损失性D.不可预见性E.不确定性答案:BCE(一)工程项目风险分类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
(1)自然风险。
如地震,风暴,异常恶劣的雨、雪、冰冻天气等;未能预测到的特殊地质条件,如泥石流、河塘、流砂、泉眼等;恶劣的施工现场条件等。
(2)社会风险。
包括宗教信仰的影响和冲击、社会治安的稳定性、社会的禁忌、劳动者的文化素质、社会风气等。
(3)经济风险。
包括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银根紧缩;项目的产品市场变化;工程承包市场、材料供应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工资的提高、物价上涨、通货膨胀速度的加快;金融风险、外汇汇率的变化等。
(4)法律风险。
如法律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关法律内容发生变化;可能对相关法律未能全面、正确地理解;环境保护法规的限制等。
(5)政治风险。
通常表现为政局的不稳定性,战争、动乱、政变的可能性,国家的对外关系,政府信用和政府廉洁程度,政策及政策的稳定性,经济的开放程度,国有化的可能性、国内的民族矛盾、保护主义倾向等。
例: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划分时,不应包括()。
A.经济风险B.社会风险C.政治风险D.人为风险答案:D例: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有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进行划分时包括()。
A.业主的风险B.承包商的风险C咨询监理单位的风险D.政治家造成的风险E.法律风险答案:ABC2、按照风险涉及的当事人划分包括业主的风险、承包商的风险和咨询监理单位的风险。
企业风险管理 类型

企业风险管理类型
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因此,企业风险管理的类型也变得多样化和细分化。
市场风险是企业面临的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前景可能会受到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对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变化保持敏感,并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和经营模式。
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其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财务风险包括货币汇率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
企业需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财务政策和控制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法律风险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和执行力度的增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合规风险、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都是企业需要关注和管理的法律风险。
除了以上提到的常见风险类型外,企业还可能面临其他风险,如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环境风险等。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行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
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作。
企业需要对各种可能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只有在风险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的定义风险管理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
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
现实情况里,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
风险管理亦要面对有效资源运用的难题。
这牵涉到(opportunity cost)的因素。
把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可能使能运用于有回报活动的资源减低;而理想的风险管理,正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风险管理”曾经在1990年代西方商业界前往进行投资的行政人员必修科目。
当年不少MBA课程都额外加入“风险管理”的环节。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
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成为风险管理。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识别风险。
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企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量化的程度和每个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
其次,风险管理要着眼于,公司通常采用积极的措施来控制风险。
通过降低其损失发生的?缩小其损失程度来达到控制目的。
控制风险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方案,编制多个备选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风险发生后,按照预先的方案实施,可将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再次,风险管理要学会规避风险。
在既定目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方案的实施路径,从根本上消除特定的风险因素。
例如设立现代激励机制、培训方案、做好人才备份工作等等,可以降低知识的风险。
风险管理的各个步骤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管理就是通过风险的识别、预测和衡量、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尽可能降低成本,有计划地处理风险,以获得企业安全生产的。
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各种风险发生后对资源及生产经营造成的消极影响,使生产能够持续进行。
可见,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是的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
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风险识别方法很多,常见的方法有:2.1.1◆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
生产流程分析法可分为风险列举法和流程图法。
1.风险列举法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流程,列举出各个生产环节的所有风险。
2.流程图法指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将整个企业生产过程一切环节系统化、顺序化,制成流程图,从而便于发现企业面临的风险。
2.1.2◆表格分析法财务表格分析法是通过对企业的、损益表、营业报告书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和发现企业现有的财产、等面临的风险。
2.1.3保险调查法采用保险调查法进行风险识别可以利用两种形式:通过保险险种一览表,企业可以根据或者专门保险刊物的保险险种一览表,选择适合本企业需要的险种。
这种方法仅仅对可保风险进行识别,对不可保风险则无能为力。
委托保险人或者保险咨询服务机构对本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调查设计,找出各种财产和责任存在的风险。
风险的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
风险的预测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2.2.1预测风险的概率:通过资料积累和观察,发现造成损失的规律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时期一万栋房屋中有十栋发生火灾,则风险发生的概率是1/1000。
由此对概率高的风险进行重点防范。
2.2.2预测风险的强度:假设风险发生,导致企业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对于容易造成直接损失并且损失和程度大的风险应重点防范。
风险的处理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2.3.1避免风险:消极躲避风险。
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
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
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
比如航空运输改用陆路运输,虽然避免了航空事故,但是却面临着陆路运输工具事故的风险。
会影响的实现。
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收益目标无法实现。
2.3.2: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少风险发生的因素。
例如为了防止水灾导致仓库进水,采取增加防洪门、加高防洪堤等,可大大减少因水灾导致的损失。
2.3.3自保风险:企业自己承担风险。
途径有:小额损失纳入生产经营成本,损失发生时用企业的收益补偿。
针对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大的风险建立意外损失,损失发生时用它补偿。
带来的问题是挤占了企业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
对于较大的企业,建立专业的。
2.3.4转移风险:在危险发生前,通过采取出售、转让、保险等方法,将出去。
风险管理的历史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
萌芽风险管理从1930年代开始萌芽。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在19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
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
可见,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
形成1938年以后,美国企业对风险管理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并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0年代风险管理发展成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一词才形成。
1970年代以后逐渐掀起了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
19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和风险的增加,从美国引进了风险管理并在法国国内传播开来。
与法国同时,也开始了。
发展近20年来,美国、、法国、、日本等先后建立起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风险管理协会。
1983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由11个国家共同成立的“欧洲风险研究会”将风险研究扩大到国际交流范围。
1986年10月,风险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召开,风险管理已经由环地区向亚洲发展。
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年代。
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
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
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在国际上兴起,也被引入到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中。
而最为成功的例子是发行的巨灾债券,和由美国发行的PCS期权。
风险管理的分类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两类:型风险管理,主要研究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等所有企业面临的风险的管理。
保险型风险管理,主要以可保风险作为风险管理的,将保险管理放在核心地位,将安全管理作为补充手段。
风险管理研究方法对风险管理研究的方法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和。
定性分析方法是通过对风险进行调查研究,做出逻辑判断的过程。
定量分析方法一般采用系统论方法,将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风险因素组成一个系统,抽象成理论模型,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定量计算出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的方法。
风险管理的学说纯粹风险说说以美国为代表。
纯粹风险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放在企业的管理上,将风险的转嫁与保险密切联系起来。
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基本是将对威胁企业的纯粹风险的确认和分析,并通过分析在风险自保和进行保险之间选择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保障的风险方案。
该学说是保险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企业全部风险说企业全部风险说以德国和英国为代表,该学说将企业风险管理的对象设定为企业的全部风险,包括了企业的静态风险(纯粹风险)和动态风险(),认为企业的风险管理不仅要把纯粹风险的不利性减小到最小,也要把投机风险的收益性达到最大。
该学说认为风险管理的中心内容是与企业倒闭有关的风险的科学管理。
企业全部风险说是经营管理型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软件项目风险管理简介是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来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
软件项目风险是指在过程中遇到的和进度等方面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软件项目的影响。
软件项目风险会影响的实现,如果项目风险变成现实,就有可能影响项目的进度,增加项目的成本,甚至使软件项目不能实现。
如果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风险的发生。
但是,目前国内的不太关心软件,结果造成软件项目经常性的延期、超过预算,甚至失败。
一般都对项目风险进行了良好的管理。
因此任何一个系统开发项目都应将风险管理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与工具,软件项目管理只有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与工具并应用到风险管理中,才能尽量减少软件项目风险,促进项目的成功。
软件项目的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软件项目风险管理时,要辩识风险,评估它们出现的概率及产生的影响,然后建立一个规划来管理风险。
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是预防风险。
本文探讨了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介绍了风险管理的经典理论,比较了几种主流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模型。
风险分类软件项目的风险无非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技术、成本和进度。
IT项目开发中常见的风险有如下几类:ü需求风险①需求已经成为项目基准,但需求还在继续变化;②需求定义欠佳,而进一步的定义会扩展项目范畴;③添加额外的需求;④产品定义含混的部分比预期需要更多的时间;⑤在做需求中客户参与不够;⑥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ü计划编制风险①计划、资源和产品定义全凭客户或上层领导口头指令,并且不完全一致;②计划是优化的,是"最佳状态",但计划不现实,只能算是"期望状态";③计划基于使用特定的小组成员,而那个特定的小组成员其实指望不上;④产品规模(代码行数、功能点、与前一产品规模的百分比)比估计的要大;⑤完成目标日期提前,但没有相应地调整产品范围或可用资源;⑥涉足不熟悉的产品领域,花费在设计和实现上的时间比预期的要多。
ü组织和管理风险①仅由管理层或市场人员进行技术决策,导致计划进度缓慢,计划时间延长;②低效的项目组结构降低生产率;③管理层审查决策的比预期的时间长;④预算削减,打乱项目计划;⑤管理层作出了打击积极性的决定;⑥缺乏必要的规范,导至工作失误与重复工作;⑦非技术的第三方的工作(预算批准、设备采购批准、法律方面的审查、安全保证等)时间比预期的延长。
ü人员风险①作为先决条件的任务(如培训及其他项目)不能按时完成;②开发人员和管理层之间关系不佳,导致决策缓慢,影响全局;③缺乏激励措施,士气低下,降低了生产能力;④某些人员需要更多的时间适应还不熟悉的软件工具和环境;⑤项目后期加入新的开发人员,需进行培训并逐渐与现有成员沟通,从而使现有成员的降低;⑥由于项目组成员之间发生冲突,导致沟通不畅、设计欠佳、接口出现错误和额外的重复工作;⑦不适应工作的成员没有调离项目组,影响了项目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⑧没有找到项目急需的具有特定技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