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2:2006年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第12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摘要:通货紧缩是商品和服务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
1997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出现轻度通货紧缩,但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又开始高速增长,从能源、原材料到食品的价格开始不断上涨,表现出通货膨胀的迹象。
这段时期,关于我国宏观经济将向何方发展的问题,经济学界众说纷纭。
本文通过对1997年至今这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回顾,指出了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甚至短期交替、共存,不能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因,并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货币政策等方面对如何克服经济发展不稳定进行了对策探讨。
关键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交替共生产业政策调整1、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概括来讲,关于通货紧缩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单要素说,即物价总水平下降说此论认为通货紧缩就是指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下降。
萨缪尔森和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货紧缩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宾对通货紧缩的解释是,通货紧缩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每单位货币的商品价值和商品成本的上升。
其意指货币升值,即单位商品价格的下降。
(2)双要素说双要素说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
此论并不仅仅同意简单地用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来定义通货紧缩。
出现通货紧缩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商品和劳动价格的持续下跌,二是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2、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通货膨胀的理解需把握住以下几点:第一,总供给相对总需求降低,但也可以表现为多种情况。
第二,通货膨胀可以由货币发行、需求、成本、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最终影响人们对社会不信任程度的增加,动摇了对社会经济水平的合理预期,这便能够把经济因素中微小的不合理预期迅速放大,甚至造成社会动荡。
第三,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的尺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它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因素相关。
3、产生通货膨胀现象的不同诱因(1)增发货币引起的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向上弯曲,在总供给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相交位置上移,代表总的物价水平上涨。
案例分析: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
1、什么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什么?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按照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爬行的通货膨胀,又称温和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低而且比较稳定。
第二,加速的通货膨胀,又称奔驰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较高(一般在两位数以上),而且还在加剧。
第三,超速通货膨胀,又称恶性通货膨胀,其特点是通货膨胀率非常高(标准是每月通货膨胀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另外还有一种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又称隐蔽的通货膨胀。
这种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与配给制,通货膨胀并没有发生。
一旦解除价格管制并取消配给制,就会发生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一种金融危机。
与通货膨胀引起物价持续上涨、货币贬值,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样,通货紧缩也是一个与每人都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
通货紧缩是指社会价格总水平即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价值持续升值的过程。
在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如日本,通缩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复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意味着消费者购买力增加,但持续下去会导致债务负担加重,企业投资收益下降,消费者消极消费,国家经济可能陷入价格下降与经济衰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严峻局面。
通缩的危害表现在:物价下降了,却在暗中让个人和企业的负债增加了,因为持有资产实际价值缩水了,而对银行的抵押贷款却没有减少。
比如人们按揭购房,通缩可能使购房人拥有房产的价值,远远低于他们所承担的债务。
通货膨胀效应———货币贬值;物价上升;预期收入看好;经济过热;失业率降低;但过快的膨胀之后是必然的紧缩。
通货紧缩效应———企业利润减少;个人预期收入降低;宏观经济悲观衰退;价格下降;币值上升;金融秩序混乱等。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是什么?所谓财政政策,通常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准则和措施。
货币银行学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2.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案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及其治理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以下简称通胀)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
一般性通胀指货币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指两经济体之间币值相对性降低。
通货紧缩(以下简称通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通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长期的通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和经济衰退。
通胀和通缩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因此都必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抑制。
一、通胀和通缩的起因通胀是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升,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进、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以及通胀预期等。
一是需求拉动的通胀。
需求拉动的通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引起的通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
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程度,过度的需求将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因而,总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总需求拉动的通胀的具体原因。
二是成本推进的通胀(又称供给型通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形成的原因形成的通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上升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
三是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胀。
实际中,造成通胀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因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就是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胀。
假设通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涨,价格总体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动的通胀,这时通胀就成为了需求和成本混合推动的通胀。
四是预期和通胀惯性。
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胀惯性,对通胀惯性的一种解释是人们会对通胀作出的相应预期。
如人们预期的通胀率为10%,在订立有关合同时,厂商就会要求价格上涨10%,而工人与厂商签订合同中也会要求增加10%的工资,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会增加10%,从而通胀率按10%持续下去,必然形成通胀惯性。
004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8)15
5、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与滞涨
U—就业率 W—工资率 P—物价水平
图a
图b
(18)16
(1) 转换之后的菲利浦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 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替代关系。 (2)从政策角度说,要想使失业率保持在较低的水 平,就必须忍受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要使价格保 持稳定,就必须忍受较高的失业率。二者不可兼 得。 (3)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现 了“滞胀”局面说明:菲利普斯曲线的描述和推 导并非总能成立。
(18)22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货币紧缩的定义 二、货币紧缩的类型 三、货币紧缩的成因 四、货币紧缩的影响 五、货币紧缩的治理
(2)如若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造成直 接或间接增发货币,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将 是物价上涨。 公众在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 模式和货币支出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 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 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 强制储蓄的部分。这就意味着强制增加全社 会的储蓄总量。
三、通货膨胀分类
(1)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公开和隐蔽 (2)按照物价总水平上涨程度:爬行式、温 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
(3)按照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动型、成 本推动型、混合型、结构型等。
四、通货膨胀的影响
1.强制储蓄效应
(1)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积 累的主要来源有三:家庭、企业、政府。 在通常情况下,政府的储蓄是用税收 的办法筹集并用于投资。这部分储蓄是来自 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储蓄,全社会的储蓄 总量不变,从而不存在强制储蓄问题。
(3) 上面的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经济已达 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用扩张货币的政策来强 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有闲置的生产 要素,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不会引发物价上 涨。在名义收入不的变条件下,公众消费和储蓄 的实际额不变。但政府扩张有效需求是为了增加 投资。这就是说,相对于不变的消费,储蓄总额 增大。这也属强制储蓄效应。
案例《中国的通货紧缩》
案例《中国的通货紧缩》中国的通货紧缩一、案例名称:中国的通货紧缩二、案例适用:关于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方式和目标三、案例来源:吉林人民出版社郝中华著<<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研究>>四、案例内容;人们把价格称为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把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称为“看得见的手”。
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包括微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以宏观经济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控来实现整体经济的稳定。
尽管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也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仍然是利大于弊。
而国家调节经济常常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当总供给带为既定,且实现了充分就业水平时,经济状况就取决于总需求,因此需求管理就是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缎带相等,从而达到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1997年10月份,全国零售物价指数首次出现负增长(-0.4%),以后持续6个月保持这一趋势。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到1999年7月,我国物价已经连续22个月下降,物价不振,商品积压严重,而且到2001年初这种现象还没完全消失,这在建国的历史中也没有出现过的。
按经济学的解释,这是典型的通货紧缩。
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的,是烫平经济周期,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一种难以克服的必然现象,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不可避免。
经济政策目标不是消灭这种周期波动,而是使其波动的程度减小。
这就是说,在经济繁荣时,政策应不使这种繁荣成为过热,以免引发通货膨胀加剧的压力;在经济衰退时,政策应尽快结束这种状况,以免使失业加剧。
换言之,就是要减缓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
五、案例评析大家都知道,所谓通货紧缩,是同通货膨胀相对应的概念,是减少货币发行量以提高购买力或减轻货币贬值,并引起物价普遍下降的过程。
通货紧缩通常与经济周期中的萧条阶段相关联,当经济进入萧条阶段时,银行收缩银根,减少信贷,这就引起了通货紧缩,进而引起物价普遍下跌与生产衰退。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 5.以物价上涨幅度和趋势来划分;P教材 390 • 爬行或温和的通货膨胀 • 恶性通货膨胀 • 6.以经济运行机制划分;P教材389 • 公开性通货膨胀 • 隐蔽性通货膨胀
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观
• 为何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通货膨胀的测量
• 1.消费物价指数(CPI): • core CPI.食品和石油价格的上涨 不包括在核心CPI之中。 • 2.批发物价指数(PPI)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1,2,3按通 胀的成因来划分,)
• • • • 1需求拉上型:定义P教材390 (1)自发需求拉上型 (2)诱发需求拉上型 (3)被动性需求拉上型(也被称为混合推进 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三阶段:
物价 P1
AS AD4 AD3
P0 AD2 AD1
总产出
Y*充分就业产出
• 第一阶段: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意味着供给弹性 无限大.因为此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或失 业,故当总需求增加时,国名收入增加,而物价 并不上涨。 • 第二阶段:社会逐渐接近充分就业,闲置资源已 较少,总供给增加的能力较小。此时总需求增加 会促使生产及要素资源价格上涨。虽然国民收入 也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渐缓,同时物价开始上涨。 • 第三阶段:社会资源已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总 供给曲线成为没有弹性的曲线。此时,总需求增 加,只会导致物价上涨。
• 货币供求不均衡,出现货币过多或货币过 少的情况。过多,超过社会商品流通所需 的货币量(马克思)------通货膨胀,反之, 通货紧缩。 • 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无一例外都视货 币现象。(弗里德曼语)
•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济现象1960年代开始 进入经济学家的视野。 • 1960年之前,通货膨胀是与某些特定时期----如:战争或灾荒相联系现象。 • 国民党时期的通胀; • 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术语解释:通货膨胀—是指因为货币供给过多,币值下降而出现的物价持续性的整体上升的现象。
隐性通货膨胀---指没有通过物价上涨而通过其他非价格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的一种货币现象,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过程。
菲利普斯曲线---澳大利亚籍的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用来描绘失业率和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的一条曲线。
滞胀—指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停滞并存的一种现象。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因为生产领域生产成本的上升而推动的物价持续性整体性上升的现象。
国民生产总值冲减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
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民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通货膨胀税----在通货膨胀期间,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人们把政府在此期间所获得的增加的国民收入形象地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二、填空题:1.货币供求失衡2.物价指数3.公开型、隐蔽型4.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 6.纸币、必然 6.北欧小国型、我国的比例失调型7.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型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三、判断正误题:1. √2.× 3 × 4.×5.×6.√7.×8.×9.× 10.√ 11.√ 12. ×四、单项选择题:1.B2.D3.A4.C5.D6.D7.C8.C9.B 10. A五、多项选择题:1.CD2.AC3.AC4.ABC5.ABCD6.BCE7.AC8.AC9.ABC 10.AD 11. AD 12.ACD六、简答题1.衡量通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答: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指标主要有:(1)零售物价指数,包括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
特点是:反映了与居民日常消费有关的生活资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具有灵敏性,但反映的范围有限。
第12章案例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通货膨胀在一左时期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为了解决工农业价格的“剪刀差”问题,几次调整了农产品价格和部分原材料价格,这又引发了工业品的涨价,而工业品涨价后,又引起农业生产资料的涨价,岀现了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轮番推进的现象,由此引发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1988年,由于投资规模过大,经济发展过热,使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引发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总供求的差率并不大,这时期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即由于产业结构失调引起的通货膨胀。
1992—1994年,我国通货膨胀持续上升,1994年达到了25%,中央政府意识到通货膨胀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进而采取了紧缩政策,以平抑物价,控制经济过热的局面。
经过3年的宏观调控,1996年终于把通货膨胀降至6.1%,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近年来,由于GDP的崇拜,各地积极上马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一些同构企业,固泄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再加上城市经营等其他方而一些因素,致使通货膨胀的压力逐步加大。
中央政府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危害。
2、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3、就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请谈谈治理的对策应该是什么?中央政府已作了哪些努力,并对可能的效果做岀预测、说明理由。
分析内容:1、80年代开始的由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轮番推进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1988 年开始的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引发了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生的通货膨胀被称为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危害主要有:制成品价格上涨,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经济的稳泄增长,引发经济剧烈波动;政策变化较多,造成了政策实施中的不确左性:一泄程度上影响了价格市场化调整,进而影响了我国市场化的进程,等等。
2006-2012年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分析
2006-2012年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分析一、2006-2012人民币汇率的的发展情况2006年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公告》规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同时保留撮合方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个工作日上午9时15分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所有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涨影响,2010年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及即期汇价双双创下一个半月的新低。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015元,即期市场开盘报6.7958元。
有交易员认为,人民币汇价大跌,主要是由于隔夜美元大涨,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浮动所致。
美元指数11日强势反弹,上涨1.94%。
在美联储承认经济复苏状况不佳之后,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贸易赤字意外扩大及亚洲经济出现增速放缓迹象,加重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心情绪,避险资金再度青睐美元。
今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连续升值将近2%。
9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兑6.7079人民币,创造了1993年汇改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国际美元走强,除投资者对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忧虑外,欧元区各种利好因素释放殆尽后的投资者回补美元头寸也是美元走强原因之一。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
12.2 通货紧缩
一、对通货紧缩的解释 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6
一、对通货紧缩的解释
关于“通货紧缩”——一般认为它是与通货膨胀相
对立的另一种货币经济现象,理论界的解释至今没 有统一的定论。归纳而言,大体上有三种解释: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 加上货币供给的紧缩。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 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3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货币幻觉) 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比价的变动与不同经济集团利益的调整 恶性通货膨胀与经济社会危机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与滞胀(通货膨胀 对失业的影响) 附: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成因和治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制性原因) 需求拉上及治理 成本推动说 供求混合推动说 附:中国改革以来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若干观点
8
第12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2.1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12.2 通货紧缩*
1
12.1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一、通货膨胀再释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治理
2
一、通货膨胀再释
通货膨胀——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
现象。
通货膨胀的度量(三指标):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批发物价指数(WPI) 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或平减)指数 (deflator)
7
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对投资的影响 对消费的影响 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通缩情况下,如果工人名义工资的下调滞后于物价的下 跌,则实际工资并不会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往 往削弱企业的偿付能力,也会迫使企业下调工资。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结果表明:38例支持中性论,16例支持促 退论,2例支持促进论。
(二)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领域影响
1、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
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导致生产过程紊乱;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 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2、通货膨胀对流通的影响
通货膨胀打破流通领域原来的平衡,使正常流通 受阻;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六、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一、对通货膨胀的理解
含义 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货 币量超过了实际的货币的需要量, 引起商品及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 持续上涨的现象。
Pt Pt 1 t Pt 1
三个要点: 1)总体价格水平。 2)价格水平持续上升。 3)明显价格上涨。
三、通货膨胀分类
(一)依据表现形式:
公开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状况可以灵敏地通过物 价变动反映出来 。 隐蔽型通货膨胀:市场商品的价格受到管制的情况 下,通货膨胀状况不能通过市场物价的变动而灵敏 地反映出来。表现为商品奇缺、凭票供应(配给 制)、 黑市猖獗。
(二)依据通货膨胀的程度
1. 2.
3.
款、抢购风潮)标志着通货膨胀预期在我国的形成。1988年、 1989年,我国通货膨胀从1987年的7%上涨到18%。1991年 我国通货膨胀再次攀升,跃到20%以上。
物价上涨了,钱不值钱了。标准粉原来每斤0.18元,现在涨
到发1.00元;大米从0.23元涨到1.70;瘦猪肉1994年年初还 是4.50元,到年终变成了7.50元;一双皮鞋从10多元、数十 元涨到了数百元,所有的物价都成倍地上涨了。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二)成本推进说
这种观点认为: 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 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生产成本上升原因:一是工会,二是是垄断组 P 织,它们肆意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所以成本推进 型通货膨胀又主要分为两类:工资推进型和利润推 进型。
案例九 2004: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
案例九 2004: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中国经济在2004年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轻度通货膨胀。
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投资过热,导致工业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
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外资流入并使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人民币进行对冲操作,以及土地市场化政策的出台等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政府在年中及时采取了适度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紧缩房地产投资信贷、小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
10月份以后,在国内粮食增收和国际石油价格止稳回落等原因的配合下,终于使通货膨胀率回落到5%的“警戒线”以内。
然而,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人们仍普遍担心2005年价格总水平还会大幅上涨。
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郝福满评论说:“经济降温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但宣布过热的投资高涨已结束还为时尚早。
”因此,12月初的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仍然将保持物价基本稳定作为2005年全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并提出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即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
概括来讲,对2005年物价走势,有关部门的谨慎看高,主要基于如下考虑:(1)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的持续作用。
(2)服务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
(3)农副产品价格可能还会上涨。
(4)生产资料成本大幅上扬可能会成为涨价“新军”。
(5)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输入”的通货膨胀能否消肿。
(6)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国际收支顺差也形成了很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不过,目前我国也不太可能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情况。
(1)物价走势呈现出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远高于下游产品的现象,说明在中国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对下游产品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还不够通畅。
(2)工资收入未出现明显上升,而通货膨胀的形成和恶化,必须是以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为基本特征和条件的,目前该特征和条件尚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2:2006年中国再次应对通货膨胀
一、基本原理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西方货币理论讲通货膨胀划分为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型等。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很大。
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了解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和原因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案例内容
据官方统计,2003年第四季度,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开始迅速上扬:10月份增长变为1.8%,11月份则一下子抬升到3.0%,12月份是3.2%。
而此前从2001年11月开始到2002年全年,CPI的负增长一直延续了14个月。
2006年第一季度CPI继续攀升,4月份达到了3.8%,食品价格的上涨甚至达到了两位数。
中央银行在2003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高达4.5%,在一年内从2002年的-1.2%骤升至2003年的4.5%,表明通货膨胀的形势不容乐观。
”
面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形势,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当前中国并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一般民众对通货膨胀也并未感到特别担心,但还是有许多人对通货膨胀心存忧虑,因为经济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投资过热。
在2006年5月21日首届中国基金经理峰会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坦承:目前“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过度的投资和低水平的扩张现象比较严重”。
而这种投资过热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这样一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上的”。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第一季度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有31.4%的储户认为物价将上涨,60.3%的储户认为物价将基本不变,只有8.3%的储户认为物价将下降。
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统一,是因为在此之前,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过热,其表现都是全面过热和通货膨胀,而这一次,却是部分过热、部分偏冷,通货膨胀的走向也似乎游移不定,因此让人们十分迷惑。
尽管如此,央行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还是提出了近期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并决定从2006年4月25日起,再次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即由7%提高到7.5%,同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和再贷款浮息制度,通过将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并将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再贷款利率统一加0.63%,再贴现利率加0.27%,以抑制信贷过快扩张。
5月份以后,当国家统计局对通货膨胀的统计数字逼近了5%的“警戒线”时,“过热”二字被人们用得越来越多。
人们开始认识到,中国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可能真的来临了。
第二季度物价指数上升似乎证实了人们的担心,CPI保持了快速上涨的态势。
上半年,CPI同比上涨3.6%,其中第一季度同比上涨2.8%,第二季度同比上涨4.4%,6月份上涨高达5%。
生产和
投资价格指数继续攀升。
6月份,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1.8%,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0.8%,弄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10.9%。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同比上涨6.8%。
主要商品价格继续上涨:6月份,原油上涨20.9%,汽油上涨13.2%,柴油上涨18.1%;原煤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8.2%。
钢材价格在4月份和5月份连续两月下降后也出现明显回升。
第三季度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走高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了经济增长势头,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最主要的风险因素。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石油消费大国,2006年进口石油预计超过1.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40%左右,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原油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物价涨幅的回落,成了我国第三季度物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据央行2006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前三季度中国CPI同比上涨4.1%,其中9月份上涨5.2%。
在9月份5.2%的上涨中,我国粮食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同比涨幅稳定在32%左右,影响CPI上涨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开始“补涨”,涨势高于粮价,创近年新高,9月份当月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22.4%,影响CPI上涨1.7%;受能源价格上涨的直接影响和食品价格上涨向非食品价格扩散的间接影响,9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已达1.3%,也为今年来最高。
2006年前三季度,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8%,其中9月份同比上涨13.7%;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价格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已经开始从上游向下游传导。
然而,第四季度通货膨胀并没有如许多人担心的那样继续加速。
由于中国当年粮食取得好收成增加了粮食的供给,粮食价格保持了平稳。
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的回落也抑制国内油价的上涨。
经过宏观调控,国内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受到遏制,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从年初的48.7%回落到10月底的26.4%,预计全年增长约25%。
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等手段,社会资金流动性过多的局面得到控制,10月底中国货币供应量M1、M2增速回落到12.6%和13.5%,已经处于国家17%的宏观调控目标之内。
各项价格指数在经历了今年第三季度的高位后也出现回落,10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和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双双回落为13.9%和4.3%。
11月份,CPI同比涨幅进一步下降0.3%;能源、原材料和燃料购进价格上涨13.7%,涨幅比10月份下降0.5%,首次出现回落。
物价水平同比大幅回落,环比呈现负增长,说明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通货膨胀的压力有所减小,物价指标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摘自:曹龙骐,金融安全与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案例分析
1、中国经济在2006年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轻度通货膨胀。
诱发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是粮食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国内投资过热(主要是房地产)导致工业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和部分工业品出口价格上涨。
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外资流入,使央行不得不投放大量人民币进行对冲操作,土地市场化政策的出台等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政府在年中及时采取了适度的宏观经济调
控措施,主要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紧缩房地产信贷、小幅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
10月份以后,在国内粮食增收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止稳回落等因素的配合下,终于使通货膨胀回落到5%的“警戒线”以内。
2、由于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人们仍普遍担心2005年价格总水平还会大幅上涨。
主要基于如下考虑:
一是物价上涨的“翘尾”因素的持续作用;二是服务价格上涨的压力较大;三是农副产品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四是生产资料成本大幅上扬可能成为涨价“新军”;五是国际油价上涨“输入”的通货膨胀能否“消肿”;六是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和国家收支顺差也形成了很大的物价上涨压力等。
不过,目前我国也不太可能出现全国通货膨胀的情况。
首先,物价走势呈现出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远高于下游产品的现象,说明在中国上游产品价格涨幅对下游产品价格影响的传导机制还不够顺畅。
其次,工资收入未出现明显上升的现象,而通货膨胀的形成和恶化,必须是以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为基本特征和条件的,目前这一特征和条件在我国还不存在。
3、总的来看,此次通货膨胀的特点是“冷热兼有、结构差异”,表现为结构性而不是全面的物价上涨。
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从总体上来讲,中国经济处于总供给大雨总需求的状况,居民的消费能力相对不足抑制了物价全面上升的趋势。
但是,如果让物价上涨持续下去,一旦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潜伏的货币储蓄转变成商品需求,则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形势也可能反转。
因此,国家的及时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中国通货膨胀的特色,中国政府目前宏观调控的任务是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兼治通货紧缩,不宜采取“一刀切”和“快刀斩乱麻”的全面性、大幅度紧缩措施,而应采取外科手术式的调节做事,针对不同的产业部门应有不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