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重点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779041c850ad02de8041e7.png)
一.名词解释1.岩心录井:岩心录井包括按设计要求卡准取心层位和井段、岩心出筒、整理、观察、描述及选送分析样品全过程的有关内容。
2.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称为岩屑录井。
3.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指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内流体上的压力,所以又可称为孔隙流体压力,常用Pf表示。
4.流动单元:流动单元是一个纵横向连续的,内部渗透率、孔隙度、层理特征相似的储集带。
5.地层流动系数:表示流体在油层中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等于地层系数和原油粘度的比值。
Kh/μ单位(μm2·m/mPa·s)[/size] [size=14pt]6.储层结构模型:储层结构模型是指储层及其内部构成单元的大小、几何形态及其在三维空间的分布。
7.油水系统: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的油水聚集的基本单元,亦即一个单一的油气藏及其底部或边部水体的组合,称为一套油水系统。
8.控制地质储量:控制地质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准确性较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9.地层测试:为了认识和鉴别油气层,掌握油气层的客观规律,为油气田开发和开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在找到油气层之后,还要获取油气层产量、压力、产液性质。
地层渗透率。
流体样品等资料,这一类工作称之为地层测试。
二.填空1.常见的碎屑岩的孔隙喉道有以下四种类型: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
2.折算压力是指井内静液面到某一折算基性面的垂直高度,折算压力是指折算压强所产生的压力,通常可以利用油水系统中流体流动方向?3.储层建模是,其核心问题是提高井间预测精度,4种途径是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等时储层建模、成因控制储层相建模、相控储层建模,2种方法是储层离散属性建模方法、储层参数模建方法。
4.岩心描述时采取与一般野外描述相同,描述包括以下5方面: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油、气、水情况。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bb26bce6137ee06eff918c0.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定向井按照预先设计要求,井轨迹具有一定斜度和方位的井2、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3、可采储量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地质储量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4、岩心收获率指实取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5、孔隙结构储层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
它反映储层中各类孔隙与孔隙之间连通喉道的组合,是孔隙与喉道发育的总貌。
6、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7、沉积旋回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
8、折算压力是指测点相对于某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点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探明储量在油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利润的可靠储量。
它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分析以及油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11、预探井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井12、夹层频率指单位厚度岩层中夹层的层数,用(层/m)表示13、裂缝性储层是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这种影响既可以是增强储集层的渗透率和(或)孔隙度,也可以是增强储集层渗透率的非均质性。
14、平面非均质性15、断面构造图(断层面等高线图)以等高线表示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
16、岩性标准层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进行统一的描述,工程负责人(项目经理)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db823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0.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总结复习题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作业第一章1、名词解释: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调整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CT值、井斜角、井斜方位角、井号编排、钻时、钻时录井、岩心、岩心收获率、岩心编号、岩屑、岩屑录井、岩屑迟到时间、套管程序。
2、录井方法一般包括哪几种?3、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根据钻时来判断岩性?4、现场上常用的荧光录井方法有哪几种?5、如何划分碎屑岩的含油级别?6、为什么要进行岩心归位?简述岩心归位的原则和步骤。
7、如何获取有代表性的岩屑?常用的测定迟到时间的方法有哪几种?8、在钻井中泥浆的功能是什么?泥浆性能包括有哪些?9、什么是泥浆的失水量和泥饼?钻井过程中对其作何要求?为什么?10、如何根据井号编排判断井别:渔浅1井、荆参2井、浩4 -3井、陵1井、沙36井。
11、泥浆显示分为哪几类?12、完井方法因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哪几类?13、如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来判断油、气、水层和其它特殊岩层?第二章1、概念:油气水的综合判断、束缚水、可动水、含油饱和度、相渗透率、增阻侵入、减阻侵入、地层测试、中途测试、跨隔测试、测试垫。
2、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低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低?3、在进行油气水层的判断时,为什么对高渗透性砂岩油气层的含油性解释偏高?4、简述在碳酸盐岩双重孔隙结构中,基质孔隙系统和裂缝系统的主要区别。
5、标注钻柱测试压力卡片各点所表示的压力。
6、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压力卡片才能供我们解释分析用?7、简述MFE的工作过程(步骤)。
8、对几张典型的压力卡片进行初步分析。
9、简述低阻油层的成因。
第三章1、名词解释:有效厚度、沉积旋回、细分沉积相、标准层、标准剖面、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
2、按研究范围,地层对比分为哪四级?3、什么是沉积旋回?在油田,如何进行沉积旋回级别的划分?4、油层对比单元划分为哪几级?各有何特点?5、简述油层对比的步骤。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指导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0830316bf242336c1eb95e35.png)
二、填空通常,地质录井方法可以分成①钻时录井,②岩心录井,③荧光录井,④岩屑录井,⑤钻井液录井,⑥气测录井,⑦综合录井,⑧地化录井以及⑨其他录井方法等九大类型。
在进行岩心描述时,通常采取与一般野外岩石描述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所描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颜色,②矿物成分,③结构,④构造以及⑤含油气水情况等五方面。
油气井的完井方法,可分成先期完井和后期完井。
先期完成是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又可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两种;后期完成是先钻开油气层,然后再下油层套管。
根据井底结构不同可分为射孔完成、尾管完成、以及贯眼完成三种。
油气井的测试过程可根据测试时间不同可分为中途测试和完井测试两种。
前者是指钻进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通常在裸眼井中进行;而后者是指完井之后进行的地层测试,又称之为试油,通常是在套管中进行。
在进行油气层解释时,并不是含油饱和度越高,地层就一定出纯油气,这说明油气层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地层的含油性,另一个是不含可动水。
多油层、多旋回是我国陆相碎屑岩油气层的固有特征,根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四级。
油层单元级次越小,油层特性一致性越高,垂向连通性愈好。
现代油田地质中对断层的研究包括:(1)井下断层的识别;(2)断点组合;(3)断面构造图的编制;(4)断层形成时期和发育历史的研究;(5)断层封闭性研究等五个方面。
人工绘制构造图的方法有三种:三角网法、剖面法和地震构造图的深度校正法,它们的应用条件不同:三角网法适用于比较平缓、保存完整的构造,是油田上广泛使用的方法;剖面法适用于地层倾角陡、被断层复杂化了的构造;在一个勘探程度不高,钻井不多的地区,主要依靠地震构造图进行深度校正,以便绘制构造图。
常见的碎屑岩孔隙喉道类型有以下4种类型:孔隙缩小型喉道,缩颈型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管束状喉道。
[理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理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13cbd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4.png)
二、地温场研究 地温测量
地温场特征 地温场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影响地温场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油、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油、气储量 油、气储量计算容积法 油、气储量计算物质平衡法
第二节 油、气储量计算容积法
原理及公式 ——计算石油在地下岩石孔隙中所占的体积
N F he e So o ×100
Boi 参数的确定
——含油面积、油层有效厚度等
参数的平均方法
含油面积:油水界面、断层边界、岩性尖灭边界等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问答题 四、绘图、计算题
H
G
M
M
有一有气顶和边水的背斜的构造油气藏,具供水区而无 泄水区,测压面海拔200m,第一批探井钻在构造的不同 部位钻开油藏的含油、含气和含水部分(如图),试计 算各井的原始地层压力。(油的密度:0.85g/cm3,水的 密度:1g/cm3, 天然气相对于空气密0.8
(二)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
(三)已动用油层内未动用的厚度
(四)水淹层中微观规模的剩余油
第七章 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
第一节 地层压力
一、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 二、异常地层压力研究
概念及预测方法 三、油层压力研究
原始油层压力及分布、测定及成果和应用 目前油层压力 折算压力
第二节 地层温度
一、有关地层温度的概念
钻时的影响因素、钻时录井曲线的应用; 岩心描述内容、岩心归位、岩心录井资料的应用; 岩屑迟到时间、岩屑描述、岩屑录井资料的应用; 钻井液性能、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 气测录井资料的解释 荧光录井资料的应用; 5.了解完井工作内容及其资料整理: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45e03a2b9d528ea81c77939.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定向井 按照预先设计要求,井轨迹具有一定斜度和方位的井2、 测井相 又名电相,是从测井资料中提取与岩相有关的地质信息,并将测井曲线划分若干个不同特点的小单元,经与岩心资料详细对比,明确各单元所反映的岩相,即是测井相。
在一个地区建立了测井相后,可以利用测井曲线解释出井的柱状岩性剖面图。
3、 可采储量 在现有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地质储量中开采出来的储量。
4、 岩心收获率 指实取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5、 孔隙结构 储层孔隙结构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 相互连通情况,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等。
它反映储层中各类孔隙与孔隙之间连通喉道的组合,是孔隙与喉道发育的总貌。
6、 储集单元 碳酸盐岩油气层剖面中,能封闭油气并具有统一压力系统的基本岩石组合。
(储、产、盖、底)7、 地温梯度 又称地热梯度、地热增温率。
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8、 井位校正9、 沉积旋回 是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个层序。
10、 折算压力 是指测点相对于某基准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由测压点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11、 断点组合 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2、 探明储量 在油田评价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利润的可靠储量。
它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开发分析以及油田开发建设投资决策的依据13、 异常地层压力 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
正常地层压力可由地表至地下任意点地层水的静水压力来表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作用于地层孔隙流体的压力很少等于静水压力,通常我们把背离正常地层压力趋势线的底层压力称之为异常地层压力,或压力异常。
14、 油层有效厚度 在石油天然气储藏层中,会有较多的尚未形成的矿物,而可用于直接开采的矿物层是有限的,油层的有效开采厚度就是油层的有效厚度。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资料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195f60daef5ef7bb0d3cd8.png)
名词解释1、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在油气区与勘探阶段,在已完成了地质普查的盆地或凹陷内,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生油、储层和盖层条件、生储盖组合关系,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定向井:指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方位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
3、完井--指一口井按地质设计要求钻达目的层和设计井深以后,直到交井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4、固井--指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
3、钻时:是指每钻进一米所需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min/m。
4、岩屑:地下岩石被钻头钻碎后,随着泥浆〔钻井液〕被带到地表的岩石碎块,又称“砂样”。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6、固井:指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
7、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沉积旋回--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有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8、油田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别明显,在三级都早范围内稳定分布,用它基本可确定油层组界线。
9、沉积时间单元:在相同沉积环境背景下的物理作用、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10、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组合)。
11、有效厚度: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
12、沉积微相:沉积微相是沉积微环境的产物,是沉积微环境的物质表现。
13、微环境: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14、储层的非均质性:指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的不均匀变化。
15、迂曲度:反应孔喉的连通和复杂程度,即喉道的弯曲程度。
16、视孔喉体积比:是度量孔隙体积与喉道体积的比值。
17、孔隙配位数:连通每一个空隙的喉道数量。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24a833a5e9856a56126035.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试题库一.概念题1.迟到时间套管程序固井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岩屑录井岩心录井泥浆录井钻时钻时录井气测井岩心收获率中途测试先期完成后期完成井身结构初流动终流动初关井终关井2. 三孔隙度法可动油饱和度可动水饱和度3. 地层等厚图地层等容图地下地质图标准层标准井标准剖面图综合柱状图油层对比古地质图虫眼图4.断点组合断层面图生长指数井口海拨标高古构造5. 流体静压力上覆岩层压力目前地层压力井底压力生产压差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效深度地温级度折算压力地层压力原始地层压力6. 油气储量有效厚度含油面积平衡表平衡表外储量狭义油气资源采收率废弃气层压力开发储量探明储量概算储量1.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到地面所需的时间2.套管程序钻井过程中先后向井内下入的套管次数、每次套管的直径以及套管下入的深度3.固井向井内下入一定尺寸的套管串后,在井壁和套管间的环形空间内注入水泥的工作4.定向井有位移且有准确方位的斜井5.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丛式井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为96口6.水平井最大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7.岩屑录井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8.岩心录井地质人员对取出的岩心整理、观察、描述、作图,这个过程就是岩心录井9.泥浆录井根据泥浆性能的变化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方法10.钻时每钻进一米所需要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分钟/米11.钻时录井地质人员利用钻时装置,记录单位进尺所花费的时间,从而绘制出钻时-深度曲线,并以此来研究岩层的性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的一项录井方法12.气测井钻井过程中对泥浆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油气水层的测井方法13.岩心收获率岩心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它是衡量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14.中途测试探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油气层或发现重要油气显示时,中途停钻对可能的油气层进行测试15.先期完成先下入油层套管,再钻开油层,分为裸眼完成和衬管完成16.后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再下油层套管,分为射孔完成、贯眼完成、尾管完成17.井身结构油井井眼沿长轴方向剖面的结构形态,井身结构由构成井眼的四个要素组成:井径、各井径相应的井眼深度、套管程序和管外水泥返高18.初流动钻杆地层测试中, 地层流体在地层压力与地面常压压差的作用下迅速进入空钻杆内,开始进入流量的测试,实质上是钻杆作为液流导管的临时性地层测试过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ebe50e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76.png)
中国⽯油⼤学(华东)油⽥开发地质学考试复习知识总结油⽥开发地质学复习重点总结(⽯⼯学院40学时)第⼀章:油⽓⽥地下流体的基本特征1、名词术语(1)⽯油:是储存于地下深处岩⽯孔隙和裂缝中的、天然⽣成的、以液态烃为主的可燃性有机矿产。
(2)油⽥⽔:油、⽓⽥区域内与油⽓藏有密切联系的地下⽔,⼀般指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
(3)天然⽓:地质条件下⽣成、运移并聚集在地下岩层中、以烃类为主的⽓体。
(4)⽯油的荧光性:⽯油及其衍⽣物(⽆论其本⾝还是溶于有机溶剂中)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荧光的特性。
(5)⽯油的旋光性:当偏振光通过⽯油时,使偏光⾯发⽣⼀定⾓度旋转的特性。
2、原油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组分组成(1)主要元素:碳、氢、硫、氮、氧碳、氢占绝对优势,主要以烃类形式存在,是组成⽯油的主体;氧、氮、硫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化合物:烃类化合物(碳、氢)、⾮烃类化合物(碳、氢、硫、氮、氧)①烃类化合物(按结构分类):烷烃(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②⾮烃类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元素硫、硫化氢、⼆硫化物、硫醇、硫醚等)、含氮化合物(吡啶、吡咯、喹啉、钒卟啉、镍卟啉等)、含氧化合物(环烷酸、脂肪酸、酚、醛、酮等)。
(3)组分组成:根据⽯油不同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划分。
①油质:⽯油的主要组分,淡⾊粘性液体,由烃类化合物组成;溶解性强、可溶解的有机溶剂很多,不被硅胶吸附(评价⽯油质量的标志);②胶质:胶质—粘性玻璃状半固体或固体,淡黄、褐红到⿊⾊,由芳烃和⾮烃化合物组成。
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③沥青质:沥青质—脆性固体,暗褐⾊到深⿊⾊,由稠环芳烃和⾼分⼦⾮烃化合物组成。
不溶于⽯油醚,能被硅胶吸附。
注意:(1)异构烷烃中类异戊⼆烯型烷烃可能来⾃叶绿素的侧链,卟啉同系物也存在于动物⾎红素和植物叶绿素中,均可作为⽯油有机成因的标志;(2)油质主要指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物质,胶质和沥青质指含有氮、硫、氧的⾮烃物质及不饱和的芳⾹烃。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含答案).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9fdd0358fb770bf78a55fd.png)
《油田开发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油气田:指受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的,同一产油面积上的油气藏总和。
2.干酪根:沉积岩中分散的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3.异常地层压力:通常我们把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空隙流体压力称为异常地层压力。
4.油气初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的运移,称为油气初次运移.5.油层有效厚度:指储集层中具有工业产油能力的那部分厚度。
6.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7.断点组合:把单井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8.储集单元:一个储集层为一个储集单元。
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10.压力梯度:指每增加单位高度所增加的压力。
11.地温级度:地温每增高一度时深度的增加值。
12.可采储量: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采出来的石油储量。
13.天然气:指在地下岩层中存在的,以烃类为主的气体。
14.圈闭: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
15.探明储量:是在油气田钻探阶段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的储量,并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16.油气聚集带:指受背斜带等同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控制的,具有相似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聚集条件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17.生油岩:凡能生成并提供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称为生油岩。
18.储集层:由储集岩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
19.空隙结构:指岩石当中空隙与连通它的喉道所组成的复杂的孔喉网络的形状,大小,孔喉配置关系及分布状况。
20.标准层:作为划分和对比层位用的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地层。
21.地质储量:地下油层中石油的实际储量。
22.折算压力: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23.油气藏: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基本单位,是油气在单一圈闭内,具有独立压力系统和统一的油水界面的基本聚集。
油气田地质学复习提纲
![油气田地质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4de835b2b160b4e767fcf92.png)
1、预探井、详探井、井斜角、井斜方位角、岩心收获率的概念预探井: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井。
评价井(详探井):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构造或断块上为落实地质储量,了解油气层的分布和厚度变化以及明确油气藏类型所钻的井。
井斜角: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的夹角。
井斜方位角:井眼轴线的切线在水平面上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岩心收获率:指实取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2、岩屑录井、泥浆录井、现代录井的概念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就称为岩屑录井。
由于钻井液在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地层时,其性能将发生各种不同的变化,所以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层的录井方法称为泥浆录井。
现代录井:是指在石油钻井勘探作业中,利用循环钻井液,并把它作为信息的载体,使用各种检测仪表或其它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井下地质、油气、压力、物性等随深度变化参数的一种综合录井作业。
国外一般称之为泥浆录井(Mudlogging),也叫综合录井。
3、计算迟到时间和捞样时间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随泥浆返出到井口的时间。
捞样时间=钻达时间+迟到时间1、理论计算法;2、实物测定法;选用与岩屑大小,比重相近的物质(易辨),在接单根时投入钻杆内,记下开泵时间,然后在泥浆出口振动筛处密切观察,记下开始返出的时间。
3、特殊岩性法:与邻井对比,利用大段单一岩性中的特殊岩性(如大段砂岩中的泥岩、大段泥岩中的砂岩,大段泥岩中的灰岩等)在钻时上表现出的变化(特高值或特低值),记录钻遇时间(钻时变化点)和上返至井口的时间(振动筛处开始出现特殊岩性),二者差值即为该岩屑所在深度的迟到时间。
4、补心高与补心海拔的关系补心海拔=补心高+地面海拔5、岩心描述的内容、通过岩心可获得哪些地质信息、钻井地质设计的内容岩心描述的内容:①岩性:颜色、名称、矿物成分、结构、胶结物、其它含有物等。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考试必备+参考试卷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考试必备+参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5db3b5af90f76c661371ab2.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考试必备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1、地质井(构造井、地质浅井):盆地普查阶段为解决一定地质调查(构造、地层)问题而钻的井。
2、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为了了解不同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生储盖组合条件,并为物探提供有关参数而钻的井。
3、预探井: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井。
4、评价井(详探井):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构造或断块上为落实地质储量,了解油气层的分布和厚度变化以及明确油气藏类型所钻的井。
5、开发井(采油井、注水井):在地震精查构造图可靠,评价井所取的地质资料比较齐全,探明储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时,根据编制的该油气田开发方案,为完成产能建设任务按开发井网布署所钻的井。
6、调整井:指油气田投入开发若干年后,根据开发动态及油气藏数值模拟资料,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进行开发调整而钻的井。
7、定向井:指既有一定斜度,又有方位要求的井8、丛式井:海上油田开发时,在钻井平台上打的井群,一般为30口左右,最多可达96口。
9、水平井:最大井斜角接近或达到90゜,且有水平延伸的井。
10、CT值:定向井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井深之比。
(反映定向井钻井工艺水平的一个指标)11、井斜角:井眼轴线的切线与铅垂线的夹角12、井斜方位角—井眼轴线的切线在水平面上投影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13、钻时: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纯钻进时间。
它与钻速互为倒数关系。
用“分/米”来表示。
记录钻时的间隔距离根据需要来设计。
14、钻时录井:按井深记录钻时的录井方法。
15、岩心:将井下取上来的岩石,这种岩石叫做岩心。
16、岩心收获率:指实取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17、岩心编号:将丈量好的岩心按井深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岩心盒以写井号一侧为下方)依次装入岩心盒内,然后进行涂漆编号。
18、岩屑:在钻井过程中,地下的岩石被钻头钻碎后随泥浆一起被带到地面上来,这些岩石碎块就叫岩屑(砂样)。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https://img.taocdn.com/s3/m/4a00ff7ef46527d3240ce0fd.png)
1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已获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详细查明油气特征,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经济价值,计算探明储量等而钻的探井。
2参数井:指在区域勘探阶段部署的,主要了解各一级构造单元的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石油地质特征(生,储,盖及其组合,获取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3定向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有控制地使井身沿着设计的方向和路线钻达预定的目的层段和井下目标(靶位)的井。
4预探井: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为目的而钻的井。
5开发井(采油井。
注水井):在地震精查构造图可靠,评价井所取的地质资料比较齐全,探明储量误差在规定范围以内时,根据编制的该油气田开发方案,为完成产能建设任务按开发井网布署所钻的井。
6调整井:指油气田投入开发若干年后,根据开发动态及油气藏数值模拟资料,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高采收率,进行开发调整而钻的井。
7定向井:指既有一定斜度,又有方位要求的井8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9CT值:定向井的水平位移与垂直井深之比。
10钻时: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纯钻进时间。
11岩心收获率:指实取岩心的长度与取心进尺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13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14岩性标准层:在地层剖面中分布广泛,岩性特征明显,稳定,厚度不大,易于识别的岩层。
15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确定油层组界线。
16沉积旋回:垂直地层剖面上,若干相似岩性,岩相的岩石有规律地周期性重复。
17小层平面图:表示单油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及其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变化的图件。
18沉积时间单元:指相同沉积环境下,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19储层非均质性:在沉积,成岩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油气储层在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上的不均匀变化。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b7e26fa45177232f60a2a6.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复习题二、填空题1、在用岩心进行含油气试验的观察时,常用滴水试验法来判断岩心的含油级别,当含油岩心中含油多时,滴水试验为四、五级;当岩心中含水多时,滴水试验为一、二级。
2、钻进中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地质因素主要有高压油、气、水层、盐侵、砂侵、粘土层、漏失层等四种。
3、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钻时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和气测录井等五种。
4、钻遇盐水层时,发生泥浆的黏度和失水量均增高,但含盐量过高时,粘度反而迅速下降。
5、先下入油层套管,然后再钻开油气层的完井方法称为先期完成;先钻开油、气层,然后再下油层套管的完井方法称为后期完成。
6、常用的套管类型有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三种。
7、岩心编号的写法以带分数的形式,例如第三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五块,岩心编号是5310;第五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三块,岩心编号是3510。
8、胶参2井属于参数井;孤东7-30-295井属于开发井。
9、用取心器按预定的位置在井壁上取出地层岩样的过程称为井壁取心。
10、固井的目的包括保护井壁、封隔油气水层、便于安装井口设备。
11、在取岩心时,发现余心被套上取出,则计算的收获率η一般大于1。
12、当钻入易垮塌的地层和钻开高压油气水层时,为防止地层垮塌和井喷,应适当加大泥浆的相对密度;当钻进低压油气层及漏失层时,为防止压差过大或发生井漏,应减小泥浆的相对密度。
13、钻时录井中影响钻时的因素有岩石性质、钻头类型和新旧程度、泥浆性能与排量、钻井措施与方式、人为因素。
14、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当钻到气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变化不大而全烃含量升高。
15、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的失水量越大,则泥饼越厚,对油层和井壁的保护越不利。
16、在收取岩心资料时要丈量“顶底空”,一般的丈量顺序是先丈量“底空”,后丈量“顶空”。
17、钻时是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时,钻时大小可以反映岩性的变化。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465b2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e.png)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岩心长度?100?%岩心收获率取心进尺。
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油气地下地质学复习题
![油气地下地质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7cae1808a1284ac950438f.png)
二、填空题(每空0.5分,16分)1、钻时是指_每钻进一定厚度岩层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钻时的因素主要有:岩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的影响等。
2、表层套管安装至井口,主要用于:防止表层松软地层垮塌、防喷,支撑技术套管与油层套管部分重量;技术套管主要用于封隔钻井液难于控制的复杂地层(如垮塌层,漏失层,高压油、气、水层等),保证钻井工程顺利进行。
3、恢复岩心的原来位置称为岩心归位,要进行岩心归位首先要进行井深校正,即找出—钻具井深—井深和测井深度之间的深度差值,并在装图时加以校正;校正时以测井深度为准。
4、含油实验之一是用滴管滴一滴水在含油岩心平整的新鲜面上,观察水滴的形状和渗入速度,以其在1分钟之内的变化为准分为4级:渗、缓渗、半球状、珠状。
其中,水滴不渗而呈圆珠状、浸润角〉90。
的属于油层。
5、钻遇淡水层时,钻井液密度、粘度和切力均降低,失水量增大。
钻遇粘土层或页岩层时,地层造浆,使得钻井液密度—增大_、粘度升高。
6、常见的岩性标准层有:砂泥岩剖面中的薄层灰岩,碳酸盐岩剖面中的石膏、泥岩夹层,碎屑岩剖面中稳定的泥岩段,薄的黑色页岩层等。
7、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形态进行沉积相分析时,漏斗形曲线反映水流能量逐渐增强、物源供应逐渐—增加的反粒序结构沉积;—箱形曲线一般反映沉积过程中物源供给和水动力条件稳定。
8、应用矢量图研究地层特征时,常利用颜色模式对矢量进行分类。
红模式为倾向—大体一致,倾角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一组矢量;兰模式为倾向基本相近,倾角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的一组矢量。
9、受构造应力作用,断层本身及其附近会产生一些特殊现象:断层带附近发生牵引现象,局部地层变陡或变缓,在倾斜矢量图上表现为—红、蓝模式;断层面附近形成—破碎带,倾斜矢量图上呈现杂乱或空白模式。
10、利用压降法计算天然气储量时,影响计算结果的因素很多,如:测压和产量计量不准确、固井质量不合格、单位压降采气量不为常数等。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5817f9fad6195f302ba691.png)
1.预探井指在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构造(圈闭)或构造带等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取得储集层物性资料、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2.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3.地层测试找到油气层后,获取油气层产量、压力、产液性质、地层渗透率、流体样品等资料工作。
4.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的特殊沉积。
5.井斜投影:将斜井的井身投影沿地层走向投影到剖面的工作6.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7.剩余油:油田开发过程国尚未采出而滞留在地下油藏中的原油8.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地层升高的温度9.油层有效厚度: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
10.折算压力:折算压力头产生的压力3.沉积旋回:指在纵向剖面上一套岩层按一定生成顺序有规律地交替重复6.断点组合:把各单井钻遇同一条断层的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7.储层地质模型:定量反映储层地质特征及其分布的数字化模型8.体积波及系数:注入剂波及的油藏含油体积与油藏总含油体积之比9.原始油层压力:油层尚末钻开时的油层地层压力10.探明储量:油藏评价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1.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或三维地震的基础上,在已获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详细查明油气特征,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经济价值,计算探明储量等而钻的探井12.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沉积时间单元小层平面图目前油层压力3.储层裂缝6.单油层8.渗透率突进系数10.含油层系、11..储集单元、12.孔隙结构15.渗透率均质系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依据勘探阶段的划分与钻探目的,探井可以划分为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水文井等类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知识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fbae27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9.png)
知识归纳整理《油田开辟地质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标准层——岩性特殊、岩层稳定、厚度较薄、分布广泛的岩层。
2、干酪根——油母质,沉积岩中不溶于非氧化型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3、生储盖组合——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在时光、空间上的组合形式或配置关系。
4、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是成分十分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5、地温级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普通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6、油气田——是指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惟独油藏,称为油田;惟独气藏,称为气田。
7、地温梯度——指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表示地球内部温度不均匀分布程度的参数。
普通埋深越深处的温度值越高。
8、可采储量——在目前工艺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量。
9、断点组合——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各个断点联系起来,全面研究整条断层的特征,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
10、储集层——凡是可以储集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11、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
圈闭中只聚集了油,算是油藏,只聚集了气,算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
12、岩性标准层——在举行岩土工程勘察时,为便于项目组举行统一的描述,对勘察区域的岩性进行总体分层、编号以及对颜色、性状、物理力学性质等的描述,形成统一模板,即岩性标准层。
13、沉积旋回——指沉积作用和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沉积而组成的一具层序地温梯度。
14、含油气盆地——发生过油气生成作用,并富集为工业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是指在漫长的地质历史阶段,地壳表面曾经不断沉降,接受沉积的洼陷区域。
15、异常地层压力——地层压力是作用于地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参数井(地层探井、区域探井):在油气区与勘探阶段,在已完成了地质普查的盆地或凹陷,为了解一级构造单元的区域地层层序、厚度、岩性、生油、储层和盖层条件、生储盖组合关系,并为物探解释提供参数而钻的探井。
2、定向井:指按照预先设计的井斜方位和井眼轴线形状进行钻进的井。
3、完井--指一口井按地质设计要求钻达目的层和设计井深以后,直到交井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4、固井--指向井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的工作。
3、钻时:是指每钻进一米所需的纯钻井时间,单位为min/m。
4、岩屑:地下岩石被钻头钻碎后,随着泥浆(钻井液)被带到地表的岩石碎块,又称“砂样”。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6、固井:指向井下入一定尺寸套管后,在井壁与套管的环形空间注入水泥的工作。
7、标志层:在地层剖面中特征突出(容易识别)、分布较稳定且厚度变化不大,为某一特定时间在一定围形成的特殊沉积。
沉积旋回--指垂直地层剖面上具有相似岩性的岩石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8、油田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别明显,在三级都早围稳定分布,用它基本可确定油层组界线。
9、沉积时间单元:在相同沉积环境背景下的物理作用、生物作用所形成的同时沉积。
10、储集单元:指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组合)。
11、有效厚度:指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油层中能够提供工业油流的厚度。
12、沉积微相:沉积微相是沉积微环境的产物,是沉积微环境的物质表现。
13、微环境:指控制成因单元砂体—具有独特储层性质最小一级砂体的环境。
14、储层的非均质性:指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储层的空间分布及部各种属性的不均匀变化。
15、迂曲度:反应孔喉的连通和复杂程度,即喉道的弯曲程度。
16、视孔喉体积比:是度量孔隙体积与喉道体积的比值。
17、孔隙配位数:连通每一个空隙的喉道数量。
18、井间断点组合:把各单井钻遇同一条断层的断点联系起来,研究整条断层特征的工作。
19、断面构造图(断面等高线图):以等高线的方式表现断层面起伏形态的图件。
20、同生断层:指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与沉降、沉积过程同时发生、发育的断层。
21、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沿油气田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剖面图。
可反映油气田的构造情况、地层接触关系、岩性和厚度变化、油气水纵横向分布状况。
22、生长指数=下降盘地层厚度/上升盘地层厚度23、上覆岩层压力:指上覆岩石骨架和孔隙空间流体总重量所引起的压力。
24、静水压力:指由静水柱造成的压力。
25、地层压力:作用于岩层孔隙空间流体上的压力。
又称孔隙流体压力,常用Pf 表示。
26、原始油层压力:油层在未被打开之前所具有的压力。
27、异常地层压力: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
28、折算压力:指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数值上等于由测压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指折算压头产生的压力。
29、地质储量:储集油层,呈原始状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30、可采储量: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地质储量根据开采价值又可分为表储量和表外储量。
31、表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32、表外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但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变为表储量。
33、目前油层压力:指油藏投入开发后某一时期的地层压力。
34、容积法:利用油田静态资料和参数计算石油储量--是计算油气田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
填空题1、我国将探井主要分5类:地质井参数井预探井评价井水文井2、基本的井深剖面类型:I 型井身剖面、Ⅱ型井身剖面(S形曲线井身剖面)、Ⅲ型井身剖面3、录井方法:钻时录井、岩心录井(井壁取心)、岩屑录井、泥浆录井、气测录井4、套管程序的确定:表层套管、技术套管、油层套管5、地层对比的方法:标准化石法、化石组合法、种系演化法6、吼道类型:孔隙缩小型吼道、缩颈状吼道、片状吼道、弯片状吼道、管束状吼道7、有效厚度必须具备2个条件:(1) 油层具有可动油;(2) 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可供开发。
8、储集层非均质性的分类为层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微观非均质性9、地温温度的影响因素:岩石导热不同;地下水的循环;局部构造的影响简答题1、岩心描述容:①岩性--颜色、岩石名称、矿物成分、胶结物等②相标志--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层面构造和层理构造)、生物特征、地化特征等③储油物性--φ、K、孔洞缝发育情况与分布特征等。
④含油气性--结合岩心油气水观察、确定含油级别⑤构造特征--岩心(地层)倾角、断层、接触关系等2、岩心归位原则:①以筒为基础,用标志层控制;②磨损面或筒界面适当拉开;③泥岩或破碎处合理压缩;①整个剖面岩性、电性符合,解释合理;②保证岩心进尺、心长、收获率不变。
3、影响岩屑录井的因素:⑴钻头类型和岩石性质的影响:岩屑形态和大小、岩屑密度有差别,上返速度不同,直接影响岩屑深度的正确性和代表性。
⑵泥浆性质影响:泥浆的密度、粘度等不同将导致对岩屑悬浮力差异;兼之井壁垮塌严重,岩屑易混杂。
⑶钻井参数及井眼大小的影响:泥浆泵排量大小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岩屑混杂;在大井眼处上返速度慢,携带岩屑能力差,易使岩屑混杂5、影响钻时的因素:⑴岩石性质--松软地层比坚硬地层钻时低;⑵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软地层用刮刀钻头;钻硬地层用牙轮钻头;⑶钻井措施与方式--钻压大、转速快、排量大时,钻时低、进尺快;涡轮钻较旋转钻钻时低⑷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低粘度、低密度、排量大时钻进快,钻时低。
⑸人为因素的影响--司钻的操作技术与熟练程度等。
6、影响泥浆性能的地质因素,主要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⑴高压油、气、水层 a、钻穿高压油气层时:油气侵入泥浆、密度ρ↓、粘度μ↑b、钻遇淡水层时→ρ↓、μ↓、切力↓ c、钻遇盐水层时:粘度μ–先↑、后↓、密度ρ↓、切力、含盐量↑。
⑵盐侵:a、钻遇可溶性盐类,如盐岩、芒硝,粘度μ↑、失水量↑、pH值↓b、钻遇石膏层或钻水泥塞,粘度μ↑、切力急剧↑⑶砂侵砂侵主要是由于:粘土中含有砂子、钻进中岩屑的砂子未沉淀所致。
含砂量高→泥浆的密度↑、粘度↑、切力↑。
⑷粘土层钻遇粘土层或页岩层,地层造浆→泥浆密度↑、粘度↑⑸漏失层一般情况下,钻进漏失层时,要求:泥浆具有高粘度、高切力,以阻止泥浆流入地层。
6、固井目的包括3个方面:⑴保护井壁,防止井身垮塌,保证钻井工作正常进行。
⑵封隔油、气、水层,防止互相窜通,使油、气流在井顺畅流通。
⑶便于安装井口设备,控制井喷,使油、气、水按规定管路流动。
7、碎屑岩油层划分对比的主要依据及对比方法:1)主要依据 a、岩性特征—岩性及岩性组合;b、沉积旋回由于地壳升降不均衡,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垂直剖面上反复出现的现象;c、地球物理特征决定于岩性与流体性质2)对比方法(1)旋回-厚度对比油层的步骤a、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b、利用成绩旋回对比砂岩组c、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d、对比线(2)对比工作程序a、选择标准层b、与相邻井组的单层对比c、井排对比与井区对比8、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一般可将油层由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1)含油层系同一含油层系的油层,其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2)油层组油层岩性特征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非渗透性泥岩当做盖底层,且分布与同一岩相段之;(3)砂岩组同一砂岩组油层其岩性特征一致,之间有较稳定的分隔层;(4)单油层同一油田围的单油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围,并具岩性储油物性基本一致。
9、地层倾角测井既可用于构造解释、沉积学研究。
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可有效地指出:层理类型、砂层的沉积环境(能量)、古水流方向、砂体延伸方向等。
相分析:(1)地层倾角测井的基础图件(2)利用倾角矢量图识别层理类型(3)利用矢量方位频率图判断古水流方向(4)推断砂体延伸方向。
10、储层非均质性与油气储层开发的关系:(1)微观非均质性与油气采收率的关系a、排驱压力和孔隙均值与水驱油效率b、孔喉分选系数和均质系数与水驱油效率c、退出效率与水驱油效率d、孔喉比及配位数与水驱油效率(2)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与油水运动规律a、层非均质性导致层“死油区”b、层间非均质性导致“单层突进”(3)不同砂体的开发特征a、河流砂体的开发特征b、三角洲砂体的开发特征11、影响储层特征的地质因素:(1)沉积环境的影响:沉积条件、沉积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类型储集砂体、造成储层的岩性、物性和部结构、层理构造在纵向、横向上的差异以及造成层非均质性(2)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a、改善储层储集性的成岩作用:溶解作用及次生孔隙的形成、成岩收缩作用、碳酸盐岩储层的白云岩化作用b、破坏储层储集性的成岩作用: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压溶作用、重结晶作用(3)构造作用的影响构造活动影响:碎屑岩母岩性质、构造活动影响区域地热梯度的变化、构造运动产生断层和裂缝,影响储集性能、储集岩裂缝系统及微裂缝发育程度与构造活动有关。
12、井下断层的识别--地下断层存在的标志:井下地层的重复与缺失、非漏失层发生泥浆漏失和意外的油气显示、近距离标准层的标高相差悬殊、近距离同层厚度突变、短距离同层流体性质、折算压力和油气水界面有明显差异、地层倾斜矢量图上的特殊显示。
13、原始油层压力的确定方法:⑴实测法——关井测压⑵压力梯度法——压力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关系曲线⑶计算法——静水压力公式⑷试井分析法——测试、试井分析软件14异常地层压力的成因分析:1)异常高压形成的成因(1)成岩作用(2)热力和生物化学作用(3)剥蚀作用(4)构造断裂作用(5)刺穿作用:(6)流体密度差异:(7)渗析作用:(8)测压水位的影响:2)低异常压力的形成成因温度降低;页岩减压膨胀;计算题1、容积法基本公式:N=100AhΦ(1- S Wi) ρo/B oi N--石油地质储量,104t Ao--含油面积,km2 h--平均有效厚度,m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S Wi--平均束缚水饱和度,小数ρo--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t/m3B oi--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2、P2145643分选好粗歪度分选好细歪度分选不好略显细歪度分选不好略显粗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