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
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于20世纪末提出的新的研究取向。

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2、简述生活满意点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

基本观点:
(1)不同的人生活满意基准线也不同。

(2)生活满意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3)个体的生活满意点会随个体生活体验而发生变化。

(4)人在经历了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后,他的生活满意点在相关事件过去四周之后就会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水平,但这个恢复的生活满意点还是与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有一定的差异。

启示:
当我们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经历过的一切时,我们就能相应地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逐渐成为我们生活满意点的一部分;而它被整合到我们的生活满意点之后,反过来就会使我们更满意地对待现在和将来的生活。

3、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有哪些?
(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
幸福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

(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
幸福的教师都是热爱孩子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世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这种爱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教师爱的无私性。

第二,教师爱的无条件性。

第三,教师爱的表达形式特殊性。

(3)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
求知是一种快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就拥有更多幸福的来源。

4、处于沉浸体验之中的人会有哪些感受?
第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

第二,专心致志。

第三,有清晰的任务目标。

第四,有及时的反馈信息。

第五,人与环境的融合。

第六,潜在的控制感。

第七,自我意识暂时性的丧失。

第八,时间知觉暂时性失真。

第九,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活动。

5、简述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原因。

根据习得性无力感理论,无力感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状况被称为“不可控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会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
第二阶段,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
第三阶段,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与期待会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

也就是说,“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力感;
第四个阶段,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

6、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功能。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

功能:
第一,决定人们选择做什么,做多长时间。

第二,决定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第三,影响学习新的行为。

第四,影响习得行为的表现。

第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7、榜样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第二,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

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

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

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

8、简述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含义。

(1)能够觉察、认识自己的情绪。

(2)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

(3)能够自我激励。

(4)能够觉察他人情绪的变化。

(5)面对他人的情绪,能自我调适,进而管理他人的情绪。

二、案例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案例评析
那天是星期一 , 又该换位置了。

中午习字课一结束,大家乒乒乓乓地收拾完毕,我也准备去办公室。

坐在讲台边儿的‚小不点‛快步走到我面前,气呼呼地说了句‚不公平!‛——原来没有人与他互换位置。

刚走到办公室。

后排的一个高个儿女生也是一脸气愤地冲我发脾气:‚凭什么我们最后一排不换?‛‚今天怎么了?一连俩孩子朝我‘进攻’?‛究竟为什么呢?静下心来一想:‚孩子们并没有错呀!难道我这个班主任可以漠视他们要求公平的权利吗?孩子有什么想法能直接地大胆地说出来,这是多么可贵的交流态度呀!这不正是我平时着意浇灌‘民主、平等、自由’结出的果实吗?难道让孩子回家向家长诉说委屈,再由家长转达于我的不满才值得重视吗?‛
再回到教室上课,我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今天,老师发现了两个最优秀的同学,那就是潘鹏和郭欣露,他们大胆、直率,能够当面指出老师的过错,表达不满情绪。

我先向他们表示感谢,因为他们相信我能做得更好;我还要向他们表示歉意,因为我确实不够公平;我还要祝贺他们从小就敢于讲理,能够自己解决难题,有自信,不依赖家长。

相信他们将来一定能有大的成就!我为有这样的同学而骄傲!‛
刚才还一脸怒气的两个孩子,脸上出现了红晕,接着是满脸的自信与知足。

有两个同学主动与他们换了位置。

以后的一段时间,向我开炮的两个小家伙上课认真多了,下课时还常常拽着我的衣角说些什么。

请对该案例中主人公的做法进行评析。

评析点:学生朝教师发脾气,本来是消极事件,可是教师从积极的角度反思自己,从人格发展的角度看到了孩子们的优点,成功地化解了矛盾,也激励孩子健康成长。

假如教师单从师道尊严角度思考,就会觉得很没面子,行动也必然是压制孩子的民主意识,效果是表面上有了尊严,似乎胜利了,而实际上却大错特错。

2、案例解决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求助者主述:近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

求助者自诉: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觉得别人都很讨厌我。

后来因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

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拿我和邻居家小朋友比,看到他们考好了就说我笨、没出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还经常打我,说我和妈妈都是他的累赘,我觉得很受刺激。

我一直很努力,但高考前因胃肠炎住院,最后只上了一个收费的民办学院。

上大学后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但人缘不好,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没什么朋友。

有一次与一个同学在饭堂发生摩擦,气急之下我打了他几拳,把他的鼻子打破了。

后来大家都说我欺负同学,都不理我,我只好走读,每天回家。

一个月后我发现宿舍的东西都没了,听说是被扔掉了,我就报了警,一时间在学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儿乎没有人跟我说话了。

我觉得我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但他们却都对不起我,甚至反过来跟我作对,我真是想不通。

最近两个月,我总是失眠,有时整晚都睡不着觉,白天没精神。

不想与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效率下降,有时真不想去学校了,但又觉得不上学会没出息,人家会更瞧不起,所以心里很矛盾,很苦恼,情绪不高。

请运用积极心理学治疗理念与模式来解决此来访者的心理问题。

A事件(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信念(Beliefs)——由A引起的信念(对A事件的评价和解释)
C结果(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结果
D辩论(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E效果(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第一步,直接或间接地向来访者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

根据来访者提供影响其情绪困扰的事实,向来访者指出其思维方式、信念的不合理性,讲清楚其不合理信念与他们情绪困扰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要向来访者指出他们的情绪困扰延续至今的原因,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的影响,而是由于目前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

对于这一点,他们自己应当负责任。

第三,是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为主的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来访者产生某种认知方面的改变。

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步。

第四,不仅帮助来访认清放弃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的必要性,而且要从改变他们常见的不合理的信念入手,帮助他们学会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避免重新产生不合理的信念。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根据“汉堡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人的活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与幸福有什么联系?
第一种类型,幸福型,理想汉堡。

是指当前的行动既能带来当下的快乐,又能增进长远的利益,当人从事这样的行动时,就处于幸福之中。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素食汉堡。

是指当前的行动虽有利于长远利益但却有损于当下的快乐。

当人从事这样的行动时,就处于忙碌奔波之中。

第三种,虚无主义型,最差汉堡。

是指当前的行动既损害当下的快乐又不利于长远的利益。

当人从事这样的行动时,就处于空虚之中。

第四种,享乐主义型,垃圾汉堡。

是指当前的行动虽能带来一时的快乐但却损害长远的发展。

当人从事这样的行动时,就处于享乐放纵状态之中。

2、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1)主动休息,自我调节
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才能高效;身体一旦疲劳,工作必然低效,长此以往,不加调节,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所以,要防止职业倦怠,首先要防止身体疲劳,而要防止身体疲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主动休息,即在尚未感觉到疲劳时就及时放松休息。

及时休息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迅速恢复,是保持工作高效的有效做法。

很多教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总是等到感觉疲劳才被迫休息,而此时,身体的疲劳已积聚到很深的程度,即使休息,也为时已晚,往往已造成身体透支,难以恢复,得不偿失。

(2)明确目的,享受过程
我们工作是为了什么?也许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也许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等
等,但没有一个人是为了职业倦怠、自我折磨。

所以当我们因倦怠而感觉极度疲劳、淡漠消极时,不妨问问自己,我干工作到底是图什么,是图把自己折磨成现在这样吗?如果不是就尽快调节自己,让自己尽快走出倦怠的低谷。

既然不管怎样都是干,不如快乐地干,否则工作也完成了,病也做成了,不值。

(3)量力而行,保持平常心
有的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比较高的目标。

一旦工作一时停滞不前,或者工作压力加大,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

需要教师量力而行,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要求要适度,不要过高,适当评价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不要求全责备。

顺境时,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静。

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

(4)不断成长,提升自己
这是克服职业倦怠的良方。

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一个高度跃向一个新的高度,工作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赞叹,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肯定,就会获得新的成就感。

而获得了新的成就感,就会更加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研究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平。

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职业倦怠自然就销声匿迹了。

(5)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丰富多彩
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享受幸福,追求幸福。

这样,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享受幸福,成为幸福的人。

教师应该在紧张之余,经常给自己的心灵放放假,给自己以一定的休闲。

如上完课后,不要急于伏案工作,可以闭目养神,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彻底休息十分钟八分钟,让自己的大脑神游一会儿,平时可以多听听音乐,跳跳舞,参加体育锻炼,节假日偕同家人、朋友外出旅游,多交朋友、广交朋友,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