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项目管理与质量掌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企业项目管理和质量掌控行为,提高项目管理和质量掌控的效率和水平,保障项目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完成,依据公司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全部项目的管理和质量掌控。

第三条定义1.项目管理:指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执行、监督和掌控的过程。

2.质量掌控: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掌控和保证的活动。

第二章项目管理第四条项目立项1.全部项目必需在立项前进行严格的前期评估,包含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资源估量等。

2.项目立项必需经过公司高层审批,并明确项目的目标、范围、进度、资源和风险等关键要素。

3.项目立项后,项目构成员必需订立认真的项目计划,并及时报送项目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项目组织1.项目构成员必需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明确的沟通渠道。

2.项目构成员必需遵守项目管理部门的决策和引导,依照项目计划执行工作。

3.项目构成员必需定期召开项目组会议,及时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和难题。

4.项目构成员必需乐观参加项目培训和知识共享,提高项目管理本领和专业水平。

第六条项目执行1.项目构成员必需依照项目计划进行项目执行,保证项目定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2.项目构成员必需严格执行项目更改管理制度,任何项目更改必需经过项目管理部门的审批。

3.项目构成员必需依照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项目进度和本钱掌控,确保项目的进展和经济效益。

第七条项目监督和掌控1.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进展、质量、本钱等进行全面监督和掌控。

2.项目管理部门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掌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项目管理部门定期组织项目评审会议,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第三章质量掌控管理第八条质量目标和要求1.全部项目必需明确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

2.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必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管理部门的规定。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掌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1.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能够实现预期目标,保证项目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本规章制度的订立依据包含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项目管理的最佳实践以及项目合同商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部公司承接的项目,包含内部项目和外部客户委托的项目。

第三条重要职责1.公司管理负责人(下称负责人)负责规章制度的订立、组织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

2.项目质量掌控小组(下称掌控小组)负责执行项目的质量掌控工作。

3.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并负责与掌控小组紧密合作,确保项目质量。

第二章项目质量掌控程序第四条前期准备1.在项目启动前,项目负责人应组织掌控小组订立项目质量计划,明确项目目标、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确保项目质量的可控性和可测量性。

2.掌控小组依据项目特点和要求,订立相关文件和工具,包含但不限于:质量检查表、工作流程图、质量评估模板等。

第五条执行与监控1.项目经理负责依据质量计划的要求,组织项目团队的日常工作,并监控工作进度和质量。

2.掌控小组对项目工作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和评估,记录并整理问题清单,并就问题提出改进看法和建议。

3.掌控小组定期向负责人汇报项目质量掌控情况,及时沟通并解决项目中显现的质量问题。

第六条问题处理与改进1.掌控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分类和优先级排序,订立相应解决方案,调配责任,跟踪整改进展。

2.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并推动问题的整改工作,确保质量问题被及时解决。

3.掌控小组负责收集、汇总和分析项目工作中的问题和改进看法,并不绝改进和完善项目质量掌控程序。

第七条项目总结与评估1.项目结束时,项目经理应组织项目总结会议,汇报项目质量的得失,提出经验教训和改进方案。

2.掌控小组负责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总结项目质量掌控的经验和不足,为将来的项目供应参考和借鉴。

第三章质量掌控工具与要求第八条质量检查和评估1.掌控小组负责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包含但不限于对项目计划、文档、设计、测试等环节进行抽样检查。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范本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范本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范本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确保在审计项目中达到高质量工作的关键性文件之一,它规定了审计项目的各项活动和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和程序。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人员要求、工作标准、程序和措施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一个典型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的范本。

一、质量控制目标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是确保审计项目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旨在达到以下目标:1. 审计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准则的规定;2. 审计项目工作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3. 审计项目工作符合审计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4. 审计项目工作达到最高的质量水平。

二、组织结构为了保证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实施,审计项目应设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组织结构,包括质量控制委员会、质量控制经理和质量控制人员。

具体组织结构如下:1. 质量控制委员会:由审计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审计师组成,负责制定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策略和政策,并对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质量控制经理:由一名经验丰富、资质高的审计师担任,负责组织和实施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监督项目成员的工作、解决质量问题等。

3. 质量控制人员:由一定数量的审计师担任,负责在审计项目中开展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审查工作文件、检查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应用等。

三、人员要求为保证审计项目工作的质量,应对参与审计项目工作的人员提出一定的要求,包括以下方面:1. 资格要求:参与审计项目工作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资格,如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等,并具有一定的从业经验。

2. 培训要求:审计机构应为参与审计项目工作的人员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

3. 分工要求:审计项目应根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进行合理的分工,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其所长,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工作标准为确保审计项目工作的质量,应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标准,包括以下方面:1. 审计计划: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风险评估等,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实名制管理制度

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实名制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建筑项目质量控制实名制管理制度,以确保建筑项目的质量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建筑施工的项目,并要求所有相关人员必须依法执行。

2. 背景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建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然而,过去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其中部分是由于监管不力和责任不明确所致。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一套实名制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3. 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原则本实名制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 确定责任:明确建筑项目各相关方的责任,并将其实名登记,确保责任的明确性和可追溯性。

- 独立监督: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 信息公开: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将建筑项目的质量信息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 多元参与:鼓励各方参与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包括业主、设计师、承包商、监理等,形成合力。

4. 实施步骤4.1 实名登记建筑项目的各相关方必须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实名登记,包括业主、设计师、承包商、监理等。

实名登记信息应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4.2 责任划分在项目启动前,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划分,包括设计责任、施工责任、监理责任等。

责任划分应公开透明,并在实名登记信息中予以记录。

4.3 独立监督设立独立的建筑项目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建筑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

监督机构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并独立行使监督权力。

4.4 问题处理监督机构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向相关责任方发出通知,并要求其采取纠正措施。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可以采取停工、罚款等措施。

4.5 信息公开建立建筑项目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将项目的质量信息向社会公开。

包括实名登记信息、质量监督报告、问题处理情况等,以增加透明度和监督力度。

5. 监督机构的职责监督机构应履行以下职责:- 监督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项目的质量成为了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2、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

3、提高项目团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二)原则1、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作为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

2、预防为主:通过提前规划和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3、全员参与:项目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应承担质量管理的责任,共同为项目质量的提升做出贡献。

4、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和方法,实现项目质量的持续提升。

三、项目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方法(一)质量规划1、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

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的流程、方法、检验标准和验收程序等。

3、识别项目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二)质量保证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

2、对项目团队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3、定期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三)质量控制1、对项目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2、对检验和测试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问题的原因和影响范围。

3、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解决质量问题,并防止其再次发生。

4、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和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四)质量改进1、定期对项目的质量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2、制定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的目标、措施和责任人,并组织实施。

3、对质量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确保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四、项目质量控制的组织和职责(一)项目经理1、对项目的质量负总责,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项目质量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项目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是确保项目交付成果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包括满足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也要保证项目在预算和时间限制内完成,实现项目的整体成功。

2、原则(1)以客户为中心: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是项目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项目质量控制应始终围绕满足客户需求展开。

(2)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和过程管理,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而不仅仅是在问题出现后进行检验和纠正。

(3)全员参与:项目质量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部门的责任,而是项目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活动。

(4)持续改进:通过对项目质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估,不断发现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持续提升项目质量水平。

二、项目质量控制的流程1、质量规划在项目启动阶段,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方法、质量保证的措施等。

质量计划应作为项目管理计划的一部分,经过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者的评审和批准。

2、质量保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定期对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为项目质量控制提供支持。

质量保证活动包括内部审核、过程评估、质量管理培训等。

3、质量控制(1)监控项目执行过程:通过定期的项目监控和测量,收集项目的实际数据,与计划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偏差和问题。

(2)检验和测试:对项目的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检验和测试,验证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检验和测试的方法应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质量标准进行选择,包括抽样检验、全面检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3)不合格品控制:对检验和测试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评估和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返工、返修、报废、降级使用等,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道工序或交付给客户。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是为了确保审计项目在全过程中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目标和标准:明确审计项目的质量目标,确定符合标准的要求。

2.质量控制组织结构:明确负责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组织结构,包括制定和贯彻质量控制政策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3.职责和权限:明确相关人员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和权限,保障各个岗位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权限。

4.工作程序:规定审计项目的具体工作程序,包括文件的管理、工作底稿的填写和审核等。

5.工作文件和记录:明确审计项目必须保留的工作文件和记录,以便能够对审计工作进行跟踪和复核。

6.质量控制的监督和复核:建立质量控制的监督和复核机制,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7.员工培训和发展:制定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8.内部审查和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和评估,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自查和改进。

9.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审计项目的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10.不符合处理和纠正措施:建立处理不符合和纠正措施的机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可以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审计服务的水平,增强客户的信任度,保护审计机构的声誉。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项目质量控制制度1.简介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保证项目在各个阶段的质量要求,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详细描述了项目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

2.质量目标项目质量目标是根据项目的性质和需求确定的,旨在为项目提供明确的质量要求。

其中包括产品的质量要求、服务的质量要求以及项目管理的质量要求。

在定义质量目标时,需要考虑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

3.质量管理体系3.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它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流程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确保项目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

3.2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包括质量管理活动的规范和流程的执行。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确保项目按照质量目标进行。

4.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根据项目需求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的规划。

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的确定、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活动的安排等内容。

在制定质量计划时,需要考虑项目的特点、风险和资源,确保计划能够有效地实施。

5.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是为了达到质量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包括质量检查、质量测试、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在实施质量控制措施时,需要按照质量管理计划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质量活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6.质量问题处理在项目过程中,可能会浮现各种质量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解决。

质量问题处理包括问题的识别、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和问题的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在处理质量问题时,需要进行问题根本原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扩展内容:1、本所涉及附件如下:- 质量管理体系图- 质量标准清单- 质量检查记录表-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图- 质量报告模板2、本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项目:指特定目标和涉及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暂时性工作。

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 背景为了全面提高项目部质量控制的效能,减少质量风险的发生,对项目部质量控制中的各项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级管控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以确保项目的质量控制依据风险等级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

2.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明确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相关要求和步骤,为项目部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指导,保障项目的质量。

3. 分级管控原则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的分级管控遵循以下原则:- 高风险优先:高风险项目要优先进行管控,以避免风险成为项目的质量隐患。

- 有针对性管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 恢复和纠正措施:对于发生的风险事件,及时采取恢复和纠正措施,防止进一步影响项目的质量。

4. 分级管控措施根据项目部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4.1 高风险高风险项目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增派专业人员加强监管和检查;- 提高质量控制的频率和力度;- 加强项目团队的沟通与协作。

4.2 中风险中风险项目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增加质量检查次数和抽查比例;- 提醒项目团队注意相关管理要求;-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

4.3 低风险低风险项目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鼓励项目团队保持良好的质量管理惯;- 建立健全的质量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

5. 管控执行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执行应遵循以下步骤:- 项目经理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方案;- 风险管控计划应得到项目团队的知悉和共识;- 风险管控执行情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和监督。

6. 总结本文档旨在建立项目部质量控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通过对不同风险等级项目的有针对性管理和控制,提高项目质量控制的效能。

各项目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并不断优化和完善质量管控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航天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航天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航天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航天项目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高科技工程,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航天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目的、原则、流程和主要内容。

二、目的航天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控制和管理,保证项目最终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减少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率。

三、原则1.质量第一:将质量放在项目管理的核心位置,确保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2.全员参与:项目质量控制是整个团队的责任,每一位成员都应积极参与。

3.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改进,提高项目质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4.标准规范: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为项目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流程1.质量计划在项目启动前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

包括项目阶段划分、质量标准、质量评估方法等。

2.质量控制(1)过程控制: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制造、测试、验收等各个环节。

(2)数据检测: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异常处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避免异常对项目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质量评估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对项目执行的整体质量进行评价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改进。

4.质量保证制定质量保证措施,确保项目最终交付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包括质量审核、质量培训等。

五、主要内容1.质量责任明确项目各级管理者和团队成员的质量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项目中的角色和任务。

2.质量标准和规范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包括设计标准、制造工艺规范、测试方法等,以确保项目的质量符合要求。

3.质量风险管理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质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收集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3篇)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3篇)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一、项目部承包工程建筑工程,必须按基建程序开展工作,图纸会审、定位放线、开工报告须及时备齐并书面报公司技术质检科,公司及时派员参加定位轴线的核验,核验符合设计要求并盖章后方可破土动工。

二、工程开工后,公司质检员须到施工现场巡回查验成效;引导纠偏,监督项目经理执行过程和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核验建材、成品及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及产品质量标准,发现有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三、项目经理对质检员提出的整改要求,不得推诿、扯皮,对整改要求有不同看法时,项目经理部要说明情况,以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为准。

四、公司质检员到工地巡查和公司组织的生产检查,采用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项目部自检面必须____%,发现与质量目标管理有偏离时,要求立即全面纠偏,直到达标位止,并做好记录。

五、项目部承建的工程,无论是基础、主体、单位工程验收,还是工程初检、俊工验收,都必须在公司技术质检科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方可正式通知有关单位来验收。

六、为交流质量情况,研讨施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工程质量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公司技术质检科不定期召开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参加)。

七、质检员要公正、科学、学法、守法依法质检,如有失职、渎职行为,按公司有关规定执行,情况严重的,要负经济及法律责任。

八、公司质检科每月对施工现场实施一次综合性检查,公司分管领导各有关部室、项目经理、有关施工队长或工长参加,检查后通报检查结果,找出差距,落实整改措施,会后各项目部必须及时指导纠正,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直到达标为止。

九、基础验收、中间验收、单位工程交工验收,项目部须提前二至五天通知公司技术质检科,以便协同项目部做好验收前的自查及有关准备工作。

十一、一般工程的基础验收、中间验收等,由公司技术质检科派人参加,目标管理工程以及关键部位的工程验收须报公司,由总工程师参加。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2)是指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流程。

技术部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流程、表格、方案

技术部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流程、表格、方案

技术部研发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流程、表格、方案阅读导航→01 技术研发项目质量管控制度02 技术研发项目质量管理流程03 技术研发项目质量管理表格04 技术研发项目质量验收方案技术部一、技术研发项目质量管控制度技术研发项目质量管控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对研发项目实施过程的活动进行持续不断的检查、度量、评价和调整, 保证满足公司项目质量目标, 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研发项目的质量管理事项。

第3条管理职责研发项目质量管理的实施者包括公司高层领导、技术研发部经理、研发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等。

1. 研发项目负责人确定研发项目的质量目标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与权限, 并组织实施研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研发项目组成员负责记录和统计项目研发过程中规定的数据, 参与研发项目质量改进的相关活动。

第2章研发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控制第4条人力控制1. 研发项目负责人应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素质, 健全岗位责任制, 改善劳动条件, 公平合理地对团队成员进行激励。

2.研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特点, 从确保项目质量出发, 对项目团队成员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为、错误行为等方面进行控制。

3.提高技术研发部及项目组的质量意识, 形成人人重视质量的项目环境。

第5条材料控制1. 选择合适供应商, 形成定点采购。

2.供应商由质量管理部进行初始评审和年度系统评审, 以便确定是否保持其供应商资格。

3.对供应商提供的配套产品进行考核和评估, 如发现质量问题, 发出纠正措施。

第6条设备控制研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 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设备工具。

第7条方法控制1. 合理选择。

根据项目特点选择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项目质量、加快项目进度、降低项目费用的实施方法。

2.动态管理。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正确应用质量控制方法, 并随着条件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

第8条环境控制。

研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具体条件, 采取有效措施对影响质量环境的因素进行控制, 包括项目技术环境、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

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为了确保项目按照既定标准和要求高质量完成而建立的一套专门规范和流程。

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

下面将从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实施和完善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1.明确质量目标:在项目启动阶段,应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包括工作标准、质量指标、验收标准等。

这些目标和要求要与项目目标和需求相一致,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划分责任权限:在建立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时,需明确项目各阶段的质量责任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

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项目中负责的质量工作内容和范围,避免责任模糊和质量漏检。

3.制定质量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编制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控制计划、验收计划、纠正措施计划等。

质量计划要具体可行,能够指导项目实施,并在项目周期内进行修订和调整。

二、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1.监控过程数据:在项目执行阶段,要采集和记录项目各阶段的过程数据,如进度完成情况、质量评估结果、风险预警指标等。

通过数据监控,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状况,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质量检查评估:定期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评估,检查依据包括质量计划要求、验收标准等。

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防止问题扩大影响项目进展。

3.持续改进优化:项目执行期间,要不断总结经验、挖掘问题根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优化建议。

通过不断改进提升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三、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1.总结复盘经验:在项目结束后,组织项目总结会议或复盘活动,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提炼出规律和经验,为今后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2.更新完善制度:根据总结复盘结果和实际执行情况,及时修订和更新项目工作质量控制制度。

新的情况、需求和要求都应纳入制度中,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工程质量控制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满足业主要求。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等各类工程项目。

3.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应遵循预防为主、检验为辅的原则,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公司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制度。

2. 项目经理对本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负总责,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3. 施工现场设立专职或兼职的质量检查员,负责日常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三、质量控制流程1. 设计阶段: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应经过严格审批。

2. 采购阶段:材料、设备的采购应选择合格供应商,进场材料需进行检验并有合格证明。

3. 施工阶段:施工过程应遵循操作规程,对关键工序实行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施工质量。

4. 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质量检查与监督1. 定期组织质量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质量问题反馈和处理机制,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 对违反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五、质量记录与档案管理1. 建立健全质量记录体系,所有质量检查记录应当真实、完整。

2. 质量档案应包括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验报告、验收资料等,由专人负责管理。

六、持续改进1. 定期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审和修订,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2.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三篇)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三篇)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项目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用户需求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内部控制措施和程序。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审计项目质量目标:明确审计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水平和要求,包括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

2.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组织:确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制度,监督和评估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

3.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程序:确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和程序,包括项目启动和计划、执行和监控、报告和总结等各个环节,以确保审计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文件:编制和维护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项目质量管理手册、质量标准和流程文件等,以提供指导和依据,便于监督和复核。

5.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责任:明确各级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落实责任制。

6. 审计项目质量监督和评估: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审查等方式,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7. 审计项目质量改进:根据质量监督和评估的结果,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升审计项目的质量水平。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并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二)是指为了确保审计项目的质量达到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

下面是一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1. 审计项目组织和管理:包括明确审计项目经理和项目组成员的角色和职责,确定审计项目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分配资源,制定项目管理制度等。

2. 审计项目质量目标:明确审计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指标,以便评估项目的质量表现。

3. 审计项目质量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确保审计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定审计程序的应用范围和深度。

4. 审计项目质量监督和复核:设立审计项目复核机构,对审计项目进行监督和复核,确保审计程序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勘察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工程勘察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工程勘察项目质量控制制度为了确保工程勘察项目的质量,提高调查设计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本质量控制制度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项目在整个过程中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一、质量控制组织1.1 质量控制组织的原则质量控制组织应该建立在项目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人员结构合理,职责划分明确,建立质量控制工作的责任制度。

各级质量控制人员应当拥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执行工作。

1.2 质量控制组织的机构设置项目应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或者工作组,由专门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组成。

质量控制组织应包括质量控制主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等,他们应当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实施。

1.3 质量控制组织的工作职责质量控制主管负责整个质量控制工作的组织、安排和领导,负责重大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的编制和实施,并负责对整个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和审核。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技术工作和实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二、质量控制管理2.1 质量控制管理的基本原则1)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过程,应当积极实施质量控制管理,确保项目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应当以人为本,强调员工的培训、激励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3)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应以客户为中心,充分理解客户的需求和要求,确保项目质量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

2.2 质量控制管理的基本内容1)质量控制计划的制定在项目启动阶段,应当编制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要求、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责任人等,建立项目质量控制的总体框架。

2)质量控制过程的监督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部门应当对项目的质量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所实施的工作符合质量要求,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3)质量控制结果的评价项目结束后,应当对项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审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客户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组织体系1. 项目质量控制组织结构项目质量控制组织结构应包括项目总负责人、质量主管、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等。

2. 质量控制职责分工项目总负责人负责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主管负责落实和执行各项质量管理制度;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制技术方案,指导技术工作;监理工程师负责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相关技术工作。

三、质量控制管理流程1. 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应进行初步的质量控制管理策划,包括确定质量目标、编制质量计划、指定质量控制责任人等。

2.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在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制定设计审核计划、技术审核计划等,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3. 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在工程项目招标阶段,应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招标资格审查、技术资格审查等,确保各承包商的资质符合要求。

4.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严格监督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 工程项目验收阶段在工程项目验收阶段,应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并对验收结果进行评定和记录,确保工程项目合格。

四、质量控制管理措施1. 质量控制文件管理质量控制文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归档和保存,以备查验。

2. 质量控制记录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记录,确保施工进程和施工质量的监督。

3. 质量控制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关键工艺和关键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质量控制改进根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不断提高。

五、质量控制管理效果评估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及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六、质量责任追究对不按照施工规范和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的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一、引言分包项目是指主项目委托给分包商承担的一部分工程任务,分包商通过与主项目组织相配合,完成分包工程任务。

为了确保分包项目的质量,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分包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确保分包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实施,保证工程质量。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的分包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机电工程等各类工程项目。

四、质量控制原则1.合同原则:分包项目必须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实施。

2.法律法规原则:分包项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科学管理原则:分包项目必须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进行组织和实施。

五、质量控制方法1.质量计划制定主项目应根据分包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中应包括分包项目的验收标准、检查方法和频率等内容。

分包商应按照质量计划进行实施。

2.工序检查分包商在进行各个工序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每个工序进行检查,确保工序质量。

3.质量记录管理分包商应做好工程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记录、材料供应记录、检测报告等。

这些记录应完整、准确,并保存一定的时间。

4.工程检测分包项目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必要的工程检测。

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5.质量整改分包商如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整改。

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主项目组织汇报,并配合主项目组织进行整改。

六、质量控制程序1.质量计划制定程序(1)主项目委托给分包商时,主项目组织应与分包商一起制定质量计划。

(2)质量计划应明确分包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以及具体的工作计划。

2.工序检查程序(1)分包商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工程施工。

(2)分包商自主进行对工序的检查,确保质量。

3.质量记录管理程序(1)分包商应做好工程质量记录的管理工作,确保可查询、可追溯。

(2)记录内容包括施工记录、材料供应记录、检测报告等。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是为了确保审计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程、程序和方法。

下面将从质量控制制度的意义、组成内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意义质量控制制度是审计项目的“保护伞”,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制度明确了审计项目从前期准备到最终报告发布的全过程管理,规范和约束了工作人员的行为,避免了疏忽、漏洞和错误的发生,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2.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序和规范,减少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更好地利用资源,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提高审计工作的可靠性:质量控制制度要求对审计项目的每个阶段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增强了审计项目的可靠度,并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公信力。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内容1.组织结构和职责:明确各级领导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构建科学的组织架构,确保审计项目的高效运行。

2.工作流程与方法: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规范审计项目的实施过程,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质量控制制度操作指南:编制质量控制制度操作指南,对各项质量控制标准和要求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

4.资源管理:合理配置审计项目所需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设备设施、信息技术等,确保审计项目的顺利进行。

5.人员培训和考核:建立健全的人员培训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同时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符合要求。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制定制度目标和要求:明确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要求,明确审计项目的质量目标,为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

2.确定组织结构和职责: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明确各级领导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审计项目的高效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质量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制度化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本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有效实施工程造价咨询质量全面管理,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责任制,充分保证工程造价咨询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工程造价咨询过程和成果的质量实施项目负责人或项目主审校核后交造价部主任检查初审、专职复核人复核、造价咨询副总经理审核的三级质量控制程序。

第三条工程造价咨询相关人员在开展造价咨询业务时均需执行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四条公司出具造价咨询成果,实行逐级审核制,由各级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签发出具咨询成果。

第五条各级审核人员应当按照以下基本要求审核咨询工作底稿:1.由项目负责人或项目主审按审核要求整理项目资料送造价部主任初审确认后办理复核手续,造价部留存一份电子初审成果文件,以备核对;2.复核人员做好复审记录,对存在问题或疑问提出复核意见,作出复核结论,不得对发现的问题私下处理而不记录在案;3.项目负责人不参与复核本项目,复核人员不参与本人所审项目,审核人员不参与本人所审项目;4.督促前一级审核人员及时修改、完善工作底稿。

第六条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流程单应在三级复核完毕,并确认已经修改、完善后,和咨询成果文件一起按发文流程由公司总经理或其授权人签发。

无工程造价咨询质量控制流程单或流程单上三级复核意见未落实的,一律不得出具咨询成果文件。

第三章组织方案第七条人员及分工:根据项目规模及难度不同,设审计组长1人,负责审计组全面工作,以及运用A0计算机审计及数据化处理;审计人员1人,负责协调项目单位进行相关审计工作;工程审计人员1-3人,负责工程量计算,核实工程造价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建设程序审计、投资控制情况审计、建设管理情况审计,并负责对勘察、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审计。

财务审计人员1人,负责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到位和使用情况审计、税费计缴情况审计、设备采购情况审计。

第四章审计难点分析第八条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8.1审计部门人员知识、专业结构单一较难适应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性审计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内容覆盖面广、建设过程复杂决定了审计要求的综合性,内容既涉及财务管理,又涉及工程建设管理,不仅要对结果审计,即审查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运用,对财务核算、会计基础工作的真实性、合规性作出评价,更要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审计,查找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管理流程的衔接部位、缺失部位、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及建议并作出评价,以达到审计的目的;在工程建设成本形成期间,通过对人工、材料机械费等其他费用进行跟踪监控,将审计关口前移,及时督促被审计单位发现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并根据整改结果对项目执行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评价;在工程竣工结算环节进行审计,可进一步核实建设项目在建设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建设投资支出,核实各项结余资金和其他资金的实有数,为评价项目整体效益和效果提供依据。

审计内容综合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实践中审计人员又多侧重于财务审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忽略了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局限在单一的知识结构容易做出不全面、不恰当的审计结论,导致审计风险。

8.2工程建设项目的舞弊行为更加隐蔽。

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等整个过程涉及到很多的利益主体,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在某个过程或程序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进行营私舞弊行为。

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舞弊手段多种多样,如建设方人员利用工作职务之便获取信息在材料采购、合同订立中收受回扣、佣金等商业贿赂行为;建设方为了处理不正当费用,内部管理层相互串通或建设方与施工方之间串通签定虚假合同,编制虚假预决算资料并购买发票套取现金,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还有的工程长期不结算,以工程支出之名列支不合规支出,工程效益难以保证等等。

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舞弊行为较其它经济项目更加隐蔽,在形式上难以发现漏洞,有看似合法完整的工程资料,合乎要求的程序甚至具备正规发票,加大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难度。

因此揭露舞弊行为是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的难点和重点。

8.3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目前缺少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在工程建设项目审计活动的不同阶段通常使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审计主要是定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调研程序的合规性,论证的科学性、严密性,以及有无决策失误问题等。

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侧重于定量评价。

建设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完成额、资金平均占用额、建设工期、质量合格率、事故率、损失率、结算审减率等。

运营期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产品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以上定量指标大多数为财务分析指标,从使用情况看,单靠财务指标并没有真正完全地反映出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成熟的可借鉴的东西还比较少,没有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标准体系,因此制约了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发展。

8.4针对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上述情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8.4.1确立工程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有效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适当利用有关部门的工作成果。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对审计人员驾御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知识的技能和审计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提高现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做好财务与工程两个专业的合理分工与协调配合显得十分重要,审计项目实施前要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专业要求进行全面分析,合理安排财务审计与工程管理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分工与合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顺利实施奠定相应的专业基础。

8.4.2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内容涉及不同层面的工程技术领域,要做出恰当的高质量的审计评价,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尤其重要,必要时借助它们的工作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与工程审价部门的合作,或直接从工程审价部门取得工程审定值,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二是与工程监理部门的合作,监理部门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度进行鉴定、监督的法定部门,遇有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可向其咨询;三是与工程验收部门的合作,通过查阅验收资料有助于明确审计内容,并进行查缺补漏;四加强是与被审计单位的工程、财务、后勤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对工程建设项目全面进行了解,捕捉真实信息,并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理由不充分不轻易下结论。

8.5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常用的方法。

由于虚假舞弊事项总有异与正常业务之处,因此审计应特别关注没有特殊情况下的单项工程成本严重超预算、利用建设资金巧立名目铺张浪费的行为等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

以下是工程建设项目舞弊审计中常用的几种方法:8.5.1.观察法。

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察看,通过眼见为实,取得第一手审计资料作为审计证据,通过现场观察辨别工程的真实性是建设项目审计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审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工程量的落实需要到现场去观察,丈量、测算,然后再与工程结算书比较,从而发现有无虚列工程量的舞弊行为。

8.5.2.计算法。

是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各项数据进行验算或者另行计算。

此种方法的目的在于验证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决算资料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当计算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记录不一致时,审计人员一般应再次验证计算过程。

必要时,与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沟通不一致时,应以审计人员的计算结果为准。

8.5.3.审查复核法。

就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和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运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查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的基础上复核并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分析与推断。

如在工程结算环节审计中对工程量计算结果的审查复核,结合图纸审查复核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有无人为错算、多算情况。

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判断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

8.5.4对比分析法。

就是将预算数或计划数与实际数从定量的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分析其异同的分析方法。

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工程项目投入运营审计,通过对完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对比分析和项目效果的实际验证,确定项目预期目标是否实现;又如工程结算审计,通过审计实际测量与定额计算的工程造价值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工程预结算值的比较,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真实性、正确性等。

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是比率法,可以通过百分比、绝对比、相对比等形式表示,并根据不同的对比对象分为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比、整体与部分比和综合对比。

第五章审计风险第九条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被审计单位本身有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这是主要的风险,通常称为误受风险;一种是被审计单位没有错弊,而审计认为是有错弊的,这是次要的风险,通常称为误拒风险。

第十条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构成。

固有风险是假设在没有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不能被内部控制防止或纠正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实质性测试不能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差错的可能性。

第十一条审计风险评估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11.1在编制审计方案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审计风险和审计机关发表审计意见的准确程度相对应,也就是与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结论有多大把握程度对应。

如果把握程度低,审计就没有意义了,但也不可能100%,国际惯例也有95%、97%、99%不同的把握程度。

我国审计署建议使用95%。

从而审计风险就为5%(1-95%)。

11.2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固有风险水平;在审前调查后,审计人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领导及财务人员的诚信和能力、财务人员的变动及其素质、业务性质、会计期间(特别是期末)的异常变动和复杂的会计处理、以前年度的审计结果等情况确定评估固有风险水平。

实际工作中一般分为三个档次高60%、中50%、低40%,也就是即使在各种情况较好,出现重要错误可能性较小情况下,固有风险的水平也应高于40%,相反只要有某种迹象表明可能存在重大错弊,就应当将固有风险确定为100%。

11.3通过对内部控制的测评评估控制风险水平;在确定控制风险时应该考虑被审计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经济业务以及相关控制手续的执行是否及时和有效、业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关键点控制是否存在、控制目标是否满足、控制系统是否有效运行、各项控制是否发挥作用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与内部控制制度不同,内部控制是管理的过程,而内部控制制度则是墙上挂的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