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中海达GPS简明操作手册

中海达GPS简明操作手册

中海达HD8200BGPS简明操作手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测绘工程实验室第一部分:外业仪器观测工作与注意事项1一、安置仪器1二、量测天线高2三、启动仪器4四、观测5五、撤站5六、野外观测的注意事项5七、HD8200B静态观测记录-步骤5第二部分:接收机数据传输6一、启动接收机数据传输软件6二、接收机系统参数的设置10第三部分:内业数据处理与步骤、要求10一、GPS基线解算10二、GPS基线向量网平差11附1: 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各功能区界面简介121、管理区132、属性区143、计算区16中海达HD8200BGPS简明操作手册第一部分:外业仪器观测工作与注意事项一、安置仪器首先,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然后,小心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与对中器,将其安放在脚架上,在测点上对中、整平基座.最后,从仪器箱中取出GPS天线或内置天线的GPS 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对中器上,并将其紧固.在安置仪器时用户要注意下面的几点:①当仪器需安置在三角点觇标的基板时,应先将觇标顶部拆除,以防止对信号的干扰,这时,可将标志的中心投影在基板上,作为安置仪器的依据;②基座上的水准管必须严格居中;③如整个控制网在同步观测过程中使用同样的GPS接收天线,则应使天线朝同一个方向,如使用不同的GPS接收天线,则应使天线的极化方向指向同一方向,如指北.大部分天线用指北方向来表明天线的极化方向.这是由于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几何中心不重合,两者可能有2-3毫米之差,如它们不指向同一方向,则会影响GPS测量的精度.二、量测天线高安置好仪器后,用户应在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测天线高一次,量至毫米.量测时,由标石〔或其它标志〕中心顶端量至天线中规定量测天线的位置〔图1〕.图1 量测天线高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天线高:H h R h =-+202h :为标石或其它标志中心顶端到天线下沿所量距离;R 0:天线半径;h 0:天线相位中心至天线底部量测位置的距离.所算H 即为天线高.两次量测的结果之差不应超过3mm,并取其平均值. 其中,R 0、h 0通常由厂家提供,下表列出了一些接收机的这两个参数:表5-3 〔单位:毫米〕应当说明的是,各种天线高的量测位置不一样,其量测位置应参见其本身的说明,中海达为各种GPS 接收机配备的天线有更加简便的量测方式,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中可直接设置天线的斜高,软件会自动计算,下图所示为HD8200B 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具体天线高的计算和输入可以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如图3天线管理器〔点击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项目"菜单下的"原始参数"子菜单,设置原始参数〕,亦可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中,在选择"文件"->"导入",导入数据后,在属性区窗口的修改标签中选择修改测量方法为天线斜高,见图4.h图2HD8200B天线高的量测方法图3 天线管理器图 4 属性窗口中的测量方法的修改天线高记录手簿型号:记录人:三、启动仪器在启动仪器时,通常应按如下步骤操作:1. 打开主机上的开关,若电源灯为红色,则表示电量不足,应更换电池.HD8200B 仪器面板灯的状态与其代表的含义:状态灯闪黄,电源灯为红色 表明正在跟踪卫星,电压足够且稳定状态灯黄色,电源灯为红色表明卫星已锁定,并记录数据 电源灯闪烁 闪烁次数表明锁定的卫星数 电源灯与状态灯同时闪烁电池欠压,必须尽快更换充足电的电池 电源灯为红色 主机向外发送数据,常发生在数据传输时数据灯、状态灯交替闪烁主机在线升级时接收固件信息2、按照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开机观测,具体步骤请参看《产品手册》.3、保证同步观测的其它GPS 接收机也处于观测状态.静态差分测量是根据几台接收机共同时间段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解算,所以几台接收机同时观测必须保证数据同步,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数据.4、观测的时候,要保证接收机设置了合适的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注:GPS 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GPS 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通过选择有效的卫星与其高度角NO . 点号 时段 天 线 高开机时 关机时 平均值00 01 02a、可以减少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产生的影响;b、可以消除多路径效应;c、可以有效地剔除有干扰的卫星.5、记录观测站点的点名、天线高、观测时段与相应的观测文件名.在同一天〔GPS时〕内,如测站名与时段序号一样则出现同名.用户在出测前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尽量避免出现重名的情况〔如同点名设置不同的时间段〕.四、观测按照预定的观测时间进行观测.注意:在采集时测站不可移动,采集不能中断,组成基线的两台接收机连续同步采集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否则数据可能不可靠.如出现意外情况,应与时通知其它观测站点.五、撤站结束采集之前,用户必须确认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目均已按规定完成.这时,退出采集过程,一定要先关闭主机电源,将接收机、基座对点器等附件妥善放回仪器箱内.六、野外观测的注意事项在野外观测时,用户必须注意:1、如果仪器从与室外温度相差较大的室内或汽车内取出,必须让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2、仪器如长时间不使用,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搜索GPS卫星<2-3分钟>.3、注意不要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使用对讲机、手提等无线设备.七、HD8200B静态观测记录-步骤HD8200B为一体化静态测量GPS接收机,只要打开接收机的电源开关,整个记录过程就会自动完成.1、架设GPS接收机,整平、对中后,量天线高.2、打开接收机的电源开关,等待记录灯转红后表示接收机已经开始观测〔接收卫星信号〕.3、按遥控器键ON/ESC开机,显示屏显示开机画面并进入主菜单,与打开的接收机连接.4、遥控器连接上接收机后,自动进入主界面,主菜单的右侧分别有信号指示.若连接失败,则①检查接收机主机是否打开或距离较远,按Enter键重新连接;或②按Esc键,选择"系统设置",选中"搜索机号"自动搜索接收机的机号,搜索到接收机则会显示该接收机号,按Enter键完成;或③选择"系统设置",选中"接收机机号",输入接收机号,按Enter键确认.注意删除原先机号时须连续按Esc键5次.以上方法若还不能连接到接收机,则接收机电量显示处显示"Link Fail !!!",此时可按Shift键重新连接,或关闭遥控器、关闭接收机〔按ON/ESC键2秒〕.若连接成功,进入下面内容;5、选择接收机"工作方式":选择静态,按Enter键确认;6、选择主界面的③"采集设置",可进行采集间隔、高度截止角、文件名建立、天线高设置等.注意:①采集过程中不能修改"采集间隔";②文件名须4位字母或数字,时段编号1位,删除原先文件名时须连续按Esc键,快速连续按相同键时可在数字与字母键之间切换,输入新文件名后须按新建或修改键确认,否则无效〔可通过选择主界面的记录信息查看有效的文件名,参见7〕;③小数点须配合Shift键·键〔同时按〕.7、选择主界面的②"卫星状态"可查看卫星信息、信噪比等;④选择"定位信息"查看单点定位情况E、N、H数据与卫星的分布精度;⑤选中"记录信息"可以查看接收机的内存中采集文件的相关信息和一些设置的参数,也可以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采集的时间、有效的文件名.④⑤情况按Enter键可切换相关内容.8、在仪器观测记录本上记录下测站名、天线高、观测时段等,留待内业处理.9、测量完毕,关闭遥控器〔按ON/ESC键2秒即可〕、关闭接收机〔按ON/ESC键2秒或选择"系统设置",选中"关闭接收机"即可〕.等待电源灯熄灭后,再装箱撤站.在记录过程中切不可搬站.第二部分:接收机数据传输一、启动接收机数据传输软件将接收机主机用通讯电缆连接好电脑的串口1〔COM1〕或串口2〔COM2〕.运行主程序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中的"工具"菜单下的"HitMon数据传输"或直接运行HitMon.exe文件.界面如图5:图5a接收机数据传输软件主窗口图5b接收机数据传输软件主窗口主界面分为两个主要的页面:文件和串口.文件页面主要显示接收机内存空间的文件信息与其内存的使用情况,可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一些工作.点击串口,可以将显示信息切换到串口页面,该页面主要显示串口的反馈信息见〔图6〕.文件页面的各项内容分别说明如下:[文件名] 输入测站信息后,根据点名、时段号和数据观测的日期自动生成.文件名遵循以下的规律:####$$$*.ZHD,其中####代表点名,$$$代表年积日〔可查看附录年积日表〕,*代表时段号,可以是字母和数字.[开始时间] 数据开始记录的时间,为年月日时分,如:2003年6月24日10:10.开始时间是用户在数据传输时的一项重要信息,是用户识别数据的一项参考.[结束时间] 结束数据观测的时间,只有时分,如12:15.[文件大小] 该测站观测文件的大小.[测站名] 测站的点名,最多可以修改15次.[天线高] 仪器高度,一般几台仪器取同一个基准.天线高要在野外测量时手工记录.[其他] 显示其他文件信息.图6 串口反馈窗口1.通讯设置,运行在"连接"下选择"通讯设置",选择"通讯串口"为计算机上连接使用的串口,选择响应的波特率〔HD8200的波特率为57600,HD8200B,HD8900,HD9900等波特率应为115200,某些仪器必须设为静态工作模式才能进行连接〕,见图7串口设置.图7串口设置2.接收机主机开机后,选择"连接"-"连接",或点击快捷键和按钮,等待一段时间,即可以显示接收机内存中的所有文件信息和内存使用信息.如下图8所示:图8文件信息该接收机中已存在三个时段的观测数据,其中一个文件已经下载,另外两个时段只输入测站信息还没有下载.3.设置下载文件的存储目录在下载文件以前,首先应该设置数据的下载路径.点击文件下的"设置下载文件的存储目录"或点击工具条的按钮,弹出图9对话框,设置数据存储目录.图9 设置下载路径4.输入测站信息选择需要输入观测信息的文件.对于没有输入测站信息的数据不可以下载.输入测站信息时,根据观测数据的时间段确定观测数据的对应关系.如图10所示,在要下载数据上单击右键,选择"输入测站信息".图10 输入测站信息测站信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测站名、时段、天线高,用以记录该测站的相关信息,测站信息最多可以修改15次.图11 测站信息5.文件下载选择需要下载的观测文件,点鼠标右键,选择下载〔如图12〕,数据即可保存到设置的下载路径."其他"栏中显示文件下载的进度.图12 文件下载菜单二、接收机系统参数的设置利用接收机做静态观测以前,一般要设置下面两个参数:采样间隔和卫星的高度截止角.为了保证数据的同步,同时观测的几台仪器必须保证相同的采集参数.选择菜单"工具"-"采样间隔、高度截止角设置",如下图13所示.图13 高度截止角和采样间隔设置第三部分:内业数据处理与步骤、要求一、GPS 基线解算GPS 基线解算的过程1. 原始观测数据的读入.在进行基线解算时,首先需要读取〔导入〕原始的GPS 观测值数据.一般说来,各接收机厂商随接收机一起提供的数据处理软件都可以直接处理从接收机中传输出来的GPS 原始观测值数据,而由第三方所开发的数据处理软件则不一定能对各接收机的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要处理这些数据,首先需要进行格式转换.目前,最常用的格式是RINEX 格式,对于按此种格式存储的数据,大部分的数据处理软件都能直接处理.具体内容见第二部分接收机数据传输.2. 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用以确定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何种处理方法来进行基线解算,设定基线解算的控制参数是基线解算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控制参数的设定,可以实现基线的精化处理.控制参数在"静态基线"→"静态处理设置"中进行设置,主要包括"数据采样间隔"、"截止角"、"参考卫星"与其电离层和解算模型的设置等.3. 外业输入数据的检查与修改.在读入〔导入〕了GPS 观测值数据后,就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必要的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测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对这些项目进行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外业操作时的误操作.4. 基线解算的过程一般是自动进行的,无需过多的人工干预.只是对于观测质量比较差的数据,用户须根据各种基线处理的输出信息,进行人工干预,使基线的处理结果符合工程的要求.5. 基线质量的检验:基线解算完毕后,基线结果并不能马上用于后续的处理,还必须对基线的质量进行检验,只有质量合格的基线才能用于后续的处理,如果不合格,则需要对基线进行重新解算或重新测量.基线的质量检验需要通过RATIO、RDOP、RMS、数据删除率、同步环闭和差、异步环闭和差和重复基线较差来进行.6. 结束二、GPS 基线向量网平差GPS 基线解算就是利用GPS 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测站的坐标或测站间的基线向量值.我们在采用GPS 观测完整个GPS 网后,经过基线解算可以获得具有同步观测数据的测站间的基线向量,为了确定GPS 网中各个点在某一坐标系统下的绝对坐标,需要提供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而GPS 基线向量只含有在WGS-84 下的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而我们布设GPS 网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网中各个点在某一特定局部坐标系下的坐标,这就需要通过在平差时引入该坐标系下的起算数据来实现.当然,GPS 基线向量网的平差,还可以消除GPS 基线向量观测值和地面观测中由于各种类型的误差而引起的矛盾.根据平差所进行的坐标空间,可将GPS 网平差分为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根据平差时所采用的观测值和起算数据的数量和类型,可将平差分为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联合平差等.在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GPS 网平差时,需要按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在进行网平差设置之前,应检查坐标系的设置是否正确.通常情况下,国内用户选择的坐标系椭球为54,用户需要专门设置中央子午线、x和y方向和加常数等.坐标系的设置可在项目菜单下的项目属性中进行.如下图14所示:图14 坐标系管理在网平差结束后,应对网平差结果进行检验,网平差的检验主要通过改正数、中误差以与相应的数理统计检验结果等项来评价.附1: 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各功能区界面简介工作区:工作区分为管理区,属性区和计算区,如图15a、15b.可以通过"查看"菜单选择打开或者关闭哪种工作区,对任何一栏的工具条,用户也可以拉动、拖放和自定义.图15a 查看菜单图15b 三区视图1、管理区打开一个项目后,管理区会分类型显示项目中的内容,其分为文件、基线和站点,可以通过标签进行却换,都是树形视图.在主项上有文件数显示,如图16图16管理区2、属性区打开一个项目,选择一个文件、基线、站点可以查看到当前对象的属性,属性区标题显示了当前的对象,一般分为"一般"、"修改"和"##图",他们之间可以通过点击相应的标签进行却换,如图17.一般.文件、基线和站点都有一般标签,主要显示一些固定的信息.图17 一般文件、基线和站点都有修改标签,这里面的信息是可以修改的,图18 修改文件、基线都有观测数据图.如图19图19 观测数据图解算后得基线有基线残差图.如图20图20 基线残差图文件有卫星跟踪图.如图21图21 卫星跟踪图3、计算区计算区分为解算、信息、旧解算和旧信息,可以通过标签却换. 解算区会显示当前解算的状况.图22基线解算信息区会显示当前解算后的一些信息.图23 基线处理详解旧解算会显示以前解算的状况.图24 旧解算旧信息会显示以前解算后的信息.图25旧信息。

中海达GPS设置步骤

中海达GPS设置步骤

1.架设基站,量出仪器高度。

需注意的事项:架设完基站与电瓶连接的时候要注意红接“+”,黑接“—”,先接黑线后接红线(即先黑后红)切勿接错。

2.打开手薄,选择Hi-RTK道路版,然后双击。

出现主菜单后,点击GPS。

点击接收机信息,连接GPS,会出现GPS连接设置页面:(手薄:Q series/GIS+ 连接:Q系列/GIS+蓝牙端口:3 波特率:19200 GPS 类型:V8)。

然后点击连接,选中接收机型号(接收机型号位于接收机下部)连接。

连接完成后,点击接收机信息,选择基准站设置。

单击打开后,输入点名,天线高(即仪器高度)。

输入完成后,点击平滑,平滑时接收机会提示卫星锁定,平滑结果的时间为10s,平滑的误差应保证≤0.03。

平滑完成后,点击数据链,数据链为外部数据链,点击运用。

然后点击其他,(差分模式:RTK 电文格式:CMR 高度截止角:5—15),最后点击确定,即基站设置完成。

设置完成后电台与接收机将正常发射信号。

3.设置完基站后,点击接收机信息,断开GPS。

然后连接移动站,连接移动站的步骤和连接基站的步骤基本上一样。

即,点击接收机信息,连接GPS,会出现GPS连接设置页面,(手薄:Q series/GIS+ 连接:Q系列/GIS+蓝牙端口:3 波特率:19200 GPS 类型:V8)。

然后点击连接,选中移动接收机型号。

连接完成后,点击测量,看手薄是否显示为固定解。

若固定,则下步为踩点。

4.踩点步骤:在Hi-RTK道路版主菜单点击测量,在碎部测量中点击Σ∕n,平滑出控制点的坐标,然后打√,会弹出记录点信息,输入已知控制点的点名,天线高为2.071m,然后打√。

踩点的时候应注意,踩的点应≥3个以上,在架设基站位置的大里程踩两个点,小里程也同样踩两个点,点与点的间距可以适当选择,500m—1000m。

或者大里程踩两公里小里程踩两公里,适情况而定。

踩完点之后,退回到主菜单,点击参数,在坐标系统中,输入文件名,将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调成无,点击保存。

中海达GPS外挂电台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外挂电台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外挂电台1+1操作步骤1、架设仪器:主机分别开机,一台GPS主机安放在脚架对点器上,作为基准站,将基准站主机和外挂电台通过电台数据线连在一起,电台发射天线连接好,将天线连接上2米加长杆垫上铝盘架设在脚架上,电台电源线连接上电台;一台主机拧在对中杆上作为流动站。

基准站主机架设在对空通视良好的位置,所有基准站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手簿开机,电瓶电源夹夹在电瓶上;基准站架设示意图2、设置项目,设置坐标系统等;新建或者打开以前的项目,新建的话需要设置坐标系统,当地椭球一般选择西安80或者北京54,此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已知数据来确定,投影中,中央子午线也是甲方给提供的,根据需要设置。

新工地新项目的话注意平面转换和高程拟合都应该选择无;然后点击保存,把参数保存到当前项目中。

设置步骤如下图:3、设置基准站: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GPS,点击连接GPS,点击连接进入蓝牙列表界面,选中基准站蓝牙编号,点击连接。

等待六格进度条完成以后,连接成功,点击左下角设置基准站接收机,取一个点名,点击平滑,等待十秒钟平滑结束,点击数据链,设置数据链,然后点击其他选项卡,广播格式选择SCMRX(三星效果),RTCM3.0(双星效果),然后点击确定,提示设置成功,点击OK,基准站设置成功。

4、设置移动站断开基准站蓝牙,连接移动站蓝牙,如果以前用过可以直接显示固定,那就是默认上次的设置,能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移动站,直接外业就行。

如果不能固定,点击移动站站设置,基准站是外挂电台或者内置电台的话,数据链选择UHF,注意电台通道设置与基准站外挂电台一致或者与基准站内置电台一致,其他选项卡设置广播格式为SCMRX(三星效果),RTCM3.0(双星效果),此处差分电文格式必须与基准站完全一致,否则无法正常工作;然后点击确定,移动站设置成功,等待移动站固定就行了,固定以后就可以直接外业。

5、控制点输入、控制点采集、参数计算采集控制点:进入碎步测量,解算状态在固定解状态下,到控制点上对中杆水准泡严格居中,中间工具栏倒数第二个按钮∑/N(平滑采集),计时结束以后点击右上角对号,修改点号、天线高,点击右上角对号,存储控制点的测量坐标,同样的采集另外几个控制点测量坐标。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中海达GPS操作步骤一:仪器架设与连接:基准站、移动台注意基准站与移动台的模式。

连续按两下F键为更改主机模式,然后按一下进行模式更改。

更改完成按I电源键完成。

注意必须在主机锁定卫星的前提下进行软件操作。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2、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3、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4、至少两个已知坐标点(已知点可以是任意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好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检校已知点的正确性);5、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坐标还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

二:手簿软件操作1.新建项目:点击【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一般以当天日期为项目名,方便数据导出时查找。

2.参数设置:一定要按项逐一进行检查、更改。

源椭球一般为WGS-84,目标椭球和已知点一致,如果目标坐标为自定义坐标系,则可以不更改此项选择,设置为默认值:“北京-54”。

3.连接GPS:通过蓝牙连接GPS基准站。

点击【连接】,点击【搜索】出现机号后,选择机号,点击【连接】,如果连接,成功会在接收机信息窗口显示连接GPS 的机号。

4.设置基准站:点击【平滑】,平滑完成后点击右上角【√】。

(注:基站在换到另外的一个区域作业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失锁或则假锁定,你看到的卫星灯还是一直在闪,此时你只需要点下设置基准站。

主机就会立:数据链:外部数据链,其他:差分模式:RTK,电文格式:sCMRx,高度截止角,10-15即锁定卫星。

)电台模式。

启用GLONASS。

点击确定。

屏幕会显示已知点。

设置基准站完毕(查看主机差分灯是否每秒闪一次红灯,如果用电台时,电台收发灯每秒闪一次,如果正常,则说明设置成功)。

手机卡(网络模式):数据链:内置网络。

中海达仪器操作步骤资料

中海达仪器操作步骤资料

中海达仪器操作步骤精品资料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中海达仪器操作步骤1、开机:打开基准站、移动站、手薄电源,待基准站、移动站分别提示“连上了”“锁定了”,然后开始操作手薄。

2、双击手薄主程序,点击“项目”选项,在“最近项目”栏找到“20120724”并选定,点击“套用”、“是”。

确定项目名称“√”(可用仪器自动生成的名称或自己命名)。

退出“×”。

3、点击“GPS ”选项,点击“连接GPS ”,“接收机信息”项下点击“连接”,选择“zhd_3009103”项,点击“连接”,完成后,点击“设置基准站”,然后点击“平滑”,误差数值不大时,点击“确定”,“OK ”,退出“×”,点击“断开GPS ”。

4、“GPS ”选项下,点击“连接GPS ”,“接收机信息”项下点击“连接”,选择“zhd_3009130”项,点击“连接”, “固定”模式出现时,退出“×”。

5、点击“参数”选项,找到并选择“点校验”,将移动站垂直立在已知四级基准点上,在气泡居中的情况下,点击“平滑”,稳定且误差数据不大时,退出“×”。

输入已知该四级基准点参数坐标数据并命名该坐标点(空白处),点击“计算”,待数据波动不大且误差不大时,点击“应用”,退出“×”。

6采集坐标点:“碎部测量”状态下,用手薄“Ent ”键即可完成点坐标的采集。

点放样:点击左上角,选择“放样点库”,点击“+”,添加输入所有欲寻找的坐标点坐标值并命名坐标点编号,退出;选择“点放样”,点击左下角“→”,利用“<”“>”找到欲放样点编号,确认“√”,即可按手薄屏幕指示找到坐标点。

直线放样:点击左上角,选择“线放样”,点击左下角,选择“直线”,选择“两点定线”,输入两个坐标点数值,确认“√”,按手薄屏幕提示左右移动即可找到直线上的点。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一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二控制面板按键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示电量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静态采集指示三、开关机指示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方式。

特性: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中海达GPSrtk HI-RTK操作步骤-new

中海达GPSrtk  HI-RTK操作步骤-new

HI-RTK操作四参数法——基准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说明:1、可以为任意坐标系2、必须知道2个已知点一、新建项目1、项目2、新建3、输入项目名,点√二、新建坐标系1、坐标系统3、椭球源椭球:WGS84,当地椭球:544、投影(按照已知点输)(1)、投影方法(2)、中央子午线,输入中央子午线后,点√5、椭球转换(无)6、平面转换(无)7、高程拟合(无)8、保存,确定三、设置基准站1、GPS2、连接GPS(1)、选择手薄类型(如图设置),连接3、基准站设置(1)、位置(A)、点名:输入点名(B)、天线:输入基准站天线高(C)、平滑,等待GPS自动平滑后,点√(2)、数据链(选择数据链)如果是使用电台,则选择外部数据链;如果是使用手机卡,则选择置网络;数据链、运营商、服务器IP、端口设置如图,分组号(7位数)和小组号(3位树)要和移动站相同(电台)(手机卡)(3)、其他(如图设置)(4)、确定(5)、断开GPS五、移动站设置1、GPS2、连接GPS(1)、选择手薄类型(如图设置),连接3、移动站设置(1)、数据链如果是使用电台,则选择置电台,选择频道(要和基站外挂电台相同);如果是使用手机卡,则选择置网络;数据链、运营商、服务器IP、端口设置如图,分组号(7位数)和小组号(3位树)要和基站相同(电台)(手机卡)(2)、其他(3)、确定(4)、点╳ ,退出移动站设置界面六、求参数 (一)、采集已知点WGS84坐标(至少采集2个点坐标)1、到一个已知点上采集WGS84坐标,“00-00”,前端数据表示公用卫星数(数字越大越好),后端数据表示收到卫星数,“1.9”表示PDOP 值,及卫星分布几何强度因子(数字越小越好)解状态“1.0”表示差分龄期(最好为1.0或2.0)2、在解状态为固定时,对中整平,点或按F2,输入点名、天线高,点√3、到另一个已知点重复1-2操作4、点╳,退出采集界面(二)、求参数1、参数2、参数计算(1)计算类型:选择参数计算方法,高程拟合模型:选择高程拟合方法注:A、七参数、一步法至少需要3个已知点,且平面高程均要知道;B、四参数至少需要2个已知点C、平面拟合至少需要3个已知点D、曲面拟合至少需要6个已知点E、建议一般使用四参数(2)添加(3)源点(WGS84坐标):点,添加计算点(要在记录点里选择),点√(4)、目标(已知点坐标):输入相应已知点坐标(5)、保存(6)、重复(1)-(4),添加其他要参与计算参数的点(7)、点(保存计算参数点),输入文件名后,确定,确定(8)、解算,应用,(8)、ok,ok,(9)点√,点 “是、确定”,更新点库;点╳,退出参数计算界面七、工作(一)、测量碎部测量主界面1、在解状态为 固定 时,对中整平,点或按F2,输入点名、天线高,点√当前点位置 解状态手动采集“1.0”表示差分龄期(最好为1.0或2.0)(2)、重复上个步骤,采集其他点(二)、点放样1、点放样(1)、点,输入坐标,点√,根据状态栏提示,放样2、重复上个步骤,放样其他点(三)、点库放样1、建立放样点文件(可以是任意格式,但是必须是文本格式,EXECEL的CSV格式亦可)2、传到手簿上3、将点库文件调入到放样点库(1)、进入放样点库(2)、点,调入点库文件(3)、选择点库文件,确定(4)、定义点库文件的格式后(选中左边的选项,点),点√4、点放样(1)、点,点<或>,选择放样点,点√,根据状态栏提示,放样(2)、重复上个步骤,放样其他点(四)、线路放样1、平断面编辑;方法一:交点法(1)、点,添加交点要素后,点√(2)、添加完所有交点要素后,保存交点文件方法二:线元法(1)、输入起点要素,点(2)、添加交点要素后,点√(3)、添加完所有要素后,保存交点文件2、点,检查里程3、在检查里程后输入里程;点,查看坐标是否正确,最好首、中、尾的里程都检查4、检查里程正确后,点√,回到输入界面5、道路放样(1)、点,添加线路文件(2)、点,选择平断面文件,点√(3)、点,选择放样里程,放样6、横断面采集(1)、点,添加线路文件(2)、点,选择平断面文件,点√(3)、点,选择断面里程,采集横断面同坐标系同点第二次架设基准站作业一、打开第一次项目二、设置基站1、连接基站2、基准站设置(1)、位置(A)、点库:选择控制点库,选择第一次在该点上架设基站时的点名,点√(B)、天线:输入基准站天线高(2)、数据链(选择数据链)如果是使用电台,则选择外部数据链;如果是使用手机卡,则选择置网络;数据链、运营商、服务器IP、端口设置如图,分组号(7位数)和小组号(3位树)要和移动站相同(电台)(手机卡)(3)、其他(如图设置)(4)、确定(5)、断开GPS三、设置移动站四、工作同坐标系同测区第二次任意架站一、打开第一次项目二、设置基站1、连接基站2、基准站设置(1)、位置(A)、点名:输入点名(B)、天线:输入基准站天线高(C)、平滑,等待GPS自动平滑后,点√(2)、数据链(选择数据链)如果是使用电台,则选择外部数据链;如果是使用手机卡,则选择置网络;数据链、运营商、服务器IP、端口设置如图,分组号(7位数)和小组号(3位树)要和移动站相同(电台)(手机卡)(3)、其他(如图设置)(4)、确定(5)、断开GPS三、设置移动站四、点校验1、参数2、点校验3、到一个已知点或测量过的点后,对中整平,平滑,等GPS自动平滑完后,点√4、在已知区域里,选择或,输入改点坐标,点5、对照下当前坐标,如果没有错,则点╳,退出点校验五、工作数据的导出(一)、记录点数据格式转换1、项目2、记录点库(3)、点,输入文件名,选择转换格式(二)、横断面点数据格式转换1、项目2、横断面点库(3)、点,输入文件名,选择转换格式。

中海达gps测量操作方法

中海达gps测量操作方法

中海达gps测量操作方法
中海达GPS测量操作步骤如下:
1.打开中海达GPS测量软件,进入主界面。

2.连接GPS设备,确保设备已经打开并能够收到卫星信号。

3.对测量区域进行准备,如清除障碍物、设定基准点等。

4.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如点测量、面积测量、路线测量等。

5.设置测量参数,如测量精度、间隔时间等。

6.开始进行GPS测量,根据设定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进行测量操作。

7.将测量结果保存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中,并可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8.处理数据后,可输出报告或图形展示测量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中海达GPS测量操作前需要对GPS设备和软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悉,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遵守测量过程中的相关规定
和标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符合实际需要。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

中海达gps(RTK)操作步骤中海达GPS及RTK操作步骤⼀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控制⾯板按键主机控制⾯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于1S), 进⼊“⼯作⽅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作模式选择。

2、长按F⼤于3秒进⼊“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次F键, 进⼊“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提⽰当前⼯作模式、数据链⽅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电池电量。

指⽰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电量2、卫星灯(绿⾊):“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移动站只提⽰接收,基站只提⽰发射)静态采集指⽰三、开关机指⽰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灯亮开机⾳乐,上次关机前的⼯作模式和数据链⽅式的语⾳提⽰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灯灭关机⾳乐⼀、GPS⼯作模式的设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式。

作RTK使⽤,若⽤常规UHF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式;若⽤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移动站⽅式。

中海达RTK操作说明(自己改动版)

中海达RTK操作说明(自己改动版)

中海达RTK操作说明(自己改动版)一开关GPS主机1、按电源键1秒,开机2、按电源键3秒,关机二控制面板按键主机控制面板有按键两个:F键(功能键)和电源键,指示灯3个,分别为电源、卫星、状态。

控制面板功能键操作说明:1、双击F (间隔>0.2S, 小于1S), 进入“工作方式”设置,有“基站”、“移动站”、“静态”三种工作模式选择。

2、长按F大于3秒进入“数据链设置”,有“UHF”、“GSM”、“外挂”三种数据链模式选择。

3、按一次F键, 进入“UHF电台频道”设置。

有0~9、A~F共16个频道可选。

4、轻按关机按钮,语音提示当前工作模式、数据链方式和电台频道,同时电源灯指示电池电量。

指示灯操作说明:1、电源灯(红色): “常亮”(正常电压) 内电池>7.2V, 外电>11V “慢闪”(欠压) 内电池≤7.2V,外电≤11V “快闪”(指示电量)每分钟快闪1~4 下指示电量2、卫星灯(绿色):“慢闪”:搜星或卫星失锁“常亮”:卫星锁定3、状态灯(红绿双色灯):绿灯:(信号灯)内置UHF移动站时指示电台信号强度外挂UHF基准站时常灭内置GSM时指示登陆(慢闪),连接上(常亮)静态时发生错误(快闪)其他状态常灭红灯:(数据灯)数据链收发数据指示(移动站只提示接收,基站只提示发射)静态采集指示三、开关机指示说明:开机按电源键1S所有指示灯亮开机音乐,上次关机前的工作模式和数据链方式的语音提示关机长按电源键3S所有指示灯灭关机音乐一、GPS工作模式的设置目的:V8 RTK具有静态、RTK等功能,事先必须对其主机作相应的基准站、移动站、静态或GPRS设置。

作静态使用,则所有主机均设为静态方式。

作RTK使用,若用常规UHF 电台,则基站设为外挂UHF电台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UHF电台移动站方式;若用GPRS通讯,则基站设为内置GPRS基站方式,移动站设为内置GPRS 移动站方式。

特性:主机一旦设置好后,以后开机则默认为上次设置。

中海达GPS简易操作

中海达GPS简易操作

中海达/海星达GPS简易操作一.打开手薄Hi-RTK道路版项目->项目信息->选新建,输入文件名->对号(提示项目打开成功OK) 坐标系统->椭球看源椭球WGS-84 目标椭球BJ-54或国家-80 已知点用的哪个坐标系统选哪个(独立或抵偿系或投影面坐标系选北京54即可)->投影看中央子午线输入当地常用->椭球转换->无;->平面转换->无;->高程拟合->无->保存※(这个位置一定要点保存)提示:OK->退出二.GPS1. (左上角下拉菜单)点天线设置->天线设置,选择对应的GPS类型->量取位置选择GPS底部->天线高处输入对中杆的实际长度即可(常用对中杆一般为2米)2.(左上角下拉菜单)点连接GPS->端口3,波特率19200,GPS类型选手头仪器型号->连接->搜索->找到目标主机后点停止->连接(主机叮咚一声后,连接成功)(左上角下拉菜单)基准站设置->位置->里输入点名,平滑后打勾->数据链->a用手机卡就设置内置网络(运营商CMNET,服务器IP:202.96.185.34,端口9000,网络ZHD分组号前4位数字是当地区号后3位是0-255之间的任意数值,小组号尽量与分组号后三位保持一致);b不用手机卡用电台发射信号的时候,选择外部数据链->其它->RTK,电文格式RTCM3.0,高度截止角5-12之间均可右下角一定要点确定,提示设置成功(正确设定一次之后就不要再进行设置了,等待出解)。

注意项:1,手簿上方会出现三角已知点。

2,用手机卡时主机会提示连上了,信号灯绿灯常量,红黄灯一秒闪烁一次(绿灯常量代表连接服务器正常,红黄灯闪烁说明仪器正在向外发射信号,设置成功)3.用外部数据链时,信号灯红灯一秒闪烁一次,同时外挂电台收发灯也会一秒闪烁一次,说明设置成功3.(左上角下拉菜单)点连接GPS->Q系列GIS+手薄,端口3,波特率19200,GPS类型选手头仪器型号->连接->搜索->找到目标主机后点停止->连接(主机叮咚一声后,连接成功)(左上角下拉菜单)移动站设置->数据链->a.手机卡模式数据链设置与基准站设置保持一致b电台模式时数据链选择内置电台,电台频道与外挂电台频道保持一致(常用且信号比较稳定的频道是 4.5.6这三个)->其他->电文格式RTCM3.0与基站一置。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动态GPS操作流程一、架好GPS:1、连号GPS连线,将GPS接收机对中、整平。

2、打开GPS主机电源,在GPS主机上双击“F”键,将GPS主机设置成“基准站”模式,单击“F”键切换模式,再长按“F”键出现三种模式○1外挂电台○2UFH(内置电台、实际无)○3GSM(手机卡)按“F”键(单击)将主机切换成外挂电台。

(移动站设置为内置电台)。

二、手本设置GPS(在基站卫星信号锁定即中间灯常亮的情况下才能进行)1键,再按/start下的HD POWER,点击【设置】—>【连接】此时手本上会搜到GPS主机(基站)型号,选中后【连接】连接正常后将弹出“已经与接收机*******建立连接的提示,点OK即可。

2、点击【文件】——>对话框○1月日命名,然后点击OK。

○2用的坐标系统,常规的有WGS84、GJ80、WGS-72如有特定坐标系统也可以,好了点OK。

3(投影参数)对话框中填好中央子午线经度:如114:00:00:000(也可以自定义子午线)点OK.○43、点【设置】——>【基准站】(目的是取基准站当前一个WGS84单点坐标进行发射)○1GPSBLH类型按“ENT”回车键。

○2输入天线高(基站仪高)○3GPS单点定位解作为架设基准站的坐标。

等待GPS平滑采集单点定位解。

GPS平滑采集点位结束后回到设置基准站对话框下的(控制点页面)。

按“ENT○4按“ENT”后解类型出现“固定坐标”且基准电台“收/发”(状态灯每秒闪一次)。

基准站设置成功。

○5断开手薄与基准站GPS主机,点【设置】——>【断开】三、设置移动站:1、连接手本与移动站GPS主机点击【设置】——>【连接】将手本与移动站主机连接,连接正常时弹出—“已与接收机******建立连接”的提示。

2、用菜单【设置】——>【移动站】○1在【设置移动站】对话框中点【高级选项】a 差分电文填RTCAb 数据链填:内部UHF电台c GGA填13、卫星参数:a 卫星高度角:填10b 最大卫星数:填124、点击参数:在弹出的【设置移动站】对话框中△S填0.05(平面精度)△H填0.2(高程精度)设置天线高选“斜高”,天线高输入2.1m,相位中心高输入0.03m(固定)以上填完点击OK即可。

中海达VGPS操作步骤

中海达VGPS操作步骤

中海达V G P S操作步骤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海达V30GPS操作步骤1、主机分别开机,将语音提示为GSM/外挂基准站的那台GPS主机安放在脚架对点器上,作为基准站,将提示GPS/UHF移动台的那台主机拧在对中杆上作为流动站。

手簿开机。

2、基准站虽已架设放在对空通视良好的位置,如果是GSM模式的话,将手机卡放置在主机卡槽内,将主机直接开机拧上;如果是外挂基准站的话,将数传电缆连接GPS主机与外挂电台,电源线通过电瓶给电台供电,发射天线电缆连接电台与发射天线。

所有基准站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手簿开机。

3、手簿开机以后进入HI-RTK软件,首先是项目,新建或者打开以前的项目,新建的话需要设置坐标系统,地方坐标选择与目标坐标系统一致的西安80或者北京54,此情况根据甲方提供的已知数据来确定,投影中,中央子午线也是甲方给提供的,需要设置如114。

完成以后,进入软件主界面,点击GPS,点击连接GPS,点击连接进入蓝牙列表界面,选中基准站编号,点击连接。

等待六格进度条完成以后,连接成功,点击左下角设置基准站接收机,取一个点名,点击平滑,等待十秒钟平滑结束,点击数据链,选中需要的数据链,①内置网络,数据链选择内置网络,然后点击文件,选择202服务器,点击右上角对号;模式选择ZHD,分组号输入如0539123,小组号输入如123。

然后点击其他选项卡,广播格式选择CMR,然后点击确定,提示设置成功,点击OK,基准站设置成功。

②外挂电台模式,点位确定过程跟内置网络模式一样,数据链选择外部数据链,其他选项卡中电文格式选择CMR。

然后点击确定,提示设置成功,点击OK,基准站设置成功。

4、断开基准站蓝牙,连接移动站蓝牙,如果直接显示固定的话,那就是默认上次的设置,能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设置移动站,直接外业就行。

如果不能固定,点击移动站站设置,内置网络工作模式的话,移动站数据链选项设置于基准站完全一样,如果是外挂电台或者内置电台的话,数据链选择UHF,注意电台通道设置与基准站电台一致或者与基准站内置电台一致,其他选项卡设置广播格式为CMR,然后点击确定,移动站设置成功,等待移动站固定就行了,固定以后就可以直接外业。

中海达(海星达)V30GPS定位设备、RTK操作流程

中海达(海星达)V30GPS定位设备、RTK操作流程

中海达(海星达)V30GPS定位设备、RTK操作流程(一)RTK操作流程一、新建项目:项目----新建----输入项目名----确认----项目信息----坐标系统----椭球----源椭球WGS84,当地椭球----投影----投影方法:高斯自定义----输入中央子午线----保存----关闭界面至主页面二、设置基准站1、点击GPS----连接GPS----连接----选择基准站仪器编号(如没有点搜索,等出现所需仪器编号的时候,一定要先点“停止”再连接)点击连接键----(连接过程中有两个读条显示,第二条读条走完后,基准站会发出“叮咚”响声,说明连接成功)2、点击如图:界面界面界面(1) 界面中,任意输入;输入基准站天线量取位置到基准站正下方地面的距离;然后点击:待右下角按钮变为后,点击右上角(2) 界面中:a) 如使用外挂电台,则选为 b) 如使用内置电台(仅V30/A8/H32豪华版/IRTK 配有内置收发电台),则选为,任意设置。

c) 如使用SIM手机卡(注:SIM卡最好选用中国移动的全球通或动感地带卡。

神州行卡慎用),按图设置设置完成后,点击。

(其中分组号为7位数字,一般我们按如下习惯输入:前四位为所在地区区号,区号不够四位的,在前面加0,后三位为1-255之间的任意数字,不够三位的在前面加0,如001,012;小组号一般跟分组号后三位一致。

其它选项按图输入)(3) 界面,如图设置(其中,高度截止角一般为10-15之间。

会根据接收机类型自动勾选)----都设置完成后,点击----点击完成设置并退回主界面。

三、设置移动站一、点击GPS----连接GPS----连接----选择基准站仪器编号(如没有点搜索,等出现所需仪器编号的时候,一定要先点“停止”再连接)点击连接键----(连接过程中有两个读条显示,第二条读条走完后,基准站会发出“叮咚”响声,说明连接成功) 2、点击如图:界面界面 (1) 界面中:a) 当基站使用外挂电台或内置电台时,移动站必须使用内置电台模式,数据链如图设置,频道与基准站一致。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第一步:开机与登录1.打开中海达GPS设备的电源开关,设备屏幕会出现“中海达GPS”的标识。

2.等待设备完成启动,进入GPS主界面。

3.在GPS主界面上方选择语言,然后点击“确定”。

4.在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初次使用时,可以使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

5.点击“登录”按钮,进入设备的主功能界面。

第二步:定位与导航1.在主功能界面,点击“定位”按钮,进入定位界面。

2.在定位界面,设备会自动卫星信号,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定位成功。

定位成功后会显示当前位置的经纬度信息以及附近的地理位置。

3.如果需要导航到一些目的地,点击“导航”按钮。

4.在导航界面上方的栏中输入目的地的地址或名称,并点击按钮进行。

5.系统将显示结果列表,您可以选择目的地,并点击“确定”按钮。

6.设备会自动规划路线,并显示导航界面,包括当前位置、目的地以及导航路线。

7.在导航界面上方的操作栏中,您可以进行导航的相关设置,如声音提示、声音大小等。

8.开始导航后,设备会进行语音导航和地图显示,根据设备提示的方向和距离指引,您可以按照指引行驶到目的地。

4.在历史记录界面,您可以查看设备的历史定位记录,包括日期、时间和地点信息。

第四步:设备设置1.在主功能界面,点击“设置”按钮,进入设备设置界面。

2.在设备设置界面中,您可以进行多种设置,包括地图设置、导航设置、语言设置、声音设置、时间设置、报警设置、系统设置等。

3.点击相应的设置项,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

4.在地图设置中,您可以选择地图类型、显示模式、地图比例尺等设置。

5.在导航设置中,您可以选择导航模式、声音提示类型、声音提示语言等设置。

6.在系统设置中,您可以修改用户名和密码、设备显示亮度、音量等设置。

第五步:关机与退出1.在主功能界面,点击右上角的“退出”按钮。

2.在提示框中选择“确定”退出设备。

3.然后长按电源键,弹出关机界面。

4.在关机界面,点击“是”按钮,设备会自动关闭。

中海达GPS操作说明(杜星明编)

中海达GPS操作说明(杜星明编)

中海达GPS操作说明(杜星明编)中海达GPS操作说明一、单点定位求解七参数(一个已知点A)基准站:任意架设基准站,手薄与基准站连接后,菜单——文件——新建项目——快捷向导——输入项目名称——(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和已知点对应的坐标系统——(弹出中央子午线经度)将114改成当地中央子午线(本地为111)——回车——(弹出设置基准站对话框)——ALT+A——输入点名——类型:选“当地XYH”——天线高处输入天线高——ALT+C——回车。

移动站:手薄断开基准站,连接移动站。

在A点,按“SP”测量——设置记录点属性——输入点名、天线高——[可以马上修改为已知坐标或者测完后到菜单——查看——坐标库——记录点坐标库——选择已知点名——按3(编辑)]——光标移动到菜单“控制点”按“SP”打勾——将光标移动到“详细”回车。

——ALT+A——输入已知点名(AGC)——类型:选“当地XYH”回车——将坐标值修改为已知坐标——一直回车。

菜单——辅助——计算——七参数——按7(文件)——按1(提取当前记录)——按2(解算)二、两点求转换参数(两个已知点A,B)基准站:任意架设基准站,手薄与基准站连接后,菜单——文件——新建项目——快捷向导——输入项目名称——(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和已知点对应的坐标系统——(弹出中央子午线经度)将114改成当地中央子午线(本地为111)——回车——(弹出设置基准站对话框)——ALT+A——输入点名——类型:选“GPSBLH”——天线高处输入天线高——ALT+C——回车。

移动站:手薄断开基准站,连接移动站。

在A点,按“SP”测量——设置记录点属性——输入点名、天线高——[可以马上修改为已知坐标或者测完后到菜单——查看——坐标库——记录点坐标库——选择已知点名——按3(编辑)]——光标移动到菜单“控制点”按“SP”打勾——将光标移动到“详细”回车。

——ALT+A——输入已知点名(AGC)——类型:选“工程XYH”回车——将坐标值修改为已知坐标——一直回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海达GPS操作流程
一、仪器架设与连接(GNSS接收机,型号:A10)
注意基准站与移动台的模式。

连续按两下F1键为更改主机模式,然后按一下进行模式更改,更改完成按电源键完成。

注意必须在主机锁定卫星的前提下进行软件操作。

基准站架设点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高度角在15度以上开阔,无大型遮挡物;
2、无电磁波干扰(200米内没有微波站、雷达站、手机信号站等,50米内无高压线);
3、在用电台作业时,位置比较高,基准站到移动站之间最好无大型遮挡物,否则差分传播距离迅速缩短;
4、至少两个已知坐标点(已知点可以是任意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好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可以检校已知点的正确性);
5、不管基站架设在未知点上还是已知点上,坐标系统也不管是国家坐标还是地方施工坐标,此方法都适用。

二、手簿软件操作(型号:iHand20)
1、建立项目
打开HI-Survey 软件→点击项目→点击项目信息→输入项目名→确定。

点击项目设置→点击地球图标设置坐标系统→点击BJ54地方设置投影(目标椭球与已知点坐标系统一致、投影→投影方法(高斯三度带、当地中央子午线)→点击保存→点击确定,项目新建完毕。

点击设备→点击基准站→点击连接→选择点击基准站对应的仪器S/N号→点击天线类型→点击平滑(10次)→点击确定→点击设置。

(基站设置成功,是否断开当前连接,转去连接移动站?点击是)
4、设置移动站
点击设备→点击移动站→点击连接→选择点击移动站对应的仪器S/N号→点设置。

达到固定解移动站设置完毕。

5、解算参数
点击测量→点击碎步测量→把移动站架到控制点上→设置天线高→对中整平→测点→点击项目→点击参数计算→点击添加→在源坐标里把控制点从点库里调出来→把对应已知坐标输进去→点击保存→点击计算→点击应用。

5.1点击测量→点击碎步测量→把移动站架到控制点上→设置天线高→对中整平→测点
5.2点击项目→点击参数计算→点击添加→在源坐标里把控制点从点库里调出来→把对应已知坐标输进去→点击保存。

5.3点击计算→(注意缩放0.999~1.000直接表示正常,如果超出这个范围检查坐标有没有输错或者测量的时候是不是没测准确,如果没有问题)点击应用。

5.4点击测量→点击碎步测量→把移动站架到另一个已知点上;如果坐标在4公分以内,高程在6公分以内说明参数没问题,可以放心测量了。

6、导出数据
点击项目→数据交换选择需要导出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坐标点、放样点等等)→选择导出→选择导出的文件目录→文件名→文件格式后点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