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
兵马俑博物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习经历一、前言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明进程中,秦始皇兵马俑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作为一名热爱历史的学生,能够有机会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实习,是我深感荣幸的事情。
此次实习历时一个月,期间我深入了解到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博物馆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
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收获和感悟。
二、实习内容1. 历史知识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历史背景。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精湛,形象生动,反映了秦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同时,兵马俑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秦代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制作工艺了解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观了兵马俑的制作车间,了解了兵马俑的制作工艺。
制作一个兵马俑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选料、制模、雕刻、烧制、彩绘等。
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了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敬业精神。
3. 博物馆运营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博物馆的运营管理情况。
博物馆在保护文物、研究历史、教育普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开展文创产品开发、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 游客服务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游客服务工作。
作为一名导览员,我向游客们介绍了兵马俑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博物馆的布局等内容。
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还解答了许多关于兵马俑的疑问,进一步加深了对兵马俑的了解。
三、实习感悟1. 文化传承与创新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秦始皇兵马俑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代表了古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还反映了秦代的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
在保护传承兵马俑的同时,博物馆还积极开展文创产品开发,将文化与商业相结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2. 历史教育与普及博物馆作为历史教育的重要场所,肩负着普及历史知识、传承文化基因的使命。
探访兵马俑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兵马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这些规模宏大、制作精美的陶俑,生动地展现了秦朝时期军队的雄伟气势,是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为了深入了解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我们组织了一次探访兵马俑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背景1. 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自1974年发现以来,兵马俑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兵马俑不仅展示了秦朝的军事力量,还反映了秦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兵马俑的文化内涵兵马俑作为秦文化的代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陶俑的形象、服饰、兵器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秦代的审美观念、礼仪制度、军事制度等。
3. 实践目的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对兵马俑的实地探访,深入了解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提高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实践过程1. 实地考察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4月10日来到了兵马俑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以及秦始皇陵。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认真聆听了导游的讲解,详细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艺术价值等。
2. 调查问卷为了更好地了解游客对兵马俑的认知程度,我们在参观结束后发放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游客的年龄、职业、对兵马俑的了解程度、参观感受等。
3. 采访专家在参观结束后,我们采访了兵马俑博物馆的专家,就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四、实践成果1. 提高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实地探访和专家访谈,我们对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2.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兵马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让我们深感自豪。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培养了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收集宝贵资料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图片、文字资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
兵马俑社会实践活动心得(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兵马俑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组织了一次兵马俑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兵马俑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1. 出发前的准备在活动开始前,学校组织了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集中培训,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参观注意事项。
此外,学生们还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对兵马俑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参观兵马俑博物馆抵达兵马俑博物馆后,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依次参观了兵马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以及展示馆。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被兵马俑的雄伟壮观所震撼,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赞叹不已。
3. 互动体验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兵马俑,博物馆还安排了互动体验环节。
学生们分组参与了模拟考古、陶俑制作等活动,亲身体验了古代工匠的辛勤付出,进一步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历史价值。
4. 交流分享参观结束后,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了交流分享。
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表示此次实践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
三、心得体会1. 感受历史魅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历史魅力。
这些历经两千多年的陶俑,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古代秦朝的辉煌。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兵马俑的精美工艺、严谨布局所折服,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所敬佩。
2.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兵马俑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通过参观兵马俑,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祖国的伟大,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模拟考古、陶俑制作等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激发学习兴趣此次实践活动让我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兵马俑实习报告

兵马俑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介绍
兵马俑,又称秦陵兵马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以东1.5公里的吴起镇境内。
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是中国古代兵马制度和军事文化的重要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二、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被分配到了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保护部门。
我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兵马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1.保护工作
兵马俑的保存状况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地下状况的变化、降雨导致墓道内部水分过多而难以排出以及露天环境下人工操作等原因导致。
我的任务是在严密考察过程中,对文物进行保护,避免进一步受到损害。
在保护工作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文物保护
的知识和技能,如如何定期进行文物检测、评估文物环境条件以及文物维护修复等等。
2.修复工作
在实习中,我还学习了如何对兵马俑进行修复。
兵马俑因为历史的原因及地下环境,很多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
在修复工作中,我学习了如何对兵马俑文物进行加固、补缺、拼接等技巧,以达到修复后可恢复原状的效果。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实习,我不仅学会了各种文物保护和修复技巧,还深刻了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珍贵遗产的重要性。
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文化传承者,我们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更要为文化传承努力贡献力量。
此外,这次实习还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为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对文物保护和修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我人生的规划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和方向。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次实习所学到的知识和
技能将成为我宝贵的财富和助力。
秦兵马俑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一、引言秦兵马俑,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参加了秦兵马俑实训活动。
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解、亲手制作兵马俑等形式,我对秦兵马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1. 实地参观在专家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依次排列,气势磅礴。
在参观过程中,我仔细观察了兵马俑的形态、服饰、兵器等细节,深感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专家讲解在参观过程中,专家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军事价值等。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对秦兵马俑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了秦朝的军事制度、兵马俑的象征意义等。
3. 制作兵马俑在实训环节,我们亲手制作了兵马俑。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选取合适的黏土,经过揉、捏、塑等手法,逐渐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
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三、心得体会1. 感受秦朝辉煌通过参观兵马俑,我深切感受到了秦朝的辉煌。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兵马俑作为秦朝军事力量的象征,展示了秦朝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力量。
2. 体会古代工匠智慧在制作兵马俑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他们运用简单的工具,凭借精湛的技艺,塑造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
这使我认识到,古代工匠们不仅具有高超的技艺,更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意识到历史传承的重要性秦兵马俑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参观兵马俑,让我更加意识到历史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要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4. 激发爱国情怀在参观兵马俑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
秦兵马俑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怀。
兵马俑暑期社会实践

一、前言兵马俑,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我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兵马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践背景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
它由数千个陶俑、陶马和少量陶兵组成,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兵马俑的发现,对于研究秦朝历史、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兵马俑景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开展兵马俑暑期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内容1. 参观兵马俑博物馆在实践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兵马俑博物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内涵等。
通过参观,我们看到了兵马俑的壮观景象,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2. 采访专家学者为了深入了解兵马俑的研究现状,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他们从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多个角度对兵马俑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们对这一文化遗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3. 亲身体验陶俑制作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亲身体验了陶俑的制作过程。
在陶艺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陶俑的制作工艺,亲手制作了一个陶俑。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体会到了古代工匠的辛勤付出和智慧。
4. 参与景区志愿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游客,我们还参与了景区的志愿服务。
在景区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们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体验到了服务他人的快乐。
四、实践成果1. 增长了知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
2. 培养了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陶俑制作、景区志愿服务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兵马俑实习报告

兵马俑实习报告作为一名对历史文化充满热爱与好奇的学生,我有幸获得了在兵马俑景区实习的机会。
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兵马俑这一世界奇迹,也让我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初到兵马俑景区,我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那排列整齐、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军阵,仿佛在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辉煌与沧桑。
实习的第一天,景区的工作人员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发掘过程以及保护现状。
通过他们的讲解,我了解到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是秦始皇为了在来世继续统治而建造的地下军团。
这些兵马俑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每个陶俑的神态、服饰、发型都各不相同,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制度。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景区的导游为游客进行讲解。
为了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我在实习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背诵了讲解词。
然而,当真正面对游客时,我才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
游客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
有时候,我会因为紧张而回答得不够流畅;有时候,又会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无法回答游客的问题。
但是,在同事和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能够更加自信和准确地为游客进行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与游客互动的重要性。
通过与游客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点,从而调整讲解的内容和方式。
比如,对于一些对历史文化有较深了解的游客,我会更加注重讲解兵马俑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对于一些小朋友,我会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方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通过这种互动,不仅能够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兵马俑,也能够让我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
除了讲解工作,我还参与了景区的文物保护工作。
兵马俑作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保护工作至关重要。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学习了如何对文物进行监测、修复和保养。
我了解到,由于兵马俑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风化、褪色等问题。
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共5篇)

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共5篇)第一篇:秦始皇兵马俑考察报告西安秦兵马俑的考察报告考察时间:2011 年8 月26 日——2010 年9 月1 日考察地点:西安秦始皇陵墓考察目的: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感受古城西安的历史遗韵,特别是秦陵兵马俑被发现之后,沉睡于地下2000多年的8000多名秦王将士,重新威武雄壮地陈列于世人面前,立即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文化考察报告【内容摘要】五一前往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正好赶上123号坑都开放,看着气势宏大的兵佣阵和做工精美的铜车马,感觉非常震撼!以下是关于秦皇陵兵马俑的一些介绍,以及在当时历史时期(秦朝),兵马俑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
【关键字】介绍、艺术价值、科技、兵马俑与秦朝兵制、兵马俑的历史地位将军俑一号坑铜车马兵俑阵一、兵马俑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
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
二、我所看见的兵马俑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
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
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
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
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
组织严密,队伍整肃。
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
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
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
秦始皇陵兵马俑实习报告
2014年11月2日星期日,我们专业的学生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
刚进景点,就被陵内恢弘的气势所震撼。
这在我记忆中最为深刻。
相对与昨天的游览,省博显得拥挤和喧闹,碑林又过于儒雅和冷清。
我感觉兵马俑甚是大气和空旷,令人心旷神怡。
总之,我特别钟情于这里。
游览之前我了解了一下博物馆的历史。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兵马俑是 1974年3月发现的,当地农民在一片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残片。
后经考古工作者一年多的精心勘探和试掘,发现是座规模宏伟的大型兵马俑坑,那其实只是一号俑坑,里面埋藏着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的陶俑、陶马约6000件。
这一巨大的发现,在中国和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与震惊。
另外,二号和三号兵马俑坑是1976年夏季在考古勘探的过程中发现的。
一、二、三号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园内的一组陪葬坑,三个坑内共有陶俑、陶马约8000件,像个庞大的地下军团,也是座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
进坑之后,仿佛置身于古战场,看到一列列的士兵傲然耸立,目视前方。
而我们居高临下,有将军挥斥方遒的感觉。
美中不足的是游客太多,如果只有我一人的话,说不准会有“沙场秋点兵”沧桑之情。
另外,据专业人士讲,古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现场的保护,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由于古人留下的遗迹、遗物具有不可再生性。
如果不注意
保护,而是发掘一处就破坏甚至毁灭一处,那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目前,一号兵马俑坑已发掘了三分之一,三号兵马俑坑已全部发掘,二号兵马俑坑还在搁置。
现在,国家对于这类文物的政策是“50年不考虑,100年再商量。
”所以2号坑的兵马俑至少在50年内很难重见天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但对子孙后代来讲,确实是一件好的事情。
到时候可以看到兵马俑身上绚丽的色彩,更能感受到古代工匠们技艺的精湛和文化的博大。
如今三个俑坑内现已出土陶俑、陶马 2000余件,各种青铜兵器4000余件,还有大量的各类遗迹。
兵马俑的种类很多,有车兵、骑兵和步兵等不同的兵种。
俑的形象各异,千姿百态,可以说是古代东方艺术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前全是在电视和书上看到兵马俑栩栩如生的形象,却在这里看到真正的兵马俑了,还包括兵马俑出土的原状、俑坑的形制、结构和俑坑倒塌破坏的情况等。
据导游说有些迹象只有在考古发掘现场才能看到,如修建兵马俑坑时工人留下的脚印、挖土时留下的工具痕、向俑坑内运送陶俑、陶马时留下的车辙印痕、盗掘者挖的盗洞等,信息量巨大,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感觉很棒。
休息时,导游还讲了兵马俑也发生过的意外之事,包括2号坑的盗宝交易和德国粉丝的以假乱真。
当然导游讲的时候为了引人入胜,带着玩笑的成分。
不过通过这两种事件,我却深有感触。
德国青年马林事件透露出西方人尤其是德国人对中国秦皇时代壮观的古迹兵马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心态。
二十多年了,全世界都没人想到要由人来装扮兵马俑列队,是这位小伙开了先河。
他很有胆识,而且懂得古董
的珍贵,一次下坑就成名了,当然警察抓他很对,但想一想,世界上有谁能这样痴迷到想出这样的办法来崇拜兵马俑。
我觉得,中国政府应该给他送一件仿制的兵马俑做藏品,以答谢他对中国兵马俑的厚爱。
而盗宝交易事件则反映出国人对文物历史价值的漠视和对利益的强烈追逐。
的确,想一想我们的一些国人,不敢演兵马俑也罢,想不出这样来崇敬古人的方法也罢,却有些人甘做小偷偷了兵俑的头去卖,不只是兵马俑,比如敦煌的一些雕像和石窟等的,也被偷去卖钱,而且价格和价值有天壤之别,这是何等的耻辱,太令人痛心了。
另外,从德国先生的行为艺术来看,可以推出一个很大的潜在商业化市场,就是有关兵马俑的宣传和推介在国外还大有市场潜力可挖,旅游只是一个收入来源,更大的市场在仿古物品的经营上。
当然,现代中国向外推广的中国传统已经不少,虽然孔子文化到处生根开花,但老外知道的不可能只孔子一人,秦皇是谁,曹操是谁,成吉思汗又是谁,能卖的古董多得很,秦代之后汉朝是立汉的朝代,汉族的兴起要有个交代。
所有这些,中国更需要向外推介,一是经济收益,二是文化输出。
老外不得不服中国,这样的传统宣传,不亚于拿几百亿美元去扔,也不怕被说是新殖民主义。
其实美国在国际影响这方面做得已经是相当成功了,不过由于美国国家历史与中国相比甚是短暂,他们所输出的文化更偏重于科技层面,而文化数量及内涵较为单薄。
韩国更是如此,千方百计的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其手段让国人不耻。
而我们中国不仅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且还有诸多民族,其底蕴也非常丰厚。
因此,这些应该是我们今后所应重点关注的,争取
通过这些优秀的历史文物,将中国的文化全面的弘扬出去。
随着考古发掘和修复工作的进展,不断会有新的遗迹、遗物发现。
估计以后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都会看到新的内容,也会产生新的收获,我很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