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送中国地图的含义

合集下载

瓜分清朝局势图解释

瓜分清朝局势图解释

瓜分清朝局势图解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战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充分暴露于世。

西方列强趁势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7月的香港街头,人们围在报摊前争相购买刊登在《辅仁文社社刊》上名为《时局图》的报纸。

此图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更有广东爱国志士在图的左右题上“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之句,使这张时事漫画更为广泛的流传。

漫画的背景是一幅清朝地图,地图上的动物分别象征着当时西方列强瓜分中国领土区域。

图中的“熊”指的是沙皇俄国,1900年,沙皇俄国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际,出兵侵占我国东北全境。

图中的“太阳”指的是当时的日本,侵占了我国的宝鸟台湾,并开启了长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

“犬”指英国,势力范围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蛇”只德国势力主要在我国山东一带。

“青蛙”指法国,紧紧盯着我国的广东,广西和云南省。

青蛙东边儿是一只常被忽视的小虾,代表葡萄牙。

侵占了我国澳门。

鹰指美国在当时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力求与西方各国机会均等,利益均沾,趁机加入了瓜分中国的行列。

漫画作者是曾经和孙中山一起战斗过的革命者一谢缵泰,他以自身的革命经历,敏锐的时事视觉以及满腔的爱国热情,创作了这幅意义非凡的漫画《时局图》。

并在左上方题诗一首: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是瓜意在警醒国人,中国已处于民族存亡危急关头,领土正在任人宰割,封建帝国已经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一张薄薄的画纸如高扬的警笛声,警醒着神州大地上的中华儿女,激发起国人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情怀。

时至今日,这一副漫画仍然警示着中国人,勿忘屈辱岁月,绝不能再当待宰的羔羊。

如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谈何尊严?只是在战火中颠沛流离,或是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挣扎哀豪罢了。

今日之中国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明镜之所以照形,古事之所以知今,我们唯有从昨日的苦难中吸取力量,方能不负明日民族复兴之梦想。

16幅老地图,带你看尽朝阳这个地区的历史变迁!

16幅老地图,带你看尽朝阳这个地区的历史变迁!

这幅地图上,并没有对望京进行标注,但已经可以从地理位置进行判定。

地图望京
年份:1894年北京地图
下面这张地图出版于1894年,由日本人绘制。

大家对这个年份是不是很熟悉?没错,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年份。

从地图描绘之精细来看,这幅地图的用途就可想而知了。

地图上标注了大小望京村、南湖渠等地名。

但是众所周知,大小望京村与咱们目前的是没什么关系的。

只不过在过去,同属于望京地区而已。

地图望京
地图望京
年份:1915年实测京师四郊地图
这份在1915年由当时的民国政府绘制的地图中,不但对望京地区的道路进行了描绘,还相对清晰地描绘了望京及周边区域的村落构成,是考证望京地区发展的重要史料。

上排左图:1957年北京地图
上排右图:1949年北京地图(解放版)
下排左图:1950年北京地图
下排右图:1968年北京地图
在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解放后市区扩展示意图中显示,望京地区(北京城区东北侧)属于1949年后建筑用地,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待发展区。

地图望京
这幅地图中并没有明确标注望京区域,但从这幅地图上,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望道路、城市规划已焕发生机。

地图望京
年份:1983年北京地图
从历史中走来,一幅幅老地图带我们了解了望京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简单标记,到悄然消失,再到惊艳登场的过程。

如果,未能在老地图中找到望京的痕迹是一种遗憾,那么一代代望京人用自己的奋斗,建设家园、守护家园,打造全新的望京名片,弥补了历史的遗憾,也翻开了全新的
发展篇章。

热爱生活的望京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和开创者。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第4讲中国翻译简史之明末清初科技翻译分解
比利时人1623年10月9日出生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641年9月29日入耶稣会1658年来华是清初最有影响的来华传教士之一为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学启蒙老师精通天文历法擅长铸炮是当时国家天文台钦天监业务上的最高负责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自佛经翻译高潮过去以后,直到明朝万历年间( 15721620),肩负传教使命(文化扩张)的耶稣会士(society of Juses)来到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于是出现 了又一次翻译高潮,这次翻译高潮的内容以近代西方自然 科学书籍为主,主要以耶稣会士与中国士大夫结合的方式 进行翻译活动。 代表人物: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外国传教士,中 国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庭筠、李天经等。在这次持续一 二百年的翻译高潮中,传教士们与中国学者一起,除翻译 了一些宗教著作外,特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物理、 机械工程等自然科学类的著作。与第一次译书高潮相比, 这是其重要特征。 在这次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对 中国起着某种意义上的先行学科作用。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带着西学而来的利玛窦开展了晚明士大夫学习西学的风气。 由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 一共有一百五十余种的西方书 籍翻译成中文。 他还和徐光启 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 仅 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 思想, 丰富了 中文词汇。 利玛窦还第一个把四书五经译成拉丁文,开了将中国典籍 介绍到西方的先河。
《山海舆地全图》

世界首幅中文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 ,作者是意大利传教士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于明朝1609年间在广东肇庆绘 制完成的,是一副明代的世界地图。属最早的中文世界地图。它与其 他三幅地图,《舆地山海全图》、《坤舆万国全图》、《两仪玄览 图》 ,被称为"古四珍"!目前国内外尚未发现肇庆版《山海舆地全图》 的原本真迹,只有刻印图,而在国内的北京、南京及日本东京等地均 存有利玛窦后来所绘制的中文世界地图。 《山海舆地全图》由于绘制 时间仓促,有许多地方不能令人满意,但对中国人来说却是从未见过 的奇图。可是《山海舆地全图》却描绘出一个庞然世界,而中国被绘 在不显眼的角落,看起来也不是很大。世界地图首次在中国出现,部 分官员对之很是珍视,但同时惹来了一股不满情绪。利玛窦发现这种 处理中国位置的方法对其传教极为不利,在绘制后来的地图时便把本 初子午线进行了投影转移,将中国绘在正中央。

历史趣谈:德国将军法肯豪森 全新帮助中国抗战的德国将军

历史趣谈:德国将军法肯豪森 全新帮助中国抗战的德国将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德国将军法肯豪森全新帮助中国抗战的德国将军
导语:“法肯豪森将军对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是另一个拉贝。

但这些年来,他几乎被尘封,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的墓地?”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赵剑阳的微信
“法肯豪森将军对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是另一个拉贝。

但这些年来,他几乎被尘封,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他的墓地?”中国驻德国大使馆赵剑阳的微信,让新华报业集团“正义之胜”柏林—诺曼底采访组的第一站,便选择了位于德国西部偏僻山区的拿骚小城,去探寻这位对中国人民充满感情、给予过真诚帮助的德国将军的人生轨迹。

长眠于美丽墓园的一角
古老的街道、斜顶的小屋、灵动的雕塑、五彩的鲜花,掩映在山清草碧、蓝天白云之下的小城拿骚,可以说每换一个角度,都能变幻出一幅不同的油画。

法肯豪森将军的墓地,便深藏于这座小城的公共墓园里。

这是一座堪称花园的墓园。

推开铁栅小门,是各式各样形状优美的石碑,每座碑前都布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

在这里,记者碰到了墓地的殡葬管理员门·拉特先生,一位胖胖的德国中年男子。

穿过主墓区,绕过一个“十字架”形的一战、二战纪念碑,在墓园最东部围挡边的一角,记者看到了刻有法肯豪森将军名字的墓碑,这里便是将军1966年过世后长眠的地方了。

与前面的繁花围绕、墓碑比邻的普通墓区相比,将军墓独处一方,墓碑上面已经布满青苔。

一圈绿色灌木合围中,只有一盆黄色与紫色夹杂的蝴蝶兰,显得落寞而清高。

门·拉特先生向记者坦言,他对这位将军并不了解,平时也几乎没有什么人来祭奠他。

他建议记者去找拿骚市的市长。

生活常识分享。

德国人李德——唯一走完长征的西方人

德国人李德——唯一走完长征的西方人
李德
套军事理论的,做教官完全称职。 ”陈 士榘如此评价李德。
唯一一位走完长征的西方人
1935 年 10 月, 红军长征达到延安, 李德住进延安凤凰山麓的一座窑院里。 不久,李德的妻子生下一子。张闻天、 博古、朱德夫妇都来祝贺。毛泽东派 贺子珍送上了礼物。邓颖超代表周恩 来前来看望,并说周恩来从南京发来 电报 : “中央迁居延安,李德喜得贵子, 值得庆贺。 ” 当李德决定在中国长期生活的时 候, 却 在 1939 年 8 月 28 日 清 晨 接 到 通讯员送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速 来 机 场, 你 飞 莫 斯 科。 张 闻 天,8 月 28 日。 ” 虽然李德不知道让他去干什么, 但还是急忙收拾东西,骑上马直奔机 场而去。 原 来 是 共 产 国 际 发 来 电 报, 要 求 李德回苏联述职。这天正巧有一架飞 机,送因不慎骑马摔伤胳膊的周恩来 去苏联治伤,便让李德搭机前往。毛 泽 东、 张 闻 天、 邓 颖 超 等 100 多 人 前 来 送 行。 李 德 长 达 7 年 的 中 国 之 行 就 此画上句号。 李 德 离 开 延 安 经 兰 州 回 到 苏 联, 随后被派到出版社工作。1949 年返回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马克思列宁研 究所工作,把苏联的一些政治和文学 著作翻译成德文,担任过东德的文联 主席、作家协会第一书记。 作为长征中唯一一位西方的亲历 者,李德对长征给予了积极评价。他 认为虽然长征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 从政治上看,仍然是中国红军的一次 胜利。 编辑 / 麦婉华
27 小康 INSIGHT CHINA
军学员随张国焘分裂逃跑的事件。李 德阻止李特南下,他坚持中央的北上 抗日方针是正确的,不经毛泽东同意, 任何人不得擅自把部队拉走。争吵中, 毛泽东赶到说 : “捆绑不成夫妻,谁愿 意走,放他们走吧!” 李 德 斗 李 特 的 事 传 开 后, 红 军 指 战员对李德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开 国上将陈士榘曾回忆说,在红军大学 时的李德已经全没有当年的狂妄,他 似 乎 已 经 意 识 到 了 自 己 的 问 题 所 在, 讲课中他举了好多红军作战的成功例 子,以这些战例作为教学的参考。 “尽管李德指挥反围剿时让红军吃 了大亏,长征初期他的指挥也很失败, 但他的课却讲得不错,有许多新的知 识性很强的军事术语。他用一个德国 人的视角让红军将领们领略了现代军 事技术的魅力。应该说,他还是有一

中国第一张地图康熙年间绘

中国第一张地图康熙年间绘

中国第一张地图康熙年间绘作者:来源:《人生十六七》2014年第06期今年的3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总理府私人宴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并赠送了一件特别的礼物——一张中国地图。

据默克尔介绍,那是“1735年德国绘制的第一幅精确的中国地图”。

据说这张地图与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实测全国地图《康熙皇舆全览图》有着渊源。

这张地图后面到底还有那些故事呢?默克尔赠送的地图,可能是由18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霍曼及其家族成员哈斯“接力”绘制并保留下来的,内容是康熙初年的汉地十五省。

该图的绘制基于法国地图学家德·安维尔在1734年绘制的中国地图册《中华帝国全志》。

而德·安维尔的中国地图又基于《康熙皇舆全览图》。

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时期起,欧洲绘制的中国地图渐渐增多。

但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欧洲人对“中国”仅具模糊认知,反映在地图上,是还没有中国的独立形貌。

公元1689年,一张从欧洲传来的缺少中国详情的亚洲地图让康熙帝受到触动。

他决定利用西方来华传教士掌握的测绘技术,组织人力绘制一份全国地图。

这个工程经过十几年的前期准备,公元1708正式开始。

耶稣会的欧洲人、中国学者以及钦天监的喇嘛、理藩院主事等十余人参与其中。

该图实测经纬度值的地点有六百余处,多处使用三角测量法,并使用了少量的天文测量法。

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

比例尺为1:40万。

十年后,全图初步完成,即《康熙皇舆全览图》,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实测全国地图诞生。

“《康熙皇舆全览图》绘成后,被藏进了内库,一般百姓无缘目睹,只有省巡抚一级才能看到。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韩昭庆教授说,“直到上世纪20年代左右,这幅图的铜板才在沈阳故宫博物馆被发现,重新印刷。

”据韩昭庆教授介绍,参与绘图的法国传教士把这份地图带到了欧洲,于是,中国境内的全图反倒在欧洲通行开来,而非如在中国仅限于皇室高官才能一睹。

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错版邮票

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错版邮票

在咱们的生活中,“错误”老是一个令人不很愉快的词语。

考试中犯“错误”要被扣分;工作中犯“错误”要被处分;政治上犯“错误”麻烦就更大了。

但有那么一种“错误”,咱们对它却是如此的欢迎有加,乃至充满了无穷的敬仰与崇拜。

大家看看下面的图片就明白了。

这就是赫赫出名的“祖国山河一片红”。

无论集不集邮,估量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它的传奇故事吧。

这枚文革时期的邮票因为图案中的中国地图漏掉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所以成为我国最著名的错版邮票。

现在,这么一枚小小的纸片价值已达35万元。

再看看这枚“蔡伦”邮票,虽然名望不如“片红”,但也是以错版搏出位。

制作时,一整版当中的一枚邮票在蔡伦的生卒年“公元”二字后面多了一个“前”字。

凭借这样一个低级失误,一枚错版“蔡伦”此刻要8万元才能买到。

可见,错版的邮票、钞票、钱币对于收藏者来讲确实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东西”,所以圈内就有“逢错必收”的说法。

但上面这两枚可不是咱国家错版邮票的全数,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的清朝,中国的第一套纪念邮票“慈禧万寿”就出现了一处极为重大而荒唐的错误,这才是历史上最先的错版邮票!左侧为万寿邮票3分银的手画图,右边为邮票实物。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四个角的八卦图:左上和右下图案一致;右上和左下图案一致。

原来中国古代的八卦有两种,一种是伏羲八卦,一种是文王八卦。

邮票中左上-右下一组为文王八卦;右上-左下一组则为伏羲八卦。

伏羲就是传说中那位与女娲一块繁衍人类的神仙;周文王就是《封神榜》里拜姜子牙为军师的那位贤主,周武王的老爸。

紧接着第一处错误就出现了,邮票中竟然把传统的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所有的卦象全都上下、左右倒置了!这可叫倒置乾坤呀,在充满迷信的封建社会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更何况是在给“老佛爷”祝寿的邮票上。

上面这组图中,最左侧为邮票实物,中间为最初的邮票设计原稿。

可以清楚的看到邮票及设计原稿中的八卦与右边正确的伏羲八卦图相较,上下左右全数倒置了。

“倒置乾坤”还不算完,第二处错误更是夸张。

德国在华客邮戳 German Post Office at China

德国在华客邮戳 German Post Office at China

德国在华客邮戳 German Post Office at China下面的文中注明了每枚戳所可能销过的德国在华客邮所发行的邮票.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能说明每枚销戳的邮票都在所销戳的邮局发售过,这是因为某些集邮爱好者可能将预先贴好邮票的信封寄到德国在华邮局并请求销戳.德国1900年发行的日尔曼尼亚女神像邮票原票(没有加盖中国字样)曾经在德国军邮局使用.1901年 8月31日以后该邮票仍然有效直至1902年12月31日.值得注意的是该套邮票中的2芬尼,25芬尼和5马克并没有在中国正式发售,但是都有真实销戳的纪录.从1906年至1913年, 花体改值加盖的"戴皇冠的日尔曼尼亚女神像有水印邮票"陆续发售.由于某些地方的德国在华客邮在1913年之前就关闭了,所以并不是所有德国在华邮局都发行了每种面值.同时该套邮票在柏林和中国都有发售,有时在柏林发行的时间早于中国,而有时则相反,在中国发行的时间早于德国.某些德国集邮好者将从柏林购得的邮票寄到中国请求销戳,所以这套邮票中的某些面值存在销戳日期早于在华发售日期.关于邮戳的颜色, 一般邮戳都使用黑色油墨,我们这里只纪录曾经长期使用的其他颜色,并不纪录及其罕见的个例.关于错置字钉,比如错置日期或漏置日期, 我们这里不纪录那些人为的故意的实例.1914年一战爆发后,德国邮船逐渐减少.后来只能通过中立国传递邮件.因此1914年八月后和1915年,还有一些销德国在华邮戳的邮件存世,但是销1916年德国邮戳的邮件就十分稀有了,销1917年邮戳的就更加罕见了. 如果戳使用于以下日期加价(单独戳价格,剪片价格,封价格)1914 8月1日后 5, 10, 251915年 10, 20, 501916 20, 50, 1001917 50, 100, 300厦门 (AMOY) 开办于1902年6月12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1 2马克1902年6月12日至1913年中期销德国在华客邮15-47邮戳1I 60马克1902年6月12日至17日手写日期(改AMOY为AMOI)邮戳2 30马克1913年中期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28-47广州(CANTON)(译者注,中国邮票史中注明德国邮局在广州开办,该书附图中将CANTON标为一个城市,故这里列为广州,而不是广东)开办于1902年6月2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3 1马克1902年6月12日至1913年中期销德国在华客邮15-47邮戳3I 60马克1902年6月2日至?日手写日期(改CANTON为KANTON)邮戳4 20马克1913年中期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28-47福州(FUTSCHAU)开办于1900年6月18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5 2马克1900年6月18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7, 15-47汉口 (HANKAU)开办于1900年4月1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6 100马克1900年4月1日至1900年4月27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邮戳6I 150马克1900年4月1日至27日注,有些戳没有日期,6和6I戳的邮件往往会再销上海戳邮戳7 1马克1900年4月27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47邮戳7I 50马克1901年1月1日至5日手改年份00为01邮戳7II 2马克邮戳中斜线改为楔形1900年4月27日至1917年3月16日宜昌 (ITSCHANG)开办于1903年2月11日, 至1908年9月1日结束邮戳8 15马克1903年2月11日至1908年9月1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5-38,44,45,47广州(KANTON) 见广州(CANTON)南流(山东,只有火车邮戳)南京(NANKING)开办于1903年1月1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9 2马克1903年1月1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5-47该邮局在1906年9月5日至1907年2月11日暂停营业北京(PEKING)开办于1900年9月11日, 至1917年3月15日结束邮戳10 20马克1900年1月1日至1900年11月13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邮戳11 60马克1900年9月末至1900年11月13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邮戳10为软木戳(softwood),该邮戳磨损很快,然后刻制了邮戳11(硬木戳),邮戳10和11的主要区别是,邮戳10各个字母间的间距比较小.根据Einfeldt的纪录,完整的邮戳11,在DEUTSCHE中S和C之间有一逗号.邮戳121900年11月14日至1917年3月15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8-47胶州湾5-171900年11月,该邮戳销戳油墨为紫黑色(violet-black)上海(SHANGHAI)开办于1886年8月16日, 至1917年3月16日结束邮戳* 为一邮船邮戳,该邮戳运到上海后,由于正式的德国在华客邮开办而没有使用.然而有一位德国邮局华人雇员曾经错用此戳盖销过一些邮品.其后,在1890年6月27日,该邮戳曾盖销于德国未加盖邮票v37d.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突发事件,而不是正常使用.邮戳13 1马克1886年8月16日至1894年6月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39-51邮戳14 无标价1894年6月至1898年12月5日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I邮戳15 2马克1898年7月18日至1906年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37邮戳16 无标价1898年12月1日至1906年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37,38,44,45,47邮戳16I 5马克邮戳中楔形改为斜线邮戳17 无标价1898年12月1日至1908年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37,38,44,45,47改SHANGHAI为SCHANGHAI邮戳18 无标价1898年12月1日至1908年销德国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37,38,44,45,47邮戳19 无标价1905年4月至1917年3月16销德国在华客邮15-47邮戳20 无标价1908年5月至1917年3月16销德国在华客邮28-47从1911年起,邮戳20日期下方有破损现象出现1901年2月28日夜,由于火灾事故,一部分邮件(销戳日期为1901年2月18日至2月24日)被烧毁或是部分损坏.部分损坏的邮件,销下面的紫黑色邮戳.山海关(SCHANHAIKWAN) 1901年9月1日至1902年10月31日邮戳21 35马克1901年9月1日至1901年11月30日销未加盖邮票 v37,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该戳原来用于驻扎在山海关8号军邮局.当客邮局开办时,邮戳没有运到,故用此邮戳代替. 客邮局由于天气的原因(冰冻),该客邮局在1901年12月1日至1902年2月28日转至秦皇岛办公改名为SCHANHAIKWAN邮戳22 50马克1902年3月1日至1902年10月31日销未加盖邮票 v37,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27邮局结束后,有一个小型邮政机构在此为占领军服务.该机构出售邮票并收信.信件转到塘沽,并销塘沽戳或天津戳.这种邮件往往在邮票旁(骑缝处)有钢笔或蜡笔签字,以防止邮票被揭取.汕头(SWATAU)1904年5月17日至1917年3月16日邮戳23 6马克1904年5月17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5-47邮戳23I 50马克1905年1月1日至9日临时05字钉天津(TIENTSIN)1893年4月1日至1917年3月16日邮戳24 --1893年4月1日至1899年10月销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邮戳25 --1899年10月15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8-47邮戳26 --1902年9月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 15-47义和团运动(或称拳匪作乱)时期,天津客邮局在1900年6月17-25日之间暂停营业塘沽(TONGKU)临时邮局开办于1900年9月8日正式开办1900年11月1日至1906年4月30日邮戳27 75马克1900年9月8日至1900年10月31日销未加盖邮票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邮戳28 5马克1900年11月1日至1906年4月30日销未加盖邮票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芝罘(Tschifu)1900年1月1日至1917年3月16日邮戳29 1马克1900年1月1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未加盖邮票 v37, v45-51 德国在华客邮1-6, 15-47青州府(TSCHINGTSCHOUFU)1903年9月1日至1905年12月31日该邮局作为火车邮局成立于1903年6月15日邮戳30 30马克1903年9月1日至1905年12月31日销德国在华客邮 15-37镇江(TSCHINKIANG)1901年10月28日至1917年3月16日邮戳31 15马克1901年10月28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6, 15-47秦皇岛(TSCHINWANGTAU)1901年12月1日至1906年3月10日邮戳32 75马克1901年12月1日至1902年1月30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6, 15-27此戳经常手写日期,信封上常同时加盖天津或是塘沽邮戳改名为TSCHINWANGTAU邮戳33 20马克1902年1月15日至1906年3月10日销德国在华客邮1-6, 15-37此邮局只是在冬季开办业务(从12月至2月或3月初)周村(TSCHOUTSUN)1903年11月15日至1905年12月31日该邮局成立之初是火车邮局邮戳34 30马克1903年11月15日至1905年12月31日销德国在华客邮 15-37济南府(TSINANFU)1904年3月16日至1917年3月16日邮戳35 2马克1904年3月16日至1917年3月16日销德国在华客邮 15-47潍县(WEIHSIEN)1902年6月1日至1914年9月1日邮戳36 2马克1902年6月1日至1914年9月1日德国在华客邮 15-47方庆华2008年7月翻译整理于康奈尔。

九年级 第一课 第三框 以热爱祖国为荣

九年级 第一课 第三框 以热爱祖国为荣

爱国主义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具有的的 一种品质和感情。
(1)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 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它同为国奉献、对 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爱国主义具有丰富的内容
ⅰ热爱生我养我的那一片土地,热爱这片
土地上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 ⅱ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尊重自己民族的 传统 ⅲ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ⅳ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和义务 ⅴ竭尽全力为祖国人民服务,为祖国的繁 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2

2006年,国务院下 发《关于加强文化 遗产保护工作的通 知》,决定从2006 年起,每年六月的 第二个星期六,定 为我国的“文化遗 产日”。
(3)
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爱国行为规范是公民首要的行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 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当时,王渊的父母都希望说服她改变万万,又 不少你一个王渊!”王渊回答道:“爸爸,您平时一直教育 我要爱国,现在您在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就没有了!我知道, 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 国啊!”。王渊的母亲听到女儿坚决的回答时,一时间不知 道是该生气,还是该为女儿感到自豪。 王渊“不拿国籍换大奖”的故事当时在美国华人中引起 极大的反响,被评为1999年度北美华人十大新闻之一,很 多人为王渊的事迹所深深感动。后来,王渊通过自己的聪明 才智和勤奋努力,考入了哈佛大学,而且一直保持优异生的 称号。5
2、热爱祖国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要关心祖国的发展和进步 要学习、传承中华文化 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上海鲁迅纪念馆 甜爱路200号 2 “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馆 沪太路3100号 3 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 朱枫公路3516号 4 海军上海博览馆 吴淞镇塘后路68号 5 上海博物馆 人民大道201号 6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 龙华西路180号 7 宋庆龄陵园 宋园路21号 8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黄陂南路374号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

南京大屠杀的“德国视角”——以德国外交档案为中心摘要:所谓“德国视角”,是指以外交人员为主体的德国人群体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观察、记述和分析。

其中,德国驻华大使馆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办事处行政主管沙尔芬贝格,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南京国际安全区官员拉贝、克勒格尔、施佩林等人,担当了主要角色。

“德国视角”的核心价值,是以大量无可辩驳的一手资料,证明了日军在南京屠杀、奸淫、抢劫、纵火的罪行。

在翔实记录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遭受的苦难的同时,德国人士注意到了大屠杀对中国人抗战意志和爱国精神的激发作用。

与德国人士一起,英美人士也是当时南京国际救援的主力,“英美视角”和“德国视角”之间存在广泛的互动,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印证。

“德国视角”反映了德国人士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当然,它也以德国利益为依归。

由于德国在华人士与希特勒在德国利益的理解和取舍上存在重大分歧,他们在赢得中外人士一致赞誉之后,迅速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关键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 德国视角; 英美视角; 国家利益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德国是中、日两国的朋友,尽管在希特勒眼中两国分量并不一致。

德、日因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而成为盟友,双方有着共同的全球利益;同时,德国又与中国政府保持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密切合作。

当时,德国军事顾问继续协助蒋介石组织对日抗战,中、德军火贸易畅旺。

对德国来说,如果可能,在中日冲突中保持中立是最好的选择。

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Trautmann)、驻日大使迪克森(Dirksen)在中、日间调停,正是此种定位的产物。

这种非逻辑却又现实的角色,是德国人士看待中日冲突角度独特的重要背景,其价值因而彰显。

当日军在1937年11月底逼近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后,德国在南京保留了以大使馆政务秘书罗森(Rosen)为首的外交人员班子,此外,数位德国商务人士因为参与国际安全区工作而拒绝离开。

他们与当时在南京的西方传教士、英美等国的外交人员、西方媒体记者等一起,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第三方目击者、国际联合救助行动的合作者。

利玛窦的中国足迹

利玛窦的中国足迹

1 5 一 l 6 世纪 的欧洲 , 进入文艺复兴时代 , 其科 的发音外 ,尚有平上去入四声” , “ 他们的书法几乎 学、 艺术 、 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 随着新航路开辟 , 大 等于绘画 。因此他们用刷子( 指毛笔 ) 写字 , 正如我
航海 时代 也开 始了 ; 1 5 1 7 年 ,德 国 人 马 丁 ・ 路 德 们 用它画 画 一样 ” 。
窦在 中西文化交流中贡献最大。
二、 利 玛窦在 澳 门
当时 的中国 , 正处 于大明王朝后期 , 依然 闭关 锁 国, 拒绝与外国商贸往来, 且以天朝上国自居 , 视
经过数年严格教育 ,利玛窦于 1 5 7 8 年乘船东 他 国为“ 蛮夷” 之邦 , 未化之民 。 但是 , 远离北京的广 因地处沿海 , 时与外国人通商( 也包括走私 ) , 来。 首先到达印度的果阿 , 在那里, 利玛窦完成了神 东省 , 学学习, 并晋升为神父。 民风较 内地开化一些。
年轻的利玛窦与当时大多数沾染 “ 白人至上”
1 5 8 3 年 ,耶稣 会士 利玛 窦和 罗 明坚 ( Mi c h e l
u g g i e n ) 获准进入广东。他们携带 的自鸣钟 、 三棱 优越感 的欧洲人迥然不同, 而是表现出种族平等的 R
4 6 2 0 1 7年 第 2期
镜和世界地图引起了肇庆知府王泮的极大兴趣 。 思 好 感 。
进人大明王朝的都城北京 , 1 6 1 0 年在北京去世。

利玛窦于1 5 8 2 年到达澳门。当时 , 葡萄牙人已 经租住澳门几十年了 , 天主教会也把澳门 当作进入

利 玛窦— — 意大 利优 秀 的儿子
利玛窦在华 2 8 年, 与中国人民平等相待 , 和谐 中国内地的跳板 。澳门渐渐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 相处 , 互相学习。他一方面将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文 地。“ 而立之年” 的利玛窦开始在澳门学习中文 , 了 化、 科学和技术传人中国; 另一方面也把 中国文化 解中国的风土民情 。利玛窦在发往欧洲 的信中写 传人欧洲 , 扮演了“ 西学东渐” 和“ 中学西传 ” 的双重 道 : “ 我立刻学 习中文” ,中文 “ 较德文和希腊文都 角色 , 成为融合 中西文明的使者和先驱 。 难 ,在发音上有很多同音而异义之字 ” , “ 除掉无数

著名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著名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2.1.2著名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1“泰西学士”利玛窦利玛窦(中文名)(1552年-1610年),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在“东学西渐”的历史上,其名字同马可·波罗一样响亮。

他30岁时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直至去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

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颇受士大夫的敬重,被尊称为“泰西儒士”。

他的著述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1)利玛窦28年的中国行1582年,利玛窦到达中国的第一个地点——澳门。

为什么?由于明朝的海禁政策,之前的传教士都未能进入中国传教。

因为欧洲的葡萄牙人在澳门获得居住权,来自欧洲的传教士们只能停留在澳门。

传教士们想通过汉语著述天主教义来吸引中国人,“练习用他们的语言写作,作为一种吸引捕捉他们心灵的手段。

”因此传教士常常先在澳门努力学习汉语,再图传教。

利玛窦亦是自澳门开始学习汉语的,并对迥异于拼音文字不同的汉字感到很兴奋,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1584年利玛窦与同伴获准入居广东肇庆,身穿佛教僧侣的服饰,对中国官员自称来自“天竺”(今印度和巴基斯坦),致使中国人以为他们是佛教徒。

为了传教,他们从西方带来了许多用品,比如圣母像、地图、星盘和三棱镜等。

利玛窦带来的各种西方的新事物,吸引了众多好奇的中国人。

特别是他带来的地图,令中国人眼界大开。

利玛窦利用解释各种西方事物的机会,传入的现代数学、几何、世界地图、西洋乐等西方文明,还同时偷偷地介绍了他们的天主教信仰。

除带来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成果外,他还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文明非常称赞:除了还没有沐浴“我们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之外,“中国的伟大乃是举世无双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王国,中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

”他感叹“柏拉图在《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在中国已被付诸实践。

改变世界的十张地图有哪些?

改变世界的十张地图有哪些?

改变世界的十张地图有哪些?从1921年的苏联“警惕起来”(Be On Guard!)地图到最新的谷歌地球,英国国家图书馆(大英图书馆)举办的最新展览向公众展示了改变世界的十张地图,它们也永远地改变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

1.“警惕起来!”地图新生的苏联政权面临外敌入侵、大饥荒和社会动荡等各方面的威胁。

为了消除这种威胁,像迪米特里-摩尔(Dimitri Moor)这样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创作出了支持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宣传作品。

1921年,他利用一张苏联欧洲部分与周边邻国的地图,塑造了一名英勇的布尔什维克士兵击败外国侵略者的事迹,帮助定义了苏联在各民族中的伟大形象。

2.亨利库斯-马特鲁斯世界地图据说,15世纪90年代初期,哥伦布就是用这张地图或者类似这样的地图,说服亚拉贡的斐迪南和卡斯提尔(古代西班牙北部一王国)的伊莎贝拉女王支持他的航海计划的。

这张地图由生活在佛罗伦萨的德国制图师亨利库斯-马特鲁斯(Henricus Martellus)绘制,反映了当时有关世界形成的最新理论,以最为准确的方式将地球在一个平面上勾画出来。

这似乎证明,通过海路,欧洲和中国相距并不遥远,这也正是哥伦布的主张。

此外,该图还首次记录了葡萄牙航海家在1488年发现的南非好望角,证明在南面没有陆地与亚洲相连,欧洲人可以通过海上抵达东印度,而不必绕道穆斯林控制的土地。

3.中国地球仪这个地球仪是1623年专为当时的明朝皇帝所制,是已知最早的描绘中国领土的地球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据说,它出自耶稣会传教士曼努埃尔-迪亚斯(Manuel Dias)和龙华民)Nicolo Longobardi)之手,他们二人都是令人敬仰的学者。

地球仪上对非洲和欧洲海岸的描述与中国传统地图形成了鲜明对比。

传统地图夸大了中国的幅员辽阔,且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心。

不过,在对日食、子午线以及磁倾角等信息的处理上,这个地球仪描述了远比西方更早提出的中国概念。

4.瓦尔德塞米勒世界地图在这张由马丁-瓦尔德塞米勒(Martin Waldseemüller)绘制、洛林公国一个智囊团拼凑的世界地图上,“美洲”首次以单独大洲的名称出现。

是谁把美国拖进二战二战中国拖住日本

是谁把美国拖进二战二战中国拖住日本

是谁把美国拖进二战二战中国拖住日本乍一看,“英国安全协调处”(British Security Coordination, 以下简称BSC)并不是一个如何起眼的名字,很容易让人以为它是白厅路上(一条主干道,两旁全是英国的各政府部门)某个部门下的一个小办事处。

实际上,BSC是英国历史上最赫赫有名的情报机构,它的目标不是法国,不是苏联,而是二战中英国的忠实同盟――美国。

自从1940年成立,到珍珠港事件之前,它在美国进行了大量的情报活动,目的就是要把美国牢牢绑入这场世界大战。

来自加拿大的英国特工BSC在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的许可和支持下,把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洛克菲勒中心,由一名加拿大企业家威廉・萨缪尔・史蒂芬森(他的真实身份是二战期间英国情报人员)主持工作。

史蒂芬森出生于一个木材商家庭,1914年,他从大学辍学加入了加拿大皇家工兵部队,翌年又和英国皇家空军一同在法国作战。

一战后,史蒂芬森开始经营企业,涉猎相当广泛,从建筑、房地产、钢铁工业到新发明的制造业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他本人也成为了加拿大的百万富翁。

20世纪30年代后期,史蒂芬森成为了英国战备物资的重要合作伙伴。

1940年6月21日,丘吉尔派史蒂芬森去美国,成立秘密间谍机构(即BSC),史蒂芬森的官方身份是英国护照管理处处长,办公室就设在洛克菲勒中心。

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机构如此秘密,它将触及的地域又是如此广阔。

1945年新年,史蒂芬森因为英国做出的服务而被授予了爵士称号。

二战结束后,史蒂芬森组织三名工作人员把BSC从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整理成了报告交给英国政府。

这份报告作为绝密文件,被复制了总共不到10份,只在英国政府情报高层内部传阅。

直到1998年,英国圣埃米斯出版社得到了这份报告,并在没有得到英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将其公开出版。

且不论这份报告在半个世纪中从辗转到出版是怎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面世让人们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情报机构的工作之细密,波及之广泛,作用之巨大。

时局图所隐含的意义

时局图所隐含的意义

列强怎样瓜分中国?还有时局图上的动物代表什么?作者:谢缵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一)瓜分狂潮的背景1895年,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瓜分狂潮的经过1.1895年的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2.1897年11月,德国派军队占领了胶州湾。

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

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三)瓜分狂潮的结局1、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为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1899年9月,美国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暂时缓解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矛盾,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标志着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

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图谋,列强被迫调整侵华政策,实施“以华治华”的政策。

3.时局图上的动物代表的国家分别是:1、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

2、图中虎代表英国,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

3、图中蛤蟆代表法国,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

4、图中鹰代表美国,飞来分食。

5、图中太阳代表日本,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

6、图中肠代表德国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

4. “一目了然”、“不言而喻”表示帝国主义瓜分、吞并中国的野心不言而喻,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清朝地图的由来

清朝地图的由来

清朝地图的由来康熙年间,西方先进的科学就已伴随传教士的进入被带到中国,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等多门学科。

比利时人南怀仁给康熙带来一份世界地图《坤舆全图》,让康熙眼界大开,异常痴迷。

如果不是皇帝,康熙甚至都想去西方留学了。

作为一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康熙“大一统”的思想同样根深蒂固,伴随着清军入关后的多年经营,尤其是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噶尔丹后,康熙很想知道自己的地盘到底有多大、都长什么样子。

最刺激康熙的就是与沙俄的战争。

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军与沙俄争夺黑龙江雅克萨城。

沙俄战败后,撤往尼布楚,沙俄与大清开始就边界问题谈判。

此时,《大清一统志》中的大清传统地图根本无法标明具体地点,谈判时争议很大。

康熙很是恼火,堂堂大清居然没有一份详细的地图。

我的地盘我做主,康熙下定决心,排除万难,要绘制一份详细的全国地图。

为了保险起见,康熙让传教士在北京长城外围先进行小规模测绘,康熙实地检验,果然效果不错,确实比原来的地图强。

于是,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正式下令测绘第一份全国地图。

测绘团队中西合璧,由西方传教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与中国学者何国栋、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共同主持。

当时没有汽车,也没有手机,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

测绘团队只能一个省一个省地走,先由平原地区开始,河北河南,山东山西。

测绘前,康熙早已向各省发了“红头文件”,测绘团队受特别照顾,各省各地都是高规格接待陪同。

走完一地绘制一地的地图,走完一省绘制省图,然后再进行各省拼接,组成全国地图。

虽为全国地图,但还是不包括内蒙古西部、新疆、西藏等地,只因山高路远,无法涉及。

十年后,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全国地图绘制完成,地图测绘范围东北直达库页岛,西至伊犁河,东南到台湾,南边到海南岛,最北则到贝加尔湖。

当这份地图摆到康熙的办公桌上时,康熙当时就震惊了。

乖乖,我的大清地盘这么辽阔!可能连康熙都想不到,这份地图后来成了中国地图的祖宗。

24名外国人死守南京城

24名外国人死守南京城

24名外国人死守南京城第72军军长孙元良被魏特琳隐藏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女难民中;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被贝德士密藏在金陵大学管理大楼顶层密室;教导总队第二旅参谋主任廖耀湘被卡尔京特与辛德贝格藏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南京卫戍司令部参谋龙应钦与周上校被藏在拉贝住宅的二楼;西方侨民将他们安全送出南京,保存了中国抗日的精英力量这一天正是日军进城的日子。

任何人由于恐惧或受惊而逃跑,任何人天黑以后在街道或小巷被流动巡逻兵抓住,几乎都会被就地处决⋯⋯而文雅的( 日本) 官员演说却宣称:唯一的宗旨是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向暴虐的中国政府宣战。

简直令人作呕。

这是1937年第一篇对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目击记录,作者是金陵大学历史系美籍教授贝德士。

12 月15 日,四名西方记者将这份记录带往上海。

12月16日,最后一名西方记者离开南京,临走前他收到基督教南京青年会牧师费吴生的信函。

记者以《美国传教士叙述的南京恐怖统治》为题,将信函内容发表在1937年12月22日的《纽约时报》上,成为最早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报道之一。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场大屠杀开始。

国民政府已迁都重庆,各国使馆纷纷撤侨,英美记者被迫撤离。

南京成为与世隔绝的地狱。

有22名西方人自愿留在南京,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并想方设法把日军屠城真相送出重围,使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压力下,不得不将大屠杀主要责任人松井石根及以下将校80 余人撤换回国。

在南京城外栖霞江南水泥厂难民营,还有两名西方人保护了3万多难民。

得到西方侨民救护的南京千千万万难民感激地称赞他们是活菩萨、守护神。

难民们说:使中国人免遭彻底毁灭的惟一原因,就是南京有为数不多的外国人。

贝德士:冲破封锁只身回南京1937年9月19日,日本驻中国第3 舰队司令官在上海向各国使节发出通告,宣称日本空军将于9 月21 日正午12 时以后对南京采取轰炸或其他手段,要求各国人士迅速离开南京。

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开放型试题研读与高三历史备考建议

2024届全国新高考历史精准复习开放型试题研读与高三历史备考建议

论题2: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 说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应用,使 得工厂规模扩大,同时也使得城镇的规模扩大,渐 渐发展为城市。生产专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企业 间协作更加趋于紧密化。特别是主导产品带动了前 后关联企业的发展,更使得同类或相关工业集中在 一起,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分布格局,也容易形成新 的工业城市。随着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普及,城 市中形成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在农村的传播,使人们 成群结队到达城市中去,也导致城市人口激增。交 通运输方面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并促进 了一些处在交通枢纽上的城镇发展,也使一些相邻 的城市逐渐联结,汇聚为大城市或者大城市地区。 总之,工业革命为英国城市化提供了所必需的社会 经济条件,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进程。
材料能够反映我国财政支出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 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写出变化趋势, 原因分析须史论结合)
趋势一:我国财政支出不断增加。 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财政收入连年增长;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促使国家、政府满足这 些需求:财政对经济活动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以确保经 济高速、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之相配套的医疗、 教育、养老、文化、环保等需求不断增加,以促使整个社 会较高层次的发展;必要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以维护 国家政权稳固、主权完整。
二、史料价值类
史料价值类
题目要求∶ 此类试题要求分析一些史料(不局限于文字史料)的史料价值, 以此来考察学生们的史学素养。 基本思路∶ ·第一步∶简述史料来源,分析史料种类,并得出史料价值。
1.种类——文献史料(以文字形式出现)、实物史料(以实物、物件的形式出 现)、口述史料(人们以口相传的史事)
——摘编自刘迎红、贾诚先《1945年~1949年<东北日报>的档案史料价值》 从材料来源、材料内容及历史逻辑联系等方面提取信息,并分别说明其对研究 东北解放战争有哪些史料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人送中国地图的含义
卢麒元 2014-04-01
老一点儿的中国人都熟悉《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中有一段故事,就是著名的“常青指路”。

指导员洪常青同志,用一张全国地图打开了吴清华的视野,使她成长成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

当然,洪常青的那张地图,也燃起了吴清华的爱慕之情。

德国人还是了解中国文化的。

默克尔大婶重新演绎了一次“常青指路”。

可惜,今天的“吴清华”们有些懵懂。

他们不接受默克尔这样的洪常青,他们不相信德国人会为中国人指路,他们认为这是在挑拨中俄友好关系。

唉,在美国人扮演洪常青的荒谬时代,我们该说些什么好呢?
我们了解今天的德国吗?或者,我们了解今天的德意志第四帝国吗?又或者,我们了解德意志第四帝国对未来世界的看法吗?德意志第四帝国在政治上叫欧盟,在经济上叫欧元。

德国人很清楚他们的处境,他们无比期待着中国人向西对进。

欧亚大陆板块东西两翼稳定和平衡,将使得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历史性的巨变。

中德合作,将彻底终结雅尔塔模式,美俄的特殊地位将发生历史性的改变,世界将迎来多极化平等竞争的崭新局面。

然而,在极度缺乏主体性的中国,新一代“吴清华”们,缠绵于中美“男女关系”,他们不想翻身做主人。

德国人送来了地图,图上没有标注日本,德国人希望中国人不要过度关注东侧。

德国人送来的地图,西边完全敞开且没有边界,整个西侧令人充满无限的遐想。

是的,就欧亚大陆板块而言,其“中原”无疑就是中东。

过去的一百年,英、美、俄等列强,反复染指中东,以控制整个欧亚大陆版块。

百余年间,阿富汗竟然分别被英、俄、美反复占领,以致於丝绸之路始终被拦腰切断。

正因为这样,中德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必须受制于英美等海上霸权,无法获得国际市场的定价权,饱受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和压榨。

希特勒曾经意图打破这种地缘政治封锁,然而终于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结束。

今天,德国人以和平的方式再一次东进了。

他们希望,中国也以同样的方式东西对进,重写地缘政治的崭新篇章。

我们一直希望,最高决策层能够真正了解欧洲的巨变。

上个世纪末,愚蠢的里根总统结束了冷战,他亲手瓦解了罗斯福的雅尔塔协议,他彻底解放了最危险的德意志民族。

於是,德国人完成了梦寐以求的统一。

德国人一旦完成了统一,就立刻开始重新整合欧洲。

德国人汲取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德国人尝试用经济手段统一欧洲。

於是,欧元就出现了。

整个欧洲开始了社会分工的大调整,一个以德国为主体的金字塔结构出现了。

新欧洲,有清晰的经济一体化结构,有模糊的政治一体化模式,有廉价的北约军事保障配套。

德国人运用其成熟稳健的哲学逻辑,建立了崭新的德意志第四帝国。

当德国重新崛起之后,美国人和俄国人才发现了他们在战略上的愚不可及。

是的,冷战结束了,冷战的红利没有了。

在冷战的废墟上,有两个国家拔地而起,德意志第四帝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极少有人将视野推进到欧亚大陆板块的西侧。

倘若,康熙皇帝的视野和雄心可以越过阿富汗高原,大清帝国就会成为伟大的工业化帝国。

可惜,那一次的历史机遇被浪费掉了。

这一次,德国人再一次展开了地图。

请注意,上一次,德意志第三帝国是向日本人展开地图的。

然而,愚蠢的日本人无法理解“中原”的含义,他们竟然向东侧海面发起了攻击。

在战略上,日本人是极端愚蠢的民族;在战术上,日本人也是全球最臭的队友。

当德国人利用冷
战结束粉碎雅尔塔协议的时候,日本人竟然没有快速跟进,迅速撕碎雅尔塔协议的东方安排,他们竟然跟着美国在东亚搞什么新冷战,将自己死死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日本的愚蠢,也严重损害了亚洲各国的战略利益,整个亚洲的政治经济整合变得极其艰难。

当然,中国的国际化步伐也变得举步维艰,中国的政治经济也因此变得扭曲。

甚至,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困境,中国政治经济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德国人最不希望中国在这个时候倒下。

在美国仍然一超独大的时代,在俄罗斯迅速崛起的过程中,德国希望见到一个政治经济上积极进取的中国。

德国人希望中国大胆西进,尽快完成西亚洲板块的政治经济整合,以建立和平稳定的欧亚大陆政治经济新体系。

在一个不依赖海洋的大陆板块中,中德将更加具有竞争优势,将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整个世界,也将因中德崛起而获得更高水平的均衡。

当代的“吴清华”们,是时候醒一醒了。

其实,我们原本是不需要“洪常青”的,无论是苏联的“洪常青”,美国的“洪常青”,还是德国的“洪常青”,我们自己就应该是洪常青。

我们必须建立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我们必须具有俯瞰世界的战略视野。

我们必须打碎那个屈辱的雅尔塔协议,我们必须从东方的纠缠中脱身出来。

向西去,越过高原,拥抱中东,联通欧洲,建立崭新的欧亚大陆新秩序。

打通西侧,我们将自然地完胜于东侧。

谢谢默克尔大婶的地图。

中国确实有不觉悟的“吴清华”,他们曾经崇拜苏联“洪常青”,他们后来崇拜美国“洪常青”。

“中苏友好”或“中美共治(G2)”的历史该结束了。

不过,可能要让默克尔大婶遗憾了,我们也并不期待所谓的“中德模式”。

今天的中国人,会自己做好洪常青的,他们正在重建中华民族的主体性。

中国人必将完成在哲学上的历史性飞跃,我们的年轻人已经走在丝绸之路上了。

谁是谁非:欧亚大陆的整合关键在于伊朗和叙利亚,这是桥梁和能源,所以美国特别的关注,而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也是黑海的关键。

里海石油管道是新的争夺点。

以后是欧亚高铁和重载铁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