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国际经济学: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 简述国际经济学的特点。2015.10简
(1)研究以独立的国家或行政区域为单位的跨国界的资源分配。(2)不同于区域经济学。(3)理论实施的选择带有明显的民族性。(4)国际经济交易是经过不同货币媒介的折算后进行的。(5)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科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6)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世界经济概论。
3. 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直观差别之一,就是国际经济交易存在着汇率的风险。在宏观经济层次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仍然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前提。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现代国际经济理论三个阶段2011.10单。是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4. 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在一国范围内不会增加2010.4名。贵金属的流入标志着一国财富的增加。基本观点:是一种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主张贸易保护201
5.10单。重商主义作用:将政策的制订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并反映了当时对国际贸易的认识水平。
5. 斯密、李嘉图:国际贸易对所有的参加国都是有利的。一直作为自由贸易论的基本出发点。
6. 战略性贸易政策:新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干预,或一国政府对外国垄断和政府的支持采取某种对策,是一国贸易政策的最佳选择2016.4单。新贸易理论经典之作《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作者是保罗·克鲁格曼2010.4单2015.10单对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差异产品贸易进行论证。
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商品流动最容易,主要是因为其利益结果直观上就是“非零和”的,其次是资本的流动,劳动力的流动最难。稳定的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是保证国际间资源顺利流动的条件。
7. 不断开拓和占领新的市场是保持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国际价值:各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平均数。列宁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2014.10单。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市场经济制度是将经济引向高效率的制度,资源的有效分配通过价格机制加以实现。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1. 属于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的有绝对技术差异论、生产要素禀赋论、相对技术差异论2015.10多。
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两大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是大卫·休谟与亚当·斯密2015.10单。亚当·斯密2016.4单在《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2010.4单中指出重商主义的重大缺陷,一国的财富不是贵金属的存量,真正的财富是该国国民所能消费的本国和外国的商品数量和种类。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就是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
比较利益理论从技术差异、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两个方面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的分配。
2. 比较利益理论——绝对技术差异论
绝对技术差异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技术水平的绝对差别;贸易是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之上的;参加贸易的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技术的绝对差异会导致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
国与国进行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两国同一产品的价格差,寻求较高的卖价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
技术优势:指各国在特定部门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国际分工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技术优势的发挥,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本来源。
由于两国的技术优势部门直观上表现为技术水平绝对高于另外一国,因此称其为“绝对技术差异论”。
英国亚当·斯密2014.10单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776年)中提出了绝对技术差异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并且批驳了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述绝对技术差异论的四个特点。
(1)将反复论证的“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在现实世界中,各国确有一些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明显地高于或低于其他国家。
(3)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
(4)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低于劣势地位时,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
3. 比较利益理论——相对技术差异论
相对技术差异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2010.4名2011.10名2016.4简简而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技术的相对差异是各国形成比较成本优势的基础。绝对技术差异是相对技术差异的特例或特殊形式。
国际分工的基础在于机会成本的差别,参加贸易的国家只有生产自己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才能发挥自己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优势。大卫·李嘉图2011.10单2015.10单《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2015.4单的相对技术差异论一直是自由贸易的最基本的理论部分。
简述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局限性。
(1)他像亚当·斯密一样,假定资源在部门之间进行转移时,其机会成本不变。现实当中机会成本的变化会引起一系列贸易行为、贸易结构的变化。
(2)他坚持劳动价值论,从而强调,只有劳动创造价值。但现实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多方面的,其他生产要素也会形成产品价值的一个部门。
4. 比较利益理论——生产要素禀赋论
20世纪20年代,瑞典伊莱·赫克歇尔2014.10单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其学生伯蒂尔·奥林将该理论加以完善,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论。赫克歇尔——奥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2015.10单,说明了在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度是各国比较利益形成的基础。
生产要素禀赋论:用各国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别,进而是成本的差别说明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2011.10名经济学在确定某种产品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时,是依据成本最小原则加以确定的。产品要素密集度:在现有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时,以生产成本最低为标准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比例2016.4名。成本最低是确定某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出发点。
生产要素禀赋论从哪两个方面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
(1)生产要素禀赋论是以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为分析前提的。因此其理论是建立在多种,而不是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基础上的。这一点与现实更加接近。
(2)生产要素禀赋论不同于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是建立在技术差异的基础上的,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别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造成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则不然,它假定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各国间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差别是由各自不同的要素丰裕度,从而是生产成本的差别造成的。
简述生产要素禀赋论不完善的一面。
(1)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机会成本不变,实际上机会成本是变动的。
(2)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分析只假定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实际上,生产要素可以分成许多种类;即使某类生产要素也可以进一步细分成许多项。
(3)生产要素禀赋论忽视了一国在特定生产要素丰裕度下,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如何从自给自足转向自由贸易。
1953年,美国瓦西里·里昂剔夫在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美国出口品与进口竞争品的要素含量时,得出一个与生产要素禀赋论相悖的结论,称为“里昂剔夫之谜”2014.4单。
简述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局限性。2014.4简
首先,这种理论仍然假定各国生产要素的质量和素质没有差别,实际上这种差异是存在的;
其次,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生产要素的禀赋不是固定不变的。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资源。要素禀赋论又称H--O理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大柱石,其基本内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要素禀赋论用生产要素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广义的要素禀赋论包括狭义的要素禀赋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5. 比较利益理论一直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技术差异论、要素禀赋论都假定机会成本不变2014.10单,实际上机会成本不变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变化的。
机会成本: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量或价值。在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机会成本就是增加某种产品成本的一种衡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