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共12页

合集下载

场地平整的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的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的计算规则一、引言场地平整是指将地面的高低差异消除,使其达到平整的状态。

在各种场合,如建筑施工、体育比赛、展览会等,场地平整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场地平整的计算规则,包括计算平整度、计算高低差和计算平整度等方面。

二、计算平整度计算平整度是评估场地平整程度的一种方法。

平整度是指地面表面与一条直线的偏离程度,通常使用高低差来表示。

计算平整度的步骤如下:1.选取参考线: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选取一条参考线作为计算的基准。

可以是场地的中心线、边界线或其他合适的线。

2.测量高低差:沿着选定的参考线,使用测量仪器(如水平仪或测高仪)测量地面表面与参考线的高低差。

在选取的参考线上选择若干测量点,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高低差。

3.计算平整度:将每个测量点的高低差相加,然后除以测量点的个数,得到平均高低差。

平均高低差越小,说明场地越平整。

三、计算高低差计算高低差是场地平整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低差是指不同点之间地面表面的高度差异。

计算高低差的方法如下:1.选取测量点: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选取一定数量的测量点,以覆盖整个场地。

2.测量高度:在选取的测量点上,使用测高仪或其他合适的仪器测量地面的高度。

确保测量点的位置准确,并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高度。

3.计算高低差:将不同测量点之间的高度差相减,得到相邻点之间的高低差。

可以计算每个相邻点之间的高低差,也可以计算整个场地的最大高低差。

四、计算平整度计算平整度是评估场地平整程度的另一种方法。

平整度是指地面表面的起伏程度,通常使用平均高度差来表示。

计算平整度的步骤如下:1.选取测量点: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形状,选取一定数量的测量点,以覆盖整个场地。

2.测量高度:在选取的测量点上,使用测高仪或其他合适的仪器测量地面的高度。

确保测量点的位置准确,并记录每个测量点的高度。

3.计算平整度:将每个测量点的高度差相加,然后除以测量点的个数,得到平均高度差。

平均高度差越小,说明场地越平整。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

土地整理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学科领域,面对“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严峻挑战,积极推行土地整理,已成为解决各方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存条件和环境意识的觉醒,深刻地感受到了土地整理的急迫性,许多地方的国土部门都在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以便利用国家投资,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重要措施。

土地平整工程量大、投资额高,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必要手段 ,在此之上 ,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
产 条 件 的 最 终 效 果 。土 地 整 理项 目中的 核 心 内容 是 对 土 地 平 整进行 实 施 ,有利 于农 田灌 溉 的实施 ,农业机 械化 、 高 产 稳 产 性 的 建 设 ,对 基 础 农 田 的安 全 具 有 重 要意 义 。
关键词 :土 地 整 治 ;土 地平 整 ;土 方量 ;方格 网法
中图分 类号 :¥ 2 8 1
文献 标识 码 :A
D O I :1 0 . 1 1 9 7 4 / n y y j s . 2 0 1 7 0 1 3 3 1 6 2
理 。农 田的大 小 应 考 虑 地 形起 伏 ,对工 程 领 域 的 困难 ,
路 、林 、村 ,通 过 对 它们 的综 合 整 治 是 提 高 土地 质量 的
有利于农业和灌溉和排水等,确定,运河系统和道路的 领域来控制土地的测量的大小和形状。一般测量在平原 地区长度控制在 8 0 0 m范 围内,宽度一般控制在 3 0 0 m, 南北方 向。 农田设计要建立在能保证畅通的灌溉和排水、
倍。在种植方面 ,抗种植作物 :加强 田间作业管理。土
地 平 整 、挖 填 土 方 量保 持 基 本等 价 。 填 充位 置 和 开 挖槽
位置必须保持一定的虚高 ,大多数情况人为高 回填 厚度
保持 1 5 % ̄ 2 O % 左右 。
1 . 3 基本 方法
但 由于大量的土地平 整工作 ,高 投资的特点,为 了确保
管的大方、 生产方式和点为小党 , 指导运河 , 并套小广场,
每一 个 测量 的土 地形 成 一个 网格 。 应付 排水 、 道路 、 骨架,
然后平整土地,在党的建设中。

土地平整实践的基本原理

土地平整实践的基本原理

土地平整实践的基本原理
土地平整实践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地形调整、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

这些原理相互依存,通过合理的实践措施,可以达到将不平整的土地变得平整,并使其适合农田、城市建设或其他用途的目标。

首先,地形调整是土地平整的基本原理之一。

地形调整是指对土地进行改造,使其表面的高低起伏得到平整。

这可以通过挖土填山、开凿水道、修建护岸等手段实现。

地形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机械化操作、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生等。

其次,土壤改良是土地平整实践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土壤改良是指通过改良土壤的结构、成分和肥力,使土壤具备较好的透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等特性。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添加有机肥、石灰、磷肥、钾肥等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性。

同时,土壤改良还可以通过翻耕、深翻、培土、改良灌溉等方法来改善土壤的质量和结构。

最后,水土保持是土地平整实践的第三个基本原理。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控制水分的排泄和保留,以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发生。

水土保持可以通过修建沟渠、植树造林、修筑浸水桩、设置防尘网等手段来实现。

水土保持工程的目的是保护土壤层和土地利用,减少水源污染和水流速度对土地造成的破坏。

综上所述,土地平整实践的基本原理包括地形调整、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

这些
原理是相互依存的,通过合理的实践措施,可以达到将不平整的土地变得平整,并使其适合农田、城市建设或其他用途的目标。

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土地条件和目标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土壤和水文特性,制定相应的土地平整方案,以确保土地的持续利用和保护。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主要方法(参考)1.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1.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1.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1.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1.4挖、填土方量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2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2.1倒行子法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

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和填土带。

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

再开挖第二取土带生土,填入第二填土带,同时将第三填土带表土反卷在第二填土带上,如此抽生留熟,依次平整。

采用此方法平整土地有两大优点:可保留表土,保持地力均匀;平地加深翻,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但此方法操作较为精细,影响施工进度。

2.2抽槽法抽槽法也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场地平整计算规则是指对于其中一特定场地进行平整工程的计算规则。

平整工程是指对场地进行疏浚、填方、挖方、平整等工作,使其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坡度,以满足使用要求。

下面将从场地平整的目的、计算规则的制定原则、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场地平整的目的场地平整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首先,平整的场地有利于建筑物、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施工;其次,平整的场地能提高施工、运输效率,降低施工风险;再次,平整的场地可以避免积水、塌陷等问题,确保安全、稳定。

二、计算规则的制定原则1.可行性原则:平整计算规则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计算过程合理、简单、易懂。

2.合理性原则:计算规则必须充分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和使用要求,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经济性原则:计算规则应该在保证场地平整度和坡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量和成本。

4.安全性原则:计算规则必须考虑到场地平整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计算方法1.填方计算:填方计算是指对于需要进行填方工程的场地进行计算,以确定填方的工程量和成本。

填方计算的步骤如下: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填方区域的范围和高程,绘制填方区域平面图。

b.以一定的网格间距将填方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块,计算每个小块的填方体积。

c.根据填方体积和填方区域的情况,确定填方总量,并计算填方的成本。

2.挖方计算:挖方计算是指对于需要进行挖方工程的场地进行计算,以确定挖方的工程量和成本。

挖方计算的步骤如下:a.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挖方区域的范围和高程,绘制挖方区域平面图。

b.以一定的网格间距将挖方区域划分为若干小块,计算每个小块的挖方体积。

c.根据挖方体积和挖方区域的情况,确定挖方总量,并计算挖方的成本。

四、实际应用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在各种工程项目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土建工程中,平整的场地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施工条件;在道路工程中,平整的场地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在园林建设中,平整的场地可以为花草树木的种植和景观装饰提供良好的环境。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在场地平整土方工程施工之前,通常要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土方外形往往复杂,不规则,要得到精确的计算结果很困难。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方格网将其划为一定的几何形状,并采用具有一定精度而又和实际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场地设计标高确定后,求出平整的场地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度Hi②确定“零线”的位置。

确定“零线”的位置有助于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

③然后按每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算出填、挖土方量,并计算场地边坡的土方量,这样即得到整个场地的填、挖土方总量。

1。

确定方格网零线及零点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零。

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方格边线上零点的位置(图1-4),再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

图1-4 零点计算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位置,则绘出零线的大致走向即可。

例1-4 绘出例1-1计算结果的零线位置。

解:先将各点的施工高度标在图上,然后查找相邻角点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

本题共有a2-3、a6-7、a13-14、a18-19、a21-22、a5-10、a6-11、a2-7、a17-22、a18-23、a9-14这些边线。

用插入法求各方格边线零点位置a2-3:x=8.56ma2-7:x=9.72ma6-7:x=0.54m其余零点位置见例1-4图.连接各零点得到零线.2。

土方工程量计算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方格中土方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a四方棱柱体法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图1-5a)时:(1-12)式中V——挖方或填方体积,m3;H1,H 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2.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图1-5b和c)时:(1-13)(1-14)式中∑H填(挖)——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H——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a)角点全填或全挖;b)角点二填二挖;c)角点一填(挖)三挖(填)图1-5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例1-5 根据例1-1及例1-2计算结果,运用四角棱柱体法计算挖填土方量。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土地平整是指对土地进行平整整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和平整程度,以满足农田工程建设、农作物生长和机械化操作的需要。

土地平整计算是土地平整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其目的是确定土地平整的具体工作量和平整目标,为后续的土地平整施工提供参考。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主要包括土地平整性能评价和平整工作量计算两个方面。

土地平整性能评价是通过对土地平整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定土地平整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平整工作量计算是根据土地平整性能评价结果,结合实际工程要求,计算所需的平整工作量,从而确定土地平整的施工任务和工期。

土地平整性能评价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度、平整度指标和评价方法。

土地平整度是衡量土地平整程度的指标,通常通过土地表面平整程度、平整度评价指标和土地平整度等级来衡量。

平整度指标包括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坡降比等。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示意图法和数学模型法等。

平整工作量计算包括平整面积计算、平整高程计算和平整体积计算三个方面。

平整面积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和平整面积,计算出平整面积的面积。

平整高程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平整面积、高程测量数据等,计算出平整高程的高程。

平整体积计算是根据平整效果、平整面积、高程测量数据等,计算出平整体积的体积。

土地平整的方法主要包括人工平整和机械化平整两种。

人工平整是指利用人工劳动力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其主要包括挖土、填土、刨平等。

机械化平整是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土地平整工作,其主要包括平整机、平地机、振动碾压机等。

在进行平整工作时,需要根据土地平整的具体情况和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平整方法和工具。

1.确定土地平整目标和使用要求。

根据土地平整的具体用途和要求,确定土地平整的目标和使用要求,包括平整度要求、平整效果要求、平整面积和平整高程等。

2.进行土地平整性能评价。

通过对土地进行实地勘测和测量,测量土地平整度指标,如纵向坡度、横向坡度和坡降比等。

根据测量结果,评价土地平整程度,并确定土地平整的等级和分类。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
(一)方格网法:
适用于比较复杂的地形,其特点是在田块平面形状比较方正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

一般计算过程如下:
1、划分方格网。

根据已有地形图(一般用1:500的地形图)划分成若干个
2、横断面法
3、散点法
土方调配:
1、前提:需要已知土方的施工标高、挖填区面积、挖填区土方量。

2、目的:在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挖填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土方的平衡调配原则
(1)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

(2)挖(填)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最小,即运输线路和路程合理,运距最短,总土方量或运输费用最小。

(3)取土或弃土应尽量不占农田或少占农田。

(4)分区调配应与全场调配相协调、相结合,避免只顾局部平衡,任意挖填而破坏全局平衡。

(5)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结合,有地下设施需要填土,应
留土后填。

(6)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和运输线路。

做到施工顺序合理,土方运输无对流和乱流现象,同时便于机械施工。

(二)土方调配方法与土方调配图的编制
1、划分调配区
在平面图上先画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画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和位置。

划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调配区的划分应与房屋和构筑物的位置相协调,并考虑它们的开工顺序,工程的分期施工顺序。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一)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一)

1.⼟地平整与其他⼟地整理⼯程的协调问题 ⼟地平整⼯程作为整个⼟地整理项⽬的⼀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地整理的其他各项⼯程协调进⾏。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

以⼲、⽀路与⼲、⽀、⽃渠分⼤⽅,⽣产路与分、引渠分⼩⽅,⼤⽅套⼩⽅,各个⽅⽥形成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架,然后平整⼟地,进⾏⽅内建设。

2.实施⼟地乎整⼯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 平整后的⽥块应有利于作物的⽣长发育,有利于⽥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保持,满⾜灌溉排⽔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块⼤⼩ 耕作⽥块⼤⼩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间⼯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的情况,⽅⽥的⼤⼩和形状受⽥间渠系和道路的⾛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长度⼀般为500~800⽶,宽度⼀般为200~300⽶,⽅向为南北向。

2.2⽥⾯坡降 耕作⽥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便,必须保持⼀定的⽥⾯坡降。

纵向(灌⽔⽅向)坡降应⼩于1/500,横向以⽔平为宜。

2.3⽥块⼟壤 为保证耕作⽥块的⼟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保蓄底墒,打碎⼟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部位的施肥量⾄少应为填⽅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间管理。

2.4挖、填⼟⽅量 ⼟地平整挖、填⼟⽅量要基本相等。

填⽅地段和挖⽅合槽地段均需留有⼀定虚⾼,⼀般虚⾼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地平整的基本⽅法 ⼟地平整⼯程通常采⽤“倒⾏⼦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法,每种⽅法都有各⾃的优缺点,采⽤何种⼟地平整⽅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地平整⽅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法 倒⾏⼦法是⼀种机械与⼈⼯结合的平整⼟地的⽅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 ⾸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划⾏取⼟。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这个话题听起来好像很专业,但是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解释给你听。

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场地平整土方量。

简单来说,就是要把一块不平整的土地变成一个平整的场地,这就需要计算出需要挖掉多少土方量。

那么,怎么计算呢?下面我就来告诉你。

我们需要知道这块土地的面积。

这个面积可以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表示:面积=长×宽。

比如说,这块土地的长是100米,宽是50米,那么这块土地的面积就是100×50=5000平方米。

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这块土地的高度。

这个高度可以用一个梯形的高来表示:高=(上底+下底)÷2×高差。

比如说,这块土地的上底是50米,下底是100米,高差是2米,那么这块土地的高度就是(50+100)÷2×2=150米。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块土地的面积和高度,接下来就要计算需要挖掉多少土方量了。

这个土方量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这块土地的体积除以一个很小的数。

这个很小的数叫做“挖掉土方量系数”,它的值通常取为1/300。

那么,这块土地需要挖掉的土方量就是(面积×高度)÷挖掉土方量系数=(5000×150)÷(1/300)=2500000立方米。

我们要记住一点: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直接把这个土方量全部挖掉,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为有些地方可能不需要挖掉那么多土方量,或者挖掉之后会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等等。

所以,在计算完土方量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正。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公式就可以了。

当然啦,如果你想要更加精确地计算土方量,还可以使用一些专业的仪器和技术来进行测量和分析。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掌握这些基本的方法已经足够了。

希望我今天的讲解能够帮助到你!。

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平整场地计算方法平整场地是指将地面表面的凸起或凹陷部分平整,以达到平整、水平的状态。

平整场地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常用于准备建设道路、停车场、建筑物基础、工业场地等。

本文将介绍平整场地的计算方法。

一、平整场地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平整场地的计算之前,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保持场地的整体平坦,坡度与设计水平面垂直,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2.考虑场地的排水条件,保持场地表面的轮廓线平滑,确保水平面正常排水。

3.场地的绿化与景观设计应与平整度要求相符合。

4.根据场地用途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平整方式和设备。

二、测量场地高程与标高在平整场地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场地高程和标高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水准测量、测距仪测距、GPS测高等。

1.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和水平管等测量设备,通过通过读取刻度板上的读数来确定点的高程。

2.测距仪测距:利用电子测距仪进行测距,通过测距仪上的显示器来读取测量结果。

3.GPS测高: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测高,通过GPS接收器读取标高数据。

三、平整场地计算的方法1.划定平整区域:根据设计要求和场地实际情况,确定需要平整的区域范围。

可以使用套线器、激光测距仪等工具进行标线。

2.计算场地高差:根据实际测量数据,计算场地高差。

将场地区域划分成网格,通过相邻网格的高差计算得出场地的高差数据。

3.设计平整度要求:根据场地用途和设计要求,确定场地的平整度要求。

平整度一般采用高程差、坡度、表面平直度等指标来表示。

4.选择平整方式和设备:根据场地的大小、地质条件和平整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平整方式和设备。

通常采用平地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进行场地平整作业。

5.进行平整作业:根据事先制定的平整方案和施工图纸,采用选定的平整设备进行平整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场地的平整度。

6.确认平整效果:平整作业完成后,进行验收和确认。

可以使用水平仪、线杆等工具进行检测,以确保场地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平整土地土方平衡估算方法

平整土地土方平衡估算方法

平整土地土方平衡估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平整土地土方平衡估算方法。

你说这土地啊,就跟咱人似的,也得整得平平整整的才好看、才好用呀!那怎么估算这土方平衡呢?其实啊,就好比你要给一个大蛋糕切得均匀一样。

首先呢,你得知道这土地原来啥样,高高低低的地方都在哪儿。

这就像你得先清楚蛋糕的形状不是。

然后呢,咱得规划好要把它整成啥样,是平平坦坦像个大操场呢,还是有点坡度像个小山坡。

这就好比你决定要把蛋糕切成圆形的还是三角形的。

接下来可就关键啦!咱得测量测量,看看这高的地方高出多少,低的地方又低了多少。

这就像是在量蛋糕每个部分的厚度呀。

算的时候呢,可不能马虎。

把高的地方的土方量算出来,低的地方需要填多少土方也得搞清楚。

这就像你得算清楚每个部分的蛋糕该怎么分才合理。

咱再想想啊,要是算少了,到时候土地整不平,那多难看呀,就像蛋糕切得歪七扭八的。

要是算多了呢,那不就浪费了嘛,多可惜呀,就像蛋糕切下来好多没人吃。

你说这土方平衡估算是不是还挺重要的呀!咱得细心点儿,就像给宝贝打扮一样。

而且啊,这还得考虑到土地的用途呢。

要是打算盖房子,那要求就更高啦,得整得特别平才行;要是种点花花草草的,稍微有点不平整也还行。

你想想看,要是土地不平整,那浇水都不好浇呀,水都流一边去了,另一边的花草不就渴死啦?这就像你倒水的时候,杯子一边高一边低,水不都往低的那边跑啦。

所以啊,咱可得把这土方平衡估算好喽,让土地乖乖听话,该高的高,该低的低,整得漂漂亮亮的。

这样以后不管干啥都方便呀,不是吗?总之呢,平整土地土方平衡估算方法可不能小瞧,咱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咱自己的宝贝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让土地焕发出它该有的光彩,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

土地平整计算的原理与方法1、土地平整与其她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与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与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就是否便于耕作与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与形状受田间渠系与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2、4挖、填土方量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与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与“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行子法倒行子法就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

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与填土带。

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及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及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及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及方法
场地平整计算规则及方法是什么,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2)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层建筑面积
3、注意事项: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外放2米计算。

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

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①划分块比较麻烦,弧线部分不好处理,容易出现误差。

②2米的中心线计算起来较麻烦,不好计算。

③外放2米后可能出现重叠部分,到底应该扣除多少不好计算。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
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成本控制。

正确的土方量计算可以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进行场地勘测。

在进行土方量计算之前,必须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勘测,包括地形、地貌、地物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勘测,可以了解场地的整体情况,为后续的土方量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其次,制定土方量计算方案。

根据勘测结果,制定土方量计算方案,确定计算的范围和方法。

在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确保计算结果能够满足工程的实际需要。

然后,进行土方量计算。

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土方量的计算工作。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场地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类,包括挖方和填方的区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接着,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核对和修正。

在计算完成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修正,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有偏差,需要及时进行修正,以得到更准确的土方量计算结果。

最后,编制土方量计算报告。

在完成土方量计算后,需要编制土方量计算报告,对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土方量计算报告是土方工程管理的重要文件,也是监理和验收的依据之一,因此需要认真编制,确保内容的完整和准确。

总结来说,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是土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它需要经过勘测、方案制定、计算、核对修正和报告编制等多个环节的综合工作。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土方量计算结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

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

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是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规划师在土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准确地预测土方平整的成本,从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预算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计算方法。

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土地的地形、土壤类型、工程要求等因素,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土方平整的成本。

通常情况下,土方平整的成本包括土方开挖、填方、平整和压实等环节的费用。

在进行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土方平整的具体要求,例如土方平整的坡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指标,以及土地的地形和土壤的特性等因素。

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公式的具体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土方平整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土方平整的基本要求,包括土方平整的坡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土方平整的成本,因此在进行预算定额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要求。

2.测量土地的地形和土壤的特性。

在确定土方平整的基本要求之后,需要进行实地测量,了解土地的地形和土壤的特性。

通过测量,可以确定土地的高程、坡度、土壤的类型和含水量等信息,为后续的预算定额计算提供基础数据。

3.编制土方平整的工程量清单。

在测量土地的地形和土壤的特性之后,需要编制土方平整的工程量清单,包括土方开挖、填方、平整和压实等环节的工程量。

工程量清单是进行预算定额计算的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土方平整的成本。

4.确定土方平整的成本构成。

在编制土方平整的工程量清单之后,需要确定土方平整的成本构成,包括土方开挖、填方、平整和压实等环节的费用。

这些费用将根据土地的地形和土壤的特性等因素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土方平整的总成本。

5.进行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

在确定土方平整的成本构成之后,可以根据土方平整的工程量清单和成本构成,进行土方平整预算定额计算。

预算定额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土方平整的总成本和各个环节的费用,从而为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

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步骤平整场地,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枯燥无味?别急,其实里面藏着不少乐趣和窍门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计算场地平整的土方量,这可是一门技术活哦,咱们简单易懂、轻松搞定,绝不让你抓狂。

1. 知道你要干啥首先,咱得明确一点,你是要干嘛?平整场地无非就是把土方整理得服服帖帖,方便后续的施工,比如建房、铺地或者绿化什么的。

可是这场地上可不是平坦的,每个地方的高度、低洼程度都不一样,所以第一步,咱得把现场勘测一下,了解地形的基本情况。

这就像打游戏前先看地图一样,不能瞎冲啊!1.1 现场勘测现场勘测其实就是把每个角落的高低、凹凸都给量出来。

可以用水准仪、全站仪等工具,或干脆用一个简单的水平尺和杆子,别小看这些工具,精准测量可不能马虎哦。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最好多测几次,确认没问题再说。

1.2 制作地形图量完了,咱就得把这些数据画成图,形成一个地形图。

图上标明不同位置的高度,这样在计算的时候就有了依据。

地形图可不能太简单,得尽量详细,咱可不能漏掉任何一块“宝地”。

2. 确定填挖土方的范围接下来,咱们得确定好填挖土方的范围,明确哪些地方需要填土,哪些地方需要挖土。

就像做饭一样,材料得分清楚,才能煮出好菜来。

2.1 填土区域对于需要填土的地方,你得先算出这些区域的高度差,看看需要填多厚。

比如说,某个地方的原地面高度是100厘米,而你需要把它填到110厘米,那这就得填10厘米的土。

然后再乘以面积,面积就是这个地方的长宽相乘,这样一算,填土量就出来了。

2.2 挖土区域挖土的地方也类似,得先确定它的深度,再乘以面积。

假设某处原来的高度是120厘米,而你需要挖到100厘米,那就要挖20厘米的土。

就这么简单,跟剥洋葱似的,层层剥开,露出内心的真相。

3. 计算土方量好了,测量和范围都搞定了,咱们就开始计算土方量。

这一步可是关键,走错一步就得重新来哦。

3.1 填方计算填方量的计算公式是:填方量= 填土高度× 填土区域面积。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中土地平整工程的原理与计算方法作者:舒锟张瑞庆来源:《农业与技术》2017年第02期摘要:在梳理土地整治项目中,会发现土地平整工程是起着核心作用而存在的,它直接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效果有着深远影响,投资收益等综合效益。

本文从项目实际出发,以陕西省定边县北畔村土地开发项目区一典型田块土地平整为例对其原理与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可为提升土地整治项目中的土地平整工程设计效果,并为优化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从而达到提升土地整治项目整体综合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土地整治;土地平整;土方量;方格网法中图分类号:S2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162引言随着长期以来积累的人口压力,我国存在着潜在的粮食危机,若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确保国家耕地安全。

从而迫使政府部门提出强硬保护耕地的要求,力保耕地面积不破1.2亿hm2红线。

为此,国土整治项目成为了许多地方国土部门争相申请的项目之一,他们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项目区五大整治要素是田、水、路、林、村,通过对它们的综合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此之上,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最终效果。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核心内容是对土地平整进行实施,有利于农田灌溉的实施,农业机械化、高产稳产性的建设,对基础农田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大量的土地平整工作,高投资的特点,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完成,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土地平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1 原理与方法1.1 原理土地平整工程作为项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地平整规划应与实施相协调与其他土地整理项目。

土地平整的基本原则是获得耕地、道路、防护林、农田灌溉和排水渠、机井、泵站、输线和村等有机结合,在运行过程中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用“运河上的地形,村,平道”的原则,运河路踏石,侧面板。

对干、枝、茎、枝、横管的大方、生产方式和点为小党,指导运河,并套小广场,每一个测量的土地形成一个网格。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方法

在场所平展土方工程施工从前,平时要计算土方的工程量。

但土方外形往来往杂,不规则,要获取精确的计算结果很困难。

一般情况下,可以按方格网将其划为必然的几何形状,并采用拥有必然精度而又和本质情况近似的方法进行计算。

场所平展土方量的计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场所设计标高确定后,求出平展的场所方格网各角点的施工高度 Hi②确定“零线”的地址。

确定“零线”的地址有助于认识整个场所的挖、填地域分布状态。

③尔后按每个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算出填、挖土方量,并计算场所边坡的土方量,这样即获取整个场所的填、挖土方总量。

1。

确定方格网零线及零点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零。

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方格边线上零点的地址(图 1-4 ),再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

图 1-4 零点计算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地址,则绘出零线的大体走向即可。

例 1-4 绘出例 1-1 计算结果的零线地址。

解: 先将各点的施工高度标在图上, 尔后查找相邻角点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

本题共有a2-3、a6-7、a13-14、a18-19、a21-22、a5-10、a6-11、a2-7、a17-22、a18-23、a9-14这些边线。

用插入法求各方格边线零点地址a2-3:x=a2-7:x=a6-7:x=其余零点地址见例1-4 图.连接各零点获取零线 .2。

土方工程量计算零线确定后,即可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方格中土方量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

a四方棱柱体法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况:1.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图1-5a)时:(1-12 )3式中 V——挖方或填方体积,m;H1,H2,H3,H4—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m。

2.方格四个角点,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图1-5b 和 c)时:(1-13 )(1-14 )式中∑H填(挖)——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 m;∑H——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总和,各角点施工高度取绝对值, m;a)角点全填或全挖; b)角点二填二挖; c)角点一填(挖)三挖(填)图 1-5 四方棱柱体的体积计算例 1-5 依照例 1-1 及例 1-2 计算结果,运用四角棱柱体法计算挖填土方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在我国是一个较新的学科领域,面对“二十一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严峻挑战,积极推行土地整理,已成为解决各方用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存条件和环境意识的觉醒,深刻地感受到了土地整理的急迫性,许多地方的国土部门都在积极申报土地整理项目,以便利用国家投资,通过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农田水利化、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条件,是建设高产稳产、旱涝保收基本农田的重要措施。

土地平整工程量大、投资额高,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

1.土地平整与其他土地整理工程的协调问题土地平整工程作为整个土地整理项目的一个环节,它的规划和实旌应当与土地整理的其他各项工程协调进行。

要把耕地、道路、防护林、排灌渠道、机井、抽水站、输电线路和村庄等结合起来考虑,全面规划,合理安排。

要以村镇定路,以地形定渠,渠路搭架,划块定方。

以干、支路与干、支、斗渠分大方,生产路与分、引渠分小方,大方套小方,各个方田形成网格。

要先修渠、路,搭好骨架,然后平整土地,进行方内建设。

2.实施土地乎整工程应遵循的技术标准平整后的田块应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田间机械化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满足灌溉排水要求和防风要求,便于经营管理。

2.1田块大小耕作田块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地形起伏情况、田间工程难易程度、是否便于耕作和排灌等方面的情况,方田的大小和形状受田间渠系和道路的走向控制。

在平原地区方田长度一般为500~800米,宽度一般为200~300米,方向为南北向。

2.2田面坡降耕作田块的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灌排调控方便,必须保持一定的田面坡降。

纵向(灌水方向)坡降应小于1/500,横向以水平为宜。

2.3田块土壤为保证耕作田块的土壤质量及当年增产,土地平整时应尽量保留耕层熟土,保蓄底墒,打碎土块,深耕细作。

要重施有机肥,巧施速效肥,挖方部位的施肥量至少应为填方部位的2倍。

要选种耐瘠作物,加强田间管理。

2.4挖、填土方量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要基本相等。

填方地段和挖方合槽地段均需留有一定虚高,一般虚高应为回填厚度的20~25%。

3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土地平整工程通常采用“倒行子法”、“抽槽法”和“全铲法”等三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何种土地平整方法,应根据地块的地形地貌状况、土地平整方式等具体情况确定。

3.1倒行子法倒行子法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两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进行划行取土。

沿开挖线,以l米宽度分别向上向下划行,确定取土带和填土带。

平整时先挖第一取土带,直至标准地面以下7寸,将土填入第一填土带,将第二取土带厚约7寸耕层肥土,填入第一取土带槽底。

再开挖第二取土带生土,填入第二填土带,同时将第三填土带表土反卷在第二填土带上,如此抽生留熟,依次平整。

采用此方法平整土地有两大优点:可保留表土,保持地力均匀;平地加深翻,可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但此方法操作较为精细,影响施工进度。

3.2抽槽法抽槽法也是一种机械与人工结合的平整土地的方法。

具体操作分三步进行:首先根据测量设计,确定开挖线。

然后开槽平整。

根据设计划行,开槽取土。

熟土放至槽梁,生土垫至低处。

最后搜根平梁,进行合槽。

采用抽槽法平整土地的最大好处是,可同时开多槽,进度快,工效高。

缺点是,合槽时,梁上表土不易保存,造成地力不匀。

3.3全铲法全铲法是一种主要依靠机械进行土地平整的方法,在具体操作时,把设计地面线以上的土一次挖去,起高垫低。

这种方法适于机械平整,工效高。

但出现生土多,地力不易恢复。

人工平地不宜采用此种方法。

4土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传统计算方法有方格网法、梯形法(断面法)、辛卜生法(抛物线法)、等高线法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软件被广泛地应用到土方量计算中。

常用的有MAPGIS制图计算软件、TFT土方计算绘图软件、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等(4)。

采用相关软件计算土方量,精度高,速度快,效率高。

但其运算原理,与传统计算方法并无实质性差异,而且必须以精度较高的地形图作为基础图件。

而平原地区的大多数土地整理项目区,总体地形平坦,微地貌复杂,地面高差常常在1米以内,项目区地形图中甚至没有一条等高线。

这样的地形图当然不能作为土方量计算的基础图件。

必须先按照一定规律采集项目区各离散点的地面标高,然后才能进行土方量的计算。

方格网法正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土方量计算的,有必要在此对这一传统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加以说明。

方格网法计算土地平整挖填土方量的基本原理是:把要平整的土地分成若干方格,测出各方格点的高程,计算出它们的平均高程,根据平均高程和设计坡度,求出填挖边界和各方格点的填挖数,最后计算挖填土方量。

以下以河北省阜城县土地整理项目区中的一个典型地块(400×400米)为例,介绍方格网法计算挖填土方量的简要过程。

4.1测设方格网先在要平整的地块内测设方格网,方格的大小根据地形繁简程度和施工方法而定,一般人工施工多用20×20米方格,地而起伏较大时用10×10米;机械施工多用40×40米或100×100米。

因项目区地形起伏不大,且以机械施工为主,方格的大小拟采用100×100米,各方格点按所在的横纵行列编号(如2.1等),测设完毕绘制一张略图。

4.2测量各方格点处的地面高程用水准仪实地测量各方格点的水平读数(精确到毫米),为以后运算方便需将该水平读数换算成海拔高度。

各点的高程值应按点号记录在设计图中各方格点的右上角。

4.3计算方格网的平均高程由于各方格点所控制的面积不相同,四角点和周围边点控制的面积较中问各点所控制的面积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高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计算,以一个方格的四分之一作为一个单位面积,定其权为1,那么各点的权分别是:角点为l(a角=1),边点为2(a边:2),中心点为4(Q中=4)。

加权平均法就是把各方格点的高程分别乘上各点的权,求得总和后,再除以各点权数总和,此加权平均值即为项目区的设计高程(H)。

照此方法计算,此典型地块的加权平均高程(H)为12.584米。

H=[a角(H角1+H角2+H角3+H角4)+a边(H边1+H边2+…+H边12)+a 中(H中I+H中2+…+H中9)]/(4 a角+12 a边+9 a中)=[1×(12.810+12.466+12.488+12.618)+2×(12.818+12.615+12.680+12.302+12.374+12.460+12.545+12.502+12.601 +12.854+12.811+12.730)+4×(12.684+12.614+12.594+12.612+12.481+12.488+12.400+12.481+12.534 )]/(4×1+12×2+9×4)=12.570(米)4.4计算斜平面上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和填挖数为排水需要,每块方田都平整为南高北低的斜平面,纵向坡降1/5000,横向水平。

因方田形状规则,故其重心点必然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纵坐标为2的那条近东西向直线(0-2)上,因平整后东西向水平,此线上各点的高程均为12.570米。

南北向两方格点间的设计高差为0.02米(100×1/5000),以设计高程12.570米线为基准,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是向南递增0.02米,向北递减0.02米。

各点设计高程的推算,均直接在略图上进行,设计读数写在各方格点的右下角。

当各方格点的设计高程计算校核无误后,可按下式计算各点填挖数:填挖数=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式中:填挖数为“+”时,表示挖方;填挖数为“-”时,表示填方。

各点的填挖数在略图上直接算出,写在各点设计高程下面。

4.5计算零点位置,画出填挖边界在方格的挖方点与填方点之间,必定有一个不挖不填的点,即填挖边界点(零点),把所有相临的零点连接起来,就是填挖边界线(零线)。

零点和零线是计算土方量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计算零点位置的方法所依据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图1)。

图1零点位置计算示意图因为xl/h1=l/(hl+h2),所以Xl=l·hl/(hl+h2)式中:l——方格边长;h1、h2——方格两端的填挖数的绝对值;X1——零点①距填挖数为h1的方格点的距离。

如在“土方工程设计图”中,0-3点与0-4点填挖数的绝对值分别为hl(0.130)和h2(0.084),方格边长为Z(100),0-3点至零点①的距离为x1,则:Xl=100×0.130/(0.130+0.084)=60.75米同理,求出各零点②,③,④,……⑦的位置,然后在图上连出零线,并在实地根据方格点找出相应的零点位置,用白灰撒出零线,作为施工时的填挖边界(图2)。

图2填挖零线设计图4.6计算填挖土方量根据零线位置和各方格点处的填挖数,即可分别算出各方格中的填方量和挖方量。

这样算法虽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本设计采用近似算法。

在一个方格中不分别计算零线两侧的填方量和挖方量,而是把方格四个格点填挖数的代数和乘以四分之一方格面积,作为该方格中应运进的填方量或要运出的挖方量。

通过计算本方田的总填方量为5975.00立方米,总挖方量为5920.00立方米(图3)。

4.6计算填挖土方量根据零线位置和各方格点处的填挖数,即可分别算出各方格中的填方量和挖方量。

这样算法虽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本设计采用近似算法。

在一个方格中不分别计算零线两侧的填方量和挖方量,而是把方格四个格点填挖数的代数和乘以四分之一方格面积,作为该方格中应运进的填方量或要运出的挖方量。

通过计算本方田的总填方量为5975.00立方米,总挖方量为5920.00立方米(图3)。

总填方量和总挖方量在理论上应相等,但因为存在测量和计算误差,两者总有些出入。

为了求得填、挖土方量相等或相近,需要多次调整设计高程,计算填、挖土方量。

反复调整工作可使用相关计算软件来完成。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2、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

没有它,天才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3、当你无法从一楼蹦到三楼时,不要忘记走楼梯。

要记住伟大的成功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学会分解你的目标,逐步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