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2019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一)(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8、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C)。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D)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C)。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它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着重要作用。
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
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它包括对科学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事实的了解。
科学知识的积累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它使人们能够理解和分析科学现象,具备解决问题的基础能力。
科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然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社会的变化。
二、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科学思维能够培养人们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能力,使人们能够进行科学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人们从客观事实出发,避免主观偏见和盲目行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基本规范和方法。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比较、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步骤和技巧。
科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人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
科学方法的正确运用能够提高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四、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科学伦理要求科学家和科学从业者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尊重科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保护被研究对象的权益和隐私,避免科学造假和不当竞争等不良行为。
科学伦理的遵守能够维护科学研究的正当性和公正性,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
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
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具备科学素养的基本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才能真正具备科学素养,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最新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
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
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探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一探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是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是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是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是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致力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一、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对科学学习有兴趣了,才乐于学习,乐于探究,因此,科学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猜谜语,可以给学生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就某一问题谈体会、谈感受。
这样的开场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科学学习中来。
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直观,集声音、画面于一体,很有冲击力,学生喜欢。
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耳目一新,如果加以利用,完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产生兴趣。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自主科学探究,探究成功了,自然高兴万分,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愉悦。
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课上,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在探究中让学生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计划,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自己归纳实验结论。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能够理解和运用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技能,能够从科学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首先,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知识是指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等科学理论体系的积累。
科学知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等。
了解和学习科学知识有助于提高个体对科学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拓展个体的思维视野,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之一、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进行合理的推理、观察和判断,培养个体的科学思考能力。
科学思维具有批判性、质疑性、创新性等特点。
科学思维注重对现象的观察、实验的设计和结果的分析,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科学结论。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个体追求真理,培养合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科学方法强调实证性、可重复性和验证性,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掌握科学方法有助于个体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问题解决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最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科学精神是指个体具备探索真理、追求知识、批判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态度和品质。
科学精神强调批判性思维,对现有知识持怀疑态度,勇于挑战和推翻旧观念,追求新的科学突破。
科学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推动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进步。
总之,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个体具备科学素养的综合能力。
通过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精神,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适应社会发展和推动科学进步。
科学素养的内涵概括
科学素养的内涵概括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它不仅包括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认同和实践。
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以及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技术科学领域的知识。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科学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它包括观察、实验、分析和推理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方法。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能够理解和运用科学方法,能够进行科学实验和调查,能够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
科学思想是科学素养的灵魂,它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能够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能够批判地思考和评估科学信息,能够尊重科学事实和规律。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保障,它包括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
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科学精神,能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推动科学进步。
综上所述,科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能力,它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科学核心素养
科学核心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以及越来越重视在科学领域中的知识和技能。
拥有一种特定的科学核心素养,对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核心素养呢?科学核心素养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知识素养、思维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知识素养是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它使人们能够理解和应用有关科学的一般性知识。
知识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结构、技术、历史及其他相关学科,以及科学发现、研究和实验技术、分析能力和书写技巧等。
思维素养是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
思维素养包括:定义问题、归纳性思维、联想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创新能力是科学家在做科学研究时所需要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领导能力。
学习能力是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它使人们能够利用不同的信息源来学习有关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学习能力包括:分析信息、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书写技巧等。
获得科学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是科研活动。
科研活动是科学家们研究学科,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
科研活动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思维素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而且,科研活动还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等重要素质。
以上四种素养在科学领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也可以提高科学家们的科技能力,使他们更有效地探索和应用有关科学的知识。
此外,此类素养还可以帮助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综上所述,科学核心素养是提升社会经济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平衡,以及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因此,在科学领域工作的人们应该努力获得科学核心素养,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科学素养是什么?怎样去提升?
科学素养是什么?怎样去提升?首先,我们得知道科学素养是什么?科学素养包含以下四个部分,分别是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一是科学兴趣。
也就是说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走进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这被称为求知本能。
二是科学方法。
也就是说能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去了解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
这也就是探究核心。
三才是科学知识。
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也就是青少年需要掌握的概念核心。
四是科学精神。
这个精神指的是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行动起来既勇于探索,又脚踏实地;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有与人合作的意愿。
当然,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还不至于此四点,譬如科学精神的迁移,就是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去触类非科学的领域,比如艺术。
我们如何提升科学素养呢?方式一:调查法。
这个方法是最普遍使用的,因为简单易操作,主要问的是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对于其它几个素养的检测来说更为简单。
做实验方式二:实验法。
这个方法逐渐在盛行,一张试卷检测的是理论,一个实验可以检测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对于书本知识而言,显然更重要。
写日志方式三:写科学日志。
写科学日志可以让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愿的方式完成测试,不管日志写得如何,我们都可以检测其科学兴趣。
写小论文方式四:写科学小论文。
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指导青少年要去发现新的东西,用科学规范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结论要准确。
这个手段可以检测青少年多个科学素养,有一定难度。
方式五:做新东西出来。
也就是发明创造了,这个手段综合了对青少年所有科学素养的检测,难度也最大,也就是我们搞科学教育的人最期望的。
受种种条件限制,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考察侧重在方式一上,让人欣慰的是,方式二也在迅速跟进。
至于方式三、四、五,相信在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也会使用起来,并且最终成为主要的考察手段!。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素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素养的培养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将从四个要素进行简述。
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它包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具备科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教育、自学、阅读科普读物等。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科学知识,人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水平。
二、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它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维强调逻辑性、系统性和实证性,能够帮助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避免主观臆断和错误判断。
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辨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和实验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套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科学方法强调实证和验证的过程,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地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科学方法的培养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的兴趣来实现。
四、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指科学研究和实践中应遵循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科学伦理强调科学研究的诚实、公正和尊重,要求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遵守学术规范、保护研究对象的权益和避免科研中的不端行为。
科学伦理的遵守有助于维护科学研究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保障科学研究的道德和法律要求。
总结起来,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
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科学素养的基本框架。
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小抓起,注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的能力,能够理解科学现象、评估科学证据、参与科学讨论并做出科学决策。
它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科学素养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伦理。
第一个要素是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以逻辑、系统和批判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个体分析和理解复杂的现象,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强调观察、推理、实验和验证,重视证据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科学思维强调理性思考、质疑权威和开放思维,鼓励个体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
科学思维还帮助个体建立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和被误导,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判断。
第二个要素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一种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探索过程,有助于个体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以及与他人共享和交流研究结果。
科学方法注重实证和可重现性,科学实验和观察结果需要经过验证和再现,具有普遍适用性。
科学方法也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注重事实的证据和统计分析,以减少主观性和误导。
科学方法让个体能够理性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培养了个体的观察、实验、推理和沟通能力。
第三个要素是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涉及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包括基本科学原理、科学实验和研究的结果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和方法。
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个体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个体具备科学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包括收集、整理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科学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正,因为科学研究和发展是动态的过程。
科学知识让个体能够理解和分析科学问题,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也有助于个体的个人成长和实践活动。
第四个要素是科学伦理。
科学伦理是指科学界和个体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科学伦理关注科学活动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谈科学核心素养的四要素及其培养途径
谈科学核心素养的四要素及其培养途径科学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即科学思维、科学实验、科学表达、科学态度,认为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驱动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实验提升科学实验能力,以交流汇报促进科学表达,以评价激发科学态度,使学生具备科学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培养途径:1.提炼核心问题,发展科学思维品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是驱动思维的最有效载体,科学思维建立在科学探究问题的基础之上。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很多幼儿怀着“好玩”的心态对待科学知识,怀着“看表演”的心态看待科学实验,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在科学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也就没有自己的观点看法,更没有自主探究的发现。
要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教师就要善于利用核心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科学思考,让科学课洋溢、闪烁思维与智慧之光。
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善于设计核心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
2.开展实验操作,提升科学实验素养。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科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科学知识的发现与论证都需要科学实验的支撑。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设计、开展、总结全过程,在科学实验中提升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素养。
3.组织交流汇报,培养科学表达能力。
科学表达是以规范的科学语言来阐述科学思考与科学观点,体现了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理解与感受,强化学生的自主化表达,是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下进行科学学习汇报、总结的重要方式。
教师要创设开放性的课堂对话氛围,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4.落实生本评价,激发积极科学态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学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激励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态度。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四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
一、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科学知识是指人们对科学事实、科学原理和科学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是科学素养提高的关键。
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人们才能够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思维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运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科学思维强调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它要求人们具有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和推理等科学思维方式,善于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科学兴趣、进行科学实践和参与科学研究等方式进行。
三、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规范和程序。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论证、推理和模型等步骤,要求人们在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始终遵循科学原则和科学规律,并通过严密的实证和逻辑推理来验证和证明科学观点。
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伦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
科学伦理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科学伦理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和动物,避免科学欺骗和伦理冲突等问题。
科学伦理的遵守能够维护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等四个要素。
只有通过全面提高这四个要素,人们才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挑战时,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小学科学教师面试题目题库大全
小学科学教师面试题目(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科学素养的四个维度
科学素养的四个维度1、知识维度知识维度指的是人们对各类知识的掌握程度,包含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知识维度可以通过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也可以积极汲取社会科学中的政治学、经济学等知识,进而熟悉生活中的一些专业常识。
同时,可以关注国内外学术思潮及时了解新情况,力求博览群书,拓展视野,掌握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及其变化,加强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科学素养。
2、判断维度判断维度指的是人们利用掌握的知识、用判断力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加深对形势、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避免偏激和空洞的思维。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要善于发掘与问题有关的原因和条件,用思考、分析等思维途径,在不同角度和情境里深入思考、判断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客观准确把握事实和真相,对对过程和结果都有清晰的认知,加强对现象和趋势发展变化的把握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3、问题维度问题维度指人们在客观分析形势、了解趋势时,可以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使解决问题更加科学有效。
在获取相关知识和运用所学判断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观察、问题、分析、归纳整合等思维活动紧密结合,发现问题,以有效的解决方法把问题解决,拓展采取的措施的范围,从而开拓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4、态度维度态度维度指的是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态度,具有明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增强科学责任感、科学勇气和科学信心,以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去面对待科学技术发展,有效防御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不科学思想和观点;另外,要保持对科学技术的虔诚,认真对待新方法研究新理念,以正确的态度去审视新知识,以开放的心态欣赏科学的新鲜形式,避免老一套思维固化,促进科技发展,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水平。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
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
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B、哺乳动物C、爬行动物D、昆虫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B、食盐、沙C、氧气、白糖D、白糖、沙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B、先看后尝再闻C、先尝后看再闻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B.六分之一C.十分之一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B、折射现象C、辐射现象D、直射现象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B、六种C、七种D、无数种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A、无籽西瓜B、香蕉C、向日葵籽D、萝卜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B、中间或两端C、两端D、中间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三)简答。
2024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24
2024年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24一、问答题(共计37题,每题5分)1.简述教学建议中如何整合跨学科知识。
答:教学建议中整合跨学科知识的方法是:(1)寻找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点。
(2)设计跨学科的教学主题和项目。
(3)组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实践。
2.讲解课程实施的要点。
答:课程实施的要点有:(1)教学方面,依据课程标准设计教学活动。
(2)评价方面,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过程和结果。
(3)教材编写要符合课程理念和要求。
(4)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满足教学需求。
(5)重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3.阐述课程理念中“加强探究实践”对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
答:课程理念中“加强探究实践”对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有:(1)情境应具有真实性和挑战性。
(2)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问题意识。
(3)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为探究活动提供支持。
4.阐述学业质量的内涵。
答: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
它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5.简述课程目标中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的培养。
答:课程目标中体现科学思维培养的方式有:(1)明确提出学生应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2)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
(3)通过问题解决等任务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6.简述课程目标的构成。
答:课程目标包括核心素养内涵、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核心素养内涵涵盖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
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观念、具备能力和树立态度。
学段目标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总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
7.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1)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
(2)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
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
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答: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是:一、科学兴趣(求知本能),即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二、科学方法(探究核心),即了解或把握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和程序,知道如何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手头身边的问题;三、科学知识(概念核心),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四、科学精神(理念行为),即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负责的学习态度,既勇于探究新知又能够实事求是,既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又乐于互助合作。
2、马铃薯、荸荠、蕃薯和萝卜,哪些是根,哪些是茎,为什么?
答:茎的特征是①有节和节间;②节上有叶或变态叶;③有芽。
因此,在上述植物中,马铃薯和荸荠是茎,其中马铃薯是块茎,荸荠是球茎;蕃薯和萝卜虽然形状与马铃薯和荸荠差不多,但由于它们没有节和节间之分,也没有芽。
所以蕃薯和萝卜是根,且都属于变态根。
3、简述科学探究的实现途径。
答:科学探究的实现宜通过三条途径:①贯穿与教学、学习的全过程,不仅使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讲授中也要引发、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
把科探究渗透在整个科学课教学的全过程。
②把科学探究作为教学的一个内容。
③在各个主题中有活动建议,渗透和体现探究。
4、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
答:教学中的引导,主要是指教师要创设各种条件、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去经历提问、发现、验证、分析解释、交流等探究过程。
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多媒体、演示实验引导;通过提问引导;通过有效的结构材料引导;通过一起写下来归类、分析引导;试图解释引导;展示资料引导;鼓励提问引导;鼓励验证引导;赞赏特别办法引导等等。
(答题的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灵活回答这个问题。
)
5、如何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答:要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要说清楚以下几个因素:物体的位置与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方向和快慢;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等。
6、简述冬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有仙后、英仙、金牛、御夫、双子、猎户、大犬、小犬等星座。
冬季星空最为壮丽,冬季,是一年四季中亮星最多的季节。
7、可以根据哪些特征对物体或材料进行分类和排序?
答:对物体,可以根据大小、轻重、形状、颜色、冷热、沉浮、结构、所用材料等特征进行分类或排序;对材料,可以根据软硬程度、透明性、可溶性、吸水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韧性、隔音能力等进行分类或排序。
8、简述秋季的主要星座和星空特点。
答:秋季星空出现的主要星座有:天琴、天鹅、仙女、飞马、仙后、天鹰、天蝎、人马、南鱼等星座。
秋季的星空银河横跨天空,但亮星较少,像仙女座河外星系这样的深空天体却比比皆是。
二、辩别题:
9、病毒不具细胞形态,颗粒很小,远非光学显微镜所能显示,所以它的发现比细菌的发现要晚得多。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答:以上所述是对的。
病毒不具细胞形态,它由蛋白质(为外壳)和核酸(为核心)构成。
它不能独立生活,却能寄生在活细胞里进行生命的繁衍。
天花和狂犬病以及爱滋病等的病源都是病毒。
10、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东升西落运动有关吗?若有关,是什么关系?答:地球上的潮汐现象(潮涨潮落)与月球的周日运动有关。
潮汐的涨落交替存在于地球的任何地方,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的(月球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约为太阳对地球潮汐作用的2.2倍)。
地球上海域、湖泊的水平面每天涨落两次,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新的最高水域点。
因此,当地球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以下是“大潮”、“小潮”的成因,可以不作答,供参考:任何一点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
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了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
11、请描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1)提出问题——针对观察到的现象提问,如“是什么”或“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2)猜想与假设——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的解释。
3)制定计划——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
4)观察、实验、制作——观察和实验,是观察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对观察对象进行感知及取证的探究活动。
制作——动手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或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
5)搜集整理信息——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思考与结论——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或结论。
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7)表达与交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案例分析
12、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
(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
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13、某观测者注意到,这天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且与前几天相比,方位更偏北。
请判断这天的大致公历日期,并描述这天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1)判断:这一天的日期大约在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因为太阳升起的方位在东北方,说明太阳的直射光照正移向北回归线。
又因为这一天太阳升起比前几天更偏北,说明这天只能是夏至日或临近夏至日的日期,不可能是夏至以后的日期。
所以判断这一天日期为临近夏至日——夏至日之间的日期。
2)描述:这天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然后慢慢向西偏南移动,逐渐移向北回归线上空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的上空,中午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稍偏南纬线),下午太阳逐渐向西偏北移动,傍晚从西北方落下。
14、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为什么学生需要规范的实验程序?
答:《沉与浮》一课“土豆沉浮”的实验程序,先放水与先放盐对实验的影响不大,因为不管水与盐哪样物体先放,对溶解的盐水来说,它的密度都不会发生改变(最好先放适量的水,再根据需要多次放盐进行搅拌)。
但对放土豆的先后时间就有一定的讲究,如果土豆提前放入水中,在调制(搅拌)盐水的过程中,时间一长,土豆有可能会被盐水浸润,由于盐水的高渗透作用,土豆内的水分可能会被盐水析出来,以至于改变土豆的密度,这样就会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科学需要客观精神,为保证获得的事实对证明一个问题的有效性,观察与实验必须要规范。
在观察与实验所遵循的规则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就是要控制变量,如果应控制的变量未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实验的有效性就会受到影响。
在《沉与浮》一课这一实验中,土豆的密度应该保持不变,是需要控制的变量,因此要避免任何影响改变土豆密度的因素。
15、某一天傍晚,太阳已经落山,天色渐渐变暗,一观测者看到月亮高挂在东南天空请描述此时的月相(月亮的形状),并判断这天的大致农历日期。
答:这一天大致在农历11—12日。
月相为上凸月,即月亮西边大半部分亮,东边边缘暗。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