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醉翁欧阳修-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故事:醉翁欧阳修
欧阳修的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母亲教年少的儿子学问时,没有纸笔,就用芦荻为笔,在沙地上画出字来教授给他。
母亲曾经对他讲述其先父的事迹: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一个小官吏,夜间在烛下看案卷,屡屡掩卷叹息。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个死刑犯,我想替他求生而不可得。
做官,就是为他人求生路的。
不到岁的欧阳修首次在湖北随州应举就失败。
韩愈古文是他向往的境界。
但当时的高考要求又是什么呢?他周围的同学津津乐道的,不是西昆体诗就是杨刘时文。
所谓西昆体诗,是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的,无病呻吟,雕章琢句,缺乏思想内容。
又过了两年,欧阳修再次应举,仍未得中。
两度落第,使他不免沮丧,在高考指挥棒下,他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西昆体诗和时文上来。
岁的欧阳修以自己新写的《上胥学士偃启》为贽,去拜会汉阳军长官胥偃,这篇并不高明的时文让胥偃一见而奇之,不久后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年),欧阳修随未来岳父来到京师汴梁。
在开封三试第一,荣选为进士,被特授洛阳留守推官。
欧阳修忘不了这人生极荣耀的一刻,欧阳修等从崇政殿出东华门,前有引导,后有侍从,在东京街头傲然走过。
欧阳修岁就步入了帝国的最高人才层,看来官运来了。
景祐三年(公元年)五月,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为革除弊端,上章批评时政,指陈时弊,惹恼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
吕夷简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贬饶州。
肩负言谏之责的高若讷不仅不伸张正义,反而肆意诋毁范仲淹的人格。
欧阳修气愤不过,写了一封信给高若讷,在一番冷嘲热讽之后得出结论:足下非君子也。
因为这封意气用事的信函,欧阳修被贬为湖北夷陵县令。
醉翁欧阳修在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没有什么书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出旧案卷反复阅读,看到其中冤假错案不可胜数,于是欧阳修发誓,即使是当个县令小官,对待政务也绝不敢有丝毫的倦怠、半点的疏忽。
之后,欧阳修在各地辗转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深受百姓拥戴的政绩。
范仲淹又被起用了,他想招欧阳修前去担任掌书记,并已奏请朝廷获得同意,但欧阳修却叹道:我当时为范公仗义直言,难道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和他同退可以,同进就不必了。
竟然推辞不去。
康定元年(公元年),欧阳修经过年的贬谪生涯,重回开封,升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公元年),宋仁宗召范仲淹、富弼等大臣寻求拯救危局的方略。
范仲淹写了著名的《条陈十事》,建议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如严格官吏升降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做官特权、减轻徭役等。
欧阳修力挺范仲淹,同时建议实行按察法,选精明强干的人做按察使,监察各路和州、县官吏,定期向朝廷报告。
范仲淹的条陈和欧阳修的建议,一度被宋仁宗采纳并颁行全国,号称新政。
可是,保守势力借朋党之说在朝中大造舆论,诬陷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图谋架空皇上,要求罢免革新派的职位。
欧阳修被这些狭隘小人的阴谋伎俩激怒了,他连夜奋笔疾书,向皇帝奏陈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的道理,这就是尖锐犀利、文情奔放、有理有据的《朋党论》。
遗憾的是,不管欧阳修的陈词多么恳切、说理多么充分、罗列的事实多么有说服力,宋仁宗还是一道圣旨,罢免了杜衍、范仲淹等名革新派官员的官职,庆历新政草草收场,保守的豪族官僚重新得势。
守旧派将矛头对准欧阳修,伪造了所谓的张甥案,说欧阳修与外甥女有不正当关系。
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欧阳晟,却与欧阳晟的家仆陈谏私通。
奸情败露后,张氏为了开脱自己,反咬舅父一口,说未嫁时就与欧阳修有私情。
这件事一直闹到朝中,欧阳修上疏为自己辩护。
而中书舍人钱勰素来跟欧阳修有仇隙,这时举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望江南》词为证: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
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
何况到如今。
这首艳词于是成了欧阳修生活作风问题的铁证。
欧阳修被贬赴任滁州。
滁州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山高水清,地僻事简,民俗淳厚,欧阳修很喜欢这儿。
滁州西南有琅琊山,欧阳修常携酒前往,在美酒和水光山色中,他忘记了被谤遭贬的羞辱,忘了自己的太守身份,忘了自己刚满岁的年龄,自称醉翁。
后来,欧阳修由滁州改守扬州。
至和元年(公元年)六月,欧阳修受命回京,这时他离开京都已近年。
宋仁宗眼见这位庆历旧臣已近半百,也未免有恻然之叹,次年便
提拔他为翰林学士、集贤殿修撰,官正三品。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
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
他认为这正是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
考试结束后,有一批人落了选,他们对欧阳修十分不满。
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
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还是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开始学着写内容充实、文风朴素的文章了。
嘉祐二年(公元年),欧阳修依新标准录取进士的事被称为科举史上的盛举。
其中大多数被录取的人在此后几十年里,都成为北宋的名臣。
这批进士中,日后做到三品以上高官的有人,其中包括苏轼、苏辙兄弟;做到副宰相以上的有人。
不仅如此,宋朝几大学术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洛学的程颢,王安石新学的重要成员吕惠卿、曾布等,都在这次科举中同时被取。
而后来的所谓唐宋八大家,有人也是这一届科举同时被录取的考生,即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
欧阳修所提倡的古文运动,对于后世文风的改变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