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2019《工程地质》复习要点
![2019《工程地质》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9450d9daef5ef7ba0d3cb4.png)
重点1、复习指导下册子重点2、《工程地质》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一、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1、研究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称为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探讨工程地质勘察的手段及方法,调查研究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分析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及防治措施,为工程的选址、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几个方面。
第二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一、地质作用1、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2、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3、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二、造岩矿物1、按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化合物。
3、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4、解理: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要点(1)找到矿物的新鲜面,矿物的新鲜面能真实地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物理特征;(2)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3)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三、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岩石吸水率:岩石在常压条件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
2、岩石软化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一种性质。
衡量软化性的指标是软化系数。
它表示岩石在饱水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与岩石在干燥状态下极限抗压强度的比值。
3、岩石的抗冻性:岩石抵抗冰冻作用的能力。
用强度损失率和重量损失率表示抗冻性能。
4、岩石按坚硬程度分为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五类。
5、岩石抗剪断强度是在剪切面上有一定垂直压应力作用,被剪断时的最大剪应力。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
![《工程地质学》孔宪立_石振明工程地质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5cdf89271fe910ef12df8b3.png)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球的圈层构造。
矿物的概念,结晶质的基本特点。
便于肉眼鉴别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常见的造岩矿物岩浆岩的成因岩浆岩的分类,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岩浆岩沉积岩的成因沉积岩的物质成分,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变质作用的因素变质岩的矿物特征,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常见的变质岩地质年代的概念(绝对、相对)岩层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第四纪的主要地质特征第三章地质构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壳运动(性质和方向),板块运动的基本概念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岩层产状的概念。
褶皱构造的成因,摺曲的类型节理(裂隙)的成因和类型断层要素、断层的主要类型、断层的组合形式整合与不整合的概念,不整合的类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影响岩石工程性质的主要因素岩体的概念,岩体的结构面第四章土的工程性质与分类土的粒度成分、粒度分析方法土的矿物成分及性质,土的三相比例指标的概念无粘性土紧密状态指标,粘性土的物理特征土的成因类型特征特殊土(软土、黄土、红粘土、膨胀土、冻土)的主要工程地质性质第五章地下水地下水与含水层的概念岩土的水理性质地下水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地下水对建筑工程的主要影响作用流沙和潜蚀产生的机理第六章不良地质现象的工程地质问题风化作用的类型风化带的意义流水的侵蚀作用河谷的类型及河流接地滑坡的形态特征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滑坡的主要治理措施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防治措施岩溶的形成条件。
地震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成因。
地震波及其传播地震震级、烈度地震效应(地震力、地面破坏、地基液化)地基承载力的实质地基液化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
第2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
![第2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833d62fa5e9856a56126011.png)
2.0 概述
一、岩石与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差别: 其次,岩石虽然比起土来具有强度高、不易变形以及整体性 和抗水性好的优点,但作为地下工程体(如井筒、巷道、硐室、 隧道等)、建筑物地基或建筑物环境的岩体,也具有缺陷,这 就是岩体中存在着断层、节理等结构面,使岩体受到不同程度 的切割,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变差和严 重不均匀。当断裂破坏严重时,岩体甚至破碎分散犹如碎屑土。 这种被称为构造岩的破碎岩石,有的属于半坚硬岩石,有的已 经成为松软土。岩体中的这种结构面分割情况,在土中是见不 到的,只有在某些裂隙黏土或老黄土中才有微弱的裂隙分布。 因此岩体的结构比土体复杂。即使是坚硬完整的岩块,在其内 部也存在有微裂隙和缺陷,如节理面、微破裂面等,这就程度 不同地削弱了岩块的强度,同时也导致了岩块力学性质的各向 异性。
2.1 岩石的基本特征
三、岩石的分类
工程中的岩石分类方式较多,现就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介绍 如下。 2、按照其坚固性划分 按照岩石的坚固性划分可分为两类:硬质岩石和软质岩石。 (1)硬质岩石是指其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 的岩石。 常见的硬质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闪长岩、玄武岩、 石英砂岩、硅质砾岩和花岗片麻岩等。 (2)软质岩石是指其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岩石。 常见的软质岩石有页岩、泥岩、绿泥石片岩和云母片岩等。 除此之外,岩石按照其风化程度可分为五类,即未风化、微 风化、弱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也有资料分三类/四类, 即微风化 /弱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2.1 岩石的基本特征
二、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1、岩石的结构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和形状以 及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这主要决定于地质作用进行的环境,在同一大类岩石中,由 于他们生成的环境不同,就产生了种种不同的结构。 2、岩石的构造 岩石的构造是指岩石中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 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以及充填方式。这反映着地质 作用的性质。 由岩浆作用生成的岩浆岩大多具有块状构造;由变质作用生 成的变质岩,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组成矿物一般都依一定方向平 行排列,具有片理状构造;由外力地质作用生成的沉积岩,是 逐层沉积的,多具有层状构造。
岩石的硬度、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
![岩石的硬度、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9b28150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a.png)
岩石的硬度、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石的主要矿物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都会对岩石造成影响。
例如,岩石中的石英含量越多,钻孔的难度就越大,钻头、钻机等消耗量也就越多。
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依据颜色鉴定矿物的成分和结构,依据光泽鉴定风化程度,依据硬度鉴定矿物类别。
表1矿物硬度表
二、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
四、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2)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及岩体的地质特征
![岩体力学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及岩体的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eb811d53186bceb19e8bb84.png)
第二章 岩块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二、岩块的结构、构造特征
胶结方式:是指胶结物与碎屑颗粒之间的联结 方式,胶结方式主要有: 基底式胶结-在岩石中胶结物的数量多,颗粒 与颗粒之间互不接触,颗粒散布在胶结物之中。 孔隙式胶结-当胶结物不多时,碎屑颗粒相互 接触,胶结物充填在颗粒之间的孔隙中。 接触式胶结-胶结物不多,只在颗粒之间的接 触处才有,颗粒之间的孔隙仍是空洞。
2 断续充填(不连续,厚度小于h).结构面的力学性质与充 填物性质、壁岩性质及结构面的形态有关。 3 连续充填(连续,厚度大于h)结构面力学性质取决充填物性质。 4 厚层充填(充填物厚度远大于h)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很差,主
要取决于充填物性质,岩体往往易于沿这种结构面滑移而失稳。
五 密度
•结构面的密度反映结构面发育的密集程度。 •1、线密度(Kd)是指结构面法线方向单位测线长 度上交切结构面的条数(条/m)。 •2、间距(d)则是指同一组结构面法线方向上两相 邻结构面的平均距离。 Kd与d互为倒数关系 •如果测线是水平布置的,且与结构面法线的夹角 为α ,结构面的倾角为β 时:
RQD 100e
0.1kd
(0.1k d 1)
岩体质量指标RQD: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
长度之和与钻孔总进尺的百分比。
长度大于 cm的岩心长度之和 10 RQD 100% 钻孔总进尺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六 张开度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两壁面间的垂直距离。 结构面两壁面一般不是紧密接触,这就使结构面实际接触 面积减少,导致结构面粘聚力降低和渗透性增大。
Ⅲ级 指长度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断层、区域性节理、延伸较好 的层面及层间错动等。控制工程岩体稳定
工程地质-岩石及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幻灯片课件
![工程地质-岩石及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52a7d4bceb19e8b8f6bad2.png)
• 软化性指标是软化系数(softening coefficient): 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在饱和状态下的极限抗压 强度和在风干状态下的极限抗压强度的比,用 小数表示。其值越小,表示岩石在水作用下的 强度和稳定性越差。软化系数小于0.75的岩石, 认为是软化性强的岩石,工程性质比较差。
• 1)第一变形阶段为图中OA段曲线,属于微裂隙压密阶段, 岩石中微裂隙在压力作用下逐渐被压密,岩石的应力—应 变曲线呈上凹形。
• 2)第二变形阶段为图中AB段曲线,属于弹性变形阶段, 岩石中微裂隙进一步闭合及压密,孔隙被压缩,因而岩石 的应力—应变曲线为曲型的直线形式。曲线上B点所对应
的应力e为弹性极限强度或比例极限。
膨胀试验仪器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
2、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指标
• (1)岩石的变形性质 • 岩石变形有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黏性变形三种。 • 1)弹性变形 •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去后又恢复其原
有的形状及体积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 2)塑性变形 • 岩石在超过其屈服极限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撤
包括孔隙)部分单位体积的重量。在数值上,等于岩石固体颗 粒的重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重量的比。其大小,决定于岩
石中矿物的比重及其在岩石中的相对含量。
• (2)重度(容重, unit weight):指岩石单位体积的重
量,在数值上等于岩石试件的总重量(包括孔隙中的水重)与 其总体积(包括孔隙体积)之比。其大小,决定于岩石中矿物 的比重,岩石的孔隙性及其含水情况。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岩石的物理性质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岩石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3b107928eff9aef8941e0650.png)
吸水性较大的岩石吸水后往往会产生膨胀,给井巷支护造 成很大压力。
在公路建筑材料中 Ks→1,石料抗冻性能差, Ks >0.85的 石料寒冷地区不用。
2、岩石的透水性
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水穿透岩石的能 力。地下水存在于岩石孔隙、裂隙之中,而且大多数岩石 的孔隙裂隙是连通的,因而在一定的水压作用下,地下水 可以在岩石中渗透。岩石的这种能透水的性能称为岩石的 透水性。岩石的透水性大小不仅与岩石的孔隙度大小有关, 而且还与孔隙大小及其贯通程度有关。
I d 2 mr / ms %
试验前的试件烘干质量 mr ; 残留在筒内的试件烘干质量 ms 。
3.岩石的膨胀性 评价膨胀性岩体工程的稳定。
1)自由膨胀率:无约
束条件下,浸水后胀变形 与原尺寸 之比 轴向自由膨胀
VH H / H (%)
H——试件高度 径向自由膨胀
VD D / D (%)
n0Leabharlann Vn0 V Ws V
Vn0 Ws
d 2 w
式中:Ws为干燥岩石重量;γd,γw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3)岩石的饱水系数(Ks)
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之比称为岩石的饱水系数,即
Ks
1 2
饱水系数反映了岩石中大开空隙和小开空隙的相对含量。 饱水系数越大,岩石中的大开空隙越多,而小开空隙越少。
Vnb Ws
Ws Vnb1 d1
V W1
w
式中:W s为干燥岩石的重量;γd,γw分别为干燥岩石和水的重度。
(2)岩石的饱水率(ω2)
岩石的饱水率指在高压(150个大气压)或真空
条件下,岩石吸入水的重量Wω2与岩石干重量Ws之比,
即: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29c25d180eb6294dd886c95.png)
12/28
二、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外部的能量引起的
由太阳辐射能引起,产生大气环流,形成水的循 环,动植物生长,在运动的过程中改造地表。
13/28
二、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
河流的侵蚀; 地下水的潜蚀; 湖泊海洋的冲蚀;
风的吹蚀;
冰川的刨蚀等。
14/28
二、地质作用
河流的侵蚀
亚马逊河流域
37/28
三、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力学性质
硬度(hardness):矿物新鲜面抵抗外力刻划的能 力,分为摩氏十级。 “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矿物硬度表
硬度 1 2 3 4 5 6 7 石英 8 黄玉 9 10
矿物 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长石
刚玉 金刚石
一般用摩氏硬度计来决定矿物的相对硬度 野外调查时,常用指甲(2~2.5)、铅笔刀(5~5.5)、 玻璃(5.5~6)、钢刀刃(6~7)鉴别矿物的强度。
46/28
一、岩浆岩
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空间位置、形态和岩体大
小,以及与周围岩石相接触的关系。
深成岩 侵入岩 岩 浆 岩 喷出岩 浅成岩 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
岩基、岩株、岩盖 和岩盆(盘)、岩 床、岩脉、岩墙等 火山锥、熔岩流、 熔岩被
47/28
一、岩浆岩
岩浆岩的产状示意图
①岩基; ②岩株; ③岩盘; ④岩床; ⑤岩墙; ⑥火山颈; ⑦岩脉; ⑧岩被; ⑨火山锥; ⑩熔岩流; ⑪破火山口
10/28
二、地质作用
地震作用(earthquake)
由于地壳运 动引起地球内部 机械能突然释放 时,以弹性波的
形式传播到地表
引起猛烈冲击。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521b52e5998fcc22bcd10d4d.png)
软化性:指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softening coefficient)为岩石在饱水状态下 的极限抗压强度与风干状态下强度之比。<0.75是 强软化的岩石。 崩解性(disintegration):指粘土质岩石吸水膨胀的 性质。 抗冻性(frost resistance):指岩石抵抗冰劈作用的
沉积岩
•火山碎屑岩由细小火山灰组成,水理性质差。
•沉积碎屑岩受胶结物成分和胶结类型影响显著
•粘土岩浸水后易软化和泥化,还可能有膨胀性
对工程极为不利,但可作隔水层和防渗层。
•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具不同程度的可溶性,易 渗漏。
变质岩
工程性质与其原岩密切相关。 •动力变质岩的力学强度和抗水性 均较差。 •片理构造使岩石具有各向异性特 征。
3.1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一 .岩石工程性质的常用指标
物理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重度(密度)(unit weight):岩石单位体积的重力(
质量)。有干重度、湿重度和饱和重度之分.
比重(相对密度)(specific gravity):固体岩石的重力(
质量)与同体积水在4º c时重力(质量)的比值。
3.5.2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体是指包括各种地质界面的单一或多种岩石 构成的地质体,它被各种结构面所切割,由大 小不同、形状不一的岩块所组合而成。岩体是 指某一地点一种或多种岩石中的各种结构面、 结构体的总体。
1.岩体结构分析
结构面包括各种破裂面、物质分异面、软弱夹 层等,按地质成因可分为原生的、构造、次生 原生结构面是成岩时形成的,分为沉积的、火 成的和变质的 构造结构面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于岩体中形 成的断裂面、错动面、破碎带的总称 次生结构面是在风化、卸荷、地下水等作用下 形成的风化裂隙、破碎带、泥化夹层、夹泥层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a976c6cc850ad02de804159.png)
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的内圈层构造,知道地球的外圈层。
2.了解地质作用。
3.理解矿物(晶体)的形态,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及断口等物理性质,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造岩矿物的室内鉴定特征。
4.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代表性岩石的特征浆岩的产状。
5.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其力学性质指标,掌握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
【学习重点】1、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地壳改造的作用。
2、常见造岩矿物的主要形态及其主要的物理性质。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构造。
4、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2.1 地球的总体特性地球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a)6378.14km,两极半径(b)6356.779km,地球的扁为,赤道附近稍微凸出,极区稍微扁平,赤道与极地半径相差22km。
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厚度较;地幔是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部分,厚度约2900km,是地球的主体部分,态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内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厚度为3500km。
2、地质作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由地球内部能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产生的地质应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即内动力地质作用地下深处进行,并可波及地表。
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岩、变质岩等便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得辐射能、日月的引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4938d4d03d8ce2f0066236f.png)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岩石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存在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热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石矿物。
如常见的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等。
3.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硬度(矿物的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
)、解理和断口。
4.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5.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6.岩浆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7.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8.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9.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常见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12.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组成。
13.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14.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15.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16.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17.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18.常见沉积岩:19.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20.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因素:高温、高压、新的化学成分的加入。
21.变质岩特有的矿物(石滑绿蛇)22.变质岩的结构(变晶变余)23.变质岩的构造,主要的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b6fe572fb90d6c85ed3ac608.png)
➢ 断口:指非晶质矿物在受到外力打击作用后,破 裂面方向随机且极不平整光滑的性质。
➢ 裂开的不平整也不光滑的面称为断口面。 ➢ 根据断口的形态特征,常见如下类型:
①贝壳状断口; ②平坦状断口; ③参差状断口; ④锯齿状断口; ⑤刀片状断口; ⑥阶梯状断口。 值得注意:解理和断口
的性质此消彼长。
7. 密度和重度
3. 光泽
➢ 矿物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它的强弱取决于矿物的折射率、吸收系数和反 射率。
➢ 在矿物学中,将矿物光泽按反射率大小分为三 个等级,即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 泽。 (1)金属光泽:如同金属抛光表面上的反射光, 闪耀夺目。 (2)半金属光泽:比新鲜金属抛光面略暗一些, 如同陈旧的金属器皿表面的反射光。 (3)非金属光泽:如同非金属抛光表面上的反 射光,光泽暗淡。它可再细分为金刚光泽和玻 璃光泽。常见特殊的非金属光泽包括珍珠光泽、 油脂光泽、丝绢光泽、蜡状光泽和土状光泽等
第二章 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内容提要:
一、矿物及其特征 二、岩浆岩及其特征 三、沉积岩及其特征 四、变质岩及其特征 五、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 岩土体作为地基或建筑结构本身或部分,其工 程地质性质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设计、施工和投 资以及稳定安全性,也是地质学尤其是工程地 质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 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矿物的集合体。
4. 透明度
➢ 矿物透明度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其大小可用 透射系数表示。
➢ 为了消除矿物厚度对透明度的影响,一般以0.03cm薄片 厚度作为参考标准。据此,矿物透明度可分为如下三个 等级: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 矿物颜色、条痕、光泽与透明度之间存在相互消长的关
系。
5. 硬度
工程地质学 复习资料
![工程地质学 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170ef3a76e58fafbb003d9.png)
第 2 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地球的内部构造:依各圈层的特点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地球的固体外壳叫做地壳。
地幔:处于地壳和地核中间,也称中间层或过渡层。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分两层:地幔上层和地幔下层地核: 主要化学成分是铁、镍,所以又称铁镍核心岩石: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自然组合而成的矿物结合体。
矿物: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和形态特征等。
(一)光学性质-颜色、光泽、条痕1.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的。
2.光泽:矿物表面呈现的光亮程度,称为光泽。
它是矿物表面的反射率的表现。
按其反射强弱程度,分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非金属光泽有:玻璃光泽、珍珠光泽、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土状光泽。
3.条痕: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时所留下的粉末痕迹,它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二)力学性质1.硬度摩氏硬度计:是硬度对比的标准,从软到硬依次由下列10种矿物组成称为摩氏硬度计。
(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2.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裂开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破裂面,称为断口。
据解理的完全程度,可将解理分为以下几种:极完全解理:易裂开成薄片,解理面大而完整,平滑光亮,如云母。
完全解理:沿解理方向开裂成小块,解理面平整光亮,如方解石。
中等解理:既有解理面,又有断口,如正长石。
不完全解理:常出现断口,解理面很难出现,如磷灰石。
(三)形态特征1.单体矿物形态:单向延长类型、双向延长类型、三向延长类型。
2.集合体的形态有:晶簇、纤维状、粒状、鲕状、钟乳状、土状、块状。
(四)其他性质如滑石的滑腻感,方解石遇盐酸起泡等,都可作为鉴别这种矿物的特征。
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 岩石的物理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7ddfe13fad6195f312ba63e.png)
wsa
Ww2 100% Ws
2.2 基本性质指标
岩石的水理性质: 饱水系数
岩石的吸水率( a )与饱和吸水率( sa )之比,称为饱水系数。
K
a sa
它反映了岩石中开口孔隙的发育程度。一般说来,饱 水系数愈大,岩石中的开口孔隙相对愈多。
饱水系数大,说明常压下吸水后余留的孔隙就愈少, 岩石愈容易被冻胀破坏,因而其抗冻性差。
Vvc nc 100% V
总孔隙率与开口和封闭孔隙率的关系
n no nc
(读2-3)
2.2 基本性质指标
岩石的水理性质: 岩石在水溶液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水理性质。主要有吸水 性、抗冻性、软化性、渗透性、膨胀性及崩解性等。
岩石的吸水性
岩石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岩石的吸水性。常 用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率)与饱水系数等指标表示。
导电性:岩石介质传导电流的能力,常用电导率或电阻率表示。
学科内应用较少
导电性复杂易变:矿物成分,结构,孔隙溶液的多少、化学组成、浓度等 电阻率岩浆岩高,变质岩次之,沉积岩变化范围大、垂直层理较高
2.4
概述
岩石的渗透性
在水力坡降作用下,水在岩体 孔隙和裂隙中的流动,即渗流; 该过程称为渗透。 而岩石的渗透性就是指在水压 力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 透过水的能力。
影响因素:取决于矿物成分及含量,可作常数看。 水的影响重要 含水状态岩石的比热可用干试样的比热等指标来进行换算,公式如下:
CS
m C mwt Cwt m mwt
2.3
岩石的热学和电学性质
导热性:岩石传导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热导率)λ:温度梯度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岩石所传 导的热量(cal/(cm2· s· ℃)) 多数造岩矿物λ介于0.40~0.80~4.00~7.00之间(2.10, 0.63, 0.021),岩石λ与岩石 密度有关(沉积岩骨架密度15~20%,一倍),注意各向异性岩石λ的差异(顺高 10~30%)。
工程地质习题集答案
![工程地质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9783a011ca300a6c39058.png)
第一章绪论名词:工程地质学、不良地质现象1、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哪些因素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问题3、举例说明地质环境如何影响制约工程活动。
4、举例说明工程活动如何影响地质环境。
第二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一、名词解释(8)1、矿物、2、岩石、3、解理、4、断口、5、岩石结构、6、岩石构造、7、变质岩、8、条痕二、单项选择题(39)1、某矿物呈黑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D )。
A 角闪石B 辉石C 石榴子石D 黑云母2、某矿物呈白色,玻璃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板状,该矿物可定名为( D )。
A 角闪石B 辉石C 石榴子石D白云母3、某矿物呈乳白色粒状,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钢刀不能划动,则该矿物定名为:( C ) 。
A 斜长石B 白云石C石英 D 蛇纹石4、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该矿物可定名为:( C )。
A 石膏B 食盐C方解石 D 白云石5、某矿物呈褐色、短柱状、玻璃光泽、两组近正交的中等解理,小刀不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A )。
A 辉石B 角闪石C 黑云母D 蛇纹石6、某矿物呈绿黑色、长柱状、玻璃光泽、两组124°相交的中等解理,小刀不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B )。
A辉石B角闪石 C 黑云母 D 蛇纹石7、某矿物呈灰白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中等解理,小刀能刻划动。
该矿物可定名为:( D )。
A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D斜长石8、某矿物呈肉红色、板状、柱状、玻璃光泽、中等解理,解理面成直角。
该矿物可定名为:( B )。
A辉石B正长石 C 黑云母 D 斜长石9、某矿物呈白、黄色、土状光泽。
该矿物可定名为:( D )。
A辉石 B 角闪石 C 黑云母D高岭石10、下列矿物中遇冷稀盐酸剧烈起泡的是( B )。
A. 石英B.方解石C. 黑云母D. 正长石11、矿物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特性称为( D ) 。
2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2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f30c64c6c175f0e7dd1371f.png)
2.2.2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c.形态特征
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内部排列构造不同, 其外形特征也不同。单体矿物形态和集合体矿 物形态。
2.2.2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单体矿物形态
单向延长类型:晶体向一个方向发 育,形成柱状、针状、纤维状。如 纤维状石膏、角闪石等; 双向延长类型:晶体向两个方向发 育,形成板状、片状。如板状石膏、 云母、重晶石等;
沉积岩
岩石
岩浆岩
变质岩
2.3.1 岩浆岩
2.3.1.1 概述 2.3.1.2 岩浆岩的产状 2.3.1.3 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2.3.1.4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 2.3.1.5 常见的岩浆岩
2.3.1.1 概 述
岩 浆 岩 的 形 成
地壳下部放射 性元素蜕变
<上覆岩层压力时 冷凝成岩浆岩
工程地质学 Engineering Geology
土木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第2章 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 工程地质特征
2.1 前言 2.2 主要造岩矿物 2.3 岩石 2.4 地质年代及其特征
2.1 前 言
地球
是宇宙间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绕太阳公转的一个 行星。
地 球 的 赤 道 半 径 为 6378.4km , 两 极 半 径 为 6365.9km。扁平率为1/297。
2.2.1 矿物的基本概念
造岩矿物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如常见 的石英(SiO2)、正长石(KA1Si303)、方解 石(CaCO3)等。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质。
次生矿物
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 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成 的新的矿物。
2.2.1 矿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岩石及工程地质性质03
![第二章岩石及工程地质性质03](https://img.taocdn.com/s3/m/164e1ff4a45177232e60a207.png)
酸性岩(SiO2>65%)代表性侵入岩—花岗岩;代表性喷出岩—
流纹岩
岩石中 矿物分 类
硅铝矿物(浅色矿物:石英、长石) 硅镁矿物(深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
硅铝矿物(浅色矿物)
石英 正长石
硅镁矿物(深色矿物)
橄榄石 (岩石 中橄榄 绿色者)
角闪石
辉石
3、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
•(1)岩浆岩的结构
褶皱状
石英
长石、石英、角闪石、红柱 石
块 状
致密状 斑状或致密状
石榴子石、透辉石
不等粒状
构造破碎 构造角砾岩
岩类
糜棱岩
原岩碎块 原岩岩屑
碎
角砾状
裂 状
眼球状
5常见变质岩
石英岩:变余砂状
结构,块状构造。
(左图)
大理岩:粒状变晶结 构,
。(右图)
块状岩类:
大理岩:由较纯 的石灰岩、白云 岩经区域变质作 用形成;
玄武岩:基性喷出岩。辉黑、 黑色;
隐晶质细粒或斑状结构,气 孔或杏仁状构造;
岩石致密坚硬、性脆,强度 高。
基性浅成侵入岩——辉绿岩
6岩浆岩的肉眼鉴别要点
1.在野外首先观察岩体产状规模及 特征;2据颜色、矿物成分、结构、
构造确定名称二、沉积岩来自1、沉积岩形成:经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2.物质成分 沉积物颗粒(单矿物和岩屑)和胶
水后易软化、易膨胀。抗滑能力很低。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石灰岩:由细小结晶的方解
石形成,常有少量的白云石、 粘土、长石等。常为灰色、浅 灰色;遇稀盐酸强烈起泡。易 形成岩溶,但可作水泥和石灰 的原料,或作建筑材料。
白云岩:主要为白云石,含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及岩体的地质特征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及岩体的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826b9740b1c59eef8c7b426.png)
(四)岩体的结构特征
第二章总思考题
1、岩块与岩体有哪些区别? 2、试比较土与岩有那些异同点? 3、结构面有哪些主要特征,它们是怎样影响 岩体力学性质的? 4、比较岩块与结构体的含义异同? 5、试总结说明三大类岩体的主要特征?
风化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风化空隙率指标(Iw)是快速浸水后风化岩块吸入
水的质量与干燥岩块质量之比。
波速指标
纵波波速(cp)
波速比
kv
vcp vrp
' cw
风化系数
kf cw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硬质岩石按波速指标的风化分级表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K1变化在0~1之间,K1值愈大说明结构面的连 续性愈好,当K1=1时,结构面完全贯通。
2、面连续性:指沿结构面延伸方向,结构面面 积之和与总面积的比值。 3、迹长:结构面与岩体露头交线的长度。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表2-3 结构面连续性分级表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结构体的形状示意图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2 岩 体 的 结 构 类 型
第二章 岩块、结构面和岩体的地质特征
三、岩体成因与岩体特征(自学)
1 岩浆岩体 无层理,产状复杂。根据岩浆活动方式,岩浆 岩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类。 2 沉积岩体 具有层理构造,岩体呈层状结构。沉积岩包括 他生沉积岩和自生沉积岩两大类。 3 变质岩体 多数岩石变质后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重结晶作 用,结构较致密,抗水性增强,孔隙率较低, 透水性弱,抗变形性能好,强度高。因此与沉 积岩相比,变质岩的性质一般要好些。
第02讲 岩体的力学特性和工程地质性质
![第02讲 岩体的力学特性和工程地质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f0eb2c2b9f3f90f76c61b20.png)
A.受到水平方向强烈张应力形成的
B.受到水平方向强烈挤压力形成的
C.断层线与褶皱轴的方向基本一致
D.断层线与拉应力作用方向基本垂直
E.断层线与压应力作用方向基本平行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岩体的构成。(1)断层要素:①断层面和破碎带;②断层线;③断盘;④断距。(2)断层基本类型:①正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②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③平推断层是两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水平位移的断层。其倾角一般是近于直立的,本题是逆断层。参见教材P8。
二、岩体的力学特性
(一)岩体的变形特征
岩体的变形通常包括结构面变形和结构体变形两个部分。岩体变形参数是由变形模量或弹性模量来反映的。
(二)岩体的强度性质
由于岩体是由结构面和各种形状岩石块体组成的,所以,其强度同时受二者性质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强度既不等于岩块岩石的强度,也不等于结构面的强度,而是二者共同影响表现出来的强度。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用岩石或结构面的强度来代替。如当岩体中结构面不发育,呈完整结构时,岩石的强度可视为岩体强度。如果岩体沿某一结构面产生整体滑动时,则岩体强度完全受结构面强度控制。
(3)碎裂结构。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结构岩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4)散体结构。岩体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十分破碎,岩石手捏即碎,属于碎石土类,可按碎石土类考虑。
2011年真题:
4.结构面结合力较差的层状结构工程地基岩体的工程特性是( )。
A.沿层面方向的抗剪强度高于垂直层面方向
表1.1.4裂隙发育程度分级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的内圈层构造,知道地球的外圈层。
2.了解地质作用。
3.理解矿物(晶体)的形态,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及断口等物理性质,理解主要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造岩矿物的室内鉴定特征。
4.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代表性岩石的特征。
了解岩浆岩的产状。
5.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其力学性质指标,掌握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
【学习重点】1、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地壳改造的作用。
2、常见造岩矿物的主要形态及其主要的物理性质。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构造。
4、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2.1 地球的总体特性地球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a)6378.14km,两极半径(b)6356.779km,地球的扁平率()为,赤道附近稍微凸出,极区稍微扁平,赤道与极地半径相差22km。
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通常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大洋地壳厚度较;地幔是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部分,厚度约2900km,是地球的主体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内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厚度为3500km。
2、地质作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由地球内部能如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产生的地质应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即内动力地质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并可波及地表。
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
岩浆岩、变质岩等便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得辐射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是地壳表层的水、大气、生物以外部能为能源,改造雕塑地壳(主要是地壳表面)的过程,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有: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
2.2 造岩矿物岩石是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他构成了地球的固体部分。
按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由于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所以要认识岩石,分析岩石在各种自然条件下的变化,进而对岩石及其组成的周围环境进行工程地质评价。
就必须首先了解矿物。
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相对均一和固定,一般为结晶质。
自然界中的矿物,都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随后并因经受各种地质作用而不断的发生变化。
每一种矿物只是在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条件下才是相对稳定的,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就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1、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矿物的形态和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于其化学成分和晶体格架的特点。
因此,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
1)矿物的形态是指矿物单体及同种矿物集合体的形态。
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取决于单体的形态和它们的集合方式。
集合体按矿物晶粒大小分为:肉然可辨认晶体颗粒的显晶矿物集合体和肉眼不能辨认的隐晶质或非晶质矿物集合体。
显晶矿物集合体有规则连生的双晶集合体和不规则的粒状、块状、板状、片状、纤维状、针状等;隐晶矿物集合体主要形态有球状、土状、结核状、鲕状、豆状、钟乳状、笋状集合体等。
2)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映。
一般说来,含铁、锰多的矿物,如黑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等,颜色较深,多呈灰绿、褐绿、黑绿以至黑色;含硅、铝、钙等成分多的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颜色较浅,多呈白、灰白、淡红、淡黄等各种浅色。
3)光泽是矿物表面的反射光感。
决定其折光率,折光率愈大,反射率愈高,光泽愈强。
一般按光泽强弱分为四个等级:金属光泽,反光很强,犹如电镀的金属表面光亮耀眼,如黄铁矿;半金属光泽,似未磨光的铁器表面的光亮程度,如褐铁矿;金刚光泽;玻璃光泽,如长石、石英等。
光泽强度是以晶面或解理面等平面的反光程度作为标准。
当反射面不平时,矿物可形成某种独特的光泽。
如丝绢光泽、油脂光泽、蜡状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
4)硬度是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
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不同,所以不同的矿物常具有不同的硬度。
矿物的相对硬度表(摩氏硬度计)见文字教材p8表2-1。
5)解理和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严格按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破裂形成的平面叫解理面,按照解理产生的难易程度,可将矿物的解理分成四个等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无固定方向的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称为断口,如贝壳、参差状等。
另外,矿物的密度、弹性、挠性等对某些矿物的鉴别有时是十分重要的,滑石的滑腻感、方解石遇盐酸起泡等,都可作为鉴别该矿物的特征。
2、常见的造岩矿物野外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别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实的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特征;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第三,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文字教材p9表2-2列出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和主要特征,供学习者学习和鉴别时使用。
2.3 岩浆岩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
岩浆位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以硅酸岩为主要成分和一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水蒸气及其它挥发性物质(CO、CO2、H2S等)组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
岩浆上升侵入周围岩层中所所形成岩石称为侵入岩。
根据其规模及形成深度,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大类。
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
1、岩浆岩的产状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
岩浆岩的产状大致包括:岩基、岩株、岩盖和岩盆、岩床、岩脉、火山锥等。
2、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组成岩浆岩的矿物,根据颜色,可分为浅色矿物和深色矿物两类:浅色矿物包括石英、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等;深色矿物有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
根据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3、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
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岩浆成分和岩浆冷凝时物理环境的综合反映。
岩浆岩的结构包括: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全晶质结构;致密状,矿物晶粒细小,肉眼和放大镜均不能分辨的隐晶质结构;由两组直径相差甚大的矿物颗粒组成,其中大晶粒散布于细小晶粒之间的似斑状结构和类似于似斑状结构,但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矿物的斑状结构;岩石全部为非晶质所组成,均匀致密似玻璃的玻璃质结构。
4、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颗粒集合体分布与排列的特征。
岩浆岩的主要构造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等。
5、岩浆岩的分类与常见的岩浆岩岩浆岩的分类方案主要考虑岩石的化学成分和冷凝固结成岩时的环境。
首的含量,将岩浆岩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先,根据岩浆岩的化学成分SiO2性岩及酸性岩。
其次,根据成岩环境,分成喷出岩、浅成岩、深成岩。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因素,对岩浆岩进行了具体的分类(见文字教材p11表2-3)。
常见的岩浆岩及其特征见文字教材p13~ p14。
2.4 沉积岩1、沉积岩的形成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地质作用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2、沉积岩的矿物组成沉积岩的物质组成包括:碎屑物质先成岩石物理风化作用的产物,其中大部分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难溶于水的原生矿物的碎屑。
粘土矿物主要是一些由含铝硅酸盐类矿物的岩石,经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矿物。
如高岭石,微晶高岭石及水云母等。
这类矿物的颗粒极细(<0.005mm),具有很大的亲水性、可塑性及膨胀性。
化学沉积矿物由纯化学作用或生物化学作用从溶液中沉淀结晶产生的沉积矿物。
如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石盐、铁和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等。
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由生物残骸或有机化学化而成的物质。
如贝壳、泥岩及其他有机质等。
3、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是指沉积岩的组成物质、颗粒大小、形状及结晶程度。
它不仅决定于岩性特征,也反映了形成条件,沉积岩的结构可分为四种。
碎屑结构由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而成。
是沉积岩所特有的结构。
泥质结构由粒径<0.005mm的粘土矿物颗粒组成。
是泥岩、页岩等粘土岩的主要结构。
特征是手摸有滑感,用刀切成平滑切面,断口成贝壳状。
结晶结构由溶液中沉淀或经重结晶所形成的结构。
结晶结构为石灰岩、白云岩等化学岩的主要结构。
生物结构由生物遗体或碎片所组成,贝壳结构、珊瑚结构等。
是生物化学岩所具有的结构。
4、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主要包括:层理构造层理是沉积岩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沉积环境的改变所引起的沉积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或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而显示成层的现象。
层理是沉积岩最重要的一种构造特征,是沉积岩区别于岩浆岩和变质的最主要标志。
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曝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等。
结核结核是成分、结构、构造及颜色等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团块体。
结核形态很多,有球状、不规则团块状等。
生物成因构造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生态特征,而在沉积物中形成的构造称生物成因构造。
如生物礁体、叠层构造、虫迹、虫孔等。
5、沉积岩的分类和常见的沉积岩沉积岩的分类根据沉积岩石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类。
见文字教材p18表2-4。
常见的沉积岩及其特征见文字教材p18~ p19。
2.5 变质岩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岩石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造成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和其它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
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1、变质作用的因素及类型变质作用的因素指在变质过程中起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即引起岩石变质的外部因素。
促使岩石变质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具化学活动性流体及时间。
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四种类型:2、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组成变质岩的矿物,一部分是与岩浆岩或沉积岩所共有的,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