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南京实践报告

为了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影子、了解历史的真相、感悟历史的点滴,我曾到达南京实地考察实践。

这次旅游我感觉肩负了许多东西,有文化的传承,让人们远离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并且能够让人们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各国的文化、社会,让人们清楚自己的国家的过去,以及过去的国际地位,以便培养人们的民族精神。这次南京古迹旅游让我们看见我们古代的繁荣昌盛,看到古代建筑的精湛技巧,以及近代历史人物为中华崛起所做的贡献,通过这次旅游,我深切体会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

第一天,临近黄昏我们终于到了南京,第一站秦淮河。我们首先参观了秦淮八艳之一李湘君的故居,小巧精致的建筑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江南贡院让我了解了古代科举考试的流程,读书之人要经过一道道考试才能最终考取功名。晚上我们去了瞻园,瞻园是南京现存历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园林,是江南四大名园,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后赐予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素以假山著称,以欧阳修诗“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南假山与北假山,南假山的假山上伸下缩,形成蟹爪形的大山岫,钳住水面。进入假山内还可看到暗处有仿自然石灰岩的溶蚀景观,悬坠了几块钟乳石,造成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层次丰富,主次分明的山水景观。山上的植物让这座假山透出了勃勃生机,水池东北各有古树两株,栽种于明代,已饱经600年风霜,紫藤盘根错节,女贞翠绿丰满。另有牡丹、樱花、红枫等点

缀其间,衬托了南石山秀丽多姿的特色。北假山坐落在北部空间的西面和北端,是全园的制高点。西为土山,北为石山。两面环山,东抱曲廊,夹水池于山前。山中还有著名的普静泉,水面清澈澄静,宛若明镜。在水池的北部,有一座紧贴水面的石平桥,沟通了东西游览路线。石山体积虽大而中空,山中有瞻石、伏虎、三猿等洞壑。园林建筑风格让我们无不赞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

次日早上,我们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1公里处,面积为153.7公顷,绿地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和烈士事迹陈列馆,凭吊人流常年不断。进入风景区,我们首先来到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前。通过参观,我了解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把雨花台变为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闲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在雨花台被杀害,自1927年——1949年,约有10万革命烈士殉难于此。优雅的烈士陵园风景区,也许风景秀丽,也许气候宜人,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然后我们又游览了中华门。

随后我们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进入到馆内,心情便变得

无比沉重,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口就有好几座雕像,有老奶奶被杀的,也有婴幼儿被杀的,看着这样的雕像,我心里在想,这些日本士兵是不是都没有妻儿和父母,怎么能对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下手呢?有一个广场给我印象特别深,满地的鹅卵石和一个枯枝似的塑像,偶然听到一导游介绍到,这个广场上的雪白鹅卵石就象征着已死的人皑皑白骨,而这枯枝象征着南京当时被屠戮的只剩的残骸,那一刻我震惊了,心里从未有过的压抑和心痛,再走过去就看到了悼念死难者名字的墙壁,墙下还有星点的鲜花,听他们说常会有人来这里祭拜。在展馆里面到处都是日本侵略者的兽行见证,他们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像,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焚化,有的还进行杀人比赛。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画面,想到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听到挣扎者惨痛的呻吟,仿佛看到日本侵略者面目狰狞的样子……我的心在流血,我悲愤地感叹:为什么南京人民会被屠杀?为什么要让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在走出纪念馆之时,有一个写满名字的手册,是记录捐款人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日本人的名字,或许,有些日本人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曾经犯下滔天大罪,他们想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些补偿,但是今天的日本政府居然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一事实,还擅自篡改了历史教科书,把南京大屠杀改成南京事件,还一再强调历史上的每一次战争都避免不了平民的伤亡,而且日本也有一定数量的国民伤亡。这就是日本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30多万的中国人的性命,仅仅就是一起事件?仅仅就是造成了中国平民的伤亡!如此简单而已。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参观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我们深知我们肩上背负的和平的历史使命与重任,对于这一惨案,我们可以原谅,但不能忘却,只有铭记在心,我们才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创造一个和平美好和谐的世界。

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南京总统府。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长江路252号,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总统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期间,这里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中国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这里发生或与这里密切相关,许多重要人物都在这里活动过。总统府的参观让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们用心血换来的。1911年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帝制。虽然他不是一个中国共产党人,但是他的伟大事迹应该被我们所铭记与歌颂。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再次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国父的事迹将永远深深刻在我们的心目中。随后我们又去了玄武湖。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爬完紫金山,参观完天文台后我们就马不停蹄去了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主要有中国古代玉器陈列馆、中国古代漆艺馆、古代青铜艺陈列馆等。其中,中国古代玉器陈列馆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自然创造了温泽滋润、晶莹美丽的角闪石,中国人称之为“玉”。中国人将各种“玉”,碾琢成形式多样的玉器,用作装饰、祭祀、礼仪、馈赠、陈设和日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玉文化。中国玉器与中国文化同时孵化,八千年的历史,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至今仍是光彩缤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征。上古玉器,琮璧成套,斧钺驰骋,龙飞凤舞,洋溢着中国礼仪精神;中古玉器,变化中求统一,推陈出新,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宏厚基座;近代玉器,发扬传统,深入民间,并不断影响四域,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玉器的特殊魅力,体现在纷繁的造型上,体现在特殊的用途上,体现在精湛的琢磨工艺上,体现在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上。中国玉器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化数千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见证,是独树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文化瑰宝。

随后,我们来到了一代伟人之地,中山陵。在紫金山这块风水宝地上,陵墓自然是少不了的,有曾经睥睨天下的孙仲谋,有草根起家的朱崇八,当然也有最令我敬佩的孙文。中山陵常年人流不断,不为别的,只因这个瘦弱的男人,第一次为曾经那个暗无天日的中国,

引进了第一道曙光,第一次提出了那个曾经让国人想都不敢想的三民主义。中山陵上有392级台阶,我姑且偏信是因为当时全国人口三亿九千两百万的说法,一直通到中山陵的最顶端,孙先生的棺椁前,在峰顶的牌楼上还刻着民主、民族、民权的六个大字。如今的中国,人口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一千级台阶恐怕也不为过,不过,台阶的越来越多,是不是也意味着离山顶越来越远,离民权那几个大字越来越

远了呢?社会的日益安定,滋生出了越来越多中饱私囊的贪仓老鼠,自高自大的特权阶级,通向民权民生的天梯越走越陡,我不敢想,只是虔诚的再次向孙先生鞠了一躬,权当是许愿了。与中山陵寸步之遥的是明孝陵。明孝陵,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茅山西侧,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沿道路而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像生。明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风格粗犷、雄浑、朴拙、威武,气度非凡。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构成威武雄壮的长长队列,使皇陵显得更加圣洁、庄严、肃穆。孝陵石像生是明代陵寝中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组。治隆唐宋碑,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为康熙皇帝手书。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清朝皇帝的康熙如此诏示天下,一方面表示了他对朱元璋的尊重和钦佩之意,另一方面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康熙一生中六次南巡,五次拜谒明孝陵,行跪九叩大礼。“治隆唐宋”就是他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下江南渴陵时所题,并由曹雪芹的祖父、当时的“江南织造”郎中曹寅立碑。他是想借此笼络人心,以缓和汉满矛盾,加强其统治。从中

亦可看出康熙的雄才大略。

第四天,我们游览了镇江和扬州的古迹,在镇江,我们到了北固山,北固山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登上北固楼,俯瞰长江流经,景色格外美丽。而甘露寺也坐落在这里,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随后我们又去了西津渡。

吃过午饭,我们游览了金山寺,金山寺雄踞于镇江市区西北。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最"。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寺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进入山门是天王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的宫殿式建筑,当中供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天王殿后是重檐歇山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3 尊金身佛像,

西壁是十八罗汉,左右阁楼上坐着56天尊。3尊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岛。海岛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53位菩萨的塑像。

下午我们到了扬州,参观了扬州双博馆,我们被外国悠久的雕刻技术所折服,被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梅瓶所吸引,其工艺和造型无不显示中华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接着又去了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早在唐代至元代时期,东关街就拥有坚固的城垣和独具特色的民居。唐杜牧有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描述的就是东关街。到了清代,东关街成为扬州盐商首选居住之地。清末民初,扬州近代工商业开始启蒙,东关街又成为众多商业老字号的发祥地。东关街拥有比较完整的明清建筑群及“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特色。

南京考察,让我深深的了解到历史背后的点点滴滴,感觉此行获益匪浅。我们领略了南方园林式建筑风格,为古代高超的建筑技艺所惊叹;看到了一代伟人孙中山的住所及办公场所,被他的精神所感动;观赏了古代精美的文物,被这些古代器具的精美所震撼。这次旅游我感觉肩负了许多东西,有文化的传承,让人们远离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并且能够让人们了解自己的祖国,了解各国的文化、社会,对我今后有很大的帮助与启迪。以史为鉴,我们要认真学习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好好学习历史知识,做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争取以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