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 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
斯在意条大义约林:上出签席促字签进。字经这仪济是式新。的中周恢国恩复与来外总与国理发签兼展订外,的长第代打一表破个中帝条国约政。府 国主义的封锁与孤立,巩固中苏团结。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 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 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 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一 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略而处于战争状 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 助。”
• A.求同存异方针 • B.平等互惠原则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多边外交策略
“求同存异”的内涵:
同: (1)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 侵略; (2)共同的任务:都面临民族独立、发 展民族经济的任务;
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 意识形态不同。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外交基本方针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新
中 初期外交成就:
国
初 1、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
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
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地注意。中国人
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
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你认为这次会议
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
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
• 7.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阐述 的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是
②形成了“万隆精神”。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 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 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 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 显然是存在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2)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新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内形势: 新中国成立 (2)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战后世界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含义 意义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往中独立自主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2、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5年在第一 次亚非(万隆 )会议上的中 国政府代表团
材料:(万隆会议)会议发言中,大多数代表都谴责殖民 主义、种族主义,但由于受到美国的挑拨,有一个国家的代表 团团长诬蔑共产主义是“新式殖民主义”;还有一个国家的代 表团团长也声称,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 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主席、各位代表: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 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 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 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 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 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 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 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新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目标的原因1.新中国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度,必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国度的独立和主权完整,故而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目标。
2.旧中国接纳屈辱的外交政策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新中国为稳固新生的政权必然要破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也必然要求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目标。
3.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汗青,开始了独立成长的新时期,这为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目标提供了可能。
二、理解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1.“一边倒”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纷乱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明确地宣布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为了保护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必须站在世界无产阶级一边,互助制止帝国主义国度的干扰和毁坏。
该外交目标的实行,制止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度对新中国的干扰和毁坏,使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得以稳固。
2.“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百姓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干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干系。
敷衍驻守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人民政府把他们当做平庸外侨看待,不妥作外交代表看待。
这一政策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度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做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
3.“排除干净屋子再宴客”便是先把帝国主义在华渣滓势力消除掉。
帝国主义在华的渣滓势力对中国社会存在一定影响,这对新中国的独立必然会产生影响。
因此,在建立外交干系之前有步骤地把“屋子”排除一下,然后再“宴客”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中国初期实施“一边倒”的原因:(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坚定,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度针对新中国接纳了政治上孤独、经济上封闭、军事上威胁的政策,计划把新中国抹杀在摇篮里。
(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阅历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仇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
(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独,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毅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高中历史 人教版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19张PPT)
——毛泽东
探究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一边倒”
方针必要性?
2020/6/10
“打扫干净、条件
2020/6/10
5
利
弊多
大
一边倒?
联苏
2020/6/10
中间道 路
附美
6
材料一:“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 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 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 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 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①资本主义阵营削弱 ②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③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
不利形势:美帝孤立、封锁、包围中国
最大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国内形势
:
①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半殖半封的旧中国没有独 立自主的外交,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
②现实: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2020/6/10
印度支那问题
特点: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
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 的国际会议
成果:《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
平的日内瓦协议》
意义: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14
主席、各位代表:
我的主要发言现在印发给大家了,在听到了许多代表团团长的 一些发言之后,我愿补充说几句话。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 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 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 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新中国初期
的外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主要体现在“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倒向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
2、1953年12月,周恩来找中印双边会谈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准则和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是在日内瓦会议
5、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也叫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同:遭受殖民主义的灾难和痛苦;解除殖民主义的痛苦和灾难,发展民族经济。
异:指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会议的意义: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
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_知识补充: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的制定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两断,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以前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
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
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开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
毛泽东向斯大林建议:中苏应签订一项新的条约,以代替旧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苏联表示同意。
接着,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进行谈判。
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以及《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等文件。
两国外长互换三个照会,声明1945年8月14日苏联政府同中国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各项协定失效,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独立的现实。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包括前言和六个条款,有效期30年。
它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人教版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知识整理和小题强化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知识整理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以阵营冷战对峙,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等孤立政策。
1.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外交政策:独立自主主要内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周恩来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两国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3.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提高了新中国国际地位。
4.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二、小题强化1.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中的要求独立自主相吻合,故A项正确2.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
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
高中历史 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材料与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7.23《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历史材料与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必须实行新外交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我们不学他们。
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
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
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解读】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与137位工作人员在北京外交部街的一幢3层小楼里召开外交部成立大会,开启了新中国通过外交手段捍卫新生人民政权的艰苦历程。
这是周恩来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节录,其要点是:①旧中国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②新中国必须制定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外交政策。
③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础之上。
资料还显示:①由于过去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旧中国在国际交往中没有独立性,依附于帝国主义。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拥有了独立的国家主权、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因而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制定出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与各国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中苏结盟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第三条缔约国双方均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并不参加反对对方的任何集团及任何行动或措施。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全国通用
本题考查“求同存异”的含义。“同”是指有共同的
任务,即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异”主要是指政治制度的差异,其次是意识形态的差异。
答案
A
遗
憾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交的只 建国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1949.10-1950.10) 有23个(1949-1955年)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不论周恩来 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平等。
国内: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意义
国际: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 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 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 和平 B. 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 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 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贡献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新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周恩来 1898——1976
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
二 战 后 世 界 形 势 图
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
资本主义阵营
黄色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红色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绿色是正在谋求民族独立的国家。
1、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历史背景
国际: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 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总理的烦恼:
面对这些对中国的否定,我们该怎么办?
材料三: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 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 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 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 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 团结。……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 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 间的主要问题。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学习要点(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世纪50年代重大外交活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1.新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以—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_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2)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______ 、经济上_________ 、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扼杀新中国。
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原则(1)方针:新中国奉行_________ 的和平外交方针。
(2)原则:①“另起炉灶”:不承认_______ 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 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________ 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③“一边倒”: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__ 一边。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特别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1•同苏联等国建交新中国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_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⑴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 ___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__ ,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原则。
明,一致同意以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2)影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________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①为了和平解决 _____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举行了日内瓦会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精品课件
的主要问题看,这几项原则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 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 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 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二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 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 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锦》 导读 史料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开放性和 平等性。
主题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讲史料
史料三 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不是倒向帝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轻巧识记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知识点三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深化探究
主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1)革命性:①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运动的理论思想指导下
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及解决的问题有密切联系。②新中
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 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从产生的指导思想和解决
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 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 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知识点二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练出高分
主干梳理 知识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背景: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
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高一历史:5.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人民版07版必修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素材历史回眸一、变动中的世界格局1.东欧和亚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某某国家,它们和苏联一起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
2.亚洲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走向衰落。
3.大多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重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美国那么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形成;厂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互相对峙的局面。
二、“另起炉灶〞与“一边倒〞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基本方针。
2.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
随后,保加利亚、朝鲜、捷克、波兰等lo个国家相继与中国建交。
3.1949年12月,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两国领导人磋商了需要在各领域合作的一些基本原那么。
4.1950年1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2月14日,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三、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1.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2.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那么。
3.1954年4~7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推动会议最终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X局势。
4.1955年4月,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
突破思路本节课包括变动中的世界格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提出与实践三个子目。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如何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影响外交关系的因素?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 基础,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此外政权的性质、 国际形势等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
(四)参加万隆会议(1955)
(一)同苏联等17国建交(1949-1950)
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 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 递交国书后合影。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 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政策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 子 再请客” 外 交 成 就
成就
出现第一次建交热
独 立 自 主( 的基 本 和方 平针 外) 交 政 策
与苏联结盟
“和平共处五项 原 则”的提出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
■
问题探究: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 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1955)
1.背景
(1)朝鲜停战以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 (2)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 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过程 (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2)完善:1954年 在中印联合声明中将“平等 互惠”改为“平等互利”。 1955年 在亚非会议上又把“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人教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知识点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旧中国的反动统治者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出卖国家主权。
如清朝末年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5年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946年蒋介石政府为了求得美国的支持,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与美国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所以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怎样的外交方针?知识归纳1.制定外交政策的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形成世界体系;③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了独立;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革命运动。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这一建交原则是: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3.建国初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方针所包含的主要内容:(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3)“一边倒”:中国政府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4.建国初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成就:(1)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2)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在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知识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1)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
(2)提出: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1954年,周恩来访闽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知识点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下,挫败了西方大国的阴谋,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大大提高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亚非新兴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使新中国赢得了许多亚非国家支持,为后来打破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归纳1.参加日内瓦会议(1)历史背景:朝鲜停战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会议召开:为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由苏联推动,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于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3)日内瓦公约的达成:会议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美国代表团极力阻挠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
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2.出席万隆会议(1)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召开:1955年蓬月,有共同遭遇的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3)意义: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代表着国际舞台上一种新兴力量的崛起。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与分歧,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亚非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宣布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必须遵守的原则是( )(1)平等互利 (2)和平共处 (3)互不干涉内政 (4)互相尊重领土主权A、(1)(2)(3)(4)B、(1)(4)C、(2)(3)D、(3)(4)2、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不包括( )A、“一大片”B、“一边倒”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
”“一边倒”是指倒向( )A、不结盟运动一边B、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民族解放运动一边D、帝国主义阵营一边4、建国以后在外交政策和理论方面,由周恩来首先对外阐述的是( )(1)新中国的建交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求同存异”(4)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A、(1)(2)(3)(4)B、(1)(2)(3)C、(1)(4)D、(2)(3)5、《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其重要意义在于( )A、冲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B、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C、加强了中国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D、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6、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A、中国和印度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B、中国和缅甸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C、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D、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7、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国际会议上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不结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8、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B、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C、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9、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背景是( )A、为了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C、为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做准备D、为“求同存异”方针提供基础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C、新中国刚刚成立,最先同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D、“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二、材料解析题11、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材料二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出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这是我们对外政策的一个基础。
我们讲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就是说,现在中国穷,理所当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中国将来发展富强起来,仍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2)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相似之处?材料三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的理由是什么?(3)材料二中周恩来为什么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求同”的基础是什么?这一方针起了什么作用?三、问答题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是什么?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一、选择题1、B2、A3、B4、D5、A6、C、7、B8、D9、A10、B二、材料解析题11、(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2)相似之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理由:一是现在中国穷;二是永远不会称霸。
(3)为粉碎帝国主义破坏亚非会议的阴谋和缓和与会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
“求同”的基础是反对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谋求发展。
作用是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和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三、问答题1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
这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国建立和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
想要更好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因此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一历史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知识点,希望大家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