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合理的经济政策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
下列政策不利于国家强盛的是A.盐铁专卖政策B.均田制度C.放宽商业限制D.“匠户”制度2.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的魏晋墓葬壁画。
据此可知当时A.嘉峪关地区出现农耕经济B.牛耕技术在全国推广C.曲辕犁在北方大规模推广D.已被迫废弃均田制度3.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A.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B.扩大官员入仕的来源C.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D.将行政、军、财权分割4.王阳明认为:“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王阳明意在强调A.万物皆有天理B.“灵明”是良知C.人与自然的和谐D.天人感应思想5.中国某一时期的报刊上充斥着“天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有教师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少年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
这些现象最能反映A.社会普遍要求挽救民族危亡B.民族危机促使国人逐渐警醒C.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D.清政府允许西方思想自由传播6.下图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在1899—1930年间与外商占南通地区产量比例的变化示意图。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①大生纱厂对列强经济侵略有抑制作用②外国纱厂一直在中国拥有绝对优势③国际环境影响了大生纱厂的发展④大生纱厂主导了南通的近代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7.下图是一幅题为《中国是不能屈服的》(1938年)的漫画。
该画意在A.担忧中国抗战的命运前途B.赞扬正面战场的持久抗战C.反映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D.宣传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8.史学家虞和平认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过程中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一位古代的思想家这样论述政治:“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功盖天下却从不居功,教化惠及万物,而人民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而不能用名称说出来。
”这位思想家最可能是A.老子B.韩非C.董仲舒D.王夫之2.有史学家评论说:“隋唐时期……政权中心是政府而不是皇帝个人,皇帝实际上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皇权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B.政府拥有了一定的政务决策权C.皇帝和政府共同决策政务D.政府对皇帝专权有一定牵制3.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高中版)”部分目录。
征集到部分修改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是①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烙印,应该删除部分子目②资本主义萌芽是史学争议话题,根本不存在,应慎选③增加社会生活和习俗,以利于全面了解明清社会风貌④增加同时代外部世界演变的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和全局认识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④4.“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段材料说明A.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B.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5.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6.1919年10月《晨报》刊登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发连工业必有精良机器。
下联是:挽回利益者当与本国制造。
横批是:美典公司。
这主要表明A.五四运动激发了民族意识B.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国民革命推动实业救国思潮D.民族工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7.从文明进步和近代化这一角度分析,下列不属于《资政新篇》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共同点的是①政治上都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②经济上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③文化教育上都提倡设立新式学堂④社会生活方面都提倡“自由”、“平等”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关贸总协定规定:“缔约国之间通过谈判,在互惠基础上互减关税,并对减让结果进行约束,以保障缔约国的出口商品适用稳定的税率。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西汉中期,一批深知百姓疾苦,能直言极谏的有识之士进入统治阶层。
他们入仕的主要路径是()A.军功授爵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广东连县一座西晋古墓中,曾出土了一方陶质犁田、耙田模型,水田呈长方形,中间有一田埂将田地分为两块,一块田中有一人用牛犁田,另一块有一人用牛耙地,水田四周筑有拦水田埂,四角有漏斗状排水、灌水设施。
据此可知,西晋时当地()①农业生产具有精耕细作的特征②曲辕犁技术已经全面推广③农田配套了合理的水利排灌设施④陶制品在社会生活中仍占一席之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
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推行密折制度C.内阁负责行政事务D.增加行省数量4.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
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
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5.下表为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据此不能得出,这批商办企业()A.创办得益于奖励实业政策B.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C.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D.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6.某时期的北京大学,极端鼓吹无政府主义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上;亦有一些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师生组成研究会公开、自由地研讨。
这里的“某时期”是()A.戊戌变法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土地革命时期7.1935年中央红军在川西地区发布的政策中规定:“大家来成立合作社,贩卖布匹、盐巴、粮食,使赤区穷人个个不悉吃穿”,“商人无论大小在服从苏维埃法令下可自由发展燕尾服工商业”。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一).doc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适应性考试试题(一)24.据《史记》记载黄帝死后,其孙高阳(即帝颛顼)因为品行能力出众,继承了他的事业;之后,黄帝的曾孙高辛(即帝喾)接替了颛顼之位。
帝喾死后,他的儿子挚继位,但由于治理不善,被放勋(挚的弟弟)替代,这便是后来的帝尧。
由此可知当时A.“家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B.禅让制遭到破坏C.血缘关系影响王位继承D.黄帝一族高度集权25.秦朝法律为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
由此可知A.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B.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C.文化传统影响制度选择D.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26.唐朝时期,为了救助病残、乞丐及贫民,政府专门设置了一些病坊。
据《天宝年代敦煌郡会计牒》记载,该郡的病坊有床4张、被子3张、碗10枚、匙箸各10口,可以提供10人一年的开支。
其他州的情形与敦煌郡相差无几。
这表明唐代A.中央用法律保障弱势群体B.比以往的朝代更重视仁政C.重视基层治理以促进稳定D.具备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27.明清之际,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
正所谓“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豪杰有智略之人”也多致力于经商。
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
这表明A.传统四民社会加速瓦解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削弱C.理学义利观正受到冲击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28.19 世纪70年代。
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
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
这一个案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适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29.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提出:新公民是拥有健全之人格的公民,乃是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爱国意识的共和国国民,又有健壮的体魄、近代科学知识、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完全之人物”。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I)
2021-2022年高三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I)24.《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25.十二生肖,是先民借用动物称谓来命名、计时,标记出生年月的综合性民俗事项,是跟随每一个中国人一生不变的生命符号之一。
俗语说:子鼠人丁旺、丑牛粮满仓;寅虎林中吼、卯兔草中慌;辰龙天上飞、巳蛇洞中藏……材料中透出的信息不包括A.折射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B.反映了早期人们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出和谐共处的自然观C.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古代唯一的计时方法D.表达着美好的祝愿并传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26.“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民生在勤,勤而不溃”;《尚书》中记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子》“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更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中所说的“民生”已应用于政治经济生活B.这里统治阶级眼中的“民生”只能是以民众勤劳营生为基本要求C.材料中“民生”与后来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本质相同D.孙中山的“民生”上升到政治革命的范畴,与材料中民生本质不同27.“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
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D.佛教融汇儒学伦理28.19世纪下半期,棉布、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大宗商品,比重约占中国进口商品的30%。
其中消费产品占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
材料反映了A.西方的商品输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B.西方的商品输出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C.中国近代工业化进展缓慢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29.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
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2.我国历代王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先后推行了各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按照时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①行省制②州郡县制③郡县制④道州县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②①D.②④①③3.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的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的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的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③第一次独立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路线、方针、政策问题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小张翻阅旧报纸,发现1949年9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
”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A.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事实B.“人民大宪章”应该是“共同纲领”的排版失误C.“中国人民政协”应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D.“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7.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的原因在于①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②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③各民主党派已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④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四川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高一下·通州期中) 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安排下,香港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进入解放区的有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新政协。
这一行动的目的是()A . 把握时机积极寻求香港回归B . 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C . 恢复在港民主党派的组织工作D .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2. (2分) (2019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祖国统一始终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
20世纪80年代,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是()A . “一国两制”B . “和平统一”C . “九二共识”D . “国共合作”3. (2分) (2020高三上·双峰月考) 1950年,中国政府规定,外轮一般不准驶入中国内河,经中国政府特批而驶入的外轮须悬挂中国国旗,并在指定的码头停泊。
这种措施所体现出的外交政策是()A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 . “另起炉灶”C . 求同存异D . “一边倒”4. (2分)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就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国热爱和平、积极履行国际法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A .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C .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D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5. (2分) (2018高一上·温州期中)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
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
”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A .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 .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6. (2分) (2019高三上·扬州期末) 1954年10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有关召开第二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与表1中数字序号①②③对应的地域搭配正确的是表1 中国古代思想家地域分布统计表(单位:人)——(据《中国思想零评传丛书》)A.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岭南地区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岭南地区C.黄河流域、岭南地区、长江流域D.岭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2.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僤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丁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此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
这反映了当时A.世家大族控制了乡里基层政权B.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C.中央政令难以畅达乡里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成为普遍现象3.陆游在《岁暮感怀》一诗中写道:“在昔祖宗时,风俗极粹美。
人材兼南北,议论忘彼此。
谁令各植党,更仆而迭起。
中更夷狄祸(金灭北宋),此风犹未已……”该诗旨在抨击两宋时期A.政有夷狄之风B.淳朴民风败坏C.官吏贿赂盛行D.官场党同伐异4.《晚清政治革命新论》认为,倘若光有阶级关系的某些新变化,而缺乏民权政治取代君主专制的变革过程,缺乏政治制度的质的飞跃,就谈不上近代意义的政治革命。
按此标准,不属于“近代意义的政治革命”的是A.洋务新政B.戊戌变法C.清末立宪D.辛亥革命5.新中国成立初期体现我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推进新型区域合作6.某学者整理出表2的数据后认为“1957年成都个体小商业趋于衰落”。
他得出该结论的合理依据包括表2 1957年与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数量比较(单位:家)(资料来源;1935年《新新新闻》;1957年《成都市商业二局档案》)①1957年成都人口较1935年有大幅度增长,但服务业店家数量增长并不十分明显②1957年与1935年相比,成都服务业店家数量波动较大③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以私人经营为主,1957年以合作化经营为主④1935年成都服务业店家的合计数量,少于1957年的合计数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在改革的某个阶段,人们在理论上认识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开的,在保持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权下放给企业,正是沿着这样的改革思路,我们开始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
2021-2022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至必修二。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治学的门径与取法》一文中说史学家治史重在恰如其分地解读史料,适得其所地呈现史事,从各种层面角度显现前人本意和史事本相以及相互联系,并且表明依据什么说是如此这般,所用论据是否经过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的反复验证。
”这说明治史A.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B.可以知得失,辨真伪C.应相信史料,重推理D.贵在还原历史的真相2.秦朝将领赵佗在担任龙川县令(属于广东)时,为解决将士生活上的缝补浆洗问题,赵佗上书秦始皇,请求派遣没有丈夫的女子到龙川,“以为士卒衣补”,秦始皇便征召了 1.5万名女子前往南越(包括龙川)。
秦王朝这一做法A.不利于民族矛盾的解决B.有助于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C.促进古代经济中心南移D.扩大了秦王朝的统治疆域3.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它拥有很高的智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这表明古代统治者A.主张清廉惠民政治B.希望恢复商周时代的法制C.企盼统治长治久安D.追求清正廉明的政治理想4.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
据此可知A.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B.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C.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D.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5.“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
……由于分工不同,工匠必须各自掌握一种专门技艺,并以此为终身职业'”材料反映出景德镇A.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商帮B.制瓷工艺导致瓷业生产分工细致C.瓷业习俗助推工艺水平提高D.瓷业习俗深刻影响新工艺的发明6.经济学博士张仲礼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中说上海,1850年进口货物为390. 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布为34%,棉纱为6%.1870年,进口货物为6457.4万元,鸦片占34%,棉布为50%,棉纱为6%。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1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1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
它表明夏朝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2.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3.下图是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郡望分布图。
据此可推知,当时A.中原地区文化昌盛B.南方尚未得到开发C.边疆缺乏有效管理D.政治中心发生转移4.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趋势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B.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C.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D.制度的变革和创新5.明清时期,棉花种植遍及江北与中州,蚕桑生产发展甚快,甘蔗、烟草生产成为东南各省重要经济作物,蓝靛(染料作物)盛产于山区。
这些现象A.表明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加快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进一步增强了江南经济实力D.导致了农业经济的日益衰落6.洋务运动中,官办企业汉阳铁厂是清廷督抚的“政绩工程”,政府每年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经营仍十分困难。
甲午战后,面临无力继续投资的窘境,洋务企业大多如此。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新式生产方式行不通B.有必要探索新的近代化道路C.缺乏兴办洋务的环境D.资金缺乏阻碍洋务企业发展7.1912年初,法国驻华官员拉伯第指出:一旦新政体建立,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共和的缔造者们一定会让袁世凯靠边站,不会让他在中国事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法国驻华官员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新的权力结构模式B.革命党人以武力维护革命成果C.袁世凯获取领导地位违反了宪政D.列强扶持袁世凯为新的代理人8.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
2020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1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1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如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
它表明夏朝A. 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 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C. 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 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王位继承也存在兄终弟及的情况,没有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大多数继承方式是父死子继,故B正确;王位继承方式与中央集权无关,故C错误;材料未涉及分封制,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片信息,学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夏朝王位继承的方式出发,对选项逐一分析判断,注意兄终弟及的情况,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疫病的次数明显低于长江以北地区,其中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A. 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 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C. 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 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人口问题。
在当时条件下,疫病多少主要和人口密度有关,南方经济未完全开发,相对疫病频率低;北方经济开发程度高,人口密度高,疫病次数自然较高,所以正确选项为C。
西汉时期南方开发晚,统治相对薄弱,发展程度远不及北方,故可排除A,D项。
同时期,北方(主要指中原地区)也相对稳定,故B可排除。
3.下图是魏晋时期中原世家大族郡望分布图。
据此可推知,当时A. 中原地区文化昌盛B. 南方尚未得到开发C. 边疆缺乏有效管理D. 政治中心发生转移『答案』A『解析』依据图中的信息可知,魏晋时期世家大族郡望多集中在中原地区,都在政治中心洛阳的附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世家望族容易接受到文化教育,他们也就成为文化发展繁荣的主体,同时,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所以魏晋时期世家大族郡望多集中在中原地区,说明了中原地区文化昌盛,故此题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已经开始得到开发,故B错误;材料体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郡望多集中在中原地区,这无法说明当时“边疆缺乏有效管理”的问题,故可排除C;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当时的政治中心在洛阳,并没有体现出政治中心发生转移的情况,故可排除D。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含答案
2021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套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卷面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写清姓名、班级和考号。
3请考生把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考试终了考生只交答题卷,并妥善保管好试题,以备讲评时使用。
4请考生用蓝黑色中性笔或圆珠笔答题。
5优秀试卷将在报栏中展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
”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A.威慑性、实效性B.制度性、强制性C.等级性、仪式性D.规范性、持久性2.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
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C. 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3.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
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
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
”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A. 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 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C. 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D.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4.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里说北京城“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聚于燕”,“远方异域之人不避间关险阻,而鳞次辐辏,以故蓄积为天下饶”。
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城是A. 边塞城市B. 工商城市C. 消费城市D. 军事城市5.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5届高三历史模拟考试最后一考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关键信息“国内公共舆论”“第一次对外交政策”“国家认同”等可以推断这是指五四运动增加了爱国意识,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故B正确;清末变法图强的社会思潮(维新运动、立宪运动)在政治上的实践相继失败,没有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上产生重要影响,解除A;C项和D项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不是“第一次”,解除C、D项。
——摘编自赵朝峰《解放斗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述评》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南地区灾荒频发。党和政府一方面通过剿匪、反霸、土改运动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垮地主阶级对农村的统治,为快速复原和发展农业生产,战胜灾荒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从西南大区到地区再到县到乡村都建立起特地的生产救灾机构,领导广阔农夫生产以及战胜灾荒。还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会议及各级报纸来宣扬党和政府新的生产救灾的方针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南地区的农夫掀起了自救的热潮。
44人
明后期
浙江(10)、南直(7)、福建(7)、河南(3)、山东(3)、北直(2)等
42人
A. 政治中心随经济发展而转移B. 全国人才地域分布趋于平衡
C. 南北方 人才流淌较为频繁D. 南方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前期,礼部尚书主要来自北方,明中后期,礼部尚书多来自浙江、南直等地,来自北方的削减,说明明中后期南方的经济文化居于优势地位,D正确;明代政治中心除朱元璋时期外,始终在北方,解除A;礼部尚书出身南方的较多,说明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解除B;礼部尚书的来源地变动不是人口流淌导致的,解除C。
11.马雷舍夫在《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统计了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1928年占比54.5%,1932年占比70.7%,1937年占比77.4%。这种变动表明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把“朋友有信”纳入“五伦”之中;荀子认为讲诚信则政治公正清明。
这表明当时儒家A.顺应自然追求个性B.重视塑造忠君思想C.力图维护伦理秩序D.积极建构文化认同2.宋太祖于961年将守卫京城的禁军主要将领皆罢军职,并外放这些将领出任藩镇节度使,963年起又逐步实施削藩镇下辖支郡的政策。
这些举措A.造成了京城防卫空虚B.形成了外重内轻格局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完善了地方行政体制3.据明代中后期的许多笔记、小品记载:追求享乐、求新求奇的风尚在民间兴起,许多士子对“时尚”、“时玩”的追逐、对“奇技淫巧”的喜爱等现象十分常见。
这反映出当时A.经济发展对传统秩序的冲击B.市民价值取向占据主导地位C.朝廷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强化D.人文主义精神成为时代潮流4.有学者评价道:“在民法法系法典化以前的年代里,《民法大全》在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私法的特征。
”其意在说明罗马法A.私法体系严密完备B.确立了民法的基本原则C.法律内容不断调整D.保障了平民的合法权益5.公元前202年,汉臣高起等人总结得失时指出,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汉高帝“与天下同利”,封“有功者”为列侯,故“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
刘邦的这一做法A.杜绝了地方势力的做大B.决定了项羽溃败的结局C.凝聚了统治集团的力量D.确立了汉初的基本制度6.有学者指出,两宋时期社会形成“重文轻武”风气及“中国文化至上”的观念,对外族及其文化的态度日益坚决,逐渐建立了以中国为本位的文化。
该学者意在说明宋代A.理学形成严密体系B.天下观念开始出现C.科举选官渐趋完善D.夷夏之防不断强化7.明清时期,州县主官“鞭春”(鞭打泥制耕牛以祈求五谷丰登的习俗)成为定制。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明史·舆服志》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
违例治以重罪”。
上述材料①有利于研究古代中国服饰的发展演变②佐证了古代中国曾明确限定官民的服饰③有助于研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的演变④说明了明代国家法律建设的发展与完善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某幅名画评价道:“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
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
……”下列所述现象不可能在该幅画中出现的是A.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B.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C.大店小铺林立,货郎走街串巷;街上客商成群,商品琳琅满目D.买卖昼夜不绝。
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
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3.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佛教《金刚经》。
唐玄宗的这一做法: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4.2013年成都旅游形象宣传片主题词:“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
下列关于成都的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隋唐时期开始设蜀郡以加强对成都地区的管辖和建设B.成都地处内陆,自古至今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节奏很慢C.两汉时期,成都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夜市,生活节奏较快D.休闲时可以参观成都境内以水文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5.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随着20世纪的来临,对过去几个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转到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分封制下,“中央与地方之间虽然只是一种松散的臣属关系,但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
由此可知分封制()A.不利于国家统一和久安B.加剧了社会等级的分化C.利于有序政治统治形成D.促成了中央集权式统治2.唐玄宗时代,共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其名称和治所如下:A. 突出对边疆的防御B.加强对西北的管理C. 巩固三省六部制度D.完善全国军事布局3.有人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时说:“在此社会中,非无贫富、贵贱之差,但升沉不定,流转相通,对立之势不成。
”下列对此说法解读正确的是()A.分封制有利于地方自治B.等级制破坏了国家统一C.科举制缓和了阶级对立D.皇权专制有利于社会稳定4.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日本京都史学派的奠基人宫崎湖南认为:“中国唐宋之时发生了从中世转换为近世的大变革。
经济上,交换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以下能支持其结论的是()A.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B.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民间集市“草市”形成D.政府特许广州一口通商6.光绪年间,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贩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
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A.封建经济完全解体B.国内市场趋于饱和C.与世界的联系密切D.茶叶加工技术先进7.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上海织布厂的发展境况侧面反映出()A.洋货的市场竞争力较弱B.国内商品市场过于狭小C.民族经济生存与发展艰难D.中国织布技术领先世界8.“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A.《论语》B.《道德经》C.《墨子》D.《韩非子》9.中国哲学史上有著名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四川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个“胜利”指的是A.法家思想是新儒学的核心B.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2.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
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法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3.《世界现代史》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A.公私合营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4.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 000万只,猪700万头、马400万匹。
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5.《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写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频繁迁徙,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沿袭了古代的民族政策B.符合我国具体国情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D.推动西部地区发展6.全球化正从“美国化”异化为“反美化”“去美化”,诚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西蒙·约翰逊所说:“我们在过去20年依赖的很多增长驱动器正在消亡……我们将面临一个劳动力流动、资本和政治意志松懈的垮掉的10年,这与全球化相关。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张荫麟在描述某种制度时说:“这些卿大夫的旁支后裔当中,和氏室的嫡系稍亲的多半做了氏室的官吏或武士,疏远的则做他属下的庶民。
故一个大夫和他私家的僚属战士,每每构成一个大家族。
”西周时期,在该制度下A.以血缘为纽带,家族内部成员平等B.实施贵族政治,地方分权特征明显C.亲族封邦建国,国家星现撕裂状态D.君权至高无上,官僚帝国初步建立2. 秦朝统一后,对原属燕国的辽西走廊和辽东地区采取设置郡县、开辟交通等措施,这与其统治中原内地的措施并无不同,且是同时进行的,增修燕之北长城与修筑北方的长城也没有区别。
这些措施的施行意在A.强化国家文化认同B.建立大一统的国家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协调区域经济发展3. 《中国的历史:绚烂的世界帝国一隋唐时代》描述:顺着纵横于扬州城的运河(官河)沿岸形成了许多“市”,这里不仅是大米和食盐交易之地,而且还从事金银器、丝织品、木材、茶叶等各种商品的交易……城内的“侵街”现象急速扩大,一到夜晚整个街道灯火通明。
据此可知A.农产品开始商品化B.商帮兴起,专门贸易发达C.城市经济功能增强D.运河开凿,经济重心南移4. 宋朝时期,江西饶州有“白石村民为人织纱于十里外”,四川邛州有“村民日趋成都府小东郭桥上卖工,凡有钱者皆可雇其充使令担负也”。
据此推断,当时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C.耕织结合的生计方式有所改变D.内陆地区工商业经济十分发达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6. 1888年,康有为进京上书指出中国危机,提出“厘革积弊,修明内政”,向西方学习,实行改革。
但当时“举京师之人,咸以康为病狂,大臣阻格,不为代达”。
四川省阆中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闽中中学校高2021级2021年秋第三学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第I卷本试卷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表1为原始社会晚期局部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C.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升D.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A.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B.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25.图1是秦朝和隋朝中央机构图示,据此可知图1A.政府决策程序趋于标准化B.中央机构具有浓厚的家国一体色彩C.中央机构继承中得到开展D.丞相的来源发生变化但地位不变26 .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利 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A.边疆治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比拟稳定的统治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27 .明朝万历年间常熟县令根据吴中风俗总结经验:“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 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 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这一材料说明当地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D.独具特色的地域分工已初步形成28 .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那么其政思焉,譬犹 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 帝“乾纲容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皇帝〔秦朝〕融麻 藤 魏零常鼬令E 肋蜀典容宗正憧勘史少舟却'内史肯(拈令?御史自【御史大史?,—工«葡书? ——度&GC 书?I T loo —卅篇史?I曼令)——也(尚书)——更9(僧书)1十二卫大将里J —太府寺(») ——同农寺(舞) —大理寺(0) ——太仆寺?肝?京正寺?华? —卫¥甘 —光以寺(胃?厂太?卿?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放弃资产阶级改进道路2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中出现了三大妥协,即汉满民族妥协、南北政治妥协和孙袁权力妥协.这三大妥协A.说明中国革命派背离了革命目标B.反映了资产阶级民族意识的缺失C.说明辛亥革命的条件尚不成熟D.有利于较为平稳地实现社会转型3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A.西方文化影响普及中国乡村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31.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历来强调治史不求致用,但1932年之后,他提出要增强中国民族史与地理学的研究,认为“改造中国历史,即可以改造一般民众的历史观念〞,为此, 他除了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的课程外,还与同仁一起创办了史地学杂志?禹贡?.这反映出当时A.历史研究开始强调经世致用思想B.历史地理学成为学术研究的主流C.民族矛盾影响知识分子治学观念D.民众历史观念落后亟待增强教育32.以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宣传画?领土地证?.该作品反映出当时A.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被消灭C.保证了工业化战略顺利实施B.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转变D.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33.从1979年至1986年,市场在中国农产品价格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扩大市场调节,农产品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986年,全国农业总产值到达3947亿元,比1979年年增长了两倍多.由此可以看出A.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业开展B.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C.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的改变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34.“事实上,不但近现代西方社会的学说、制度和科学受到过〔古〕罗马私法的洗礼, 而且在近现代西方人们的信念和生活方式里面,也渗透着罗马私法的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西方文化就是法律文化,而且首先是私法文化.〞由此可知,古罗马私A.奠定了西方法治精神的根底B,提供了西方社会生活的标准C.描绘了西方近代社会的蓝图D.束缚了西方法律文化的开展35. 14世纪四五十年代发生的鼠疫至少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受疫情影响,人们把目光转向了享乐:劳动力市场得以解放,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卫生观念得到更新.由此可见,这场疫情A.证实了神学理论的荒谬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根底D,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兴起第II卷本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25分〕材料一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效劳.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雷的堰渎、胥浦和祁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雷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经济重心南移后,政治中央与经济中央出现别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材料二图2元代漕运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与明代漕运的主要区别,并分析明代漕运对经济开展的影响.〔1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12分〕在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开展与演变是一国政治文明水平的显著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中国特包社会主义政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更要内容和开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其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持与开展,而且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法与时转那么治,治与世宜那么有功“,古典大一统正是在中国开展的路径依赖和人民的选择之下,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摘编自韩向臣、李龙?政治制度与政治文明:现代中国的新大一统模式?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北魏前期的法制,胡汉杂揉、重刑轻教.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深感“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重用精通律学的中原儒生高允、高闾等人,并屡次参与修订?大和律?.他认为“营国之本,礼教为先〞,首创北魏“婚律〞,以诏令禁止同姓结婚;加重对不孝罪的惩罚,规定假设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等.同时,削减繁复和严酷的律令,用“恕死彼边〞作为死刑减等之法,缩小连坐范围等.此外,他还注意谨慎选用掌刑狱大权之人,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送行监督.还从“治因事改〞出发,告谈地方官应以利民为先,灵活运用德刑,要“导之以德,齐之以刑史称孝文帝〞选三代〔夏商用〕之异礼,采二汉〔西汉、东汉〕之典法;端拱而四方安,刑措而兆民治〞. 但也因官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差异等,出现“经义决狱的随意性〞、“故老前宦多遵旧法,不守新制〞等,影响法律适用的准确性和效率.——摘编自王琛?孝文帝改革以后的北貌社会与法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法制改革.〔7分〕间中中学校高2021级2021年秋第三学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局部41. 〔1〕变化:由效劳军事行动转向保证京师粮食供给:由区域短途运输变为南北长途转运;由为诸侯国效劳到主要为中央政府效劳〔由诸侯国掌握到由中央政府统筹〕〔6分〕原因:中央集权的不断增强;经济中央与政治中央的别离:经济重心的南移.〔6分〕〔2〕区别:元代:河运与海运并重;明代:以河运为主.〔4分〕影响:南粮北运,保证了京师的供给: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带动了运河沿线的繁荣.〔9分,任答三点即可〕42.答案例如例如一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开展促进了国家新大一统模式确实立.〔2分论述: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命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此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团结各阶级、阶层力量,稳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开展国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表达了人民当家作主;1954年宪法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8分〕结论: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实践形成了新的大一统模式.〔2分〕例如二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对马克思主文中国化的坚持与开展.论述:〔略〕〔“例如〞仅供参考,不作为唯标准答案〕45. 〔1〕特点:重用儒生,修订和完善律令:引礼入法,注意法治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削减繁杂严苛的法令,趋向轻刑:注重法律的监督执行:法律运用利民为先,注重德刑.〔每点2分,任意四点8分〕〔2〕评价: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或汉化〕进程;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借鉴.但由于官员的素质、文化差异及守旧官僚的抵抗,影响了法律的适用效果,导致北魏后期法制的混乱.〔三点6分,四点7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绵外国语学校高2018级2020年秋第三学月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Ι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Ι卷
本试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表1 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况,表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表1
A.社会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B.氏族成员经济待遇的差异
C.劳动生产水平日益提高 D.私人占有财物和商品交换
25.图1是秦朝和隋朝中央机构图示,据此可知
(隋朝)
(秦朝)
图1
A.政府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B.中央机构具有浓厚的家国一体色彩
C.中央机构继承中得到发展D.丞相的来源发生变化但地位不变
26.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
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这主要说明元代
A.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比较稳定的统治
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27.明朝万历年间常熟县令根据吴中风俗总结经验:“农事之获利倍而劳最,愚懦之民为之;
工之获利二而劳多,雕巧之民为之;商贾之获利三而劳轻,心计之民为之;贩盐之获利五而无劳,豪猾之民为之。
”这一材料表明当地
A.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B.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面临重新分配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D.独具特色的地域分工已初步形成
28.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
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
”……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
这反映了梁启超
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2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中出现了三大妥协,即汉满民族妥协、南北政治妥协和孙袁权力。